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為何總被截胡

2013-05-13  NCW
 
 

 

在新浪微博、UC優視、高德軟件等多個移動互聯網重量級收購戰中,百度不急,因此亦無所獲◎ 本刊記者 朱以師 文傳聞已久的交易塵埃落定:5月7日,百度終以3.7億美元(約合22.73億元人民幣)收購PPS 視頻業務,並將其與旗下視頻公司愛奇藝合併。這是筆好生意,但無法在戰略上改善百度的困境,因為百度已經錯失新浪微博、UC優視和高德軟件。

電腦端流量增長乏力導致搜索引擎變現增長空間有限,是百度面臨的困境。百度今年一季度業績放緩,電腦端在線營銷客戶的活躍度及每戶貢獻值都出現環比下降的趨勢。

同時,百度在移動端布局乏力,始終沒有移動端流量入口型產品,也未形成移動端價值鏈,與騰訊、阿里相比動作遲緩。既沒有微信那樣能形成生態的關鍵點,也沒有阿里在移動端連續大手筆收購的魄力。在新浪微博、UC 優視、高德軟件等多個明星項目的收購戰 中,百度均被阿里集團截胡。

百度不缺錢。移動端投資失利,除了競爭對手強勢,與百度自身的投資邏 輯和心態有關。 “對百度而言,投資並購的主要任務,還是創造戰略價值和財務回報。”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告訴財 新記者,百度在考量投資目標時,更看重戰略協同性、互補性和技術領先性。

一位投資圈人士也告訴財新記者,百度更喜歡投資貼近其大搜索業務、容易變現的項目,而缺乏前瞻性、基於長遠競爭格局考慮的戰略性布局和卡位。

換言之,百度投資追求穩健和回報,但缺乏銳意進取的冒險精神。

這也引發了擔心——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阿里、騰訊等巨頭大肆收購、攻城略地之時,過於看重財務回報的百度,正在失去很多機會。對此資本市場看法偏負面。過去一年多,百度股價從最高150美元跌至90美元左右。

延續“中間頁”戰略

百度與PPS 的談判進行了一年多。合併後,龔宇將出任新愛奇藝CEO。PPS創 始人張洪禹、徐偉峰任聯席總裁,繼續 負責PPS相關業務及新業務拓展。

百度為什麼收購PPS 的視頻業務?

愛奇藝公司CEO 龔宇說,一是規模效應,二是移動端市場。

艾瑞數據顯示,2013年3月,PPS 月活躍用戶數約1.4億,優酷土豆約3.2 億,搜狐視頻約2.4億,愛奇藝約2億。

如簡單相加,合併後新愛奇藝的用戶規模、觀看時長都將躍升為行業第一。

在網絡視頻行業,規模很重要。用戶和流量多,可以分攤更多成本,銷售更多廣告位。 “如果同樣的成本,產生的商品數和廣告銷售是對手的2倍至3倍,就能做很多事,比如打價格戰,搶佔更多市場份額。”龔宇說,有了市場規模後,無論是上游的內容採購,還是下游的廣告銷售,都將會有定價權。

基於這個邏輯,2012年優酷與土豆合併後,其餘排得上號的視頻網站互相都討論過合併可能性。龔宇預計,到2013年底,場內玩家將只剩三到五家。

移動端也很重要。 “視頻行業有點悲哀。行業內還沒有一家大型企業真正盈利,PC 端巔峰已過,新的一波浪潮到來,變成一個由移動端主導的市場。” 龔宇透露,PPS 在移動端的裝機量是促成百度收購的重要因素。截至目前,愛奇藝在移動端的裝機量超過1 億,PPS在移動端的裝機量超過1.5億。

愛奇藝與PPS 在業務模式上有很強的互補性。愛奇藝強在網頁端,PPS 強在客戶端。愛奇藝在品牌廣告等媒體屬性上更勝一籌,PPS 在遊戲聯運等流量經營上很有心得。龔宇對雙方的整合非常有信心, “團隊的重合度只有10%,30天基本能完成人員的整合。”而且,PPS 已實現盈利。PPS 在2012年收入約6億元,淨利潤率約5%。

其中,遊戲聯運的收入占三分之一。不過,PPS 的遊戲業務沒有被百度收購,剝離成為獨立公司運營,未來將向愛奇藝公司買流量。同時,愛奇藝也將探索前向收費、遊戲聯運等新業務模式。

龔宇還表示,收購PPS 能強化視頻領域流量在百度內的大循環。所謂大循環,是指用戶通過百度搜索視頻內容後,進入愛奇藝觀看,仍然在百度的體系內。流量持續產生價值。

這實際上是百度“中間頁” 戰略的延續。 “中間頁” 是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2011年初提出的概念,指介於搜索引擎與用戶之間的一類網站,如機票酒店的垂直搜索、本地生活服務信息網站等。在這些垂直領域,用戶需求細化,通用搜索引擎淪為流量中介。

為避免搜索引擎價值降低,李彥宏提出“中間頁” 戰略:投資垂直領域,讓用戶留在百度體系內,使流量持續產生價值。這方面百度有優勢,它占據互聯網流量上游,清楚流量在哪裡更值錢。

2010年-2011年間,百度連續投資入股了一大批“中間頁”網站,包括房產信息網站安居客、家居網站齊家網、視頻網站愛奇藝、旅遊網站去哪兒、本地生活信息服務網站愛樂活、招聘網站百伯等。

百度看好網絡視頻的變現能力。

2012年底,百度增持愛奇藝股份,收為旗下子公司,現在再進一步收購PPS 視頻業務。接近百度的消息人士透露,百度在視頻領域的累計投資已超過8億美元 (約合49.14億元人民幣)。

互聯網評論人洪波認為,網絡視頻是可預期的更大廣告載體,能幫助百度獲得品牌大廣告客戶。 “如果百度營收想再上台階,必須做大視頻規模。”百度不急vs阿里不惜代價百度在PC 端的“中間頁” 戰略投資堅 決,但在移動端猶疑搖擺。與新浪微博的談判,百度起了大早趕了晚集。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百度最後放棄與阿里的競爭,主要與百度整體投資策略有關。百度認為和新浪微博的協同性及互補性不太高,入股新浪微博對百度僅屬於防禦型投資,並不迫切。

洪波認為,百度缺乏媒體運營的基因,放棄入股新浪微博也未嘗不可,但百度應該儘快培育出自己的入口型、殺手級應用和產品,搶佔移動流量入口。

百度內部人士則對財新記者表示, “百度對移動端的投資,主要從技術創新切入,圍繞搜索核心,建立生態鏈。”前述投資圈人士觀點不同。他認為,從競爭的戰略角度,百度棄購新浪微博不明智。阿里集團入股新浪微博,基本切斷了微博與百度合作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用戶更多從社交網絡和社會化媒體獲取信息後,搜索引擎的價值可能進一步降低。而且,基於社會化媒體實時搜索的商業價值,有很大空間。

至於UC 優視和高德,在手機瀏覽 器和地圖領域,百度都有自己的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前三。而且,百度認為領 先者的技術門檻並不高。

李彥宏在今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仍處於發展早期,產品和技術良莠不齊。百度的理念是,能買到,就花錢去買,這樣節省時間。但搜索是百度核心業務,在公司戰略中居於中心地位,很難從別人那裡買到搜索產品,所以還是會自己投資開發。

上述百度內部人士也表示,在地圖領域,一體化生活服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技術資金和人才,都是百度更強。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市場份額差不多,但百度地圖會增長更快。所以,對百度而言,與高德軟件談,也是防禦型投資,不急。阿里完全不同,地圖不可或缺,但自己沒有,所以不惜代價。

與UC 優視的談判也大體如此,百度在討價還價中貽誤戰機,被阿里搶先。理由一樣: “百度有自己的手機瀏覽器,排名第三,不可能出價太高。”在百度的投資戰略中,防禦型投資和布局“中間頁” 的戰略性投資,在投資代價的考量上完全不同。PPS 這類業務互補、財務劃算、能更快做大規模的投資更符合百度的標準。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百度現金及短期投資仍有50億美元,一季度淨利3.29 億美元,當季在研發上投入了1.32億美元。百度在過去一年多接連推出幾十款應用,包括百度雲、手機助手、地圖、音樂、美拍等。但百度與普通開發者面臨著一樣的推廣困境,它在PC 端的流量入口優勢在移動端已不復存在。

百度在猶疑和權衡中失去機會,移動端的入口級產品和明星應用正被財大氣粗的阿里、騰訊等巨頭瓜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68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1/158076.shtml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小馬宋 小馬宋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當年騰訊推出微信,直接幹掉了微信的前輩“米聊”,微信“付費訂閱”會不會截胡了其他內容平臺呢?

文章授權轉載自小馬宋(ID:zhongguowenlian

這幾天討論微信“付費訂閱”功能的突然多了起來,其實微信這個功能據說已經內測(或者說猶豫吧)快一年了。

有人會聯想到,當年騰訊推出微信,直接幹掉了微信的前輩“米聊”,微信“付費訂閱”會不會截胡了其他內容平臺呢?

我個人覺得不會,因為付費內容的本質與社交應用是兩回事。社交應用是一種商業模式,它遵循的規律是冪次定律,也就是說你的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你用戶越多越有價值。那麽微信截胡米聊,其實就是靠快速獲得用戶的能力,這一方面得益於QQ多年的用戶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微信在互動上推出了新玩法。

付費內容則不是這樣的。內容就像是一部電影,理論上來說,電影是不屬於任何平臺的,優酷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優酷看,奇藝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奇藝看。所以微信付費訂閱的推出,只會讓優質內容的生產者獲得更多變現的渠道,但不會對現有內容平臺有多大沖擊。

而且,微信付費訂閱的內容交付,還是有其形式的限制。比如喜馬拉雅的內容是聲音,我可以連續收聽,對內容的搜索和訂閱都會比微信方便。微信公號的內容交付,到目前看,依然是圖文形式為最主流,這個形態也不可能在付費訂閱後產生大的變化。

所以,即使微信付費訂閱開通,其他內容平臺也不會有太大沖擊。首先是內容形式的不同,讓各個平臺產生了天然的壁壘。比如喜馬拉雅的聲音,得到的內容也是聲音為主,知乎、分答是問答,優酷奇藝是視頻,社群其實也可以算是付費內容,但形式更加複雜,kindle和多看是電子圖書。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在線教育內容,這些傳統上就一直收費,而且使用的工具更加複雜,微信不可能一夜之間做到如此大的改變。

其次,各家的對內容的定位也不同。優酷奇藝、喜馬拉雅,原則只是內容的分發平臺,自己生產的內容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以娛樂節目為主。知乎和分答,則是問答形式的UGC,更強調回答問題人的身份和專業性。研習社、插座學院的在線課程,則是聚焦在主題學習上。得到的內容,主要由專業編輯和聲優組織生產,其訂閱頻道則是通過專業編輯和行業專家共同打造,不僅是一種日更的產品,還是一個逐漸成型的社群運營。相信各位也可以想見,微信的付費訂閱內容會是什麽樣的產品。

第三,微信的付費訂閱僅僅是一種內容的交付形式而不是創造了一種新內容。之前微信的公號大V很多通過寫書變現,其實就是一種交付形式的不同,如果我把書里的內容連載,那就是一本每日一更的訂閱書。如果不用微信交付,那我就用別的形式去交付。所以,應該擔心的,是現在的內容形式可以用微信訂閱的方式交付的那些內容,因為那才是真的搶了別人的生意。比如文學的連載,會不會日後被微信蠶食?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用戶的遷移還是有一定成本的。

那麽,微信的付費訂閱難道沒有那麽大威力?

其實威力很大。我只是說,可能不會對其他平臺產生影響,但是公號的付費訂閱這種習慣,一旦被發掘出來,就像微信紅包讓中國人的移動支付活躍起來一樣,成為一個巨大的機會。

這將是優質內容生產者的春天。

但不要激動,這個機會並不屬於絕大多數人,不要開心地以為,微信開放了付費訂閱,你就要趕緊去做內容創業了。內容付費的機會是給那些常年堅持學習和寫作,具備內容創作能力的人準備的。既然我們老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在這方面又沒有任何準備,湊啥熱鬧呢?

付費訂閱有問題嗎?

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很多內容生產者,是很在意自己的內容影響力的。付費訂閱之後,閱讀量是一定會成級數下降的,這是內容生產者直接用內容收割利益要付出的代價。你看和菜頭在“得到”開付費訂閱專欄後,還是會隔三差五在自己公號里更新文章,因為他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影響力。所以這里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直接用內容變現,還是通過內容擴大影響力,然後找別的途徑變現。

比如,盜版的問題,按照我國創業者的習慣,付費內容一出,由於其盜版的難度極低,內容生產者又不具備系統的反盜版能力,即使你內心知道這是內容收費必須要接受的事實,絕大多數內容生產者還是內心很憤怒的。微信的原創保護無法完成這個使命,畢竟盜版者可以通過郵件、群組、圖片等各種手段出售。不要低估我國盜版者的智商,他們在如何耍小聰明這件事上還是很有水平的。

比如,在用戶的時間和註意力極度稀缺的情況下,付費訂閱會帶來一些別的後果。付費訂閱如果火了,將會是一個流量殺手,每篇文章的閱讀會給用戶帶來極大壓力。以前的免費訂閱,可以一目十行讀一篇文章,但這也算是一個閱讀量,現在付費訂閱後,免費訂閱的閱讀只能排在後面,那麽微信的流量會不會大幅降低?這會考驗微信的產品設計智慧。當然這個也不用太擔心,使用免費的自然比付費的要多很多。

再比如,以目前微信公號的內容來說,還都遠未達到收費內容的標準。不僅僅是原創與否,因為搜集和精選資訊本身也是有價值的。問題在於,一個可以收費的內容,看起來不是現在公號文章的樣子。收費內容需要格式標準化、讓用戶感知到價值、定期更新等等很多條件,所以說如果目前的公號作者想要去做收費內容,那一定是另起爐竈再去設計自己的付費訂閱內容。

文章的最後,表達我的幾個觀點:

1、為內容付費其實從來就是存在的,比如雜誌、書籍、有線電視月費、電影、培訓等等各種內容就一直是收費的。如果你要為別人生產付費內容,那就要借鑒此前這些收費內容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2、微信的付費訂閱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很大進展。畢竟讀者和作者都需要一個適應,而且很明顯,大部分作者是無法靠目前的文章形態收費的,內容產品的打磨和設計都是一個問題。但如果有人能夠提前做準備,就會收獲紅利。

3、付費訂閱絕對不會一統天下。這就像360免費之前的收費殺毒軟件一樣,早就明白過這些商業邏輯的人們,也會明白免費也有它的邏輯和道理。

4、微信付費訂閱,只是一種內容的交付方式,就像是我買一雙耐克鞋子,你是在天貓賣還是在商場賣,這個方式不是最重要的,耐克鞋其實是最重要的。所以好內容不會被渠道綁架。

微信 付費 內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56

截胡騰訊、滴滴,百度為何要不惜一切收下陸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8/160913.shtml

截胡騰訊、滴滴,百度為何要不惜一切收下陸奇?
尋找中國創客 尋找中國創客

截胡騰訊、滴滴,百度為何要不惜一切收下陸奇?

陸奇深耕於搜索業務,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

本文由尋找中國創客(微信ID: 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記者王鵬

今天,陸奇被正式任命為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成為百度集團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

陸奇將主要負責百度的產品、技術、銷售及市場運營。百度現有各業務群組及負責人都將直接向陸奇匯報工作,包括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技術體系和新興業務群組總裁張亞勤、高級副總裁朱光攜金融業務群組、高級副總裁王勁攜無人駕駛事業部和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帶領的人工智能技術團隊,而陸奇將向百度集團CEO李彥宏直接匯報。

按照江湖傳聞,陸奇自從微軟辭職以來,遭到了騰訊、滴滴、阿里等多家公司的哄搶,李彥宏為了將這位“奇才”收入百度也是獻出了滿腔誠意,甚至不惜將張亞勤、向海龍等多位總裁“降一級”。

陸奇深耕於搜索業務,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在微軟也做到了頂尖的管理層,這次選擇加盟正處在“亂紀元”的百度,背後的邏輯是什麽?陸奇的加盟能給百度帶來一個新的局面嗎?

曾傳聞會入職騰訊或滴滴,卻被百度“截胡”

2016年9月,自從陸奇離職微軟後,其去向一直為外界所關註。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陸奇極有可能加入騰訊,負責人工智能和地圖等新業務。相對於百度和阿里而言,騰訊在以上這兩項技術領域較為欠缺,如果陸奇加盟,無疑對騰訊的技術實力將帶來極大的提高。

另一傳聞稱,陸奇真正要加盟的是滴滴。滴滴作為出行行業的巨頭,籠絡了海量的出行數據,但是海量數據處理也是一個極其令人頭疼的問題。陸奇在處理數據方面有深厚經驗。從1998年在供職雅虎開始,就負責搜索方面的業務,而在微軟,搜索業務也是他的重點業務板塊,他在這家公司最近的成果是幫助搭建人工智能業務,而這與滴滴所要求的處理海量數據在路徑上都有共通之處。

但出人意料的是,陸奇最終選擇了百度。但如果仔細對比陸奇的經歷和百度的宏觀戰略,就不難理解,百度也許是陸奇最好的歸宿。

被稱為"業界罕見奇才"陸奇

任命消息剛出來,百度立馬上線了陸奇的百度百科,並且鎖定了詞條編輯。

陸奇畢業於複旦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後留校執教。1992年陸奇留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並於1996年5月畢業,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並在CMU繼續其博士後的研究工作。

陸奇隨後加盟IBM公司的Almaden研究實驗室,工作兩年。1998年8月17號加盟雅虎,十年間,陸奇從一個普通工程師一步步的成長,2006年4月14日,陸奇被任命為雅虎的資深副總裁,2007被再次提升為雅虎執行副總裁。

2008年12月,加盟微軟任執行副總裁,擔任微軟Bing項目的負責人。在微軟期間,他領導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應用、MSN及廣告平臺在內的多項業務。2016年9月宣布從微軟離職。

時任微軟CEO斯蒂芬•鮑爾默曾表示,陸奇是“業界非常罕見的奇才”。

另外,在工作狀態上,陸奇很接中國互聯網的地氣。在美國科技界,陸奇以“工作狂人”而著稱。他每天淩晨4點起床,5-6點開始工作,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的勤奮,一直為人所樂道。

從這份光鮮亮麗的簡歷來看,陸奇確實值得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爭搶。

“亂紀元”的百度急需補血

近兩年,在BAT的競爭格局中,百度常常被冠以“掉隊者”的名頭,很多人都認為百度已經輸掉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這或許與百度近兩年高層的動蕩有關,增速減慢,人心不穩,離職頻繁,百度在這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從魏則西事件、競價排名被爆、“血友病貼吧”事件、內部貪腐嚴重……百度似乎遭遇了持久的“水逆”,這也直接導致了百度內部架構調整越來越頻繁,人員動蕩。

2015年5月12日,原百度渠道部高級總監宇暉、企業市場部高級總監金治、大客戶銷售部副總監陳禎鋒、渠道部高級經理趙誌勇、百糯成渝雲貴大區總監王林等多人因涉嫌商業受賄或職務侵占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並被移交至相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016年5月,正值魏則西事件紛紛揚揚,百度前副總裁王湛因違反職業道德、損害百度利益而被開除。同年11月,被外界視為百度“太子”的史上最年輕百度副總裁李明遠也因為“不正當經濟往來”被百度公開除名。此外,前百度用戶體驗總監的劉超,因為在IXDC上一個“Low爆了”的PPT,遭到百度除名。

在“老部下”頻繁被查或者離職的同時,百度的高層被“空降兵”替代。比如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前微軟高管張亞勤,前一號店CEO王路,原北汽股份執行副總裁鄔學斌,以及剛剛到任的陸奇。

2016年9月,王路接管張亞勤的大市場、公關和政府關系業務,直接向百度CEO李彥宏匯報;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統領人工智能研究團隊,直接向李彥宏匯報;此外,高級副總裁王勁統領自動駕駛事業部,專註於無人車技術發展,直接向李彥宏匯報。

至此,百度各個業務部門的調整才算告一段落,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道路日益明顯。

陸奇是否能撐起百度的AI夢? 

失去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百度,早將未來押註給人工智能。

據說,李彥宏在一年內提及“人工智能”的次數有500多次,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如我們所知,人工智能之戰歸根到底是頂尖人才的戰爭。陸奇算一個,但是陸奇的加盟,能否真的幫助百度撐起龐大的AI夢想呢?

陸奇剛接手微軟Office的時候,整個團隊6個月沒有人寫任何程序,一直在做各種計劃。接下來三年時間,他一步步改造整個團隊的運營文化、開發文化,確立清晰的績效目標,保證產品服務按節奏更新叠代,維持團隊的士氣。

在陸奇的歡迎致辭中,李彥宏稱“陸奇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出色地技術洞察力和卓越的團隊領導力,同時,陸奇還是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的技術權威。”

陸奇也回應稱,“李彥宏將人工智能定為百度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極富遠見且非常正確的決定,對於承擔具體管理、執行和落實這一戰略的重要職責,深感責任重大。”

不光是李彥宏,就連陸奇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這幾年百度雖然在社交、金融、O2O、投資、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又一個風口頻繁掉隊,但是在人工智能上確實做了很多努力。

2013年,百度開始布局深度學習實驗室,並在2016年9月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了其人工智能核心——百度大腦;2015年12月,百度正式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並首次完成了百度無人車的試運行。

在人工智能這個戰場上,陸奇的加盟確實意義重大,甚至有人稱這是百度近幾年來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一方面,陸奇不僅僅是一名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專家,還擁有極強的管理能力,帶過微軟的頂級團隊,對矽谷的AI人才也有著很強的向心力。

另一方面,李彥宏也確實需要一個完美的執行者來接替他現在所做的事,讓他可以從具體業務中抽出身來,以思考更多的宏觀層面的未來戰略,畢竟他是決定百度走向的人。

歷史就像一個又一個輪回,在雅虎工作末期,百度也曾經給陸奇拋去橄欖枝,但未能如願。九年之後,百度終於將他收歸麾下。

對於正處在轉型期和焦慮期的百度而言,陸奇的加盟不僅僅是一個人才的引進,更像是彰顯李彥宏自己跳出現在的百度,面向未來的百度的決心。正如李彥宏自己在面向全員的內部信中談到的一樣,“這是百度變革的關鍵性一步。”

百度 陸奇 滴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08

總“截胡”中資的美外資審查機構還要擴權?美財長不同意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縈繞在投資者心中的疑問是:特朗普政府及本屆國會將如何為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制定政策?是否如此前國會多位議員所力推的那樣,CFIUS還將繼續擴權?

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顯然不這麽認為。

應專註於國家安全審查

當地時間5月2日,姆努欽在接受電視采訪時,首次澄清了外界尤其是投資者長久以來對特朗普政府將如何對待CFIUS的疑問。他作出了兩點說明,首先指出在外資對美投資方面,美國政府堅持要阻擋的外資,將僅僅“出於國家安全原因”;其次,CFIUS審查也不針對哪個特定國家。另外,他不贊成它大幅度擴權,不過卻承認CFIUS的權限可能會略有擴大。

按照設置,設立於1975年的CFIUS是隸屬於美國財政部但跨部門運作的政府機構,其主席由美國財政部部長兼任。

姆努欽此次發言旨在安撫外資投資者對目前國會在CFIUS改革擴權方面的疑慮。近來,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都在施壓美國財政部,敦促其擴大CFIUS審查的範圍,例如包括好萊塢電影工廠在內的“軟實力”範圍。

不過姆努欽對此反駁稱,投資審查“無關文化議題,就是有關國家安全。”

“我認為CFIUS已經做的很多,我們也有很多工具。”他表示,“有些事情可能會稍微擴大,國會也正在為做變化著手準備,但我認為CFIUS已經給了我們很多保護。”

一位美國頂級律所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對CFIUS的擴權呼聲主要在擴大對食品安全以及經濟利益這兩類審查的權力方面,前者可以參考此前中資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案例中的一些小插曲。

實際上,在上述收購案中,CFIUS並不認為該收購案對美國造成影響,然而美國國會卻認為外國企業購買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有可能事關美國食品安全,並影響國家安全,不過最終CFIUS仍給出了該收購對國家安全沒有威脅的結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在此方面,已經提出的方案是來自於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斯累(Chuck Grassley )和民主黨參議員史達布諾(Debbie Stabenow)聯合提出的“2017食品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議案”,這一議案專註於強化CFIUS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

不針對任何一國

在經濟利益方面,國會共和黨與民主黨也在醞釀多重方案。目前已經初具雛形的包括參議院共和黨黨鞭科尼(John Cornyn)所主導的議案以及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墨(Charles Schumer)所主導的CFIUS改革議案。

在科尼的法案草案中計劃對CFIUS進行三方面的改革:第一,當出現那些對美國存在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時,要降低CFIUS審查的起始標準,但是不會列出國家名單,即針對審查對美投資所帶來高風險的國家;第二,將明確列出一個國家安全敏感產品系統,如半導體類資產等;第三,提高國會在決策時對CFIUS的透明度,即國會希望更多知情權。

在2012~2014年期間,CFIUS共對358筆交易進行了審查,而中國成為了首要審查目標。該機構共審計了68筆來自中國的收購申請,其次是英國(45筆)、加拿大(40筆)、日本(37筆)以及法國(21筆)。

姆努欽在此次采訪中特地澄清,CFIUS的審查不是針對任何一個對美投資國家的。

民主黨人舒墨的議案則旨在加強貿易執法,比如將為CFIUS審查標準增加所謂的經濟“凈利益”測試。

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25日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指出,國會議員需要決定未來外資對美投資的審查範圍:是僅僅專註於國家安全審查,還是要包括一個更廣泛的“凈利益測試”,並反映該投資對於美國的全面利益,而各州參議員也要在更好的防禦機制和外資進入其選區所帶來的紅利之間權衡。

根據上述報告,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高達46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0%以上,為當地創造近5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報告說,2016年,美國已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對外投資目的地之一,而中國也已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直接投資來源地之一。2000年以來,中國累計對美投資超過1090億美元。

報告顯示,並購是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的主要方式,在其中,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等東西海岸地區是中企對美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中企對美國中、南部地區的投資呈迅速增長態勢。中國企業在美國的附屬公司數量由2015年的1900家激增至2016年的3200家。

報告著重指出,截至2016年底,中國投資已累計為美國創造14.1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推動擴權並不容易

有國會內部人士對外媒透露,考慮到擴大CFIUS審查範圍會降低外資進入美國,這些有關擴權的法案在政治上恐怕是很難推動的,而且對於註重就業的兩黨參議員而言都是非常困難的。

按照上述報告,到2016年底,98%的美國國會選區都有中國投資,其中有59%的主要選區自2000年開始收到了少於5000萬美元的中資投資,32%的美國選區收到了5000萬~5億美元投資,而9%的選區則收到了超過5億美元的投資。

CFIUS的審查通常是保密的,數據也會滯後一年才公布。在2016年公布的2014年年度報告中,CFIUS共審查了147筆交易,遠高於2013年的97筆,其中24筆針對中國在美投資。

此前,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則在其發布的年度報告中首次提出,為保證美國的國家安全,建議國會修改相關法律,授權CFIUS禁止中國國有企業獲得對美企的有效控制權。這是USCC成立以來第一次做出希望國會修改法案以限制中企在美收購的建議。英國媒體對此評論稱,盡管USCC的報告對國會是一項沒有法律效用的建議,然而這體現了當前針對中國投資不斷增長的警惕。

美富律師事務所中國合夥人孫川在發於第一財經的報告中認為,“中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依然高昂。許多中國投資者的關鍵問題是:特朗普政府將如何為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制定政策? 如果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將導致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受到更嚴格審查,中國投資者可能會將目光轉向其他國家。”

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是中美達成《雙邊投資協定》(BIT)。榮鼎集團在此前一份報告中也認為,BIT可以給予美國投資者在中國預設的權利,幫助美國企業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避免雙方FDI的政治化,在長期範圍內,令中國對美投資使得美國受益。

《2017年美國企業在華白皮書》中也繼續提出,中美兩國政府應爭取及時達成一個高標準的BIT,並稱希望兩國政府在BIT中列出簡短的負面清單,只對真正敏感的安全領域做出明確界定以限制投資,並利用雙邊對話機制,為兩國投資者創造為對方經濟發展和就業做出更大貢獻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