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悼念不是責任,是感召



很多人說,同學們反六四,是因為年代不同,欠缺親身經歷。

以前唸中史,你可以想像有人為了「安史之亂」茶飯不思,睡不安寧嗎?我們對「安史之亂」無感覺,正如新一代對六四無感覺。今時今日,時間像被科技壓縮進超濃縮的小瓶裡,廿七年前,對九十後來說,比永更久遠。

是這樣嗎我不信。因為,如果這個想法成立的話,我就不會在好幾年前的燭光晚會中,看見無數穿着校服的學生來參加。他們一樣沒有經歷過六四,為甚麼這麼神心擠進來,熱辣辣坐足一晚?

今天同學呼籲停止悼念的背後,聽清楚,其實有着某種強烈情緒。他們說,支聯會壟斷六四,強迫參加強迫薪火相傳,把參加六四變成一種宗教(只差未說成是邪教),甚至稱為「支聯霸權」。他們說,香港人沒有責任悼念。「責任」二字,其實是衝着「霸權」而來的。他們有強烈「被壓迫」、「被強加責」的感覺,於是老羞成怒怒吼杯葛。

有趣的是,其實誰又迫得了誰呢不參加,犯法了麼?而六四晚會的威力,正正在於其自願性。民心向背,留下一片燭光海作證。沒有人,包括支聯會,有能力迫人去接棒。

那種自覺被迫再十級反彈繼而跟世割席的心態,很熟悉。它不只存在於年輕人之間,或六四議題上。回歸近廿年,全城人都緊張兮兮,無論發生甚麼事,大家都用「諗多左」和「起晒扛」的態度去回應。這種氣氛,我不知道是如何煉成的只知它正在一步步蠹蝕那個既相信交易與妥,也能夠明辯是非黑白的香港。

悼念,不是責任,而是感召。不忍年的生無辜枉死,守護得來不易的抗爭空間,那怕路遙遙無止境燭光在人在。今晚,維園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617

法國駐華使館悼念吳建民逝世:法蘭西失去偉大朋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570.html

中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突然因車禍逝世的消息,讓很多人驚訝和深感痛惜,各駐華使館紛紛哀悼。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今日發悼詞表示,“驚悉吳建民大使不幸逝世, 我深感悲痛。法蘭西人民失去了一位知曉法國並為法中關系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朋友。值此悲傷時刻,我謹向吳建民大使的家人表示沈痛哀悼。”

“吳大使是我的師長,我從他那里學到很多,為其深邃思想所折服。”顧山表示。

據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消息,6月18日4時17分,孫彧(男、30歲)駕駛鄂AA9S01號別克商務車,搭載乘客吳建民(男、77歲,外交學院原院長),劉鋒(男,54歲)、朱曉馳(男、52歲)、陳偉傑(男、27歲),沿武昌區梨園地下通道由北向南行駛至南出口處時,所駕車頭撞擊路中隔離花壇,發生單方交通事故,造成車內五人受傷。吳建民、朱曉馳經醫院搶救無效當日死亡。

據悉,傷者正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受治療,暫無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吳建民於1939年3月30日生於重慶。1959年從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系畢業後,吳建民進入外交部工作。他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

1971年,32歲的吳建民成為中國駐聯合國第一批代表團工作人員,在他此後的外交生涯中,歷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中國駐比利時使館、駐歐共體使團政務參贊,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及發言人,中國駐荷蘭大使、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常駐代表、大使,中國駐法國大使等。

在1998年至2003年擔任駐法大使期間,吳建民是不少法國外交官口中的儒家君子,能力卓越,在他任職期間,中法關系發展良好。在2003年6月底吳建民離任前夕,法國總統希拉克向他頒授了“法國榮譽勛位團大騎士勛章”。通常這一榮譽勛位,是僅次於法國總統授予外國元首的十字勛章之外的全法最高表彰獎,授予一位離任大使,是破天荒第一次。

外交部歐洲司通過微博“中歐信使”賬號表示,吳大使是傑出的外交官,睿智、儒雅、正直,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充分展示了中國外交官的素養,退休後依然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奔走勞碌。他的溘然離世是中國外交界的重大損失,令人扼腕唏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08

數千巴黎華人遊行悼念遇害華僑 高呼“反暴力要安全”

當地時間2016年8月21日,法國巴黎,當地華人參加遊行,呼籲保障華人安全,創造更安全更平等的社區環境。

據中新社報道,本月7日在法國巴黎北郊,溫州籍華僑張朝林和朋友遇3名北非裔青年攔路搶劫。搶匪對張朝林及其同伴進行毆打,導致張朝林頭部受到重創。後者在被送院就醫後一直昏迷不醒,於12日宣告傷重不治,成為當地頻頻發生的針對華人群體暴力事件中又一位犧牲者。

對此,華人社會強烈反響,所以在這個周日自發組織了以“反暴力要安全”為訴求的萬人大遊行。

8月21日,法國巴黎的華人遊行隊伍。(本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日下午,大批華僑華人自發在奧拜赫維利耶市廣場聚集並向案發街區進發。張朝林的家人、前來參加遊行的旅法各社團僑領、當地華人維權團體負責人共舉橫幅,走在隊伍前方。

死者張朝林家屬手捧遺像。

參加遊行的人們通過口號標語要求法國政府改善地方治安,嚴厲打擊搶劫犯罪,保障華僑華人和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地市長瑪麗亞姆-戴赫卡維和很多其他族裔的當地民眾也加入遊行行列,表達對華僑華人安全訴求的支持。

瑪利亞姆-戴赫卡維表示,要讓政府關註到共和國的這個角落,要讓這里的人們得到保護,不再成為目標受到攻擊,就是因為那些種族歧視偏見認為華人有錢,不會去報案,是容易欺負的,這些行為都應當被遏止。

遊行華人手舉“反暴力,要安全”標語牌。

法國警方在遊行路線沿途部署大量警力,進行安全戒備。遊行人群一路有序行進,不斷高呼“反暴力、要安全”等口號,引發當地居民的強烈共鳴。不少人都向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證實,自己曾是盜搶犯罪的受害者。隊伍行至案發地點時為張朝林默哀一分鐘。

8月21日,法國巴黎的華人遊行隊伍。

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池萬升表示,僑胞張朝林遇害為每個人都敲響了警鐘,大家要向政府表達訴求,希望法國政府認真傾聽華社的呼聲,切實改善治安。華僑華人在巴黎很多地方都是盜搶甚至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有些案件惡劣程度堪比恐怖襲擊,是法國社會發展的毒瘤,必須加以根除。

瑪麗亞姆-戴赫卡維稱,安全問題不僅僅是華裔族群的問題,每一個人都受到了挑戰,但是無疑華裔受到的傷害更大。她也呼籲加強當地警力。希望通過這次遊行讓國家聽到公民的呼聲。當地市政府也會認真對待華人的訴求,推進在敏感街區安裝監控攝像頭的進程。

鑒於華僑華人在法國面臨的治安頑疾長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此次又發生張朝林遇害的惡性事件,旅法僑界決定打破2010年和2011年兩次“美麗城大遊行”以來的沈默,計劃於9月4日在巴黎市共和國廣場舉行更大規模的集會遊行活動,再次向政府發出“反暴力、要安全”的呼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69

安倍歷史性訪問珍珠港:悼念不道歉,遞話特朗普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把自己同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最後一次會晤,放在了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

當地時間12月26日晚,安倍將抵達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地珍珠港,以紀念1941年12月爆發的“珍珠港事件”。

按照行程,安倍將與奧巴馬一起訪問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的遺址“亞利桑那紀念館”並獻花。同時雙方領導人還將發表講話。此外,安倍還將與即將卸任的奧巴馬進行最後一次首腦會談。

鑒於奧巴馬此前的“廣島行”使其成為首位訪問廣島的在任美國總統,安倍的“珍珠港之行”也使其成為首位到訪珍珠港事件遺址的日本在任首相。早在1951年,時任日本首相吉田茂曾到訪夏威夷,但當時“亞利桑那紀念館”並未建成,因此,美方此次極力促成安倍到訪該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珍珠港發動襲擊,造船2400多名美軍士兵和平民在此次偷襲事件中喪生,18艘美軍戰艦被炸沈或毀壞。此外,美國還損失了164架飛機,日本則有62人喪生,主要為飛行員。

今年5月,奧巴馬對二戰時期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廣島訪問還歷歷在目,而安倍又將開啟對夏威夷的歷史性訪問,被視為對奧巴馬廣島行的回訪。一場意義特殊的“和解大戲”將在日美這對特殊的盟友間上演。

悼念,而非“道歉”

在奧巴馬5月訪問廣島之前,就有日美媒體紛紛猜測,奧巴馬會不會在那次歷史性的訪問中對遭受原子彈攻擊的日本平民做出道歉。同樣,在安倍此次正式開啟對珍珠港的訪問前,也有媒體猜測,安倍會不會率先做出道歉的姿態,為美日那段糾葛的歷史畫上“徹底和解”的句號。

遺憾的是,日媒目前公布的消息顯示,安倍即將在珍珠港事件遺址上發表的講演不包括“對美方的道歉”,給出的理由是,“奧巴馬廣島行也沒有就投擲原子彈對日方表示道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指出:“(此訪)是為了悼念,而非道歉。”

據報道,安倍在發言中可能仍會與此前在美國國會的演講保持同樣的基調,即提到對過去戰爭的“痛徹反省”和“深刻悔悟”,不說道歉,力求與奧巴馬訪廣島時不道歉的基調“保持平衡”。

在安倍訪問珍珠港前,約有50名日美兩國歷史學者於12月25日發表了一份“公開提問信”。其中呼籲,若安倍要祭奠在珍珠港事件中喪生的美國人,難道不也有必要祭奠中國、朝鮮半島和亞洲各國的戰爭死難者嗎?

向特朗普傳話

除了對珍珠港事件遺址進行歷史性訪問,安倍還將抓緊最後的機會,與奧巴馬共敘其在任美國總統8年間日美同盟關系的進展。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在此前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奧巴馬總統期待27日的訪問將是“美日同盟力量的再度展現”,以及兩國如何“化敵為友的明證”。同時,康達表示,在美日領導人的單獨會面中,雙方將回顧過去多年來美日同盟的進程,以及評估雙方在政治、經濟與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合作契機。

至於被問及是否會評論安倍本月早些時候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的情況時,康達並沒有給出直接的回答,只是強調雙方領導人將把會晤重點放在美日同盟的深化方面。

此次安倍訪美的時機也頗為微妙:距離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不到1個月。此前,特朗普已多次質疑美日同盟的一些問題,還要求那些擁有美軍基地的海外盟友承擔更多費用。目前,約有5萬名美軍駐紮在日本。此外,特朗普還計劃在上任伊始就擱置“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而安倍好不容易才說服日本國會通過該協定。對於奧巴馬對廣島的訪問,特朗普也頗有怨言。

因此,特朗普新政府可能在美日關系方面“轉風向”的態勢,也迫使安倍在特朗普勝選後的第一個星期急急忙忙地趕到紐約的特朗普大廈與這位新總統會面。對於安倍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保未來美日間的同盟關系得以進一步延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65

悼念大舅子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mru.html

    大舅子60周歲退休,還不到兩年,因患胸腔惡性腫瘤,今天下午病逝,終年61周歲。
    他意識到自己這次臥病不會再起了,但他至死都沒有跟家人和我們說過一句自己怎麽難受的話,怕別人擔憂。
    近幾天,他一直昏昏沈沈的,今天上午,他突然精神稍有好轉,說了一會兒話。他說:“希望自己再拖三個月,這樣可以積攢起三個月的退休工資,給自己買墳了,家里就可少花這筆錢,大家也可少費心……我還有很多事情來不及做……”他姐(我老伴)和在場的人聽得潸然淚下。
    下午3:50,大舅子看似是平靜地睡去的,其實,他是懷著強烈的求生欲和極度的悲憤,極不甘心地離開這個世界的!氣象預報本來說今天是陰天,可那會兒卻下了一陣子大雨。
    我們常聽到這句話:別說你有多少好朋友,就看你落難時還有誰在你身邊。大舅子從小到大,尊老愛幼,樂於助人,自己省吃儉用,卻幫助過許許多多的人。比如,他口袋里一有點錢,就會花在別人身上;臨終沒有一丁點積蓄。這次生病,讓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就這麽一個普普通通的草根,生病期間竟有那麽多人來探望他,老老少少都有。很多人看了他,轉身就淚流滿面。做人的價值我們哪個及得上他!
    大舅子走得太早、太快,沒有享受過一天退休後的清福。
    不多說了,喉嚨堵住,心里難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18

眾星心痛悼念

1 : GS(14)@2014-09-04 13:49:43

Ladies' Code昨日發生恐怖奪命車禍,消息震驚演藝界,一班藝人紛紛悼念不幸身亡的成員高恩妃,並為其他傷者打氣。


miss A成員秀智

「為已逝的故人祈福,我真的感到很心痛,希望其他成員能夠早日康復。」



SJ成員圭賢

「這不是他人的事,希望看到這段留言的人能夠一同為她們祈禱,希望傳來好消息。」



2AM成員趙權

「這是個非常令人心痛的消息,正值花樣年華,一切正在開始,我會一直祈禱。」



KARA成員朴奎利

「怎會發生這樣的事,今天(昨天)可是昭政的生日啊,請一定要獲得力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0904/18854820
2 : GS(14)@2014-09-04 13:51: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0904/18854822

韓星因為經常趕通告而開快車,有時又因太夜收工而冇精神揸車,經常發生大小車禍。當中最叫粉絲印象深刻的是07年男團Super Junior(SJ)的車禍,當時成員利特、圭賢、銀赫和神童出席完電台節目後,在返回宿舍途中發生翻車意外,傷得最重的圭賢更險死,要安裝人工呼吸機,利特則要縫170針。

近月頻出意外
多名韓星亦頻頻炒車。女星孔孝真今年6月凌晨拍完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收工回家時,在路上遇上三車連環相撞,導致額頭受傷、左手骨折,而膝蓋更要做手術,事後她亦坦言自己自意外後患上失眠症。上月,男團BIGBANG的G-DRAGON(GD)和太陽趕往釜山參加演唱會,在高速公路遇七車連環相撞,當時他們的座駕車頭凹陷,幸好無人受傷。而男星張根碩上年趕去仁川機場時座駕撞向前面的巴士。
撰文:江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61

K-Pop之王:Ladies’Code悼念MV曝光

1 : GS(14)@2014-09-17 14:01:40

韓團Ladies' Code於今月初遇上交通意外,令成員高恩妃及權梨世先後離世。為悼念她們,Ladies' Code的事務所日前以組合歌曲《I'm Fine Thank You》製作了一條影片。影片由恩妃及梨世於生前錄製的畫面剪輯而成,片中恩妃及梨世不時露出笑容,更有恩妃生前跟粉絲說:「大家不要傷心,我們之後還有機會見面。」及「我愛你,你知道我愛你?」的畫面,即時令粉絲大感心痛。



【動Live】iPhone6搶先玩,朝9晚5全港巡迴試機
http://bit.ly/liveiphone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0917/188682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12

城城悼念司馬燕「親切笑容永在」

1 : GS(14)@2015-01-16 08:28:31





■司馬燕很有心思,以往每年必影全家福製聖誕卡寄送親友。互聯網圖片


【永別司馬燕之以相憶友】上周六「抗癌勇士」司馬燕不敵癌魔,在睡夢中離世,終年51歲,丈夫吳忠義(Togi)及一對兒子吳澋滔及吳景耀傷痛不已,家人已着手為她籌備身後事,日內會把司馬燕的遺體運往加拿大溫哥華土葬,長眠寧靜的加國。06年長子吳澋滔曾與郭富城合作拍電影《父子》,當時司馬燕當星媽,在片場內外傍實兒子,城城昨在微博悼念她:「還記得十年前在馬來西亞拍攝電影《父子》時,你對澋滔的關愛,母親所留下的親切笑容……永在!司馬燕小姐一路好走!」



■吳澋滔曾於06年與郭富城合拍電影《父子》,星媽司馬燕同行貼身照顧。

■有指司馬燕的遺體將於下月3日經殯儀館裝在同類的箱(圖)運到加拿大安葬。


■司馬燕(左)的舊菲傭亦在fb貼相大讚老闆。

遺體下月運返加

吳澋滔前晚亦在facebook撰寫英文悼文懷念母親,稱讚她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媽媽,言語間流露出哀痛,看者心酸,司馬燕生前好友紛留言安慰吳澋滔。除了愛兒撰悼文,不少好友都在司馬燕的fb貼上舊照緬懷故友,連司馬燕的舊菲傭都貼相兼留言,大讚老闆。
Togi前日現身北角殯儀館,估計是商討安排身後事事宜,據知Togi打算下月3日起程,三父子伴着司馬燕的遺體離港。由於要把遺體運送加國,當地安檢比較嚴格,遺體要由殯儀館安排注入防腐劑,放在棺木再裝箱,安放妥當便直接運到機場出發。Togi希望在不受騷擾情況下送別亡妻,待安頓了司馬燕後事,全家才返港,於農曆新年後在香港的酒店舉行告別派對,邀請司馬燕生前至親好友出席,以笑聲送別她。記者昨走訪司馬燕寓所紅山半島及北角殯儀館均未見Togi三父子出現,昨日有雜誌爆料指司馬燕生前有感自己及家人都患癌,是高危一族,所以她曾勸喻兩子要年年驗身。採訪:李森、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5/190027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19

悼念「阿拉伯之春」埃及女遭警槍殺

1 : GS(14)@2015-01-27 00:55:08





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在「阿拉伯之春」被推翻四周年前夕,警方加強保安嚴防民眾聚集,首都開羅前天有人和平示威,警察在驅趕示威者時擊斃一名女活躍分子。



三十四歲的阿勒薩巴格(Shaima al Sabbagh),當時正遊行到解放廣場準備獻花給四年前推翻穆巴拉克的烈士,沒想到會飛來橫禍,遭警察用小號鉛彈擊中頭部倒地,送院後不治。總理馬拉布表明會徹查事件,嚴懲兇手;內政部卻指是伊斯蘭主義分子所為。昨天再有九名示威者被警察殺死。



■埃及社運人士阿勒薩巴格在遊行期間中槍倒地(左)。 路透社

■阿勒薩巴格



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在預錄廣播片段中悼念革命犧牲的烈士,呼籲民眾要有耐性才能達成四年前革命的成果,但人權組織批評塞西前年推翻民選總統穆爾西(Mohamed Morsi)後,恢復穆巴拉克的專制統治,打壓示威者。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6/190165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52

廣東梅州祖居逾3,000人悼念

1 : GS(14)@2015-03-30 08:21:09





李光耀位於中國廣東省梅州市大浦縣高陂鎮唐溪村的祖居「中翰第」,昨亦有逾3,000人出席悼念活動,現場擺放了百多個花圈,寄託着宗親們對李的無限哀思。《李光耀傳記》的作者張永和特地從福建龍巖老家趕赴梅州出席儀式。中翰第由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建於1884年,昨日上午10時許,李氏宗親及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齊聚中翰第,沉痛悼念李光耀。在中翰第李光耀靈堂前懸掛着兩幅輓聯,分別寫着「光輝偉績垂宇宙、耀炫豐功壯山河」。李氏宗親們以客家特有的喪葬方式,請樂隊奏哀樂,燒香拜祭。



堂弟遺憾未能見面

出席儀式的《李光耀傳記》作者張永和表示,他曾在新加坡舉行的客家鄉親聯誼會上見過李光耀本人。張永和指李光耀「很開放,對儒家思想很尊重,講究『忠孝仁義,禮儀廉恥』八字方針。對《易經》、八卦深有研究。善於運用東方智慧治理新加坡」。由深圳到梅州大埔參加悼念儀式的李奮森(84歲),據稱為李光耀的堂弟。他表示,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和堂哥見上一面,這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李奮森稱,早在1987年至1992年,他生病期間曾陸續收到李光耀父親郵寄的合共7,000元人民幣,給他治病。直到1997年李光耀父親去世前,兩家都斷續地保持着聯絡。此外,在上海,新加坡商會昨早安排700名新加坡人在酒店收看國葬直播。新加坡駐上海總領事王首毅也有出席活動。新浪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0/190952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