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起得早,在花園做完運動返到客 廳尚未到六點。見我進門,Pierre即從梳化站了起來相迎,這個孩子這麼早起來,一個人坐在客廳有啥事?噢,他原來在等我,想問淮我可否用鋼琴練琴。那 當然可以,我說。聽到我這樣說,他笑了出來,跑去關上通往走廊的大門,以免琴聲騷擾仍在樓上睡覺的人。 這個孩子既細心又有禮貌,現在很少這樣有家教的小孩子;一般的小孩子都不是這樣的,這個法國孩子真特別。我本來不喜歡招呼人在家裡留宿,上次在巴黎我家肥 仔帶他跟我們一起去吃印度菜,我蠻喜歡這個充滿自信而又彬彬有禮的小孩子。他路經香港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姐姐,肥仔問我能否讓他在我們家住幾天,我一口答 應了。這些日子,朋友介紹孩子給我認識,他們大都顯得懶洋洋,老不高興地伸手出來跟我握手,就算遞過手來,也不抬頭望我一眼。大陸朋友的小孩子更是無禮貌 得教人要即場賞他們耳光。遇上這樣的情形,孩子的父母難免尷尬,慌忙為孩子開脫,說什麼孩子未睡醒,或嘆息小孩子太自我。大陸的父母卻往往不會感到尷尬, 有些甚至以孩子的態度為理所當然,加以默許。這樣的父母,真是豈有此理!見到這樣的小孩子怎不令人沮喪?見到像Pierre般有家教的小孩子可教人對下一 代懷抱希望。 是的,家教是關鍵,孩子沒教養那全是父母的責任。這些父母金玉其外,對陌生人禮貌周到,在家裡可粗口爛舌。父母的身教決定孩子的行為是好是壞。若然在家裡 父母毫不尊重家人或傭人,很難想像這樣的身教會培養出有禮貌而又尊重別人的孩子。不少父母都着眼於留下多少財富給孩子,或給他們多少教育,卻忘了給他們好 好的教養。他們彷彿不知道財富、教育都是身外物,教養才是最重要的資產。人生最大的財富是活得快樂,我相信有教養的小孩子會懂得如何快樂地生活。有教養的 小孩子長大了在社會做事會受人尊重,因而充滿自信更有自尊心。這才是父母留給兒女最寶貴的資產,因為這樣的孩子才會在真實的世界裡過着快樂的日子。忽略家 教的父母似乎都不太擔心孩子的未來;他們似乎相信到孩子出來社會做事,與人相處,每遇到挫折或被排擠,他們自會調整對人、對事的態度。既然現實生活會改變 孩子的世界觀,那又何須父母操心?真的嗎?他們未免太樂觀了! 是的,孩子長大了出來社會做事,他們必然會有挫折,也難免受人排擠,那可能會改變他們對人、對事的態度,令他們學曉吸收教訓、加以改善。不過,要是這個想 法稍縱即逝,或為潛意識的念力所淹沒,他們便不難故態復萌。人不僅是環境的動物,更是歷史 —— 我們過去的經驗 —— 的奴隸。最近我們到親戚家吃他女兒做的順德菜,吃到一道小時候母親常給我做而我又很愛吃的茄瓜煮鯇魚。我覺得非常好吃,我老婆及其他人卻覺得不過如此而 已,這顯然是我潛意識裡的喜好超越了味覺意識的例子了。 意志力不能有意識地完全控制人的行為。更多的時候,我們是為潛意識的驅使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作條件反射式的反應;我們絕大部分的行為更是為潛意識所支配。 自呱呱墜地到年輕時期,我們累積了川流不息的感知(perception),這些感知是感覺、思維和潛意識的相互感應而形成的性格,而這也就是自我了。我 們是透過自我 —— 我們的內心世界 —— 透視外在的世界,自我也因而操縱我們的行為。於此可見,那些認為意志主宰行為的人其實是認為意志可以輕易地克服潛意識對行為的支配,這個想法是不切實際 的。美國總統林肯為了解放黑奴不惜發動內戰,人們從不懷疑他為黑人爭取平等和自由的決心。可是他早年為環境薰陶,也因而歧視黑人;他的潛意識更出賣了他。 以下是他不自覺的言論:「I will say then that I am not, nor ever have been in favor of bringing about in any way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quality of the white and black races.....there is a phys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hite and black races which I believe will forever forbid the two races living together on term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nd I as much as any other man am in favor of having the superior position assigned to the white race.」 這是林肯總統一八五八年在Charlestown, Illinois辯論的演辭。可見潛意識的念力有多強大!我到樓上洗滌過後下到客廳,坐下來聽Pierre練琴。他在彈韋華第(Antonio Valvadi)的《四季》,琴聲鮮明輕盈生動,非常優美動聽。他閉目埋首琴鍵,隨着音樂節奏輕輕搖擺身軀,兩手在琴鍵上飛舞,在音樂中忘我,彷彿琴鍵並 不存在那樣,他雙手按着的是心中的音符,音樂從他心中飄逸而出。他在彈琴,但他的意識中並無鋼琴,鋼琴便是他的直覺,是他的直覺奏出抑揚頓挫的琴聲。練琴 為求熟能生巧,這個「巧」便是潛意識的反應,他其實是在培養潛意識的音樂感應。熟能生巧即是完全由直覺支配行為。我在這裡雖然是說彈琴,卻可以拿潛意識支 配行為的念力來解釋何以梁振英是個無可救藥的大話精。人的言行都為「隱晦的參照」(implicit reference)所左右。這個「隱晦的參照」是人們心裡隱藏的價值觀和信念。人往往為這個「隱晦的參照」所支配,在言行上對外在的資訊不由自主地作出 反應。 梁振英是共青團出身,自小便給灌輸了共產主義的唯物辯證教條,他受到的訓練不是叫他如何探討事實,而是怎樣透過操縱事實以達到目的。當實際的情況與他的看 法、期望或既定的目標不一致時,他的潛意識便接管他的大腦,創造出另一個版本的事實。對梁振英來說,世上沒有絕對的事實,同一樣的事實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看 出不同的真相,他自小便給灌輸了這種相對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根深蒂固地成為了他的mental script(mind 有別於brain;brain主要是意識,而mind主要是潛意識),這也就是他直覺的底稿。當他對外間事物作出反應時,這個直覺的底稿便會為他塑造出潛 意識裡所期望見到的版本。因此當他面對事實時,便會直覺而自然地按動心裡的琴鍵,只不過他從心底奏出來的不是悠揚優美的音樂,而是美麗的謊言!以後這五年 香港人會朝夕聽到如雷貫耳的謊言交響樂,創作這些交響樂的不是Antonio Valvadi而是梁振英及主宰他思維的共產唯物主義幽靈。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18 09:09 編輯 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點評:猶抱琵琶半遮面 只為心有千千結 作者:鐘正生 陶川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7日,美聯儲在12月議息會議結束後發表聲明,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並修改利率的前瞻指引:用“對於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這一措辭,取代了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的立場一致”的表述,同時也指出兩者在貨幣政策立場上具有一致性。消息公布之後,美股繼續上揚後略回落,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揚,美元指數下探後回升,黃金先上漲後下跌,原油回吐此前漲幅。 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的結果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再一次樂觀評估了就業市場的改善前景;同時修改了關於首次加息的前瞻指引:刪除了此前“相當長時間”的措辭,代之以“應保持耐心”。聲明既指出了兩者在貨幣政策立場上的一致性,又再次強調了關於首次加息的相機抉擇。因此,就何時加息而言,當前美聯儲仍有些“猶抱琵琶半遮面”。近期油價超預期下跌使得短期通脹進一步低於2%的政策目標,但美聯儲關於長期通脹預期的基準判斷並未受到影響。未來勞動力市場能否實現更穩固的複蘇,仍將是其判斷長期通脹預期及政策前景的決定性因素。 在就業強勁增長的帶動下,2014年美國失業率一路下滑。但工資增長卻依舊緩慢,因此就業市場複蘇基礎難言穩固(圖1)。展望2015年,推動就業市場複蘇的真正動力將逐漸由“就業增長”向“工資增長”轉變。預計在看到工資增長的實質性改善之前,美聯儲在首次加息的時點選擇上仍將“謹言慎行”。此外,近期海外市場的風雨飄搖,也事實上制約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我們預計首次加息很有可能出現在2015年年中或稍晚些時候,且此輪加息周期的力度將明顯弱於以往(圖2)。此前由於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超預期強勁,市場對加息時點提前的擔憂不期而散。無疑,這有助於緩和近期新興市場的動蕩(在議息會議之前,俄羅斯央行的政策組合拳已使羅布匯率大幅反彈),近日“跌跌不休”的人民幣匯率也有望得以喘息。 再度承認就業改善,繼續看淡通脹下行。美聯儲在12月會議聲明中再次樂觀評估了勞動力市場改善的前景。由於10月議息會議後反映就業形勢的一系列指標繼續向好,美聯儲在措辭中指出了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在“繼續”改善,表明其對經濟持續複蘇的信心在增強。近期油價的大跌使得市場對於長期通脹預期進一步下滑,但美聯儲仍傾向於視之為暫時性的溫和沖擊(耶倫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再度強調了這一點),其關於長期通脹的基準預測並未改變,認為“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脹將逐漸回歸至2%的目標水平”。可見,短期的通脹下行在美聯儲看來並不足慮;而勞動力市場能否實現更穩固的複蘇,仍將是其判斷長期通脹預期及政策前景的決定性因素。 修改利率前瞻指引,首次加息難提前。與此前市場的預期基本一致,考慮到“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在政策指引上的含糊其辭,美聯儲在利率前瞻指引中將其刪除,代之以“對於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聲明既指出了兩者在貨幣政策立場上的一致性,又再次強調了關於首次加息的相機抉擇。因此,就何時首次加息而言,此次議息會議向市場傳遞的信息並不明確。耶倫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但依據當前的經濟狀況,明年春季加息的可能性很低”。可見,首次加息很有可能出現在2015年年中或稍晚些時候。此前由於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超預期強勁,市場對加息時點提前的擔憂不期而散。 經濟預測偏樂觀,利率預測趨謹慎。考慮到近期油價下跌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額外支撐,在對經濟數據的預測上,12月會議上聯儲委員總體上稍顯樂觀。其中,預測2014年GDP增長區間由9月會議上的2.0%-2.2%上調至2.3%-2.4%;預測2014年末失業率為5.8%,較9月的5.9%-6.0%區間進一步下調;而預測2014年末PCE通脹區間由9月的1.5%-1.7%下調至1.2%-1.3%。在加息時點和政策利率的預測上,支持2015年首次加息的委員數由9月的14人上升至15人,而對2015年底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預測中值則由9月的1.375%下降至1.125%,顯示美聯儲委員對加息節奏仍顯謹慎。 ![]() ![]() (文章源自國信宏觀) |
年末將至,私募年底排名戰即將打響,商品市場的劇烈波動和股票市場的箱體震蕩已將排行榜的首末兩個席位提前鎖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管理期貨策略以24.25%的平均收益高居各策略收益排行榜榜首,而股票策略則以-3.42%的收益成為唯一收益為負的策略,淒涼墊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在股票私募業績頹勢一覽無余的同時,11月股票策略產品發行和備案卻雙雙激增。不少私募機構熱火朝天發行股票策略產品,同時加大了調研上市公司的力度,備戰2017年的股市行情。
另值得註意的是,盡管私募調研的公司仍大量集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但不少私募也對“雙12”創業板打折甩賣心有余悸,基於對創業板公司下跌空間的判斷,部分私募選擇對創業板高估值小票繞道避行。
私募備戰2017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在股票、債券、商品等大類資產均出現大波動的背景下,今年前11個月,僅有44%的私募基金獲得正收益。而在各策略的收成比拼中,股票策略的境遇尤為“淒涼”。
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逾6成股票產品收益為負。就整體業績情況來看,股票策略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3.42%。除股票策略之外,其余策略今年以來均取得了正收益,其中管理期貨策略以24.25%的平均收益高居榜首。
在業績頹勢難改、2016豐收無望的情況下,不少股票私募已經選擇放眼未來,備戰2017年行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便註意到,過去一個月,私募產品的備案數量和發行數量雙雙激增,股票策略產品尤甚。
格上理財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私募產品單月備案1387只,環比增長52%,扭轉了前三個月產品備案持續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私募發行產品數量迎來大幅增長,達1390只,較10月(876只)增長了59%,創下今年以來私募單月發行產品數量的第二高,僅低於7月份的2535只。
與行業整體發行新產品趨勢相同,百億級私募也在11月迎來了發行小高峰。中國基金業協會12月9日的統計數據顯示,23家百億級私募在11月共發行了21只產品,較10月的9只了增長133%。另外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在11月發行的1390只私募產品中,股票型基金占比最大,為52.50%。
除產品發行和備案的熱火朝天之外,私募基金調研的熱情也空前高漲。
Wind數據顯示,11月份,私募機構共調研上市公司393家,環比增長267.3%;私募調研次數為1806次,是10月調研次數(514次)的3.5倍。
另據記者梳理,多家百億級私募也爭當調研“勞模”,23家機構在11月共計調研了107家上市公司,而10月僅調研了32家。具體來看,以往的“勞模”、北京星石投資單月調研了32家公司,10月僅造訪2家上市公司的深圳展博投資則集中調研了18家公司,前三個月單月調研不足8家的上海朱雀投資也造訪了17家上市公司。
值得註意的是,從個股所屬板塊來看,私募機構對於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關註度保持上升態勢。據記者統計,在私募機構11月調研的個股中,創業板個股占比為30.5%,較10月上升了4.3個百分點。與之相反,主板個股占比則下降了4.3個百分點,為20.9%。中小板仍是最受關註板塊,個股占比維持在48.6%。
提防創業板風險
私募機構在產品發行、公司調研等方面動作頻頻,不少私募11月的倉位水平相比上個月也有顯著提高。
私募排排網調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參與調查的私募機構中,倉位在六成以上的增加至55.32%,42.55%的公司倉位水平在六成到八成之間,倉位在三成到五成的私募占比為36.17%,兩成倉位以下的占比 8.51%左右。
12月12日,A股市場遭遇“雙12”打折甩賣,創業板指重回“1時代”,刷新近9個月來低位1981.17點,全天重挫5.5%,倉位偏重的機構在當日受損不淺。經此一役,不少私募機構年末策略進一步趨向保守。
“在11月底12月初,無論從市場博弈還是政策監管角度保險舉牌已走過拐點,股票市場也將進入周線級別的調整。”北京鴻道投資總經理孫建冬便表示,公司目前倉位將不會有過多調整,年底前後才會逐步加倉。
上海地區一位公奔私的私募投資總監近日則更為煎熬,任職公募期間他曾以投資中小創成長股著名,也曾被譽為“明星基金經理”。12月12日當日,公司旗下一只產品凈值跌破預警線。“倉位已經降下來了,年前先不做大動作,選股思路方面可能需要調整。”該投資總監與記者交流時表示。
融智評級中心研究員劉善居告訴記者,根據融智評級中心的數據統計,12月看漲的私募占比24.07%,創新低;看平的占比55.56%,刷新高;看跌的占比20.37%,較上月有所下滑。“臨近年末,在倉位上過半私募仍以不變應對,計劃減倉的私募較多,行業整體更加謹慎。”劉善居稱。
記者進一步采訪發現,在“雙12”調整中最為驚心動魄的創業板,成為了多家私募重提防風險的板塊。“創業板已經進入講故事兌現期,從樂視網的例子來看,新興產業很多業務都在被證偽,建議回避過去兩年牛市的漲幅巨大的牛股。”深圳上善若水投資總監侯安揚直言稱。
“從創業板上市以來,最低的估值是28倍TTM市盈率。目前,創業板的估值是近60倍TTM市盈率。如果成長受挫,那整體估值是要大打折扣的,少說也有30%以上的空間。”侯安揚進一步表示,創業板仍有下跌空間。
而孫建冬則認為,過去兩個月業績增長較高的股票先期進入調整,股票估值與業績增長的性價比較好,未來一段時間,業績增長較高同時預期差較高的股票將成為存量資金轉換的核心方向。“年底前後我們會著重加倉未來兩三年能持續維持30%甚至更高的利潤增速,同時2017年市盈率在25倍甚至更低的行業與公司。”孫建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