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華網:物價難成年內金融降杠桿約束條件

自去年四季度債券利率觸底回升以來,物價走勢被一些機構寄予厚望,希望同經濟走勢一道,迫使央行扭轉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機構誇大了經濟和物價的下行壓力。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率達到6.9%,與去年四季度保持一致,為近6個季度的高點;4月CPI同比增長1.2%,在繼續保持溫和態勢的同時,增速連續2個月加快。

其實與經濟走勢相比,對“CPI有望保持全年溫和通脹”這一論斷的態勢爭議並不大,Wind對2017年的CPI預測平均值為1.96%。一方面,豬肉價格逐步企穩疊加前期貨幣超發的滯後作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以及國內大中城市住房價格維持高位將繼續推動物價上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碼,尤其是鋼鐵、煤炭去產能力度超預期亦將維持資源品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美元穩步升值及國內金融降杠桿導致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經濟增速下半年也可能小幅減速,CPI走高限制因素增大。

年內物價將保持溫和,尤其是很難持續走低,同樣可以從前4個月的CPI數據上看出端倪。4月CPI同比低位回升,除了基數效應,主要源於非食品價格的上漲,而不是傳統的食品價格上漲。從環比看,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8個百分點;而食品價格受鮮菜和豬肉等價格繼續下降的影響環比下降0.6%,影響CPI下降約0.11個百分點。在非食品價格中,假日因素導致的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行社價格上漲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部分地區啟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房租和裝修費用價格繼續上漲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3個百分點。這三項漲價因素中,除假日因素外,其它兩項相對可持續。

與此同時,食品價格雖然4月環比繼續下跌,但同比跌幅已經開始收窄,這也是導致4月CPI漲幅略高於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從分項來看,環比上主要是鮮菜和豬肉價格環比繼續下行,其中豬肉價格月下跌2%,鮮菜價格下降5%。然而,豬肉與蔬菜價格的負增長都很難長期持續。4月以來,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仍處在下降通道,繼續創出歷史新低,但是仔豬價格維持高位運行,肥豬價格逐漸企穩。從全年來看,生豬養殖的景氣度有望持續,豬價年內或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去年夏季南方洪水災情導致部分作物種植周期延後,加上今年年初暖冬導致鮮菜產量較高,一季度鮮菜供給充足,菜價同比跌幅較大。不過鮮菜的儲存時間有限,影響不會持續太久;同時考慮到鮮菜價格從4月開始顯著下行,預計5月以後菜價的下行壓力將明顯緩解。

價格溫和回升還將對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起到促進作用。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周期性因素是重要原因。全球經濟回暖一方面通過出口影響國內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推動國內PPI價格走高,增加工業企業利潤。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達到28.3%,為近6年來同期高點。與CPI一樣,PPI回升也不是越高越好。3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1-2月回落7.7個百分點,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快於產品價格上漲,導致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約6397億元。然而,3月以來,PPI漲幅見頂回落,4月更是大幅回落1.2個百分點,這對工業企業維持合理的利潤率更為有利。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工業生產向好還將拉動制造業投資增長,居民消費能力提升。

去年二季度以來,金融降杠桿成為宏觀經濟調控主要目標之一;今年以來調控手段更是進一步趨嚴。歷史經驗表明,穩增長、防通脹往往是央行較為優先的政策目標,然而當前價格穩步於溫和通脹區間,經濟亦預計能夠總體保持全年平穩增長,金融降杠桿正當其時。去杠桿作為防風險的重要手段,2016年以來已經上升為國家五大經濟工作任務之一,而金融降杠桿則是實體經濟去杠桿的先決條件。今年如果能夠通過金融降杠桿最終降低政府及企業的杠桿率,將為未來成功轉型開放後的中國經濟奠定紮實的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37

央行報告:全國76.9%成年人使用電子支付

13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了《2017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基礎金融服務已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銀行結算賬戶和銀行卡使用已廣泛普及,電子支付迅速發展,保險產品和服務使用穩步增長,信用建設穩步推進,消費者金融素養有所提升,金融消費糾紛非訴解決機制建設取得進展,信貸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平穩增長,信貸障礙有所改善,但部分領域信貸支持有待加強。

具體來看,銀行結算賬戶和銀行卡廣泛普及,全國及農村地區人均持有量平穩增長,總體上實現了“人人有戶”。截至2017年末,全國人均擁有6.6個賬戶,人均持有4.81張銀行卡(其中信用卡0.39張),較上年末小幅增加,增速有所下滑。截至 2017 年末,農村地區個人銀行結算賬戶39.66億戶,人均4.08戶;當年新增4.05億戶,同比增長11.37%。農村地區銀行卡數量余額28.81億張,人均持卡量2.97張。

《報告》指出,電子支付發展迅速,使用普及率較高,農村地區60%以上的成年人使用過電子支付。調查顯示,2017 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76.9%,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66.51%。

此外,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平穩增長,移動支付業務量繼續較快增長。2017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608.78億筆, 金額3759.9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59%和1.97%。

在理財產品方面,近半數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投資理財意識相對較低。調查顯示,2017年全國平均有45.97%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這一比例為32.79%。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較強。北京市居民收入水平較高,投資理財市場較為活躍,調查顯示,2017 年66.4%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為52.94%。

《報告》強調,從填報情況來看,我國普惠金融發展中存在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金融素養有待提升、商業可持續性有待提高等問題,特別是邊遠地區普惠金融服務仍亟待加強;數字金融迅速發展,“數字鴻溝”現象值得關註,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挑戰;普惠金融相關配套政策和機制有待完善;對創新創業和弱勢群體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夠;普惠金融發展中的風險防範等問題要重點關註。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和G20普惠金融成果文件要求,2016年底人民銀行建立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及填報制度。《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 現包含使用情況、可得性、質量3個維度共21類51項指標,其中8個指標通過問卷調查采集。

責編: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95

股債混合投資 博逾一成年回報

1 : GS(14)@2014-06-20 12:05: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0/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瞿小姐今年36歲,與先生同歲,兩人育有一個3歲女兒,家庭月入3.2萬元。瞿小姐家庭每月日常開支、家用及保險供款合共支出1.8萬元,每月可儲蓄1.4萬元。雖然瞿小姐家庭月入不算多,但二人現金流充裕,現時持有780萬元港元,其中400萬元為剛到期的定期存款,380萬元為現金,另有20萬元人民幣定期存款,亦剛剛到期,以及持有市值約3.5萬元的股票。


現金充裕 買樓自住可多付首期

瞿小姐目前有數個理財目標,短期目標是希望在2年內購買市值650萬至700萬元的物業自住,長期目標則是希望在退休前買入小型物業作收租之用,以及使資產每年有10%至15%增值。瞿小姐與先生做了銀行提供的投資風險評估,兩人都屬於穩健型。不過,過去兩人僅以定期存款作為投資工具,筆者認為過於保守,因為本港貨幣政策受美國影響,維持低利率環境多時,人民幣定期方面普遍亦只有3厘回報,相信整體回報必然不吸引。

買樓方面,瞿小姐目前持有的現金已足夠置業,由於瞿小姐家庭每月盈餘不算很多,要購買700萬元物業,建議首期成數多做一些。假設瞿小姐拿出420萬元作為首期,承做四成按揭,以按揭利率2.5厘及供款30年計算,每月供款額為1.1萬元。

買高收益債 派息可達10厘

同時,瞿小姐希望每年資產回報有10%至15%,如瞿小姐繼續以定期存款作投資,相信難以達到目標回報。瞿小姐亦問到債券基金或公司債券是否有10%至15%回報,現時市面上一些高息公司債或點心債,派息可能都會達到10厘以上,不過入場門檻較高,而一般債券基金3年年度化收益於8厘以下。隨美國經濟好轉,相信在1至2年內會進入加息周期,中長期而言,亞洲高收益債券會較美國債券穩健,亦要選擇存續期較短的債券,因對息口敏感度會較低。退休部署方面,由於距離瞿小姐退休尚有近30年時間,此時投資可略為進取,要達到每年回報10%至15%的目標,建議瞿小姐以債券及股票來平衡投資組合,例如投資混合型股債基金。

最後,瞿小姐希望在退休前買入一個小型單位作收租之用,筆者認為如在退休前完成按揭供款,置業不失為一個提供定額租金回報的投資。不過以現時財務狀來看,瞿小姐買下自住單位後,再供一層樓會較為吃力,現階段應專注儲蓄及資產增值,未來再找機會入市。

羅湋楠
2 : Wilbur(1931)@2014-06-20 14:45:07

成篇野都痴線

家庭月入3.2萬,資產有800萬,仲要全現金

混合資產基金每年回報有10-15%? 100%股票基金都未必得啦
3 : JFFFUND(42932)@2014-06-22 20:01:13

現時市面上一些高息公司債或點心債,派息可能都會達到10厘以上...????內房都冇甘高,相信都要買5-10年duration 嘅junk bond.
4 : griffon(33288)@2014-06-23 19:11:03

中左六合彩剛剛好800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99

同性成年人皮膚細胞 可製精子卵子「兩父寶寶」兩年內成真

1 : GS(14)@2015-02-23 23:33:52





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擁有自己的血緣骨肉,大門已打開。英國和以色列科學家首次證明,用兩個同性成年人的皮膚細胞可製造出精子和卵子,再透人工受孕製造試管嬰兒,現實上是可能的,並有信心這技術在兩年內成熟,可真的以此炮製「兩父寶寶」,但法律限制和道德爭議令他們未必走到這一步。


同性伴侶擁骨肉的夢想接近成真,受惠於「萬能細胞」的研究進展,令皮膚細胞經加工後,變得類似胚胎幹細胞,可培植成身體不同細胞。日本研究員二○一二年就用成年老鼠的皮膚細胞培植成萬能細胞,再培植成原始生殖細胞,移植進老鼠卵巢內果然能變成卵子,更可成功生育下一代。


■英國科學家蘇拉尼,成功將成人的皮膚細胞轉化成原始生殖細胞。

英以科學家突破瓶頸

但類似研究用於人類之上,培植原始生殖細胞的成功率非常低,原因是無論是人類的胚胎幹細胞和萬能細胞,都不像老鼠細胞那樣可輕易引導到指定發育途徑。英國劍橋大學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最近突破這瓶頸,找到令人類萬能細胞像老鼠那樣易引導的訊號分子。研究員對五個人類胚胎的幹細胞,以及從五個成年人皮膚細胞而來的萬能細胞,都成功培植出原始生殖細胞,再比較從墮胎胎兒所得天然人類幹細胞培育的生殖細胞,發現人工版本特性完全一樣。他們又發現一條叫SOX17的基因,對人類細胞重新編程有關鍵作用,但對老鼠細胞不重要。領導英方研究隊的劍橋教授蘇拉尼(Azim Surani)表示:「我們在這過程最重要的第一步,取得成功,證明可在培植皿製造這些非常早期的人類幹細胞。」他又指研究發現成年人隨歲月發生的基因異變,不會在培植出來的原始生殖細胞出現,如像按「重設掣」那樣,去除用這些細胞培育下一代的一個憂慮。



兩女性無Y染色體較難成功


領導以方的科學家漢納(Jacob Hanna)表示,他有信心這技術兩年內會成熟到可用來生育下一代,甚至可為同性伴侶製造下一代,「同志組織對此很有興趣,因為有可能用兩個同性製造出卵子和精子細胞。」這技術可以用男性皮膚細胞製成卵子,由另一男性的精子受精,再將胚胎植入代母,但男人沒有卵巢,把人工培植的原始生殖細胞植入異體卵巢會否有問題,尚待觀察,研究隊亦因為類似未知數,考慮以其他動物的睾丸和卵巢試驗,看看植入人工培植的原始生殖細胞植,會否順利生出精子和卵子。漢納指為兩個女性製造下一代會較難,因為對製造精子細胞很重要的Y染色體,是男性獨有。但相對技術問題,更大障礙可能是法律和道德爭議。現行法律禁用人工培育的精卵生育。漢納亦說:「我不贊同製造加工設計的人類,其社會和道德後果,需要全面思考。」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英國《自然》期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3/190517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51

成年子女不能加入戶籍

1 : GS(14)@2015-10-10 23:34:32

【本報訊】就新翠邨新明樓單位有住客因無戶籍遭房署收樓事件,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現時公屋政策規定,戶主滿18歲的成年子女不能再加入公屋戶籍,房署會建議有關成年子女輪候公屋單位。但若果戶主因年紀老邁,他們的成年子女可以照顧親人為理由加入戶籍,房屋署會酌情處理。王認為就今次事件為例,若果其居住證明文件已失去,但能證實住客與戶主關係,以及其未成年已與戶主同住而忽略加入戶籍,社會福利署可以介入與房署商討,酌情讓住客繼續居住。王補充,房署依照租約、房屋政策及法律處理今次事件並沒有錯,但希望房署以民為本,處事人性化。但長遠來說,王坤希望房署可以加強宣傳,若住戶有家庭成員變動入住,需要按規定申請加入戶籍。■記者彭國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9/193264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63

成年卵巢或可製新卵子

1 : GS(14)@2016-10-10 04:28:20

醫學界向來認為女性一生的卵子(圖)數目是與生俱來,但英國一項新研究就有不同解說,稱女性成年後卵巢或仍可製造新卵子,或有助將來治療婦女不育問題。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團隊有見化療藥物ABVD不會導致不育,於是比較8名服用ABVD,以及10名健康、年齡相約女性的卵巢活體切片檢查。結果發現,服用ABVD病人卵子量比健康女性多出2至4倍,而且卵子看來較「年輕」及未發育完全。主導研究的教授特爾弗(Evelyn Telfer)稱,雖然未有證據直接顯示卵巢製造新卵子,但綜觀所有線索能排除所有其他可能性,只有製造了新卵子之說能解釋這一切。但有科學家質疑是化療副作用令內藏的卵子浮現或卵子分裂所造成。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9/197954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267

港成年人平均身家145萬

1 : GS(14)@2016-11-23 07:48:52

■香港成年人平均身家按年上升。 資料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瑞信發表2016年度《全球財富報告》,香港財富錄得1.161萬億美元(約9.05萬億港元)。香港成年人平均身家按年升6.7%至18.5281萬美元(約144.5萬港元)。



瑞士人全球最有錢

報告指,香港成年人平均身家18.5萬美元,包括計入金融財富約12.7萬美元和非金融財富約11萬美元,再扣除平均負債5.2萬美元所得出。香港成年人平均身家中位數則為3.4萬美元(約26.5萬港元)。香港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成年人平均身家為27.7萬美元。澳洲與加拿大的成年人平均身家為37.6萬美元及27萬美元。而瑞士成年人平均身家最多,達到56.2萬美元。香港富豪身家介乎780萬至3,900萬港元人數最多,錄9.38萬人;估計身家超過78億港元的富豪有75人。日本成為全球最多富豪誕生的國家,主因受惠日圓升值,帶挈新增738名富豪,日本財富增長按年勁升19%至24萬億美元。美國則擁最多富豪人數,料身家逾78億元的富豪達582名。至於中國身家超過78億元有244人。全球財富為256萬億美元,升幅僅1.4%,預期5年後將擴至334萬億美元。全球超級富豪去年有14.09萬人,身家估計逾3.9億港元。未來五年全球超級富豪人數將增945人至3,000人,中國新增億萬富豪人數將超越德法意等歐洲國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3/198428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09

【唔願回流】居英港人:英國冇鬧人文化 仲有成年產假!

1 : GS(14)@2016-12-03 05:06:01

至今脫歐已成定局,倫敦這個以歐盟人為主要人口的城市,不安情緒明顯增加,其中居留權是其中一個最大的關注點,不少企業均有向員工發電郵,指目前情況不會有變,讓歐盟同事放心。但Kozy說:「話就咁話啫,但到而家都無明確訊息出嚟,究竟歐盟人可唔可以繼續留低喺度做嘢,可唔可以繼續安居樂業,無人知囉。」


居英港人:未擬回流

雖然前景變得不穩定,但Kozy表示暫無計劃離開英國返港,因英國福利較香港佳,生活環境亦較適合小朋友成長。她說:「英國產假都有一年,雖然唔係全部有薪假期,但都有差唔多一半,可以多啲時間照顧小朋友。」記者:張活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7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21

流感1日奪6成年人性命

1 : GS(14)@2017-07-29 03:30:05

【本報訊】今夏流感高峯期兒童入院人數不斷增加。衞生防護中心監察顯示,前一周(7月9至15日)每1萬名0至4歲兒童中有9.8人流感入院,較5月初加強監察以來增約4倍,自2013年來新高;上一周微跌至7.16人,仍處高水平。上一周(7月16至22日)每1,000名向私家醫院求診病人中,有76.4人患流感,亦是今年新高。中心監察顯示,由5月5日至本月26日錄得361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當中252人死亡;嚴重病人中有36%人曾接種流感疫苗。前日單日新增7宗成人嚴重及6宗死亡個案。5月5日至本月26日錄得18宗兒童嚴重流感個案,當中3人死亡。內地及澳門流感活躍程度繼續上升。


醫生指有望回落


流感回落有助紓緩公院逼爆情況。中心在於呼吸道樣本檢測到流感病毒比例不斷上升,前一周錄得40.66%呼吸道樣本屬流感病毒,是歷來最高。上一周錄得39%呼吸道樣本屬流感病毒。中文大學內科學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表示,若檢測到流感病毒樣本比例維持橫行屬好現象,顯示流感高峯期可能一段時間後會回落。威爾斯醫院高峯期每日接收10多名成人流感病人,過去兩日均接收少於10人,有回落趨勢。醫管局早前招聘衞生署醫生做兼職,暫只有10宗申請。昨再多1名伊利沙伯醫院病人轉到聖德肋撤醫院,累積有9人轉院。■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28/20104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73

【馮仁昭四圍超】冇見成年譚炳文話琴姐捱苦

1 : GS(14)@2017-08-17 08:09:43

■譚炳文前晚撐遮睇粵劇,精神唔錯。





譚炳文、陳寶珠、沈芝華同祥嫂等前晚去到尖沙嘴文化中心,捧場睇新編粵劇《花木蘭之巾幗英雌耀木蘭》,譚炳文今年3月曾經因為心臟有事,氣喘入院,前晚佢用把遮當枴杖撐住到場,精神睇落唔錯,影相時仲舉起V字手勢,不過佢話:「精神唔係話太好㗎咋!我頭先上樓梯都氣喘,呢幾日有幾聲咳。」



■李香琴(左)近年已甚少喺公眾場合露面。資料圖片

■陳寶珠(左)笑言抱孫心大心細,指兒子楊天經會有計劃。


「身體麻麻哋」

呢個時候,突然有個戲迷走埋嚟大讚譚炳文仲keep得好靚,好似六十幾歲咁,譚炳文笑話:「靚乜嘢?我都八十幾歲人,身體麻麻哋,仲行得走得,醫生叫我唔好捱夜,玩得就玩,?家有配音、廣告、拍戲都仲可以。」至於佢位紅顏知己李香琴嘅近況,譚炳文話已經好耐冇聯絡:「都有十一個月,冇辦法啦,又唔行得唔走得。」之前有傳琴姐唔係好認得人,譚炳文即慨嘆:「唔知喎,其實搵佢都冇用啦!可能佢捱緊苦,都費事搵佢喇!」寶珠姐一班戲迷見到偶像到場時,即大嗌:「寶珠姐嚟喇!」將佢圍到實一實,場面好墟冚,咁多年都依然係fans心目中嘅影迷公主。寶珠姐話囝囝楊天經同老婆去咗旅行,問到恨唔恨抱孫?寶珠姐坦言:「一半半,?家社會好亂,風氣又唔好,我覺得做父母、小朋友,將來會好辛苦,我諗佢哋自己會有計劃。」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17/201234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