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失職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1.html響酒樓食晚飯既時候,酒樓部電視,正在播放著和黃大班有關碼頭工潮既訪問。訪問去到中段,飯桌既四周傳來越來越多「媽媽聲」。
到底一場工潮,反影咗啲乜野問題出嚟?大老闆既作風刻薄無良兼賺得太盡?工運領袖別有用心搞煽動?還是一班工人要求過份?這些「結論」,唔同(政治)立場既人,自然會有差天共地既解讀,我也無謂在此亂噏廿四了。但一場工潮可以發酵到如此地步,我敢肯定地去下一個結論,就是事件當中,必定涉及有「管理層失職」。
*****
任何商業機構,即使係個「良心僱主」再加一班「任勞任怨既夥計」既夢幻組合,勞資雙方都總係必然會有一定程度上既對立存在。然而控制呢個「對立」既程度,則係企業管理層不能推卸既責任。
工潮爆發,代表控制呢個「對立程度」既工作徹底失敗。一場工潮既起點,99%以上都起源於員工對公司待遇既不滿。工潮由孕育去到爆發,亦斷唔會係一時三刻既事。冰封三尺,當然非一日之寒,然而管理層最容易犯既錯誤係,當正在慢慢「結冰」既過程當中,仍然察覺唔到,亦唔知道「有需要」處理,任由冰層厚度越結越深,到事情忽然爆發出嚟,先忽然發覺「呢舖大鑊嘞…」,這是長期坐在冷氣房內,管理人員對公司內部氣氛欠缺敏感度的最佳寫照。
面對忽然而來嘅工潮,管理人員既思維,自不然就會諗:「公司一直好地地,點解忽然會爆到咁大?」呢個問題既結論,通常都會係:「呢班參與工潮既夥計當中,裡面必然係有人響度搞煽動,搞抹黑。」引申落去既思維係:「要了結呢件事,就必須搞掂帶頭搞事既呢條彈散!」呢個諗法,某程度上都唔能夠話係錯既。但問題係,任何一場勞資糾紛,勞方都必定會有「至少一個」領袖人物出現。然而呢個領袖人物可能真係有私心都唔定,但係當管理人員一廂情願地將問題聚焦響個領袖人物身上面既時候,往往卻會忘記,事情之所以會發生既根源,係來自員工積存已久既不滿。領袖人物即使口才再好、感染力過人、甚至加上心計了得,如果缺少咗大部份員工心裡面果份不滿,工潮其實還是冇辦法能成事的。
一場工潮爆發,管理層錯在敏感度不足。然而讓工潮在不受控既情況下繼續發酵,則發映出管理人員危機處理既能力不濟。我唔敢隨便下結論,這是否代表管理層錯估形勢,但好多勞資糾紛之所以會越爆越大,甚至搞到收唔到科,處於局內既管理人員往往會歸咎「勞方」大貪大咬,企得太硬冇計傾所致。但佢地卻總係唔會記得,佢地自己響糾紛初期,一度以為自己強勢同籌碼充足時,所表現出嚟既強硬同不可一世既態度。那種「份工你唔做大把人做」既取態,響問題尚未發酵到不可收拾地步既時候,就變成左激發員工更有決心抗爭既催化劑。佢地響糾紛發生初期既說話,其實愚蠢地為問題火上加油。如果佢地認為,係有人別有用心地搞煽動的話,佢地則必須為自己既愚蠢負上責任,因為佢地親手為呢班人,提供咗煽動人心既最佳材料。
*****
坐響大班房內時間長既管理人員,面對「好日都唔會見面」既基層員工,處理上好容易會有好多盲點。任何一間機構,爆發出一場勞資糾紛,大家都可能不自覺會諗,到底邊個係「壞旦」,邊個又係「正義既朋友」。這個諗法,有時連局內既管理人都會不自覺地代入其中。然而這些糾紛之所以會「爆發」出嚟,即使過程裡面或許有無限個壞旦嘗試推波助瀾都好,管理層都不可能推卸自己有失職這個責任。
當有些管理人員,連秘書、下屬打錯一隻半隻字都會鬧到你狗血淋頭既時候,他們倘若犯上上面既錯誤果陣,也不知「該當何罪」了。
又,如果你係個年薪千萬、甚至過億既超級打工皇帝,同一個標準去量度的話,可能真係死十次都唔夠。
餓了麽CEO回應315曝光:承認失職,管理層擔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6/154712.shtml
導讀 : 昨日,餓了麽被央視315晚會首個曝光,今日,餓了麽CEO就此事進行了回應。
i黑馬訊3月16日消息 昨日晚間,網絡外賣平臺餓了麽被央視315晚會首個曝光,央視記者調查發現,餓了麽平臺上存在黑店入駐、門店與圖片不符、多店合一店、外賣店衛生堪憂等問題。
今日,餓了麽創始人兼CEO張旭豪發內部郵件,回應央視曝光的問題,表示“我們必須承認,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餓了麽確實存在失職之處。我和管理層也應對此承擔責任。”
以下是張旭豪內部郵件全文:
消除食品安全監管隱患,要快,要堅決,要見效果!餓了麽的夥伴們,此時,我相信大家心里和我一樣難過。在央視315晚會中,餓了麽的食品安全監管問題被點名曝光,這暴露出公司在資質審核和管理環節存在著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公司,在經歷飛速發展的同時,原來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這實在讓人痛心。
我們必須承認,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餓了麽確實存在失職之處。我和管理層也應對此承擔責任。我們要感謝媒體的監督,誠懇地向信任、支持餓了麽的用戶表示歉意,向由此受到困擾的商戶表示歉意。
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拿出一個成熟公司的責任感,及時審視自身的問題,割除自身惡疾。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方便、安全的餐飲服務,建立透明、開放的互聯網餐飲秩序,始終是餓了麽追求的目標。從立誌通過互聯網改造餐飲外賣產業鏈的那一天起,我們就清楚這一產業鏈的複雜和漫長,也體會了其中的艱辛。我們本以為能隨時準備好經受任何檢驗,但突然發現,我們自身做到的還遠遠不夠……
對企業來說,不應該有任何借口。餓了麽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首先要從完善自身做起。食品安全的原則和底線,我們必須遵守。面對曝光的問題,我們必須保持謙卑的心態,審視自己的不足,去溝通,去傾聽,去改變,去尋求更完善的方式和方法解決問題。要快,要堅決,要見效果!
在行動之外,希望大家不要就此事隨意發表言論,不當的言論會被外界誤讀,甚至會被看作是代表全公司的態度。我很清楚,同事們都把餓了麽當做自己的事業來愛護,面對眼前洶湧而來的責問,大家都有話想說。但我請大家按捺住急切的心情。我們現在更需要用事實說話,用行動重新贏得尊重。
創業7年多來,餓了麽經歷過無數次的考驗,每次的考驗都是我們一起團結度過,團結讓我們不再孤單。我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經歷這些考驗。每一次我也都很期待餓了麽在考驗之後的成長。
我相信,這不會是餓了麽面臨的最後一次考驗。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公司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大。中國的到家服務市場的成熟需要一個過程,餓了麽作為這一新商業模式的領導者和積極推動者,必須做出表率,為行業盡到自己的責任。我們還要隨時提醒自己,是否在過去追求發展、註重業務的同時,已偏離了我們創業的初心?餓了麽要領先於市場,就要永遠保持敬畏之心,堅守用戶價值第一,堅持提供最好、最安全的服務,切忌本末倒置。現在,讓我們行動起來!要快,要堅決,要見效果!
餓了麽CEO張旭豪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六日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周路平,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一席全家董事 點燃泰山經營權戰火 詹岳霖行事惹爭議 「表親董事」監督失職
2016-03-21 TWM
|
三月九日,連續兩封辭職董事的聯合聲明,掀起泰山詹家經營權之爭,矛頭直指董事長詹岳霖治理缺失;然而真正的導火線,要從去年六月全家董事改選說起。 三月九日晚間,不尋常的氛圍籠罩老牌食品廠泰山的台北市長安東路總部。十點五十二分,泰山公告重大訊息:三位董事詹晋嘉、詹雅琳、詹景超集體辭任董事。十二分鐘後,監察人詹佩珊又公告將於四月二十五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揭開「泰山經營權爭奪戰」序幕。 隔日,三位辭任董事發出兩封聯合聲明,控訴泰山現任董事長詹岳霖一言堂作風、獨裁專斷架空董事會、放任中國事業虧損等作為,並呼籲泰山全體股東出席股東臨時會,選出「適任」董事,推舉出「適任」董事長。 「經營權之爭」正式引爆,這家六十六年的家族企業,似乎不再穩如「泰山」! 導火線一:中國部門累積虧損,高達九億元「我辭職!」五年前,一名泰山董事與現任董事長詹岳霖爭吵後,在會議上大手一拍,訴說對於本業管理績效的不滿,這是泰山詹氏第三代堂兄妹對「詹家盟主」──詹岳霖不滿的第一個警訊,為五年後的三名董事集體辭職埋下伏筆。這名前董事,就是詹岳霖的堂哥詹舜淇,也是這次辭職董事之一─詹雅琳的親哥哥。 翻開泰山財務報告書,營業利益自二○一○年起至去年前三季皆為負數,而在中國轉投資部分,光是泰山漳州、廈門仙草南路兩家公司,去年前三季虧損就高達兩億元,從一二到一五年第三季,累計虧損更高達九億元。 「董事們很難跟他(指詹岳霖)溝通!」詹晋嘉接受本刊採訪時無奈表示。「我們多次要求前往大陸事業體考察,了解虧損原因,他都說會安排,卻老是藉故臨時取消!」「泰山本業一直沒起色,身為董事的我們,連泰山協理級以上的薪資都難以一窺究竟,想整頓公司,卻沒有著力點!」導火線二:未發股利,自己酬勞卻節節攀升中國事業虧損導致泰山三萬八千名股東在過去三年因此未拿一毛股利,詹岳霖的董事酬勞卻節節攀升。 「公司不賺錢,他(詹岳霖)酬勞卻愈領愈多,從四百萬元到六百多萬元!」詹晋嘉透露不滿。 泰山董事會的「表親董事們」對詹岳霖的指控,深入研究,並非完全無的放矢。 因為,詹岳霖擔任這家老牌食品廠董事長長達九年,泰山其實有絕佳的機會再攀顛峰。首先,力霸集團崩盤,退出台灣飼料與油脂市場;接下來,黑心油與食安事件,擊垮台灣數家製油廠與食品廠。 「一連串食安風暴,泰山產品雖熬過考驗,卻錯失擴大市占率良機,如果本業加上全家超商這隻金雞母,股價早就跑到二十至三十元去了!」一位食品產業分析師指出。 不過,套一句知名的廣告台詞來說,泰山的「表親董事們」要刮董事長鬍子之前,也要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導火線三:以個人身分拿下全家董事,有自肥嫌疑三位董事辭職的最近導火線,其實是泰山無端錯失全家的一席董事席位。泰山持有國內第二大連鎖便利商店全家逾兩成股權,去年六月,全家董監事改選,理應拿下二至三席法人董事,竟只拿下一席。然而,對全家持股僅二十五張的詹岳霖,卻以自然人身分獲得一席全家董事,以詹晋嘉為首的三位董事對此大為光火。 詹晋嘉說,他是最近兩個月在友人告知下,才得知詹岳霖以自然人身分出任全家超商董事,而全家改選董事已是一五年六月的事。由此可見,泰山的「表親董事」們在監督公司營運上顯然發條上得不夠緊,除了指責董事長外,是否也該檢討自己。交通大學財金所教授葉銀華指出,「在全家改選前,合理來說,泰山的主政者應該在董事會上報告要取得幾席董事席次、如何取得等細節」。 詹晋嘉坦承:「董事會監督有失職的地方!」翻開泰山董事會成員名單,除了一席監察人,其餘皆由詹家子孫擔任。這與大多數上市櫃公司聘請外部獨立董事的公司治理潮流大相違背,顯示詹家在心態上頗為封閉。 由於泰山董監事不論在結構、獨立性、專業上明顯不足,面對身兼泰山董事長、總經理、中國事業部負責人,與飼料公會與食品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等數職的詹岳霖,也就難以有效監督。 但無可否認,詹岳霖在○七年做對了一項決策,排除其他家族成員異議,堅持將旗下三百多家通路「福客多」與「全家」合併,如今全家成為泰山最主要金雞母。 至截稿日,詹岳霖給予本刊的回應僅是希望「家和萬事興」。這家老牌食品廠能否在茶壺裡風暴過後有一番新局面,讓台灣社會很關注。 泰山 成立:1950年 董事長兼總經理:詹岳霖2014年營收:90億元新台幣近年EPS:-0.62元(2012)、-0.35元(2013)、0.2元(2014)、0.23元(2015前三季) 撰文 / 黃家慧 |
嚴重失職失責,民政部原部長李立國、原副部長竇玉沛被問責
2月8日從中紀委網站獲悉,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民政部原黨組書記、部長李立國和民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竇玉沛嚴重失職失責問題立案審查。
經查,李立國同誌作為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竇玉沛同誌作為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管黨治黨不力,嚴重失職失責,所轄單位發生系統性腐敗問題。
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和李立國同誌的違紀事實,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給予李立國同誌留黨察看二年處分,由監察部報請國務院批準給予其行政撤職處分,降為副局級非領導職務;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資格。給予其留黨察看二年的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
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和竇玉沛同誌的違紀事實,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竇玉沛同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資格;提前退休。
李立國簡歷:

李立國,男,漢族,1953年11月出生,河北玉田人,197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月參加工作,東北工學院管理系管理工程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曾任民政部部長、黨組書記。
1970.01——1974.05,遼寧省沈陽市建築機械廠工人;
1974.05——1976.02,遼寧省沈陽市建材工業局團委幹事;
1976.02——1977.01,遼寧省沈陽市康家山建材基地會戰指揮部團委書記、政治處副主任;
1977.01——1977.12,遼寧省沈陽市康家山鐵路管理段段長兼黨支部書記;
1977.12——1979.05,遼寧省沈陽市康家山沙石礦黨總支副書記、副礦長;
1979.05——1980.10,遼寧省沈陽市建材工業局團委副書記(其間:1980.03—1980.08,在遼寧省沈陽機電學院幹部進修班學習);
1980.10——1982.09,遼寧省沈陽市鋼化玻璃廠黨總支書記(其間:1981.09—1982.01,在遼寧省委黨校幹部培訓班學習);
1982.09——1984.07,遼寧省沈陽市石棉制品廠黨委副書記(其間:1983.03—1984.07,在遼寧省委黨校培訓班學習);
1984.07——1985.03,遼寧省沈陽市石棉水泥制品廠黨委書記(其間:1980.09—1984.09,在遼寧大學經濟系經濟管理函授大專班學習);
1985.03——1985.06,遼寧省沈陽市建材工業局黨委副書記;
1985.06——1990.01,共青團遼寧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1985.08當選省青聯副主席);
1990.01——1993.01,遼寧省盤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其間:1989.04—1991.02,在遼寧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函授本科班學習;1989.03—1992.04,在東北工學院管理系管理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班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3.01——1993.12,西藏自治區黨委秘書長;
1993.12——1995.08,西藏自治區黨委秘書長兼直屬機關工委書記;
1995.08——1999.01,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兼區直機關工委書記;
1999.01——2001.09,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兼區直機關工委書記;
2001.09——2003.01,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2003.01——2003.11,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黨組書記;
2003.11——2005.12,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2005.12——2010.05,民政部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
2010.05——2010.06,民政部黨組書記、常務副部長;
2010.06——2016.10,民政部部長、黨組書記;
2016.10——2016.11,民政部部長。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經表決免去李立國的民政部部長職務。
中共十七大代表,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中央紀委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竇玉沛簡歷:

竇玉沛,男,漢族,1957年9月生,天津市人。1982年參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曾任民政部副部長。
1978.02——1982.02,南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2.02——1987.02,民政部安置局三處幹部(其間:1984.08——1985.08掛職任江蘇省泗洪縣民政局副局長)
1987.02——1987.08,民政部安置局三處副處長
1987.08——1990.07,民政部安置局辦公室副主任
1990.07——1992.02,民政部安置司辦公室主任
1992.02——1993.09,民政部安置司退伍軍人安置處處長
1993.09——1996.03,民政部安置司副司長
1996.03——1998.07,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
1998.07——2001.06,民政部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司司長(其間:2000.03——2001.01參加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1.06——2003.09,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其間:2001.10——2003.09掛職任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副書記)(2000.03——2003.01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學習)
2003.09——2005.12,民政部辦公廳主任
2005.12——2006.01,民政部黨組成員
2006.01——2015.07,民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2009.09兼)
2015.07——2016.10,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創建工作調研督導組組長,民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6.10——2016.11,民政部副部長
2016年11月,國務院免去竇玉沛的民政部副部長職務。
山東省紀委監委成立專班嚴查“問題疫苗”背後的違紀違法和失職瀆職問題
山東省委、省政府針對長春長生公司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流入山東事件,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領導同誌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一抓到底,嚴格依紀依法查處,絕不姑息,堅決問責監管失職瀆職行為,堅決重拳打擊一切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力維護好保障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山東省紀委監委對此密切關註,高度重視。7月22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陳輻寬要求,迅速成立由一名省紀委副書記和一名省紀委常委負責的專班,組織得力人員立即開展工作,重點對“問題疫苗”進入山東、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監管不到位、程序違規、利益輸送等問題,以及相關責任部門的履職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以嚴謹細致的態度,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切實履行好執紀執法、監督檢查的職責,發現違紀違法和失職瀆職問題,堅決嚴肅查處、嚴厲問責。目前,專班已展開調查工作。同時,省紀委監委與省有關部門建立工作配合機制,密切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動調查工作開展。
責編:漆辛夷
特工失職 白宮遭槍擊5日後揭發
1 :
GS(14)@2014-09-29 23:56:00
肩負保護總統安全的美國特工,被揭嚴重失職。在白宮當值的特工聽到多下槍聲後,未查看清楚就當作「虛驚」,五天後才經由傭工得知,事發時第一女兒在家,奧巴馬伉儷幾天後得悉事件大為震怒。《華盛頓郵報》訪問了多名特工及官員後在昨天(周日)報道,2011年11月11日晚上,有人從白宮南面700米的汽車內,向白宮開槍至少七下。多名特工趕去查看,但隨即被上司叫停,指巨響只是附近地盤噪音。特工處其後證實有人開槍,但仍堅稱並非射擊白宮。五天後,傭人發現有窗玻璃碎裂及有水泥塊掉在地上,揭發真相。事發時奧巴馬伉儷外出,但幼女薩莎與外婆在家,長女馬利亞亦隨時會回家。奧巴馬得悉事件後震怒。槍手因逃離現場時撞車而被捕,已因企圖暗殺總統的罪名判監25年。時任白宮幕僚長戴利說:「沒甚麼周詳計劃的人,竟可以開槍擊中白宮,而要五天後才有人發現,實在很驚嚇。」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9/18883119
鉛水報告 集體失職 害民至深林鄭:制度問題 無人須負責
1 :
GS(14)@2016-06-01 11:16:51【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稱是制度上及集體性問題,看不到自己內部檢討或者報告有哪一個同事要為此負上個人責任
【本報訊】公屋鉛水風波發生近一年,政府昨終公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獨立調查報告,確認「鉛凶」是使用含鉛焊料。報告狠批今次鉛禍是所有持份者集體失職,各方推卸責任,最終令居民受害至深。報告更羅列水務署7宗罪,嚴厲批評署長林天星在抽驗食水時一意孤行、堅持己見。不過,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堅稱鉛水事件是制度缺失,無官員要承擔個人責任。有議員斥政府毫無承擔,絕不能接受無官員要問責落台。記者:譚靜雯
【發展局長陳茂波】就供水政策以及水務署整體運作的監督責無旁貸。就法例、規管制度及水質監察的不足,表示衷心致歉
毒鉛水去年7月被揭發殺入公屋,蔓延至11個屋邨,約3萬個公屋戶活在鉛水恐慌下。特首梁振英去年宣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委任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陳慶偉為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主席,前申訴專員黎年為委員。政府昨終於有限度公開鉛水調查報告。報告長達266頁,提出17項建議,但未有建議對失職人士提出處分。
各方卸責審查淪紙上制度
報告確認使用含鉛焊料是導致公屋食水含鉛的直接成因,又指現在雖然有完善的審查制度,但狠批鉛水事件是所有持份者集體失職,包括水務署、房委會、總承建商、分判商及水喉匠,各方輪流將責任推卸給別人,令原有制度淪為紙上制度。由於所託非人,最終結果是居民受害至深。報告首先大篇幅炮轟水務署,更列出7宗罪,包括無清楚界定水龍頭食水品質責任、未充份理解世衞鉛含標準意義、未按時更新法例、未有採用正確取水樣方式。委員會更點名狠評水務署署長林天星,指他只收集經沖透後的食水樣本,而各界人士曾多次向水署提供合情合理的意見,但水署一意孤行。報告更直指他水質科學專業知識可能不足,雖然有多次機會修改取樣方法,但他仍堅持己見,難免令人覺得佢作為首長級官員有預設立場,為水務署辯護。另一大失職部門是房委會及房署,批評現存制度存在紕漏,無監控內部供水系統使用的焊料。聆訊過程中,房署一直堅稱對含鉛焊料缺乏認知。但報告認為房委會是知悉使用含鉛焊料的害處,因合約上訂明必須使用無鉛焊料。報告又指負責興建公屋的4大總承建商包括有利、瑞安、中建及保華,均知悉要使用無鉛焊料,但總承建商無設立有效機制,確保其分判商只使用獲批准的焊料,樣本審批淪為公事,又過份信賴分判商,現在是「自食其果」。
除林鄭外四官向居民致歉
鉛水調查報告公開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率領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水務署署長林天星及房屋署署長應耀康召開記者會。除了林鄭月娥外,4名官員都有向受影響的居民致歉。不過,曾表示官員被要求當眾飲水是屈辱的林鄭月娥,昨日繼續袒護下屬。她多次強調鉛水事件是制度缺失,無官員要承擔個人責任,「係制度上問題、集體性問題,我就睇唔到自己內部檢討或者報告,有邊一個同事要為此負上個人責任」。她強調,除非是個別官員有法不依、明知故犯或濫用權利,作出有損公眾利益的行為,才算失職。不過,她稱除了行政和政治責任,政府會追討承建商的合約及法律責任。至於有陰謀論認為政府不驗「頭啖水」是迴避問題嚴重性,質疑領導的政務司司長有份參與決定,因為鉛水邨越多,政府承擔費用越高。委員會認為水務署墨守成規,但政府整體蓄意這樣做令事件降溫,委員會則不認同。率先揭發鉛水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認為事件涉集體責任,千錯萬錯都是制度及各持份者的錯,沒有任何官員要為事件負責,說法莫名其妙,「影響咁多人,血鉛超標甚至會有永久傷害,而家竟然冇官員問責!」
各方錯誤及責任
【水務署長林天星】向居民表達衷心歉意,會吸取經驗多行一步,承認條例過時,是否再驗水要待專家研究
水務署
‧無清楚界定水龍頭食水品質責任‧未理解世衞準則及制訂香港水質標準和完善水安全計劃‧未充分理解世衞鉛含標準意義‧未按時更新法例‧未能維持水喉匠機制穩建運作‧未行使法定權力確保業界遵守規則‧未有採用正確取樣方式
【房委會主席張炳良】接受批評,承認低估食水含鉛問題及制度有失誤,未有將焊料列為高風險,深感遺憾並再次向公眾致歉
房委會/房屋署
‧制度有紕漏,無監控內部供水系統使用的焊料‧用以保障公屋食水品質機制,不論在監管或行業層面均有不足‧品質檢驗制度有不足,太着重食水安全已知問題,無留意食水供應系統,或食水中含鉛及其他重金屬風險,也無將焊料列作高風險項目
總承建商
‧無設立適當的品質檢驗和監察制度以履行合約責任‧錯誤地過份信賴分判商,結果顯示所託非人,自食其果‧樣本審批淪為例行公事
持牌水喉匠
‧作為工程專家,甚少親自建造內部供水系統,也甚少到現場監督,部份人角色只限於簽署文件
水喉工程分判商
‧有人蓄意使用含鉛焊料,罔顧焊料或影響健康及違合約規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1/19636381
「集體失職點解冇人要負責?」鉛居民誓民事控政府
1 :
GS(14)@2016-06-06 02:58:10【鉛水報告】【本報訊】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報告批評政府部門集體失職,11個屋邨、約3萬個公屋戶受害至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則堅持無官員需要負個人責任。「鉛居民」昨斥政府毫無悔意兼不負責任,要求政府盡快換水喉,並決定提出民事訴訟,向有關部門索償。惟有法律界人士指,居民需提供醫學證據證明鉛水影響健康,存一定難度。記者:紀靜雯 譚靜雯食水苦主大聯盟聯同3名受影響的葵聯邨居民舉行記者會,葵聯邨居民吳太批評,政府在事件上卸責,「搞咗成年,但乜都冇做過」。對於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稱沒有官員要為事件負責,她直斥:「司長話冇人要負責任,咁係咪要我哋自己負責任?因為係我唔小心飲咗你啲水!」
兩歲女停飲鉛水懂說話
吳太表示,去年揭發鉛水事件時,自己曾驗出血鉛超標,其2歲半的女兒的檢測結果雖未有超標,但女兒發展一直遲緩,懷疑是受鉛水影響,「連詞語都講唔到,但停咗飲鉛水3個月後,佢可以講到句子,精靈咗,完全變咗另一個人」。居民李小姐是長期病患者,一直擔心鉛水影響健康,惟政府只為兒童驗血,對其他居民完全沒有跟進,「報告話係集體失職,點解冇人要負責?」她批評水務署應負最大責任,「佢話認知不足,咁又何必要做水務署?」她認為政府道歉毫無作用,應盡快更換水喉及跟進所有居民健康情況。食水苦主大聯盟召集人尹兆堅表示,正搜集多個受鉛水影響的個案,律師團隊與他們研究民事索償的理據,包括血鉛超標、購置濾水器的費用等,按不同類型分別入稟法庭,亦計劃申請法援,冀望一年內可進行訴訟。
須有醫學證據證明損失
本身是律師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鉛水報告確認「鉛凶」是使用含鉛焊料,索償對象首先是房署或房委會,與居民為業主及租客的關係,「業主租間屋畀你都要確保石屎唔會冧、啲水飲落去唔會有事」。承建商、水喉匠等與鉛水邨居民雖然無直接合約關係,但房署與承建商簽訂合約時列明要用無鉛焊料,故居民可向追討承建商、水喉匠等的疏忽責任。不過,他認為,要向相關人士索償最困難之處,在於受鉛水影響的居民需證明損失,包括要提供醫學證據。鉛水報告建議為全港公共屋邨重新驗水,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稱,現時無逼切需要為全港屋邨重新驗水,強調新成立的5人專家小組會就驗水方法、水質標準等進行研究,預計在6至9個月提全面驗水方案。
無人問責 市民鬧爆
蘇太︰林鄭應該趁呢個機會落台,跟住宣佈參選特首,咁咪體現問責制囉。咁樣係有承擔,到時可能有人選佢都唔定。周先生︰政務司長唔係監管整個制度嘅咩?點解會由得個制度腐化?點樣責無旁貸?盧先生︰佢就講咗個問題,但係責任冇人承擔,咁係好大漏洞。葉先生︰有制度但係冇被執行好,點解冇人需要負責?資料來源︰節錄香港電台《千禧年代》內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2/19637776
證監預告 嚴打保薦人失職擬盡快結案增阻嚇力
1 :
GS(14)@2016-11-10 08:01:10【本報訊】證監會預告重手執法,明言打擊企業造假、保薦人失職,又會處理具影響力的案件(High impact case),並盡快結案以收阻嚇作用,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董魏建新(Thomas Atkinson)更狠批「某些保薦人的行為和專業操守與理想水平相距甚遠」。分析認同不應「攤凍」案件,整體檢討執法方向亦屬正面。記者:黃翹恩
繼瑞銀、渣打(2888)因保薦造假的中國森林(930)上市被查後,碰巧中國森林清盤人代表昨日入稟,就該股上市首年內發行共3億美元的票據的資料,追究兩行及德銀的責任,涉事時德銀為其聯席賬簿管理人,料與其招股書一樣包含誤導、虛假資料。
追究企業責任
正當業界人人自危時,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董魏建新上任半年後,首度出席公開場合,即施下馬威,明言工作應重質不重量,加上資源有限,故須優先處理對投資者和市場傷害大的案件,尤其具影響力的案件,計劃加快調查,務求結案公佈時對社會仍有迴響,收阻嚇作用。魏到任後檢討該會工作,重訂優次,預告日後會嚴正處理市場失當行為,除追究企業責任之外,還會要求相關人士負上責任。特別就新股保薦人,魏建新稱「客氣地說,某些保薦人的行為和專業操守與理想水平相距甚遠」,預期針對保薦新股失當事宜負責的案件會陸續有來。市場普遍歡迎做法。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同意「有賊就應該去捉,執法後讓其他公司亦有警惕作用」,勝於在申請上市時「估佢(企業)有問題」即時堵塞門路。魏建新和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本周分別表明,出事後執法已經太遲。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估計,魏氏預告嚴管保薦人,應與近年冒起的小型投行有關,欠缺資源審查之下,保薦的新股「出事機會好高」。至於加快調查進展,譚氏認同若公佈處分時已是事發多年之後,「投資者冇乜印象,甚至相關人士都已經不在其位」,阻嚇性有限,故此同意新作風「集中做,好過漫無目的乜都做,邊度有問題先至查」,對市場屬正面訊號。
澄清續查漢能
早前有傳停牌逾一年半的漢能(566)已經獲批出復牌條件,魏建新昨日主動提到,去年高調確認該股受查做法雖然特殊,但為公眾利益計有必要澄清,特意澄清調查現時仍然進行中。他5月份到任後,定下新工作重點,相應成立4個永久專責小組,處理企業詐騙、企業人員濫用職權、內幕交易、中介人行為失當。另設4個臨時小組負責保薦人、創業板、反洗黑錢、產品銷售等範疇的風險。他又表示,會與中證監加強合作,兩地會合作調查。魏建新原為加拿大證監會高層,5月到任接替約滿離任的施衛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0/19828544
美防長直斥失職 NSA局長或被炒
1 :
GS(14)@2016-11-22 00:24:39美國防長卡特和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據報向總統奧巴馬提議,將國家安全局(NSA)局長海軍上將羅杰斯(Michael Rogers圖)撤職,但正籌組新政府的特朗普卻被指有意讓羅杰斯接克拉珀棒。《華盛頓郵報》引述華府消息指,卡特和克拉珀上月已建議奧巴馬辭退羅杰斯。卡特不滿羅杰斯自2014年上任後,未能吸取斯諾登事件的教訓,讓NSA合約外判員馬丁竊取足以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機密,並有另一宗未公開的NSA職員竊密案。克拉珀則不希望羅杰斯繼續兼任NSA局長和網戰司令,更認為NSA應由非軍人統領。羅杰斯上周四在未有知會上司的情況下,到紐約特朗普大樓會見特朗普,令華府高官震驚。外界推測他是國家情報總監的熱門人選。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1/1984064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