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1年內,全球將有10%GDP透過它儲存 2016非懂不可金融新科技:區塊鏈

2016-03-07 TCW

它,被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點名,將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摩根大通、高盛、滙豐等四十二家銀行,破天荒組成聯盟研發此技術標準,從聯準會到中國人民銀行,全都嚴陣以待它將帶來的衝擊,二○一六年,你最需要認識的新名詞,叫作「區塊鏈」。

你能想像一個不用再害怕政府出錯,沒有負利率、貨幣寬鬆與金融危機、甚至不會有食安問題的美麗新世界?

區塊鏈(blockchain),就是進入這個新世界的金鑰匙!

它是數位貨幣比特幣(bitcoin)背後的核心運算技術,但運用的範圍遠遠超過貨幣本身。

它就像一本超大的網路記帳本,分散在各個區塊中,每一個區塊就是數筆帳,裡面記錄著各種交易明細,每筆交易要發生的時候,需要經過系統中超過一半以上的電腦認證其真實性才能成功。(見左頁圖)。

應用廣,食衣住行全都包

《華爾街日報》指出,區塊鏈很有可能成為網路世紀的記帳體系基礎,為所有經濟交易保留永久紀錄,包括銀行存貸款及支付,股票、債券等證券交易,甚至協助政府機關數位化管理, 記錄一個人出生、死亡、房屋土地所有權及買賣,還有護照、駕照等身分識別及證照。

一個真實發生的例子:一位在宏都拉斯的老太太住在自家房子三十年,某天忽然來了警察要將她趕走,原因是國家財產局的紀錄顯示,該房子為另一人所有,即便老太太出具了土地憑證法院也未予採信。當老太太的家被拆毀以後,法院才發現,財產局的紀錄有誤,房子是老太太的。

去中心,提高交易安全性

類似像這樣因為有意無意的記錄錯誤,而遵致的不公羲輿財產損失,每天都在世界各個角落發生。但人們對此無可奈何,因為最終判斷的標準掌握在少數人手上。

《經濟學人》認為,區塊鏈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它不需要中央權威,記錄在上面的所有資料皆經不同電腦交叉運算比對驗證過的,不會有違約或遭中介第三方操縱的風險。

傳統貨幣的發明,其實就是為了消除交易雙方彼此間的不信任關係,由財力雄厚(如銀行)或具備公眾認定權威(如政府)的中間人來發行。

但區塊鏈技術用「分散性的認證機制」重新建立信任關係,最重要的是,它讓支付方與受付方直接交易,完全摒除中介金融機構人為介入與可能破產的風險。換句話說,未來全球金融體系不用再看聯準會臉色,不會再有貨幣寬鬆或負利率政策,甚至可能避免金融危機發生。

「這是一台可以改變世界運作方武的信任機器(The truStmachine),」《經濟學人》在封面上寫著。不只華爾街,連政府機關,如倫敦交易所,到中國人民銀行,都大力投入其研究。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到二0二七年,全世界將有10%的G D P(國內生產毛額)將透過區塊鏈所儲存。

區塊鏈不但可以用在金融交易,例如買賣股票、債券、期貨等,任何有契約性質且仰賴記錄的事務,如稅收、投票、醫療紀錄、出入境等,都能運用區塊鏈網路記帳本的特性解決(詳見第六十頁圖)。甚至,它還能保護食品安全!

舉例來說,目前要判斷食材的好壞,仰賴包裝袋上面的產地標籤,但食材從產地經農民採收、送檢驗,再經過大盤、中盤,最後到零售市場時已經過了好幾手,消費者無從得知流程,只能相信最後擺上架上的標籤。

若這些資訊是記錄在區塊鏈上,所有人都能追溯該食材的來源、產地、履歷等資訊。因為每一筆登記過程都要經過在網路上公開透明的驗證,很難有造假空間。

但它也不是完全堅不可破。只要全世界有超過五0%電腦

聯合起來改變對某個區塊鏈紀錄的認定,那資訊就會被扭曲.不過,這個困難度等同於說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跟你一起聯合起來造假。

雖然區塊鏈描繪的世界很美麗,但由於技術與環境還不成熟,規模還不夠大,衍生出很多旁枝,彼此之間互通困難,傳輸速度也不夠快,目前還處在相當混沌的階段,而它究竟能產生多少新的服務、改變多少世界運作的方式,也沒有人能完全說得清。

就像當年WWW網址剛問世一樣,基礎設施不夠健全,沒有光纖,只能撥接。沒有人會想到二十年後,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上面有數千萬款應用程式與無限的影音資源。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趨勢已然成形,下一波的革命將從這裡開始。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79

陸股解悶 快向新科技討救兵 經濟L型築底 MSCI慶祝行情乍現

2016-06-06  TWM

最近台灣天氣悶得要命,好巧不巧,對岸股市的五窮六絕也正在上演, 季報軟趴趴,A股成交剩十分之一;不過別慌,官方扶植的創新產業概念股,已浮現轉機。

第二季以來的A股只能用「悶」來形容,日成交量往往僅一千多億元,與去年飆漲時動輒上兆元相比,剛好少了一個零。不過,隨著陸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率逐漸升高,近期陸股終於擺脫低迷,以長紅大漲展開「慶祝行情」。

除了MSCI,美國升息牽動人民幣匯價,仍是接下來不可忽視的變數。至於基本面,陸股和台、美股市一樣,也在五月中旬公布了第一季季報。有著二十年以上中國股市研究經驗、現為上海青曦資本合夥人的洪周泰指出,中國總體經濟表現有如「L型」,目前在低檔徘徊,加上去年的高基期影響,使得多數企業獲利年增率大幅縮水甚至衰退,第一季季報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

但即使財務數字不佳,並不代表後續沒有亮點,洪周泰認為,「調結構」仍是目前中國政府的主要目標,所以其大力推動的創新產業,仍能從中發掘不少具趨勢性的優質公司,尤其是與台股有競爭關係、或與台股目前流行趨勢相符者,相信更能引起國內投資人的注意。

新能源車拉風

強勢股領先創新高

例如近年來全球最夯的科技話題,除了智慧型手機,大概就屬電動車或新能源車了。尤其是今年以來,與零組件、電池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表現相當強勢,「其中好幾檔股價,甚至突破去年上證五千點時的高點。」洪周泰說。

另外,雖然中國有多家整車輸出的車廠,也很積極投入新能源車領域,不過洪周泰表示,新能源車占這些車廠的營收比重有限,而且新能源車與傳統車輛最大的差異,就在最關鍵的零組件:電池,因此他建議投資人,若要投資新能源車產業,可從電池相關公司著手,才會事半功倍。

當然,新能源車不是沒有雜音,例如中國政府有意從明年起降低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引發市場疑慮。

不過洪周泰認為,由於各家廠商產能已逐漸開出、經濟規模已形成,成本也隨之下降,應可抵銷降低補助的衝擊。

當然,洪周泰也特別提醒,即使新能源車族群的業績良好、趨勢明確,但目前相關公司的本益比普遍偏高,現階段並不適宜追價,但可趁拉回時分批布局、並持續追蹤獲利狀況。

在科技業上還有一些亮點也值得關注,例如今年同樣話題性十足的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大廠競相投入包括硬體設備、關鍵零件或是內容製作三方面,加上多位科技大老背書,都顯示它將是最具明星相的產業。

中國雖然也有不少公司投入開發行列,但洪周泰從以上三個方向評估,「目前還看不出成氣候的公司」,畢竟中國無論在技術與創意上,目前尚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不過,中國倒是創造了VR銷售與推廣的新模式。

VR題材發燒

體驗行銷炒熱通路

洪周泰表示,由於目前一般民眾雖對VR的硬體配備頗感興趣,實用性卻不足,因此購買意願並不高。於是就有業者在大賣場、遊樂場、影城等人潮眾多處設置專區,將VR設備與內容提供給來遊玩的民眾,現場體驗並銷售,不但噱頭十足,也替賣場吸引人氣,更成為VR最佳的銷售通路,可說是創造了另類的商機。這種影城、賣場轉化成「VR通路股」,值得留意。

隨著未來蘋果新款智慧型手機可能全面改用AMOLED螢幕,相關商機也將逐漸發酵。陸股中也有一檔從事AMOLED驅動IC設計與製造的中穎電子(三○○三二七),近期表現也很亮眼,中穎電子另外有鋰電池電源管理IC,和新能源車也有關聯,是一家中長期看好的公司。

至於網通產業中,有一家從事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傳遞網路)的網宿科技(三○○○一七),也是近期熱門的公司。洪周泰指出,由於中國幅員廣闊,在新疆的網友若登入上海的網站,不論是下載圖片、影片、音樂,還是購物,連線速度又慢、品質又不穩定。

而網宿就在各省、市廣設伺服器作為「分身」,新疆的網友只要登入當地伺服器,就可連到上海的網站,大幅提升速度與品質。

這種內容轉接模式,是網路產業的重要基礎建設;更因這種模式具有物聯網的概念,網宿還受到比爾.蓋茲(Bill Gates)青睞而入股,聲名大噪,值得長線追蹤。

中國透過賣場專區,提供民眾體驗VR,成為另類的銷售通路。

撰文 / 唐祖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29

在遴選風暴中出線的中研院新科院長 廖俊智有科學家的敏銳、王建民的耐挫力

2016-06-13  TWM

甫出爐的第十一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是享譽國際的生化、化工等跨領域專家,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說自己是「很平凡的人」,種種光環與成就,憑的就是熱情。

「盡力把每件事情做好!」即將出任中研院院長的廖俊智,在確定出線後接受《今周刊》專訪,笑談自己奉行的座右銘。即將返台在七月一日就任新職的他,如何把這個近來成為風暴中心的學術重鎮招牌重新擦亮,任重道遠。

廖俊智雖在二○一四年才成為中研院院士,但在國際生化、綠能領域上,他的名號早已響叮噹,同時擁有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國家科學院、台灣中研院的「三料」院士身分,任何一個院士資格都是難得的榮譽。雖然二十多年來都在國外任教,但他並非外界想像的對台灣陌生,反而每年都回台多次,分享所學。

世界級成就

「三料院士」擁有多項專利「我向總統說,若圈選我,願承擔責任,全力以赴。」廖俊智回憶,在六月二日與總統蔡英文的越洋視訊談話中,蔡英文先表示中研院院長遴選過程一切合法,再徵詢他的意願。曾經發表聲明,要求澄清遴選程序適法性的廖俊智強調,他不會因這件事不如人意就不愉快,「這是我們大家一起的事……。我是抱著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的心情回台。」現年五十八歲的廖俊智,台大化工系畢業後,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柯達公司工作三年,後來先後到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任教,目前是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被詢及「三料院士」的榮耀,廖俊智說:「擁有頭銜雖然光榮,但重要的還是對新知識、新科技的實質貢獻,只要研究者找對目標、不短視近利,必然能實至而後名歸。」中研院院士蔡明道盛讚廖俊智在代謝及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世界級成就,其研發成果帶來多項專利,「是少數跨多領域、對學術應用有很深見解的專家。」蔡明道形容,一四年廖俊智到中研院演講時,他對其演說內容「驚為天人」,加上廖俊智在美國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底下研究成果和經費之豐厚,讓人意外「這麼優秀的人,怎麼還不是院士?」於是和其他中研院生命科學組成員一起提名廖俊智,並順利獲選第三十屆中研院院士。

廖俊智能進行跨領域研究,有其背景。雙親都是工程師,他從小就喜歡研究科學,高中時就對化學和物理都有興趣,大學順理成章地選擇唯一涵蓋兩者的化工系就讀。

獲柯達聘書

一頭栽入生命科學領域

畢業後,他進入當時化工系排名第一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念博士,也因此遇到影響他一生的貴人、撰寫化工經典教科書《輸送現象》的共同作者Edwin N. Lightfoot 教授,自此改變他對研究的觀點,從化工領域拉寬到生物工程領域。

「Lightfoot 教授向我介紹發展神速的現代生物學,他認為,一位聰明的化學工程師,應該能將化學工程的原理應用於解決複雜的生物問題,這樣先驅的觀點深深打動我。」廖俊智笑說,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有任何生物知識的基礎。

廖俊智說,當時學界對生物化學研究並不重視,全球經濟也還陷於兩次石油危機的谷底,「許多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但意外的是,在博士尚未畢業前,廖俊智就獲美國柯達公司一紙聘書,邀他在畢業後加入其生命科學研究團隊。

總結這段人生歷程的意外轉彎,廖俊智說,儘管生化在當時是冷門領域,但它「不但讓我意外順利地找到工作,也為我三十年後獲得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及科學院的肯定鋪路。現在回想起來,我會鼓勵年輕學生及研究者,依循其內心的渴望及熱情做研究,而不是盲目地投入熱門的研究領域。」Lightfoot教授對廖俊智的影響深遠,他常說「研究的目的,是發現事實的真相, 而非證明自己是對的。」這句話徹底改變廖俊智在學術研究及做人處世的觀念,避免執著於自己既定的想法,對事物的真相,做選擇性的解讀。

與老教授的互動,不僅在學術研究上,也在日常生活中。廖俊智回憶,有一年冬天遇到大雪,積雪甚至把他的車子掩沒,廖俊智在與老師討論完問題,不經意地提到稍後要去剷雪,「教授說等一下,隨後就帶著他兒子來幫忙。」回憶這段過程,廖俊智滿心感謝。

求事實真相

致力打破學術與應用隔閡

除了老師的影響,在柯達工作的三年,也成為他後來能夠打破學術和應用之間隔閡的重要養分。「最大幫助是讓我了解到社會各行各業如何運作,可以同時聽懂業界和學界的語言、思考方向,有助於跨領域研究。」廖俊智說。

「他對每件事都有想法,即使不是熟悉的領域,也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王寶貫說,有一次當王寶貫談到大氣中減碳的研究,廖俊智不但認真追問各種作法,事後還持續關注進展。王寶貫認為,從這點可以看出,為何在所有院長候選人中唯有他能面面俱到,不只是針對理科,也對人文領域的人才養成等議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令評選委員印象深刻。

「研究生涯有九九%都是挫折,假如一帆風順,就不會成為重大的研究了!」廖俊智笑言,這些年來,早已體認到要從事尖端的研究前,就要有「大部分的idea都是不可行」的認知,才能夠不輕易放棄,並且在錯誤中找到改進方法。

談到挫折,廖俊智數度提起旅美投手王建民,認為他一生堅持要回到大聯盟、那種越挫越勇的精神值得學習。熱愛棒球、游泳的廖俊智形容,就好像運動員投籃,有些時候就是怎麼樣都投不進球。做研究也會這樣,遇到各式各樣的挫折,但是若有強烈的信念做支持,就可以走得下去。

就是愛台灣

傳承知識 全力提攜後進

對學術研究充滿熱忱的廖俊智,在旁人眼中,是一位不遺餘力「愛台灣」、提攜後進的學者。認識廖俊智近四十年的老同學台大化工系教授吳乃立,直言「他很想幫台灣做事」;許多大學請他回來演講、擔任顧問等,他幾乎都會答應,包括清大、台大、台科大、成大、中山大學等,都有他傳承知識的身影。

「他非常願意接受挑戰、行動力也很強,很厲害卻沒有架子。」作為中研院邀請他到訪的聯絡人,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余聖法說,每次廖俊智回台可能只有一、兩天,卻能很有效率地拜訪各處,隻身前往未見助理隨行,非常隨和。

在大學和博士生期間都當過廖俊智學弟、現任清華大學全球事務長的陳信文透露,當年他一到威斯康辛大學,廖俊智就提醒他,煮菜要買哪一種醬油比較好,因為有些品牌據他觀察,「放了一夜之後似乎出現變質,可能有腐蝕性的問題。」由此來看,他是一位觀察力敏銳、對事事好奇,既細心又貼心的人。

「後來若因工作有機會路過UCLA,他還會主動開車來接我一起吃飯,再送我回機場。」陳信文形容,與廖俊智相識二十多年,除了平日的書信往來,偶有見面的機會,都感受到他的熱情款待。

這次廖俊智被提名為中研院院長候選人,背後的伯樂,是中研院前副院長陳長謙。

這位八十歲的老院士,在二十二年前曾經提名李遠哲為院長候選人,今年一月親自飛到美國與廖俊智懇談,決定提名他,再度成為成功的推手。

一四年,陳長謙邀請廖俊智到中研院演講,也讓他進一步看見台灣化工產業落後國際的情況,「廖俊智是能夠帶來新路徑,用綠能方式建立新化工產業、經濟轉型模式的人選。」「研究最終目的是要應用,中研院的長遠目標,是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是廖俊智的期待。

這位被不少人評價為「傑出卻謙和的學者、聰明卻嚴謹的科學家」的新科中研院院長,要他以一句話來形容自己,他想了很久才回說:「我是個很平凡的人、與大多數人成長過程都一樣。」然而,廖俊智帶著不平凡的成就鮭魚返鄉,未來是否能將台灣的最高學術機構帶向國際,為台灣帶來更大的科學研究能量,值得期待。

小檔案

出生:1958年

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中研院院士經歷:美國柯達公司研究科學家、德州農工大學教授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研究專長:代謝系統改造、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微生物合成燃料撰文 / 賴若函、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54

丁克華:要穩得住 才能走得比較遠 新科金管會主委 談金融政策新路線

2016-06-13  TWM

新任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接受《今周刊》專訪,談到各項金融管理議題, 有別於前任主委曾銘宗的開放策略,他的態度顯得謹慎而保守,他的考量是什麼?

原來該做的,就繼續做……,但是現在也要開始調整,思考如何以金融理念去幫助實體經濟。」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上任後,對外拋出「以金融拉抬實體經濟」的政策方向;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再次強調這樣的核心想法。

而這個核心想法的背後,其實也點出了丁克華與前兩任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曾銘宗的路線差異;「每一位主委,都有不同的背景環境。」丁克華說,不少人批評陳裕璋的作風保守,但他上任時正好是在金融海嘯發生後,產業需要休養生息;曾銘宗上任後,局勢較為穩定,因此走開放、擴大的路線,「這是非常對的。」那麼,此時此刻台灣金融產業的「背景環境」又是如何?丁克華說,台灣的金控、銀行壞帳率已經達到極低的水準,備抵呆帳覆蓋率則有五○○%,「看起來滿安全,可是大家仍然對未來感到擔心。」他認為,外界擔心的原因,就是來自實體經濟的困境。「首先,國際經濟環境的波動越來越大。」這樣的解讀,透露了丁克華與曾銘宗的第一個不同,「過去不管是揚升計畫(強調國內證券市場與世界接軌)、打亞洲盃,都很好、都對,可是如果再繼續這樣做下去,因為環境背景的不一樣,(風險)會越累積越嚴重。」當然,丁克華並不反對金融業走出去,「我們以前比較少去的,或是對方現在還可以接受你、願意讓你去,什麼盃都要打!」但他也強調:「在狂風巨浪之中,要穩得住,才走得比較遠。」丁克華接著表示,外界另一個擔心,是未來台灣經濟被邊緣化,而這也是他接任金管會之後首重「以金融拉抬實體經濟」的原因,「實體經濟更好,金融才會長期的更好,因為金融是經濟的相對一方。」他說。

挺股市!

海外風險高,錢應留台灣海外風險升高、國內經濟待振,大致來說,這就是丁克華認為金融產業「背景環境」;而以金管會的角度,若要扭轉這樣的環境困局,丁克華認為,當務之急在於引導國內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台灣現況是儲蓄大於投資,去年儲蓄六兆元、投資三.五兆元,有二.五兆元投不出去,進到銀行與保險,應把這筆錢轉為投資。」丁克華說,壽險公司總資產高達二十多兆元,超過五○%買了海外債,「這個作法以前沒有錯,但現在有好幾個國家負利率,有利率風險,全球央行QE(量化寬鬆)之後,匯率降低,又有匯率風險。」另一方面,在全球風險升高下,壽險資金若布局過多的海外公司債,亦將面臨較高的信用風險,「這個節骨眼,希望壽險公司新增的錢,要留在台灣,至少投入股市,台股的本益比超低,可以買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買波動不要那麼大的、最好是有發放股利的標的。」挺創新!

成立天使基金助研發

除了將資金引入股市,丁克華也建議金融機構應思考對政府建設的中長期投資策略,其次,「拿一點錢出來做天使基金,去幫忙創新與研發,這些都是幫助實體經濟的方法。」日前,丁克華提出「四挺」策略,挺產業、挺創新、挺創業、挺就業,即是由此延伸。

論及產業創新,近日消息傳出,第三方支付業者已準備積極向丁克華溝通,要求將法規中對於實名制、儲值限制等規定進一步鬆綁。對此,丁克華先是小小抱怨一番,「這個法規是我還沒來以前定的,不要一下就講金管會頑固!」他也強調,面對第三方支付可能造成的種種風險,的確需要抱持謹慎態度。

「我們第三方支付一出現就五、六家,對不起,你一家都不一定活得下去。」丁克華表示,中國的第三方支付雖然蓬勃發展,但原因在於當地的金融環境存在較大的空間,第三方支付剛好能夠彌補其中一塊,而且中國有十三億人口的市場胃納量;相較之下,「台灣金融環境非常豐富,且已overbanking(銀行過度競爭),也只有二千三百萬人,要跨到海外去又很困難。」市場不同,風險更是不能不管,「如果不管,外國已累積問題出來,P2P(網路借貸平台)更是如此,其中很多問題都是事先沒有做預防,漏洞越來越大,就爆出問題了。﹂丁克華說,中國P2P已倒了一半,人民銀行最近也要開始整頓第三方支付業者,「台灣怎麼做比較好,能有效率又有安全性,如何找到一個好的折衷點,風險能降低,又能做一點事。」至於折衷點在哪裡?丁克華坦言,仍須進一步與各界共同討論。

在風險與機會當中的適當拿捏,本來就是金融業的挑戰,在訪談之間透露對風險高度關注的丁克華,能否帶領國內金融業穩健地走出新局?應是他的未來考驗。

丁克華

出生:1953年

現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學歷: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

經歷:

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董事長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

撰文 / 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71

新科技武裝新農業

幫助農產品進行分級、包裝、存儲、運銷之余,農民經濟人朱女士終於有時間重拾自己的興趣愛好,工作之余打打毛線、化化妝,享受新生活。在以往的生產關系中,朱女士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通過辛苦可以賺錢”,但最大的不確定性恰恰就在“不知道哪一批貨一定能賺錢”。

由於看不到整個市場容量、行業供給情況、下遊清晰明確的訂單以及未來的趨勢走向,農產品大漲或大跌都是以朱女士為代表的近600萬農民經紀人最不想看到的情況。

通過聚合下遊小零售商,匯集訂單,掌握持續、穩定、明確、可規模化的農產品銷售需求,再利用互聯網工具、大數據去連接上遊的農民經紀人和生產者,激活農業產業鏈中每個傳統角色的專業價值,這是食材B2B平臺“宋小菜”在做的事情。

“讓供給和需求更有效率的過程,一定是更短、更粗、更柔的一個過程。”宋小菜創始人兼CEO余玲兵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

所謂“更短”是指渠道更短,省去中間多個環節,縮短鏈路。“更粗”則是用新的工具將過去因為落後無法縮減的成本降低,借助互聯網工具增大流通量,實現跨城銷售、擴大市場。“更軟”則和制造業中的柔性供應鏈相似,即根據生產發生的場景不同,將反饋部分變得更柔性和精準,反向定制,匹配度更高。

以銷促采,這是宋小菜過去幾年花費大力氣在做的事情。“中國從來不缺好的農產品,更不缺把好東西種出來的好農民,最大的痛點是好東西賣不出去,訂單才是解決痛點的根本。”余玲兵說道。

通過反向預售的訂單數據積累為主,配合產品化的調研數據,“宋小菜”不斷匯總需求、匯聚訂單。例如在上海有600個在編農貿市場,了解每個市場的上遊供應商是誰,下遊大戶、散戶是誰,每天進貨多少,什麽品類等級,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多長時間能夠消耗完,需要什麽樣的包裝等種種細節。需求調研完之後開始做預售,用小商戶聽得懂的語言,還原成App上的產品,通過下單反饋,反複進行沈澱優化。

在掌握精準和規模化訂單需求後,宋小菜開發出了另一款產品“麥大蔬”,作為生產合夥人計劃重要組成工具,開始“以銷促產”的過程。

以西紅柿銷售為例,從市場需求而言,上海、北京要粉果,杭州要紅果,零賣的要大小一致的高端果,做食堂飯店生意的要二級果。“宋小菜”生產合作商按要求分級,讓每畝地好的和次一點的果子都能賣出價值。

從包裝定裝需求而言,帶有蒂頭的西紅柿看上去更為新鮮,但在實際包裝和運輸過程中,由於蒂頭堅硬,會戳破西紅柿柔軟的表皮,一個西紅柿爛掉,一筐的西紅柿很快就會爛掉。

為了保證西紅柿不被戳破,每個西紅柿外面要加上一層保護膜,隨後還要用橫豎紙板再次固定,相應的包裝成本、運輸成本、人力成本都會大幅提升,最終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為此買單,每個環節都造成極大的產業浪費。

宋小菜將這些存在於農民經紀人頭腦中的、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一一摸透,在定裝方面,對於成本敏感型的用戶需求,在保證新鮮度的前提下,通過去蒂頭的包裝方式,降低損耗和成本。

在余玲兵看來,更具想象空間的是,在解決完“賣對人”、“賣對方式”的前提下,上遊的生產者才可以更為大膽和放心地進行組織架構升級,做土地流轉,敢於去貸款擴大生產規模,敢於去采購新設備進行機械化生產。

問題倒逼結果,需求指導生產,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

“過去農業十年解決的是量的問題,中國農業供給側改革更強調節本增效,降低生產成本或者用同樣的成本制造出品質更好的農產品。”佳格商務副總裁張文鵬向第一財經記者講述了自己對於供給側改革的看法。

佳格是一家致力於通過“衛星+大數據”實現智慧精準農業的公司,通過對衛星數據的分析,實現對農作物耕種面積的預測、適宜區規劃、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預測預警,從而給農業生產者提供資產管理工具和風險控制模型。

足不出戶了解土地情況是佳格產品最大的特點。通過電腦屏幕,農戶可以了解每塊區域的土地面積、土地等級以及過去幾年的耕種情況,根據土地肥力調整農作物的種植類別。

農戶還可以查閱農作物在過去幾個月的長勢情況以及當前成熟度,預測最佳收獲周期,甚至還可以輕松規劃航線,利用無人機進行農業植保。影像數據的積累與既有農業知識的碰撞給精準農業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佳格曾經遇到這樣一個客戶,在合作之前,這位客戶總是覺得自己每畝地的產量低,為了提升土地產量想盡一切辦法,包括雇用更多工人、施更多的肥料等。與佳格合作之後,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測量,該客戶發現該土地的實際面積比原來一直認知的面積要小,這麽算來該土地的單產並不低。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之前錯誤的面積估算導致該塊土地的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都相應提升。

該客戶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則是,收獲前期沒有農民交糧,收貨期農民排隊交糧,自己的農產品加工廠都處於滿負荷運載狀態。如何通過農作物安排錯開收獲期,如何在惡劣天氣和病蟲害到來之前,及早掌握信息減少損失,這是農戶最為強烈的需求。

通過對農業氣象的監控,加之衛星遙感能夠抓取肉眼察覺不到的農作物體征變化,佳格幫助客戶及早進行病蟲害預防,在惡劣天氣到來之前先收獲,最大程度減少損失。“通過這種方式將收獲和加工節奏配置好,庫存損耗減少了10%。”張文鵬說。

不管是宋小菜的反向供應鏈系統,還是佳格所提供的資產管理工具,將新技術、新成果更快推至田間地頭,變為現實生產力,這是科技給中國農業現代化帶來的新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62

高冷奢侈品牌如何玩轉新科技?

由於奢侈品牌從文化層面本身趨於保守,大部分奢侈品牌對於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各類新事物最初一般持謹慎、保守甚至拒絕的態度。

不過經過近幾年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作為未來趨勢已經得到很多奢侈品牌的認可,大部分奢侈品牌開始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

“我們發現,雖然奢侈品行業整體相對保守,但是從接觸到完全接受一個新互聯網模式的時間也僅為三年,通常第一年有10%左右奢侈品牌會嘗試並接受互聯網新模式創新,而到三年後,該模式的普及程度會超過80%,無一例外。”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互聯網正在改變整個奢侈品行業,很多品牌在數字化傳播領域已經非常重視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雖然由於擔心影響品牌形象和線下銷售,部分奢侈品牌對互聯網化的產品銷售持謹慎態度,但無疑奢侈品牌的全面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

第一財經記者搜集梳理了行業內過去一年里發生的案例,從這些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融合了數字化、大數據以及智能科技後的交互式購物體驗讓原本看似高冷的奢侈品變得與時俱進。

Ralph Lauren:智能襯衣及試衣鏡

美國最大奢侈品公司Ralph Lauren Corp.(拉爾夫·勞倫集團)在科技上走在前沿。

這家公司曾在一年多前推出過一款智能Polo襯衫,大膽地將智能體感檢測與傳統襯衫相結合,自動同步獲取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頻率和卡路里消耗情況,並通過襯衫上小藍牙模塊的PIN碼將數據自動同步到使用者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里。數據的同步實現了運動消耗的監督。

而在去年,該公司又再度加速科技與服飾零售的融合,在其位於曼哈頓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推出智能互動試衣間。

該試衣間由科技初創公司OakLabs建立。據稱智能試衣鏡的鏡子帶有識別技術,可以識別消費者帶進試衣間的服裝標簽上的RFID芯片。消費者則可以自由選擇試鏡光線和場景,在“白日第五大道”、“夜晚Polo吧”等不同光線下查看試穿服裝的效果。如果消費者對產品滿意可以直接購買,若不滿意想要試穿其他不同尺寸和顏色的款式,也可以通過試衣鏡的觸摸屏選擇,而銷售人員會被提醒將需要的服裝送進試衣間。若消費者仍猶豫不決,可以通過短信的方式將產品鏈接發送到自己的手機,以待日後決定。另外,該智能互動試衣間會多種語言自動翻譯,包括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國普通話、日語、意大利語。

OakLabs表示,智能試衣鏡會采集數據,並對試衣時間、購買轉化率等進行記錄,同時跟蹤SKU數據並將上述數據反饋給銷售團隊以做出具體反映。

科技的應用讓線上的便捷和線下的體驗相結合,讓人享受在實體店中購物的樂趣。

LV的3D打印店鋪

許多品牌零售商喜歡在一個新的城市或者地區先開一家快閃店(POP UP SHOP)來試水看是否適合開一家新店。

法國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也做過這樣的嘗試。不過不同於一般的快閃店,其去年在澳大利亞悉尼開出了3D打印的快閃店,作為該品牌最新男裝系列的展示平臺。這也是全球第一家3D打印的零售遊擊店。

資料顯示,該店設在悉尼的Westfield購物中心,總面積共968平方米;結構采用鍍鉻鏡面拋光而成自粘乙烯基塑料,並用獨特的Louis Vuitton動物圖案裝飾,展示該品牌2017年春夏系列產品,向藝術家Chapman兄弟致敬。供應商僅用時18天,就完成了店鋪的建造。

由於通常快閃店的存在時間短,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里引起顧客的註意,那麽基本只能宣告失敗。而這家3D的店鋪倒是可以博得眼球。

絲芙蘭:試妝魔鏡

LVMH旗下的美妝品零售連鎖店Sephora(絲芙蘭)在去年年底將其“Sephora Virtual Artist”(試妝魔鏡)App引入亞洲。

早在2014年,絲芙蘭就與加拿大ModiFace公司合作,利用AR(現實增強技術)創立了一款支持試妝的應用軟件,該軟件可以實時展示化妝品在顧客臉上的3D效果,並率先在意大利市場試行。

據悉,顧客只需下載軟件,內置的“AR魔鏡”可捕捉其面部特征,點擊手機屏幕上的各類化妝品眼影口紅等,攝像頭就能通過“視頻流”將這些化妝品“塗抹”在臉部的準確位置,顧客轉動頭部就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到上妝的動態效果。

絲芙蘭意大利總經理表示,這款試妝魔鏡是一項重大的科技突破,讓顧客的店內試妝變得容易,不僅完全省卻了顧客試妝的麻煩,也幫助絲芙蘭省了準備小樣和化妝工具的費用。絲芙蘭數字部門海外常務董事則表示,該應用程序采用了一流的技術,將真正改變絲芙蘭顧客的購物體驗。

據悉,登陸亞洲市場的“試妝魔鏡”在此前的基礎上有過改良,消費者除了可以嘗試3000多種的口紅、虛擬試戴假睫毛外,還可在線學習美妝虛擬教程。

絲芙蘭並不是首個做出模擬試裝的美妝公司,此前資生堂、歐萊雅集團先後都開發過這樣的軟件。

TOMMY HILFIGER:人工智能機器人

全球知名時尚零售企業PVH Corp.旗下的全資子公司Tommy Hilfiger在2016年9月推出了一款名為TMY.GRL聊天機器人。用戶可以使用Facebook的聊天功能,與機器人進行互動。

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TMY.GRL會學習了解每位消費者的喜好、背景與意圖,能更好地預判消費者行為,提供相匹配的精準內容、信息,並介入用戶的即時搜尋。該機器人能夠立即響應用戶廣泛的問詢需求,用戶在實際購買與付款的過程,都被架構於tommy.com的安全環境之中。同時,所有交互都會保留在單一線程的用戶對話中,這其中包括消費者的最終購買確認環節。

“數碼革新已成為我們將秀場民主化的戰略中心,而在Facebook即時通訊軟件上的TMY.GRL機器人將展現更進一步的可觸及性,使全球消費者的參與和個性化體驗成為可能。”Tommy Hilfiger公司方面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74

2017MWC智能手機現場:老情懷“碰撞”新科技

今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下稱“巴展”)對於手機迷們來說有點意思。

在這種新老同臺競技的時候,少不了的是碰撞時的硝煙味。比如,三星“有意無意”地把廣告的吊牌做到了華為招牌的門口,而華為則把發布會提前到三星之前,並且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前做了一場“祈福大典”,拜財神。有人說,這是在為銷量上超過三星打氣。

一邊是大打情懷牌的“老牌廠商”回歸秀,一邊是大打未來牌的“新秀廠商”科技秀,手機廠商們開始從去年的“千篇一律”中走出,拿著各自的看家本領亮相本次巴展。

技術演進的速度加快,讓智能手機的發展依舊跑在了高速公路上,但仔細看,更多的亮相歐洲市場的國際品牌手機廠商已經開始由“中國制造”,“中國設計”,這也許是一個新的信號。

情懷回歸

在MWC開展的前一天,TCL宣布將向外界展示新款黑莓(BlackBerry)智能手機。

早前,黑莓與TCL公司達成了協議,TCL取得全球範圍內生產、銷售黑莓品牌智能手機的獨家授權,但不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孟加拉國和印尼市場。

據了解,新款BlackBerry智能手機采用的是安卓平臺,配備了QWERTY物理鍵盤,內置是BlackBerry的移動安全和軟件專業技術。

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對記者表示,這是TCL與黑莓新的開始。“Keyone是給歐美市場和印尼設計的,也為全鍵盤打字用戶設計的,當然還有黑莓的特色服務,但安全等服務並不是很吸引人。”

而諾基亞則攜其品牌代理公司HMD Global 舉行新品發布會,在本屆MWC2017展會上公布多款產品——諾基亞6國際版智能手機,兩款全新產品機(諾基亞3和諾基亞5)以及“One more thing”——複刻版3310功能手機。HMD全球首席執行官Arto Nummela言簡意賅地介紹了它的功能:電池待機長達一個月,裝載貪吃蛇遊戲,有諾基亞鈴聲。

作為一代人心中的傳奇,諾基亞3310黑白屏幕手機曾創下了當年全球銷售的紀錄。新款諾基亞Nokia 3310與原版外觀接近,有四種顏色可選,包括采用亮面塑料的紅色和黃色,以及采用磨砂塑料的暗藍色和灰色。

3310雖然賺足了眼球,但諾基亞這次在MWC上推出的其他3款全新中低端智能機:諾基亞3、諾基亞5、諾基亞6並沒有獲得多少關註。諾基亞希望用經典老產品打響名號重回智能手機市場,但在當前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僅僅靠打懷舊牌似乎已經不太管用。

黑科技亮相

手機行業有一個共識: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但今年黑科技不斷。

在MWC開幕的第一天,索尼帶來了驚喜。首先是把 4K HDR 屏幕做進手機的旗艦 Xperia XZ Premium,可以簡單理解為索尼給攝像頭里加了內存。而索尼也給配置的Xperia Ear 耳機內建了語音助手(Sony Agent),能讓耳機的聲音和外界的聲音自然混在一起。

此外,這款手機還可以把任何東西的表面變成觸摸顯示屏的投影機。內置Android 系統,你可以把它當成平板來用,應用商店、地圖、備忘錄等應用完全不是問題,遊戲也不在話下。

在MWC 2017上, 也有手機廠商不走尋常路——它們發布的不是一款新機,而是新技術。

雖然沒有新品手機發布,但三星的發布會依然受到外界矚目。在去年的MWC前夕,三星發布會上,Facebook CEO 紮克伯格留下了一張有名的照片,大步流星在虛擬現實之中。在此次發布會上,三星則強化了 Gear VR 玩遊戲及交互時的體驗,發布了專為 Gear VR 打造的 VR 手柄。

OPPO則發布了一項新的攝像頭技術,可以在薄如智能手機的設備上實現5倍變焦。據記者在現場了解的情況,“5倍無損變焦”技術利用一組橫向排列的潛望式鏡頭打破了攝像頭垂直高度上的限制,解決了智能手機攝像頭領域最大的設計難題,其優勢不僅在於可以實現5倍的無損變焦這一點,還可以在進行變焦拍照的同時,為相機模組提供光學防抖的支持。

“雙攝成為智能手機廠商的標配,金立在各主打系列的最新機型上都搭載了雙攝像頭。”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對記者表示,我們已經註意到,越來越多的人都通過自拍來表達自我,他們也傾向於借助各類社交渠道來分享他們的照片。

因此,金立也在照相功能上發力,發布了A1Plus,前置高達2000萬像素,後置1300萬+ 500萬像素雙攝像頭配置方案,還搭載了定制自拍閃光燈、獨立的面部增強算法和“背景虛化”模式。

IDC中國研究經理金迪強調,手機廠商應更多聚焦新技術將如何與手機終端進行整合,來激活其應用的廣泛性與穩定性,以及如何有效將手機作為渠道,來進一步增強不同物聯環境下的人機交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74

騰訊公布新科技與大內容開放戰略 三個百億扶持內容創業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08/165889.shtml

騰訊公布新科技與大內容開放戰略 三個百億扶持內容創業者
朱丹 朱丹

騰訊公布新科技與大內容開放戰略 三個百億扶持內容創業者

騰訊全新推出的“百億”計劃,將以100億流量、100億資金和100億產業資源,在流量和變現、投資孵化、線下文創基地等領域全面扶植內容創業者。

i黑馬訊 11月8日消息,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於四川成都西部博覽中心開幕。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 、《西部世界》導演、編劇喬納森·諾蘭、諾貝爾獎得主愛德華·莫索爾、MIT Media Lab媒體實驗室知名教授休·赫爾、快手科技創始人CEO宿華、知乎CEO周源、米未傳媒創始人兼CEO馬東等350名國內外行業領袖、500家主流媒體、過萬名合作夥伴與行業精英,圍繞“開放•創想”這一主題共話內容生態與前沿科技。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隨將著21個分論壇逐漸展開,QQ、微信、應用寶、騰訊雲、QQ音樂、LBS等數十個騰訊產品線將公布最新開放政策和生態戰略,並與業界領袖展開探討。此外,在大會的1.5萬平展區,來自騰訊業務線以及合作夥伴的130多個優質項目參展,其中AI、文創兩大特色展區,將展示全球科技和文化產業發展盛況。

主論壇上,成都市副市長範毅首先為大會致辭。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在演講中表示,今年,騰訊開放平臺已經進入第七年,騰訊將以連接的智慧化、內容的生態化和技術的雲化三個舉措,助力各位合作夥伴。

任

圖:任宇昕開場演講

“開放六年來,合作夥伴總數已超1300萬,創造就業崗位2500萬個,累計總分成超過230億。”騰訊公司副總裁林松濤公布了騰訊六年開放的成果,並對騰訊未來的開放路線圖進行了闡釋,“騰訊開放將立足於科技與人文兩大支點持續演進,未來將會著力推動以AI為核心的新科技開放平臺和以泛內容為核心的大內容開放平臺。”

三個百億扶植內容創業 八大場景探索AI未來

“互聯網與各行各業已經開始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正在打通成為一體。各行各業從過去的簡單‘觸網’,發展到目前的整體‘上雲’。大家都希望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數字經濟。”任宇昕表示。

數字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競爭的新制高點。作為騰訊大內容戰略的重要一環,本屆大會上,林松濤發布了以泛內容為核心的“大內容”平臺開放戰略,將打造一條從內容生產、多渠道構建、智能分發、商業化變現的完整內容生態鏈。

大會宣布正式推出騰訊內容開放平臺,該平臺將聯合微信、QQ、QQ空間、瀏覽器、快報、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應用寶、NOW直播、全民K歌等億級流量平臺,借助騰訊AI的智能分發能力,幫助內容創業者實現“一點接入、全網接通”的目標。同時,全新推出的“百億”計劃,將以100億流量、100億資金和100億產業資源,在流量和變現、投資孵化、線下文創基地等領域全面扶植內容創業者。

“在電影、遊戲、音樂、網絡文學這些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創作者的收入能占到行業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在泛內容領域只有不到10%,這顯然有很大的空間和機會。”林松濤表示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將致力於幫助內容創業者的價值挖掘。版權保護缺失是創作者權益受損的重要原因,為此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發起“內容聯盟”以保護創作版權,QQ、微信、快報、騰訊視頻等騰訊內部產品,以及知乎、新浪、視覺中國等優秀資訊平臺也同期加入。

林

圖:林松濤發布騰訊內容開放平臺

近年,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集群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的新驅動力,2017烏鎮指數顯示全球人工智能融資規模已達224億美元。此次騰訊“新科技”平臺戰略正是著力於AI,並提出了一條“基礎研究——場景共建——AI開放”的實施路徑。

林松濤介紹,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已取得多項技術成果,例如,AI Lab一年中有 21篇論文入選頂級學術會議;兩項技術在國際知名人臉識別數據庫MegaFace挑戰中位居第一。在應用領域,以絕藝、覓影、精準推送、智能客服為代表的騰訊AI能力,已在社交、內容、遊戲、醫療、零售、金融、安防、翻譯等八大場景落地。騰訊也開始推進AI開放,一方面通過與傳統產業的結合,賦能醫療等行業實現AI+;另一方面則以AI開放平臺全力扶植新興AI創業者。

此外,任宇昕在大會演講對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做了進一步解讀。騰訊並不是要大舉進軍電商。商家完全不必擔心客戶分流的問題,我們希望的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把平臺能力開放給廣大品牌商、零售商以及商業地產等合作夥伴。任宇昕表示,騰訊將提供強大的場景、大數據、AI技術支持,以及騰訊全產品線,幫助商家量身定做解決方案,幫助線下門店實現數據化和智能化,讓消費者與商品之間,實現跨場景的智慧連接。

三大賦能助力數字時代的開放與創新

“從流量開放到能力開放再到生態開放,騰訊構建了技術賦能、生態賦能和產業賦能三大體系,形成了全方位的開放體系。”林松濤從三大領域總結騰訊的開放體系。

在技術領域中,騰訊構建了以安全、大數據、LBS、支付等基礎技術為基礎,以QQ、微信、應用寶、騰訊雲等眾多應用為連接器的賦能體系。其中,月活突破2億的騰訊應用寶以全場景分發模式,形成APP開發者與用戶之間的連接;而騰訊雲則以“智能+”模式,助力超過100萬開發者,形成覆蓋能源、工業、汽車、遊戲、視頻、金融、政務等領域的行業連接;騰訊社交廣告則以對QQ、微信10億用戶的龐大覆蓋能力形成合作夥伴與目標用戶之間的營銷連接。

為了給創業者提供全要素支持,騰訊構建了覆蓋創業孵化、企業服務、投資孵化、高端社群全鏈條的生態賦能體系。其中,青騰大學已培養188名優秀創業者,其中有22名獨角獸,入學期間平均增長150%;騰訊眾創空間在全國26個城市落地了31個創業場所,並在香港落地了海外眾創空間兼騰訊文創基地,關註文創工作者,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騰訊“雙百計劃”投資超過100家初創企業,項目總估值超600億,超過20家賽道領頭羊;創業服務平臺也為各類企業提供了超過3700項的創業服務。

數字經濟持續發展,騰訊對傳統產業的賦能也持續加強。以“互聯網+”為核心構建了智慧金融、智慧出行、智慧智造和智慧城市等基礎公共服務。智慧金融中,金融雲服務已經接入5000多家金融單位,包括微信支付和QQ錢包在內的移動支付峰值可以達到每秒20.8萬次。智慧出行領域,基於賦能於車、服務於人的理念,以位置服務、車聯網構建出行平臺,以騰訊車聯技術連接汽車廠商。智慧制造將基於騰訊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能力,針對不同領域實施供應鏈整合、生產優化、營銷和售後體系構建。智慧城市中,騰訊已經在商業、醫療、政務、警務、出行等多個領域打造“互聯網+”方案,從而為商業服務、政務服務提升效率,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為公共安全增強保障。

大會現場,騰訊研究院與騰訊開放平臺還共同發布了《2017互聯網科技創新白皮書》,從技術社會的崛起、人工智能浪潮、中國技術社會發展、騰訊在AI時代的使命、騰訊資源地圖、全國“雙創”指數六個方面,全面解析AI時代里全球創新創業現狀與未來圖景,以及國內“雙創”發展成果。

騰訊 內容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95

一日內 逾三萬人聯署撐Uber公司發聲明:望與當局探討發展新科技

1 : GS(14)@2015-08-14 08:58:03

■截至昨晚10時,逾3萬人在網上簽名支持Uber。


【本報訊】全球最大call車手機應用程式Uber被警方高調拘控後,昨發表「霸氣」回應,號召港人網上簽名表態支持Uber續在港運作,截至昨晚10時,有逾3萬人簽名支持。Uber又提出與當局對話,探討推動新科技交通模式,暗諷港府一方面聲稱要發展新科技,一方面卻封殺新科技。記者:麥志榮



警方連續兩天針對Uber採取執法後,Uber昨設立「推動香港邁步向前!」網上專頁,首次就事件發聲明。警方公佈以非法載客取酬及教唆非法載客取酬等罪名,拘捕了Uber7名司機及3名職員,Uber聲明卻指只有兩名實習生被帶走,而兩人與7名司機已安全回家。



民主黨促放寬出租車限制

對於被指違法,Uber在聲明中稱期待與港府合作,完善現有法例,並與運輸及房屋局、有關當局及立法會議員會面,探討如何共同推動創新科技,為市民、遊客和商務旅客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交通模式。Uber又發動輿論戰,呼籲港人在網上簽名支持Uber,「Uber的成功全賴大家支持,令香港聆聽你們的聲音」。對於警方近日高調打擊Uber,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昨表示,她不會建議消費者罷用Uber,市民應自行決定。她明白消費者期望有較高質素和隨傳隨到的接送服務,但由於Uber在香港是否合法仍未有答案,而且若乘客使用Uber服務時遇交通意外,第三者保險會否保障亦是一個疑問。她建議消費者清楚考慮後作理性決定。民主黨昨到政府總部請願,批評政府單靠過時的出租車法例法律,打壓科技帶來的新興交通市場需求。民主黨要求當局配合社會發展修改法例,放寬出租私家車限制,引入更多出租車服務,增加競爭,改善現時的士的服務質素;同時應加快改革的士服務,推出高級豪華的士及租牌等新制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814/19255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000

女作家冷凍遺體盼50年後新科技復活

1 : GS(14)@2015-09-22 02:29:57

「媽媽,我們未來見!」重慶知名兒童文學女作家杜虹胰臟癌離世,其女找來美國公司將母親遺體冷凍,希望能在-196℃的低溫裏保存最少50年,讓未來的科技將她復活。這名女兒雖知這實驗可能失敗,但她仍覺是希望,並與母親約定重遇之地。杜虹今年5月30日離世,終年61歲,在她死亡一刻兩名來自美國的醫生為她注射抗凝劑、抗菌藥物,防止血液凝固,並用特製設備保證血液繼續循環。醫生之後將杜虹體內液體變成冰點更低、不容易結晶的保護液,防止水份結冰後刺破細胞,並更換她體內全部血液。手術在4小時後完成,她的身體已跌至0℃,醫生將她移入-40℃的冰棺,運到美國洛杉磯的冷凍人體機構,將她的頭部分離,保存在-196℃當中,期待未來的科學家能為她重生及再造身體。



75萬元分離頭部保存

杜虹去年因胃痛到醫院檢查,發現患上胰臟癌第三期,手術成功率只有1%,於是她便說:「我也把身體冷凍起來吧!」她的女兒張思遙稱,在母親治療期間看到一對泰國夫婦因無法挽救患腦瘤女兒,把女兒送到美國冷凍。張思遙便與丈夫四出尋找,內地唯一一個人體冰凍公司稱已停止研究,輾轉找到位於美國的冷凍人體機構,並花75萬元人民幣保留頭部。張稱母親遺體近日已完成處理,她亦與丈夫到美國探視,成為內地首名冷凍遺體的人。《重慶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18/19300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4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