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定标千亿级 2万供销企业迎来改制潮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26/170308.html


“顺利的话,3月底总社会批准中再生的股改方案,股改完成之后,中再生会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3月21日,中再生公司董事 长兼总经理管爱国对本报记者表示。

与中再生公司一样,等待审批的还有中农资集团与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而这3家企业的改制只揭开了全国供销 系统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一角。

3月21日至22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李成玉表示, “未来全国供销社系统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加快推进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县级以上社有企业五年内要全部完成改制。”

该改制计划将牵 动2万家供销系统企业未来命运。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供销系统共有企业4.9万余家,其中,县及县以上社有相关企业2.1 万家,销售收入超百亿规模的达7家,利润超亿元的达20家。

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供销总社将利用 5年时间,将供销集团打造成为千亿级的企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将借力资本力量,加大对系统内同业资源的整合。”

2万企业改制

去 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改革工作推到台前。其中,对作为社有经济载体的企业,提出健全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这成为了对2万多企业进行改制的政策背景。

现实原因更具说服力。李成玉在会上坦言,“供销社系统内企业虽然众多,但是,整体 形势是数量多,力量分散,大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09年,供销社全系统销售总额达12375.8亿元,是2004年的 2.3倍;汇总利润130.2亿元,是2004年的2.6倍;所有者权益1347.1亿元,是2004年的1.9倍。

但是,上述营收数字是 由包括4.9万家企业,以及4.7万个各类合作社等社有经济组织共同创造的。在近5万家企业中,销售收入超百亿规模的仅7家。

供销集团内部 高管对本报记者说,“其实供销系统封闭的观念,并不容易被打破,此次企业大规模改制,其实就是借助外力,让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不是靠坐等吃喝的老观 念存活。”

而李成玉则认为,县以上社有企业五年内完成改制,实际上就是要调动管理者、经营者积极性,鼓励管理班子在企业持股,密切经营管理 者和企业的利益联结,从而做大做强。

对于资本引进的原则,李成玉称,“在保持供销合作社主营业务控制力的基础上,不管国有资本、法人资本、 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都是可以作为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依赖的对象。”

事实上,国内各类资本一直密切关注供销系统改革的进程。银河证券直投部 高管就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供销系统改革将为资本市场带来不少投资机会,同时,资本与系统企业的结合,也会助力改革的发展。

打造千亿集团

与供销系统内2万企业改制相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着力培育首个 千亿集团。

据李春生介绍,供销总社将利用5年时间,将供销集团打造成为千亿级的企业集团。资料显示,成立于今年2月的供销集团,截至 2009年,资产规模为380亿元,汇总收入总额为756亿元,利润总额6.9亿元,下辖12家子公司。

利用5年时间完成200多亿的销售 增长,供销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据了解,供销集团所辖的12家子公司大多身处供销系统的传统行业。以化肥销售为例,供销系统占全社会用量的70%,以棉花 为例,供销系统占全社会收购量的60%。在上述领域,供销集团拥有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和中棉集团。

但是,由于供销系统内部人财物,从县、 市、省等各级是分离的,历史上上述产业形成的公司都是分散的,这为实力雄厚的供销集团实施并购扩张提供了条件。

供销集团所属子公司对于系统 内的同业并购一直都在进行。此前不久,供销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董事长肖仲凯就向本报记者透露,他正在江西等地洽谈与当地供销合作社省社所属农资公 司的并购事宜,并且,双方已经达成共识。

而上述2万家系统企业的改制,也被认为是供销集团获得的一次机遇。上述供销集团内部高管称,“若2 万家企业改制后,以产权和绩效为纽带,则使得供销集团内相关企业跨区并购时,方便合理多了。”

按照李成玉的说法,打造千亿级别的供销集团, 对于供销系统起到的主要是带动作用,目标是鼓励系统内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的作用受到中华供销总社的重视。

李 春生表示,要做大做强企业,没有资本助力是不行的,而供销集团正在推进的下属子公司股份改制,正是未来谋求上市,借力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据 他介绍,供销集团进行股改的较顺利的3家企业,包括中农资集团、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中再生公司,在未来一两个月中将会获得供销总社的审批,而中再生公司 可能是进展最快的一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51

周黑鴨獲得第二輪融資 定標2015年A股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23/5NNDE4XzUwMzc5NA.html

周黑鴨向著登陸資本市場又邁進一步。

8月19日,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周黑鴨」)總經理杜漢武向本報記者表示,2012年7月,周黑鴨剛剛完成第二輪融資,此次融資由IDG資本聯手天圖創投共同發起,總計投資規模1.5億元。

這是繼2010年11月周黑鴨完成首輪融資後的第二筆融資。彼時,天圖創投投資6000萬元與周黑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共同打造一個國內市場領先的小食品連鎖品牌。

至此,周黑鴨已經完成了兩輪共計2.1億元的融資。按照第二輪融資規模,杜漢武稱,周黑鴨的市場估值已經達到了20億元。而作為公司的創始人、現任董事長周富裕,仍在公司內部佔絕對控股地位。

自1995年創立、2006年完成公司註冊以來,周黑鴨營業業績一直飛速發展。杜漢武稱,截至2011年底,周黑鴨的營業利潤總額已經超過了1億元。對於年營業額,杜漢武並未正面回答,僅稱「我們很多門店的年銷售額都達數千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周黑鴨已經進行了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市場的開拓,完成全國一線城市的戰略佈局。2012年底將在全國擁有超過400家直營門店。在周黑鴨獲得第一輪融資後,除了完成對一線市場的佈局,還在武漢、上海、深圳建立了多個中央廚房生產基地。

按照周黑鴨的發展計劃,未來3年,將實現市場規模化、原料產業化、資本多元化的「三步走」戰略,預計到2015年,周黑鴨的門店數目將上升到1000家,屆時,將建立自有專業養殖公司和原材料生產基地。

目前,周黑鴨主要採用直營的方式發展。對於何時放開加盟連鎖或者特許經營等快速發展的模式,杜漢武稱,短期之內,不會考慮採用其它加盟連鎖等擴張模式,並且,國內市場容量很大,未來3年,主要工作還是深化國內一二線城市市場。

到2015年,周黑鴨將力爭登陸國內A股市場。杜漢武稱,三年後,周黑鴨的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30億元,那時將可以選擇國內A股資本市場再融資,繼續做大市場規模,從而實現周黑鴨打造國內市場領先的小食品連鎖品牌的願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