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工作篇》美女導演改賣關東煮 躍身台北十大美食名店 複製工作經驗創業 月營收破百萬

2011-1-31  TWM




大學畢業那年,父親因生意失敗而負債累累,李盈慧就開始幫父親還債。

六年前,已經是知名有線電視台節目導演的她,為了徹底擺脫貧窮,從一輛小「發財車」開始創業,到如今,已經成為台北十大人氣美食店之一的關東煮店,月營收破百萬元,人生從此有了新的起點。

撰文‧莊 芳

一波波的寒流接連來襲,尤其是到了夜間,讓人只想鑽進溫暖的被窩避寒。但是,就在台北內湖區一處山腳邊,看來本該是偏僻又冷清的街道上,卻有間連招牌都沒有掛上的店面,不時飄出陣陣鮮甜香味,絲毫未受寒流影響,反而氣候越是冷冽,人聲越是鼎沸。

跟著門外大排長龍的人潮走去,這裡,就是網路上極具人氣、專賣日式關東煮的「太鼓判」。不論炎夏或是寒冬,等上三十分鐘才享用到美食,可是常有的事。從一輛小小的「發財車」起家,到現在擁有自己的店面,負責人李盈慧可說是鼓起勇氣放下一切、從零開始,才能達到眼前的目標。

留 著一頭烏黑長髮、說話輕聲細語,總是以笑臉迎人的李盈慧,無論在氣質與神韻上,均與第一名模林志玲頗為相似。曾經擔任電視台旅遊節目導演的她,在世界各國 走透透,雖然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卻在六年前放棄了穩定的薪水與工作,轉行創業自己做老闆。「感覺上我的人生,好像都在挑難的路走!」李盈慧淺淺地笑說。

隨著父親病逝 重新尋找人生出路早期家中經營電子工廠,李盈慧的生活直到大學畢業,都過得還算優渥。小時候,父親每次出差回來,都會帶回昂貴的玩具給李盈慧與弟弟、妹妹;母親則常在假日時,帶著他們一起逛百貨公司,幾乎要什麼有什麼,享受衣食無缺的生活。

這些情景在李盈慧腦海裡仍記憶猶新。但在大學畢業之後,完全變調的生活更是讓她無法忘記。

就 在領到大學畢業證書那一年,父親工廠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還記得那時候,所有東西都被貼上了封條,我們一家子也被迫連夜搬家。」不僅所有值錢的資產都被變 賣,家裡還欠下一堆債務。而當時父親信用破產、母親又無工作,再加上家中弟妹年紀還小,唯一可以挑起重擔的就只剩下李盈慧一人。

「其實我根 本不知道家裡負債有多少,只知道踏入社會以後,所有薪水都拿去還債了!」突然走進由奢入儉的生活,起初李盈慧很難適應。剛出社會,每月僅有二萬多元的薪水 都要拿去還債、養家,讓她對於以往很擅長的「花錢」這件事,不得不開始小心翼翼。為了撙節支出,隔著麵包店的玻璃窗,看著香噴噴剛出爐的麵包卻不能買;炎 熱的夏日午後,就連買罐十元的飲料都得考慮再三。

最後讓她決心創業的原因,與其說是為了擺脫貧窮,不如說是為了尋找人生更多可能性。新聞系 畢業的李盈慧,一路從地方電視台做到知名有線電視台,無論剪接或是導演,工作都不假手他人。有時帶隊遠征異地,採訪半個月;有時則是坐在剪接室裡,連續工 作二十幾個小時,直到天亮才回家。

就在她為了還債、養家,工作地沒日沒夜,甚少與家人相處時,父親在這段時間中風、病世,才讓她突然驚醒過 來,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我想,難道這輩子就這樣過下去?」她說,從出社會以來都在拚命還債,不僅少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還有誰像我一樣,工作十多年 卻一點積蓄也沒有?」萬事起頭難 「小發財」山坡旁擺攤起家她在三十四歲的年紀辭去工作,並且決定往「吃」的方向去創業。原因不難理解,「以前只要是拍攝和吃有關的題材,收視率就特別 好!」選定以色香味俱全的關東煮出發,李盈慧到處尋找相關書籍、赴日觀摩名店,研究最重要的湯頭及訣竅。

當然,經營一間店面可沒那麼簡單。從未有管理經驗的她,還特地跑去應徵知名品牌專櫃小姐,藉此學習盤點、陳列、結帳,還有與顧客應對的方法。

或許是因為創業起步已晚,李盈慧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自覺,面試之前還去詢問櫃姐,公司規定的服飾與裝扮,「我打扮成直接就可上班的樣子,結果成功錄取。」正式上班後,她就利用下班與休假期間,繼續執行創業計畫。

用 盡心思準備新的人生起點,又因手中資金有限,李盈慧只得先從「餐車」的概念出發。剛創業時,她所經營的只是一輛「小發財」改裝的餐車,每天停在內湖金湖路 山坡旁的人行道上,除了四周環境荒涼,還得時常經歷風吹雨淋的考驗。「有時候桌椅全擺好了,卻下起大雨來,只好一邊淋雨一邊搭棚。」她借用附近停放機車的 棚子當作廚房,很克難地蹲在路邊煮湯、備料、洗碗,獨自忙到收攤時,經常已經凌晨一、二點。「我一個女孩子這麼晚還在偏僻的山區,其實怕得要死!只好趕緊 加快速度收拾。」開始營業的頭幾天,只有少少數千元不等的收入,事先已準備好約二十萬元的生活預備金,也在半年時間內就耗費一空。

為了吸引 客人上門用餐,重視「門面」的她將整輛餐車用燈箱裝飾,打造成如電視螢幕一般,色彩豐富又搶眼。就連數十種食材也依著各個不同特性與色系,一格一格如賞心 悅目的精緻畫面般擺放。此外,只要一有空閒時間,李盈慧就將食材剪成小小的塊狀,丟進鍋裡試驗食材的耐煮情況,好讓顧客嘗到不同食材搭配的最佳口味。

善用視覺效果 用美食繪出圖像就算真的一直無人上門,「我也會在桌台前拚命裝忙,絕對不可停止動作。」李盈慧說,若看到店家老闆一副閒閒沒事的樣子,任誰也提不起興趣光顧。就像過去擔任導演工作一樣,她能抓準觀眾胃口,重視每個細節的視覺效果,絕對不讓畫面靜止下來。

李盈慧複製過去的電視台經驗,讓聽起來、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關東煮,成為一幅一幅「秀色可餐」的動態畫面。

靠著顧客口耳相傳,這個「在山坡上賣關東煮」的故事也逐漸為人所知,越來越多饕客聞香而來。終於在二○○九年冬天,選定山腳下街旁的店面擴大營業,不僅客人絡繹不絕,每個月業績都達百萬元以上,父親當年欠下的債務也逐漸還清。

從大約一坪的小餐車,到如今四十多坪的店面,李盈慧坦白地說,「即使開業邁入第六年,還有很多事要學。」去年「太鼓判」還被香港雜誌選為「台北十大人氣美食店」。創業過程雖然艱辛,但所學得的經驗與技術,讓她心裡充滿踏實,「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種幸福!」

李盈慧的富足之鑰

追求更好生活的強烈動機與欲望。

利用過去經驗找出個人競爭優勢。

確立目標就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檢討每個過程,將細節執行100%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60

黎智英收起腥羶色 改賣3D卡通

2013-09-30  TCW
 
 

 

今年八月的第十四屆漫畫博覽會上,出現一個新面孔,它是黎智英的壹傳媒動畫公司(簡稱壹動畫),為何專做動新聞的它,會來漫博會設攤?而且不賣腥羶色,改靠一個個可愛的動畫角色集人氣?

其實,從今年五月壹電視正式出售後,壹動畫便成為黎智英媒體事業的新武器。

去年九月,傳黎智英將賣掉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接著把壹電視賣給年代董事長練台生,計畫全面撤台。之後,雖然平面媒體買賣終止,黎智英也改口要在台灣落地生根,但,當壹傳媒正值經營風波、屢傳裁員時,唯獨壹動畫安然無恙,「從來沒聽過要砍人,每年幾乎都還有五十到一百人進來。」一位在壹動畫工作三年的員工說。

為何這間二○○七年成立至今仍在燒錢的公司,能讓黎智英打破「事業三年沒賺就收掉」原則?甚至親自跳下海,在二○一一年斥資港幣七.七億元,用名下森達企業買下七○%股權,也要保全它?

延攬美日大咖助轉型

傳媒業轉型,正是黎智英在日前公布的壹傳媒年報中,點名的第一件事,而肩負這項重任的,就是壹動畫。

截至二○一三年三月底的最新會計年度,壹傳媒營收港幣三十四.七億元,較前年下跌三.六%,其中,香港《蘋果日報》雖然仍是閱讀人口最多的報紙,每日卻僅發行二十三萬份,下滑一一%,香港《壹週刊》還更慘,衰退二四.一%,每週發行量剩八.六萬冊,和二○○二年十五萬冊相比,幾乎快砍半,當老本行榮景不再,黎智英只能背水一戰。

「他(指黎智英)只跟我們說三大原則,mobile、快,還有品質。」壹動畫CEO吳達光拿起桌上的智慧型手機說。

吳達光解釋,為了達成壹傳媒轉型使命,過去單做動新聞的壹動畫,如果還停在這,則難以擴大觀眾群,吸引年輕人目光,「只有做原創動畫,不只做動新聞,對集團才有更大的加值效益。」

為了壹動畫的轉型,黎智英在二○一一年便找來日本動畫大師廣井王子擔任創意總監,連知名特效公司PDI(編按:二○○○年與夢工廠合併)創辦人莊士傑也加入,這些大咖每個月都來台灣,一待就是一、兩週。據了解,壹動畫內有國外業界經歷的員工將近百位,占總人數約六分之一,由他們帶領台灣員工,參與企畫。

接下來,就像籌備壹電視時,砸錢買設備,絕不手軟的黎氏風格。不管是造價上千萬、亞洲最大的動態捕捉(motion capture)攝影棚,還是值三千萬、好萊塢拍《阿凡達》用的3D人臉繪製系統Light Stage,全派上用場。現在,壹動畫研發團隊還設計出比Light Stage更快的程式,縮短製作3D動畫最耗時的建模流程。靠速度進軍日本市場

於是,今年四月,壹動畫在日本成立分公司,推出新品牌nxTomo,除了《企鵝特工》、《喪B樂園》等原創作品,還將《--熱血雙煞》、《霹靂總教練》等經典漫畫重製成3D動畫,以一到三分鐘短片、每天連載,搶在App和壹傳媒網站播出。之後,除了目前有的六部動畫,壹動畫計畫與更多日本出版社合作,希望做到和連載中漫畫同步播出,靠速度打入海外市場,年底前也將再推出三到四部新作品,顛覆外界對它只會做動新聞的印象。

今年八月,廣井王子來台參加漫博會時曾說,一般日本公司做一集三十分鐘動畫,通常要一個月,但壹動畫不到一週就完成,可以馬上察覺市場反應,未來會把電玩遊戲的「互動性」加入作品中,讓觀眾決定劇情走向,改變以往製作方獨大的傳統。壹動畫多媒體實驗室前總監王銓彰也分析,黎智英跨足動畫產業,並不想當第二個夢工廠,稱霸行動平台,才是這位媒體大亨真正的盤算。

面對壹動畫的大動作,西基電腦動畫董事長施文祥說,過去,台灣公司大多幫國際動畫公司代工,鮮少有人敢一次推出多部原創作品,又瞄準行動平台,「這的確是很創新的model。」

全台最大卻仍無法獲利

現在,壹動畫已經是全台最大的動畫公司,約有六百二十位員工,台灣動畫產業近十分之一的人才都在這,每天約有二十五萬人次登入App、網站收看動畫。但為了改善仍無法獲利的窘境,壹動畫也正在與雅虎等入口網站談合作,「希望未來一、兩年可以收支平衡。」吳達光坦言。

不過,根據一位壹動畫員工透露,雖然感受得到黎智英很重視這一塊,但壹動畫轉做原創動畫不到兩年,「不少案子都是幫人家免錢做白工,有些花好幾個月做出來的作品,最後也沒發表。」加上之後究竟要以動新聞還是動畫為主,方向不甚明確,「之前有些人走,就是因為覺得不太穩定,每天都有新變化。」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則認為,主打行動平台看似有商機,但,「現在資訊那麼多,觀眾為什麼一定看你的?」靠好內容打響名聲,才是關鍵。

失去壹電視舞台,連帶的讓原本提供內容的壹動畫也必須轉型。已經連賠七年的壹動畫,現在從動新聞到轉型做動畫,能否讓年虧損逾港幣九億元的壹傳媒起死回生?就看賣腥羶色起家的黎智英,能否真的靠賣可愛重新再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65

回擊反菸浪潮 菸草龍頭改賣電子菸

2014-02-24  NCW
 
 

 

當這個世界越來越依賴科技打點生活細節,頑存人類歷史五千年的吸菸習慣是否也可能一舉被打破?從全球菸草龍頭去焦油味的動作頻頻,至少已嗅出它們心中的焦慮味了。

二月初,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打出「真實代價(The Real Cost)」的計畫帶頭反菸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就預言,全球各大菸草龍頭雖然表面上看似平靜自若,但「實際上已經奄奄一息」,因為,至少有一家重量級藥妝連鎖通路率先響應停賣。

商業環境的敵意拔高,並非一夕之間的突發事件,美、日等菸草公司近來都已經提早佈局電子菸產品了:萬寶路(Marlboro)的母公司買下以色列企業綠色香菸(Green Smoke);羅瑞拉德(Lorillard)陸續整併美、英的布魯電子菸(Blu eCigs)和天空香菸(SkyCig);日本菸草則是在去年底開始在國內販售電子菸具噴霧(Ploom)。

分析師預估12年後成主流

另外,電子菸業者也積極行銷,像是搭上社群便車,凸顯酷產品形象。照片分享網站Pinterest就有「名人與電子菸」照片牆,強化電子菸正流行的時尚感,頗能讓青少年埋單。據美國官方機構統計,約有一成美國高中生吸過電子菸。

總體來看,電子菸產值計達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億元)之譜,佔全球菸草市場僅逾一%,但日後恐將加速侵蝕傳統市場。富國銀行(Wells Fargo)分析師荷索格(Bonnie Herzog)甚至預測,十二年內兩者地位將大反轉。

不過,《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提醒,儘管各國政府反菸立場鮮明,從法規層面來看,電子菸卻也沒有討到多少便宜,歐洲議會拒絕將它當成戒菸用的醫療產品,美國可能也會跟進;更重要的是,公共政策制定當局倒不是擔憂癌症風險,反而最不樂見青少年吸菸,或公共場所吸菸再度成為常態。

電子菸的使用原理是:製造商將尼古丁做成菸液,透過超音波打散成霧氣,以便癮君子吸食。由於霧化過程不會產生焦油及二手菸,電子菸被包裝成香菸的替代品或戒菸的過渡性產品以吸引顧客。值得注意的是,至今尚未有科學證據顯示電子菸較為無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33

俏江南改卖盒饭求生记:张兰套现20亿,逐步失去股权的背后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7/144770.html
回頭來看,俏江南的困局是中國傳統餐飲行業與資本市場博弈的一個樣本,其中涉及的家族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現金流、財務透明等多個問題均值得探討。
 
「在3-5年內開300-500家俏江南餐廳」、「未來兩年時間內,俏江南將在全球19個城市建立65家分店,讓全世界認識並瞭解中國的餐飲文化」、「我們希望能夠進入世界五百強」、「做餐飲界的LV」……
 
俏江南董事長張蘭這些「我不是高調,我是自信」的豪言壯語尚在耳畔,中國高端餐飲品牌俏江南卻已經悄然易主,歐洲最大私募股權基金公司CVCCapitalPartners(後文簡稱CVC)宣佈,該公司在俏江南持股比例已達82.7%,這也意味著張蘭家族持有俏江南的股份尚不足五分之一。
 
為衝破高端餐飲業的困局,俏江南在經營策略上也做出改變,今年5月,重慶俏江南開始賣盒飯,每份套餐價格分別為26元和38元,此前北京、濟南的俏江南也推出了盒飯業務。
 
「俏江南的單店面積太大,因此不好轉型,這也算是賣血求生了,」北京合力智創營銷機構總經理馮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更嚴重的是,有媒體推算張蘭家族此次買股套現20億元,但有業內人士對此資金數量保有質疑。據風投界資深人士張嘉(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張蘭此次套現只夠支付鼎暉的回購成本。
 
號稱中餐女王的張蘭、京城四少之一的汪小菲、台灣明星大S、高端餐飲、頂級會所,融合了眾多吸引眼球的元素,俏江南是如何走到賣股求生,盒飯救市的地步?張蘭家族又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俏江南的控股權的?
 
誰的俏江南
 
引入投資者、簽下對賭協議,對賭失敗,痛失股權……太子奶等企業的悲劇如今在俏江南身上重演。
 
流傳了幾個月之後,俏江南股權出讓的消息終於落定。今年4月底,歐洲最大私募股權基金公司CVCCapitalPartners(下稱「CVC」 )宣佈,已獲得相關監管部門批准,完成對俏江南控股權的收購。而且該公司在俏江南持股比例已達82.7%,這高於此前媒體報導的69%。
 
去年10月,俏江南被曝出「3億美元出讓69%的股權」,隨即引發熱議,但張蘭還斬釘截鐵地說:「那條新聞完全不屬實。」
 
但3個月後,國家商務部的一份《2013年第四季度無條件批准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洩露「天機」。一家名為「甜蜜生活美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企業通過其下屬特殊目的公司收購俏江南股權的案子已經於去年11月在商務部結案。公開資料顯示,這家收購方隸屬CVC。
 
在商務部公告面前,俏江南創始人張蘭被迫改口,稱商務部雖有批覆,但雙方並無具體意向,並未簽訂協議。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蕭宇嘉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在中央一系列反腐措施之下,公務群體對高端餐飲的需求嚴重萎縮,國內高端餐飲遭遇銷售困境,俏江南也不例外。行業環境趨壞之際,俏江南或將面臨業績下滑、現金流緊張等困境,而此時俏江南也正需要資金及時進行轉型。俏江南作為非上市公司,融資手段有限,因此出售股權換取發展資金成為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
 
有媒體推算,去年CVC計劃以約3億美元收購俏江南69%的股權,因此俏江南的整體估值約為27億元人民幣,此次張蘭家族出售大部分股份,應該套現在20億元左右。張嘉表示「不可能這麼多」。
 
跟鼎暉的對賭失敗,被認為是俏江南被賣的主因。2008年俏江南引入鼎暉創投,鼎暉注資約2億元人民幣,佔有前者10.526%的股份,但對賭協議中要求,俏江南最晚在2012年底之前必須上市,若非鼎暉方面的原因造成俏江南無法在2012年底前上市,鼎暉有權以回購方式退出俏江南。
 
「一般對賭協議中的回購調控,約定在10%-12%之間,按照六年計算,加上本金,俏江南也只需要支付鼎暉3.2-3.5億元,如果俏江南估值有27億元,那張蘭只需要賣掉一小部分股份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失去控股權」,張嘉表示。
 
IBMG國際商業管理集團副總裁徐耿超曾表示:俏江南的收購價格被嚴重低估,這是俏江南在上市無望的情況下被迫出售,鼎暉的投資回報率不到一倍。這也印證了張嘉的看法。
 
張嘉告訴記者,今年資本市場對高端餐飲的估值比去年低了一倍不止,「俏江南是輕資產運作,我估計俏江南一年的淨利潤也就5000多萬,按十倍市盈率計算,應該估值只有5-6億元左右,而對賭失敗,需要支付的資金是由大股東而不是企業負責,這樣張蘭家族才不得不賣掉大部分股份,以支付這筆資金。」
 
和俏江南定位、規模差不多的上市餐飲企業小南國,2013年營收13.86億元,而淨利潤只有67.1萬元,同比下滑99.4%。但這樣的業績在上市的餐飲企業中還算好的,湘鄂情等高端餐飲企業直接以虧損告終。
 
俏江南首次上市時,張蘭家族持有俏江南不到80%的股份,因此,張嘉認為,張蘭家族此次賣股多最多套現4-5億元,支付了鼎暉的資金和一些債務後,應該所剩無幾。這也是張蘭家族始終不願承認賣股一事的原因。
 
就在俏江南引入鼎暉這一年,世界知名私募基金公司CVC 北京辦事處成立,當年4月份,CVC旗下的第三隻亞洲基金成功募資41億美元,公司高層人士表示,中國將是該基金投資的重要目標。
 
CVC成立於1981年,脫胎於美國花旗集團,業務遍佈歐洲、亞洲和美國。CVC目前管理約46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在亞洲地區投資超過30項,企業價值逾190億美元。在餐飲領域,除了俏江南,CVC去年曾以4億歐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湯品製造商金湯寶的歐洲簡餐業務,此後又收購了快餐企業大娘水餃。
 
CVC拿下俏江南,對俏江南而言吉凶難料,「CVC內有著紅籌教父梁伯韜之類的資本高手,或許能完成俏江南的上市夢,但是CVC對企業的投資一般只有幾年,如果轉型不成功,俏江南可能面臨再次易主或拆分的可能,大股東的變更,將給俏江南的發展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張嘉表示。
 
上市之痛
 
「我個人認為高端餐飲本身不適合走上市融資、廣開門店的路子」, 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國龍當年對時代週報記者的話一語成讖。
 
2008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後,俏江南的經營受到很大影響。張蘭為了緩解現金壓力,計劃抄底一些物業,並決定引入外部投資者,由於和王功權相談甚歡,張蘭最終選擇了鼎暉創投,鼎暉向俏江南注入約2億元人民幣,佔有前者10.526%的股份,而彼時俏江南註冊資金僅為1400萬元。
 
豐厚的資金讓俏江南開始加速開店發展,但這並非免費的午餐。該增資協議簽署後,媒體曾廣泛報導該合同存在「對賭協議」:俏江南最晚在2012年底之前必須上市。於是,上市成為俏江南的首要目的。
 
2011年3月,俏江南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A股上市申請,但在2012年1月份證監會披露的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中,俏江南赫然在列。
 
在A股上市的嘗試失敗後,在明知港股估值更低的情況下,俏江南還是不得已開始轉戰H股,但俏江南又碰到了新壁壘—「10號文」。在10號文頒佈前,中國國籍人士在中國所經營的企業,將股權從境內轉入自己成立的境外公司,比較容易通過審批。10號文頒佈後,中國公民境內資產轉移到自己的境外公司去持有,需要去外管局審批與登記。
 
為了順利上市,張蘭不惜更改國籍至加勒比島國,2012年年中,俏江南通過了香港聯交所聆訊,獲准於香港上市,但時至今日,俏江南依然未能掛牌交易。張蘭對此的解釋是,港股市場上小盤股並不被人關注,俏江南的團隊去見投資者時發現,對方對中餐標準化有疑義,不願意給出高估值,因此俏江南不急於掛牌。
 
不過,外界推測,當時俏江南已經身陷財務泥潭難以自拔。當年5月,汪小菲對外界承認,造價高達3億元的俏江南集團旗下高端會所—LAN CLUB已被出售。
 
相關資料顯示,在鼎暉入股俏江南的2008年,俏江南僅有40餘家門店,而截至2012年底,俏江南共有71家直營店和4家加盟店,2013年又新開了10餘家門店,但這樣的速度顯然無法滿足張蘭每年開店百家的預期。
 
2013年,全國餐飲業陷入寒冬,行業23年來首次由兩位數增長降為個位數增長。低迷一致延續到2014年,俏江南上市更加遙遙無期,這也為失去俏江南控股權埋下禍根。目前內地餐飲業在A股資本市場上市成功的只有全聚德、西安飲食、湘鄂情三家,且自2009年湘鄂情在中小板上市之後,此後再無餐飲企業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
 
在蕭宇嘉看來,俏江南作為餐飲企業,因此也擁有著餐飲企業普遍的上市困難:如現金收付量大,收入確認和成本衡量難以監管,如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近兩年國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格外關注,而中式餐飲由於菜品豐富等標準化建設更難實現,因此存有較大風險。最後俏江南又因行業環境惡化而失去了在香港上市的機會。
 
伴隨著去家族化失敗(在鼎暉建議下,張蘭曾將股份分給管理層們),張蘭曾公開表示:引進鼎暉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誤,毫無意義,鼎暉什麼也沒給俏江南帶來,卻用很少的錢稀釋了「那麼大的股份」。
 
不過,鼎暉也倍感冤屈,鼎暉注資俏江南時估價已達2009年15倍P/E市盈率,最後鼎暉投資回報率還不到一倍。
 
上海餐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曾指出:俏江南的商業模式重營銷而輕菜品,除了環境因素以外,消費者對其菜品的認同程度其實並不高。與此同時,俏江南在標準化方面也投入不足,沒有建設完整的中央廚房模式,無法保證菜品的標準化管理。
 
時代週報記者曾在俏江南東方廣場店門口隨機採訪,沒有選擇俏江南的顧客大部分認為其價格昂貴,還有不少消費者認為味道尚可,但沒特色,性價比不高,而進去就餐的,大部分是團購的顧客。
 
高端餐飲轉型
 
多家團購網站得團購信息顯示,俏江南原價726元的自選雙人套餐,目前只要198元就可團購,49家店通用,只有原價的2.8折,而另一種原價1075元的四人套餐也只售298元。而俏江南的代金券,100元代金券只售75元,20城68店通用。
 
由於團購量大,大部分餐飲企業都要求消費者提前24小時預約,但當時代週報記者撥打俏江南門店電話時,對方表示可隨時過來就餐,「肯定有座位」。
 
除了團購,俏江南還推出盒飯業務,俏江南公關負責人表示,推出盒飯是新利潤增長點。
 
中國烹飪協會發佈的2013年度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高端餐飲嚴重受挫,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收入近年來首次負增長。
 
不過,俏江南這樣走大眾化路線能否成功,蕭宇嘉認為,大眾餐飲也存在一定風險,大眾餐飲利潤水平偏低,與高端餐飲此前定位、門店、人才資源相差太大,不利於充分利用已有資源,而大眾餐飲領域競爭也相當激烈。
 
「明年高端餐飲的情況會更糟,房子的租金、人工費用等都在持續上升,就連上菜的服務員工資都要5000元,還要上足保險,利潤率已經降到歷史低點,張蘭現在套現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馮啟對記者表示。
 
而易主之後的俏江南,能否轉型成功,在高端餐飲持續不景氣的情況下,在創始人失去控股權,卻還握有管理權的微妙局面下,在繼續擴張和資本逐利的兩難中,越發不明朗。
 
浮世繪:LAN CLUB 之殤
 
8月5日下午,時代週報記者再次來到位於建國門外LG雙子座大廈的LAN CLUB,還是一樣的裝修和品位,世界名畫掛滿屋頂,來此消費的顧客卻更少了,偌大的幾個廳中,只有稀稀落落十來個人在喝茶、就餐,甚至還沒有服務人員多,晚上的情況也大致如此。
 
40元一杯的果汁,居然不是鮮榨的,而是直接將超市售賣的果汁飲料倒進杯中銷售,而且,還不是那種類似匯源的高濃度果汁,而是含有少量果汁的低濃度果汁飲料。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裝修得美輪美奐的高級會所,始終門前冷落車馬稀。
 
這家會所,以蘭命名,連碟子、餐巾都是定製的,上門印有LAN的標誌。在上世紀浩浩蕩蕩的出國潮中,一個叫張蘭的女子滿懷憧憬地去海外淘金,她做著男人都難以承受的體力勞動,同時打了六份工,用了兩年的時間,帶回來兩萬美元,用這筆錢開了她的第一家餐館:阿蘭酒家。
 
2000年,已經擁有了一家海鮮大酒樓的張蘭賣掉所有產業,用所得的6000萬現金,創建了俏江南,憑藉精準的定位和營銷,俏江南很快風生水起,2005年,世界著名企業菲亞特集團提議以10億美元入股俏江南,但被張蘭傲嬌地拒絕了,這也使得她錯過了高端餐飲連鎖發展的黃金時機。
 
彼時,俏江南的現金流還相當好,張蘭一心擴大經營,先走了加盟擴張之路,為後來的食品質量安全埋下隱患,另一方面,俏江南完全輕資產運作,基本所有的經營場所都是租賃的,沒有產權。
 
之後的2006年10月,汪小菲和張蘭又在北京的黃金地段創立了一家頂級時尚會所:LAN CLUB。LAN CLUB營業面積近6000平米,內部共擁有35個VIP包間,以及酒廊、雪茄吧、生蚝吧、宴會廳、法式大餐廳等,可同時容納1200位賓客。
 
這次張蘭可謂一擲千金:在裝修時,花了1200萬元請來了設計巴黎Bacca-rat水晶宮的法國設計師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一隻水晶杯上萬、一把椅子18萬,一盞水晶吊燈40多萬」的說法挑戰著人們對高檔餐廳的想像;連衛生間的水龍頭都是純銀打造的天鵝造型。
 
最終,這家滿屋頂鑲嵌著世界名畫的高級會所,總投資超過3億元人民幣,年租金也高達2400萬元。據說,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就非常喜歡LAN CLUB,而汪小菲最愛看到的,就是每一個進入LAN CLUB的顧客,眼睛睜大,嘴張成O形的那一刻。
 
在經濟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摩天大樓定律,說的是摩天大樓建成之時就是危機開始之日,這個定律在俏江南身上同樣應驗。可以想像,這3億元的巨款是如何抽乾了一家餐飲企業現金流的,以往俏江南開店,成本在1000萬-3000萬元,取中間值計算,3億元意味著俏江南一年少開15家(後來俏江南將開店成本控制在500萬元)。
 
2007年,俏江南曾對外宣稱其銷售金額超過10億元,按照餐飲行業10%的平均利潤率計算,那俏江南一年的淨利潤不過1億元,換言之,LAN CLUB花費了俏江南三年的淨利潤,並影響其擴張速度。
 
但這些,都被金碧輝煌的LAN CLUB所帶來的榮耀掩蓋了,2008年,俏江南又在上海開了一家LAN CLUB,這是一個四層的獨立建築,其中掛著當代著名畫家劉小東長10米、寬3米的巨幅油畫《三峽新移民》,這是在2006年的保利秋季拍賣會上,張蘭用2200萬元拍下的。
 
這一年,張蘭成為奧運火炬手,俏江南已被選為奧運定點餐飲提供商之一,旗下的LAN CLUB成為了奧運會指定接待場所。
 
在彼時張蘭的規劃中,俏江南將在3-5年內開300-500家餐廳,每年開出新店100家左右,「下一個十年,當你去巴黎、紐約,你在任何商務的角落,都會看到俏江南;下一個十年末,我們希望能夠進入世界五百強」。
 
而一手打造了LAN CLUB的汪小菲,則有更遠大的理想:在紐約新世貿中心擁有兩層代表世界最高端品質的LAN CLUB、俏江南自己的酒店、香水、服裝……俏江南要做的,是一個來自中國的奢侈品牌,就像是法國的奢侈品協會,擁有涵蓋這個領域各式各樣的產品。
 
但是,這家傾注了張蘭母子全部心血的會所,經營情況卻不甚理想。時代週報記者曾去過兩次LAN CLUB,每次消費者都寥寥無幾,由於生意冷清,服務人員也有些懶散,甚至不會主動給茶水續杯。
 
在香港上市前夕,汪小菲將始終不盈利的LAN CLUB賣掉,接盤方據說為汪小菲一位從事地產行業的朋友,目前汪小菲還在幫助打理。
 
汪小菲自己的說法是:為了專注,「在中國做企業一定要專注,專注一個品牌把市場做穩後再做第二個品牌」。但處於黃金地帶的LAN CLUB定位模糊、經營不善卻是不爭的事實。
 
奇怪的是,彼時微博認證為俏江南蘭會所的副總裁楊凱的用戶在微博上表示,「俏江南出售LAN CLUB是不實際的信息」,而包括俏江南市場公關部經理趙煒在內的多位俏江南員工表示,對於俏江南出售LAN CLUB並不知情。蘭會所北京和上海兩家門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並不知道所工作的「LAN CLUB」已經換了老闆。
 
大股東可以隨心所欲,而管理層則往往毫不知情,這或許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的一個縮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36

iRobot大師 改賣「人型」工業機器人


2015-08-03  TCW

有「機器人大師」之稱的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十三年前,發明iRobot掃地機器人,攻占你我的客廳。七月二十七日,他帶著工業機器人來台設辦公室,這次瞄準的是亞洲工廠。

頂著一頭白髮,操著一口澳洲口音,布魯克斯目前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學教授,不像一般發明家都關在實驗室裡,《時代》(Time)雜誌形容他「能言善 道」。前年Google一口氣收購八間機器人公司,問他如何迎戰,他繞過問題,開玩笑說:「我在Google工作的學生怎麼沒告訴我!」

iRobot的掃地機器人在全球囊括五成市占率,首開家用機器人先河,後進者如戴森、Google和三星等大廠,相繼投入研發。

特別的是,當全球業者忙著研發倒水、發傳單等服務型機器人,布魯克斯卻將目光投向工業用機器人。

「機器人可以跟人並肩工作,」他指著眼前這位名叫巴斯特(Baxter)的紅色機器人,一雙濃眉大眼,配上七種表情的方形臉,不像工廠裡常見的機械手臂硬邦邦,他口中這位「好同事」,多了一點人味。目前在奇異等工廠裡,都可見其蹤影。

趨勢一:有視覺感測力能辨識人的移動,更安全

本刊在他台灣辦公室落成前夕,專訪布魯克斯,他指出了未來趨勢第一手觀察。以下是採訪精華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巴斯特和一般工業機器人有什麼不同?

布魯克斯答(以下簡稱答):一般工業機器人透過程式設計,只能聽指令,做重複的動作,但這並不安全,因為在一般環境裡,一旦有人或物體移動,它便無法辨識。

巴斯特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有視覺感測能力,它可以感知一件物品如何移動,並更正自己的行為,這使它比一般工業機器人更安全,可以和人在同一空間工作。

問:機器人工作效率真的比人工好?成本不會很高嗎?

答:以操作金屬切割器為例,人需要三十秒完成,但機器人需要三十二秒,表面上看來,機器人效率並沒有比較好;但別忘了,機器人不用休息,它可以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機器人幫企業省下勞工薪資,一般需要四個月到兩年,省下的錢,才能打平機器人的購入成本。

若與一般工業機器人比較,安裝系統要九個月,但巴斯特,一開箱就能開始工作,上個月(六月),巴斯特還創下十分鐘就安裝好的紀錄。

問:不少調查都說,未來服務機器人市場大於工業機器人,你做掃地機器人起家,為何反其道而行?

答:目前全球只有一○%工廠導入機器人,另外還有九成市場未開發,這都是我們的目標。尤其是中國,先前iRobot到中國設廠,我到中國招聘員工才發現, 中國廉價勞工時代已結束,如今他們有很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中國市場估計,光是協作機器人,明年就有二千五百台的市場。

問:未來五到十年,機器人會有哪些革命性創新?

趨勢二:有3D視覺將是未來五年發展關鍵

答:3D視覺的機器人。受惠於遊戲產業和學校,大量使用3D感測器,不僅讓該技術逐漸成熟,價格也因大量生產而變得便宜,可望應用在服務或工業機器人上,機器人可於某一定點,透過視覺掃描到任一目標。

另外是合作型機器人。原因很簡單,第一輛汽車出現,經過一百年才能獨立運作(指無人車),而在我看來,機器人如果要獨立運作,至少還要等五十年。因此,發展能與人一起工作的機器人,是未來五十年很重要的事。

問:創新要哪些關鍵元素?

答:首先是軟體。以蘋果為例,iPhone上的軟體(App),賦予這支手機不同功能,機器人也一樣,藉由軟體改善效能和系統。我們一直希望建立一個開放平台,讓每個人可以開發新的軟體。

另外一個是感測器。目前機器人還無法像人一樣,感知周遭環境,因此3D感測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它將會是機器人接下來五年的發展關鍵。

台廠兩大先天優勢:晶片、觸控螢幕零組件

問:台灣廠商有什麼機會?

答:台灣在晶片和感測器上,有其先天優勢,巴斯特一些零組件如觸控螢幕,就來自台灣。此外,台灣有很多科技人才,整體環境氛圍,對於發展機器人相當有利。

問:大家都很怕機器人會取代人的工作,這一天真的快到了嗎?

答:過去以人工完成的某些工作,確實會被機器人取代。但回顧科技歷史,十八到十九世紀時,當時就有人擔心,農夫會被機器取代,時間過去了,過去美國農業有七○%工作由人力完成,如今只剩不到一%,我相信不會有人想回到過去,機器人也一樣,這是科技造就的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78

工作篇》美女導演改賣關東煮 躍身台北十大美食名店 複製工作經驗創業 月營收破百萬

1 : GS(14)@2011-02-04 18:15:30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060[/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83

萬慶良至愛會所結業改賣米線 年租百萬

1 : GS(14)@2015-03-26 00:36:15





廣州前市委書記萬慶良下馬,連帶他以前常光顧的豪華會所都要結業,改為賣米粉、米線。萬以前經常進出的白雲山品雲觀景餐廳上月初因經營不善,被迫結業,白雲山管理處表示,一家過橋米線餐廳將會頂上,據知該店一年的租金高達一百萬元人民幣(下同.約一百二十五萬港元)。有記者曾到仍是高級會所的品雲觀景餐廳調查,發現自從萬慶良於去年十二月下馬後,觀景餐廳生意亦一落千丈,先於去年十二月變陣,改為平價餐廳,惟仍不能取得盈利,只好於上月低調結業,廣州金聯桂林米粉店則以年租金一百萬元中標接力。園區管理處指,他們專誠對店方強調,餐廳必須走大眾化路線,不能賣貴,而餐廳最快將於五月開業。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透露,最初有三家餐飲企業競標,「除了這一家桂林米粉店外,還有一家經營澳洲牛排的西餐廳,但最終還是這家桂林米粉店以一百萬的高價中標。」廣州業界就不看好這家過橋米線店的前景,指該店每天要付二千七百元(約三千四百港元)的租金,以當地過橋米線的售價為約二十五元(約三十一港元)一碗,估算它每天都要賣一百碗才能抵銷租金。廣州《羊城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9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00

貓王、夢露都係座上賓!傳奇「台灣酒家」改賣點心

1 : GS(14)@2017-07-09 03:55:14

「當大家知道我們將接手Formosa Cafe(台灣酒家)並將重新開幕之後,我們每天都接到上百封鼓勵的電郵和很多電話」,說到這個最新計劃,「1933 Group」的創辦人格林(Bobby Green)顯得十分自豪;即使過去10年間他的團隊已讓許多老地方獲得重生,但是能夠接下這樣一個極富盛名的歷史場所,格林還是非常興奮。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Formosa Cafe」開幕於1925年,至今已經超過90年的歷史。由於位於Formosa Ave與Santa Monica Blvd的交叉口,加上Formosa(福爾摩沙)為台灣的舊稱,當時的店主便順勢取了一個這麼充滿創意的名字。實際到現場一窺,還能在大門上看見以中文書寫、斑駁的「台灣酒家」四個字。由於鄰近華納兄弟(Warner Bros)的片場,很多大明星都會在拍戲之餘到此用餐,也迅速讓它成為極具荷李活象徵的一個名流場所。因此,在幾年前「Formosa Cafe」因故歇業時,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有專業人士接手,讓它再次榮耀。「Formosa Cafe一直很受歡迎,就是因為它背後有很多很棒的明星故事。」格林認為,這些與名人有關的故事總是充滿吸引力,「像貓王(Elvis Presley)與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都曾在這裏用餐,差利卓別靈(Charles Chaplin)和尊榮(John Wayne)更是這裏的座上嘉賓」。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讓「Formosa Cafe」成為人們口中的傳奇,很多人都會特地到此一遊,希望與心中的大明星來個「間接接觸」,呼吸一樣的空氣。「每個人都喜歡復古的荷李活,因為就是那樣的老荷李活精神創建了這個城市。」格林說,自己成長於在80年代,從小就聽說過很多荷李活的故事,因此在青少年時期也很常來到此地朝聖。包括自己在內,他認為人們來到「Formosa Cafe」時可以與傳奇人物有某種程度上的連結,「比起去蠟像博物館緬懷這些明星,來台灣酒家坐他們曾坐過的位子,體驗他們曾感受過的氣氛,更能滿足粉絲的心靈」。格林強調,為了要保留這樣的連結,新開幕的「Formosa Cafe」與過去不會有太多改變,「我並不想添加任何新的元素,因為任何的新事物都會減少了它原本的風貌與精神」。不過這麼一來,翻新的難度當然也會大大提高。「這就好比高難度手術,必須非常小心仔細的復原每個細節」,格林解釋,重修一個充滿歷史的地方,其實困難重重。以「Formosa Cafe」來說,團隊會先進行每個細節的紀錄,透過適合的技師重整之後,再盡可能地恢復為原來那種充滿「荷李活精神」的中式餐廳。不過既然是重新開幕,去蕪存菁當然也十分重要。說到少數的改變,格林心中也已經有了想法。「要我形容的話,原本Formosa Cafe的菜色可說是比較無聊」。他認為早期美國人對於中菜並不了解,要求也比較低,因此當年的口味比較類似現今「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的風格,「有很多炒麵、炒飯等等,但以現今的文化來說,這樣的菜單已經不符合台灣酒家的需求了」。格林表示,從20年代開幕以來,餐廳本身也經過很多變革,不論以甚麼樣的面貌呈現,能夠保持原本的名人精神最重要,「未來我們將以港式點心為主,誰不愛港式點心呢?」目前「Formosa Cafe」的開幕日還沒有確切的日期,但格林並不想操之過急,「從過去的經驗來說,這樣的翻新計劃大約需費時一年,而我也希望將最完美的風貌呈現給大家」。想來這裏體驗當荷李活大明星的感覺嗎?你可能還需要再忍一忍,因為等待是值得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7/20082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