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錢買唔到】開專頁講港式優雅 中佬愛冰室:飲奶茶有接吻感覺

1 : GS(14)@2017-10-09 03:15:12

Martin自稱是個想做50後的中佬,最愛蒲冰室嘆港式奶茶。



在人來人往的亞皆老街鑽進廣東道,好不容易找到間冰室歇歇,拾級而上,靠牆的卡位被霸佔了,是一個官仔骨骨的中佬。他看着書,徐徐把奶茶杯放到嘴邊,輕輕呷一口,動作優雅得像嘗杯中物。不只是優雅,是「港式」優雅,由這個中佬馮景行(Martin)發掘出來,「港式優雅,我覺得係混雜嘅優雅,混搭咗唔同嘅事物,有西式,有中式,我根本唔在意,而係港式嘅嘢,自發嘅,因為我係一個香港人。」


對他來說,港式奶茶與厚身瓷杯是最佳配搭,缺一不可。

70年代出生的Martin自認是中佬,更是一個有顆50後的心的中佬,幾個月前在facebook開了個專頁「港式優雅HK Class」講大小事物,小至忌廉溝鮮奶,大至古蹟建築,但凡優雅他便寫,優雅不只美,而是經歷歲月的沖刷仍不褪色,甚至留有韻味。無可否認,本土文化的確受不同國家文化影響,他形容:「香港人都幾識攝位,我哋可以係啲大家無發現到嘅空隙裏面享受生活。」有中國傳統元素,有英國殖民色彩,也有其他國家的文化衝撃,才形成今時今日的香港文化。一切無關「懷舊」和「戀殖」事,他覺得「優雅」是一件好理性的事情,不是單純因為事物夠舊或者夠英就能上榜,他崇尚一件美麗事物蘊含的意義,他以身處的冰室為例,「當年老闆要慳錢,去啲瓷磚舖、建材舖揀啲賣剩嘅玻璃紙皮石,揀咗五六種,茶餐廳柱身用一種,牆身用一種,出到嚟個collage似裝置藝術,雖然佢唔係藝術家,但佢用自己美學嘅觸覺,創造一個茶餐廳空間,好體現到港式建築特色,未必有最高手嘅工匠,我哋往往可以喺攝位嘅空間營造到有特色嘅地方。」



他十分欣賞這間冰室的老闆,以自己的美學眼光,用不算名貴的紙皮石拼湊出一個優雅的空間。

他再呷一口奶茶,對手上的厚身瓷杯讚嘆不已,雖不及英國下午茶的骨瓷茶具或中國茶杯薄身,去上海街廿多元買到套,手工也不高超,但惟有用這隻厚身瓷杯,他才貼身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港式優雅,「呢啲茶杯要搵滾水碌過,可以令奶茶溫度保持到,厚度又對嘴形,同人嘅嘴唇比較貼近,我自己飲落去就有種接吻嘅感覺。佢杯口大,嘴掂到奶茶嘅面積大啲,觸感強烈好多,仲有港式奶茶掛杯睇,係一種視覺感受。」十元八塊的消費,也可以是一種港式優雅,與價錢無關,他說:「你可以去一間頂級餐廳或者酒店,但周圍嘈喧巴閉,就算個環境幾古典,幾五星級,你完全唔會覺得你享受緊嘅時光有幾優雅。」



近廿年港式優雅褪色了,是香港人躁了,甚麼都講速度講成本,不再重視手工。身為建築師,Martin對身邊的建築難免特別敏感,「以前就算只係鋪磚,工人相對畀心機好多,五六十年代欄杆係用上海批盪去做,其實係樣平嘅物料,但因為要用人手打磨,相對多啲工序,需要時間,未必好貴,但工人肯去做。依家大家都追求快,唔係追求個質量,就咁用啲貴嘅物料,一塊黐上去。」「在乎的你,歡迎加入獨家的《港式優雅》同學會。」是專頁的簡介,話就話同學會,現時只有Martin一人,所以他的心願是吸引更多來自不同界別的同路人,與他一起發掘港式優雅的生活方式。優雅是一種態度,不是一個show,「你去一間三星級米芝蓮,可能你部手機覺得好優雅,啲相影出嚟好優雅,但你個人唔優雅。」香港人,還是放下屠刀,呀唔係,放低手機好好感受只屬香港的優雅吧。記者:鄧天蔚攝影:張志孟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2/201699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99

Facebook動態時報一開二唔畀錢專頁冇人睇

1 : GS(14)@2017-10-29 23:56:52

facebook越做越大,專頁就越做越難。外媒報道,facebook現正測試「雙軌制」動態時報(newsfeed),新版動態時報會分拆為二個,主要的動態時報以後只顯示用戶朋友的帖文,與及專頁付費推廣的帖文;至於沒有付費宣傳的專頁帖子,則會被「發配邊疆」,用戶需到另一動態時報才能看到。有關的測試已於6個地區試行,包括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斯里蘭卡等。據悉專頁的參與度(engagement)下跌介乎六到八成。
facebook聲明稱,指不斷改動動態時報,以呈現用戶會覺得最有意思的帖文;又稱有用戶反映,希望更容易看到親朋戚友的帖文,所以試行兩個獨立的動態時報,一個顯示親屬朋友帖文,另一個顯示專頁帖文。此外,現時未有計劃將新設定應用於全球其他地區。然而與聲明不同的是,測試版本中,專頁付費推廣的帖文,依舊會出現於顯示親屬朋友的動態時報中。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40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68

數碼廣告:Facebook「朋友優先」新措施,專頁管理員非走不可?

1 : GS(14)@2018-01-22 05:52:32

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里蘭卡、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坡利維亞,大家對這六個國家有甚麼印象呢?都是「山旮旯」?但對Digital Marketing的業界朋友來說,這幾個都是Facebook做實驗的白老鼠,甚至是犧牲品。上年10月開始,Facebook把專頁的內容從News Feed抽起,放進另一條叫Explore的Feed。一夜之間,在該六個國家的Facebook專頁瀏覽數與互動數都大跌。上星期正當大家計劃「Have a Nice Weekend」。誰不知Mark Zuckerberg走出來跟大家說想回歸初心,以後專頁的內容在Facebook News Feed上會減少,因為要讓路給朋友及家人的內容(例如婚禮相、旅行相等)。一眾Marketer與專頁管理員心裏暗罵:「引了大家入場做內容,然後當你的場旺了,就一招回歸初心,踢我們出局。睇吓Facebook幾時死!」
Sorry,我覺得Facebook沒有那麼易死。於是可能會有人說:「佢唔死,咪係我死囉!」未必。Facebook這一回來個「朋友優先」的News Feed措施,為的就是讓用戶多看朋友的內容,希望賺回日漸流失的社交網絡特質:多互動。說不定多了互動之後,專頁也會受惠。但專頁管理員見到這新措施,第一時間的感覺當然不會好。不如我們看看Facebook的「山旮旯實驗」對該六個國家有多大影響,或者可以略略了解Facebook的新措施如何影響我們。數據分析公司Locowise在這六個國家的市場各用幾百個Facebook Page來作為樣本(https://goo.gl/4Fzfh7),得出附表的數字。基本上這些國家的互動量(即大家在Facebook帖子上的Like/ Comment/ Share)大減30%-50%。這個減幅見到都驚!而斯洛伐克傳媒Dennik N有個編輯Filip Struharik在測試開始之後的兩個月,同樣歸納了該國傳媒專頁的跌幅(https://goo.gl/6PQdZb):整體大減了52%(這跟Locowise的數字很接近)。這樣摔一跤,聽起來都痛。但是且慢……這不是世界末日,因為Filip Struharik告訴我們Interaction與Reach大跌其實也不會推倒他們的媒體。首先,那些甚麼Reach或Interaction,其實是Facebook「教」我們要如何衡量成績,但其實未必與你的Business有關。有時這些Social Metrics真的是None of your business。做Social Media,要認清自己的目標是甚麼。很多時,Like數不過是個過程。
Filip Struharik在12月中發佈他的報告。當時Mark Zuckerberg還未「回歸初心」,但Filip Struharik已經說有好的Influencer(大家可以當是我們日常說的KOL)分享他們的內容,隨時比專頁分享更有力。Facebook根本在上年已經把個人賬戶的比重提高了不少。現在既然Mark Zuckerberg都「打了開口牌」,那我們就更要切實去構思自己的Influencer策略。另外,他任職的Dennik N在Medium夠強大,所以Facebook對他們的影響就分薄了。這也說明了公司如果有多個Social Media/ Digital Presence,Facebook再回歸多幾次初心,影響也可以小一點。
Jansen Lu
https://www.facebook.com/janstechblog/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8/202775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46

【果籽人話】情人節單身無罪 90後開專頁宣揚一個人的浪漫

1 : GS(14)@2018-02-20 21:25:25

職員透露至今為止只有一位中年婦人試過獨自踩水上單車,阿正今次挑戰成功,能抵受如此寒風亦不需旁人贈暖,絕對是成績超卓。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我試過一個人唱K、影貼紙相、野餐、去冒險樂園、吃炒辣雞,還有倒數!」今年24歲的黃正宜(阿正)如數家珍地羅列戰績,在不少人眼內,以上活動都需要同伴,她反其道而行,全因上年情人節,本來以為正日當天可以上結他課,姑且算是有約會,怎料前晚結他導師臨時失約,於是她開自己一個玩笑,走去與情侶們「爭飯食」,獨自吃了一頓情人節晚餐,也成立了facebook專頁「一個呀唔該」,挑戰一個人做不同程度的任務。

90後單身女阿正成立facebook專頁「一個呀唔該」一週年,平時會拍片直播自己一支公做生活大小事。


情人節將至,踏入情侶放閃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個呀唔該」專頁一週年生日,這天我們挑戰阿正在只有十度溫度下,一個人踩水上單車。水上單車可容納四個人,阿正甫上船,坐在一旁的座位上,第一反應就是:「這樣會不會不平衡啊?」不過職員表示好安全,然後立即連人帶船推到湖中央去了,可能天氣太冷關係,沒有其他人入場玩,全程只有阿正一人泛舟湖上,踩了二十分鐘。挑戰成功,問她有甚麼感覺?她表示:「很冷,哈哈!其實自己一個也沒甚麼大不了,一來沒有人,只有白鷺,原本我打算與其他船上的人聊天,結果也沒有,所以就當遊遊花園。」這次的挑機,對阿正來說當然毫無難度,因為她連獨自倒數也試過,不過她坦言:「我不是要鼓吹一個人,我要堅強甚麼的,問題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件事應該是寧缺勿濫的。」而且有些事情,有伴總比無伴好,「我不是說兩個人不好,一個人一定最好,舉例說吃炒辣雞沒有一個人的份量,所以與人分享才不會吃剩,唱卡拉OK也一樣,你想練歌就自己一個人,但一班人玩一定會更開心。」


阿正本來也是個獨立的人,一個人行街、看戲、吃飯和野餐,她一早習以為常,但為令專頁更過癮,她才刻意挑選看似需要有同伴的活動,一個人完成,反而讓她有閒情逸致欣賞更多風景,她說:「今天我泛舟湖上,如果我與我未出現的另一半踩,可能過程中我的眼裏只有他,就會忽略了後面的鳥;最好的例子就是看演唱會,自己看才會專心集中,思考歌曲的編排和燈光,與朋友在一起的話,你可能只顧着聊天,或者一同興奮,未必留意這些。」

曾經取笑過自己是「單身狗」,現在想告訴大家單身的人不比拍拖的人低等。


回想一開始成立專頁,只是一個隨意的玩笑,一年過去,意義也加深了許多,「老實說一開始只打算玩玩,想取笑自己單身,但後來發覺這個出發點其實是不好的,不需要將這件事當成二等,單身的人也不比拍拖的人低等。」拍片過程中,她也經常挑戰自己找身邊的陌生人聊天,甚至一起完成活動,例如一起唱K、影貼紙相等,過程比想像中順暢,也發現香港人不如想像中冷漠,「我很想知道其他人對於我一個人做這件事的看法,亦可借這個名義與更多人聊天。與朋友出街,反而沒太多機會認識陌生人,自己一個會更大膽,認識到更多朋友。」最令她驚喜的是,曾經有人受她影響,初嚐一個人旅行的滋味,她說:「原來我真的可以影響別人的想法,我也有力量改變大家的生活,很深刻。」說到底,她只是想告訴大家,只要你夠膽,一個人甚麼都做得到,「你看我今天泛舟湖上也沒有問題啦,其實單身真的沒甚麼大不了,你出生時不也是自己一個人來的。」


記者:鄧天蔚攝影:梁志永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4/203046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