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8417755168/21391883
Facebook今日正式遞交IPO申請,計劃融資50億美元,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伴隨投資者對是否購買 Facebook股票討論,老問題再次出現:萬眾矚目的IPO,值得購買嗎?萬眾矚目的IPO,股價後期走勢會怎樣?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回顧幾個生動的 案例:
第一個來自$谷歌(GOOG)$。2004年8月,谷歌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每股85美元,首日收盤價108美元,漲幅為27%。此後3年,谷歌股價一路走高,2008年危機前達到過700美元附近。如下圖:
第二個例子來自$阿里巴巴(01688)$。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13.5元的招股價在香港掛牌上市,收盤價39.5港元,較發行價漲192%。當時有個小細節:一位女記者高喊著問道「馬 總,你覺得這個股價合理嗎?」站在衛哲身邊的馬云發自內心地笑了,他說「這個價格是很合理的,證明了我當初的判斷。」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放緩和全球股市的 不景氣,阿里巴巴股價連續下挫,市值不斷縮水,最低僅為5.75港幣。
第三個例子來自
$優酷(YOKU)$。 2010年12月,優酷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每股12.80美元,首日收盤價報33.4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61.25%。在去過的1年裡,伴隨中概上 市熱潮,優酷股價最高曾到過69.95美元,後伴隨中概危機等事件開始下滑,最低到過13.76美元。目前報22.91美元。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0 17:01 編輯 【深度報告】IGG(8002HK):全球領先的手遊開發商,後期可待 作者:楊培欽 位列全球第9大手機應用商,「本土化」策略制勝 根據distimo的資料,以14年第四季度銷售額計,IGG位列全球第9大手機應用發行商,反映IGG的全球性的經營及市場進入能力,並已逐步建立國際知名度。為提升「本土化」方面的經營優勢,IGG針對亞洲市場的高成長潛力,已先後於美國、韓國、泰國及加拿大等地建立業務據點,相信有助促進集團將「本土化」概念融入現有和未來開發的遊戲。 有效措施緩和手遊的短生命周期憂慮 我們相信遊戲開發商可透過更新現有遊戲及推出新遊戲等措施,來緩解手機遊戲的生命周期短暫的問題。集團的城堡爭霸於14財全年都能維持在900萬以上的月度活躍用戶數、每月流水值可超過1,000萬,值得集團繼續深度挖掘用戶資源。IGG對城堡爭霸的季度收入依賴性有下降的跡象,主要原因是集團於14下半年推出了多個遊戲,帶動集團內其他遊戲的收入增量。 14財年業績亮麗,上調15、16財年收入及盈利預測 考慮到城堡爭霸的壽命延長和新遊戲推出的正面影響,我們上調IGG的預測15和16財年總收入至2.86、3.31億美元,比去年的預測數字分別高6.7%、23.5%。預測15和16財年的股東凈利潤上調至0.81、0.91億美元,,比去年的預測數字分別高2.5%、5.8%,對應凈利潤率分別為28.4%、27.4%。 經營手遊能力優異,上調至「買入」評級,目標價5.67港元 IGG已向聯交所提出轉往主板交易的申請,有利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公眾知名度、以及增加股份的交易流通量,正面利好股票表現。我們相信全球手遊市場仍處於增長階段,IGG作為行業內的領先遊戲開發商,具備較出色的研發和行銷能力、以及較龐大用戶基礎,未來推出新遊戲能較容易取得成功。目前公司股價尚未完全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我們將IGG目標價由5.50港元上調至5.67港元,比目前股價呈45%的上升空間,評級由「增持」上調至「買入」。 ![]() (一)投資要點: (1)全球第九大手機應用商,持續受惠全球手機市場增長 根據distimo的資料,以14年第四季度銷售額計,IGG位列全球第9大手機應用發行商;其中包括在美國、俄羅斯在內的全球17個國家及地區排名前三;全球34個國家及地區排名前五;全球48個國家及地區排名前十。雖然IGG的主要開發及營運團隊位於中國境內,但上述數據反映IGG的全球性的經營及市場進入能力,並已逐步建立國際知名度。 按地區劃分的14財年總收入顯示,來自北美洲、亞洲及歐洲收入比重分別為38%、28%及27%,而有剩下的6%則包括了大洋州、南美洲及非洲的收入。另一方面,集團的遊戲移動化進程明顯,移動遊戲占總收入的比重從13財年的51%,上升到14財年的85%,基本上完成手機遊戲商的轉型。 總括而言,IGG已成為一家全球化手機遊戲公司,收入來源遍布全球,映集團沒有對個別國家存在收入依賴性,降低收入的集中性風險;另一方面,IGG業務面向全球,收入基礎大於一般港股同業。 ![]() ![]() ![]() (2)「本土化」概念開發全球市場,亞洲市場成重點 根據distimo的資料,2014年全球總手遊用戶超過15億人,其中付費用戶達到32%;移動遊戲總營收為250億美金,占全球遊戲營收的29%,此占比至2017年將提升至37%。全球手遊市場正處於增長勢頭,亞洲是2014年增長最快的手遊市場,根據distimo的資料,占據全球遊戲市場的45%;由於網絡、智能手機的滲透及經濟的快速增長,至2017年,亞洲等增長型地區的遊戲市場收入將達590億美元,占據全球遊戲市場的57%。 我們認為一個遊戲如果要於國際不同市場大賣,「本土化」可算是遊戲公司的其中一個經營策略,例子包括遊戲語言的翻譯、遊戲界面設計、市場營銷、支付渠道或客戶服務等方面。為提升「本土化」方面的經營優勢,IGG針對亞洲市場的高成長潛力,已先後於美國、韓國、泰國及加拿大等地建立業務據點,在加上原有的中國和新加坡業務基地,相信有助促進集團將「本土化」概念融入現有和未來開發的遊戲,體現深耕當地細分市場的策略。 (3)新遊戲的推出可逐步淡化集團對「城堡爭霸」的依賴 目前市場投資者普遍憂慮移動遊戲的生命周期短暫,不利遊戲經營者(尤其是遊戲開發商)的長遠盈利表現,因此對手遊股的估值折讓嚴重。我們認同手機遊戲的生命周期較短,一般遊戲的壽命大概為一年。盡管如此,面對短生命周期的負面影響,我們相信遊戲開發商可通過以下兩方面來緩解問題,分別是1)更新現有遊戲及2)推出新遊戲。 首先以城堡爭霸為例,其壽命自推出至今已超過一年半,並且截至2014年底,用戶人數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跡象。城堡爭霸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長,主要是集團持續對遊戲進行資料和玩法上的更新,為新舊用戶帶來新鮮感,成功保持遊戲的市場滲透率。 集團的城堡爭霸於14財全年都能維持在900萬以上的月度活躍用戶數,也打破了手機遊戲壽命過短的迷思。由於城堡爭霸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每月流水值可超過1,000萬,值得集團繼續深度挖掘用戶資源。 另一個緩解的方法是透過定期推出新遊戲來補充舊遊戲流失的市場份額。環顧14財年的季度數據,我們清楚發現IGG對城堡爭霸的收入依賴性有下降的跡象,主要原因是集團於14下半年推出了多個遊戲,帶動集團內其他遊戲的收入增量,導致城堡爭霸的收入比重,從14年1季度的66.3%下降至53.5%。 ![]() ![]() (4)轉往主板上市消息正面,短期可視為股價催化劑 IGG於2013年10月正式在香港股票市場的創業板上市。由於IGG的財務業績已滿足成為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要求,因此公司於今年3月宣布已經向聯交所提出轉往主板交易的申請,預期該申請將會順利獲得通過。 我們相信市場投資者普遍對創業板股票存在「業績不穩、高風險」的印象,轉往主板上市可大大消除部份投資者的疑慮。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於投資創業板股票往往會受到明顯的限制,轉往主板後可立刻消除機構投資者的規限。 總括而言,轉板上市有利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公眾知名度、以及增加股份的交易流通量。另外,主板上市公司的融資靈活性亦普遍較強。我預期主板的上市地位對IGG股票表現起明顯的正面作用,短期內將可作為IGG股價的催化劑。 (二)盈利預測與估值: 收入預測 收入驅動因素:活躍用戶(MAU)及用戶平均收入(ARPU) 傳統上遊戲公司的1)付費人數(payinguser,”PU”)及2)用戶平均收入(averagerevenueperuser,“ARPU”)是決定收入水平的重要因數。由於IGG沒有公開旗下付費用戶數據,因此我們用業績公告中的月度活躍用戶人數(monthlyactiveuser,”MAU”)作為替代參數。 截至14年4季度,IGG的MAU達到2170萬人,其中城堡爭霸的MAU約930萬人;其他遊戲合共貢獻1,240萬MAU。我們從集團的收入及MAU數據計算出ARPU水平,14年4季度的集團ARPU為,其中城堡爭霸的ARPU約為1.16美元/人;其他遊戲的ARPU總額約0.76美元/人。 ![]() ![]() MAU增長持續;ARPU因遊戲組合擴張而沖淡 目前「城堡爭霸」貢獻了集團活躍用戶總數的一大部份,我們預期該遊戲的用戶增長主要依靠持續促進滲透率或進入新地區市場,15財年底可望達960萬人,比14年底的930萬人輕微上升3%。雖然城堡爭霸的用戶數增長並不顯著,但隨著IGG推出新遊戲,可帶動其他遊戲的用戶數增長,展望集團的活躍用戶總數於15年底可達至3,070萬人。 ARPU方面,城堡爭霸的MAU雖然增長放緩,但集團承諾持續對遊戲進行更新,並推出新玩法,意圖維持現有用戶的貨幣化水平,因此預期城堡爭霸的ARPU水平波動不大。至於其他遊戲的ARPU則會出現較大的波動性,主要取決於新遊戲的市場反應,因此我暫時假設其ARPU水平持平。整體而言,雖然除城堡爭霸以外的遊戲貢獻將越見重要,惟由於其他遊戲的整體ARPU水平與城堡爭霸有明顯的差距,因此會拉低15財年IGG的綜合ARPU水平。 綜合以上的假設,我們預測IGG的15/16/17財年總收入分別為2.86、3.31、3.62億美元,其中15及16財的預測數字比去年的預測分別高6.7%、23.5%。 ![]() 成本預測 我們對IGG的成本預測主要基於以下假設: 毛利率 銷售成本主要來自於IOS/Android生態系統的渠道費用,即集團產生自手機平臺的收入需要分成30%予Apple或Google。研發遊戲的前期人力成本通常就計入即期損益,不會遞延至遊戲推出市場並產生收入後才作計提,因此對銷售成本的比重不大。除渠道費用外,銷售成本還包括營運遊戲的日常開支、折舊及攤銷等,但比重相對微量。 綜上,假設銷售成本的主要元素「生態系統分成」維持於30%的比例,我們預測集團的毛利率可望維持於67-70%的水平。 經營利潤率 預測公司其它經營開支與營業收入金額大致穩定;隨著運營規模效應,成本占應收比例呈小幅下降趨勢。 資本開支及其他因素 我們預測IGG的15/16/17財年資本開支分別為185、221、262萬美元,投資規模明顯少於集團盈利水平,因此可預期集團能保持理想的自由現金流入。有效稅率會維持在7-10%的區間波動。 利潤表預測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預測IGG的15/16/17財年的經營利潤分別為0.88億、1.02億、1.08億美元,對應經營利潤率分別為30.9%、30.7%、29.8%;15/16/17財年股東凈利潤分別為0.81、0.91、0.98億美元,其中15及16財的預測數字比去年的預測分別高2.5%、5.8%,對應凈利潤率分別為28.4%、27.4%、27.1%。 ![]() 目標價預測 我們利用現金流折現模型(DiscountedCashFlow,“DCF”)來估算IGG股票的公允值。 IGG與一般科網股一樣,並沒有重大的借貸活動,因此可假設IGG的目標股權占資本比例為100%;綜合彭博的資料和我們的預測,假設IGG的Beta系數為1.2;港股市場收益率為10%;無風險利率為2.0%,計算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為11.6%。稅率方面,集團理論上雖然屬新加坡的企業,目前集團享受當地政府的優惠稅率,收入來自全球各地,不排除未來被收入來源地政府征稅。因此,我們假設長遠稅率為20%。 綜合以上假設及分析,我們計算出IGG的每股權益價值為5.67港元。 ![]() ![]() 同業比較 環顧港股的網絡遊戲板塊,我們認為IGG的全球化和遊戲移動化程度兩方面都是同業中最高,於國際市場的知名度最高。財務數據方面,IGG的毛利率、經營利潤率、凈利潤率都高於行業中位數。 至於估值方面,目前IGG的15財年預測市盈率略低於行業中位數,反映估值仍尚被低估。 ![]() 期待主板上市好消息;長遠看好全球手遊市場發展 IGG的14財年業績亮麗,有助打破市場對手機遊戲股增長不穩的迷思。我們憧憬轉往主板上市是短期股價催化劑。長遠而言,我們相信全球手遊市場仍處於增長階段,IGG作為行業內的領先遊戲開發商,具備較出色的研發和行銷能力、以及較龐大用戶基礎,因此相信其未來推出的新遊戲能較容易取得成功。 上調至「買入」評級;目標價5.67港元 綜上,我們看好IGG的手遊業務,目前公司股價尚未完全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根據我們的DCF估值模型,我們給予IGG目標價5.67港元,比去年的目標價5.50港元高3%;比目前股價呈45%的上升空間,評級由「增持」上調至「買入」。 ![]() ![]() (三)14財年業績點評: 皇牌遊戲帶動收入增長,交出高增長、高利潤的業績 IGG於14財年共錄得2.04億美元收入,同比增132%,主要由於手機遊戲「城堡爭霸」的強勁收入所致。作為集團的重點遊戲之一,城堡爭霸年內錄得1.27億美元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3.38倍,收入占比達58%。 集團14財年毛利達1.46億港元,同比大增122%;毛利率約71%,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管理層解釋毛利率下降與手遊收入比例上升有關,因為手遊付費用戶的充值流水要分成30%予蘋果或安卓手機的生態系統作為渠道費用。因此隨著手遊業務擴張,手遊渠道費用將成為集團業務上最主要的銷售成本項,整體毛利率水平也將趨向70%。 雖然業務收入規模迅速擴張,集團仍能適度控制經營性開支的增長,體現規模效應,引致銷售費用、行政費用及研發費用分別僅按年增長85%、54%、84%,帶動14財年經營利潤同比增加2.05倍至0.70億美元,經營利潤率高達34%,比去年同期上升8個百分點。 最後,集團年內並無利息開支,並受惠政府的稅務優惠,再加上13財年的利潤基礎較小,最終促成股東凈利潤暴漲8.6倍至0.66億美元。 挾「城堡爭霸」之強勢,躋身全球10大的手機應用發行商 IGG已成為一家全球化的手機遊戲公司,集團收入來源呈現了高度地區性分散,來自北美洲、亞洲及歐洲的收入比重分別為38%、28%及27%;就遊戲平臺而言,90%的14財年總收入來自手機遊戲平臺。 旗下重點遊戲「城堡爭霸」已發展為一個月流水量超過1,000萬美元的大遊戲,截至14年底,月度活躍用戶數達930萬人;並於33個國家的GooglePlay收入排名前十。獲益於城堡爭霸的成功,根據distimo.com的資料,IGG躋身全球第9大手機應用發行商,並且在包括美國、俄羅斯在內的全球17個國家排名前三。此外,集團年內推出多款新手機遊戲,進一步推動用戶數增長。IGG月度活躍用戶數從13年底的1,310萬人,大幅增加至2,170萬人,收入基礎於14財年進一步擴大。 分派豐厚股息 考慮到14財年業績理想和坐擁充足的現金儲備,IGG宣布向股東分派14財年末期息0.057港元/股、以及特別股息0.113港元/股。計及0.056港元/股的14財年中期股息,14財年股息總額達0.226港元/股,明顯高於13財年的股息總額0.016港元/股。按3月10日的股價計算,對應股息率高達6.1%。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6-3 11:07 編輯 威勝集團(3393)互聯網發展帶來增長後期可待 作者:布家傑 王誌文 出口訂單依然強勁。自2015年初開始,該集團已經從坦桑尼亞電力供應公司取得價值1.315億元人民幣的先進計量基礎設施(AMI)訂單,以及從巴西和墨西哥取得訂單7,80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集團來自海外的訂單依然強勁,我們繼續認為威勝集團能間接受益於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戰略。 持有更多資金用於擴張。威勝以每股10.80港元配售7,500萬股股份,集資約約7.9億億港元。所得款項凈額將用於擴充ADO業務的產能、並購和研發。我們已經將公司2015年和2016年每股收益預測分別下調5.2%和5.6%。管理層仍在尋找並購機會以推動ADO業務的增長。隨著公司擁有更多資金,我們預計威勝將進行更多並購以刺激收入和利潤增長。 ![]() 估值威勝目前的2015年市盈率為16.0倍,高於自2011年以來的平均水平(11.0倍)。以市盈率而言,威勝目前較香港和A股上市的發電相關股份(平均2015年PER分別為29.4X和37.4x)折讓。在電網公司加大投資力度下(尤其是持續投資於特高壓網絡和能源項目,如太陽能投資增加,相得益彰風能),只有少數的香港上市設備制造商能夠受惠,而威勝是其中之一。預期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將吸引市場關註配電及傳輸設備制造商如威勝。而威勝已完成能源互聯網解決方案的研發,具有先行優勢。我們預計在今年稍後時間,集團將公布有關能源互聯網的戰略和產品路線圖,這或引發市場對其重新估值。自威勝配股以來,其股價一直整固,這為投資者提供了重新買入的機會。威勝過去一直實現增長,加上集團一直積極開發新產品,這些均有助股份收窄其與香港和A股上市同業之間的估值差距。我們仍然認為,威勝多元化其客戶群的策略有助降低客戶過度集中的風險。 我們維持股份買入評級,基於19倍2015年市盈率(略高於自2011年以來的歷史市盈率區間上限),最新目標價為14.17港元。我們的目標市盈率仍低於其香港和A股上市同業的平均水平。股價催化劑包括1)政府出臺利好政策,2)有關於並購的消息,3)集團公布強勁的經營業績。 市盈率走勢圖 ![]() 來源:中國銀河國際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685
首先,立足中期看此次调整的性质,这是此轮长期牛市的中期调整,标志着此轮长期牛市开始进入以震荡盘整行情为特征的第二阶段,该阶段是季度性的盘整、震荡。6
月中旬,在此轮市场调整之前,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养精蓄锐》提出,此轮A股长期牛市的大趋势依然明确,但是,基于主导产业的变化、股市
政策、市场供求、投资者行为特征等因素判断,牛市第一阶段最高潮将结束,下半年将换挡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季度性甚至年度性的盘整、震荡。四月初兴业春季策
略《财富“险”中求》提出本轮长期牛市“三大阶段演绎论”,即“牛市-盘整市-牛市”,而不是持续单边“疯牛”,其中,2014年到2015年二季度的上
涨是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最高潮结束的特征是先后遭遇“小尖顶”式调整和“大尖顶”式调整;随后将是第二阶段,是季度性的调整、震荡;第三阶段又是持续数
年的上涨。现在,行情已经验证了我们的预判,在5月初遭遇了“小尖顶”式调整,并且很快在6月下旬开始了“大尖顶”式调整。 其次,立足于短期博弈角度,每次急跌暴跌市场恐慌之后都会出现反弹,这次也不例外。一
方面,资金面扰动即将过去,通常货币市场季末压力最大时点发生在25号前后,7月初本轮资金面扰动将结束,有望迎来反弹的契机。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向股市
的配置积极性依然强烈,因此,对于前期泡沫化上涨后的市场风险进行快速释放之后,依然会有场外“抄底”资金参与反弹。考虑到此次调整对于投资者预期的强烈
冲击,以及巨大的获利盘试图趁反弹获利落袋,那么,反弹的参与难度比上半年明显要大。 第三,暴跌结束并不意味立刻重新进入到“疯牛”暴涨阶段,我们认为,“大尖顶”调整之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市场将呈现指数箱体震荡而个股行情分化。虽
然类似过去两周的急跌、深幅调整可能接近尾声,但是,大概率是牛市第二阶段“盘整市”才刚刚开始。在牛市的第二阶段,是养精蓄锐、养战阶段。战争的艺术在
于劳逸结合、攻防有度,大规模阵地战之间需要适度的休整,休整阶段不适合贪战、恋战,更适合的是恰当的防御、等待+局部战场的突破。同理,这轮伴随中国经
济转型的全过程的“被利用”的牛市,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牛市,其中,创业板、中小盘、三板以及主板公司的效率提升、产业升级,是牛市行情的主战场,但
是,经历过去数年的持续上涨之后,牛市主战场相关的股价多多少少透支了乐观预期和产业前景,“大尖顶”调整之后,行情的驱动因素已经从“不断抱团取暖”的
正向循环陷入“相互践踏”的负向循环,暴跌之后将迎来股价和基本面预期的再平衡,市场经过季度性的震荡、养精蓄锐,等待改革、创新、股权投资大繁荣所产生
的成果,进而吸引海内外的投资者重新大规模入场。
防御性的板块在中短期都将至少收获相对收益、相对强势。首 先,从短期博弈的角度来看,电力、钢铁、军工、能源、“中字头”央企等相关的国企改革概念股基本上属于中大盘价值股,年初以来的涨幅相对少,获利盘多杀多 的“践踏”风险也相对小。其次,从中期改革的逻辑来看,国企改革的确能够提升效率、实现产业升级,值得自下而上深入淘金。但是,国企改革概念股是鱼龙混 杂,不能够只是因为是国企或者听小道消息而盲目投机。兴业策略作为市场上最早、最深入研究列国企改革主题的团队,形成了一系列专题报告和国企改革主题的投 资框架,归纳出如下上市公司受益国企改革模式:(1)集团资产证券化;(2)集团间整合的平台;(3)国资调整布局,传统行业转型;(4)国资彻底退出, 民营企业借壳;(5)引入PE作为战略投资者;(6)各种形式的股权激励。国企改革具体到行业上,遵循两条思路:1)国家新名片。“一带一路”大战略下, 重要的一环是伴随政府对外投资,中国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2)低效益催生整合和转型。盈利能力较差或处于下降周期的钢铁、航运、煤炭、有色、房 地产等行业,大市值央企存在整合的可能,小市值公司铁定转型。
建议普通投资者将资金交给稳健型专业投资者。暴跌之后的反弹以及之后的盘整市,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特别是“新手”参与。对于专业投资者,暴跌之后,中期应该更注重攻防兼备,仓位不必太激进;而短期可以怀着怜悯的心寻找标的,7月初适度提升仓位参与反弹,但需要密切保持仓位的灵活,其中,7月中旬中央对于下半年工作的部署会议可能是重要的观察指标,相关政策利好是否能超预期将决定反弹的强度。如果博弈7月份的跌深反弹,一方面,博反弹的进攻方面可以关注“超跌的生态型成长股”+“国企改革标的”,另一方面,立足风险收益比来依靠银行、交运等大盘价值股防御。
(来源:XYSTRATEGY)
格隆汇声明: 本文为格隆汇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16亿中国人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財政收入形勢大好,為何樓繼偉近期卻提示,後期全國財政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今年以來,全國財政收入增速再次地超過了經濟增速,前五個月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告別前兩年個位數,飆升至近15%,不過下半年全國財政收入走勢並沒有上半年這麽樂觀。
近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作《國務院關於2015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時稱,從目前情況看,後期全國財政收入形勢不容樂觀,實現全年預算目標需要付出較大努力。
無論是與經濟增速相比,還是與今年年初預期目標相比,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形勢好於預期。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880億元,同比增長8.3%。而一季度經濟增速同比增長6.7%,這是近幾年來財政收入增速首次跑過經濟增速。而8.3%的同比增速也遠高於今年預算報告確定的同比增長3%的目標。
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形下,樓繼偉去年就已經判斷財政收入進入了由高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而今年以來地方財政收入高增長主要受營業稅匯算清繳一次性因素影響,及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火爆帶來房地產相關稅收大幅增長,隨著樓市去庫存,下半年房地產市場走勢各方意見不一。
圖為樓繼偉在福建調研
而隨著5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全面推開,社保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標準降低,兩者合計6000億元減稅降費效應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這將直接減少給地方財政收入。
其實,今年前5個月,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僅為0.6%,財政部解釋稱,中央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進口環節稅收、車輛購置稅、證券交易印花稅等減收較多,以及部分地區匯算清繳上年企業所得稅後延體現當期減收等影響。
而前5個月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速卻高達14.9%,財政部解釋稱,地方收入增幅較高,主要是各地營業稅清繳增收,以及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回暖帶動相關稅收快速增長。
今年4月和5月,全國營業稅同比增長均超過70%。這和今年5月1日實施全面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地方稅務機關開始對以前年度租賃和商務服務、建築業、房地業的企業未繳納的營業稅進行匯算清繳密切相關。
比如,根據江西省財政廳數據,江西省全省營業稅收入延續3月(66.2%)、4月(92.1%)的高速增長態勢,5月當月完成65.5億元,增長92.7%。
1-5月江西省營業稅累計完成303.4億元,增長48.5%,同比增收99.1億元,對財政總收入增收貢獻率達到54%,較上年同期提高38.6個百分點。
不過,5月份是營業稅納稅申報的最後一個月,這意味著下半年地方財政收入將回歸低增長常態。
江西省財政廳分析稱,營改增後,營業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之前的一次性征收因素戛然而止,減稅效應逐步顯現,財政收入增長將面臨接續動力不足的困境,預計後期將顯現回落態勢。同時“營改增”改革帶來的抵扣減收效應將立刻顯現,加上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實施的系列“減稅降費”,後期財政收入將面臨“增收因素減弱、減收因素加大”的巨大壓力。
受樓市回暖,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新“地王”相繼出現,地方房地產相關稅收增長較快。
不過,繼上海等一線城市出臺樓市調控新政後,二線城市合肥也近期會出臺差別化信貸政策,如首付門檻提高,地王一個月內付清地款等。
另外,上半年傳統的行業稅收增長仍不樂觀。
遼寧省財政廳數據顯示,1~5月當地采礦業稅收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下降49.4%;石化業稅收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下降3.5%;鋼鐵業稅收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下降8.7%。
江西財政廳稱,盡管前五個月江西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關註。收入方面,保持平穩增收的壓力較大。經濟層面看,4月份部分經濟指標顯現“掉頭走低”跡象,如全國PMI指數環比回落0.1個百分點,江西省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增速環比分別回落0.6和1.3個百分點,在5月份直接體現鋼鐵、有色等傳統產業稅收下滑,對後期財政增收將產生較大影響。
周四,人民幣中間價報6.9141,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9235,16:30收盤報6.9266,夜盤收盤報6.9360。
1月1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微跌,而離岸市場人民幣價格反彈,兩地匯差縮窄至300點以內。截至目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8937;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9372。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2017年中國將進入穩匯率壓房價的一年,通脹短升長降,並有望在2017年初見頂回落。2016年是匯率貶值和房價上漲的組合,隨之帶來了通脹回升,姜超認為2017年匯率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大,而房價的位置會越來越低。首先,愈演愈烈的去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幣貶值面臨更大的外部政治壓力。
國泰君安債券團隊徐寒飛也指出,未來以中美關系為核心的地緣政治的緊張局面如果加劇,利好黃金、美元、軍工股、工業品,對債券、房地產、人民幣匯率不利。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未來幾周市場或陷入震蕩。如果特朗普沒有兌現承諾,美元和美股可能會出現大幅調整。近期,美元多頭頭寸已升至去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經濟改善和美聯儲加息前景提升美元中長期升值預期,但短線倉位調整導致美元進一步回調的風險上升。
繼奧巴馬當地時間周二晚發表告別演說後,候任總統特朗普將於美東時間1月11日11:00(北京時間周四零點),在紐約舉行勝選以來的首場新聞發布會。目前距離特朗普就職進入10天倒計時,政策前景尚不明朗,市場希望從此次發布會中獲取更多有關未來政策的細節。
亞太早盤,美元指數報101.72。據最新的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2017年6月加息的概率已高達71%,如果後期的美國經濟數據繼續表現良好,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恐將更大。因此,美元後期繼續走強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