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支持學聯和學民思潮和平佔中!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29.html
一個大學法律系畢業的中坑棚友傳來的一段訊息,令筆者非常感動:「如果大家希望社會變好D,唔洗成世挨貴樓貴租、唔洗自己仔女挨更貴既樓、唔洗仔女只係做房地產、金融既投機行業先俾人贊醒目,咁或者今日下午花幾小時上街散下步,呢D改變或會出現。為了一個完美的未來,大家應該中環街頭見!」
2014年9月4日九倉(00004:HK)高見63港元後,這隻具自由行概念開始逆市回落。2014年9月28日凌晨佔中三子宣佈提出佔中,而特衰政府公安冷血向手無寸鐵「和平」抗爭的學聯和學民思潮同學施放催涙煙後,筆者便覺得今天開市也許是撈底九倉(00004:HK)之時。果然九倉(00004:HK)甫開市便急跌超過半成,最低53.80港元,收到市55.20港元。佔中的意義之高比期權的公式還深奧,筆者層次低未能理解。但佔中遍地開花令筆者於今年八月清倉後出現一個難得的入市機會。加上罷課之風令小妖享有一天的假期,大妖則可以因學校舉行聲討公安暴力鎮壓大會而Hea足一天,所以筆者不但支持學聯和學民思潮和平佔中,還期望遍地開花,那麼便是筆者進一步入市的絕佳時機! 
無奈的是,左仔和販民不停在社交網絡上發放大量垃圾訊息(所以騰訊控股(00700:HK)僅下跌0.77%)。什麼解放軍27軍入城、689下台、特衰政府公安冷血實彈開槍、學聯到公安宿舍圍毆公安家人之類。相信不消數天,便會好似1989年春夏之交的事件一樣,出現習近平中槍之類的新聞矣。畢竟佔中成功癱瘓港九交通令特衰政府公安索性順應市民之求不用任何武力鎮壓和平示威者而大隱隱於市(蛇王),正是各得其所哉。今晚筆者決定和南洋老千和金牌經紀飯局月旦政事,慶祝佔中成功,探討投資機遇和未來數天的政治風如如何吹!

首先是金牌經紀談論689被習總放棄的傳聞,似乎堅過石堅。不過筆者引用《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中許社長有關「一國兩制」和政治生態的言論,今天李飛所講的普選方案根本是根據1980年代鄧小平拍板的原則。當年香港GDP還高於中國之際,鄧小平為了挽留港商餅仔會留港兼貢獻祖國改革開放,確立了在一國之下中國行社會主義(其實應該國家資本主義),而香港則實行港(商)人治港的資本主義。未來的特首無論如何選,必須是堅守一國而維護餅仔會壟斷香港政經利益的代理人(Proxy)。至於基本上支持民主(抗共)的都是中產,但當年中共和餅仔會均刻意把中產和基層排斥於建制外,亦預期這班膽小如鼠的中產在情感上會支持激進民主派。多年後回顧基本上竟一語成讖,所不同的是中港政經實力此消彼長,餅仔會統戰價值大縮水。若不是佔中三子攪局,也不會出現老懵董引餅仔會面聖以港制港下咸魚翻生矣!
因此無論點改,特首必須是堅守一國而維護餅仔會壟斷香港政經利益代理人的基本底線不可能有變。無論米帝如何支持吹潮哥也不及中美每年以千億美元計的政府經關係可比。加上共匪可以引用基本法十八條以平亂為由提早接管香港,同時實行共匪法律踢走香港老爺直接押送CY LAI和吹潮哥去可可西里勞改。所以若港人迫共匪反面最驚係餅仔會,其次便是被共匪定性為勾結外國勢力的反動份子如CY LAI、佔中三子和吹潮哥之流。 
正如橋王許仕仁在新地案作供時可見,香港政壇上層的高官和政棍(包括左仔和販民)均和海內外金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當前佔中危機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餅仔會內閧(其實當年梁唐血拼和早年老懵董腳痛下台已經一葉知秋,無獨有偶689和老懵董亦大力推行壓抑樓市措施),因此今天熱血靑年罷課上街極有可能替別人權鬥作嫁衣裳兼炮灰。以為趕了一個政棍下台可以唔洗成世挨貴樓貴租,結果只是換了另一個更忠心的餅仔會Proxy矣(好似貪曾)!
近年拜讀完哈佛學人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鄧小平時代》後,筆者對當年8964有更深的理解。不知甚的兩年多來隱隱覺得8964 (Version 2.0)正逐步在香港實現。左仔和販民互不相讓兼愈來愈激進的示威只有導致街頭第一滴血的出現!受過8964教訓的共匪亦不會愚到在時機未成熟出解放軍。要解放軍入城血洗,必先能獲得民意基礎。要有民意基礎,必須先有人動員砵蘭街十四軍和元朗社團縱隊加入支持和平學生集會。不過在雙方對恃之際幕後金主必向左仔、販民甚至佔中三子進行遊說工作。戴教授有天大理想叫人哋的仔瞓街也好,也不想日後自己的兒子連洗廁所也冇得做。呢場世紀大豪賭如果之後四四六六拆掂佢,還望下回分解。
走筆至此,據說特衰政府公安已經順應放軟手腳任由民心學生用愛與和平遍地開花。剛巧Whatapps又收到一段訊息:「各位如有相熟的士或朋友揸車,請你地通知佢地元朗8點後唔好入因為網上組織了9點佔元朗,希望通知唔好塞死佢地。」之後又收到數張砵蘭街十四軍穿黃絲帶的照片,這令筆者回憶起上世紀數次港島區遊行示威觸發九龍區社團聲援大暴動。這時電視重播老奸臣惑的689昨晚午夜時陰陰笑的廣播,難道這是欲擒先縰借民意反彈令敵對勢力(包括販民)一舖清袋的詭計?!這…應該是筆者想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36

好不主席:達明.思潮

1 : GS(14)@2012-08-23 13:23: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3/16627460
昨天拙文那張以 LED光幕砌出「究竟誰人愛釣魚島?」字樣的附圖,一看就知道是隨手拍下的即興作品,也就是出自上星期日晚,我在達明演唱會記下的其中一幕。嚇?又係達明,乜唔係啱啱無耐先睇過嘅咩?確係,不過每年去完六四紀念遊行之後,冇過幾日就係燭光集會,咁係咪嗰晚就唔會再去維園先?當然這樣的類比有點強辭,但人生裡不會有很多的事情值得一撐再撐,既然有幸遇上,就該好好珍惜。
或者有一天,正如明哥(黃耀明)那晚所說,不知道達明會否因為唱了一些批評政府的歌曲,觸動當權者的神經,情況就好像那支不過就是憑歌觸怒普京,復遭拘禁的俄羅斯女子樂隊「 Pussy Riot」般,因言入罪。而我們這些觀眾,說不定也要干犯上「非法集會」的風險才能載歌載舞。
抗國民教育 人人有份
其實幾個月前那場演唱會的餘韻仍縈迴腦海,久不能忘,沒想到,這晚的演出更是激盪人心,群情洶湧,而且可記為香港演唱會史上經典。因為演出非但極盡視聽之能事,在場觀眾更似經歷了一場大型政治集會,不過就係透過音樂表達訴求,而事實上,大家甚至有一齊嗌過口號。
其中最叫人震撼的一幕,莫過於有數十位手持國民教育手冊,頸戴紅領巾的學生魚貫出場,然後隨音樂響起,合唱那首殿堂神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歌曲本身已經教人錐心入骨,要加上後期震攝的 MV動畫,一個個戴著同樣式,五官幾沒面具的學童,在冰冷、空洞的工廠內,經由輸送帶整整齊齊的送往一部大型機器內,並被擠搞成一絲絲的免治肉……類似的畫面亦在舞台播映,而台上學生更以紅領巾蒙上眼睛,那刻義憤填膺,醞釀涕流。
30多年前一首嘲諷政府體制及思想教育的歌曲,竟然恰如度身訂做的能夠套用在現已如箭在弦的「國民教育」上。以前每次聽呢隻歌,睇嗰段片都已經膽顫心驚,今次的現場演繹,配合現實境況,簡直就係每根毛管都戙曬出嚟。而當首歌完咗,淚盈滿眶的明哥邀請當中一位學生發言,他當然就是黃之鋒,而其他的也就是學民思潮的一眾成員。
之鋒以一貫稚氣但感染力十足的語調向我們說:「大約兩星期後就要開學,國民教育也即將推行,我們這班學生在剩餘十多天還可以做甚麼?反對國民教育這條道路,並不是只有學民思潮在單打獨鬥,而是有更多老師、更多家長,以及各位市民在支持著。
我們生活在香港,為了下一代享有思想自由,為了下一代懂得是非黑白,這條道路絕不易走,但是我們卻責無旁貸!」擲地有聲,對呀,不只是學生、父母、師長,而是「我們」每一個港人!
盧先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01

譚志源:京關注港獨思潮蔓延

1 : GS(14)@2016-04-23 18:24:35

【本報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昨赴京,與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王志民會面後稱,中央關注港獨思潮惡化或有進一步蔓延趨勢,他相信做好一國兩制就是應對港獨思想的最好方式。有泛民反駁,港獨思潮冒起是特首梁振英對港獨主張「喊打喊殺」才會「自討苦吃」,相信讓港人有雙普選才是最好應對。譚志源昨與王志民在港澳辦會面個多小時後稱,他向王報告內地區域合作想法,及與青年交流、實習和合作機會的事宜,而在會面尾段就「簡單地觸及」港獨問題。譚指中央關注港獨思潮「會唔會惡化或者係有進一步蔓延嘅趨勢」。



范國威:是中央及梁特促成


譚雖未有與王具體談論如何應對港獨,但指中央和港府相信,做好一國兩制、貫徹執行「一個國家嘅意識同兩個制度嘅堅持」就是應對港獨思想的最好方式。新民主同盟范國威認為,中央領導人確實對港獨思潮有憂慮,但同時北京亦應考慮到,是中央破壞一國兩制,加上梁振英於施政報告「喊打喊殺」狠批港獨,才令部份港人和青年覺得一國兩制破產。范又指過去台獨問題的討論亦提及,若內地民主化就可以聯邦制處理台灣問題,屆時便毋須台獨,故此若北京做好一國兩制,還港人雙普選,真正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避免令港人絕望才是應對港獨的最好方式。另外,譚志源亦指未有與王志民討論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下月訪港期間會否與泛民會面問題,指有關事宜由特首辦安排。民協馮檢基指泛民未有討論會否與張會面,自己亦無收到邀請。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新民黨田北辰則指相信張德江訪港時會回應港獨問題。■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23/19583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516

港獨思潮蔓延 曾:京責任較大

1 : GS(14)@2016-09-03 23:23:44

【本報訊】對於梁振英聲言要打壓的港獨,曾鈺成在《時代》訪問中指出,中央政府應對港獨思潮蔓延負上較大責任。他亦主張要將港獨與自決分開看待,在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份的大前提,港人對自己的路向應有更大參與及發言權。曾鈺成表示,港獨興起是源於香港正經歷一個新政治時代,他們一代生於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習慣了極大自由而極少民主的政府管治,他們亦見證了香港回歸的中英會談及《基本法》制訂,相信一國兩制對香港最有利。但年輕一代生於屬於他們自己的地方,當政府就民主發展及生活改善等承諾均落空,他們有理由感到不滿。港人希望得到更多自由及一國兩制有更大保障,但北京卻憂慮一旦放手,香港就會失控。中央現在是要預防失控,而港人則感到干預越來越強。他承認,由於中央政府掌有權力,亦負責制訂政策,應對港獨思潮蔓延負上較大責任。但他認為中央最初確有堅守不干預香港的立場,到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中央才醒覺需改變政策,變為密切監察香港情況,在有需要時採取必要措施。


港人應有更大發言權


他指出,應將港獨與自決分開看待,如果港人接受「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份」的大前提,就可以要求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大參與,在一國兩制的未來發展路向上,港人應有更大發言權。當被問到覺得自己是香港人、中國人還是世界公民時,曾鈺成表示,自己首先是中國人,但每當在海外被人問及國籍,他自稱是中國人之餘,亦會補充自己來自香港。他承認,外國人普遍認為香港人與台灣人都比大陸人好。「這是一個可悲的事實,你怎能怪責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設法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呢?」■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3/197585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77

大律師公會引述王光亞: 激進思潮氾濫損香港

1 : GS(14)@2016-10-22 22:21:48

■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引述王光亞(圓圖)稱激進思潮要適可而止。



【本報訊】正在北京訪問的香港大律師公會昨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主席譚允芝會面後引述王稱明白港人因對現狀不滿,所以透過選舉讓一些激進派入議會表達意見,但他叫要適可而止,又不點名批評青政議員行為不負責任,警告若任由激進思潮氾濫,會對香港法治、主權及穩定造成傷害,但王無提及要用更嚴厲或釋法手段解決問題。譚允芝又引述王稱明白香港面對就業、房屋及新移民等問題,認為可透過協商解決,不希望所有問題也上升為政治問題。對於明年的特首選舉,譚允芝向王光亞表達香港人有期待,以及關注哪些人會參選,但王光亞沒有對此作任何回應。



■梁頌恆(左)及游蕙禎原定本周三再次宣誓,惟因建制派離場致流會。

建制逼主席押後青政宣誓


另外,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和建制派議員昨開閉門會議後見記者講述下周三安排。廖指建制派將透過他及集體聯署書面方式,請求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下周三不要為青政兩名議員安排宣誓。廖未交代押後議程有何法理根據,只稱:「呢個由主席去考慮,因為我哋交代咗,呢件事係我哋政治行動,同司法進程毫無關係。」假若梁君彥不接納建制派要求,他們會否令立會「無限期流會」,廖未有排除可能性。梁君彥透過立法會秘書處發言人表示,就建制派議員的建議,他需與立法會秘書處及法律顧問作出研究。公民黨議員楊岳橋批評建制派行動並無任何議事規則和法律基礎,認為梁君彥無任何改變上周決定的理據。■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2/198087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78

李國章:港獨思潮因不滿建制

1 : GS(14)@2016-12-01 07:59:29

【本報訊】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昨晚舉行論壇,邀請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首度與師生直接對話。會上有人問他會否參選特首,他強調自己「與世無爭」。至於港獨思潮,他指香港要背靠內地供應糧水,一旦連結中斷,遲早要重新乞求祖國,討論港獨完全浪費時間,有校友指李態度強硬多次與台下師生針鋒相對。論壇以閉門形式及英語進行。據了解,有台下與會者詢問今屆棄選特首選委的李國章有否打算選特首,他指有好多人想選特首,但特別以中文強調自己「與世無爭」。


不同議題批評港大師生


有人問他應如何處理現時的港獨思潮,他認為港獨出現只因年輕人不滿建制,情況有如脫歐,又指越叫年輕人不要做他們就偏要做,所以才有港獨出現。他又指,因為香港要靠內地供應食水和糧食,這個連結一旦中斷,遲早也要重新乞求祖國,所以他認為討論港獨是完全浪費時間,又認為大家應該用理性說服港獨支持者放棄港獨,而非感性說服。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以校友身份出席,他指李國章還就不同議題上批評港大師生,包括指摘港大在部份排名上跌出百大,以及嘲諷有教員以學術自由掩飾自己的平庸,但當葉追問時,李國章又指只是少數人如此。葉批評如果只是少數人如此,為何他要小事化大經常提起,認為李把維護學術自由的教師暗示為不勤奮的人。「你作為一個大學校委會主席,希望你會畀多啲鼓勵,而唔係小事化大影響教學士氣。」葉建源指論壇氣氛雖平和,但台上台下多次針鋒相對,更有校友指李國章「戰鬥格」,葉形容李態度一如以往強硬,在論壇上以偏概全地批評港大師生,「希望主席作任何批評都要有事實根據」。■記者袁楚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1/198513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60

本土思潮令中港更互不信任一國兩制前景堪憂

1 : GS(14)@2017-05-19 05:27:48

香港回歸中國即將20周年,惟港人對中央政府信任每況愈下。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崔大偉(David Zweig),應邀到美國紐約出席講座。他接受《蘋果》訪問表示,北京過份憂慮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力,惟本土思潮湧現令互不信任情況火上加油,崔大偉坦言,對香港一國兩制前景「擔心多於樂觀」。駐紐約記者:鄭柏齡還有不足兩個月,香港便回歸中國20周年。操得一口流利普通話、經常到中國不同大學演講的科大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崔大偉,應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 China Relations)邀請,到紐約出席講座,吸引不少政商界人士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駐紐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柏嘉禮(Steve Barclay)等到場「取經」。崔大偉會後接受《蘋果》專訪指,中央政府雖賦予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承諾,但近年施政向「一國」方面愈走愈近,「有些人還在問,2047年(回歸50年)會怎樣,可能10年後已變得很不一樣了」,他認為「一國兩制」漸失平衡,對香港前景「感到憂慮多於樂觀。」崔大偉指,中央政府過份關注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力,經常錯判形勢,把港人政治訴求歸咎於「海外勢力」;但另一方面,香港在「兩傘運動」後捲起本土思潮,他引述去年調查顯示,在18歲至29歲的港人中,竟有40%認同香港應該獨立,「中央對香港的評估,本來就有『神經質(paranoid)』,而本土、港獨等情緒愈來愈高,根本在『邀請』北京進一步插手香港政治。」以777票當選下任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將於7月1日正式就任。崔大偉認為,她當務之急是解決多項社會民生問題,包括房屋、退休保障、教育及公共醫療,並尋求與青年對話,「讓條他們覺得留在香港仍有希望。梁振英競選時說過會跟市民對話,但最終做不到,港人覺得政府已不關心他們,是很可悲的事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53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27

義工:可與本土思潮兼容

1 : GS(14)@2017-06-10 12:17:19

【本報訊】年輕一代對應否悼六四、如何悼六四大有看法,但上一代過去28年都堅持以一點燭光明志。3位為支聯會六四燭光集會出力十多年的老一輩義工均指,不論有多少人支持本土思潮,都希望他們不要排斥支持平反六四的人。


盼有生之年見證平反


自1990年第一屆燭光集會已為支聯會做糾察的梁先生,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參與了本港舉行的100萬人大遊行,此後每年集會從沒缺席。他表示,至今仍對當年參與學運的人士敢於對抗暴權大為感動;相信不參與集會的年輕人都是希望香港有真正民主,只是冀以不同方式表達,包括鼓吹本土思潮,「不過(我覺得)係負面嘅做法」。他又稱,留意近年參與集會的內地人較願意捐款,捐款額亦較港人高,或反映該些人士即使在內地經過多年思想箝制,也沒被洗腦,是一件好事。參與支聯會義工工作14年的專上學院講師陳先生亦表示,傾向相信香港民主進程與內地息息相關,認為不願意支持平反六四的人,是不理解香港現實環境,「因為香港(民主進程)不能脫離中國因素」。他又認為本土思潮與平反六四可兼容,期望年輕人能夠從六四歷史中,認識及理解每年集會的意義。63歲的支聯會義工馬楚明,參與支聯會28年,他對於時下學生認為要忘記六四,「未見過屠城,都不應蒙蔽自己的良知」。他指現在仍有一線希望改變政權,相信有生之年能看得見平反,「人幾少都要繼續去,只要有人繼承,就唔會令呢團火熄滅,要薪火相傳」。■記者于健民、鍾雅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5/200448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