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愛太陽能 投資手筆史上最大

2011-7-11  TCW




六月中,潔淨能源領域出現史上最大一筆投資案: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宣布,將投入二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十一億元)給美國加州一家太陽能業者太陽城(SolarCity),建造太陽能系統供當地用戶使用,用戶只需付出固定費用購買此太陽能設備產生的能源。

加上最近對「太陽城」的投資,Google對太陽能發電等潔淨能源的總投資金額,已經高達六億八千萬美元。

事實上,三月中日本發生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廠危機,各國聞「核」色變,紛紛尋求潔淨能源這類替代發電方案,尤其是太陽能發電,因此又開始成為追捧對象。

最大市場德國飽和 進軍多陽光、高電費加州

在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月,Google就以三百五十萬歐元,收購了德國首都柏林附近的一家太陽能發電廠,該電廠可以供給附近地區五千戶家庭的用電,而這是Google在歐洲地區的第一個潔淨能源投資。

Google在歐洲的第一個潔淨能源投資,之所以選在德國落腳並非偶然,在重視生活環境品質的德國,太陽能發電是「政治正確」,因此德國政府多年來不惜血本大力扶植相同業者。

經過多年的政府補貼優惠,德國已成為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龍頭:該國不但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甚至還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動力船「星球太陽號」(Planet Solar)。

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規模也在政策主導下不斷擴張,據市調機構Solarbuzz今年三月公布的報告,去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就是德國,該國占全球太陽能發電需求比率四二%,是第二名義大利的兩倍。

然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出現飽和,德國太陽能設備廠挾著早就醞釀「走出去」的念頭,亞洲各國就是它們努力耕耘的領域。

例如名列德國科技四十強的亞智(Manz Automation),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提供太陽能設備給台灣廠商,二○○八年還買下當時的台灣宇太新科技(Intech)。該公司也在二○○八年與印度一家公司合資。另一家公司IBC今年四月也落腳中國北京。

不過太陽能發電是屬「看天吃飯」的行業,若碰到陰雨綿綿的城市,太陽能發電即使有再強技術,見不到陽光亦無用武之地,這就是為什麼陽光普照的地區往往成為太陽能發電廠商的最愛。

亞智創辦人曼茲(Dieter Manz)預言,太陽能發電「最大的市場將會在美國加州,因為有很多陽光,而且尖峰電力非常昂貴。」在「恐核」成為國際潮流下,這些太陽能發電廠未來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9

又一大手筆!中投斥13億歐元買下法國和比利時10家購物中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5035.html

又一大手筆!中投斥13億歐元買下法國和比利時10家購物中心

一財網 繆琦 2015-07-14 12:16:00

繼三胞集團(Sanpower Group Co. Ltd. )以超過4.5億英鎊吞下英國老牌連鎖百貨零售商House of Fraser Limited 福來莎百貨(下稱“HOF”)之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 (下稱“中投公司”) 以13億歐元收購10家法國和比利時百貨企業的大手筆也已成定局。

繼三胞集團(Sanpower Group Co. Ltd. )以超過4.5億英鎊吞下英國老牌連鎖百貨零售商House of Fraser Limited 福來莎百貨(下稱“HOF”)之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 (下稱“中投公司”) 以13億歐元收購10家法國和比利時百貨企業的大手筆也已成定局。

這筆交易為中投公司在歐洲的投資交易創下了歷史之最。

據路透社7月13日報道,美國商業地產服務及投資機構CBRE Group, Inc. (NYSE:CBG) 世邦魏理仕全球投資人表示,已將位於法國和比利時的10家百貨企業賣給了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和以巴黎為基地的AEW集團。整個交易價值13億歐元(約合14.3億美元),包括臨近比利時安特衛普的2處標誌性購物中心和巴黎La Vache Noire在內的8家商場。

據法國費加羅報此前報道,中投公司在此次競標中擊敗了法國-荷蘭房地產公司Unibail-Rodamco 和荷蘭集團Wereldhave兩大強手。

近年來,實力漸增並渴望國際化的中國企業開始向歐洲商業地產和酒店項目進發。

與此同時,歐洲百貨業競爭也在加劇。就在本月,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A (MC.PA)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旗下法國高端百貨Franck et Fils 宣布即將關閉,據稱是因為受到Galeries Lafayette 老佛爺百貨和Le Printemps巴黎春天百貨等的高度競爭影響。

事實上,中資收購歐洲百貨在去年就已掀起過一次高潮。

2014年春天,三胞集團旗下南京新百對英國老牌百貨HOF的收購一錘定音。一位接近此次交易的消息人士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南京新百最終以2億英鎊收購了HOF89%的股權,並將以現金完成交易。該交易成為了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零售業境外投資,也成就了中國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直接收購。另外,這也是證監會一系列放權新政之後,首個跨國並購無需前置審批的案例。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59

“清華系”資本運作再添手筆 800億元定增“再造”同方國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369.html

“清華系”資本運作再添手筆 800億元定增“再造”同方國芯

一財網 吳豐恒 2015-11-06 17:42:00

這是一次“清華系”資本內部股權調整,其目的是幫助紫光集團獲得進軍存儲芯片產業能力,時機成熟時,定位為“清華系”企業“孵化器”的同方股份適時退出,作為智能卡和特種芯片供應商同方國芯將成為過去,作為存儲芯片制造商的同方國芯正在誕生。

繼紫光股份(000938.SZ)5月份公布225億定增方案後,“清華系”再度出手拋出高達800億元同方國芯(002049.SZ)定增計劃。

11月5日晚間,“清華系”資本旗下上市平臺之一同方國芯發布定增公告,此次定增主要對象為“清華系”旗下紫光集團新近設立的投資公司。市值僅約200億元的同方國芯,將通過800億元定增,向存儲芯片產業進軍。

早在今年7月,紫光集團即希望通過收購全球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進軍存儲芯片產業。

進軍存儲芯片產業

據同方國芯公告,其募集的800億資金中,600億元將用於建設存儲芯片工廠,37.9億元用於收購臺灣力成25%股權,126.1億元用於芯片產業鏈上下遊公司其他收購。

10月30日,紫光集團已宣布了對臺灣力成的投資,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者是全球半導體後段封裝測試主要領導廠商之一,同時也是紫光布局存儲芯片產業一環。

從產值構成來看,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芯片和NANDFlash是存儲芯片產業主要構成部分。今年7月,紫光集團有意收購全球排名第三的DRAM存儲芯片供應商美光科技,不過尚未取得明顯進展。

存儲芯片業務布局上,紫光集團今年成功“挖角”臺灣華亞科技董事長高啟全,臺灣華亞科技也是美光科技主要代工廠。從人事任命來看,高啟全極有可能負責打理紫光旗下存儲芯片業務。

全球存儲芯片產業一直存在著產能過剩困擾,進而導致行業不斷整合和並購。2008年,存儲芯片全球前五大廠商所占份額約75%,到2013年,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的集中程度達到95%。同時,隨著存儲芯片制造工藝改進,存儲芯片制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資本投入。趙偉國曾經表示,紫光對進入存儲芯片行業“非常感興趣”。

通過募集資金建設一家存儲芯片制造工廠和控股一家封測廠,紫光在產業中下遊紮下腳跟,如果收購美光科技,將可能打造一條存儲芯片設計、制造、封測全產業鏈。如果收購未能完成,紫光和美光科技也可能在業務上展開合作。

“清華系”如何資本運作

同方國芯的定增,是”清華系“資本通過上市公司定增進行的今年第二個大動作。

今年5月,清華控股旗下紫光集團控制的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拋出225億元定增方案,資金用途包括收購惠普旗下新華三51%股份。上述兩個定增方案中,紫光集團旗下紫光通信均成為主要定增對象之一,紫光通信在紫光股份定增中擬認購145億元,通過西藏紫光東嶽通信、西藏紫光西嶽通信擬認購同方國芯定增共計300億元。

此次同方國芯定增對象共有9名,分別是西藏紫光國芯、西藏紫光東嶽通信、西藏紫光西嶽通信、西藏紫光神彩、西藏紫光樹人教育、西藏紫光博翊教育、西藏健坤中芯、國研寶業、同方國芯2015員工持股計劃。

同方國芯原來的控股股東時同方股份(600100.SH),定向增發實施後,西藏紫光國芯將成為同方國芯新的控股股東,不過實際控制人仍時清華控股。

擬參與同方國芯定增的9名對象中,多數是紫光集團旗下投資公司為此次資本運作新設立的投資平臺。除紫光通信,還包括紫光資本、紫光教育。

其他擬定增對象中,擬認購70億元的西藏健坤中芯是北京健坤投資全資子公司,後者是包括趙偉國在內的紫光管理層持股公司。擬認購26億元的國研寶業同樣是今年7月才成立的投資公司,由國研科技間接控股,後者資金背景分別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聯通、北京兆龍恒基置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控股。

也就是說,同方國芯拋出的800億元定增方案,主要投資者將是紫光集團,同時也有來自紫光管理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同方國芯員工等資金背景。如果該方案獲批,紫光集團設立的眾多投資公司將取代同方股份成為同方國芯新的控股股東,而同方股份、紫光集團的控制人清華控股,依舊是同方國芯實際控制人。

這是一次“清華系”資本內部股權調整,其目的是幫助紫光集團獲得進軍存儲芯片產業能力,時機成熟時,定位為“清華系”企業“孵化器”的同方股份適時退出,作為智能卡和特種芯片供應商同方國芯將成為過去,作為存儲芯片制造商的同方國芯正在誕生。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69

“清華系”資本運作再添手筆 800億元定增“再造”同方國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369.html

“清華系”資本運作再添手筆 800億元定增“再造”同方國芯

一財網 吳豐恒 2015-11-06 17:42:00

這是一次“清華系”資本內部股權調整,其目的是幫助紫光集團獲得進軍存儲芯片產業能力,時機成熟時,定位為“清華系”企業“孵化器”的同方股份適時退出,作為智能卡和特種芯片供應商同方國芯將成為過去,作為存儲芯片制造商的同方國芯正在誕生。

繼紫光股份(000938.SZ)5月份公布225億定增方案後,“清華系”再度出手拋出高達800億元同方國芯(002049.SZ)定增計劃。

11月5日晚間,“清華系”資本旗下上市平臺之一同方國芯發布定增公告,此次定增主要對象為“清華系”旗下紫光集團新近設立的投資公司。市值僅約200億元的同方國芯,將通過800億元定增,向存儲芯片產業進軍。

早在今年7月,紫光集團即希望通過收購全球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進軍存儲芯片產業。

進軍存儲芯片產業

據同方國芯公告,其募集的800億資金中,600億元將用於建設存儲芯片工廠,37.9億元用於收購臺灣力成25%股權,126.1億元用於芯片產業鏈上下遊公司其他收購。

10月30日,紫光集團已宣布了對臺灣力成的投資,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者是全球半導體後段封裝測試主要領導廠商之一,同時也是紫光布局存儲芯片產業一環。

從產值構成來看,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芯片和NANDFlash是存儲芯片產業主要構成部分。今年7月,紫光集團有意收購全球排名第三的DRAM存儲芯片供應商美光科技,不過尚未取得明顯進展。

存儲芯片業務布局上,紫光集團今年成功“挖角”臺灣華亞科技董事長高啟全,臺灣華亞科技也是美光科技主要代工廠。從人事任命來看,高啟全極有可能負責打理紫光旗下存儲芯片業務。

全球存儲芯片產業一直存在著產能過剩困擾,進而導致行業不斷整合和並購。2008年,存儲芯片全球前五大廠商所占份額約75%,到2013年,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的集中程度達到95%。同時,隨著存儲芯片制造工藝改進,存儲芯片制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資本投入。趙偉國曾經表示,紫光對進入存儲芯片行業“非常感興趣”。

通過募集資金建設一家存儲芯片制造工廠和控股一家封測廠,紫光在產業中下遊紮下腳跟,如果收購美光科技,將可能打造一條存儲芯片設計、制造、封測全產業鏈。如果收購未能完成,紫光和美光科技也可能在業務上展開合作。

“清華系”如何資本運作

同方國芯的定增,是”清華系“資本通過上市公司定增進行的今年第二個大動作。

今年5月,清華控股旗下紫光集團控制的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拋出225億元定增方案,資金用途包括收購惠普旗下新華三51%股份。上述兩個定增方案中,紫光集團旗下紫光通信均成為主要定增對象之一,紫光通信在紫光股份定增中擬認購145億元,通過西藏紫光東嶽通信、西藏紫光西嶽通信擬認購同方國芯定增共計300億元。

此次同方國芯定增對象共有9名,分別是西藏紫光國芯、西藏紫光東嶽通信、西藏紫光西嶽通信、西藏紫光神彩、西藏紫光樹人教育、西藏紫光博翊教育、西藏健坤中芯、國研寶業、同方國芯2015員工持股計劃。

同方國芯原來的控股股東時同方股份(600100.SH),定向增發實施後,西藏紫光國芯將成為同方國芯新的控股股東,不過實際控制人仍時清華控股。

擬參與同方國芯定增的9名對象中,多數是紫光集團旗下投資公司為此次資本運作新設立的投資平臺。除紫光通信,還包括紫光資本、紫光教育。

其他擬定增對象中,擬認購70億元的西藏健坤中芯是北京健坤投資全資子公司,後者是包括趙偉國在內的紫光管理層持股公司。擬認購26億元的國研寶業同樣是今年7月才成立的投資公司,由國研科技間接控股,後者資金背景分別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聯通、北京兆龍恒基置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控股。

也就是說,同方國芯拋出的800億元定增方案,主要投資者將是紫光集團,同時也有來自紫光管理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同方國芯員工等資金背景。如果該方案獲批,紫光集團設立的眾多投資公司將取代同方股份成為同方國芯新的控股股東,而同方股份、紫光集團的控制人清華控股,依舊是同方國芯實際控制人。

這是一次“清華系”資本內部股權調整,其目的是幫助紫光集團獲得進軍存儲芯片產業能力,時機成熟時,定位為“清華系”企業“孵化器”的同方股份適時退出,作為智能卡和特種芯片供應商同方國芯將成為過去,作為存儲芯片制造商的同方國芯正在誕生。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41

法國直擊!華航10年來最大手筆購機計畫 低油價的航空新戰場:長程航線

2016-02-08  TCW

民航載客人次創新高,今年台灣航空業引進新機將是史上最多。

但航空雙雄持續投資本業,想領現金股息還得再等。

一月,法國土魯斯的空中巴士組裝廠。

這裡是空巴噴射客機的最後一道組裝線。約三十架最新型中長程客機A350-900(以下簡稱A350)正進行組裝,其中一架機尾,已漆上國人眼熟的豔紅梅花標誌。這是華航領先國內,首次引進的新機種,也是十年來其最大一筆的投資……。

近期國際油價來到十二年低點,竟讓亞洲的天空,變得異常熱鬧。

民航局預估,二○一六年將是台灣民航史上,國籍航空新機引進最多的一年。國內四大航空都在買新機,加上威航、虎航等,新購飛機將近三十五架,不少業者因此都有新開航線及增班規畫。

成本降,飛香港免燃料費A350為國內首度引進最新機種,總計十四架將於未來三年陸續交機。華航表示,運能將提升一成。

上述的變化並非偶然。占營運成本約三成(高點時可達五成)的燃油成本不斷下滑,導致機票價格更便宜,這使二○一五年台灣民航旅運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比近年來最低點二○○八年增長六四%。對手競相投入,競爭變得更激烈,航空業有更積極的購機與拓展航線策略。

華航董事長孫洪祥接受專訪時直指,新機隊加入是華航未來五到十年轉型的關鍵。

他說,外界看油價低對航空公司是利多,但其實這也創造出更多競爭者,「以前在高油價時代,我們要想如何降低成本最重要;現在低油價,怎樣在更多競爭者時,把市場、營運做好,這是不同挑戰。」華航選擇的是,藉由新機隊開發長程航線,「長程線是很serious(認真看待)的,頭洗下去不得了,」孫洪祥指出,目前台灣航空公司飛歐美、紐澳等長程線的比重不到一成;但是,持台灣護照已可免簽到包含美國、歐盟在內的一百六十一國,如果亞洲都玩透了,長程線價格越來越親民,長程市場有其發展潛力。

華航也考慮到競爭者的動作,「不只長榮、國泰,大陸飛歐洲也是……這幾年都往歐美、紐澳跑。」這是場無人能迴避的戰爭。全球最大國際線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兩年前搶進台灣時,就打出飛歐洲來回僅兩萬多元的親民策略,日前也祭出波音777-300ER客機往返台北及杜拜。被評為「歐洲最佳航空公司」的土耳其航空,具備中轉歐洲各地優勢,也一度掀起台灣赴土耳其旅遊熱潮。

身為消費者,低油價讓產業競爭更激烈,這是好事。今年一月,民航局再度調降國際線的燃油附加費,創近十年來新低。長榮、華航跟進香港,二月起台港往返航班不收燃油附加費。

但身為投資人,低油價,卻不保證航空股票一定會漲。

華航、長榮二○一五年獲利可望創下近三年新高,依照華航歐洲地區處長歐陽應祈估計,若油價由目前三十美元回到五十美元水準,A350投入長程線機隊後,因為省油,估計將增加二○%的獲利空間。

股價跌,砸錢購機吃掉獲利但近一年來,航空雙雄卻有超過兩成的跌幅,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很多。

第一,這些獲利並沒有拿來配發現金股息、回饋股東,被拿來投資挹注本業,採買新機,以打航空大戰。如華航近年斥資五億元成立修復工廠,長榮今年也將擴張維修產能,轉投資航空零組件。

第二,股價看的是未來性,凱基投顧分析師王光毅分析,航空股獲利率不高,受油價影響極大,若後續油價漲一倍,勢必衝擊其獲利。他指出,台灣大選對於陸客來台人次有影響,再加上近期傳出,對岸將限縮陸客來台人數,都有可能成為航空股未來的黑天鵝。

王光毅推算,以陸客一年來台四百萬人次來看,搭國籍航空約兩百萬人次,假設陸客一年少掉三分之一,一年將少掉六、七十萬名陸客,對國內航空業影響不小。

台新投顧最新報告也指出,航空雙雄近來都積極切入長程航線,但由於長程線毛利不如短程線,加上低成本航空積極搶進市場,加劇競爭,預期二○一六年客運獲利成長有限;此外,貨運量衰退將抵銷客運量上升利益,因此台新投顧給予華航中立建議。

低油價時代,或許,買進一張機票,反而比買一張股票,是更划算的投資。

【延伸閱讀】4大航空更新戰力,將引進近30架新機-2016年台灣4大航空購機布局

•公司名:華航

引進新機:4架A350-900、2架B777-300ER、1架B737-800 增開新航線:桃園到中國揚州增班:桃園到紐約、奧克蘭、法蘭克福、大阪、仁川、靜岡、高松

•公司名:長榮

引進新機:7架B777-300ER、6架A321-200 增開新航線:桃園到伊斯坦堡、宿霧、芝加哥、德里增班:桃園到峇里島、河內、休士頓、新加坡

•公司名:遠東

引進新機:2~3架B737-800 增開新航線:桃園到福岡、熊本、大阪增班:目前規畫在兩岸航線及離島澎湖、金門,尚未確定

•公司名:復興

引進新機:4架ATR72-600、2架A321 增開新航線:因去年失事,依法規新航線須凍結1年,至今年2月初,之後將視飛安改善情況,尚未確定

增班:無

資料來源:各航空公司、民航局

整理:陳筱晶

【延伸閱讀】波動因素多,航空雙雄股價1年來跌幅逾2成—長榮、華航近1年股價漲跌幅2015年4月13日 受惠油價跌、農曆年旺季,首季獲利優於預期2015年6月1日 韓國傳出MERS疫情、第2季航空貨運量景氣下滑,股價走低2015年11月16日 受巴黎恐怖攻擊影響,兩業者一度大跌6% 註:以2015年2月4日為基期計算,統計至2016年2月2日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21

劉強東大手筆:雙11前夕公布給京東中基層幹部加薪20%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在雙11前夕,京東集團今日下發2017年薪酬普調政策的通知,京東集團將在2017年給所有中基層員工大幅加薪。其中,基層員工加薪幅度不低於10%,主管、經理級員工則不低於20%。

此次針對中基層員工的大幅加薪是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例行高管早會上直接拍板決策的。劉強東表示,隨著京東集團業務的逐漸成熟,京東將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提升員工薪酬福利競爭力和工作環境改善中去,讓更多優秀的員工分享公司成長所帶來的回報。同時,他要求加大對於優秀技術人才的投入和招募。

這封郵件中所公布的漲薪細節包括:據悉,京東內部對於員工采用的是專業和管理兩條發展序列,專業序列從P1、T1一直到P6、T6,管理序列則由M1到M5。

“針對重點戰略型人才群體,公司將設置更加靈活有競爭力的漲幅空間。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公司將繼續通過現金加股票結合的方式激勵優秀人才。”

而京東近年來一直在推動基層員工的福利和待遇增長。早前,京東曾針對在城市工作無法返鄉過年的一線員工,連續多年推出了每個孩子3000元的春節福利,用於將留守家鄉的子女接到身邊過年。同時,針對女性員工,除了國家法定產假以外額外給予30天帶薪福利產假。京東在郵件中還透露,為了保留並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除現有薪酬水平和特色福利外,京東還正在積極規劃和開展“鳳巢計劃”,即以亦莊京東總部大樓為中心向外輻射,專門為京東員工打造辦公、住宅、教育、醫療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讓員工們在亦莊安心地“安家立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20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0/161135.shtml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新消費內參 新消費內參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為何新消費成為新貴偏好?

本文由新消費內參(微信ID: cychuangye)授權i黑馬發布。

近日,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發現一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開始出現在中關村附近,引起了龍貓君的註意。

對於便利店這種重要資產型的創業而言,在沒有特別大名氣之前,敢於在中關村這樣的核心地帶一口氣開多家店鋪,背後的資本實力不容小視。

事實上,在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的中關村,已經有711、天天、易家等多家便利店林立。

據北京商報報道和消息人士向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透露,這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來頭不小,背後的核心投資人是互聯網圈的大腕級人物,多次連續成功創業的創業者莊辰超新近成立的斑馬資本。

斑馬資本成立之後鮮少有出手案例披露,此次曝出重倉的第一個案例就是牽手前711高管團隊,也可以看出互聯網圈新貴開始將投資機會轉向新消費。

這並不是第一例互聯網圈大佬牽手新消費,此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已經跟前金錢豹CEO、前麥當勞中國區高管繆欽聯手創立了新消費品牌因味茶,跟此次投資類似,劉強東起始投資就是5億人民幣,雖然與此次傳言中斑馬投資的3億美金投入有差距,但也依然不容小覷。

這兩起投資幾個顯著的特點:互聯網大佬跨界新消費

首先都是互聯網大腕級創業者攜手消費零售圈頂級高手跨界創立線下品牌。此前劉強東投資地“茶界星巴克”因味茶操盤者繆欽,就是麥當勞中國第一位本土副總裁兼總經理。

2014年龍貓君曾經在龍貓君自己舉辦的餐飲論壇上與繆欽有過一面之緣,並且聽他進行過深度分享,業界餐飲高手一致認為他的經驗非常體系而系統,跟傳統餐飲人有著特別大的差別。

而這次和CC莊辰超合作的王紫亦是便利店行業的元老級人物,此前擔任711高管和鄰家便利店董事長。

其次,首筆投資都是極大金額,很可能是新近出現的“控股型”投資趨勢。

所謂的控股型投資,就是資本方在投資初期便控股該品牌。這在國外消費品界並不鮮見,國外頂級消費品牌PE來自巴西地3G資本,一直依靠控股型投資方式並購消費品牌。

為什麽在消費品領域會出現控股型投資趨勢?由於便利店、茶連鎖是一個依靠資金壁壘才能形成規模優勢的行業,起步階段如果要形成區域品牌優勢,只是像互聯網早期階段數百萬種子資金,根本不太可能撬動行業,形成對供應鏈的上遊整合優勢。

由於新消費品牌是一個典型的規模效應和資本密集型地行業,所以如果不投入大量資本幾乎很難再玩下去。

這也是消費品領域的邏輯,就是一旦資本決定介入,一定是大手筆參與,小打小鬧的幾百萬金額對於沒有杠桿效應的新消費品牌而言,幾乎毫無意義。

便利店大戰:為何新消費成為新貴偏好?

接下來龍貓君再來分析一下,互聯網大咖為何青睞新消費品牌,尤其是青睞線下新渠道品牌?

這中間先來說今天的熱點話題,C C莊辰超這樣的互聯網大碗,最新創業會選擇進入新消費渠道便利店領域?

事實上此前C C也參與投資了線上便利店模式的“愛鮮蜂”(C C為什麽這麽喜歡投資“蜂”呢?)。

所以頻繁去投資便利店也說明,大家都已經看到消費升級之下新消費渠道的機會。這些機會無論數據、政策、還是資本層面都已經有所顯現。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經營情況簡報》(以下簡稱“便利店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已公布年報的連鎖超市經營企業大部分出現了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

在大型超市發展普遍陷入虧損泥潭之時,便利店的發展卻一枝獨秀,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色。調查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行業73.8%的企業實現了銷售額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長10%以上的企業占比達到38.1%。

在所調查的企業中,52.3%開店數量保持增長勢頭,其中33.3%的企業開店數量增長了10%以上。

總體而言,行業發展規模保持穩步增長。這已經證明便利店已經成為消費升級增長主力渠道,龍貓君認識的大部分消費品牌都已經把便利店做為中國重要進入的渠道。

也正是看到這樣的趨勢與變化,家樂福這樣的傳統商超巨頭也開始嘗試easy家樂福這樣的便利店業態。

資本對這個市場也是聞風而動,2015年紅杉資本就聯手食品圈大佬牛根生一起投資了起家於南寧後來將總部遷往武漢的便利店品牌“Today”。

而另一家北京便利店品牌"好鄰居"此前也在2014年曾獲得過心元資本數千萬的A輪融資,這證明最近幾年資本對於這樣新型便利店投資越來越頻繁。

另外對於在尋找新流量入口的巨頭而言,天然具備非常好的交易場景的便利店也越來越受到巨頭青睞。

據傳阿里的新零售戰略今年也將會開始發力對線下店的改造。回到線下會成為2017新口號。

除了資本與市場趨勢的引導,外部技術環境的成熟也是便利店在中國大爆發的根源因素。

2015年開始的移動支付革命給便利店這種業態帶來了紅利與窗口期。據一位多年研究新消費資深人士向新消費內參透露:

“過去傳統便利店,單純如果只是靠著低客單價其實利潤並不客觀,但是隨著移動支付的便捷性,便利店可以提供服務集成越來越多元化,便利店逐漸成為區域性社區服務與區域性便利及時高頻產品的入口。

未來便利店將會融合越來越多早餐、水電氣很多服務,這就將一般的便利店變成了消費者一站式消費服務平臺,從而大幅度提升了便利店效能與利用價值。”

事實上,日本的711早就已經開始集成 ATM機這樣的金融屬性服務,如果政策許可,便利店是離金融最近的商業模式之一。

當然,便利店行業雖然具有消費升級屬性以及這麽多有利優勢,但是競爭也非常激烈,同時由於重資產屬性和擴張速度所限,中國便利店現在呈現出群雄割據,地域性品牌稱雄地特點。

比如起家於東莞、有著本土便利店之王稱號的美宜佳,即使2016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00億級別,依然還是主要處於東部沿海一帶,它主要依靠當初緊挨著工廠開店的策略而快速崛起。

在西南則是另外一片景象,本土的紅旗連鎖便利和喔喔便利、全家、舞東風占據市場主流,而東部的美宜佳不見身影。

而中部重鎮武漢則是Today比較強勢,上海北京則是群雄割據,各種品牌共存。甚至細分到每個具體的商圈都有自己特色的便利店。

對於最具知名度的兩大日系品牌711和羅森而言,雖然深度耕耘中國多年,依然也要面臨不斷進入的新品牌的挑戰,從這個角度而言,CC的“便利蜂”雖然值得非常期待,但是挑戰依然巨大。

控股型投資將會成為互聯網+消費品牌主要模式

說完了便利店,再來說說繆欽的“因味茶”,事實上新飲料品牌在國內外都是科技公司偏好投資的熱點,美國科技咖啡品牌bulebottle早就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追投的獨角獸。

在上一波互聯網紅利已經吃透的狀態下,從新將投資的視角與視野回到新消費這樣抗周期,同時又能享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新消費品牌,而且還處在中國更新換代消費變革的前言,再借助大資本、一流團隊,依靠金融工具杠桿做控股型的消費品牌投資,肯定將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的中國投資趨勢。

新消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45

特朗普就職禮募資創紀錄 賭場大亨手筆最大

19日,特朗普就職委員會公開文件顯示,美國眾多大型企業及高管為特朗普就職典禮籌集了1.067億美元資金,創下歷史新高,是奧巴馬2009年就職典禮的5320萬美元的兩倍多。

捐款的美國企業包括:百事(25萬美元)、沃爾瑪(15萬美元)、威瑞森(10萬美元)、摩根大通(50萬美元)、埃克森美孚(50萬美元)、美國銀行(100萬美元)。

捐款的企業高管包括虛擬現實(VR)頭戴式設備Oculus Rift生產商Oculus聯合創始人Palmer Luckey和賭場大亨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

Luckey利用殼公司向特朗普就職委員會捐贈了10萬美元。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了Oculus。Luckey在3月離開Facebook,而特朗普就職委員會在1月4日收到了Luckey的捐贈款,當時他還在Facebook工作。

Oculus聯合創始人Palmer Luckey

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創始人阿德爾森則為特朗普就職典禮貢獻了最大一筆款項:500萬美元。

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創始人阿德爾森

此外,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的子公司Citgo Petroleum捐贈了50萬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14

財女手筆:買新樓以為好易?

1 : GS(14)@2016-03-09 16:24:11

二手交投回暖,上車盤都好旺場,元朗映御更賣出可售單位的90%,發展商為買家提供最高八成一按,另有最高樓價25%的二按,首18個月免息。聽到二按,會否覺得好安心?咁你就中伏啦。二按即所謂的「包按」,其實真係好頭痕,銀行目前只提供六成按揭貸款,若果你想買400萬元以上的樓盤,需要有四成首期,160萬元,無?若果自住,可以向證券按揭公司借多兩成,你只要畀到80萬元首期就可以啦,80萬元都無,無問題,發展商提供二按,你得20萬元都可以上到樓。不過,有朋友剛剛買完新樓,形容地產商完全唔會同你計數,只想收咗你張票,仲不定時叫你借上借!當然,買樓係你,自己計最穩陣,先發現二按的光環只不過係螢光棒,到期就唔會照你。二按首3年息率為2.15%,比市場平,3年後,息率升,若再加息2厘,息率已大增兩倍至7.25%。以月薪3.2萬計算,即使你按年加薪4%,供樓佔收入比例亦由43%升至64%,如果再加息,你可能未必供得起樓,除非你唔使生活。結論,好明顯,做人唔好貪小便宜,要腳踏實地,如果未有充足儲備,千祈唔好貿然入市!
Melody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9/195213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321

財女手筆:居屋游離票求安心

1 : GS(14)@2016-03-16 14:17:07

新一期居屋申請昨晚截止,暫收逾4萬份申請,較上一期居屋申請少近七成。連特首梁振英都話,樓市回軟,少咗人需要居屋上車。綠表申請更加唔夠數,較上次新居屋大減96%,公屋居民心諗:「我抽都費事!」本身有公屋住,樓價下行,以樓換樓,風險雙倍。首先,你無咗平租公屋的福利,其次,一買新居屋就供貴樓,當你等咗4年終於有得入住,用7,000蚊未補地價呎價供居屋,隔籬私樓呎價已經唔使9,000蚊,仲有會所配套、買賣自由……咁點解要用公屋換咁大風險嘅遠期樓花呢?簡直係雙輸!至於白表申請者當中,當然有真心想買居屋的市民,但好明顯大部份申請係「游離票」!樓價今年起累跌約10%,個別屋苑更跌20%,距離今年7月揀樓,尚有4個月,恒指4個月後升定跌?大家都睇唔透,入個票求安心。計數就睇得透,居屋以去年9月樓價高峯定價,去年9月至今年1月,樓價已下跌9%,尚未計及近月跌幅,若再少少地計算,未計政府確認樓價下行鬆手,據上述跌速,樓價每月再跌2%,到今年7月,居屋申請人唔小心,一心動揀咗樓,即坐艇,至少蝕兩成。
Melody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6/195314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