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流血女庭上稱遭警推倒

1 : GS(14)@2015-03-04 08:58:15





■元朗反水客示威當日口鼻披血的吳麗英被控襲警罪,昨戴帽及口罩離庭。夏家朗攝


【本報訊】周日「光復元朗」示威引起的大規模衝突,三十二名被捕人士昨被帶到屯門裁判法院提堂,面對襲警、阻差辦公及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十二項不同罪行。其中三十歲女文員吳麗英曾被傳媒影到口鼻披血,現被控襲警罪,她於庭上投訴遭警員推倒致面部流血。


吳麗英

多名被告禁足元朗

三十男兩女被告中大部份是學生,當中一人報稱在元朗藥房任職銷售員,年紀最輕的只有十三歲,被控一項襲警罪,年紀最大的七十四歲被告何貴生報稱已退休,被控公眾地方打鬥罪。各人暫時毋須答辯及獲准保釋,大部份被禁足元朗,只有五人因需途經元朗上班、在元朗上班或居住而獲豁免。其中有二十人被控襲警、阻差辦公及明知地誤導警員等罪行;有五人被控藏有攻擊性武器罪,包括廿五歲保安員林達榮被控管有攻擊性武器,即辣椒油溝水的膠瓶;有兩人因拍打警車及衝出馬路被控擾亂公眾秩序罪。十八歲中學生趙楚焜被控無牌管有無線電通訊系統,其他被告則被控襲擊及公眾地方打鬥等罪行。案件押後下月二十一日及二十八日再訊,等候警方調查及索取法律意見。案件編號:TMCC564-589/15■記者蘇曉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4/19063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78

中央粗暴推倒港司法制度 法律界憤怒 今黑衣遊行

1 : GS(14)@2016-11-08 05:37:06

【釋法風暴】【本報訊】香港法律界狠批中央今次直接替香港立法、修改《基本法》,藉釋法扭曲本港法律,推倒本港司法制度。法律界今發起靜默黑衣遊行,多位重量級人馬包括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李柱銘、余若薇等亦會參加。記者:姚國雄



靜默黑衣遊行由立法會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發起,今日下午5時半集合,由高等法院遊行至終審法院,李柱銘、余若薇等也會出席。人大1999年就內地子女居港權釋法,600個法律界人士穿黑衣靜默遊行至終審法院:2005年人大就補選特首任期釋法,約550名法律界人士亦遊行抗議。



■1,800名法律界人士曾在2014年就一國兩制白皮書發起黑衣遊行。

李柱銘斥李飛誤解原意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拒回應有關釋法提問;泛民立法會議員昨召開記者會,批評今次釋法是政治問題,粗暴犧牲香港的法治精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昨在記者會堅稱「人大不存在對香港司法獨立的干預」,指釋法是維護法律,強調特區的獨立司法權及終審權是《基本法》賦予,不可能有超越《基本法》的司法獨立。他更不點名批評本港部份法律界人士歪曲《基本法》:「香港有一些貌似法律權威的人從《基本法》制訂時就散佈歪理邪說,《基本法》實施以後,這麼多年繼續進行歪曲和肆意歪曲,所以造成有一個輿論陷阱,講『只要人大釋法就是干預香港的司法獨立』。」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的李柱銘批評李飛言論,指自己雖未必是李口中所指的「貌似法律權威人士」,但肯定李飛並非起草委員,不明白《基本法》158條(即人大釋法權)源起。他斥今次釋法干預審判權及立法權:「當年(港澳辦主任)魯平驚終審庭判錯,所以咪要加個人大釋法,係守尾門,所以案件一去到法庭,人大只係守尾門。如果件案未去到法庭,你(人大常委會)咪自行釋法囉。」



陳文敏:法官非常尷尬

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直指在判決前釋法,對本港司法制度的衝擊很大,亦令法官非常尷尬,指今次釋法發出一個很差的信息,就是中央毋須理會本港司法制度,儼如以釋法推倒本港司法制度。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亦稱,今次釋法對宣誓程序定下詳細規定,為《基本法》中列明議員喪失議員資格加入最新規定,變相替香港立法、也在修改《基本法》,繞過所有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次所謂釋法,其實係不按《基本法》規定,為香港直接立法,修改《基本法》,及為案件審判裁決,超出由全國人大所通過嘅《基本法》及中國憲法所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嘅權力。不單破壞一國兩制、香港法治,甚至損害中國多年來艱苦建立起嘅有限度法治!」戴指若人大常委會可借釋法之名任意違反中國憲法及《基本法》所定下的權限,「再冇人能相信法律喺中國、喺香港係有意義,因喺任何時候,法律都可被任意扭曲。咁必會動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立起嘅法治基礎」。他批評今次釋法明目張膽,違法地破壞香港法治及中國法治,港人必須站出來喝止侵害香港法治的一切行為,及以具體行動去守護香港法治。立場溫和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亦於釋法後發聲明,指宣誓事件所引起之爭議已進入司法程序,在此情況下,人大常委會應容許特區法庭先自行解決這爭議,「在這時刻以釋法介入爭議,不但是缺乏對特區司法程序之尊重,更有不信任特區法官之嫌,實為不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8/198265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80

美元13年高 推倒環球滙市人幣跌穿6.91關 日圓曾失守7算

1 : GS(14)@2016-11-20 23:43:03

■美滙指數衝上13年半新高,推倒環球主要貨幣滙價。



【本報訊】聯儲局主席耶倫一句「加息時機或來得更早」,刺激美滙指數衝上13年半新高,並推倒環球主要貨幣滙價,如一直處於美國加息「風眼」的人民幣,昨日離岸價跌穿每美元兌6.91關口,創逾八年低位;港人關心的日圓亦告下跌,每百日圓兌港元昨曾失守「7算」,低見6.9941元。專家認為,美元中期將持續強勢,其他貨幣續有貶值壓力。記者:劉美儀 伍詠雯



於耶倫前晚講話後,人幣離岸價昨早即跌穿每美元兌6.91人幣關口,全日最弱見6.9130歷史低位,傍晚則稍為回穩。



官媒籲勿跟風兌美元

為穩定人心,《人民日報》呼籲民眾「不必跟風兌換美元」,但有內地網民指,北京、深圳及廣州等主要城市,均見民眾在多家中資行大排長龍兌換美元。人幣中間價昨連續11日下跌,較前日跌104點子,報每美元兌6.8796人幣,4時半在岸價收報6.8912,跌212點子,創逾八年新低;傍晚7時離岸價回升至6.8991。過去一周,離岸價累積跌幅達1.1%,每百港元滙率昨兌89人幣。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特朗普當選後對外滙市場衝擊的第一波,已差不多完全反映,但相信直到其貿易政策清晰前,美元仍處強勢,倘歐元兌美元及美元兌日圓,進一步回落至1算及118水平,按一籃子機制推算,人幣滙率將會跌至7算。而高盛將2018及2019年底人幣在岸價預測,下調至每美元兌7.6及7.65人幣,原先預測為7.3,到2020年底更料貶值至7.7。除人幣外,多隻亞洲貨幣滙價亦告下跌,日圓滙價首當其衝,最低曾見110.93;昨日下午每百日圓兌港元曾失守「7算」,低見6.9941元。截至昨晚8時報7.0380元。自美國總統大選後,日圓滙價累跌8.6%。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溫灼培稱美元若持續走強,日圓滙價將轉弱至116水平,每百日圓兌港元回落到6.6至6.7區間,並指美國下月是否加息,還要看12月意大利憲法公投結果,以及歐洲央行會否延長買債。


南韓 馬國央行擬入市

其他亞洲貨幣昨亦齊跌,韓圜昨曾跌0.58%,至1,186.85兌每美元,為五個月最弱。南韓央行昨表示將入市穩定滙率,下周一斥1.5萬億韓圜(約98.3億港元)買國債。馬來西亞央行昨亦承認入市捍衞滙價,但否認實行資本管制。馬幣昨最多曾跌0.28%,低見4.4303兌每美元,近10個月最弱。泰銖和新台幣滙價昨日分別跌0.49%及0.61%。歐元同樣表現弱勢,兌美元昨曾失守1.06關口,錄得連續十個交易日下跌。截至本港晚上約8時,歐元兌美元最低曾見1.0582,跌0.41%;歐元兌港元則低見8.2411元。英鎊昨日守住「1.2」關口,報1.2392美元,跌0.2%;英鎊兌港元報9.6111元,跌0.21%。



■張先生

【市民意見】

張先生計劃下周到日本旅行,他趁日圓滙價回軟,再兌換多些日圓,「之前每百日圓兌港元7.47嗰陣唱,現時算抵咗好多。」



■黃太

黃太12月去日本旅行,見日圓下跌,立即兌換約1萬港元(約14.18萬日圓),「如果Yen跌多咗,會唱多1萬蚊,之後日圓再跌再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9/19838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03

美新一屆國會運作 搶閘佈局共和黨謀推倒奧巴馬政策

1 : GS(14)@2017-01-05 08:00:52

■特朗普在佛州馬阿拉歌大宅度聖誕和除夕,前日啟程回紐約。路透社



美國新一屆國會今日開始運作,在共和黨全面控制參眾兩院和白宮的情況下,將推出自1920年代以來最進取的保守政策綱領,在特朗普本月20日就職前,搶閘佈局清走奧巴馬政治遺產,一系列大計將以廢除奧巴馬醫保為首務。惟民主黨已表明會竭盡所能加以阻撓,而共和黨領袖跟候任總統特朗普亦非一鼻孔出氣,共和黨變法未必順暢無阻。



參、眾兩院今日舉行議員宣誓儀式後,第115屆國會將正式成為共和黨天下:參議院100席將有52席屬共和黨,壓住46席加兩名同一陣線無黨派議員的民主黨;眾議院435議席中,共和黨更佔了55%,控制241席。大權在握的共和黨人早已磨拳擦掌,要清走奧巴馬多項政治遺產。即將成為特朗普白宮新聞秘書的斯派塞亦表示,特朗普一就職就會推翻奧巴馬「多項」行政指令。



首要任務廢醫保

共和黨人最深痛惡絕的奧巴馬政績,莫過於奧巴馬醫保。據報參院重開首日,就會着手對付奧巴馬醫保,包括制訂措施防民主黨拉布阻撓;未來數個月,議員將謀求立法廢除大部份條例,包括不再強制民眾投保否則罰款。之後共和黨議員將擬出新計劃取代。同樣叫共和黨人除之而後快的,還有奧巴馬八年來設下的諸多規管,大部份是關乎環保和商務,例如限令燒煤發電廠減少碳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眾議院議長瑞安近日在一個論壇就炮轟規管「扼殺商業發展」,解除規管「經濟即有起色」。改革稅制亦是共和黨準備大展拳腳的課題。參眾兩院領袖準備大舉簡化稅制,大有可能會是30年來最大稅務改革,將令富人與企業受惠。惟特朗普競選時一直承諾減稅不只惠及富人,而是各階層都得益,不用繳稅的低收入家庭數目將增加。對聯邦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與低收入人士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共和黨與特朗普亦各有想法。瑞安為首的眾議員期望大幅改革保障長者和殘障人士的醫保計劃,引入保費制度,令有經濟能力的人自行購買醫療保險,從而減輕聯邦負擔;但特朗普和參院對此有保留。特朗普競選之初亦承諾不向Medicaid削支。有共和黨眾議員更進一步,倡改革削減社會保障開支,但特朗普和瑞安都公開表明無此意圖。


民主黨竭力阻撓

特朗普一樣無法「為所欲為」。他競選時承諾大興土木增加就業,但共和黨領導層並不贊成大開水喉,這些基建工程終或留在紙上談兵階段。民主黨亦表明不會束手,任由共和黨改轅易轍。民主黨參議員默里坦言:「特朗普競選時承諾幫助中產,但看來他不打算守諾。假如他一直優待富人和企業,民主黨竭力阻止。」特朗普不足兩周後就職,參議院要加緊通過內閣任命,但民主黨參議員相當不合作,一直拖延跟特朗普提出的人選見面。這也是以牙還牙:最高法院去年初出現空缺,奧巴馬很快已提出補缺人選,但共和黨人使出拖字訣,一拖就是11個月,成功將提名大法官人選的權力從民主黨手上搶過來。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3/198847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208

潘迪藍﹕兩巨頭推倒全球化 市場難安

1 : GS(14)@2018-02-04 20:55:47

【明報專訊】2017年,中國和美國沒有一如所料出現經濟衝突,但今年初已經開始露端倪,相信兩個大國之間的經濟衝突很快就會正式爆發。這除了給美元帶來更多的下行壓力之外,短期內的宏觀經濟影響將是溫和的。但對於貿易和投資熱錢,以及亞太地區權力關係的潛在影響,則可能很大。

美國上星期公布,對進口的太陽能光伏板和洗衣機徵收大約30%的關稅,只是對中國發動廣泛攻勢的開場白。這一輪攻勢不會局限於貿易方面。上個月,美國發表了有關國家安全、國防和貿易的戰略文件。這些文件全部都首次將中國完全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同時否定了長期以來的建設性交往政策。

未來數周 美方或發動多項攻勢

未來幾星期,美國可能會採取以下舉動,當中有一些可能會在1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國情諮文中公布,包括:限制內地生產的鋼鐵和鋁進口美國,或者提高兩者的關稅(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中國科技產品徵收高關稅或者施加其他制裁(這是對中國強制技術轉移的政策進行報復);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在科技領域,限制中國公民的學生簽證和工作簽證;收緊美國科技出口的限制,以及限制美國公民為內地企業工作。

而且,美國國會可能會透過立法,來擴大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權力,擴闊它可以用來阻止併購交易的國家安全的定義,並將其任務擴大到併購之外,將一些尚未開發領域的交易也納入其中。

中國在美國的投資,近期已經受到更嚴厲的限制,包括來自CFIUS(阻止螞蟻金服收購Moneygram)以及來自美國國會的壓力(迫使AT&T終止分銷華為智能手機的交易)。這些措施的寬度,遠超出貿易爭執常用的提高關稅等手段,反映美國在實際和戰略上的憂慮。在實際方面,美國主要的經濟憂慮是,中國試圖通過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來建立自己的科技產業,並迫使美國科技公司同意不利的授權協議或者成立合資企業。

不過,這些做法很難通過關稅來遏制,因為中國的技術密集型企業主要服務於其龐大的內部市場,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科技產品(例如iPhone等),則大部分是由外國公司或者其分包商製造和付運,並不是由中國公司付運。

美國採取這一連串措施的戰略原因是,美國官員認為,中國正進行經濟戰爭,目的是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強的科技和軍事國家。因此,美國應對措施必須遠遠超出正常的貿易手段,直接打擊中國的技術野心。

中國科技野心 惹美國憂慮

為什麼美國的立場突然間變得如此強硬?特朗普過去一年的貿易談話似乎大部分都是虛張聲勢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去年的貿易政策,要服從於爭取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協助,以及通過減稅法案。隨着減稅法案完成以及中國對朝鮮的行動的限制明朗化,美國對中國發動經濟攻勢的時刻已經到來。

另一個原因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他曾經在1980年代對付過日本),是在去年下半年才從立場較為溫和的商業部長羅斯(Wilbur Ross)和經濟顧問Gary Cohn手中,奪得主導貿易政策的權力。性格好鬥的萊特希澤現時已經牢牢掌握着美國的國際貿易和經濟議程。

朝鮮問題紓緩 對付中國時機來臨

中美之間在貿易、投資和科技方面即將發生的紛爭,將會引發很多足以引起恐慌的頭條新聞,但在最初期,宏觀經濟影響將會很小。這就是為什麼市場至今仍然輕視這場暴風雨。

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相互倚存程度絕不尋常,但兩者都是龐大而複雜的體系,具有很大的緩衝空間。例如,兩國都是內需強勁,財政資源充沛。美國官員愚蠢地以為,中國非常倚賴外貿和投資,金融體系脆弱,美國單方面施加壓力,就足以令它垮掉。正如「美國優先」原則的很多其他政策一樣,這暴露了美國高估了它強迫其他國家接受它單方面叫價的能力。這種想法顯然是輕率和過時的。

去年,我們估計,若中國對美國出口下跌10%,將會令中國的GDP減少0.3個百分點。這個幅度不算小,但中國可以很容易用額外的基建投資來將之抵消。而且,中國在科技方面的雄心壯志不會因為美國的投資限制就輕易脫軌。

華府低估對方「自給自足」能力

內地的創新能力近幾年已大幅提升。而在《中國製造2025》工業政策之下(《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還有以千億美元計的政府風險創投基金的支持,這可能會比傳統的政府補貼更加有效。儘管外國企業抱怨內地監管繁瑣,市場障礙重重,但它們仍然繼續在中國投入資金。2017年,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繼續上升,根據中國政府的數據,是增至1310億美元;而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則是增至1440億美元。

只要中國繼續成為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其市場吸引力將會超過很多跨國企業對技術滲透的恐懼。跨國企業認為,它們可以通過分散技術、加快創新周期,以及更多地倚靠流程和服務(兩者比硬件更難複製),來對冲知識產權(IP)的風險。它們反而擔心,離開這個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市場,將會削弱它們的競爭優勢。

美國對中國持續施加經濟壓力,會構成兩個風險。短期來說,這會令外界更加覺得美國正在推行「重商主義」來削減貿易赤字,並會推行弱美元政策來實現這個目標。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上星期就美元疲弱的好處,隨意發表了一些評論,引發市場憂慮,包括特朗普在內的其他美國官員連忙重申支持強勢美元,但貨幣交易商應該對此抱懷疑態度。減少貿赤是美國一個既定的政策目標。國際金融研究所認為,美國若要將其經常帳赤字由相當於4%的GDP,削減到2%至3%,美元的實質匯率將需要貶值10%。

赤字GDP佔比削半 美元實際匯率需貶10%

從長遠來看,美國和中國似乎都正在重新調整過去30年建立起來的全球化生產鏈,令它再次搬回在岸。美國是透過內向型的美國優先政策;而中國則通過替代進口的方案,來降低外資在其工業板塊中的份額。但這些努力有可能是徒勞的,即使部分成功,也會造成兩個問題。首先,環球供應鏈的碎片化,可能會帶來通脹問題。這正如供應鏈全球化,可能會引致通縮一樣。

更令人憂慮的是地緣政治問題。跨國生產鏈是一種和平及穩定力量,因為它們增加了每個國家進行武裝衝突的代價。若遷回國內生產,將會令大國試圖通過武力解決分歧的可能性增加。現在發出嚴重警告是為時過早,但這個方向的確令人不安。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51&issue=20180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