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關於投資哲學的思辨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tp.html

 

一、投資哲學的概念

投資哲學是對交易世界的解釋,是源於對市場認識所要採取交易行為的理由,是我們思想的盾牌,是我們免受市場情緒躁動影響的定心劑。它在解釋中使我們理解交 易世界,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它指引我們做出選擇,完成決策並採取行動,使交易世界在我們的意識中合理化。

投資哲學本身是一種完善自己精神修養,它的特徵在於追問本質,不斷反思。擁有一套核心哲學是長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投資哲學是我們在交易中自我定位的最佳工具。你必須徹底理解、堅決信奉並完全忠實於你的投資哲學,否則就很容易被市場情緒左右,變得不是過分貪婪,就是過分恐懼。

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因為投資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帶有哲學意味的東西。沒有核心投資哲學,心態容易在恐懼與貪婪心理的左右下變形,你可能會做出不理智的投資決策,從而陷入各種投資誤區中,所以,要儘早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

彼得·林奇曾說過,當你投資股票時,你必須對人性,大到對國家和未來的繁榮要有基本的信任。只有站在這種哲學高度,才有利於投資者從全局、長遠、本質上考量投資決策,獲得更加長久堅定的自信和從容!

曾有人說,財富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的產物。在變化萬千的交易世界,若想不被他人左右,必須用心發展自己的投資哲學,堅守正確的投資理念,投資哲學才是我們在交易中自我定位的最佳工具。

 

二、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

投資哲學需要思考幾個問題:一是,投資的本質是什麼?即市場如何運轉,價格為什麼變動;二是,價值理論,如何評估價值以及盈利和虧損的原因;三是,什麼是真正的好投資。

具體來說有如下幾個方面:

1、是什麼促使我們買入?

2、在什麼情況下你會賣出?

3、當一項投資獲得了良好的回報時你會做什麼?

4、如何控制資產的規模?

5、我們的回報是不是具有歷史性的重複規律?為什麼?

6、如何進行對沖交易?

7、我們的投資理念時怎樣產生的?

8、它們是我們獨有的嗎?

 

三、大師們的投資哲學

(一)索羅斯:歷經幾次動盪和危機,以自己成功的預測和業績、獨一無二的投資風格著稱於世。他的投資哲學是:

1、投資現實的前提假設是:市場總是錯的;

2、我們的世界觀都是有缺陷或扭曲的;

3、我們所要對付的市場並不是理性的,是一個無效(準確地說是無序)市場;

4、信念會改變現實;

5、通過對市場預期與內在運行規律的偏差之糾正的過程來達到投資獲利的目的;

6、在其他人跟風之前佈置好自己的陣地;

7、製造利潤和損失的是自己,不是市場或某些外部力量;

8、我理應賺錢。

(二)伯納德·.巴魯克:巴魯克既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又是善於把握先機的股票交易商,既是手段靈活的投資商,也是通曉經濟發展的政治家,投資鬼才。他的投資哲學是:

1、人性是最重要的;

2、謹防任何人帶來「內部」信息或「特別消息」這樣的好東西;

3、採取行動之前,必須弄清楚一切可以弄清楚的關於這只證券的公司、公司管理和公司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公司的盈利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

4、不企圖在底部買入,在頂部賣出;

5、迅速接受損失、處理損失;

6、僅持有幾隻可以持續關注的證券;

7、定期評估所有投資;

8、研究納稅情況;

9、永遠不將所有資金投資出去;

10、堅守自己最熟悉的領域。

 

 

四、我們的投資哲學

一個投資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漸樹立起一些能經得住漫長歲月考驗的哲學信念。那麼回顧我們成立五年以來,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在冷酷的資本市場上生存了下來,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呢?

首先,我們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並且是堅定不移的價值投資者。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做投資並不比做實業更容易,也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容易賺到的錢,證券市場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心去獲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做企業如此,做投資亦然。投資不能指望運氣,而對一個企業長期深入瞭解會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選擇。

我們奉行品質為先,堅定地投資於有品質的企業。我們的投資哲學是基於公司品質的價值投資:當公司價值低估時,我們就選擇做多;當公司價值高估時,我們就選擇做。我們所有的投資行為都是圍繞著「公司品質」這一核心來進行的。

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並沒有成為呆板的「價值投資者」。我們認為,即使是最優秀的公司,如果被寄予太高的預期,估值過高,同樣有巨大的風險。基於「公司品質」這一核心,我們知道鑽石再昂貴也是有價的,蘿蔔再便宜也不是免費的。

第二,我們做好了風險控制。因為在資本市場上,活下來永遠是最重要的。只有解決了風險問題才能長期生存下去。所以,我們不投機,不聽信所謂的消息和傳言。

第三,我們具有獨立的精神。因為獨立,我們不依賴於任何人和組織,也不聽信任何謠言。我們在沒有購買金融數據和服務的情況下,仍然對企業的把握做到細緻入微,靠的就是這種獨立精神和鑽研精神。

 

第四,我們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根據證券市場的墨菲定律——永遠有80%的投資者虧損的法則說明,成功的投資者永遠不會和人群站在一起。

最大的機會往往從危機中產生,股市是一個非理性的市場,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必須克服內心的貪婪與恐懼,在關鍵時刻逆市場而行。在大家恐慌、市場低迷時,我們逆市買入,忍受長時間的寂寞;在大家瘋狂、蜂擁而入時,我們逆市賣出,在狂熱中保持冷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5

格雷厄姆的思辨智慧:極高明而道中庸 魏員外

來源: http://xueqiu.com/4199202048/35823462

原文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b68d920102vhc8.html 
        格雷厄姆不僅是一位投資家,更是一位投資教育家。他的著作和演講中處處閃爍著中庸思想的光芒。正是這種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的思辨體系和對不同觀點的寬容精神,才使得價值投資成為流芳百世的重要投資哲學。我們不妨列舉A股市場兩個最具爭議性的話題,來了解一下格雷厄姆的思辨智慧。
        1、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
        格雷厄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先定量後定性”的投資人。他認為企業過去的和當下的財務數據是真實的存在,是可以作為未來幾年投資參考指標的。尤其是企業的凈資產、過去7—10年的平均收益、長期穩定的現金分紅,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數量化選股標準。但是定性分析則需謹慎地展開。
         例如優秀的管理層是A股市場人士津津樂道的話題,如格力的管理層、海爾的管理層、家化的管理層、佛山照明的管理層,都曾經為股票的估值加了不少分。但是格雷厄姆指出:管理層是否優秀已經在財務指標中得到了反映,因為長期來看,優秀的管理層必然對應著優秀的財務報表。但是如果單獨把管理層作為一項重要的考察指標,由於摻雜了個人的感情因素,則極有可能造成高估(家化和佛山照明是極好的例子)。這種情形如同藝術體操的評分一樣,因其摻雜了裁判的個人因素,其評判結果必然不如百米賽跑的計時制來得公正。
          再比如行業前景,由於人們把世俗的觀念引入到了股票市場,形成了價值投資就是“在好行業里面選好企業”的固化模式。但是這種主流風格能為大多數業余投資者帶來理想的收益嗎?顯然不能。西格爾的跨度50年的研究已經表明,舊經濟領域里的煙草、石油、醫藥、消費行業,其長期回報率遠遠地超過了新生的高科技行業,最有前景行業的企業創造的利潤總是流向了它的創立者,並通過一定的方式返還給了消費者,而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只能是科技盛宴的買單者。同樣,在A股市場,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經濟的受益者是那些具有超凡智慧和眼光的創業者們,是國家和政府官員,是風投公司,是公司大股東和高管,還有“他們的老領導、同學、二奶、司機以及拍了他們裸照的人”(網友“簡直”的一句話,形象、生動、貼切)。想想也是,這麽一桌豐盛的晚宴,一群大鱷們狼吞虎咽之後,還能給小散戶剩下什麽?不就是殘羹剩飯嗎?所以,格雷厄姆反複告誡我們普通投資者切莫被行業的優秀前景所迷惑——“你不可能在這個行業通過選擇股票戰勝專業投資者”
          那麽,定性分析就不重要了?當然不是。一方面,如果定性分析得出的結論不足以支持定量分析的結論,那麽照樣可以否決我們的投資決定,這恰似政府部門考察企業所設置的“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如果企業高層和政要走得太近,如果企業的誠信出現了問題,如果高管出現了違規交易,這些問題足以讓我們對這家企業退避三舍;而另一方面,“如果分析家能夠用非常有利的質的因素來支持足夠的數字記錄,那麽投資的信心就可以更強。”
          我認為格雷厄姆這種辯證思維是極具 “普世價值”的。業余投資者不要受市場鼓噪的影響,先根據穩妥的定量標準選擇一些低估值的安全品種,然後再用定性的標準去淘汰掉其中的具有“道德風險”或“商業風險”的股票,剩余的做一個分散組合。這樣既可以避免定性分析所誘發的“情感沖動”,也可以充分發揮定性分析的“監管作用”。
           2、企業價值和股市價值
         如果一家企業沒有上市,它就沒有股市價值。但是如果一家企業來到股市,就必然的具備了雙重屬性——企業價值和股市價值。如何把兩者的關系統一起來,就成為一位股市投資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了。
         但是我們看到,在巴菲特引入中國之後的10余年時間里,在A股市場,無論是價值投資圈還是成長投資圈,對於股票的企業屬性的重視程度是遠遠超過了股票的市場屬性的,以至於有很多人把股票的企業價值和市場價值完全對立起來,誰要是談市場價值(股價),誰要是顧忌市場波動,誰就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這種現象2007年張誌雄先生就已提出了批評)。讓我們看看格雷厄姆是如何處理兩者關系的。
         內在價值是企業分析的基石,但格雷厄姆認為內在價值是一個難以把握的概念。一般來說,它是指一種事實——比如資產、收益、股息、明確的前景——作為根據的價值,它有別於受到人為操縱和心理因素幹擾的市場價格。”這句話未免讓人感到沮喪,我們學習價值投資,不就是為了準確地搞清楚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是多少,然後和股價一比較,做出買或賣的決策嗎?
        不要緊,下面的這句話已經告訴你怎樣去做了。“關鍵的一點是證券分析的目的並不是要確定某一證券的內在價值到底是多少,而是只需搞清楚其內在價值是否足夠——例如,足以為其債券提供保障,或足以證明應該購買這種股票——或者是否比市場價格高或低。”
         格雷厄姆舉了萊特航空公司的實例來解釋自己的觀點:在1922年,航空股票興起之前,“萊特航空公司”的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價格只有8美元。而它當時的股息有1美元,某些年份的每股收益達2美元,每股現金資產則超過8美元。在此通過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其內在價值要高於市場價格。
         如果在1928年再來觀察這支股票,當時它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每股280美元。每股收益是8美元,在1927年只有3.77美元。每股股息2美元,每股凈資產不到50美元。分析這些數字將得出一個確信無疑的結論:其市場價格反映的主要是對該公司前景的推測,也就是說其內在價值要比市場價格低很多。
         格雷厄姆指出:分析家很難算出“萊特航空公司”在1922年應該值每股20美元或每股40美元——或在1929年應該值每股50美元或80美元。幸運的是,他們無須算出這些數字就可以知道每股8美元的價格是具有吸引力的,而每股280美元的價格則過高了。
         由此看來,格雷厄姆既不是一位純粹的“企業派”,也不是一位純粹的“市場派”,而是一位以內在價值為體,股市價值為用的中間派。把企業價值與股市價值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有違格雷厄姆的本意。
         在集中與分散、國企與民企、傳統與新興、大盤與小盤、成長與價值等許多讓我們爭論不休的問題上,或許格雷厄姆的思辨智慧能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格雷厄姆中庸的思辨方式體現的是開放、包容、寬和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美國多元文化的象征。中庸之道本來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文化已經把這一國粹基本上消滅殆盡,剩下的只有“非白即黑”的思維定式了。今天,我們反而要倒過來向格雷厄姆這個西方人學習中庸之道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306

思辨練習題之人人都是曾糟財

「喂,魔術師!有無啲冧巴醒幾個嚟呀?」
日前跟舊公司妹頭組飯聚,大家各散東西之後都好耐無見了,前同前事港婦K見到魔術師便又隨意地問幾句。
魔術師心諗,以前在舊公司不時都有「分享會」,由自己部門到跨部門分享都有,魔術師都有曾經講過狗股基金、資產配置等理念和具體操作方法,但大多數同事都是「聽過了便算」。呢類伸手黨,就算魔術師用心去教,佢地的執行力大都是0(係唔係嫌魔術師講親的投資組合都係由100萬起跳,「太離地」,就不得而知),所以以後所有跟「得閒出嚟食飯」一樣的「有無心水冧巴」的「寒暄式發問」,魔術師都會懶得回應。
席間,怕貓港婦前同事又爆咗句:「你地有無睇 John Tsang 嗰個『與信一個人,不如信所有人』的短片?真係好感動哦!佢啲公關宣傳真係好得!」
以魔術師的認知,怕貓港婦前同事係乜Q政治都唔識的人,難以稱之為「hard core 黃C」;佢黃,最多都係因為觀感上覺得販民的「政治光譜」與佢地呢種信教、濫情、眼淺、感性易感動的偽中產啱嘴形而已。
好,先睇片,再諗下,究竟呢段片用了甚麼 reframing 的技巧,引導到去最後「」的結局呢?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48

中美官員智囊思辨全球化:美國的調整轉型正在開始

在18日開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美雙邊貿易未來可能的摩擦升級,是最持續且廣泛討論的話題。

美國智庫彼得森的報告顯示,從1960年代至2007年,尤其是1990至2000年間,全球貿易發展增速遠高於GDP增速,表明全球化程度達到了一個高水平;然而從2007年到2009年,這一趨勢開始放緩,直到2016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的全球貿易增長速度低於GDP速度,只有1.7%。

在這個節點上,圍繞歷史上“全球化”起伏趨勢,預測未來中美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的政策走向,全球的經濟學家、決策者和親歷者,作出了各自判斷。

面對第一財經記者的提問,一個幾乎所有人都認可的觀點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上臺,意味著“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風潮已開始聚集,這不僅提醒我們思考此輪“全球化”的內生缺陷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傷害了那些“受害者”,也提出了一個疑問,關於中國是否該繼續甚至加大對外開放及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來抵禦不可避免的沖擊。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出現在了題為“拯救全球化”的分論壇。在他看來,全球化發展形勢包括兩種:一種是全球化在積極發展,另一個是全球化出現局部的放緩,甚至是逆全球化,這兩種趨勢都存在。

面向未來,他說,“不管全球化趨勢是否在逆轉,不管民粹主義、保守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都是敞開的,中國將堅定擴大開放,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的合作”。

全球化遭遇“逆流”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化”讓整體經濟得到持續增長,但分配的不平衡也帶來了分配不公的問題,就像蝴蝶效應一般。

曾代表美方一起見證中國入世的前首席貿易代表、現為美國WilmerHale律師事務所高級國際合夥人查琳·巴舍夫斯基總結稱,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努力推動全球化和市場開放,但這個趨勢正在逆轉,因為美國深層次上還存在著對全球化的疑慮。

必和必拓的CEO麥安哲作為跨國公司的代表,則見證了全球化過程中公司的成長,也見證了中國市場的興起。從一個世紀之前必和必拓向中國出口鉛礦到現在,中國已成為其公司最大市場。他力挺全球化,認為這增進了全球經濟增長,在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的同時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幫助數以億計的人們擺脫了貧困。

如何才能拯救全球化?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史蒂芬·羅奇不無擔憂地指出,面對這種快速的、新的全球化,我們並沒有去做出很大努力。因為這(全球化)非常快,而且非常寬泛,不管是服務業還是制造業等。

“即便是在美國,都依然沒有一個很好的保障網能夠很好地與貿易調整聯系起來,僅僅只能讓200萬受眾受益,而無法讓整個體系獲益。”他說。

另一個觀點是,國際貿易使得那些發達國家的低端勞動力失去了工作機會,以至於讓人忘記,其實技術的進步如自動化和機器人,也對就業造成了較大沖擊。

當然,這並不是說全球化已經失去了力量。王受文舉例說,就在上個月,WTO通過了貿易便利化的協議。而在一年半前,在內羅畢的WTO部長級會議達成一個協議,將全球的農產品出口補貼予以取消,並達成了一個信息技術的協議,即所有信息技術產品在經過7年最長的過渡期後全部取消關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也觀察到一些相反的情況,比如聯合國貿發會議剛剛公布的全球2016年投資數據,雖然總量在減少,但是增長排在第一的正是號稱要搞貿易保護主義的美國,而增長第二的則是剛剛脫歐的英國。2016年,全球直接投資是1.5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是3850億美元,英國則以1790億美元位居第二。

中國如何應對

從全球化的逆轉,具體到中美經貿這個最大的不確定議題,則包括: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甚至意欲退出WTO,並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發起懲罰性高額關稅,壓制人民幣升值,中國到底該如何應對?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稱,雖然中美雙方有長期的關系,但在外交政策、安全方面的應對還會繼續存在矛盾。他認為,特朗普更多強調的是加大對華出口,限制一些進口。

而“重新調整”美中關系,需要包括在貿易方面跟中國進行談判,如減少監管壁壘、擴大市場準入等領域。“中國開放,需要進一步地引入競爭,來發展它的經濟,這對中國有利、對美國有利、對世界有利。” 保爾森說。

與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相比,保爾森更看重投資的作用,他認為,投資的連接比貿易連接更強勁,因為投資連接是更持久的。美國需要給中資企業提供更多在美投資的機會。因為現在中國日益融入到全球供應鏈,這也給中國提供了很多對外投資的機會。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完全有機會並購美國的中小企業,從而取得市場準入。

巴舍夫斯基對美國未來政策的走向並不明確。她說特朗普最新公布的政策里要違背世貿組織協定、提升關稅、封閉邊境等,也許這些做法並不會扭轉全球貿易發展的總趨勢,但不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小幅度的政策調整,還是預期著以後大規模的政策轉型。

她給第一財經記者開出的藥方是繼續改革開放。她在會上也做了闡述:跟入世前相比,中國的市場已經大幅度開放,也讓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從中獲益。不過現在有了新的形勢,一個問題是加入全球經濟體系對美國是否有利,86%的學者都說美國確實從中受益,但49%的公眾的答案是否定的。

王受文則稱,中國自主設立了11個自貿實驗區,對外商投資企業不再逐案審批,而是在負面清單之外的都實行備案制,這個試驗很成功,且在全國推廣了;從公平競爭環境來看,目前對於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標準制定、獲得銀行貸款、資本市場上市等方面,都提供了與國內企業同等的待遇,另外還采取更大的措施來鼓勵外資企業進入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93

思辨練習題:盈富基金無用論

近日有網友在討論買賣盈富基金(02800.HK)的策略時(見老王:《用PE 買2800 可行嗎?》),稱「盈富基金」無用,並列舉其舊文《思考問題: 怎樣分析盈富基金(2800)/ETF? (9/6/2016)》(下稱《思》文)作為論證:
思考問題: 怎樣分析盈富基金(2800)/ETF? (9/6/2016)


講番正題, 好多時候我作為投資新手/或價值投資新手都會到書局/library打書釘睇投資書, 很多投資書作者都教人買盈富基金/月供盈富基金作長綫投資...
月供盈富加上平均成本法對於普羅大眾(冇乜投資理念的人)係相對穩健的做法, 透過月供盈富, 投資者可以在低位買入較多2800, 高位買少一點, 長遠而言可以拉勻/拉低買入價格, 加上股息再投資以增加買入股數, 從而增加股息收入
但hutchison小子有一個具爭議性的想法: 買盈富/買ETF並非一個良好的投資方式, 至少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 (好似同股神打對台, 但我認為在投資理念上作多思考永遠是好事, 如果大家有具建設性的意見大可提出來, 真理永遠是越辯越明的)
盈富/ ETF的好處係投資於一大堆公司分散風險, 但壞處係非常難去分析盈富, 導致投資者唔知買左d乜, 更加遑論用便宜價錢買入好公司, 我相信買/月供盈富的人十個有九個都唔記得自己買左邊50隻股票(鬼記得啫, 50隻咁多, 標普500 有500隻就更加唔使旨意)
價值投資要求投資者對其上市公司有一定認識, check股價圖(3-5年), check派息紀錄(3-5年), check公司近年業績新聞, check PE, PB已經係非常基本的要求, 某些公司倘若近年表現欠佳或者投資者不太了解其業務的話就需要睇年報
我們無理由叫價值投資者睇50本年報wor, 根本無可能睇得曬, 就算係全職的基金經理都唔得la既然我地唔了解盈富既50隻股票, 就冇可能為其估價從而得出盈富的合理估值, 如此一來買盈富就變左估大市了, 股市變估市當然買盈富(一次性投入)未必有理想回報, 月供盈富會好一點的:"透過月供盈富, 投資者可以在低位買入較多2800, 高位買少一點, 長遠而言可以拉勻/拉低買入價格, 加上股息再投資以增加買入股數, 從而增加股息收入" quote番呢樣野先, 好多投資書/ 投資者教育都係採用呢個講法或者近似既講法, 句statement初初睇起上黎冇問題, 但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我認為問題在"低位"度, 咩叫低位先? 假設滙豐平均每年(每股)賺1蚊, 平均股價10蚊, 如果有股災滙豐股價跌到7蚊, 但滙豐仍然每年賺1蚊, 呢個時侯就係買平貨, 但如果
股價跌到7蚊, 滙豐每年賺少左40%得番6毫, 我地就買貴貨了
將上列HSBC既例子擺番落盈富度, 如果盈富嗰50間公司平均每年(每股)賺1蚊, 平均股價21蚊(21000點), 如果有股災盈富股價跌到14蚊(14000股), 但平均每年賺少左50%得番5毫, 我地就買貴貨 (月供就會供多一半[21000/14000=1.5], 即係買左好多好多貴貨) 月供法既"低位入多d貨"似乎係too good to be true, 撈低成功係運氣多過實際, 所以買2800有良好投資回報係運氣多過實際長期買盈富就等於長期估市, 估呢50間公司能夠幫你賺錢買盈富係唔係估市? 好大程度都係, 不過比我諗左成個星期終於諗到個好少少既方法, 由於恆指係weighted average的, 唔同成份股有不同比重, 仲有唔少係金融地產股, 一個板塊抽一至兩隻具代表性個股+ 分析權重股應該可以用作估計盈富價值首先滙豐(5), 騰訊(700)報紙日日都賣, 因為佢地係權重股, 一定要分析
電訊有中移動中聯通之類的, 求其揀一隻
內銀有建行工行+一大堆, 建行/ 工行揀一隻
地產股分內房及本地, 本地有四大地產商+信和九倉...很多的, 㨂一隻算了, 新地(16)較具代表性? 內房唔清楚, 但成日聽到/睇新聞睇到中海外, 用一隻中海外代表住內房先
其他野有公用股, 但中電煤氣電能長建各有特性, 勉強揀隻做分析冇乜代表性
至少而家由分析50隻cut到6隻, 而呢6隻野應該代表左恆指一半股票(即一半的點數)
但滙豐同tencent, 建/工行的盈利每年都大幅變動(銀行股涉及槓桿, tencent涉及增長率), 唔易分析, 至少唔適合新手玩
而家睇落新手應該買d穩定收租收息股, 好似港鐵(66), 希慎(14), 中電(2) 之類會比較好, 至少從股價股息表現來看佢地比較穩定, 加上業務比較簡單, 適合新手睇年報學習
好長氣, 但我認為學習股票投資之前㨂d唔使點令人輸錢既股票係好重要 (即使分析出錯都無咁大鑊)呢個係我年初學價值投資買滙豐換來的血的教訓,而個人認為買盈富做唔到使點令人輸錢
魔術師這「等待被後生仔打倒的老鬼」看後,「如獲至寶」,事關又可當成係思辨練習題捉下 fallacy(不過要有少許財務知識作為輔助),看看能否為其 debug。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