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首次從法國引渡逃犯 外交部:將加大境外追逃追贓力度

2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首次從法國引渡犯罪嫌疑人,今後,中方將進一步加大境外追逃追贓的力度。

陸慷表示,近日,在法國方面的積極協助下,中國公安部“獵狐”行動工作組從法國將浙江省公安機關通緝的犯罪嫌疑人陳文華押解回國。

陸慷指出,這是自2015年中法引渡條約生效以後,中國從法國引渡回的首名逃犯,實現了追捕潛逃法國的犯罪嫌疑人的重大突破。這也是繼意大利、西班牙之後,中方再次從歐洲國家成功引渡逃犯。

他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境外追逃追贓的國際合作。近年來,基於條約和外交渠道,中方與有關國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後,中方將進一步加大境外追逃追贓的力度,不斷構築完善法律網。

據浙江瑞安市公安局2013年12月立案偵查,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犯罪嫌疑人陳文華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非法吸收公眾資金2000余萬元人民幣。2013年3月其逃匿法國。今年9月14日,法國警方在巴黎機場將其移交公安部“獵狐行動”工作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711

“親信門”主角崔順實之女在丹麥被拘押 韓國要求引渡

從2016到2017,韓國“親信門”依舊沒完。事件主角崔順實之女鄭某2日被丹麥警方拘押,被停職的韓國總統樸槿惠則在1日的媒體記者座談會上,全盤否認“親信門”的相關指控。

崔順實之女將被丹麥警方拘押4周

3日據新華社消息,“親信門”核心人物崔順實的女兒鄭某1日在丹麥奧爾堡市被捕後,於2日出席了當地法庭的聽證會。奧爾堡法庭隨後宣布,鄭某將在丹麥被拘押4周。

奧爾堡市所在的北日德蘭大區警方目前已將該案件移交丹麥檢察長辦公室處理,該辦公室負責處理在丹涉外人員的引渡事務。辦公室負責人對媒體說,丹麥檢方已要求韓國司法部門向丹方遞交正式的引渡請求,然後再決定是否對鄭某進行引渡。

丹麥警方說,鄭某被捕時承認知曉自己正在被韓國警方追查。韓國負責調查“親信幹政”事件的獨立檢察組上月底曾請求國際刑警組織對鄭某發出紅色通緝令。

韓聯社消息稱,韓國外交部方面2日表示,將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從丹麥引渡鄭某回國。

1月2日,鄭某(右)到丹麥奧爾堡法院接受審查。(圖:韓聯社/美聯社)

鄭某現年20歲,是“親信門”焦點人物之一,涉嫌借助其母崔順實與韓國總統樸槿惠的個人關系,走後門進入韓國名校梨花女子大學,並在上學期間受到校方特殊照顧。

據悉,韓國“親信幹政”事件獨立檢察組上月21日正式啟動調查以來,迅速推進相關工作,包括傳喚多名涉案人員及搜查多處相關場所。韓國媒體報道,涉及鄭某一案,檢察組上月突查了梨花女子大學涉案人員的辦公室和住宅,同時拘留了梨花女子大學一名涉案教授。

樸槿惠被停職後首見媒體記者 全盤否認指控

韓國方面,韓國總統樸槿惠1日下午在青瓦臺與媒體記者座談,就“親信門”表態,全盤否認相關指控。

據韓聯社報道,這是樸槿惠被彈劾後時隔23天首次與外界人士接觸,也是她被停職後首次以記者座談會的形式就有關疑惑表態。

1月1日,在青瓦臺,樸槿惠與媒體記者們座談。(圖:韓聯社)

就“世越”號沈船事故發生後7小時的行蹤,樸槿惠表示,當天沒有日程安排,在總統官邸處理工作。她說,我當天正常接到事故報告,並持續關註了相關情況。沒有特別日程安排的時候我往往在官邸處理工作,當天接到報告後我指示有關部門投入特種部隊等所有可用資源營救全部遇險人員。樸槿惠還說,在接到全員獲救的消息後我一度感到慶幸,但此後得知消息有誤後深感驚訝。我隨即準備前往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但警衛部門表示做準備需要一些時間,加上對策本部方面也發生了一些狀況,因此我當時沒能及時前往對策本部。

就沈船事故發生後7小時內樸槿惠接受微整容的指控,樸槿惠澄清說,絕對沒有接受微整容,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當天美發師為幫我做頭發來過青瓦臺,護士把漱口液送過來,除此之外沒有外部人員訪問過官邸。

對於親信崔順實幹預政務的指控,樸槿惠否認稱,作為總統,我很清楚自己該履行的職務,也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崔順實是我相識多年的好友,但不可能由崔順實包辦所有事情。

就三星物產和第一毛織合並過程中樸槿惠涉嫌受賄的指控,樸槿惠澄清說,我完全沒對誰給予特殊照顧的想法。樸槿惠涉嫌支持三星物產和第一毛織的合並,三星方面則以此為前提向崔順實企圖私有化的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捐款,還為崔順實之女鄭某接受馬術訓練提供支援。樸槿惠的發言意在反駁該指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68

阿桑奇拒絕被引渡至美國:因曼寧仍未被赦免

19日據華盛頓郵報消息,“維基揭秘”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律師表示,由於阿桑奇提出的條件沒有得到遵守,因此他拒絕被引渡至美國。

“維基揭秘”本月12日在推特上發文稱,如果奧巴馬特赦曼寧,阿桑奇將同意被引渡回美國。

奧巴馬宣布對曼寧減刑 否認意在阿桑奇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對曼寧減刑,預計曼寧將在今年5月獲釋。

奧巴馬此舉引來諸多爭議。對此,奧巴馬18日在其最後一場白宮記者會上也解釋稱,“曼寧已經在獄里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其所受的懲罰對此前想要泄密的人也將起到震懾作用。”

奧巴馬還表示,他的這個做法與“維基揭秘”創始人阿桑奇的呼籲無關,而是在重新審視了此案的審判結果後所作出的決定,因為在他看來,“曼寧在服刑期間已經遭受了足夠的苦難”。

布拉德利·曼寧

曼寧原名布拉德利·曼寧,曾是駐伊拉克美國陸軍情報分析員,2013年宣布計劃通過激素治療改變性別,並更名為切爾西·曼寧。

2010年曼寧被捕。檢方指控其竊取美軍數以萬份計的戰爭相關報告及國務院外交電文,提供給“維基揭秘”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2013年7月,美國馬里蘭州一個軍事法庭判決曼寧間諜罪名成立,8月裁定其入獄35年。

此前,曼寧在減刑申請書中說:“我選擇向公眾公布這些材料,對此我承擔完全責任,我從未為這個行為找任何借口。”但曼寧同時暗示自己在受審過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我曾相信軍事法庭會理解我公布材料的動機並公平地對我進行審判,但我錯了”。

根據曼寧的說法,其在被捕後經歷了焦慮、憤怒、失落、絕望等負面情緒,曾兩次試圖在獄中自殺。

阿桑奇慶祝曼寧減刑

至於阿桑奇,他目前仍在英國境內並藏身於為其提供政治避難的厄瓜多爾大使館中。

據新華社報道,在曼寧獲減刑的消息傳出後,阿桑奇發表聲明,稱贊曼寧是“英雄”,並要求美國政府“立即結束針對檢舉者和公布者、例如維基揭秘和我本人的戰爭”。

去年2月5日,阿桑奇在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的陽臺上發表講話。(資料圖)

盡管美國政府尚未起訴阿桑奇,但一直以曝光秘密文件為由威脅要讓他吃官司。阿桑奇曾承認,擔心自己被移交給美國,在那里他可能面臨死刑判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78

追逃主要靠引渡

1 : GS(14)@2014-11-04 00:22:24



【話你知】中國海外追逃一般有四種方式,最主要是引渡。中國現與38個國家締結雙邊引渡條約,其中大部份是發展中國家。國際引渡合作有很多限制,如政治犯例外、死刑不引渡等。且任何一國都不可能與世界所有國家都締結引渡條約,包括美國。此外還有引渡的三種替代手段:遣返、異地追訴和勸返。近年的實踐顯示,由於不少貪官外逃後日子不好過,惶惶不可終日,故勸返正成為最有效、也最方便易行的方式。此次「獵狐2014」行動,當局派出大批小組出境勸返貪官。據透露,此次「獵狐2014」行動中,目前相信潛逃在澳洲的中共前總理李鵬(圖右)的心腹、國家電力公司前總經理高嚴(圖左),成為首要目標,名列中方向澳方提交的百人通緝名單之首;澳洲媒體透露,警察近日已着手調查高嚴的兒子高新元在澳洲的公司。《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03/189217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306

李克強拒廢死刑 杜魯多不滿中加引渡疑犯協議或流產

1 : GS(14)@2016-09-24 23:30:37

【彈床外交】■杜魯多於加國時間周三,在渥太華夏列頓湖的總理官邸設家宴接待李克強伉儷。四人在湖邊喝啤酒交談,並觀賞杜魯多兒子表演在彈床上後空翻。



正在加拿大展開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加東時間前日早上在渥太華與加國總理杜魯多舉行會談。外界焦點在雙方會否簽訂引渡疑犯協議,惟最後未有具體落實。杜魯多重申,加拿大不會引渡疑犯到可能要面對死刑的地方;而李則強調死刑「符合中國國情」。



杜魯多在會談後指,雙方就商討簽訂引渡協議取得進展,日後的引渡安排將會逐一個案考慮。而李克強則稱死刑符合中國國情,「若中國廢除死刑,將會令更多無辜的人遇害」。李又指他不能百分百保證所有囚犯獲得人道對待,只承諾一但發現有執法人員虐囚會嚴肅處理。李同時稱中國已與40多個國家,包括法國和澳洲等簽訂引渡協定,望與加國最終能落實協議。而對於外界質疑中國因未有正式引渡協議,而暗中派特務到加國捉拿疑犯,李則回應稱中方絕對遵守國際法和別國法律。



■李克強與杜魯多在渥太華國會山莊舉行會談。

26「紅色通緝犯」在加

加媒前日報道,被中方指是間諜囚禁的加拿大公民高凱文,於本月13日突獲釋返加;而此前一日加國當局曾就引渡協議與中方開展會談。有說法指高凱文獲釋條件之一為加國答應與中方簽訂引渡協議,惟加國當局對此並無回應。去年4月,中紀委網站發佈了一份共有100名外逃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其中被指逃往美國和加拿大的,分別為40和26人,為名單中最受歡迎外逃國家的首兩名。


「加拿大是貪官天堂」

據悉以往中國外逃貪官曾總結出「美國是樂園,加拿大是天堂」的經驗;而外逃加國的貪官多聚居在華人集中的溫哥華和多倫多。目前美加均未有與中國簽訂引渡協議,僅簽訂刑事司法協助條約。以往有分析指,「美加線」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因兩國以往移民審核時間短(最快四個月),以及擁兩國綠卡能較容易在全球作資產配置。雙方前日又同意展開自由貿易協議磋商,並啟動中加總理年度對話機制。李於當地時間今日結束一連4日訪加行程,隨後轉到古巴。加拿大《環球郵報》/《蘋果》記者


【部份潛逃加國通緝犯】


程慕陽(46歲)

前河北省委書記、被指與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關係密切的程維高之子。2000年攜巨款潛逃加拿大,並在加國經營房地產,現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在紅色通緝令百人名單中排69。


李文革(47歲)

原雲南昆明市盤龍區國稅局工會主席,於2013年出逃,因涉合同詐騙被列入紅色通緝令名單中排名28。據悉他現時住在溫哥華,並在當地擁有很多房產。去年傳出他惹上官非。


楊希利(52歲)

原遼寧省希瑞集團董事長,被指涉嫌騙貸高達4.7億人民幣,並於2012年潛逃多倫多。目前在中共「紅色通緝令」百人名單中排名最後。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4/197802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819

助中共打擊外逃貪官澳明年批與華引渡條約

1 : GS(14)@2016-12-24 10:55:18

■澳洲於2007年與中國簽署引渡條約,惟一直未頒令生效;圖為澳洲總理特恩布爾。



澳洲政府計劃明年頒佈法令,使該國與中國之間的引渡條約生效,由此澳洲將成為西方「五眼情報聯盟」(美、英、加、澳和新西蘭)五國中,首個與中國有引渡條約的國家。澳洲早於2007年就與中國簽署了引渡條約,但因擔憂北京的人權紀錄,歷屆政府都未頒令使其生效。澳洲是中國人移民熱點,也是中共貪官外逃主要目的地之一。據報道,澳洲議會聯合條約常委會建議,政府批准與中國的引渡條約,政府計劃明年在議會提交法令,使該條約生效。澳洲金融犯罪專家約翰.蘭代爾(John Langdale)表示,兩國都希望加強合作打擊犯罪活動和洗黑錢,「坎培拉需要北京的幫助來阻止非法毒品從中國流入澳洲,中國則希望有引渡條約以便打擊外逃的腐敗官員」。



憂疑犯人權無保障

但澳洲法律委員會表示嚴重關切,該委員會主席稱,如果北京背棄不處決被引渡嫌疑人的承諾,該條約沒有正式制裁條款。反對黨工黨反對批准目前形式的條約,理由是其缺乏一些保障。但分析人士稱,議會不太可能阻止該條約批准,澳洲司法部發言人說︰「澳洲和中國有長期的執法關係,條約包含一系列人權保障,規定在某些情況下須拒絕引渡。」目前西方國家中,法國和西班牙已批准與中國的引渡條約,加拿大和新西蘭正在考慮。今年9月中國警方根據中法引渡條約,押解第一名逃犯回國。今年4月,時任新西蘭總理約翰.基(John Key)在北京表示,正考慮與中方簽署引渡條約。他稱如果中國說法正確,可能有30至60名中國經濟逃犯住在新西蘭。澳洲與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同列中共貪官外逃熱門目的地。中共前總理李鵬心腹、原國家電網總裁、雲南前省委書記高嚴,被指外逃藏身在澳洲。去年中國公安部頒發百名外逃經濟犯紅色通緝榜,其中至少有十多名藏身澳洲,涉及金額10億澳元(約56億港元)。作為中共反腐運動一部份,爭取西方國家簽署引渡協議,有標誌性意義。英國《金融時報》/《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4/19875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949

中共人權紀錄差礙引渡

1 : GS(14)@2016-12-24 10:55:18

【話你知】引渡是指國家之間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移交給該國,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一旦簽有引渡協議就必須履行,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便拒絕引渡。但政治犯不引渡是國際公認的法則。由於中國的人權紀錄欠佳,而且有死刑,因此西方大國多以人權理由拒與中國簽署引渡條約。至2014年7月底,中國與51個國家簽訂含有刑事司法協助內容的條約,與38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但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美、英、加、澳等則沒有。由於中共貪官外逃往往把發達國家作為目的地,故中國與這些國家只能通過其他方式追逃,例如刑事司法互助、或以聯合國反腐公約簽署國名義請求協助,甚至以共同分享貪官財產等方式,以求所在國配合,但收效甚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4/19875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950

丹麥出庭還柙4周 罪責推母身上崔順實女引渡受阻

1 : GS(14)@2017-01-05 08:07:07

【閨蜜干政】南韓總統朴槿惠閨蜜崔順實的20歲女兒鄭尤拉在丹麥被捕後,前日首次出庭。她聲稱對母親安插她走後門入讀梨花女子大學、收受三星集團不當贊助等所為毫不知情,「我只是聽從母親的說話,簽了一叠文件」。丹麥法庭前日以案件複雜為由,將鄭尤拉的監禁期延長4周。因逾期居留遭丹麥警方拘捕的鄭尤拉,被視為解開崔順實干政案謎底的最後一塊拼圖。南韓先是向丹麥申請「緊急引渡」她,繼而通知她的護照下周二將被吊銷,冀逼對方自願回國受查。


開自願回國條件被拒

面臨被驅逐的可能,鄭尤拉開出自願回國條件,要求檢方保證不作出拘捕。她的南韓律師李炅解釋︰「她最擔心的是,如果回到南韓遭拘留,她(19個月大)的孩子會在哪裏。」但獨立檢察組斷然拒絕。南韓教育部證實,名校梨花女子大學2015年破格取錄「馬術特長生」鄭尤拉入讀是舞弊,更有教授涉替她作「槍手」應試及交功課。鄭尤拉之後面對一眾遠道到奧爾堡的南韓記者,氣定神閒地回應提問。她承認的確見過朴槿惠,但已是「讀小學的時候」,將所有指控撇得一乾二淨。南韓獨立檢察組此刻急如熱鍋蟻,事關檢察組任期2月底就屆滿,必須在憲法法院對朴槿惠的彈劾案作出裁決前,拿出實質調查成果。不過,丹麥法庭前日以案件複雜為由,將鄭尤拉的監禁期延長4周,變相令短期引渡她回南韓的可能性大減;加上鄭尤拉就法院判決作出上訴,根據丹麥檢方,即使接到南韓的最終引渡要求,對於實際上是否引渡還要進行法律研究後作決定,因此她被引渡回南韓一事可能會推遲。獨立檢察組最關心的是,過去幾年三星集團對崔順實控制的基金大手筆捐獻,加上對鄭尤拉近乎「包養」的馬術訓練贊助,是否為了換取崔順實向40年手帕交朴槿惠施加影響力,令三星獲得政策傾斜。檢方懷疑國營退休基金NPS前年在三星物產與三星第一毛織合併案中,不惜損害自身和小投資者的利益,也投票贊成讓三星低價合併兩家子公司。鄭尤拉也涉助母親將由南韓財閥敲詐的「捐獻」,非法轉移到二人海外成立的空殼公司。


曾罵南韓「廢青」爆民怨

鄭尤拉將罪責全推在母親身上,但曾幾何時意氣風發的她在fb嘲諷南韓「廢青」:「有錢也是實力,你們也騎馬吧,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埋怨你們的父母。」結果引爆了南韓民怨的火藥庫,連續10個周末合共有數百萬人在首爾市中心舉行反政府集會。韓聯社/南韓《韓國時報》/《中央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4/198858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42

墨毒梟古斯曼引渡美受審

1 : GS(14)@2017-01-22 02:17:04

墨西哥著名毒梟、綽號「矮仔」的古斯曼(Joaquin Guzman)在美國要求下,前日被引渡到紐約(圖)受審。專家指,墨西哥選擇在特朗普就職總統前夕的敏感時刻接受引渡要求,相信是故意避免特朗普領功。墨西哥最高法院較早前拒絕古斯曼的上訴,接受他的引渡申請,外交部隨後宣佈他已被引渡到美國,昨日出庭。美國司法部發聲明感謝墨西哥當局合作,但古斯曼代表律師指行動違法。59歲的古斯曼是墨西哥最大跨國販毒集團Sinaloa Cartel首領,亦是世上最惡名昭彰的毒梟。他在2001年及2015年兩度逃獄成功,去年才被警方捉回。特朗普此前一再顯露對墨西哥的不友善態度。墨西哥保安分析師霍普估計,墨西哥在奧巴馬任期完結前夕突然接受引渡,是不想特朗普一上任就立即「有勝仗」。不過有墨西哥官員認為,這同時顯示當局仍然願意和特朗普政府合作打擊罪行。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1/199041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32

陸振球:引渡條例不利港樓市?

1 : GS(14)@2019-04-06 11:38:2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681&issue=20190406
【明報專訊】近日香港最熱議的話題之一,自然是政府力推修改「引渡條例」,筆者的一班投資界朋友曾就此作過討論,當中有意見指若修例一旦成事,一些由內地移居香港的有錢佬或曾在內地做生意的香港人,會擔心有機會因「往事」被引渡回中國內地,或可能移居其他地方如新加坡,因為星洲和中國內地沒有引渡協議,更可能因此觸發他們將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包括賣掉地產項目,不利香港樓巿。

當然,上述推論只是朋友的猜想,不過事實上每年確也有不少人移民新加坡,有只取得永久居民資格,也有正式成為公民,而在2008年移民至新加坡的人數曾高逾10萬人,及至較近期數據如2017年也有5.5萬多人(圖1),相比香港去年6.27萬人移入,其實沒相差多少,以佔整體人口(香港739萬、新加坡561萬)比例計,新加坡移民人口比例便比香港還要高!

星移民人口比例高 樓價卻低於港

香港政府自公布「明日大嶼」填海計劃以增加起樓土地供應後,坊間或政客其中一個反對意見是香港每日有150個由內地移居香港的單程證名額,說就算增加多少地皮也只會益了內地人,住宅供應仍一定不足,並不會壓低樓價。不過,上述的數字表明,新加坡接納新移民佔人口的比例較香港還高,但樓價卻明顯低於香港,究其原因,乃是新加坡多年來不斷透過填海造地,令國土面積足足多了四分之一,但香港自1997年後填海大減,至近年填海幾乎等同犯天條,政客只將片面事件誤導巿民,阻撓填海造地,另一方面卻投訴香港樓價高企,當然,樓價高也有一個「好處」,就是積聚社會怨氣以轉化為政治本錢也。

除了引渡條例外,近期另一個多人談討的焦點乃是發展商賣樓,今年首季竟有多達近1500伙(等同27%)是透過招標售出,藉此避過去年中「娥六招」出台後每次賣樓至少要推20%的單位限制,以及可以不用提供價單,成交後又不用說明提供了多少回贈及優惠等,造成成交價偏高,並漸漸連二手樓樓價也被拉起。未知是否發展商收到風政府可能對此極為不滿,可能再推新辣招,地建會自行開會後說以後非豪宅新盤至少首20%會公開發售而非進行招標,大家認為政府和社會會否收貨?

發展商「破招」有效 一手推盤量大減

如留意統計,可能發覺去年上半年發展商「唧牙膏」式賣樓,新盤按月推盤量慘不忍睹,及至下半年因「娥六招」推出一手樓推盤大增,未幾樓價指數開始下調,但今年首季招標賣樓盛行後,一手開盤量按季急挫接近一半(圖2),近期樓價明顯回升,似乎發展商「破招」有效,但巿場傳言這又會逼政府再出手.......

《明報》周一舉辦了「香港再定位」高峰論壇,特首林鄭月娥在開幕致辭提到大灣區發展猶如結合了矽谷和東方華爾街的長處,香港一直以來擔當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可說機會處處,加上政府在創科基建及教育推出配合政策,希望香港可告別「High-tech揩嘢」的年代。

其實,窒礙香港的高科技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樓價和租金高企,過往在香港從事地產往往發過豬頭,但在香港,政府雖也曾發展工業邨、數碼港和科學園,但能提供的規模有限,比方說,如大家有機會參觀深圳的華為總部,可能整個香港的科學園也不及其規模,又如何可吸引大型科技機構來港落戶生根。

工業物業回報率勝寫字樓商舖

另外,香港住宅樓價和租金高企,不說工作的地點,要為海外或內地的高級科技專才提供住宿地方也極不容易,隨時招聘一名博士級的人才,來到香港只能讓其居住在劏房式單位,能不令人慚愧嗎?

所以,明日大嶼如能落實和加快推出,除了可紓緩樓價和租金的上升壓力,令香港人可住好啲,其實也間接有利如林鄭冀望香港可告別「High-tech揩嘢」的年代。

香港過往一直有經濟四大支柱的說法,所謂四大支柱,包括:(一)貿易及物流業(trading and logistics)、(二) 金融服務業(financial services)、(三) 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業(professional and producer services),以及( 四) 旅遊業(tourism),其實除着電子商貿的興起,物流業變得更專業化,林鄭說大灣區的融合,也少不了物流的份兒,投資者究竟可如何參與?

其實,物流物業可說是工業物業的其中一個類別,能提供的租金回報較寫字樓和商舖的為高(圖3),而香港現時的物流物業租金回報率只有約3.4厘的較低水平,但如上海的同類物業租金回報卻高達5.3厘(圖4),朋友房託專家楊書健便正籌組相關的物流物業基金,一旦成事應值得香港的投資者留意。

[陸振球 樓市解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