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男帶14歲女友尋死
1 :
GS(14)@2013-09-08 13:49: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07/18413046
消息透露,33歲姓陳男事主早前認識一名14歲名校女生,入世未深的小女孩,不久便與這名比她年長19歲的成年男子,發展出一段父女戀。
消息稱,兩人日前因事發生爭吵,其間陳情緒激動下向女事主動粗毆打,並將砸爛其手機,事件驚動警員到來調查,陳其後因涉嫌傷人被捕,經調查後獲准保釋候查。

燒炭獲救 割脈插胸再跳海
消息又指,陳離開警署後再約見女事主,其間疑有人擔心戀情曝光後,難以面對家人,有人提議一同尋死作解脫。前晚9時許,兩人一同到長洲東堤小築,並以650元房租和200元定金入住一間臨海套房。
警方調查相信,兩人入房後便開始寫遺書及將炭倒入器皿燃燒,惟至晚上10時半,居於鄰房的住客發現該單位有煙冒出,擔心有人燒炭自殺通知房東。
房東趕至拍門但無人應,立即取出後備門匙開門,赫見房內一片煙霧瀰漫,地上有一個燒炭器皿,陳則坐在床上,當時女童躲在廁所。房東向陳喝斥:「你做乜嘢呀?」豈料男子卻情緒激動,竟掏出利刀界向手腕,房東上前阻止時,他更將利刀插向自己胸部,此時,女童由廁所奔出。
其間,陳突然站起奪門而出,並衝至數10米外的長洲東灣,再奔下海中企圖自殺,附近村民亦被事件驚動趕至,有人報警,有人在岸上不斷呼喚:「你返上嚟先講啦!」男子在海中浮游多時後,終打消尋死念頭,全身濕透游返岸邊,此時警員亦已接報到場,事後用水警輪將男女事主一同送往港島,再由救護車轉送醫院治理。另外,警員在單位內撿獲男女事主留下的兩封遺書,其中男方在遺書中表示對不起家人。消息稱,女童被送院後情緒仍未平復,並一度再次企圖自殺,幸被在場警員制止,警方事後聯絡其父母到醫院瞭解事件。
以為做模特兒卻被迫拍AV少女上吊尋死
1 :
GS(14)@2016-03-06 16:09:48日本成人電影行業興盛,但有民間團體指出,很多女性是被誘騙拍成人電影,更有年輕女子因此上吊自殺。民間團體「Human Rights Now」指出,一些成人電影的經理人假扮成星探,以招募模特兒為幌子,誘騙入世未深的少女簽約,最後迫她們拍攝成人電影。這些夢想踏入模特兒界的少女,因無法賠償巨額的違約金,被迫就範,一些不堪受辱的甚至尋死。「Human Rights Now」說,去年曾處理八十一宗涉及性暴力的個案,希望政府加強行業監管,防止類似案件發生。馬來西亞《詩華通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6/19518757
【動畫】癡情女不忿情夫背叛披紅衣殺人幼子再尋死
1 :
GS(14)@2017-01-28 12:04:08福建泉州惠安縣星期日發生一宗命案,31歲身穿紅色嫁衣的陳姓婦人,在一酒店內勒死一名4歲男童。陳婦殺人後自殺不遂,被警方以故意殺人罪拘捕,近日更揭發案件源於一段孽緣。警方當日接報有人自殺後趕到場,身穿紅色嫁衣的陳婦自殺未遂、醉醺醺地被送院救治,並沒生命危險。案發後,報道曾指死者為陳婦的「親生兒子」。陳婦當時帶着兒子於星期日入住該家酒店,原打算帶他由晉江到泉港娘家,中途在惠安逗留。出發惠安前,陳婦其實原準備帶男童跟張姓「老公」回其江西老家過年的,但因為發生爭執而改變計劃。陳婦所謂的張姓「老公」,其實是與她非法同居的男子,陳婦所殺的是張男的骨肉。而陳婦其實早已與林姓丈夫育有兩個孩子,後陳婦到晉江打工後,認識江西男子張男。陳婦在未和丈夫離婚前,便與張男同居。張男得知陳婦早有丈夫和孩子後,二人感情頓時生變。陳婦後來知道張男搭上其他女人後,二人更不時發生爭拗。出事前一天,陳婦意外發現一名女子躺在張男睡床上,二人即時發生衝突。張男更與女友聯手,毆打陳婦。事後,陳婦決定不與張男和其兒子赴江西過年。星期日,心灰意冷的陳婦帶男友兒子回泉港娘家,到惠安後入住該酒店。當日下午,她給男童買一套新衣服,還給自己買了一套紅色嫁衣。回到酒店房間後,陳婦致電張男,但對方卻表現冷淡。萬念俱灰的她便穿上嫁衣,喝下一瓶紅酒,和兒子合拍幾張照片,發給張男表示要與其兒子同歸於盡,隨後即用網絡線勒死男童。勒死兒子後,陳婦原企圖上吊自殺,但因酒醉乏力而無法成功。直至警方到場拘捕陳女,現以涉嫌故意殺人將其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當中。《法制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8/19911724
留守兒童屢遭性侵 多厭世尋死
1 :
GS(14)@2017-02-05 10:48:16【缺乏親情】留守兒童(圖)被稱為「中國式悲劇」,因為地區貧窮,農民要外出打工,但因戶籍制度,他們要留下孩子在家鄉,而這一批兒童由於長年缺乏父母照顧,亦遇上種種問題,遭受性侵、意外死亡、厭世自殺不計其數。
對生命犯罪沒概念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1月說,「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下屬部門亦立即針對留守兒童問題開始工作,但做法並不是正本清源,而是將留守兒童定義收窄,讓數字劇減5,200萬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黨委書記喬志宏上月表示,留守兒童存在較為嚴重和特殊的心理問題,他們的焦慮感、抑鬱感、孤獨感、自責感都較高,而暴力、犯罪等問題也較常出現。前年6月,湖南一名12歲的留守女童在路上投毒,將另外兩名女孩毒死,事後仍天真詢問:「我甚麼時候可以回去上學?」處理案件的警員稱,成長路上無人教導女孩,令她對生命、犯罪完全沒有概念。但更多關於留守兒童的新聞,是他們受害或自殺。2014年,寧夏有家長揭發學校老師性侵至少12名女童,其中11人為留守兒童。而貴州畢節更是留守兒童問題頻發的地方。2012年,當地有五名留守兒童為避寒,躲進垃圾箱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前年6月四名5歲至13歲的兄妹,一同服殺蟲藥自殺身亡;去年底,畢節一名僅4歲的留守女童慘遭鄰居砍斷左手右腳。《中國教育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4/19917554
黃國英:胡亂沽空如自尋死路
1 :
GS(14)@2017-06-08 00:30:57【明報專訊】股王騰訊(0700)下挫,但港股卻是「回股不回市 」。回看美國股王亞馬遜上市20年來,累升了400多倍,但同期的朋輩卻暴跌成零頭,疊算起來,竟然可以是相差以萬倍計,投資者眼見這種「慢性服毒」竟然有如此驚心動魄的效果,還不會怦然頓悟?就算不能叼附驥尾也不敢再輕率冒險!可以說一方是慢熊長跌,另一方卻是慢牛長升,兩者相距竟然是十萬八千里!
回顧歷史,如何選擇?如何取捨?就是投資者極其重要的課題。只要「企錯邊」就會萬劫不復!只要搭對「順風車」就可以直上青雲。天壤之別原來僅在舉手投足之間,若不檢討、若不回顧、若不推敲,那財富就會擦身而過,更甚是會家破人亡、永不超生!投資者就必須謹慎行事。
短線炒賣和長線投資其實是一劍兩刃。這邊時間是你的朋友,另一邊時間卻是你的敵人!以為劍走偏鋒來爭朝夕,但極可能是血濺三步而痛不欲生!反過來如果選對了好股,穩守之下卻可以賺萬倍以上,只要堅持信心就可以成為一代股神!歷史的教訓就在眼前,投資者現在就有迹可循,因此現在不再懼怕眼前的急風惡浪而大舉投資在公認的好股之上就變成了大趨勢!而且還死都不放!市况就變成強者愈強、弱者更弱。市場的一面倒就變成了定向發展,投資者如果仍想繼續「博懵」就更難上加難!投資市場中永遠要擁抱你的朋友而不是去擁抱你的敵人,這就是最高投資原則!
有形之手操弄 沽空者死
這些「怪獸公司」現在已經發展到成了市場的大份額,既然有眾多的擁護者不懈地追求,她就不可能倏然下跌,導致市場的指數就沒有下挫空間。指數只有升沒有跌現在是無可奈何的事,但實際上市場中卻是兩極分化極之慘烈,有人飛天、有人遁地、有人不顧而去,這就是現今市場的現實。
恒大地產(3333)現今市場中沽空的幅度相信可以入選全球十大之內了,這根本是血洗淡倉!稍前投資者如果去沽空的恐怕已經悉數灰飛煙滅。另一方面人民幣又極度強勢,市場利率空前飈高,已經有由「變態變成常態」之勢!市場已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已變成是習以為常,投資者會否膽敢再輕捋虎鬚就要自己衡量了!如果投資者看淡中國的話,去沽空人民幣是死,去沽空恒大這類大股也是死,結果就是必死無疑!那投資者還敢再去看淡中國嗎?
雖然稍前沽空了瑞聲(2018)有利可圖,但整體平均來說還是盈不掩虧,沽空者死!因為始終中資的貨源都集中在有形之手手上,投資者如果冒死沽空其面對的將是一個龐然大物!這並非普通的投資者可以獨力撬動!這種巨資相爭,以金山銀海對陣的生死相搏是非常的慘烈,絕對可以瞬間傾家蕩產,投資者又何必置身風眼之中呢?吉利(0175)的暴升也有可能是投資者被「挾倉」的另一個慘烈案例,因此現今這種市况無故沽空是無異於自殺,是絕對不值得鼓勵的。
恒大吉利挾淡傷亡慘烈
現在市場中有很多投資者覺得大市「位高勢危」,但仔細端詳一下市况,無數重磅股仍然未有開始征途,因此向上的空間其實是十分值得令人憧憬的。如果真的「畏高」現在就應該不敢輕言妄動,但如果有信心還有一波升浪的話,潛在的發展空間其實是絕對不容小覷!那些傳統的大股只要來一個「小龍問路、大龍擺尾」,就可以發揮出極其巨大的潛力!指數的上升其實還有很多空間,會否如李小龍般力發千鈞就要看投資者如何取捨和衡量了。市况現在大跌困難,但個別股份的參差很大,投資的原則應該着重品質而不應作他想,否則龍蛇混雜、錯把「生蟲拐杖」當作是「龍頭拐杖」就噬臍莫及了。
人幣轉勢 北水炒埋大價股
息口趨升,人民幣強勢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死抱着以往認為人民幣下跌的看法而不懂「轉膊」的話,很容易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樣的堅持絕對不值得鼓勵。市場已經悄然轉變,以往以為「北水」只炒細股而不炒大股現在可能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投資者如果不適時轉變極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結局只會是黑暗而凄慘。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26&issue=2017060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