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馬沙筆記 Char Blogger

http://charblogger.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7.html
客家諺語: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要把一個人教好可能要花三年,但一個人要學壞只要三日。】

會計師公會就「監管上市公司核數師的改革建議」向所有會員發出網上意見調査 (Online survey)! 我就塡咗,唔知各會員交咗未!

就我個人所見,好多會計師見到呢份嘢之後,不論係有直接利益關係嘅上巿公司核數師、看似無乜關係嘅非上巿公司核數師、以及表面睇完全無關係嘅商界會計師,都非常擔心,其擔心程度尤如共產黨明天就全面接收香港,接管香港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權力一樣。

的而且確,今次改革建議係衝住會計師公會現行六大監管功能(即註冊、審查、調查、紀律處分、持續專業進修及準則制訂) 而來,但今次只限於監管上市公司核數師而已。不過,好多會計師就好擔心落實咗今次呢個方案之後,財務匯報局 (FRC) 就必定會進一步走向全面監管所有會計師。係咪會咁我就唔知,但小弟愚見係,上市公司核數師的而且確有需要受到監管!

我入行2x年,見過、聽過上市公司爆煲無數,除咗某幾位直接協助上市公司做假數嘅會計師被刑事起訴後,再由公會跟進釘牌,公會絕少主動或成功對上市公司核數師作出調查或責罰。唔好話行外人,就連我呢個局內人,都曾經無數次質疑公會係咪永遠唔敢郁四大會計師行?

就以最近肥胡 (胡定旭) 單嘢為例, 「專業行為不當,沒有遵守會計師獨立性的要求」證據確鑿,會計師公會紀律聆訊竟然玩咗十年, 係足足十年呀! 我聽完心中不其然泛起DLLM 四個英文字! 最令人爭議係案發時肥胡做EY坐館時唔郁佢,依家肥胡都無做會計師啦,會計師公會今日釘一個唔再需要會計師牌嘅人個會計師牌,其實有乜實質作用? 我會想呢個case如果交由財務匯報局 (FRC)著手調查,肥胡醫管局十年皇朝根本就不存在!


再講遠啲,當年「雅佳 」、「廣南」爆煲,點解無人要負責? 「廣南」核數師爆煲後竟然withdraw已經簽發咗嘅核數師報告都無事,會計師公會事後至今一句解釋都無,其監察透明度了勝於無,比我感覺又係由四大會計師行要員揸旗嘅會計師公會永遠唔會郁四大會計師行! 假若日後審查、調查權力交到財務匯報局 (FRC) 手,麻煩翻查一下呢類案件。

上市公司核數師由會計師公會自行監管,確實需要改革! 至於點改至好,是否將現行六大監管功能(即註冊、審查、調查、紀律處分、持續專業進修及準則制訂)通通交到財務匯報局 (FRC) 手,就緊係唔得啦, 例如註冊、紀律處分、持續專業進修及準則制訂等等,應該保留,而審查及調查交給財務匯報局 (FRC)著手處理及向外公報調查結果!

至於那個「財匯局可於收集部分資料,如正在調查的資料後,通知公
暫停對會計師事務所或個人會員的首次註冊或註冊續期」建議,就低能兼白痴,呢個擺到明叫未審先判,點可能係香港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97

寧「開錯步」莫「學壞師」

初出茅廬,能接觸到投資理財的知識,這是行運了。為何止凡會這樣說呢?因為小弟公屋仔出身,教育制度中的財務知識欠奉,家中也不時被財務問題困擾,出來工作也沒有什麼好機遇可以接觸財務知識這類概念。常在想,若然初出來工作就有些「師傅」對自己分享這類智慧,可能財務自由的步伐會快多了。


Mandy電郵:

止凡兄你好,我叫Mandy,24歲,剛踏入職場2年多的新鮮人。

我自小便有儲蓄習慣,畢業後也沒有負債,點算下來,不計MPF,今年總資產應可踏入6位數了。

剛讀大學的時候,透過恆生月供基金買了3年能源基金,本金大約38000,但由於買賣以歐元結算,加上歐洲經濟不佳,只餘下25000多…(其實我覺得其中一個重點在於自己未做足功課)現在薪金開始增加,而且我對股票有興趣,所以想下個月開始停供基金,任它滾存就算了,這是否明智?

另外,我對股票認知不多,現正學習當中,但對一些高息股比較有興趣。近期積極收集0939(建行)的資料,想知道你對這隻股的看法?

最後,想問你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買股票,事前應怎樣做功課?該搜集公司什麼資料?一般股息率、市盈率、股東資金回報率我都有看,但只有大概概念,感覺還是空泛。

謝謝!


止凡回覆:

Mandy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電郵。

你初出來工作只有兩年多,就已經擁有6位數字的資產,這是一個不錯的起步,如果你不斷增加財務知識的話,相信不難在資產值上有大幅增長。

很難說一個投資決定是否明智,每個投資在不同人身上都有不同取捨,某個決定在你身上可能是明智,但換轉是我就可能不明智。這類概念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如果你多來我blog看文的話,你不難明白我在說什麼。blog內不少文章沒有時間限制,多年前寫下的文字,到今天的可閱性還很高,有空不妨積極看看。

有關建行的看法,你可以找找一篇叫《難得的銀行C》的文章,文章內說了不少我對內銀的看法,而亦有分析股票時所注意的地方,而且還有其他類似的文章討論股票分析,不妨找找。

對於新手,我特別推介我的著作,你看過後應能很快給你有個很好的財務概念,之後如何增長財務知識而成為投資高手,就看你的努力了,加油。

感覺能幫助你的,不妨向身邊朋友多多推介blog、facebook page及著作,其知識及概念對你們這個年紀尤其有用。


Mandy後續電郵:

止凡兄你好,又是我。我昨天已開始申請月供股票了。這段時間都在看有關股票的資訊。

除了0939,1086(好孩子國際)是我有持續留意的一隻股票。因為自習近平上台後,一直有消息指會放寬一孩政策,但中國嬰兒食品口碑不佳,故我傾向嬰兒用品方面。近日留意股價,竟由年初的$4.09跌到$3.01,不禁想買一手試試。但再看看整體數據,全年派息、每股盈利卻遠不及0939,要是買入了, 也只能待股價上升時沽出賺取差價,這與我當初以股息作回報的投資目標又不太一樣。

請問我應該專注於一隻股票0939,還是應把握機會買入1086呢?


止凡回覆:

很高興再次收到你的電郵,但同時又替你感到有點擔心,因為我不認為你對所投資的股票有深入認識。

一家公司的方向如何,極其量只是令你留意這家公司的第一步,絕不可能成為買入該公司股票的原因,一家公司的價值還是需要計算評估一下,而價值並不只是指股息回報之類的簡單東西。

看你的問題及概念,我估計你沒有閱讀這裡的大部份文章,你可以試試看,這裡實在有很多文章可以給你幫助及啟發,到書局找找我的著作就更好。你問的問題,重點不在答案,而是概念,就算今天我跟你分析了,給你一個答案,這不是在幫助你,因為你的概念就只能停留在這裡,一直問著這類問題,總不能自己作出合理判斷。

希望你有心回看這裡的文章,明白了之後,我想你會明白我的意思,知道今天你對投資的概念如何。可以的話,不妨到blog內直接留言,我總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分享到,比一對一的對答模式更好。


Mandy回應:

止凡兄,謝謝你的電郵。看畢後我立即反省了一下,並嘗試從你的文章中找答案。

如果我以《不明白價值投資實際如何操作》一文的內容為引子,是否就能找到我的概念問題?

節錄內容:

1) 有一點要先搞清楚,就是價格及價值要分清。
2) 看某支股票,最少要明白它的business model,說出公司的運作及賺錢模式,知道如何賺取每一元,了解管理層作風,明白公司財務是否穩健,公司是在發展期還是成熟期,大舉借貸還是在減貸,多餘現金又怎運用。
3) 今天面對股票,不少人都會偏向只問要投資多少錢?回本期多長?每年可以分多少紅利?這就是只看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這類數字,這些數字當然要知,尤其在買賣時都要知其價格,但不要以為單單考慮這幾個數字就是價值投資。

我是否犯了以為價格就是價值的概念錯誤?且沒有深入了解公司的business model及價值,只是單從數字和股票價格就決定是否需買入股票?請指點。

如果是的話,請止凡兄多指點幾個問題:

1) 從什麼資料可得知公司管理層作風?公司是在發展期還是成熟期?

2) 實際上,每個人對所有事物的價值都不一樣,如果個人對一隻股票作出了價值評估,也覺得價格、數字合理的話,是否就值得就該股票投資?還是有其他地方需要注意?


止凡回覆:

很高興看到你積極找答案,亦似有所啟發,方向很不錯。

至於你的後續問題,為鼓勵你直接到blog內留言分享,我還是先不在這裡回答了。我應該會把這個答問email寫成一篇新文章,在不日發出的文章內回答,希望你到blog內多加留意吧。


後記:

大家看到我與Mandy的電郵對答都頗詳盡,其實不時都有blog友喜歡私下電郵或發fb短訊討論,我都會一一回應,當然如果可以留言討論就更好了。

blog友Mandy的這篇電郵已經是多個月前的了,今天她開始了自己的個人網誌,相信她的財務知識應該增進了不少,我想她自己回看這篇文章內的對答,應該都能回答到自己大部份的迷思了。

在這裡簡單回應她最後的幾個問題吧。關於公司管理層作風,我曾經寫過一篇《怎樣分辨管理層好壞》的文章,內裡分享了一些窺探管理層的方法,不妨參考一下。

至於,想知道公司是在發展期還是成熟期,其實這是對公司熟識程度的一個基本,單單了解過公司業務,要分辨公司在什麼發展階段應該沒太大難度。例如澳門賭業股的市場如何?內地科網股的市場如何?香港地產股的市場如何?若心目中沒有答案,就去找答案,找不到答案,了解不足,還是不要作出投資了,我還是不理解為何很多人可以連所投資的股票公司做什麼生意也不知道噢。

另一個問題是有關價值投資的考慮,的確每個人對事物的價值看法都不一樣,若然按自己的能力分析過後,認為價值評估價格數字合理的話,考慮時又不太需要心大心細,十五十六。我經常都提出,作為新手,不妨放膽先作點嘗試,踏出第一步,這個第一步並非最後一步,投資部署絕對可以按不同情況作出調整。投資的技巧會越練越精,不用太多擔心,覺得自己總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忽略了,這樣猶疑多年都不能開始,更不可能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