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壓垮「美國夢」的稻草 金惟純

2011-8-15  TCW




因政治惡鬥上演跳票危機,美國債信被標準普爾降等,這已是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第四次在世人眼前出醜了。前三次分別是:網路泡沫風暴、入侵伊拉克卻「師出無名」、○八年金融海嘯。而且很顯然的,短期內它再度出事,大家也將見怪不怪,因為人人都知道,問題根本就沒解決。

問題是:美國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又從何而來?這可就得從頭說起了。

大 家都知道,這次的債信問題來自上次的金融海嘯,金融海嘯的導火線是次貸危機,次貸危機來自金融寬鬆政策,金融寬鬆政策是為了刺激景氣,刺激景氣是為了避免 失業率攀高,因為失業率攀高會導致政府垮台……,而四年一次的大選,只能生產短視的政客,短視的政客只能用泡沫手段自保。

所以,總歸一句話:美國的問題,就是泡沫化。泡沫經濟的背後,是泡沫政治;泡沫政治的背後,是泡沫生活;泡沫生活的背後,是泡沫價值觀。美國的泡沫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又從何而來?

我個人的看法,美國的泡沫價值觀就是發源於歐洲啟蒙時代的個人主義:認為在「合法」的範圍內,每個人可以將個人利益及意志伸張到極致,而背後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自動將問題擺平。

這 樣的個人主義,透過殖民、掠奪,在美洲新大陸找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肥美的巨大實驗場,被推至頂峯,造就了當今世界的獨大超 級強國。而近半世紀以來,這種在特殊歷史際遇中誕生的「美國夢」,卻儼然成為世界典範,美國也不遺餘力的以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超強實力,向全球推銷 它的「普世價值」,建立以它為首的「全球秩序」。

最新版本的「美國夢」,甚至不再以「生產力」,而改以「消費力」,做為典範。所以世人如今看到的美國,只剩下窮兵黷武、狂吹泡沫和濫印鈔票的形象。

這次的債信風波,顯然還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如果駱駝已經四腿發軟,又有稻草不斷落下,誰還相信駱駝不會倒下?

正 在倒下中的駱駝,不止是美國債信,不止是美國地位,更是美國所代表的近代西方文明價值觀。以人類製造的「地球足跡」(生產加消耗)越大越進步,這樣的文明 觀,未來必將被改寫。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經創造過更具高度、更可持續的文明:以最少的資源,養育最多的人口,且能活出一定的生命品質,生生不息。

這種經過千年淬煉的可貴文化內涵,在台灣被完整保留並走進現代化歷程,成為世界唯一之所在。看稻草壓垮駱駝的同時,台灣人可別閒著,除了別和駱駝站太近以外,也該想想,駱駝垮了,大家該靠什麼過沙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40

大家都是「人」! 金惟純

2011-8-29  TCW




就我所知,近年來台灣有相當比例 的企業人士不再熱中「學習經營」,轉向投入「人生學習」。因而衍生的一個議題是:人生學習中的高妙境界,真的可以用在現實企業環境中嗎?

這 議題當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我願意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在我所接觸的企業家中,當然有「把商業手段用到極致」而成功者,但也有不少「以真心待 人做為唯一原則」而成功者,兩者都不乏案例。所以就世俗的「成功」而言,在一定期間內,似乎「用腦」和「用心」,並無軒輊。

但時間拉長來 看,差別就很明顯。那些「機關算盡」的成功者,往往越活越不快樂,有的靠吃藥才能入睡,有的常夢到「外敵入侵」或「員工叛變」,而且絕大多數都累到不行, 並為接班人問題犯愁。他們的另一共同特色是: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很難圓滿,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都很辛苦。

但靠「真心相待」而成功的人,活 得就很不一樣。他們用一以貫之的做人處世原則對待事業,隨著事業的成功,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都能互相信任、彼此關心,越活越自在,越活越豐足。最後,事業 上因為人才的成熟而開枝散葉,人生也因而圓滿無憾。

為什麼同樣的「成功」而有如此差別?我忍不住想講一則笑話:有一個人生了病,以為自己是 蟲,看到雞就嚇得落荒而逃。後來被送醫治療,治好了出院時,醫生問他:「你是人、還是蟲?」他回答:「我是人!」結果走沒兩步,遠遠來了隻雞,他又嚇得爬 到樹上,醫生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知道自己是人,但我怕雞不知道。」

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人做事業,做到「忘了我是誰」, 有些人偶爾想起了自己是誰,卻又認錯了別人是誰,或者害怕別人錯認了我是誰……,就這麼誰來誰去,最後誰也做不成誰。事實的真相是:大家都是人,沒有人是 雞,也沒有人是蟲,只不過「角色扮演」太投入,弄到最後一群人都爬上樹不敢下來。所以解方只有一個:先讓自己「恢復正常」,再想辦法用不斷的做到,讓別人 也「恢復正常」。

讓自己「恢復正常」的不二法門,是時常回到「本心」和「初衷」:在職場打拚究竟是為了什麼?養家活口是當然的,但除此之外 呢?是有錢就非賺不可,有機會就非抓不可,無止境的證明自己比別人厲害?還是,把職場當作修行道場,修出自己的人生圓滿,修到令周圍的人都歡喜得益?到底 是為什麼?值得大家想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4

人生的「藍海」 金惟純

2011-9-12  TCW




一年前,我以「為學日益,為道日 損」撰文,說自己過去只注重發揮優點,缺點則只求「避開」,而不「改正」,結果是讓自己更厲害、更順利,卻難以圓滿。

如今匆匆過了一年,是該交實踐報告的時候了。

先自我評分罷。過去著重「日益」時,我給自己打八十分;如今著重「日損」,經過了一年,我給自己打三十分。必須說明,自我評價從八十分降到三十分,是隨著 覺察的開啟而逐漸下降的,因此可以預期日後評分仍會繼續下修,不排除有朝一日,自我評分降為零。

自我評分從八十降為三十,感覺如何?坦白說,只有「好極了」三個字。

打個比方,這有如你經營事業,經過長期打拚,終於小有成就,卻發現自己陷入「紅海」:市場飽和、競爭激烈、獲利下降,雖然仍處於舒適圈,卻感覺前途茫茫, 無所著力。這種狀況下,就算你給自己打八十分,也不可能有任何興奮感罷。

但若有一天,你終於改變思路,看到了一大片新市場,並且下定決心,調整策略、改造組織、落實執行,讓自己的事業進入了「藍海」。雖然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 執行力度仍有待改善,你只能給自己打三十分,卻深覺信心滿滿、興奮莫名,因為你已經知道如何在藍海中航行,而且看到「新大陸」就在前方。

每個企業經營者都期待擁有一片自己的藍海,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就人生的旅途而言,「發揮優點」只不過在紅海中精益求精,「改正缺點」才是真正在藍海中開天 闢地。因為優點多與天賦有關,是老天爺賞飯吃,你不過是在吃老天爺賞的飯;缺點則是真正的功課,而且很可能是上輩子沒做完的功課,這輩子再不好好做,老天 豈能由你自由自在、圓滿落幕?

我自己過去對缺點只想避開、懶得改,就是覺得「強化優點」效益高、又有精神;「改正缺點」則顯得小家子氣、又瑣碎。沒想到開始做以後,感受卻大大不同。如 今雖然進展有限(所以才打三十分),卻完全理解為什麼老子說「日益」不過是「為學」,「日損」才真正是「為道」。「為道」的境界,當然不是「為學」可比 的。

如果有一天,自我評分真的從三十分降為零分,那又是什麼光景?老子也說了:「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無不為」。聽起來,好像孔子說的「心所欲,不逾 矩」,他老人家可是活到七十歲才做到呢,我還差遠了。但我想像,那可能是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大笑自己又賺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26

也說幾句「創新」 金惟純

2011-9-26  TCW


創新」成為企業的關鍵字,已有很長時間了,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 但最近我每次聽到企業界的朋友提到「創新」,都覺得他們活在極大壓力和焦慮中,好像如今的競爭規則,已經是
「創新!或滅亡!」細問之下,果然已有不少人每晚必須吃藥入眠。

「創新」難道非弄成這樣嗎? 正巧日前我去探望一位年過九旬的老書法家,看他的字神龍靈動、揮灑自如;見他的人如沐春風、健朗自在。他的生活、生命和創造,完全合而為一,真正「字如其人」。

「創新」也可以是這樣! 其實我早就對西方現代藝術不以為然。他們追求創新成狂,弄到正常人都不可能再有突破,藝術家除非把自己逼瘋,否則無法再「創新」。如今這股「創新」潮流已無所不在,終於要把企業家也逼瘋才罷休。

這樣的現象,我大膽解讀,可能有兩個來源: 第一,現代文明因個人主義盛行,把生活環境弄得極其繁雜,個人處身其間,感官被刺激到日漸麻痺,需求被誘發到極難滿足。因而對「創新」的胃口越來越大,大到無休無止。

第二,由於商業機制的壯大和無所不在,大多數「創新」的背後,都以利益為驅動力。「創新」乃淪為競爭的壓力 和必要,變成利益導向的腦力活動,不再是生命力滿溢而出的歡愉展現。

這樣的觀察,讓我回想起「商周」十年前發生的事。當時我們請主要幹部一起確認公司的「核心價值」,很快的,大家就達成共識,以誠信、卓越和分享,做為共同信守的價值,但有若干同事主張,一定要再加上「創新」這一條,我雖然並不贊同,最後尊重多數決議,就通過採納了。

我的看法是,如果大家能把誠信、卓越和分享的精神做到極致,「創新」自然的結果,沒必要「為創新而創新」。 直到今日,我看到許多公司在「創新」這件事上,絞盡了腦汁、編足了預算,卻仍然苦無成果。細問之下,果然發 現這些公司的企業文化,都在誠信、卓越和分享這些環節上沒做到位,可謂其來有自。

我當然並不反對創新,但我反對把「創新」當成企業或個人的「核心價值」,我認為那是捨本逐末。為創新而創新,必然誠意不足、用心不深,創新的成果也必然有限,說不定還一面創新、一面造業呢。我還是相信,對自己誠意十足,對別人用心至深,練功到位,創造力自然生生不息。這才是真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2

「生命品質」? 金惟純

2011-10-10  TCW




最近在古書上讀到兩句話:「心真 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讓我深有感受。

一般人「心」真不真,「願」廣不廣,無從得知。但看他所做之事實不實,所行之跡深不深,知之過半矣。

我反思自己半生之行事,絕大多數時刻心都不夠真,願都不甚廣,以至於虛事、淺行,塞了人生行事曆,非但自己白忙一場,還耽誤了不少別人。

正巧近日對年輕人講話,有人問說:「你人生閱歷豐富,什麼事印象最深、收穫最大?」我仔細想想,凡是記憶深、收穫大的,毫無例外,都是當時自己的心相對比 較真、願比較廣的情境。這才明白,其實發生的是大事、小事、好事、壞事,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事發當時,自己的心真不真、願廣不廣。換句話說,凡是自 己心不真、願不廣的人生時刻,基本上都錯過了,都白活了。

我自我檢視,自己人生白活的時光,至少占八成以上。意思是:這八成的時光,基本上對自己無意義,對周遭的人也無意義,甚至於還造了許多不必要的「業」。如 果把這八成的人生經歷刪除,非但不會有損失,甚至還更清爽一些。

基於這樣的反思,我對「生命品質」有了新的定義。原來「生命品質」不在於功成名就,不在於光鮮亮麗,也不在於品味講究,而在於心真事實、願廣行深。只有心 真願廣,人生才算沒錯過,人才算活出了自己的好樣子。

從這角度觀察,我也發現周遭所熟識的人,尤其是整天忙得團團轉的人,多半也都「事虛、行淺」,「生命品質」改善空間甚大。探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現代 社會運作形態和生活方式都太過繁複,流行文化和人際關係造成「事虛、行淺」者互相牽扯,很難置身其外、不受干擾;其二,現代教育和職場學習,都太偏重知 識、專業和技能,有關「安身立命」的學習,完全缺乏適當的環境。

環境的改變需要時間,學習卻可立刻開始。心越用越真,願越行越廣,但心之用、願之行,卻非讀書冥想、隻身獨行能夠完成的,尤其是處身現代的環境,尤其是身 居高位的人。

我自己也是一年半前,有緣遇到一群「心真事實、願廣行深」的人,能在好環境中學習,才打開了人生的一扇門,重啟「人生學習」之路。看到自己人生八○%都錯 過,瞎湊熱鬧、白忙一場,忍不住想建議:你也很忙嗎?早點學習人生罷,別再耽誤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7

「英雄」與「典範」 金惟純

2011-10-24  TCW




賈伯斯去世已兩週,但人們仍忍不 住要談論他。他就像功夫片的李小龍,一生傳奇、淋漓盡致、英年早逝,注定成為世人難忘的偶像。

上週《商業周刊》訪問我,我卻說既不羨慕、也不佩服他。這說法有點太嚴苛,需要說明。

事實上,他當然比華爾街貪婪之輩、或企業界倖進之徒,要高明得太多。至少他的成就和名聲,是奠基於令人驚豔和愛不釋手的產品之上,他當然算得上是企業英 雄。

我對他無情的評語,是因為他不只是英雄,更被許多人視為典範,而我認為這樣的典範,並非當今、尤其未來世界所需要的。如果他被視為是上一個時代最後的英 雄,如此憑弔他,才算合適。

有關賈伯斯,有三種描述最傳神:--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賈伯斯自己)--既「聰明」又「刻薄」:聰明,因他有見地、有遠見;刻 薄,因他會讓你知道你既無見地、也無遠見。(賈伯斯員工)──他是「美國式個人主義」的極致展現。(西方評論家)

沒錯,一個極度個人主義價值觀的人,以「聰明」又「刻薄」的方式,將商業與科技「贏家通吃」的優勢用到極限,以近乎自虐的狂熱來改變世界……這就是賈伯 斯。

賈伯斯在三十歲被逐出蘋果時,曾感慨:「令企業界前輩失望了:他們傳給我的接力棒,掉了。」值得一問,他當時掉了,後來又撿起來的那支棒子,究竟是什麼? 賈伯斯四十九歲罹癌而面臨死亡時,曾體悟:「面對死亡時,一切不重要的全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東西才留下。」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又是什麼?

那個曾經「掉了」讓他懊惱的,那個面對死亡而最後「留下」的,如果既不究竟、更不圓滿,賈伯斯就只能當英雄,不合適做典範。

賈伯斯和我是同一世代的人,我們這個世代呼風喚雨了三十年,把世界弄成了地球村,將商業和科技的力量結合,滲透到庶民生活的所有領域,卻也在全球範圍內製 造一個接一個的金融泡沫、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找不到解方的失業、環保、能源、和精神失焦……問題,留給下一代爛攤子和迷惘。我們沒資格成為典範,因為我 們雖然活得精彩,卻不究竟、不圓滿,沒有留給後世一個好環境。

賈伯斯年近五十面對死亡時,曾有機會想明白「人生最後該留下的是什麼?」結果他只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的iPhone和iPad。這一世代仍活著而有大能量的 人,都應以贖罪之心,更認真的想想,我們是不是該留下些更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3

鐵血執行長! 金惟純

2011-11-07  TCW




一位原先在電子業工作的朋友,最 近奉父母之命繼承家族傳統事業。他告訴我,很佩服電子業的「鐵血執行長」們,因此準備仿效他們的作風:「付員工高薪,然後該罵就罵,該罰就罰。」他覺得用 這樣的方式管理公司「很過癮」。

我聽他這麼說,知道這想法其來有自,因為「成功案例」舉目皆是。

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告訴我,他被挖角到一家龍頭級的科技公司,因負責新事業開發,所以有機會跟在大老闆身邊見習。他第一次看到身價數十億的事業部老總當眾被 「罰站」時,嚇到目瞪口呆、百思不解,晚上輾轉難眠。後來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但他最後自問:「想不想二十年後變成那些被罰站的老總?」答案是否定的, 他也離開了。

我另一位好友曾在科技公司出任高階主管,他的老闆是人人尊敬的業界大老。工作三年後,他忍不住問老闆對他的表現滿不滿意?老闆問他:「這三年,我有沒有罵 過你?」他說「沒有」,老闆說:「那不就很清楚了嗎?」他事後回想,在老闆身邊三年沒挨罵的人確實寥寥無幾,也就釋然了。但他兩年後也另謀高就去了。

的確,我們這個時代,好像流行「鐵血執行長」。雖然執行長們並不必然「鐵血」,但最成功的執行長,似乎仍以「鐵血幫」居多。

就連最近臨危授命拯救日航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因在這一事件中展現出強硬手段,染上了一些鐵血印記。但我聽到的另一段故事則是:當年稻盛為 KDDI爭取國家通訊執照,主管官員質問他「缺乏專業資歷,如何經營通訊公司?」時,他一語不發,走向當時在場列席的專業團隊,向他們下跪說:「我對通訊 產業一竅不通,只有拜託你們了!」他如此堅定、誠懇又謙卑的舉動,震懾了所有官員,最後拿下了牌照。

類似如此的鐵血執行長背後的故事,我也聽了不少。包括前述那位喜歡讓人罰站的大老闆,我也聽說他曾私下對部屬真情懺悔、相擁痛哭。所以我的結論是:鐵血執 行長們的「典範」,大家不要隨便學,因為你不知道他們在鐵血形象的背後,做到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要先自問:自己做得到嗎?自己付得起嗎?

我把鐵血執行長分為四類:一、因為自己的個性和脾氣使然,動不動就失控者;二、為了個人的目標和追求,而「一將功成萬骨枯」者;三、為了公司的利益,而做 自認該做之事者;四、為了讓屬下能深切體驗、突破障礙,不得不扮演「嚴師」角色者。

如果從長期而嚴格的標準看,我認為只有第四類才真正「四海皆準、萬古長青」。因為他們不僅自己做到,全部承擔,而且起心動念是「出於愛」。只有出於「愛」 的「嚴」,才是唯一無副作用的正向傳承,其餘者,只能說,不可取,或至少「不究竟」。

如果你問我,眾多「鐵血執行長」中,有多少吻合第四類「嚴師」標準者?我只能偷偷告訴你:很少,幾近於零,或至少我不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3

休學、閃婚、何時不靠爸 金惟純父女5大麻辣對話

2015-06-29  TCW


習題一、離婚後,如何經營和孩子關係?如果再婚,兩家庭怎麼相處?

老爸說:父母好好分手,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女兒說:以前會怨,為什麼我的家和別人不一樣?現在會想,因為這樣,有更多家人,真的有不好嗎?

金惟純(以下簡稱父):(離婚後)她一直跟她媽媽住,那時候我跟她媽媽還有一點疙瘩,如果我跟她感情很好,她在兩邊會很難受,所以,因為環境因素,父女關係只好淡淡的,父女關係沒有辦法在我們之間自然發生,有點遺憾。

我是一個若有似無的老爸,因為沒有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經驗比較少;她長大以後,(我)就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對待,其實,我要用爸爸的樣子也弄不出來,哈,只能用朋友的方式去聊天;後來,我跟她媽媽有一個比較大的和解。和解後,她跟我的關係就比較自在,不受限制。

現在我們家跟她媽媽家,兩家子一起坐下來吃飯,是OK的,所有的關係到最後,就是要圓滿,雖然我們(指前妻)沒有辦法在一起,但是,可以互相說對不起、說謝謝。

分手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去愛他的爸爸或媽媽,就算不是愛,你好好分手,就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金質靈(以下簡稱女):國、高中的時候會怨,為什麼我的家跟別人不一樣,爸爸媽媽的關係讓我有苦有痛的感覺,因為沒有辦法解決這種感覺,也沒有辦法求救,就自己痛苦,跟自己過不去。

最近幾年,我體會很深的是,因為我爸爸、媽媽分開,我媽媽再嫁,我有個小爸;爸爸這邊有個阿姨,小爸也有爸爸、媽媽,都對我不錯,我阿姨的媽媽,我也叫她阿嬤,她也對我很好,然後,我有兩個妹妹,因為這樣,多了超多的家人,真的有不好嗎?

今年年夜飯時,回爸爸這邊過,阿嬤也來,阿嬤發紅包,當然是發給兩個妹妹,因為她就這兩個孫輩,我在旁邊,就在想我是不是也要講吉祥話,我不是想要拿紅 包,爸爸怕萬一阿嬤沒準備會尷尬,就拉我一下,我就沒去;後來,我跟妹妹聊天時,後面突然有個人抱住我,手上拿個紅包,是我阿嬤。

阿嬤說,「我跟妳講喔,高家的女兒(編按:金惟純另一半姓高),沒有出嫁的,都可以拿紅包啦!」我當時真的不知道要講什麼……。還有,她每次做醉雞,都會多做一份,叫我拿回去給我媽媽跟小爸吃。

我就覺得,我有什麼好怨的,多了一個這麼好的阿嬤。

父:我真的不知道(紅包)這件事……,很感謝妳把自己活好了,很感謝妳能夠這樣看發生的事,已經發生的事,無法彌補,只能靠妳這樣看這件事,然後,這件事就沒事了。

我們父女的關係,此刻達到最好的關係。對她的期待,只有一句話,好好把人生過好!

習題二、好不容易去美國念書,孩子突然告訴你:我要休學!

女兒說:感謝你,沒有堅持要我怎樣。

老爸說:妳可以做這樣的選擇,重要的是,要承擔。

女:我在美國念大一時,決定休學,我爸爸並沒有說什麼,他只是把休學、不休學的利弊分析給我聽,他告訴我都要承擔,他不支持不反對。

這件事,我還滿感謝我爸,因為,他沒有堅持要我怎樣,就是讓我自己去想、去反省。這算是我人生做的一個比較大決定。

父:那時候,我在意的不是學位,我希望她既然去美國,能留一段時間,把該學、該看的東西看完,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做父親的,贊成沒有理由,反對沒有立 場,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不贊成不反對。我能做的就是提醒,做這樣決定,要面對的一、二、三、四、五(件事),只有最厲害的人,能夠承擔的人,才能做這樣 的決定,你是不是這樣的人,自己要思考;結果,她做這樣選擇,我內心深處還有一點高興,我覺得人可以做一些重要決定,這比人生什麼事都沒發生、沒經歷好 吧?重要的是,要承擔。

習題三、孩子和異性認識不到一個月,突然決定要訂婚,該怎麼辦?

老爸說:這男方我還沒見過,我情何以堪?

女兒說:你不來,我們還是照辦!

父:質靈沒有談過戀愛,那是第一個交往的男生,我還沒見過,交往兩個多禮拜,她就(打電話)說她要訂婚了,她說,男方的媽媽找通靈的人來看,說他們兩個是 天作之合,必須在那天要訂婚……這事情太怪了嘛,我就跟她講,你們要交往,我當然很祝福,但是,一個通靈的人講說,一個禮拜後要訂婚,我做為一個知識分 子,我情何以堪,而且,還沒見過(男方)……。

我就跟她說,可不可以雙方家長見個面,吃個飯,認識認識,祝福你們的交往,不要說訂婚行不行?她說,不行,最後她說了一句話,真的……很傷心,她說,「那你不來的話,我們還是照辦。」

她是很冷靜,很有禮貌這樣說,那時候我就想,那我就不去了。這件事,實在很難消化啊,難受了兩天,就跟一位好友吃飯,一整天都在講這件事,好友很有智慧,他說,你不但要去,還要帶禮物去,還得要高高興興的去!唉,我被說服了,好吧,只好接受去,還帶全家老小去。

為什麼想通?這種時候沒有道理好講,萬一因為這個原因,父女不講話,她去訂婚不開心,然後,我在家生氣嗎?沒有必要,反正已經是這樣,就高高興興去了。

女:第一次知道爸爸當時傷心感受,很驚訝……我那時候不懂事,沒有顧慮到爸爸的感受,可能他平常太寵我了,他一直都很支持我的決定。

他那時候,都沒有表現出來,我不知道他的心情,這件事我有很大的學習,我也沒想清楚,訂婚是早了一點,年齡太小,對方是準備好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我還沒準備好,一年多以後,就平和分手。

父:哪有那麼容易分手的!你要謝謝人家!我不能說這是錯的決定,只能說這是倉卒的決定。

為什麼我會很快接受她的事情,包括休學、訂婚,因為,我覺得她很善良,內在有領悟力,她不管經歷什麼事,都會走出來的,我是對這件事有信心,她會做很多特別的決定,是她人生的歷練不夠。

做一個父親,若我判斷這件事會帶來極大傷害,無法挽回,我可能不會讓步,因為我也做過很多荒唐事,但我不會去做惡,人生有這樣經歷,才會這樣看待這件事。

習題四、父母怕孩子做錯事、走錯路,但孩子都不聽勸告,該怎麼辦?

女兒說:爸爸說實話,我就聽進去了。

老爸說:我開始聽她講話,她就開始聽我講了。

父:人非常簡單,就是你不聽我講,我就不聽你講,你不聽我的,我幹嘛聽你的?小孩一定這麼想嘛,不管你是爸媽、你是老闆、你是博士,你走過的橋比我走過的路多,那些都是你想的。

所以,我開始聽她講話,她就開始聽我講話了。

女:應該不是不想聽他講,而是他講到一個我早就知道我還沒做好的事,我就覺得,我知道我知道,會有點自責,因為還沒做到,最多是這樣子。

小孩子應該不是不想聽爸媽講,但是,就是自己也沒有能力做到,多聽也會覺得很煩躁,小孩煩的是這個,(父母)要給他一點時間做到。

爸爸比較像是,因為他沒做到,我要提醒你……,像他會告訴我,他比較沒自制力,比較懶散,比方說,你不可能要求他幾點睡,幾點起來,很routine的事,這個是爸爸很真實的部分,因為溝通很真實,也就會比較聽得進去。

習題五、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經濟獨立,不靠老爸養啊?

老爸說:三十歲以後,就完全不管妳了。

女兒說:我已經開始準備了,雖然還不穩定。

女:我前幾年住在台北東區,花費比較高,一下子金錢沒控制好,身體又不舒服,沒有辦法,就想說,爸爸應該可以幫忙一下,那次我是講說,我脊椎不舒服,這塊 可以資助嗎?結果,爸爸就說,人是不會生病的,妳是不是沒有把自己照顧好?太晚睡,飲食沒有照顧好,身體才會不舒服。

因為爸爸一直很寵我,他這樣說,我當下覺得,爸爸怎麼會這樣跟我講?真的好狠啊! 幾天後,爸爸有個常去的整脊診所,打電話給我說,你爸爸有放一些費用在這裡,妳如果有需要可以過來。

一、兩年後,再回頭看這件事,才覺得,對,他沒有講錯,是我沒有把自己照顧好,連經濟也沒有顧好。後來,有跟爸爸聊這件事,爸爸說,「其實,你知道嗎,哪 個做爸爸的不想寵女兒,讓她去買她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我覺得我還是要忍下來。」當時,我就覺得,他真的很不容易(哽咽)……,別人父母做得到(忍耐得 住)嗎?(流淚)

我有很誇張的時候,有一次我要領錢,就發現領不出來,我一看,裡面只有二十八塊,我整個人就很慌張,怎麼會這樣?

我現在在準備(經濟獨立),我不是做得很好,但,最起碼,我不會讓生活變得那麼慌張;我一個禮拜三天去餐廳打工,每月老闆娘拿薪水給我,大概一萬多塊,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模式,打工、畫畫,但(收入)還沒有很穩定 ,還是要接案子,不可以想休息就休息。

父:那次是我刻意的(指女兒搬到東區住),我一直覺得她住在偏遠的地方,生活太狹窄,她想來台北,我把它視為教育費(付租金),果然也教育得滿徹底的,呵 呵,我去那邊(女兒住的地方),常看到酒瓶堆在那裡面,她租在SOGO旁邊,變成朋友的中繼站,她那段時間徹底體會都市夜生活。

她現在還不能完全獨立,是半獨立,我跟她講說,三十歲(經濟獨立)就完全不管了,這是特別寬限,她要自己過日子,要算自己有多少錢。她經歷這段,以後回想起來,一定會覺得很值得。經歷過,才會變成人生的資本。

養活自己,是必修課,沒什麼好討論的;你要先證明自己可以養活自己,必修課過關,人生最基礎的信心,就有了。若干年後父母給你資源,這是禮物;在證明自己的階段,父母要想辦法把手收回來,要讓他自己去歷經苦、難,這都會變成他人生的底氣,以後遇到事情就不會怕。

有人問我,當然你現在經濟狀況比較好,如果沒有了呢,剩下一半,剩下三分之一,怎麼辦?對我來講,沒有在怕,不是沒過過啊,怕什麼?我知道那樣也可以活, 不會活不好,不能習慣於依賴這種生活方式,沒有就不行;有,我可以enjoy(享受),沒有,我也OK,必須常常讓自己這樣子,才不會恐懼失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