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5 Mar 2006 - 「升破52週新高股」強勢之謎! 紅猴股評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6/03/25-mar-2006-52.html

筆者之前曾提及會對「升破52週新高股」作出分析。筆者於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搜集了73隻「升破52週新高股」,而這些股票於筆者紀錄日期之前3個月並沒有升破52週新高的紀錄,即是這些股票在股價上作出了近數月的重大突破。

有 些投資者覺得「升破52週新高股」已是强弩之末,應該買一些經回肚後,離之前高位還遠的股票搏反彈;但是一隻股票從高位回落變弱勢,無力再上,總有原因, 基本因素改變或基金撤走,可以使一隻股票跌完可以再跌。相反,一隻股票升破52週新高,尤其是之前數個月又沒有破52週新高之紀錄,即春江鴨剛發掘到其潛 在好處,買了貨不久,支持股價上升的消息陸續出現,強勢會漸現。

在统計的73隻股票中,以昨天股價計,平均升了31%;上升的有66隻,下趺有7隻;上升超過30%的則有33隻。所以筆者很喜歡後「升破52週新高股」中發掘出寶蔵!

(按一下上圖可放大)

有些投資者說此方法只在牛市通行,此說不無道理,因為熊市股價在下跌,根本很少有「升破52週新高股」出現!但若筆者預期今年將成泡沫市之說應驗,很多股價將慢慢被發掘,並會一浪高於一浪,我們便有留意「升破52週新高股」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

14 Aug 2008 - 現在強勢不代表永遠強勢!主題銷售之毒害!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8/14-aug-2008.html
股價持續下挫並屢挫新低,去年市場吹捧的神話逐一被擊破!中國地產股倒下,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及財經演員叫大家轉買中國基建股;到中國基建股倒 下,他們又叫大家轉買中國資源股;接着相同的故事還發生在中國航運股、中國內需股、中國醫藥股......到最近連中國銀行股也告倒下!

因 市場資金匱乏及擔心經濟下滑,市場正進行着逐個產業估值被調低的過程,這個過程於過往大跌市亦曾發生,有經驗的投資者理應清楚知道,現在股價強勢不代表永 遠強勢,信心崩潰時多好的業績、多美好的故事亦是徒然!但那些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卻叫大家於某個行業股票輸了錢便將資金調往較強勢、PE 仍企得住的行業,輪到此行業股票股價下挫,又叫你將資金調往另一股價還強勢的行業股票,循環再循環,就算每次乖乖止蝕,資金也會少了一大截!

今 天報紙,報導俄羅斯股市於半個月跌了22%,今年5月突破一年新高,於全球股市大挫下可算獨善其身,但急挫下上月已跌破一年新低!相似的例子還有巴西股 市、新興市場、台灣股市、商品甚至最近較熱門的抗通脹債券(TIPS)等。上述這些就是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於過往半年於不同時間推介大家 買入的東西,原因就是強勢及可獨善其身!但是,結果是否這樣?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為什麼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會作出這些推介?原因可能包括

- 他們真的以為幫到投資者
- 他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出報告、寫專欄、上電視......他們不做這些,那會有公司出糧給他們!為「做」而做,結果通常不理想
- 他們要投資者不斷買賣,才能幫公司賣到基金,收到佣金

聽有利益衝突的人給你的意見時,請先想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

中環在線:丁世民強勢回歸敦沛 李華華


2008-12-18  AppleDaily


 

平 時貼開外滙金價走勢嘅期貨專家Simon丁世民,下個月又回流返敦沛期貨做CEO。相隔後5年強勢回歸,佢話今年2月加盟歐洲期交所做資深顧問,喺短短9 個多月內,已經喺中港台三地建立比以往更緊密嘅人脈關係,咁啱舊老細想逆市喺亞太區發圍,雙方傾掂數就一拍即合。

中環人都知,Simon縱橫期貨界嘅威水 史,佢廿年嚟都有親自落場買賣,唔係淨係得個噏字,實戰經驗豐富,難怪經常俾人高薪挖角,先後喺滙豐、美國大通、美銀、紐交所同亞達盟擔任要職,只係今年 年頭跳槽去歐洲期交所,先至放棄經紀牌。華華問佢幾時重新操盤,佢就答話好難講,但暫時會做好CEO份工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22

強勢弱勢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4466


 

經常聽到人話,要買入或者持有強勢股,賣出或者不要買入弱勢股。

 

所謂強勢、弱勢都是以股價或者技術指標而言。

 

對我來講,以上所講並不是爭取高回報的「策略」。基本上,這連戰術都談不上。

 

我很多回報十分高的股票都是在非常弱勢下買入,例如東方電氣、SOHO 中國、德昌電機等等。最近增持的中人壽和建行都是在當時相對弱勢下買入。(現在六福、奧思都是十分弱勢,我買入後將來的回報如何,日後再探討)

 

如前所講,最重要影響回報的是資產配置。

 

只是股票這一部分來講,是現金/股票的比例,持有什麼類型股票的比例如何。

 

有網友問我挑選股票的準則是如何,我可以分享一下。

 

首先當然是我對經濟和股市現在是什麼階段有一定的看法。

 

在經濟谷底回升之初,金融、地產、和非必需消費股必定很快反彈。

 

因此,在三四月間,我金融股的比例會特別高。尤其是持有大量的國際性/美國相關金融股。

 

現在經濟復甦仍然萌芽階段,大家亦會見到我會較重倉周期性的股票。當周期性股票復甦的時候,上漲的速度可以十分驚人。

 

德昌、建滔、昆機、東機等全部都具有極強的周期性,我亦相信在銀行、地產、非必需品消費股上漲後,將會輪到這一批工業股發力。

 

而某些涉及本地業務的零售股,由於受到各種壞消息困擾,股價仍處弱勢。我選擇在它們弱勢時收集。

暫時的強勢弱勢並不要緊,今日的弱勢可以過幾個星期後變成強勢,今日的強勢好可能明日就已變弱。

最重要是堅持價值投資和研究股票實際基礎因素與市場看法的差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08

跌市中的強勢股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66128


今 天股市真的淡靜得很,卻看到若干股份出現了支持力。但而依我貓王計算,港股尚差一點時間及價位才能建築起一個中期或短期的底部來!我相信在較長的下跌浪出 現後,正是長線投資者選擇股份的時候!剛收一個基金開售的冊子,內容介紹了其投資及選股的策略。首先,他們先從有相當市值、並具有良好盈利記錄的股份著 手,然後再觀察這一批股份於跌市的表現!當然,我不會見議客購入新成立的基金,而他們的選股策略亦廣為人知矣,只是沒有誰個身體力行,如果以這一個模式操 作,我們可以追尋例子,01、02年時熊市很多國企都凸顯強勢,至06、07年時它們都升贏其他的,而於金融海嘯期間,這個網誌提過的比亞廸(1211) 及中國製藥(1093)兩隻,兩者之後都跑贏大市很多!

這 幾天見中移動(0941)強起來,一反以往數月的弱勢,假若這個調整浪結束、或出現中期反彈,我貓王提議留意中移動之外,還要觀察一眾電訊基建股,我的偏 好是中國通訊(0552),觀察圖找尋入市位吧!講起中移動(0941),經濟日報的石sir多次提及此股,無奈過去半年它成為了藍燈籠,如果它逆轉強 勢,石sir真的揚眉吐氣。看此股主要看3G後的電訊市場情況,根據日本經驗,推行3G制式後電訊業務從GDP的2點多個百份點推高到4點多百份點,而中 移動的體積龐大,基建投資相對其他的便宜,再者它的江湖地位相信未來十年都難以取代。寫到這裡,我想介紹波特強弱機遇分析模型(Porter's SWOT analysis model),相信財經課很少介紹這個模型,而工商管理課程會很深入的介紹過這模型,而我則見過很多證券分析報告使用過它,正好利用它的分析,在3G的洪 流下,中移動是佔優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54

CAN SLIM 強勢股所具備的基本條件 goldone


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515


前三篇文章提到CAN SLIM投資法中關鍵點的應用,不過仍然只屬於技術層面的研究,實際操作上仍顯不足。

在升市裏,要提高捕捉到每次最少15%以上的升幅機率,還需要基本分析的幫助。網友見到「基本分析」四字不用害怕,因為 O'Neil 已經為了大眾提供了清晰的選股框架,簡單易明,只要你肯花少許時間做功課,多加練習吸取經驗,人人都做得到。

究竟甚麼是強勢股呢?就是乎合"C" "A" "N" "S" "L" "I" "M" 的七個法則:

「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s per share - 每季度每股純益成長率必需達到 20%+

「A」nnual earnings per share - 年度每股純益成長率,在近三年必需達到20%+,在成長大勢上,如果在三至五年內,每股純益成長率是「一年比一年高」的話,更屬佳品

「N」ew Things - 即新發明 / 新產品 / 新需求 / 新管理方式,造成供不應求,新收入源源不絕,股價自然水漲船高。

「S 」hares outstanding:股票流通規模要屬中小型。這是因為明日之星,多是由中小型公司成長而來,由於管理優異,機構投資者便會鯨吞優質成長股,由於股票流通不多,造成供求失衝,形成股票颷升的現象。

「L」eaders:只選擇升勢領導股,而放棄買入弱勢落後股 (不要便宜貨)

「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強者就是機構投資者,颷升現象就是他們鯨吞股票所造成。不過要避免「人多擠逼」的股票,如果一隻股票已經有非常多個機構投資者持 有,那麼還會餘下多少強者能夠鯨吞股票,造成供求失衡的颷升現象呢?所以,當人人都說買某某股票會發達的時候,人人都買入了,還剩下多少需求的力量呢?

「M」arket﹕只有大市有運行,股票才有運行。熊市裏不是買入股市的時機,只宜觀察那一隻是強勢股

------

當網友選股的時候,所選擇的公司,符合得越多以上CAN SLIM的條件,越容易成為颷升股。經驗所得,不用100%跟足以上要點,在於盈利考慮方面,如果你有把握公司未來連續兩年都會有優秀的增長表現,已經可以取代「C」同「A」,當然,當中盈利水分越少越好。

例如筆者2010年的股票組合中,1177、829、906、590就是運用類似CAN SLIM選股法選出來的,當中亦有不少失敗例子,例如勝利管道、金鷹商貿、玖紙等等,不過,由於嚴守止蝕法則,因此組合表現仍然不錯。

 

在2009年中,之前仍然是「死牛派」的我,盡棄國壽 (~34,成本28) 中移動  (~75,成本90) ,決心絕地反擊,先後採用同樣方式,靠買入京信國藥新奧建行食大浪 (網誌有記錄,當然有很多錯誤的買入決定,但肯止蝕),五個月內收復失地,而且有可觀的利潤。假使我仍然是「死牛派」,今天,國壽依然是36.45元,中移動是75.35元。

只要你下定決心去試,一定都可以

(** 後記:小弟的國壽與家人的中移動,就是於2007至2009年初兩年半間,採取「捨身式無懼股災價值投資平均買入法」而累積的,為數不少,可是,兩年後平均價依是28元與90元,你看,買入股票的時機,對回報的影響多重要。因此,自己戶口的數字最誠實,不是高呼「乜乜股票十年後值一百蚊」就代表投資方法可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67

強勢股的注碼控制與持貨信心的問題 goldone


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638


買入強勢股的最大心理障礙,是散戶面對升完再升的股票,多數的反應是:「嘩,都升左咁多囉!而家買咪好危險。」可惜害怕之餘又心有不甘「點穴 股」的零升幅,在眼巴巴看著股票升破了六七個整固階段之後,才驚醒:「嘩,尼隻真係股王尼喎,陳太,你買左未?」事情發生到這個階段,一切為時已晚。

怎樣才能夠克服買入強股的心理障礙?試想像,當你身家有五萬元,如果你投入全部金錢去買一隻波幅很大的股票,你會好驚好驚;相反,如果極端地只投入 五元去買這一隻「高風險」的股票,你會很心安理得,因為「蝕到渣都無」都只不過是五元而已。

這裏引申到一個問題,究竟你買入一隻所謂高風險的強勢股票,怎樣的波幅下才不會影響你的操作信心?而資產上的波幅控制,實際上是可以用「注碼大小」 來解決的。

組合一:

選股成功: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40,000 5% $2,000
強勢股 $10,000 50% $5,000


一年回報 $7,000  
+14.00%

選股失敗: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40,000 5% $2,000
強勢股 $10,000 -30% ($3,000)


一年回報 ($1,000)  
-2.00%

如要改善回報,保守投資者可以用五分一的資金買「高增長」的股票,即使揀錯「假強勢股」,該股下跌了30%,由於注碼小,整個回報都只不過是 -2%!而且仲有銀彈作反擊。

------

 

組合二:夠信心進攻當然好,例如比較以下兩個組合的資產比例,便知道你越買得多高增長的股票,回報就越高:

組合A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40,000 5% $2,000
強勢股 $10,000 50% $5,000


一年回報 $7,000  
+14.00%

組長B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10,000 5% $500
強勢股 $40,000 30% $12,000


一年回報 $12,500  
+25.00%

但是,假若所選的「假」強勢股「爆左煲」(Risk of Ruin),你所買錯的資產越多,就越難翻身:

組合A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40,000 5% $2,000
強勢股 $10,000 -100% ($10,000)


一年回報 ($8,000)  
-16.00%

組合B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10,000 5% $500
強勢股 $40,000 -100% ($40,000)


一年回報 ($39,500)  
-79.00%

 

為了解決以上的操作缺點,你可以將注金更加分散,分別買不同類型的高增長公司,解決「單注易出事」的問題:

沒有公司爆煲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10,000 5% $500
強勢股A $10,000 25% $2,500
強勢股B $10,000 45% $4,500
強勢股C $10,000 15% $1,500
強勢股D $10,000 30% $3,000


一年回報 $12,000  
+24.00%

一間公司爆煲

 
  佔資產比例 年終增長 最終回報
點穴股 $10,000 5% $500
強勢股A $10,000 25% $2,500
強勢股B $10,000 -100% ($10,000)
強勢股C $10,000 15% $1,500
強勢股D $10,000 30% $3,000


一年回報 ($2,500)  
-5.00%

要避免「萬中無一」的爆煲意外和增強持貨信心,筆者建議投資者應該分散投資,因為只要選股不太差,理論上分注組合的防守性,遠遠比「一注獨贏」的贏 面為高,同時前者的資產波動亦會較少,不會令投資者輕易被震倉出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22

強勢股生命周期形態分析 - 沽出的警號 (一) goldone


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716


自騰訊(700)公布了第四季增長放緩的數據、以及主席「保守」的未來展望後,由於騰訊的股價在上年去得太盡,因此,從增長潛力及圖表分析的 角度去考慮,此股很可能已經見了頂,從此不宜再沾手。

William J. O'Neil 於其著作< How to Make Money Selling Stocks Short>裏,列舉了超過一百個美國歷史股王「死亡」的圖表紀錄,並歸納出強勢股的生命周期,大概可用下圖表示:



 

再來是騰訊的一年圖及半年圖:





 

雖然筆者有機會看錯,但是,技術分析的可貴之 處,不在於準確地預測未來,而在於你從基本因素看到警號後 (50倍PE + 增長放緩 + 競爭激烈),加上圖表形態的「疑似訊號」吻合,便會令你提高戒心,知道絕不能夠沾手這類危險的股票 --- 即使他之後有機會再創新高, 亦不宜用真金白銀「搏佢無事」。

而網友亦可用相同的觀察方法,先從基本因素及增長著手,再從形態分析是否出現沽出信號,也可以在買入一隻股票前,考慮該股票是否「見頂」。

強勢股見頂後,先會於50天線走勢反覆 (5 - 7個月),最後日日大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40

逼退許文龍愛將 段行建強勢改造新奇美

2010-05-20  TNM





群創併奇美電後,鴻海集團董事長 郭台銘要求一個半月完成整合的命令,5月底期限將屆。本刊調查,新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為迅速交出成績單,不但將新奇美電每年逾3千億元的採購大權一把抓, 還不惜與許文龍家族翻臉,逼退奇美電採購大將。

段行建貫徹鴻海鐵血管理,在昔日以「幸福企業」著稱的奇美電,掀起不小風暴,部分高階主管醞 釀離職,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卻老神在在。

本刊14日南下專訪許文龍,他說:「段總有能力、做人很好、很公正,我信任他、會全力支持他。」

段行建 小檔案

生日 1947年7月2日,獅子座

婚姻 已婚,妻姚樹華為導演,育有1子

現 職 奇美電子董事長暨執行長

學歷 史丹福電機工程博士、羅徹斯特大學電機碩士、台大電機系

經歷 群創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友達光電總經理、聯友光電總經理、 美國全錄經理

段行建三月十八日宣誓,有信心在一個半月內,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交代,完成奇美電、群創與統寶光電三合一。本刊調查,距目標日、五月底剩不到二週,段行建改造新奇美電已交出成績單,同時,在他強勢改造下,也引爆許文龍 家族以及舊奇美電主管的不滿。

承諾跳票 採購一把抓

奇美電為第二大面板廠,過去獲利水準遠不如龍頭友達,因此群創 與奇美合併為新奇美電後,段行建訂下的頭號目標,就是要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提高獲利的快速有效捷徑,就是緊抓採購權,發揮議價優勢。

早 在去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台銘與許文龍宣布合併消息後,段行建就有意將採購大權統一由群創處理,但為了使合併順利進行,段行建委曲求全,先把採購權分成南廠 (奇美電位在台南科學園區)、北廠(群創位在竹南),各自負責零件採購。

原本奇美電與群創各自有採購部門,奇美電一年採購金額近二千億元, 上下游供應鏈以奇美實業相關事業為主;群創超過八百億元,上下游廠商以鴻海家族為主;統寶則不及百億元。三合一後,新奇美電的一年採購金額超過三千億元。

本 刊調查,三月十八日新奇美電合併當天,身兼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段行建二話不說,第一件事就是統整採購權,原本承諾由南廠自行採購的規劃馬上喊卡,採購一律回 歸北廠,此舉立刻引起反彈,雙方甚至口角。

原供應商 幾近遭汰換

以往奇美電為了扶植自有供應鏈廠商,給的條件好,因 此廠商報價都偏高,有些甚至高出一、二成,群創則堅守「以量制價」。三、四月間,段行建派員南下,進入奇美倉庫,日夜輪流加班,展開統整上萬項零件料號的 龐大工程。

「料號逐一對完後,群創統一採購零件、砍價空間就變大,包括奇美相關企業在內的所有供應商,必須重新報價,結果,原奇美供應商幾 乎都遭汰換。」一位內部員工指出。

「像驅動IC,過去跟段行建配合很好的聯詠,似乎逐步取代與奇美關係深厚的奇景光電。」一名外資分析師觀 察。

段行建的鐵腕手法,不但造成奇美原供應商大反彈,連帶使許文龍家族神經緊繃。

本刊調查,四月上旬段行建無預警辭退原奇美 電採購處處長林靜修。林靜修由前財務副總林榮俊(許文龍姪子)一手提拔,在奇美任職十多年。而林榮俊的兒子林偉銘及許文龍另位姪子郭國祥,都與林靜修關係 深厚。

封鎖電郵 逼退許愛將

林靜修在奇美電等於許文龍家族的代表,員工都知她「喊水會結凍」的威力,從上到下沒人敢 惹她。「Amy(林靜修)常對員工說,我是(許文龍)家族的人,就是負責捍衛家族利益。」一位知情人士說。

三合一生效前,林靜修就因採購權的歸屬問題,與北廠爭執多回,沒想到合併生效日起,林靜修立刻被架空。「不但原先承諾下單的訂單,通通不算,就連採購會議 的資料也拿不到。」

原本喊水會結凍的林靜修,氣不過就在辦公室說:「再繼續惡搞下去,就不幹了。」沒想到,段行建不但沒安撫,林靜修隔天進 辦公室,電子郵件信箱竟被封鎖,等同逼她離職。

深覺遭污辱的林靜修,立刻打電話大罵負責南科廠營運的奇美電總經理王志超,但王志超完全在狀 況外。

後來,王志超打電話問段行建,段竟對林靜修解職一事不置可否。「超哥(王志超)在老段那碰了軟釘子,也沒法給Amy一個說法。」知情 人士透露。

「好歹Amy也算是奇美電的老臣,老段的霹靂手段,讓背後挺Amy的家族成員都感到非常不滿,擔心未來家族利益都將不保。」段行 建的強勢作為,等同向代表許文龍家族的勢力翻臉。

為了求證是否遭到解職,本刊致電林靜修。離開奇美電近半個月的林靜修,心情平靜許多,她 說:「沒外面講的那麼誇張啦。」至於採購從地方分權變成中央集權,她表示:「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後來的做法,跟合併前講的完全不一樣。」本刊又追 問:「妳的離職,是否代表搬開了統一採購的大石頭?」她嘆口氣說:「可以這樣說。」

加速整合 祕書當間諜

除了採購權 一把抓外,為了加速南科奇美電融入群創,段行建也透過自己的祕書羅美君,全面掌控。

一開始,舊奇美電主管多把一九七一年次的羅美君當成一般 祕書,合併後,才知這位姑娘就是段行建的分身。段行建在主管會議上,曾幫羅美君立威,「Judy(羅美君)說的話,就代表我說的。」一位自認與段行建交情 深厚的資深副總,想替供應商安排與段會面,直接跟段約時間,段卻說:「去找Judy!」完全不給面子。

為了替段行建掌控大局,羅美君要祕書 回報所有主管的公務與私人行程,並下令所有祕書:「以後都要跟著主管一起開會,當場做記錄,交辦事項一一列管,主管處理的進度,都要一一回報給我。」

段 行建的脾氣硬,講話直,他常在會議中說:「這個局(合併案),我是反對的,這不是我要的東西。」讓奇美電的主管為之氣結。

人事紛擾 許文龍心知

為此,本刊特別前往台南獨家專訪許文龍。上週五清早六點多,許文龍走出家門,見到本刊記者,立刻說:「來來,對阮ㄟ車來(跟 著我的車來)。」車開到了碼頭,許指著海釣船說:「今天人少,開小船出海。」

在船上,提起段行建改造的種種傳言,許文龍搖搖頭說:「我只知 合併得很順利,(內鬥)這些事我都不知道。」「奇美電是總經理制,我是以段總的想法當中心,他很有能力、做人很好、很公正,我很支持他。」

而 奇美採購大將被撤換、供應鏈生變,許文龍說:「這種事情我都沒在管,都交給年輕人去做。」邊說邊指著河邊的風景:「別一直問公司的事。我現在每個禮拜,出 海釣魚三到四次,還拉二次小提琴,生活很快樂。」負責駕船的司機說:「董事長最近還釣了一尾三十斤的海鱺,很開心。」

其實,每週與家族成員 開會的許文龍都知情,雖然他力挺段行建,但家族人士暗示:「老先生曾對家族說,跟鴻海是合作,不是合併,我們還是奇美電的最大股東。如果老段沒處理好跟家 族的關係,未來在董事會上,我們不一定會支持他。」

本刊致電段行建與羅美君,助理表示二人都在開會中,至截稿為止,均未回應。詢問奇美電發 言人陳彥松,他則表示,在合併整合過程中,總會有不同意見,公司尊重每個人的去留,也會想辦法留住人才。

同業合併 各有成敗

2009

◎ 欣興併全懋精密

全懋員工留用者減薪2成,不願減薪離職者,不按工作比例發年終,員工不滿組自救會,今年1月到勞委會陳情。合併後,今年營收 估計逾600億元,可望成全球最大PCB集團。

2006

◎友達併廣輝

當時正逢景氣低檔,納入廣輝讓友達面臨虧 損壓力,外資抨擊不斷,經營團隊花1年把廣輝6代廠的良率拉到與友達齊平,2007年起合併綜效才逐漸顯現,現為國內最大面板廠。2005~2007

◎ 晶元光電併國聯、元砷、聯詮、連勇

歷經2次合併、納入國聯等4公司,經營團隊一反業界強勢領導作法,讓原公司主管各自管理旗下工廠,藉開放 共治度過磨合期,現已成全球最大紅光LED和第三大藍光LED廠。2005

◎明基併購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

購併後,明基董事長 李焜耀派出15名台籍主管進駐德廠,欲加速雙方整合,但事與願違,台、德人馬嫌隙日深,遲遲推不出新產品,明基1年後交出西門子經營權,認虧35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0

在股市痛賠 他如何東山再起 掌握強勢心法大賺三億的告白 輸家變贏家

2010-8-30  TTW




投資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克服人性弱點,一錯再錯。

《今周刊》對全台超過1000名營業員發出問卷,探討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最致命的錯誤又是什麼?

同時也找到股市贏家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如何從錯誤中,淬鍊出贏家智慧的心路歷程。

其中有因誤信明牌慘賠2億元,再賺回3億元的蕭大戶傳奇,也有一位前上市公司總經理炒股滄桑告白,而一位30歲專業股票投資人的獨特停損心法,發人深省。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克服人性,才能在投資跨出正確的一步。

口述.蕭明道 整理.謝富旭 攝影.劉咸昌台北市臨沂街某處僻靜巷弄的公寓中,五十一歲的蕭明道把這裡稱為他的「工作室」。他有個綽號叫「台積電」的助理管理帳務,自己主要的「工作」 則是泡茶給來訪的老友喝,偶爾點起一根菸置身雲霧看看書;當然,還有替自己管理台股中新台幣三億元的資產!這三億元資產還不包括散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大安 區的數幢房子。

這位衣著率性,出門總是戴著棒球帽、腳穿涼鞋的億萬富翁,過去十七年來,每年以高達二○%到三○%的速度累積財富,有著極高的理財效率。

相較之下,他的生活卻處處充斥無效率:為了喝一泡好茶上台中梨山,為了吃一頓晚餐可以殺到宜蘭礁溪,更為了泡優質溫泉搭高鐵下新竹,還一周去二、三次,只因為可以置身山谷,人我兩忘。

現今的蕭明道已經擁有數億元的身家,很難不令人羨慕,他卻雲淡風輕地說:「幾億元在市場充其量算實戶,大戶的邊都沾不上!」「面對股海要掂掂自己斤兩,夜 郎自大鐵定掛,為了了解『謙遜』這兩個字的深刻涵意,我可是九死一生付出慘痛代價,才悟到那麼丁點的。」他緩緩道出他的故事,以下是蕭明道第一人稱敘 事??。

我出身典型外省軍公教家庭,父親蕭伯勤是位軍人,曾打過抗戰,更與老共李先念與林彪等部隊對決過。

六十年前,中國大陸淪陷,父親來台任國民黨台中縣黨部主委兼救國團、軍友社台中縣市負責人;我是師長父執輩眼中頑劣、調皮、叛逆「不成材的東西」;從復興 小學,復興中學,幾經退學到台中明道中學??。從台灣最高學府台大,流落到台中最高學府東海大學,沒一間學校能順利念完。

在管訓與禁閉中度過軍旅生活因為操行成績不到八十分,我無法考預官,就以二等兵下部隊到楊梅陸軍飛彈連。飛彈部隊的「涼」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的,有點關係的人都把子弟往裡面塞,我忝列其中。

我的任務主要是照顧「官階」比我高的兩隻軍犬,牠們分別是「中士」比利與阿里,也兼在廚房打雜餵豬。

當兵第一年,時值八月一連三個颱風侵台,我被指派擔任「伙委」採辦全連伙食,菜貴、蔥貴,辣椒更貴。

基於伙食預算,擔任伙食採買的我就少買很多辣椒,但大部分的外省籍軍官沒有辣椒吃不下飯,於是我被訓了一頓。就這樣,我因為沒辦法多買辣椒,天天被長官訓 斥。有一天,我又因為辣椒被罵得狗血淋頭,脾氣本來就不好的我再也按捺不住,於是就當著長官的面前把他們的餐桌全翻了,當然我也就被關了三十天的禁閉室。

後來又有一次,我看不慣一名上尉作威作福,就調皮地故意放「比利」與「阿里」 咬他,一時的好玩,又換來三十天的禁閉。可能是因為這樣,我開始變得憤世嫉俗,在一次莒光日的心得報告上,我寫下了「軍人是太平盛世看門狗」的文字,又再度被抓去關禁閉。

當時,長官來勸我,只要寫下悔過書,誠心認錯就會沒事;但我脾氣拗,硬是不寫,於是被移送到明德管訓班。因為在明德「表現不佳」,又被移送到岩灣管訓隊,算算我當兵的一年十個月歲月,關禁閉加上管訓的天數超過一半。

當兵經驗,讓我對國民黨恨到了極點。於是,退伍後,當時黨外運動澎湃洶湧,我選擇到《前進》、《明進》等黨外雜誌擔任發行工作。發行工作講是好聽,事實上就是開著車把印刷廠印好的雜誌派送到各個銷售地點的開車小弟。

搭上台股狂潮 三十歲前賺到兩億台灣民主化運動高潮過後,接踵而至的是一場吸引更多國民參與,讓社會為之瘋狂的股市運動,我也躬逢其盛。一九八○年代中期,我與幾個朋友研發出了一套可能是台灣最早的股票盤後系統,推出後在市場大賣,讓我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賺到錢後,我又開了證券研習班,現在的股市名嘴如朱承志、賴憲政與蔡明彰都是我研習班的師資群。由於遇到台股資金行情大多頭,證券研習班門庭若市,我一連在台灣北、中、南開了七家分店;這門生意讓我體會到什麼叫日進斗金的滋味,賺到數千萬元的資產。

當然,八○年代的台股狂飆我也沒缺席,我的資金實力不弱,不但擁有研習班的信徒,又勇於槓桿操作,儼然已經成為市場小主力。我的操作一帆風順,記得光在中纖與台火兩檔股票,就獲利超過數千萬元以上。一九八八年,我才二十九歲,身價已超過新台幣二億元了。

不到而立之年,兩億元輕鬆入袋,鑽錶鑽戒、醇酒美人,志得意滿、目空一切,儼然一副暴發戶的熊樣。當時的我,口袋深、腦袋活,生性四海,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紅的、白的、黑的、黃的,各路人馬都在我「交陪」的範圍。每當收盤後就是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開始。

當時景氣好、酒店林立,簽單隔月收帳,家常便飯,可曾想像一周四百萬元的酒帳(相當於當時台北市一間公寓價格),心不驚、眼不眨,閒話一句罷了。

誤信明牌 賠掉身家還負債由於交遊廣闊,我常會聽到一些內線消息以及明牌,也因此賺了不少錢;但豈料,讓我破產的竟是我一輩子最有把握的一檔明牌——福昌紡織。

一九八八年,我掌握到有市場重量級主力與福昌紡織公司派,將連手拉抬股價的消息。儘管我心裡明白,這是一檔爛股票,但「內線」消息卻舉證歷歷地告訴我,福昌公司派為了在高點出脫持股,即將砸下重金進行一波急拉。

我從福昌線圖研判股價尚無明顯拉升跡象,而且股本僅四億多元,於是認為機不可失,隨即調動資金預先卡位布局。

買進了第一批福昌紡織的股票後,豈料福昌股價在大盤持續推升下竟不漲反跌;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可能是主力進行洗盤動作,想把搭順風車的人趕下來,再來進行一波凌厲拉抬。於是福昌愈跌,我買得愈多,甚至不惜向金主墊款持續買進。

就這樣,我不自覺地踏入了一個別人預先精心設好的「陷阱」當中而難以自拔。我從福昌三十幾元時就一路買,它卻一路跌,股價跌到二十元出頭時,我甚至異想天 開:既然沒人當主力,那我自己來當主力好了,我窮盡所有能動用、能借到的資金,全力攤平甚至企圖拉抬福昌這檔股票,沒想到它的賣壓卻源源不絕。

最後,福昌快失守十元時,墊款數億元的利息已經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在墊款金主的催討下,我被迫認賠出清福昌股票。結算下來,我之前擁有二億多元資金不僅虧 損殆盡,還欠金主一千多萬元。我用四年賺到二億元以上的財富,竟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賠光,還負債一千多萬元。那年,我剛好滿三十歲。而福昌紡織就在我出清 後沒幾天開始飆漲,一路漲到一百多元。

福昌一役千金散盡,掌聲不見了,以前的酒肉朋友也全都不見了。萬念俱灰,一度想從台北市台電大樓(當時最高大樓)一躍而下,塵歸塵,土歸土,碎屍羅斯福路。

在當時女朋友(現在的太太)鼓勵下,稍事振作,仍無心工作,每天不是看武俠小說,不然就是鑽研技術分析理論,反覆思考我所犯的錯誤,為何失敗?可能東山再起嗎?哪個行業能讓我東山再起?就是股市,別無選擇。

當時家裡開銷全靠太太一人維持。在金融業任職的她,向銀行借了三十萬元。一九九三年,我們夫妻就用三十萬元在北市吳興街頂了一家水果行,我開始當起老闆了。

偏偏老天爺又開起玩笑,眼拙選了個西曬場地賣水果,水果壞得快;生意差也就罷了,我還鬼迷心竅包下了拉拉山水果園準備發投機財。九三年全年沒半個颱風,水蜜桃大豐收價格也賤,水果行也陷入虧損之中,屋漏偏逢連夜雨,真的很慘。

在瀕臨絕境時,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一輛賓士車停在店門口,車裡步出一位熟悉的身影,他還沒看到我時,我就認出他就是當年借款給我的金主。

一位帳上還積欠一千多萬元的債主找上門來,讓我趕緊躲進了置放水果的冰櫃中,躲了約二十分鐘,自認債主應買好水果離開了,於是就走出來。未料金主卻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我一時間傻眼了。

金主現身

代操賺到翻本資金

這位金主看到我,倒是隻字未提欠帳一事,反倒問起我對最近盤勢的看法,適不適合進場?有什麼值得投資的標的?

我心裡狂喜難抑,老天爺派天使來了,我向他分析,「這波低點就是三七四○點了!目前就是初升段的修正波,修正時間雖然長達半年,然而,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 的好機會!你看看,波段攻擊量能潮蠢蠢欲動,五行均線糾集,只待號角響起,就是一波主升段的展開,這不就是波段的買點?」聽完,他眼睛一亮點點頭,問我願 不願意重出江湖替他操盤?我求之不得,豈有不願意的道理?金主又說了:「你離開市場一段時間了,生疏在所難免,先五百萬元做做看,好嗎?」我斬釘截鐵地回 絕,「五百萬元就不必了,這是一波大行情,不要小鼻子小眼睛,要嘛五千萬元,我全力以赴。」他沉思了一會兒說給他幾天時間考慮考慮。

即使他就出五百萬元,我還是願意為他操盤的,因為股票是我的生命。但我很清楚這位金主的實力,我想要試試他的底限,並企圖藉此資金翻身東山再起。

這位金主果然委託五千萬元讓我操作,九三年十月九日是我畢生難忘的日子,我將五千萬元全數獨押聯電;只因聯電在當時依各項技術分析研判來看,就是要漲。磨磨蹭蹭了三周,聯電終於動了,三個月上漲了二倍之多,去頭去尾賺足七八○○萬元。

聯電大賺後,我打鐵趁熱乘勝追擊,又選中台苯重押了九千萬元,不到七周時間,台苯上漲了二倍多。不到一年時間操作聯電、台苯、台達化??,為金主賺了二億多元,不僅還清了積欠的債務,也為自己贏得了三千多萬元的資本。

自此之後,我步步為營,深恐重蹈覆轍,歌台舞榭、風月場所非必要絕不涉足。

有了聯電成功的經驗,深深體會到以外貿為導向的台灣經濟體,勢必全面大革命,正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電子股將全面取代金融股,成為未來台灣股市主流。

於是,我開始介入未上市股,先是英業達,繼之華碩、技嘉與廣達??,穫利豐碩。與此同時,我的量價、時間、角度與轉折的技術分析功力與時俱進,也幫我避開 了所有崩盤危機。從九三年賺到三千多萬元資本,一直到現在,我的投資部位多元化且分散,遍及現股、期貨及未上市股票(瓷微科技與智微科技)。十七年來,我 的資產穩定成長,迄今投資部位約在三億元。

經過福昌的慘痛經驗後,我深刻地體會股票操作最重要的贏家特質有兩個:一個是理性,一個則是冷靜。理性地去研判市場多空力道,冷靜且有紀律地去執行停損與 停利。不過,當你聽信明牌時,往往就會對這檔明牌產生偏執,導致理性與冷靜喪失殆盡。而一個沒有理性與冷靜的人投資股市,就好像你矇住眼睛過馬路一樣,隨 時都會被撞死!

慘痛經驗 領悟絕不聽信明牌直到今日,我透過在股市、企業界或是政界的朋友,每天聽到的明牌不知凡幾;但我只當作聊天題材,絕不把它們當作操作題材。福昌紡織那一役讓我成了一個懷疑論者,我不相信公司發布的訊息,不相信基本面,也不相信報紙的股票新聞。

最後,我建議投資人,「大道至簡」、「執簡御繁」——就是不要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技術分析不外「量價、時間、角度與轉折」,捨此無他。

另外,鎮日惦記著股市與自己的股票,會逐漸陷入迷網而不自知,生活品質犧牲了,日子也不會快樂。在收盤後,我就放下了,不談股票,只聊風月,一年至少閱讀六十本以上書籍,其中大多是文學、哲學,與傳記類的書籍。

最後我要和大家分享,「只要股市在,隨時都有賺錢的機會,準備好了再來,要在股市獲利永遠不嫌晚!」

蕭明道

出生:1959年

現職:專事投資

學歷:東海大學經濟系

經歷:股市研習班負責人、水果行老闆

身價:九位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