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常不愛在媒體曝光的鄉村餐飲集團董事長薛永祥,在「慶城街一號」試營運後意外曝光,為何老饕企業家陳飛龍願意壓寶兩億元開餐廳?房產大亨與市場攤販爭相捧錢找他投資?薛永祥究竟有何能耐? 撰文.林讓均、黃筱雯 十一月二十二日,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在開幕典禮上,對著滿室的貴賓開心宣布:南僑集團旗下第一家潮廣菜餐廳「潮江燕」,與德國啤酒餐廳「寶萊納」,正式進駐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捷運站旁的「慶城街一號」。 一時間,大家紛紛打探「慶城街一號」是什麼來頭?主人是誰?居然有辦法令陳飛龍這位老饕級企業家動心,讓他大手筆斥資兩億元、打造共六百多坪的「潮江燕」與「寶萊納」,成為慶城街一號的最大租商。 其實,讓陳飛龍押注兩億元開餐廳的神祕老闆薛永祥,開幕當天就默默坐在台下,只是刻意閃躲媒體。低調的薛永祥今年五十一歲,是鄉村餐飲集團的董事長,旗下掌有兩家專賣老江浙菜的「上海鄉村」餐廳,以及五家專辦創意婚宴的「晶宴會館」。 主打「食廈」訴求、八成空間用來做餐飲的「慶城街一號」大樓,在九月中就悄悄展開試營運。不只試營運低調,薛永祥就連入主慶城街一號,也是鴨子划水般的安靜作風。 擅長經營餐飲業的草莽英雄今年二月底,慶城街一號的前身「先施百貨」吹起熄燈號,一個月內整棟大樓馬上蓋起帆布、大興土木,不到半年,就赫見先施大樓已掛 上「慶城街一號」的斗大招牌。外界這才打聽到,原來為了拿下慶城街一號的經營權,早在二○○八年九月,薛永祥就與先施百貨業主「德安集團」旗下的德安開發 共組「食祿軒餐廳公司」,上海鄉村集團共持股六成,而德安開發則持股四成。 為什麼這兩大集團會連手?而且拱出薛永祥來擔任董事長、負責整體經營?「因為德安集團發現,我們薛董實在是太會「惦惦賺錢」︵默默賺錢︶了!」鄉村集團內 部人士透露,六年前薛永祥創立晶宴會館之後,就陸續向德安集團承租一、二樓店面,而且地點都選在台北縣市的精華地段,租金相當昂貴。 德安集團當了晶宴會館五、六年房東之後,才驚訝發現,原來鄉村餐飲整個集團年營收可以達到十五億元,看起來翻桌率不高的上海鄉村,創立二十四年來一直在賺 錢;而平常空蕩蕩、周末才有人去的晶宴會館,居然年營收也高達八到十億元。因此,在先施百貨要收攤時,德安集團董事長黃春發連忙找來薛永祥,要和他一起做 他擅長的餐飲生意。 撇除餐飲大亨的光環,學歷為高職的薛永祥,私底下喜歡穿拖鞋、短褲、騎機車到處吃路邊攤,是部屬眼裡講話很大聲的「草莽英雄」。 「賺小錢」哲學發揮到極致身為長子的薛永祥,從小就在祖籍無錫的父親所開的餐廳幫忙。但因為個性刁鑽會找門路,薛永祥在二十多歲就因為批酒生意賺了一千多 萬元的第一桶金。二十年前他帶著這桶金前進中國代理B.B.Call震動感測器、賺取暴利,沒想到賺到的錢卻轉手被騙光,他這才回到家裡開的餐廳,乖乖洗 碗、承接家業。 「我們老闆到環南市場去,是一路走、一路打招呼的!很多攤商都合作二十多年了!」慶城街一號總經理陳靜平說,每年上海鄉村整個集團在環南市場的採購金額就 上看兩億元,甚至有豬肉攤專門供應上海鄉村鎮店名菜「烤方」所用的、一條豬身上只有兩片的三層肉。據了解,光是幫上海鄉村供應這種豬肉,這家攤商一個月就 能入帳一五○萬元。 也因為跟著薛永祥就有賺頭,十多位與薛熟識的環南市場攤商一聽聞「慶城街一號」投資案,竟紛紛捧著數百萬元不等的資金想要入股,這也形成了薛永祥帶著十多位市場攤商一同「創業」的有趣現象。 但不愛看財報、做生意憑直覺,也不擁房地產的薛永祥,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投資術,說穿了是把「賺小錢」的哲學發揮到極致。 陳靜平說,經常親自到市場採購食材的薛永祥,藉著和攤商的好交情,來免去倉儲成本,「例如我下單五千條魚,但我現在只用一千條,就只要付一千條的錢,其他 四千條就存在攤商那裡!」而在慶城街一號,薛永祥則打算把整個地下一樓美食街的十二家店全部包下來自己做,這個在台北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讓陳飛龍也想複 製到對岸,以此大賺現金財。「他算過,如果攤位租給業者能賺二○%、營業利潤有二○%,何不四○%全都自己賺?」陳靜平表示,美食街沒有多花錢設置大坪數 廚房,大部分的菜都可先在中和的中央廚房,透過標準流程做好半成品的「真空復熱包」,再送到各處餐廳、熱一下就能上桌。 陳靜平說,二樓以上的主題餐廳走的是奢華風,「我們定位為『台北之心』,因為鄰近松山機場、又有捷運加持,相信未來可以招攬兩岸的高階商務客!」慶城街一號能不能成為美食版圖中的「台北之心」,考驗著薛永祥的經營功力。 薛永祥 出生:1959年 現職:鄉村餐飲集團董事長 學歷:高職 事業體:上海鄉村、晶宴會館、慶城街1號;去年集團營收約15億元 「慶城街1號」主打餐廳 潮江燕 3F 耗資1.2元億的潮江燕潮廣餐廳,為重現往日「金島餐廳」的奢華氣派,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砸下數百萬元,打造33個特製水缸養海產。 寶萊納啤酒餐廳 2F 陳飛龍另一大作德國啤酒餐廳寶萊納,耗資8000萬元,提供鮮釀德式啤酒,搭配道地德國肉腸,享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暢快。 The Boiling Seafood 美式海產店 B1 食祿軒集團的自有品牌,特別遠赴美國加州取經,道地美式風情,餐點份量十足,價格卻平易近人。
|
||||||
撰文•黃玉景 王子綱和呂祥禎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好哥們,三年前創立台灣第一家居家光療美甲品牌,連日、中、美、星馬都買得到,成了第一個進軍國際美甲市場的台灣品牌,年營收二千萬元,兩個大男生怎麼會投入美甲產業呢? 傳統指甲油容易日久掉漆,光療指甲油則是愛美女性的救星,它的成分添加了凝膠,塗在指甲上可以維持更久,光澤度飽和,廣受市場喜愛。 然而,光療指甲油的程序複雜,得先上平衡液,再上底層膠、還有光療指甲油和封層膠,最後用LED燈的光療機快乾等繁複的手續,女性多半尋求專業美甲師,一次美甲消費從一千兩百元起跳,往往得花上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一雙美美的手。 仿咖啡膠囊機模式,自創美甲品牌「有沒有可能在家自己上光療指甲油呢?」王子綱和呂祥禎提出假想。 就像是咖啡膠囊機與咖啡膠囊的消費模式,他們打造居家光療品牌ME&WE也是如此:賣一台光療機以及季節性推出的新色光療指甲油,平均單筆消費包 含指甲油和光療機大約三千到五千元不等,女性可以買回家,自己在家做光療指甲,第一次購買後,未來視需要添購指甲油即可,非常方便划算。 兩個大男生接觸美甲市場,是一個意外。王子綱是廣春成建設董事長王鼎然的兒子,從小在家人期許下念電子工程系,在代工廠上班時,偶然接觸到裝置LED燈的 光療指甲機,隨手拍了一張照片到社群媒體,竟引發女性朋友熱烈回響:「好想要自己在家做。」「這個現在很夯耶。」留言一大串,頓時他嗅到商機,找來大學同 學呂祥禎一起研究市場。 花了一年時間,他們發現:「居家光療簡直是藍海市場。」原來,據國際美甲雜誌《Nail Magazine》統計,二○一三年全球兩大美甲市場的美、日規模就逾一百億美元(約三千億元新台幣)。 這塊大餅中,台灣的居家光療指甲都是進口貨,且只占了整體美甲市場的十分之一,潛力無限,呂祥禎分析:「台灣自創光療品牌的好處是,在亞洲美甲市場上,台 灣的形象其實僅次於日韓,進軍國際是很好的利基點。」認定市場的潛力,兩人決定向王子綱的父親王鼎然提案,卻被狠狠地拒絕。「我告訴我爸,就算你不讓我 做,我還是會去做。」王子綱堅定的態度軟化了父親,抱著父親資助的五百萬元,開始創業的第一步。 第一年,五百萬元很快在行銷和研發上燒光,為了拓展網路外的通路,他們一家家地向美甲工作室、美材行、百貨公司敲門,卻處處碰壁,連送產品給美甲師使用還被拒絕,「當時瞪著一箱箱幾百萬只的光療指甲油,心情盪到谷底,心想:到底要不要放棄。」王子綱回憶。 營造尊榮感,打進誠品、日本雅芳終於,一次刊登在少女雜誌的形象廣告上,被誠品看見,打開進駐百貨通路的門,進駐松菸誠品,繽紛浪漫的店頭形象、不時舉辦 DIY光療教學,讓過去只有專業美甲師才買得到的產品,也得以接觸消費者,「把美甲市場的餅做大,有助於推動整體市場。」經銷日本美甲品牌Nail Labo的凱登美甲負責人吳鴻捷指出。 「ME&WE的單價不便宜,如果消費者看到我們用這個品牌,會覺得備受尊榮。」TNA(國際美甲競賽)評審陳欣渝評論,「他們的凝膠不含傷肝傷腎 的溶劑,上膠後照射LED燈也不會縮膠。」由於產品好用,不少外國經銷代理來到松菸誠品就提出經銷邀請,因此獲得日本雅芳上架的機會;六月底,還將進駐中 國四川藍天百腦匯;接著,更準備進軍美國、巴西等地。 回顧過去三年,王子綱說:「創業當時很年輕,不懂品牌、公司營運管理,也沒什麼人脈,如果再多懂一些,我可能就不會創業了。」話雖如此,但是獲得父親的肯定,一路上苦澀的淚水也甜美了,一切辛苦還是值得的。 ME&WE 創業者:王子綱(1981年生)、呂祥禎(1979年生) 初期資本:500萬元 行業:美甲業 特色:DIY光療指甲組合成績:2014年營收2000萬元 創業日記: 2011.02 光療為何只能給美甲師做?有沒有可能突破DIY居家光療? 2012.10 一年了,網路正式開賣,好像懷胎十個月生下寶寶,ME&WE是我的第一個小孩。 2013.03 第一次參加台灣美容展,真是太神了,沒有一家產品像我們的人潮一樣蜂擁,覺得欣喜。 2013.12 今天再度突破業界先例,要在松菸誠品設櫃了。帶著誠品的背書和肯定,不能驕傲,要步步為營。 2014.12 ME&WE在日本雅芳通路上架了,業界第一個正式進軍日本市場的台灣品牌,是台灣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