資產價格是皇後,現金是皇帝,正現金流才是「宇宙最強」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29.html
巴黎:
止凡兄的儲蓄股票收息出十三個月糧、十四個月糧⋯⋯生生不息概念,正是投資的真諦,但概念知易行難,尤期股價的波動容易令人忘記原本的理念、産生投機的想法,故筆者在此補充一些具體範例說明。
http://cpleung826.blogspot.ca/2015/03/blog-post_26.html
還記得一年前筆者出了一篇文介紹朋友利用父母的物業假買賣真抵押,向銀行借5百萬元投資高息內銀股票,利用年輕人的信用、股息和利息的相差,以每年的股息去支付按偈供款,生成正現金流,並以股息隨時間增長,一路路拉闊與固定供款距離,達至能月月以現金流入去負擔日常支出的終極目的。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a/2014/07/blog-post_18.html
當時有Blog友質疑筆者之現金流概念操作法,說會連累父母會睡街頭,十個月過後,組合股價己上升不小,父母並不用睡街頭,但屋企亦無因組合升值而多了幾拾呎面積,因為這策略瞄準的是現金流而非炒買。這反映一般大眾易用「差價賺蝕」錯誤的呎度以「現金流」為主投資人,心態和行動上只會被「股價」利用,而非利用「股價」。
又比如上年從10月開始內銀A股猛漲,組合從原5百萬上升至12月的7百42萬,A股對H股大幅高水,當時筆者建議「現金流」組合要馬上轉H股,因為同樣的組合價值可換到更多的股票數量、更多的派息。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a/2014/12/2.html
三個月過後的今天,己轉為H股組合市值下跌至7百39萬,而若沒有轉股持續持有A股,組合卻上升至7百86萬。(下圖)
表面上看筆者是棋差一著,不過筆者當日的整個操作的目的是拉闊現金正流入,雖然轉股後組合值下跌和不如持A股繼升,但若以這星期內銀公佈派息計算,筆者的扣稅後H股總股息會為人民幣(下圖C)303200,較持A股扣稅後股息286500(下圖B)高出5.8%,同時較上年獲的稅後股息285800(下圖A)多出6%,這才是利用股價而非被它利用,行動和口徑都是前後一致。
至於現金流出方面,10個月前按揭借得的5百萬分30年供款利息2.18%,每月供款是港幣18500,12個月供款為港幣222000。
上年7月,組合己收了人民幣285800或港幣357200(@兌換1.25),2014年的現金流結餘是港幣135200,若把這結餘買入像金利來和川河等接近6%的高息股並獲額外8千元股息,再連同3個月後的7月內銀派息,轉了H股股數增多了的收入是人民幣303200或港幣376000(@兌換1.24),減除另一12個月將要付的供款,2015年的現金正流入結餘預算會上升港幣162000。
就是說即使內銀本年派息並無增長,以股息再買股和利用市場先生生多股數,仍然可以讓現金流入較2014年上升接近20%,盡早加強預防供款利息上升或股息下跌時的防震力。
當低息供款、碰上高息股、複式增長、再利用股價變化股生股,經股息循環生現金,就是宇宙最偉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