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償新聞 張翠容

1 : GS(14)@2011-01-08 16:28:34

原來班人真是咁做,唉...

2010-1-4 HT
  最近,台灣為有償新聞鬧得熱烘烘。《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憤然辭職,就是因為不滿報館讓新聞版出現「置入性行銷」文章,混淆視聽。他這個行動引發台灣媒體業界的大辯論,至今未休。

  我一看,咦?這種「置入性行銷」手法,在香港早已出現了多年,英文美其名為 advertorial,顧名思義,廣告兼評論報道集於一身。乍看真的會有個錯覺,以為是篇新聞專題報道,其實只是個徹頭徹尾的客户廣告宣傳,只不過換了一個包裝,以加強可信度。

  有些香港報章會在不當眼處,用最小的字體寫上「廣告」字眼,走灰色地帶。台灣那邊,則叫做「專輯」、「編業」,因此,當地新聞工作者諷刺為「業配新聞」,而負責撰寫此類文章的記者,則自嘲正經歷着「業配人生」。有注明已算好,有報章側側膊删掉說明,當一般新聞處理,台灣新聞從業員對此口誅筆伐,黃哲斌的請辭更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輿論直指是變相的有償新聞,要不得。

  啊!我們香港又怎樣?多年來香港媒體業界並沒有對此作出過嚴厲批評,最多是之前發生民建聯購買商台的廣播時段,作政治宣傳活動而備受責難,但上述的 advertorial 又如何?

  想不到,我們經常取笑台灣媒體煽情混亂,但台灣新聞從業員在今次事件上卻表現出一種專業良心,黃哲斌值得我們敬禮。原來在台灣,不僅商業廣告商在新聞版位作出「置入性行銷」,台灣各級政府一樣照辦煮碗,透過置入性行銷手法去收買媒體,用受眾無從分辨的非廣告形式為自己宣傳。媒體則見利而棄操守,以業配方式,將前述政府及廣告、廣告主提供的宣傳內容,置於非廣告形式的一般欄目或新聞報道中。

 某次認識一位財經公關,他的工作就是為客戶在各大小報章尋覓專欄,我得知後有點不寒而慄。我們讀報本來是想獲取關乎大眾利益的信息,而不是為私利而弄虛作假的文宣。大眾媒體作為公民社會一部分,它的角色一再令我們深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