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鼎泰豐小籠包全球逾百家店 貢獻二十億營收 楊紀華:服務做到透 不怕客人不排隊

2014-08-11  TWM
 
 

 

「鼎泰豐小籠包」已成為台灣美食的代名詞,全球展店一○三家,暢銷書《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也盛讚其「不停探尋極致,為顧客帶來不斷的驚喜」,而這股動力,來自鼎泰豐第二代楊紀華的堅持。

撰文‧許瓊文

一顆小籠包要有幾道工法?麵粉與水的比例要多少?內餡要幾公克?表皮要有多少摺?開一家店也許不需要這麼清楚,但若想要開連鎖店,那麼SOP(標準作業流程)就變得很重要。

鼎泰豐自一九五八年第一家店營業,將近四十年沒有開第二家店。直到一九九六年,楊紀華從父親手上接棒的隔年,在日本高島屋台北事務所所長佐野功太郎的邀約下,到東京開設分店。

其實,這間海外第一家分店,是佐野歷經楊紀華多次拒絕後,才爭取到的。由於佐野的鍥而不捨,讓楊紀華難以推辭,甚至開出很高的條件,要求對方派人來台灣學習一年,並通過認證考試,一一過關後,才答應品牌授權。

「如果沒有和日本合作,也不會有今天的鼎泰豐。」楊紀華回憶。

十八年前,日本員工來到台灣,楊紀華大方地打開廚房讓日本師傅跟著學習,不料,一連串的問題讓他難以招架,因為當時鼎泰豐只有「製作過程」,沒有「製造流程」。

建立全球SOP

十八摺、餡料秤重成經典

一向講求精準、追求極致職人精神的日本師傅,對於台灣的小籠包到底要怎麼做才好吃?沒有精確的步驟、數字,真的很難理解。這也促使楊紀華從中思考,並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逐步建立起DPS(DinTaiFung Precision System,鼎泰豐精確係統)。

首先,楊紀華從材料、重量、作法等細節,一一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十八摺的小籠包、每個餡料都必須秤重」成為鼎泰豐最講求細節、極致的經典案例。

日本開店成功後,各國尋求合作的邀約也接踵而來,負責海外展店的鼎泰豐總經理祕書方婉阡就說,「幾乎每年都會收到超過四百封尋求品牌授權合作的e-mail。」

海外夥伴第一關

用心至上,來台受訓半年如今,楊紀華接班十八年,鼎泰豐從台灣一家店,到目前擁有九家,第十家預計今年在台北新光三越南西店開幕;國外分店更高達九十四家,遍及日本、新加坡、美國、中國、澳洲等十多國,接著中東杜拜也即將簽約。

這塊鼎泰豐招牌到底有多「燙金」?鼎泰豐去年全年營收,包含海外貢獻,已超過二十億元。不過,想要找楊紀華談海外品牌授權展店,十之八九會是被拒絕的。

以即將簽約的杜拜商場為例,對方是規模很大的商場美食廣場經營者,不管資金、地點及經驗各方面都很合適,卻還是被婉拒了。

直到對方透過楊紀華的友人推薦,請他親自走一趟杜拜,才有了進一步的互動,楊紀華說,「透過認識的人介紹,多一份信任感。我看到他們也是兩代共同經營,感覺比較放心。」楊紀華表示,他不在乎合作夥伴的規模大小、有無餐飲經驗,或財力是否雄厚?他只在乎對方,「有沒有用心,願不願意學。」因此,在每一個品牌授權合約中,鼎泰豐均要求對方自費派人到台灣學習至少半年以上,人數越多越好,這對許多餐飲服務業來說,是非常高的成本。比起一般餐飲業者希望三個月內開一家店,鼎泰豐的門檻顯然高出很多,但這就是楊紀華對於品牌的堅持。

插旗最熱鬧地段

分店業績稱霸百貨商場

此外,這幾年,鼎泰豐的展店有幾個共通點,第一、一定是該地區最熱鬧、最國際化的地區,例如台北一○一、日本新宿、上海新天地、中東杜拜等。第二、集中於百貨公司,除了台灣信義、復興等幾家獨立店外,其餘九成都在百貨商場內。

「一定要在人潮最多、最精華的地區,道理很簡單,為什麼大品牌都要擠進一○一,這是一個品牌地位的指標。」楊紀華驕傲地表示,「在百貨公司裡的鼎泰豐,幾乎每一家都是該商場餐飲中的業績第一名。」找對好地點,加上肯用心經營的加盟主,經營一間鼎泰豐,就成功一半了。至於另一半關鍵,則是靠軟實力。

每年四月,是鼎泰豐的春宴(類似公司春酒),這個時節在台灣的鼎泰豐店裡,可能會發現有外國人面孔的服務人員穿梭其中,帶著溫暖的笑容接待客人。

原來,為了讓教育訓練可以跨國E化管理,楊紀華請來兩位編導,為鼎泰豐每一道菜拍攝製作流程,上傳至網路,「但是服務這件事,就必須要親身感受,才懂得拿捏分寸。」楊紀華強調。

每週都會到鼎泰豐用餐的政治大學教授李仁芳,對於同樣擁有「鼎泰豐基因」的外籍員工表達肯定,「鼎泰豐的國際化不只是海外展店佈局,企業文化也融入到人的服務裡,很厲害。」問楊紀華是怎麼做到的?他一連說了十數次:「這很難、真的很難。」他繼續說道,「如果海外加盟主派來受訓的時間愈長、人愈多,成功的機會就愈高。」

投資人力不手軟

打造有溫度的企業文化

每年春宴,就是這些海外店最好的回訓時機,上午在店裡實習,下午回總部上課,便能隨時隨地感受到鼎泰豐有溫度的「企業文化」。

要讓人員服務具有一定的水準,最大的關鍵在「人事成本」,楊紀華不斷地與海外加盟主分享「人力成本佔總成本五二%」的成功關鍵。

例如,上海的鼎泰豐薪資成本佔比也高達三六%,雖然不及台灣,卻讓上海兩家分店成為各大五星級飯店服務的學習指標,「這些五星級總經理都問,為什麼鼎泰豐在中國可以找到這麼好的服務人才,我們找不到?」提高人員薪資,就是為了降低人員流動率,提升服務品質,這是經營者第一步要能做到「讓利」的決心,雖然沒辦法要求每一位加盟主都這麼做,但是楊紀華希望能透過台灣總部的高業績表現,讓加盟主認同。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前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在為鼎泰豐第一本正式授權出版的書《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寫序時也提到,「表面上看來,鼎泰豐是源自於大陸的小籠包點心,但是鼎泰豐的獨樹一格,反過來回到大陸,甚至推廣到世界各地,大家都公認這是台灣的產品,多麼難得不易!」至今,每天仍有不少人捧錢上門請求品牌授權,楊紀華多半還是拒絕,「我沒有什麼展店計畫,只求把每天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凡事要求完美的他表示,台灣鼎泰豐將一直是全球各店的學習指標,各個海外店也要比照這樣的模式,把服務品質做到頂尖,「不擔心客人不來排隊!」

楊紀華

出生:1956年

現職:鼎泰豐董事長

經歷:花園新城交通調度員學歷:淡水工商專科(已改製為真理大學)家庭:已婚,育有三子鼎泰豐開分店超嚴格,

從產品管到人才

鼎泰豐提供加盟主「整案服務」(Total Service Solution)輸出的品牌授權,從產品到品牌服務,整套的標準作業流程,甚至包含成本控管、人才培育等。雖然當地經營權歸經營者所有,但必須接受總部的管理,並且支付加盟金以及營業額的固定百分比率。

鼎泰豐

全球103家版圖

香港3家店

澳門1家店

上海9家店

北京5家店

天津2家店

杭州、寧波、無錫、青島、成都、深圳、大連 各1家店

泰國2家店

馬來西亞4家店

新加坡18家店

印尼13家店

澳洲6家店

台灣9家店

韓國6家店

日本13家店

美國5家店

統計至2014年7月2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78

被譏小籠包沒在怕 轉念化為進步養分 職場修煉用幽默感回擊網路霸凌 陳妍希

2016-02-08  TWM

演出《神鵰俠侶》的小龍女,陳妍希從女神被貶為「小籠包」,但她沒有被流言蜚語擊敗, 反而找出面對閒言閒語的豁達之道,更因拍攝此劇,與「過兒」陳曉譜出甜美戀曲。 她不需要外界封她「女神」美名,畢竟只有身邊最愛的人,能給她真正的「幸福」。

「九指神丐」洪七公的絕學「打狗棒法」名震江湖,八字心法天下無雙:「絆、劈、纏、戳、挑、引、封、轉」,學全的人寥寥無幾,二十一世紀廣大的網路鄉民卻和黃蓉一般機敏神慧,悟透了口訣。這群人打狗不成,棒打出頭鳥倒是勤快得很,這兒戳、那兒絆;死裡纏、活裡打;挑事引戰、劈頭就酸;封你的口、轉踅你的腦袋。

遇大危機

女神被譏圓臉 網路霸凌排山倒海來影星陳妍希之前演出戲劇《神鵰俠侶》,就挨了幾頓「打狗棒」,她演出「小龍女」,金庸筆下清雅絕俗、秀麗無比的出塵美人,卻硬是被網友拉入凡間,「圓臉」、「粗眉」之說不絕於耳,「小龍女」也被譏諷為「小籠包」。人們幾乎忘了她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學生女神」,也忘了《神鵰俠侶》裡的家國情仇、愛戀旖旎,全劇只剩一個「腫」字,如同附骨之蛆,揮之不去。

北京天寒,城市凍得蒼蒼茫茫,路邊的楊柳樹枯骨嶙峋,裸露枝頭上不見半點綠意。天冷,陳妍希也受了寒,但晚上卻還要工作,在中國行程滿檔,腳步停也停不下。「我感冒了,今天又水腫!」把拇指和中指輕捏在腮幫子上,陳妍希睜著一雙大眼強打精神,對「腫」字毫不忌諱,「我臉其實不大啦,只是臉圓圓的,下巴比較短一點。」她笑著分析自己的外貌,簡直像個局外人,指頭輕柔地按著臉頰,彷彿輕撫幾下,水腫就能消失不見。

其實,就算是在網友炮火最猛烈的時候,陳妍希也總能以高EQ面對那些「網路霸凌」,惡毒的批評如泥牛入海,被她輕易化解,「圓臉也是一種特色嘛,每個人就是要喜歡自己所擁有的,我就是要當圓臉的驕傲!」陳妍希日前代言中國 〈神鵰俠侶〉手機遊戲,更豁出去在廣告中直接開起「陳記小籠包」店賣包子,拿臉腫自嘲。

「每個人生長背景都不一樣,小龍女在每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想像,其實我演的,若是與他們想像不符,他們應該也很崩潰!本來嘛,創新的東西,就會引起爭議。」陳妍希說得泰然,對網友的毒舌滿不在乎。然而,事情不是從一開始就那麼順利,女人愛美,天經地義,要豁達,哪有那麼容易?

「當時,負能量幾乎占據我,我幾度崩潰,跟經紀人吵架,跟好姊妹吵架,什麼都可以吵。」

幾度崩潰

大家不看好她 自責、憂鬱讓她身心俱疲陳妍希圓眼帶笑、瞳仁清淨,眉目生得天真爛漫,此時,她眼中卻閃過看起來很抑鬱的顏色,「那時我在房間,一個人一直哭一直哭!」陳妍希父親從商,家境優渥,從小順遂的她,一輩子哪受過這等屈辱。回憶起踏入藝界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無情的打擊,曾殘酷地落在她身上,一切都歷歷在目。

陳妍希二○○七年出道,演出偶像劇《換換愛》女配角一戰成名,大獲好評。「很快我就拿到演出女主角的機會。」然而,機會來得太快,不見得是好事,她演了女主角,挫折也跟著到。「我很努力,用各種方式準備,台詞背得滾瓜爛熟,拿DV拍攝自己的演出,但每天還是被導演痛罵!」緊繃的情緒讓她戲演得僵硬,有一次導演甚至走到她面前,把她手上的道具往地上一甩,「他推我一把,我連忙蹲下撿起道具,聽到他直接對著我說:『妳是豬!』」

拋下包袱

正面迎戰負評 學會去蕪存菁、一笑置之「我知道自己那時候是新人,也知道不懂的地方要努力學習。」但畢業於南加大,擁有行銷、美術學位的她,還是忍不住委屈,「我個性好強,工作時,我偏不示弱,跟導演鬥上,有一次,導演、工作人員都離開,我忍不住崩潰大哭!一路上默默掉眼淚,我從一所好大學畢業,怎麼會把自己搞到這般田地?」○九年,陳妍希總算突破困境,在首部電影《聽說》中,飾演聽障游泳選手,技驚四座,獲金馬獎提名;一一年,她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飾演主角沈佳宜,電影大賣,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台灣一線女旦。

導演九把刀把她視作「馬尾女神」,儘管經過「小籠包」風波,九把刀到現在還認為,她像是「一顆湯圓,芝麻口味。」湯圓不只是圓,九把刀眼中的陳妍希還「很白,很軟,很Q彈,又很有內涵,全身散發出節慶的感覺,所以是人中湯圓!」九把刀說。

然而,明星發光難免變成人海中最亮眼的箭靶,批評當然隨之而來。一三年,她推出專輯《me, myself, and I》,嗓音、歌曲都挨轟,她說:「入行那麼多年,我所有經驗都是演戲方面,但我原本就想唱歌。」在專輯中,陳妍希分享了不少故事,她只希望誠懇地呈現音樂,然而最後這張專輯被批評聲淹沒,「讓我有些沒自信,畢竟演戲可以NG,唱歌不行。」比起傷心,「更多是心疼這張專輯,我有用心做好每個細節,抱著跟大家分享故事的態度。」微笑清清淡淡,也不曉得她是在意還是已不在意,這次經驗,至少讓陳妍希明白了一件事:「這個時代,大家就喜歡調侃人的,或許這就是酸民文化。」抿起嘴,又是抹耐人尋味的笑容。

同樣是一三年,她接演《神鵰俠侶》,開拍前她很興奮,「我是金庸忠實的讀者!他是我最喜歡的小說家!『小龍女』這麼經典的角色,當然希望接演!」想不到「抨擊排山倒海地來」有人批她外表、有人罵她演技,甚至有人「株連九族」,連她家人一起酸。「我還是不夠強大!看到評論後心情很差!」演出前三天,沒演過古裝的她,也抓不到角色節奏,「我覺得我自己笑都笑得不對,不自然也不真心。當所有人都看扁你的時候還做不到,真的很痛苦!」陳妍希平時寡言,受訪時談話一斷,常常就望著遠方發呆,進入自己的世界裡,這時她卻露出小女孩般倔強的神情,似乎就是不願服輸。

「沒進這個圈子前,我從來沒覺得自己腫過!」一直以來,陳妍希從未與網友衝突。「我慢慢學到,其實那些攻擊我的人,有時候會說出很有用的建議,必須學會衡量拿捏。」而且,「不能忽略那些愛你的、支持你的人。」至於其他稀奇古怪的流言,她一笑置之。

惡毒的流言曾惹哭陳妍希,但她難受過、痛過,卻發現垃圾山也有金礦。她細觀那些批評,有人陳述對金庸筆下「小龍女」的印象,有人整理所有演過這角色女星的演技,只要心平氣和去反省,還是能找到有用的資源。陳妍希也了解,在大風大浪裡,真正的好友、親人會堅定不移地支持她,不會任她吹風淋雨。

任誰都可能跌跤,人生道路不可能平順,之前與她合作的柯震東,在北京吸毒被逮,她說:「一時的失足不代表永遠的失敗!他發生事情,我一定傳簡訊鼓勵他!」柯震東談到陳妍希也說:「她是一個真誠的人!包容力很強!包容了很多我的錯誤!內外都是女神的好女孩!」

有心上人

遇見對的伴侶 變身「幸福小籠包」這顆勇敢闖蕩天涯的「小籠包」,就像出社會的所有人,在職場上歷經千辛萬苦。最後,終於穿越被惡言惡語占據的黑暗森林,走出自己的路,成了更自信、更能幹的「小籠包」。此外,她還找到了白馬王子,現在的她,毋庸置疑就是一顆「幸福的小籠包」。

《神鵰俠侶》中飾演楊過的中國男星陳曉,就是「小籠包」的王子,兩人合作後,他當真戀上了戲中的「姑姑」(小龍女),他們交往八個月就決定共結連理,準備步上紅毯。陳曉被問到大學時最愛吃什麼早餐?這小子想也沒想就直說:「那時候就愛吃小籠包了!」盡是濃情蜜意,兩人也成為繼李銘順、范文芳後,第二對演「神鵰」變「俠侶」的佳偶。

陳妍希、陳曉日前出席中國「微博之夜」,兩人十指緊扣,在紅毯上大放閃光,被問到一五年關鍵字,陳妍希直言:「幸福」。陳曉一五年三月傳了一封「愛的簡訊」向她告白,「看到後,就覺得非常開心!親情是不能選擇的,愛情卻可以!」「我比較不擅長表達,他卻很懂得表達想法,開心與否都會告訴我!」兩人個性互補,儘管都忙於工作,但彼此情深意濃,說他們沉浸在「幸福」之中,毫不為過。

陳妍希在幸福路上走得堅定,當個「小籠包」又何妨?

陳妍希

出生:1983年

現職:演員

經歷:演出《聽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神鵰俠侶》等作品學歷:南加州大學主修行銷學,副修美術榮譽: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表現獎」、 第11屆紐約亞洲電影節「亞洲最佳新人獎」等

陳妍希幸福小錦囊

「每個人就是要喜歡自己所擁有的, 我就是要當圓臉的驕傲!」「無論流言說得多難聽, 愛你的人還是會支持你!」「親情是不能選擇的,愛情卻可以, 找到愛的人與信賴,就能找到幸福!」

撰文 / 陳亭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60

【大閘蟹來了】蟹粉小籠包識食一定食鮮拆 雪藏貨無得比

1 : GS(14)@2016-10-01 13:20:25

東海滬找來前大都淮揚點心主管高國粹擔任研發部點心主管,最新推出生拆蟹粉,賣點是極高濃度的蟹粉小籠包。



「我研發到蟹粉可以先將新鮮蟹膏生拆,蟹肉則是熟拆再和豬肉撈勻,這樣鮮味會較濃。」前「大都淮揚」點心主管、「東海滬」研發部點心主管高國粹說。蟹粉是蟹肉蟹黃蟹膏的混合物,由於活蟹難生拆蟹肉,只有蟹黃可從活蟹取出,所以傳統做法是先蒸熟才拆蟹粉,即是熟拆。今年東海The night market總廚陳彥試試虛實。



陳彥是點心師傅出身,28歲便當上點心總廚,是當時行內最年輕點心總廚之一,他最高紀錄一日包500籠小籠包。他認為,好的蟹粉小籠包,一定要用鮮拆蟹粉,原因是雪藏蟹粉會有腥味,一食便知。一般用蟹粉,雖然並非用頂級靚蟹,但也不能用死蟹,一般會用斷爪、甩螯蟹。坊間食肆多用內地蟹場拆成的蟹粉,但質素難有保證,或者以中央處理交貨往餐廳,鮮拆者少。除此之外,還要食到有蟹香味、油份足,外觀上看要飽滿,不能出現漏油情況。高國粹:「拆蟹粉,尤其是生拆,是很複雜的,最主要生拆完蟹膏之後要再蒸蟹拆肉,拆完肉要揀骨,我們通常要兩小時拆40隻蟹,要反覆揀骨三次。」小小的蟹,可多工夫,先從活蟹剔出蟹黃、蟹膏,仔細去除蟹心和蟹腸,餘下的腳部位便蒸熟,再用竹簽挑出蟹肉。煮蟹粉,傳統會用豬油炒,但他另闢蹊徑,直接將已拆好的蟹粉蟹肉混入豬肉,再包成18底紙,又加上如果蟹粉數量太多,超過四成以上,基本上整個小籠包會塌下,賣相會不美觀。」他續說,「東海滬的小籠包味道很突出,相對不會太膩,值得一讚是味道較清,蟹味很出,但形態差少少,始終小籠包坐不起都是有瑕疵。」他推介「香港老飯店」,認為做法夠標準。「小籠包的形態夠美,蟹粉和豬肉比例應是三七,不會太多,拿捏得很標準。」店用太湖大閘蟹,每年(a)東海滬4期美孚廣場3樓(蟹粉小籠包,由10月5日起供應)(b)香港老飯店尖沙嘴寶勒巷26號華寶大廈1樓記者:何嘉茵攝影:許先煜


陳彥說,東海滬的蟹粉小籠包味道很突出,值得一讚是味道較清,但形態差少少,小籠包坐不起都是有瑕疵。$32/a(兩個起)

陳彥推介香港老飯店,認為做法夠標準。$30/b(四個起)

以薑蔥油取代傳統豬油炒,吃時配上江蘇鎮江醋,襯托陣陣蟹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01/19787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92

高材生辭銀行金飯碗靠賣小籠包登上《紐約時報》

1 : GS(14)@2016-11-21 00:04:55

「幾乎所有菜單上的食物都散發着老上海的風味,燃起你的濃濃鄉情,這些湯包就像一個個休眠的火山,等着一股力量被喚醒。」《紐約時報》的美食編輯形容的不是別的,正是上海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小籠包!這道被譽為「最道地」的上海美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就可以吃到!而登上《紐約時報》的這間小籠包店「Yaso Tangbao」(爺叔湯包)的主人,居然是三個26歲的高材生!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紐約時報》的一個美食編輯就住在附近,有一天他恰巧來吃湯包,沒想到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在從那以後我們的客人就絡繹不絕了!」「Yaso Tangbao」的創始人之一、來自上海的Kevin談到被《紐約時報》報導的經歷,直嘆太幸運。名校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畢業的他主修金融學,畢業後進入世界知名的銀行工作。他談到這段經歷時說:「我當初也和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一樣沒有方向,因此選擇去所謂的『大公司』工作,但做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做一輩子的事。」或許是有着敏銳的商業嗅覺,在事業上迷茫的他很快發現了餐飲業的商機:「來紐約讀書以後特別想念家鄉的食物,雖然這裏有很多中餐,但並沒有一間口味道地的小籠包店,而我的另外兩個夥伴也都厭倦了大公司的工作,於是決定自己創業!」就是這樣一個衝動的決定,讓Kevin和他高中同學張弛、Chongwu都毅然辭職,紅紅火火地賣起了小籠包。然而,毫無餐飲經驗的三個年輕人坦言剛開始便遭受很大的打擊。「開業第一天我們連菜單都沒有準備好,不知道客人想要甚麼,喜歡甚麼,原來這裏的美國人有很多不愛吃的東西,例如牛筋、牛雜這些,等到端上菜了才被投訴。」為此,三個年輕人也戰戰兢兢,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餐廳試菜。「我們早上很早就要來品嘗今天供應的菜品,看食材是否新鮮,監督製作過程是否有問題。」Kevin說,也許正是沒有經驗讓他們更加小心和用心,因而保證每一道菜的精緻可口。同時,Kevin也表示自己從這些經歷中獲益良多。「我們從甚麼都不會,一步一步摸索,到慢慢積累經驗,學習美國當地的飲食文化、衛生條例、消防法規等等,與當地政府、食品監管部門打交道,都讓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讓我學會如何在一種不同的文化裏生存。」和三個勇敢的年輕創業者一樣,「Yaso Tangbao」的工作人員也大多是半工半讀的學生。Kevin說,建立一個團隊,自己最看重的其實是團隊合作,而不是經驗:「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團隊,大家之間要懂得如何相互磨合,每個人都應該有學習的機會,從不會到會,只要肯用心。」因此他也說「用心」才是「Yaso Tangbao」被大家歡迎的秘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0/19840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55

史高西斯三餐食小籠包

1 : GS(14)@2017-01-22 02:17:16

奧斯卡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前晚為其執導、安德魯嘉菲(Andrew Garfield)主演的新片《沉默》,出席台灣首映。該片於台灣取景,史高西斯特地多謝台灣說:「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一同為電影賦予生命,我想回來感謝大家。」



■馬田史高西斯大前晚吃完小籠包後,離開時為粉絲簽名。台灣《蘋果日報》

史高西斯大前日抵台後即到鼎泰豐吃他至愛的小籠包,離開時更親切地與門外守候的粉絲簽名。昨日他出席電影記者會時,指安德魯為演出而特地勁減48磅,所以史高西斯開工請劇組吃小籠包時,安德魯不能吃,但安德魯卻往往在工作人員喊着「吃不下了」時偷吃,史高西斯更笑謂:「我可以三餐都吃小籠包。」撰文:魯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1/199037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68

【平民飯堂】撈濛/咖喱/小籠包 旺角搵食要識熟食中心

1 : GS(14)@2017-10-29 23:39:33

旺角熟食中心食肆林立,這間上海小籠包$24四粒,即叫即蒸,味道不錯,惟略嫌湯汁較少。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旺角區食肆林立,是「搵食」的好地方,無論你想吃甚麼菜式,用餐預算是多少,旺角區總有一家餐廳可以滿足你,而今天美食特派員寶欣就帶大家去與朗豪坊只有一橋之隔的熟食市場,這裏堪稱為平民食堂。



細細的空間,有十數間食店,有港式茶餐、車仔麵、燒味、上海菜、越南菜等等,價錢大眾化、份量足,難怪有不少街坊天天捧場。第一間要推薦的是越南菜,大眾化的越南湯濛、撈濛及小食均有提供,其中越式蝦卷即叫即炸,非常可口,值得一試。福來棧 2樓6號舖



紅油抄手$28。

擔擔麵$26,辣味欠奉。

所有茶餐一律$30奉送飲品,可謂是糧尾救星。

這間上海菜不算正宗,但勝在款式選擇多和價錢相宜,上海小籠包$24有一籠4粒,即叫即蒸,味道不錯,惟略嫌湯汁較少。順帶一提,嗜辣的朋友可以在點菜時叫多辣。上海廚房 2樓1號舖



豬頸肉撈檬,份量十足。

越式蝦卷即叫即炸,熱騰騰很好吃。

街知巷聞的咖喱牛腩農夫包,除了牛腩外,還有豬、雞、魚柳等等選擇,是來旺角熟食中心必點的菜式之一,如沒吃這個包等於沒有來過一樣。澳門翠苑 2樓8號舖旺角熟食中心旺角上海街557號



咖喱牛腩農夫包,連餐湯及飲品,$60。

牛腩煮得很軟稔,配上咖喱汁相當惹味,份量較大,可2至3人分享。

製作:寶欣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4/20192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62

【中年轉行】日包800隻小籠包 46歲女師傅:呢行我係最年輕嗰個

1 : GS(14)@2018-03-19 04:30:13

萍姐日包800粒小籠包,店舖三間分店的小籠包也由她包辦。

「阿翁廚房」的吳萍有一雙巧手,只見她將麵糰一搓,幾下工夫,一隻隻圓渾飽滿的小籠包就這樣成形。「我之前做印刷的,後來印刷式微,就轉行做點心。」爽朗健談的她說。十年前印刷式微,她中年轉行,自言當初也很不適應,「之前做開技工,所以轉行後都想找一些手藝學。難得點心師傅這行業有空缺,所以中年轉行,難聽點說句,做售賣員也沒你份兒。」自嘲之餘,亦帶有一點唏噓。


學藝十年,練出一身好本領,萍姐沒將本領私有,樂此不疲地向記者分享做小籠包的秘技。「小籠包的皮要中間厚、旁邊薄。要均勻,不可一凹一凸,好像V字形一樣,每次碌皮只碌一半,每一節包皮要左右左右地摺,好像樓梯級般逐層上,皮自然能收入去。」小店亦售高力豆沙,萍姐指現時越來越小店舖願意做:「高力豆沙要用蛋白加少量麵粉,沒麵粉的話會不企身。現在大多數上海菜館都不製作了,原因是需時但又賺得不多。你說可以賣一百元就肯定做,但只是區區三四十元,客人也會想:『甜品而已,為甚麼需要那麼貴?』但你沒有想過,做這甜品背後所需的時間心機。」故高力豆沙不於繁忙時間做,要食也要緣。


「小籠包的皮要中間厚、旁邊薄,才能包着餡料。」萍姐說。

小籠包皮凍用高湯熬成,餡料採新鮮豬肉。

阿翁上湯小籠包,8隻$58。



阿翁廚房筲箕灣愛民街30-50號鴻利大廈地下14A-16A號舖


除了小籠包外,萍姐也包餃子、鍋貼等。

高力豆沙$40。



記者:張欣頤攝影: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8/20335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