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m6mv.html
陆媛
虽然国美电器(00493.HK)已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达成某种和解,但还是有“外人”再次向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发难。
昨日,香港投资者维权先锋David Michael Webb(下称“韦伯”)在其网站发布《GOME Chairman Admits:We Lied》一文,指陈晓在公开声明中撒谎,请求香港证监会调查。
截至《第一财经日报》发稿时,陈晓及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赵彤均未对此作出回应。
英国人韦伯在香港股市素有影响力,并在国美电器“9·28”股东大会中成功推荐并预测结果。韦伯作为独立股评人、香港交易所前非执行董事、公众权益小 组成员,在香港资本市场以替中小投资者维权而闻名,因经常质问和调查上市公司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有股坛长毛之称,他曾经要求香港证监会调查电讯盈科主席 李泽楷买票案,最终香港法院叫停电讯盈科私有化一案。韦伯发挥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昨日,韦伯发布上述文章称,陈晓承认说谎。在2008年12月10日,国美电器报告称:“与供货商的生意,运营和关系保持正常。”但国美电器在 “9·28”股东特别大会上却说,因为当时受到黄光裕的被捕入狱影响而导致信誉的突然下降和供货商要求尽快付钱,与银行和供货商的关系几乎崩溃。韦伯认为 这很有趣。
接下来,韦伯引用了Fathom China对国美电器的访谈报告,这份报告转述了陈晓的亲口表述,他承认当时的影响很大,如果说了当时真实状况就会引起更大恐慌,也没向股东直言,这绝对是个问题,但如果走出去说这是个问题,那么每个人都会为此焦虑担心。
韦伯认为陈晓承认了国美在撒谎,陈晓当时作为公司CEO和代董事局主席说他知道那是个谎言,而上市公司公开在信息披露中撒谎是不能被接受的;这种上市公司公开在信披中撒谎的行为涉及香港证券法第298条规定,将面临1000万美元的罚款和10年的牢狱。
韦伯在其网站上呼吁香港证监会调查。
昨日,黄家人士的态度也较为微妙谨慎,仅表示获知此事但没有表态。这与“9·28”时毫不放过陈晓“失言”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在“9·28”中,韦伯的言论对香港投资者发挥了影响力。他在9月初发表报告,呼吁投资者支持陈晓等管理层留任,反对黄光裕任命其被认为没有家电业经 验的律师和妹妹进入董事会,并指贝恩在转股前便有三位董事进入国美电器董事会是不合适的。此后,贝恩实施了转股,而且“9·28”股东特别大会结果和韦伯 的推荐投票是类似的,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我的感想:
摩根大通向調查組就60億美元虧損撒謊,從而誤導投資人——負責調查摩根大通欺騙事件的共和黨參議員John McCain宣佈。
美國當地時間週四,參議員下屬調查委員會發佈了「倫敦鯨」問題的調查報告。
報告厚達300頁,採用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和前CFO Doug Braunstein的證詞——後者因倫敦鯨事件於去年辭職。去年4月份,摩根大通披露倫敦首席投資辦公室一起交易出現巨虧,Dimon對此輕描淡寫,稱這不過是「茶壺中的暴雨」。該交易被稱為倫敦鯨交易。
然而,參議院的報告指出,Jamie Dimon掌握有大量複雜詳實的材料:「連續3個月的經濟損失……3月份損失程度加劇……全身而退非常困難」。
該報告還認為Doug Braunstein (現任摩根大通副總裁)的證詞:「說好聽是不準確,不好聽就是欺騙」。
調查團認為Doug Braunstein可能誤導了投資人,「摩根大通提供的書面和口頭陳述不但不完整,還充滿了大量不準確的措辭,是在誤導投資人、監管人和公眾」。
摩根大通的辯解是:「我們反覆承認了所犯的巨大錯誤。我們的高級管理層展現了極大的誠意,從來沒有誤導任何人的打算。」
報告還引述了OCC(貨幣監管署,摩根大通的監管機構)調查員的話稱,OCC覺得,摩根大通在撒謊。當OCC提問摩根大通是否通過記賬不當掩蓋巨額損失時,摩根大通欺騙說沒有。
摩根大通CRO(首席風險官)John Hogan早前向OCC說,該銀行並未在資產評估上記賬不當。然而不久之後,摩根大通又承認賬有錯。John Hogan只好辯解說在他回答OCC時,他對這豪不知情。無論如何,調查組認為摩根大通用不當賬目掩蓋了損失,調查組還批評OCC監察失責。
即將在本週五舉行的聽證會上,調查組將試圖迫使摩根大通承認倫敦鯨交易是謀求利潤,而非規避風險。包括參議院調查分委會主席Carl Levin在內的一些參議員堅決認為:倫敦鯨事件讓Volcker規則的出台顯得尤為重要。(註:Volcker規則出台後,將禁止銀行用自己的錢從事高風險交易。)
Carl Levin說:很多證據顯示,摩根大通太龐大,以至於太難管理,也太難監管。(摩根大通擁有2.4萬億美元的資產。)Levin的說辭讓有關政府是否有權強制重組金融巨頭集團的爭議愈發激烈。
i黑馬:15日,禮物說創始人溫城輝告訴i黑馬,已在7月獲得紅杉資本A輪300萬美元融資。紅杉喜愛90後創業者是出了名的,前段時間超級課程表CEO余佳文吵得沸沸揚揚,它就是紅杉投的,它害怕自己的品牌變老。
禮物說是一個禮品導購電商,先從京東、淘寶、天貓上篩選禮物,然後文字圖片包裝,文後有購買鏈接,可讓用戶產生交易。該APP於8月份正式上線,用戶增長很快,目前用戶已經達到200萬,是禮品導購APP的第一名。
其創始人溫城輝生於93年,最近才火起來。一次是10月底,大家都在炒“融資泡沫”,恰好有款社交APP50天估值1億美元,他寫了篇《叔叔阿姨為啥要說謊?》引來媒體爭相報道,央視找到了他。
一次是11月底,超級課程表余佳文在央視豪言,明年要分一億元給員工,遭輿論綁架,大家都來“90後創業者”,他與余佳文私下是好友,寫了篇文章《牛逼的90後你們永遠黑不完》。這幾次營銷給他的產品帶來了很大幫助。
在火之前,溫城輝是個很普通的娃兒,被大佬從廣州“忽悠”到北京,對他來說,之後的經歷十分苦逼。溫城輝說,90後創業者的特征是不裝、高調。但是他們跟70、80後一樣,也有吃苦、踏實、堅持的一面。
他向i黑馬訴說了“成名”前的苦逼創業故事。i黑馬則將其總結為,一段被60、70、80後“玩壞”的創業史。
有人勸他來北京吧
這個娃兒是個93後,廣東潮汕人,第一次創業18歲,在大學賣明信片,一年賺了10多萬元,成了。又想著第二次創業,做貼貼二維碼,把10萬元全投進去,血本無歸。
為尋找投資,他第一次坐高鐵去上海,沒人鳥他:項目不好,看不懂,只能空落落而回。
去年12月,紅杉給了他希望:投了150萬元天使。拿錢的經歷讓他印象深刻。那天天藍,站在華貿36層落地窗前看下去,能望盡整片朝陽區,CCTV、國貿... ...他覺得自己是宇宙中心。
紅杉有個想法,希望他搬到北京來。當日,他還去見了幾個大佬,大佬也對他說:來北京吧,這里創業環境好,來了可以多交流。“我那個時候還小,比較笨,把客套話當真了。”
回去後很激動,今年2月份時再也忍不住,花了3天時間考慮,就一蹦一蹦地來了:一群孩子7-8人,集體“離家出走”,有些沒跟家里說偷偷過來的。
潮汕人很少出省,這是他第一次來北京生活,時值冬季,剛下完一場小雪。飛機一降落,眼前所見驚得他一滾:到處光禿禿的,沒有一點活力,林子樹葉全掉了,一眼能看清結了多少個鳥窩。
半年時間沒人投他
接下來自己找住所,7-8個人,100萬元,沒錢租太好的。他在五道口附近找到一個小區——華清嘉園,10幾年前的老房子,180多平米,之前用來辦培訓班的。
推開門進去,只看見一個諾達的燈泡,後面掛著一塊小黑板,沒有床。他買了幾張200元的床,又買了幾塊50元的床墊。兩個人一間屋,主臥住6個人,最高峰時是8個人,男男女女吃喝拉撒一起。
來的第一天晚上,噴頭是壞的,沒有熱水洗澡;洗衣機是壞的,沒有地方洗衣服;暖氣是壞的,每個人都穿得很臃腫。第二天開始上班,買了10張桌子,60元一張,網絡第三天才有。
雖然拿了紅杉投資,也不敢跟別人說,數額太少怕丟份。他的理解,這點錢對紅杉來說是小意思,就像一些花心男人,在外面有很多漂亮女人,而他只是其中一個。
北京的冬天霧霾很嚴重,讓人覺得特別沒希望。
期間,他也去見了許多其他投資人,別人告訴他:不可能,小夥子年紀輕輕,不要被這個小產品砸死了。他的產品是一個二維碼,可以存儲錄音、視頻,能印在明信片(等禮品)上送給別人。
4-5月份,他做了兩個版本,沒有人投,他想做到第三個再不行就算了,大家都是從廣東來的,都想回家。
期間他碰到一個用戶,就問二維碼好不好用,人家說挺好用,但更頭疼的是不知道送什麽。溫城輝一想,這可能是個點:要不做一個禮品導購APP?於是,馬上去百度搜索“生日送什麽”,有一億多次結果,再看看有沒有人做,沒有,他就去做了,很簡單的一個想法。
紅杉投時窮得要死
用了兩個月時間,7月初產品demo版上線。他搞了場活動,人氣十分火爆,第一天來了10000用戶,但很快又失落起來,擔心要是不持續怎麽辦。後幾天還在漲,到10萬用戶時,他就有信心去“開慶功會”了,他到樓下小賣部買了些薯片可樂,與同事相飲而盡。
不到兩個星期,用戶漲到了10萬,錢也花光了,他不得不再次找到紅杉,他一遍一遍問自己:一個剛上線的demo+10萬用戶,紅杉會追投嗎?
第一天見投資人,他準備了PPT,把能想到的點都列了。第二天負責人來電話了,聲音很低沈,他聽了就害怕,以為要“死”了。對方這麽說:這個案子我們考慮了很久.... ....還是有興趣談談。負責人沒有表態,只是叫他過去,後來他才明白,紅杉是怕擡價,故意壓低語氣。
當他真到了那里,對方合同都準備好了。“談價格時,我小心翼翼,深怕擡高人家就不投了。”10幾分鐘考慮時間里,溫城輝再次站在36層落地窗前,沒時間享受歡樂,他其實窮得要死。紅杉決定追投300萬美元,簽完協議那瞬間,他差點哭了出來。
禮品導購讓他逆襲
簽完協議後,溫城輝什麽都是順風順水。8月份,禮物說正式版上線,針對90後用戶群。他先去京東、天貓、淘寶上找商品,然後進行文字、圖片包裝,實質為一個導購,核心是編輯能力。他把自己當成是大主編,高中是做內容出身,在推廣上,文字給了他很大幫助。
最近倆月,他參與了幾場營銷。一次是10月份,一邊是經緯中國的創始合夥人張穎等風險投資人鼓吹泡沫來了,另一邊是某社交產品“50天估值1億美元”。
溫城輝寫了文章《叔叔阿姨為何要撒謊》,說現在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喜歡造假,用戶數量、交易全是編的,融資額誇大3倍不是事兒,很多媒體(包括央視)采訪了他。
11月22日,同是紅杉投資的90後創業者余佳文上央視,豪言明年1億元分給員工,遭輿論綁架。溫城輝私下與余佳文是好朋友,於是又寫一篇文章《牛逼的90後你們永遠黑不完》。
“行業里很少看見這麽小的娃兒寫文章,就轉,轉完後有媒體采訪。”還有很多人覺得他挺真誠,就願意找他合作,繼而能參加許多會。
與之前對比的是,他發現叔叔阿姨們開始喜歡自己了。前些天,他被邀請到上海,活動上碰見了年前看不懂他產品的投資人,投資人見他說:你們產品好好。“他忘了,我當初最早找的就是他。”
用戶這邊則是蹭蹭地往上漲,自8月份以來,第一個月是30萬用戶,第二個月是60萬,第三個月是100萬,第四個月是200萬。10月,禮物說開始有交易額,11月份到達500萬元,他預計1月份會有1000萬元。
雙十二隔日淩晨12點,他興奮地告訴i黑馬,當天交易額就達數百萬元,他感覺自己的春天來了。
文| i黑馬 王方
~~~~~~~~~~~~~~~~~~~~~~~~~~~~~~~~~~~~~~~~~~
歡迎更多融資的小夥伴來i黑馬首發,還會有專訪哦。。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文/王方 本刊記者
編輯/卡西 劉惜墨
1、為什麽要打假?
近三個月,已有數名投資大佬發出信號:希望業界都能形成一股誠信風,爆出各自真實的融資數據(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別再這麽幹了,再幹就削你。)
去年12月底,在黑馬創交會上,易凱資本CEO王冉說,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家公司融了3000萬美元,然後報出來就是8000萬美元,融了1億美元報出來可能是3億美元。他呼籲:“建立誠信社會,從公布正確的融資額做起。”
2月22日,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也發起倡議:一起來消除這個虛報投資額的現象!他要求真格所投公司要麽不報,要報就報真實數字,否則小心他說出真相!
看到倡議,黑馬哥也是淚眼雙流。平日里,這種風氣把媒體搞得烏煙瘴氣,遇到這種事,媒體就成了其虛假宣傳的工具。比如融資敲定前,一些公司通常會求報道,說文章是寫給投資人看的,數字體面些能給投資人一點壓力,多拿點錢。融資敲定後,又來求報道,拋一個無法證實的天文數字,讓媒體們苦不堪言。
現在,終於有大佬出來抵制了。
企業要做得長久,總可能有上市的一天,當遞交招股說明書的一剎那,你是穿了“內褲”還是“裸泳”,一看便知。當然,絕大多數的情況是,連誠信都沒有的企業,通常在走到IPO之前,就已死在了路上。
2、哪些企業在造假?
先用天使投資人蔡文勝的觀點,給這些虛報融資額的企業貼一個標簽:自卑、不成熟。
2010年12月,蔡文勝曾發布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經常看媒體爆料,誰和誰又拿到錢,融資金額很大。其實,一般主動對外公布融資的,大多是自信不足的企業,多報金額的更是忽悠成分,公布融資好處是宣傳企業,但壞處更多。嘿嘿,我以前投資企業也犯過這樣錯誤。而融資到手又不對外公布,說明企業相對成熟,並進入快速發展沖刺階段。”
據黑馬哥了解,創業者融資時,會與投資方簽訂一個3個月的保密期。所以經常會有消息稱,某企業3月份完成融資,半年後才宣布。至於選擇哪一天,主要看公司是否有宣傳需要。
但成熟的企業會默默沖刺,即便宣布,也是真實的融資額。哪些公司會這麽做?比如被上市公司投資過的公司,它們想虛報也不會被允許,因為投資方財報通透,涉及到嚴格、敏感的上市公司,沒必要因小失大。
3、哪些人在打假?
融資造假這麽多,為什麽被曝光出來的少之又少?因為,創業者與投資方往往坐在一條船上,除了競爭對手之外,誰還會更在乎這個數字的真相。於是乎,之前少數被曝有造假嫌疑的融資案例,主要是通過競爭對手舉報的方式:
1、同行爆料,這種情況最為常見。
早前如2011年團購大戰時,各種不知名公司裹挾著巨資破土而出。當年4月,大眾點評、拉手網均獲得巨額融資,前者宣布超1億美元,後者稱數額達1.1億美元。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便爆料,某網站1.1億美元註水不少。“真正的融資金額差不多是對外版本的一半左右,大約是5000萬美元。”
最近的如超級課程。去年12月,超級課程表CEO余佳文參加央視《青年中國說》稱,已獲得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的千萬美元級B輪融資,並稱“明年給員工發1個億”。後被匿名網友、離職員工舉報“虛假融資”:實際僅為小幾百萬美元。阿里以上市公司不便披露為由,對具體數值不予評論。
這種方法缺陷很大:眾說紛紜,真實性存疑。同行是直接競爭對手,不排除刻意攻擊。目前為止也沒有實際證據證明,某團購網站、超級課程表確實虛報融資。
2、第三方監督。
上市公司比較嚴格,有證監會、渾水做空機構專門監督,但多針對於上市公司本身,至於其投過的公司虛報,中間隔著十萬八千里,出事兒的概率很低。
非上市公司就更是如此,誰來監督?工商局?貌似還沒有過先例哪家公司因虛報融資額受罰。靠媒體?許多媒體已成為企業、投資方的虛假傳播代言人,監督義務名存實亡、節操盡失。So,第三方監督的方法有時也很無力。
4、黑馬教你“5招”識破虛假融資額
那麽對於小白用戶而言,應該如何戳破謊言?其實,門檻沒有想象中高,方法有幾種:
1、查閱其工商資料。部分企業牛皮吹得太大,只需查閱工商資料,一輪融資完畢後,資料顯示投資總額增加了多少,再對比其公開宣稱的數額,大致能推算結果。
2、查閱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吹牛遲早要納稅,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是創業公司,總有一天是要上市的。而上市是要公開招股說明書的,某年某月融資多少,乘以3乘以5還是乘以10,這份文件里會寫得清清楚楚。
3、投融界也專門有一套“算法”:不錯的項目,適用易凱資本CEO王冉總結的定律。“大多融資會做乘法:乘2或乘3,圈里知道會這麽做,又會除回來,做除法也並不難。”
4、不太行的項目,適用禮物說創始人溫城輝總結的定律。溫城輝是90後創業者,經常戳破投融界的謊言,為此還曾跑到央視去揭假。每碰見黑馬哥,他也會對把同行的糗事拿出來調戲一番。
在那篇《叔叔阿姨為何要撒謊》的文章里,他說:“現在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很喜歡把融資金額誇大,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把人民幣說成美金,明明只是1000萬人民幣,開口一說就成了1000萬美元,金額瞬間提高到6倍!”
5、很水的項目,適用人人貸董事長楊一夫總結的定律。今年1月,楊一夫通過鳳凰視頻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創投泡沫很大程度是由於創業者披露融資不實造成,譬如估值變融資額,翻個5-10倍。”
創業者不惜犧牲誠信,背後目的是什麽?投融界也進行了分析,藍石天使創始合夥人桂曙光曾分析原因如下(黑馬哥對其有刪減):借機宣傳營銷,金額大甚至大到爭議更有效果;投資機構借機宣傳;3)給競爭對手市場、融資、人才等制造壓力;虛報金額是給投資機構的LP看的.....
根據歷史慣例,什麽行業火,這種現象就在什麽行業流行,危害極大,2010-2011年的團購和電商、2012年的手遊和社交APP、2013年熱起的O2O、去年的進口電商和物流... ...
會有什麽危害?去年12月,紅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曾有過一段這樣的發言:“我們經常聽到企業家說把數字說得大一些,競爭對手也把數字說的大很多。這種心態特別需要防範,做一家企業還是應該抱著百年老店的想法,走得太快、拔苗助長,往往會給這個公司發展留下陰影,留下潛在的課需要去補,這種規律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
對,黑馬哥想說,走得太快會留下陰影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個規律無法改變。創業者請時刻謹記!
本文記者王方,著重TMT及移動互聯網方面的報道,個人微信:wangfangnews。
另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必須聯系微信zzyyanan,請註意!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從競選到上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經常通過講話和推特發出驚人之語,甚至有媒體總結出特朗普在各種表態中是如何使用誇張、雙關語、委婉語、重複強調,甚至是直接開罵來表達他的情緒。
正如特朗普自己所說:“我受過很高的教育,我知道怎麽用詞,我有最好的用詞。”
但是,反對者們可以用同樣的詞來抨擊他,比如特朗普最常用來批評對手的詞——“撒謊者”。
剛剛過去的周日(12日),參議院高層便傳出對特朗普的激烈謾罵。
民主黨參議員、曾是2016年總統大選強力競爭者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大罵特朗普是個“病態的撒謊者”;同一天,另一名民主黨參議員、曾是知名電視秀《周六夜現場》喜劇演員的阿爾·弗蘭肯(Al Franken)則反複強調,一些共和黨參議員擔心特朗普有心理問題。
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
參議院內的民主黨人最近火力十足,不僅在參議院全體投票中拖延時間阻撓議事,讓特朗普提名的官員遲遲不能過關;還對特朗普簽署的限制7個穆斯林國家難民和公民入境的行政令大加指責;緊接著稱特朗普政府應該被里里外外調查一遍,尤其是一些和俄羅斯方面有過接觸的官員,應該延長對他們的忠誠度調查。
這里提到的與俄羅斯接觸的官員,即去年12月曾與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私下通電話的特朗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對於談話內容,白宮和情報界各執一詞,一些民主黨人借機要求徹查,並認為弗林存在誠信問題。
參議員們也是變著法子對特朗普及其政府的做法提出非難。桑德斯在全國廣播公司(NBC)的新聞節目上對特朗普的移民限制禁令和想要推翻奧巴馬評價醫療法案的做法大肆批評,說:“我們有一個在很多方面存在妄想的總統,是一個病態的撒謊者。”
桑德斯接著說,跟這樣一個慣於撒謊的總統一起工作,“讓生活變得很艱難,這很殘酷,但我想這是事實。”
在司法部和華盛頓西區聯邦法院就移民禁令在上訴法院對簿公堂時,特朗普曾把華盛頓西區聯邦法院法官羅巴特稱為“所謂法官”。桑德斯對此大為不滿,批評特朗普“顯然不清楚我們國家的憲法寫了什麽”。
阿爾·弗蘭肯(Al Franken)
另一名民主黨參議員弗蘭肯則是在美國家庭電影院頻道(HBO)的新聞節目上首次提起對特朗普心理健康的“關切”,稱一些共和黨參議員私下和他說過,“非常關心”特朗普的性情。弗蘭肯周日在CNN的節目上再次強調了這一點,稱不少共和黨參議員都有這種感覺。
“他(特朗普)經常撒謊,說一些不真實的東西,這跟撒謊沒區別,”弗蘭肯暗示,正是特朗普經常撒一些荒誕的謊,讓人覺得他心理有問題。
從競選階段以來,驢象兩黨就出現高度分裂,特朗普上任之後,這種分裂並沒有好轉,反而有加劇之勢,共和黨急著兌現早已提出的變革想法,在多路謀士的幫助下,特朗普在白宮簽發一張張的行政令,而國會中不占優的民主黨現在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反對黨,在國會中瘋狂阻撓議程,對特朗普和其政府的批評也越來越激烈,甚至有種朝著非理性攻擊的趨勢。也許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國會山上團結的聲音會越來越少,整個華盛頓都會因為這種分裂而顯得“雞犬不寧”。
15日,據《赫芬頓郵報》消息,美國情報和執法機構已經確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競選助手和團隊在總統大選期間曾與俄羅斯情報官員保持聯系,這與之前美高級行政官員的公開聲明相悖。
同日,CNN也稱,據多名美國現任和前情報、執法及行政官員透露,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在其競選期間持續與俄羅斯方面聯系。
特朗普(資料圖)
據報道,1月15日,在特朗普上任之前不久,現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曾在電視上多次表示,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沒有聯系。
特朗普本人也否認與俄羅斯方面有聯系。據NBC新聞1月11日報道,在采訪中,特朗普沒有具體回答關於他的競選團隊人員是否在大選期間與俄羅斯官員有聯系的問題。但當特朗普要離開房間走進電梯時,NBC方面重複了這個問題,特朗普回答道“沒有”。
2月14日,白宮新聞發言人肖恩·斯派塞似乎支持早先聲明中的否認態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在(大選)這段時間里有任何不同的變化。”
但在14日晚,多家新聞網站報道稱,美國情報和執法機構已經獲得電話記錄等,顯示特朗普團隊和競選助手在選舉日的前一年內多次與俄羅斯官員通電話。目前還不清楚他們的討論內容,但至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他們雙方“勾結”幫助特朗普擊敗希拉里。
已辭職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
當地時間本周一晚,涉嫌“通敵”的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宣布辭職。在白宮公布的辭職信中, 弗林稱,“我不經意的向副總統和其他人通報了與俄羅斯大使打電話的不完整信息,我真誠地向總統和副總統道歉,他們已經接受了我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