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行政院以物價水準上漲為由,放寬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的發放基準,被質疑是馬江體制針對軍公教族群的政策買票,不但缺乏正當性,也讓已負債累累的國庫雪上加霜。
撰文‧賴若函 二○一二年十月,當時行政院長陳沖考量政府財政困難,在朝野共識下,大幅縮小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發放範圍,僅發給月退俸兩萬元以下的弱勢軍公教族群。誰知兩年不到,馬政府又走回頭路,一四年八月底,行政院將發放基準從月退俸兩萬元放寬到兩萬五千元,被批為是為年底的選舉「政策買票」。 行政院主計總處強調,是因應物價上漲所做的調整,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黃崇哲質疑,中低收入戶生活費上漲幅度,根據主計總處說法為八.三一%,但年終慰問金一調就是二五%,不符比例原則,理由不具正當性。 黃崇哲指出,年終慰問金並沒有明訂在《公務人員退休法》中,於法無據,當年在社會討論下,決定保留經濟弱勢者可領取,其餘取消,如今翻盤,若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江宜樺不承認是當年政策有誤,那就只能解讀為一種可能──為年底選舉鋪路。 一九七二年起,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依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軍公教人員年終工作獎金及慰問金發給注意事項》,發給約四十四萬五千人,一紙行政命令成慣例,長達四十年。近年政府未償債務有五.五兆元,加上潛藏負債總額十七兆元,財政惡化嚴重,為節省國庫開銷,取消的聲浪陸續增加。 諷刺的是,一二年陳沖大刀闊斧改革年終慰問金制度,將發放對象減為七萬人,每年預算由約二百億元減為十六億元,為國庫省下約一百八十億元的支出,雖部分藍營立委反對,但輿論大力支持,馬英九也稱為「必要且睿智」的決定。沒想到,政策才執行兩年,馬江又轉向軍公教施小惠,預計每年多花十五億元預算,約五萬人受惠。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質疑,在一八%的存款優惠利率下,領月退俸的軍公教人員,所得替代率已經相當高,年終慰問金根本是錦上添花。 馬英九與江宜樺誓言要推動退休軍公教年金制度改革,迄今仍原地踏步,如今未和社會討論就放寬標準,難怪被評為「選票考量、債留下一代」,實有重新斟酌的必要。
年終慰問金制度比較 2012年前 2012年後 2014年發放門檻(月退金) 無限制 2萬元以下 2.5萬元以下受益人數 44.5萬人 7萬人 12萬人國庫支出 202億元 16億元 31億元 馬英九挺刪慰問金語錄 2012/10/24——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做了決定,獲得多數民眾肯定,相當快速、睿智。 2012/12/15——政府財政面臨困難,這是必須做的決定。 |
在2016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2016年2月6日)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同誌們、朋友們:
農歷猴年春節正快步向我們走來。值此萬家團圓、九州同慶之際,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拜年!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拜年!向節日期間仍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分量最重的傳統節日,濃濃的年味兒凝聚著中華民族最珍視的情感,天涯之遠隔不斷遊子心底最溫暖的牽掛。回家團圓、孝老祈福,濃縮著無盡的骨肉親情和家國情懷,成為中國人幾千年來綿延不絕的精神之根。
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改革發展的巨輪破浪前行,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激流漩渦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結構調整亮點紛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促進了發展新動能加快積聚,每天數以萬計的新企業註冊誕生,全年又有1300多萬人走上就業崗位。黨和政府更加關註和傾力民生,居民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步增長,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公平正義的根基更加牢固,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有了更多回報。這一年,我們也共同經歷了一些重大自然災害和公共安全事件。這些不幸磨難把我們的心連得更緊,也警醒我們必須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頂在頭上。今天淩晨,臺灣高雄發生6.7級強烈地震,在此我們向臺灣同胞表示深切的慰問。
猴年氣象,生機盎然。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事業,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我們將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奮力書寫我國發展新的篇章。
我們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牢牢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正視困難,勇對挑戰,堅定必勝信心,百折不回,務實苦幹,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
我們將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改革消除制約發展的一切束縛,激發億萬人民的澎湃創造力,讓新動能茁壯成長,讓傳統動能煥發生機,為我國經濟發展行穩致遠蓄勢增能。
我們將盡心竭力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突出問題,讓貧困家庭在脫貧攻堅的成效中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關懷與溫暖,讓普通勞動者擁有憑借智慧和辛勞創造財富、實現價值的機會,讓良好向上的社會道德風尚深入方方面面,讓全體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安心、對未來更有信心,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同誌們、朋友們,
天道酬勤,實幹興邦,時代宏圖需億萬人民共同繪就。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砥礪前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祝大家新春愉快、身體健康!祝全國各族人民闔家歡樂、幸福吉祥!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5日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廣大專家人才致以誠摯問候。
邀請專家暑期到北戴河休假,是黨和國家重視和關心專家人才的一項制度性安排。自2001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邀請16批9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休假活動。參加今年休假活動的56位專家主要是以國家“萬人計劃”專家為主體的國內各領域優秀人才代表,他們在各自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雲山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關心人才成長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為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隨著黨和國家人才政策的貫徹落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人才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各類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會越來越寬廣。
劉雲山強調,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的召開,是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大事。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廣大專家人才肩負著光榮的使命和責任,應當有高度的自信,有強烈的擔當,有更大的作為。希望廣大專家人才順應時代要求,聚焦奮鬥目標,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確定研究方向,深化研究課題,努力實現新的創造、取得新的業績。要秉持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勇攀高峰,帶隊伍、出成果、育人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智慧和力量。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黨委組織部門要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組織協調,為人才建功立業創造平臺。對優秀專家人才要給予更多的宣傳和點贊,推動形成崇尚科學、尊重創新、愛才重才的社會風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參加看望活動。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就倫敦恐怖襲擊事件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致慰問電,對恐怖襲擊事件表示強烈的譴責,對無辜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指出,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英國和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為維護中英兩國和世界安全作出積極努力。
英國警方最新消息顯示,倫敦恐怖襲擊死亡人數升至5人,另有約40人受傷。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當地時間22日晚就倫敦恐襲發表講話,梅稱發生在倫敦議會附近的襲擊是“病態和卑鄙的”,英國永遠不會向恐怖主義妥協,並表示英國目前依然面臨著嚴重的恐怖威脅。作為對恐怖分子的回擊,梅表示議會23日將正常開放。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4日就俄羅斯聖彼得堡市地鐵發生爆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向普京總統致慰問電。
習近平表示,貴國聖彼得堡市地鐵發生嚴重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深感震驚。中方強烈譴責這一令人發指的恐怖襲擊行徑。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親屬表示誠摯的慰問。在這艱難的時刻,中國人民同俄羅斯人民堅定站在一起。中方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俄羅斯及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反恐合作,維護世界及地區和平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