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聰:行業轉變大 fb不宜太淡
1 :
GS(14)@2016-11-08 05:35:07【明報專訊】上周本倉重挫3.17%,主要受到科技股被拋售影響。亞馬遜大跌、facebook大跌,騰訊(0700)、阿里巴巴、納指全瀉。facebook第三季業績強勁,但管理層稱廣告收入增速已見頂,同時明年資本開支會大增,令市場憂慮盈利前景。當增長股的增長速度見頂,多數都不是好信號,更往往是股價見頂的先兆,但筆者認為局面又非如想像般差。
facebook營業額按年升56%至70.11億美元,亦高於次季度的64億美元,純利為23.79億美元,按年升1.66倍,均勝預期。該季全球媒體總收入已超越Google,成為全球最大廣告媒體,但管理層直言兩大王牌——影片廣告及Instagram,明年增長將不如今年般厲害。
今日科網股增長 已非純靠概念
近年科技股動輒升幅以倍計,動力與2000年時幾可相提並論。但當年股價純由概念推動,全無任何實質盈利或可能出現的盈利支持,亦即全以估值擴張來推動。一旦市場不再相信,泡沫也就爆破。但今天,儘管亞馬遜、facebook等升幅驚人,但銷售、收入以至盈利均是相當理想,增幅皆達高雙位數字,絕非如17年前般純靠概念。
當然,樹也不會長到天上去。盈利以高雙位數字的年複合增長率上升,終有一天會放緩,增長股盈利放緩,幾乎就是股價見頂之日。事關一天高增長依舊,市場就敢於給予高估值,但動力放緩,估值就會趨降,即使盈利增長,對支持股價的作用亦會有限。這是股市過去200年的金科玉律。
不過,科技股的業務模式至今仍在不斷轉變,5年前的facebook跟現在已大不同,整個生態系統、廣告投放等都不停轉變,並非把線下市場搶到手就完結。再說,此前管理層也多次稱投資額巨大,最終亦在收入快速增長下維持強勁增長。近期科技股大幅回落,或只是累積驚人升幅後的中期調整。當然,若股價較現價再多跌逾10%甚至15%,情况就很可能有問題了。
當科技股、物聯網產品(IOT)如GoPro、Fitbit等都熱潮不再,美股就頓時失去火車頭,總統選舉臨近,特朗普風險更令美股連跌9天,創36年最長跌市。但9連跌亦只累計跌3%,市場情緒其實也非常穩定,全無恐慌,這種調整應只是為不明朗的政治形勢進行部署。美股走勢予人位高勢危之感,但持貨者都很冷靜,暫時看,市底絕非如表面般弱。
美股看似位高勢危 持貨者仍冷靜
中國貨幣和信貸氾濫,只要大家一發現中央的政策方向,便會蜂擁套利。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漲價,大家就助發改委一臂之力,焦炭價一年飆升200%,去產能去到價格創歷史新高。現在市場已將中央逼到埋牆角,若政策逆轉,價格勢將崩潰式暴跌,若不變,又會令鋼鐵、水泥、電廠等苦不堪言。筆者估計價格會進入大上大落的博弈期,穩陣起見,決定減持2000股神華(1088)。
明報記者
[張兆聰 穩增長百萬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74&issue=20161107
江宗仁﹕特朗普勢「食言」 不宜太淡
1 :
GS(14)@2016-11-10 07:43:11【明報專訊】恒指昨跌494點,收報22,415點,成交金額1041億元。特朗普出乎意料之外勝出,全球股市一片恐慌,恒指曾失守22000點關口,期指一度瀉逾1000點,大家都慌不擇路地出逃,但尾市跌幅已顯著收窄。特朗普政策大方向就是反全球化,提倡的措施包括提高關稅、向美國企業海外現金徵收一次性稅款等,都是衝着新興市場而來,亦不利全球美元流動性,但全球選舉都是一樣,選前什麼都說得出,只要能吸引選民支持便可,但選後就會大為不同,特朗普勝出後亦表明會公平地對待其他國家,暫不用看得太淡。
港股昨日甫開市便受壓,當時關鍵搖擺州份佛羅里達州開始點票,由於該州有大量拉丁裔選民,該批選民投票率又高,市場都頗肯定希拉里能順利拿下,亦意味大局已定。豈料點票結果很快就顯示特朗普領先,舉一反三,其他州份亦隨即告急,美股期貨及亞洲股市雙雙陷入恐慌狀態,1時左右大局已定,恒指亦再度失守22000點,出現日股、港股、印度齊齊瀉達千點的畫面。但市場塵埃落定後反而開始靠穩,A股收市,全球股市跌幅更顯著收窄,國指由最低位反彈達2%。
可能大興土木 推高債息
股市急跌後彈,金價急升後大幅回順,美國長債息則先跌後大漲,10年債息曾升至1.9厘以上,新債王預期年底見2厘的預測已差不多提前抵達。特朗普曾提出不少較具體的政策,其中最有可能實施的是大興土木,一來可刺激經濟增長,為低下階層創造就業,二來共和黨同時控制白宮及參眾兩院,政治阻力也不大。但為此卻需發行大量債券,若特朗普提倡的大幅減稅成真,則融資額就更加驚人,故債息先急跌反映市場避險,但金融市場一穩定下來,就立即拋售長期債券。當債息急升,實質利率亦同步上揚,金價自然亦要回落。
總結昨日的市况,市場初步結論是資源股、商品將是贏家,特別是與基建有關的就更是強勢。特朗普當選後最可能發生的事,主要是避險,買入黃金、債券、瑞士法郎、日圓等;貿易戰,但除了做空股市,似乎沒有很好的投資機會;萬億美元基建,資源商品、建材、機械等。避險會否持續高漲,很視乎特朗普會否言出必行,以其往績看,答案是百分之百否定的,在墨西哥邊境建城牆、上調中國貨品入口關稅至45%等,都是損人不利己,更不利他的自身利益,不大可能實施,故墨西哥披索雖急挫創歷史新低,但由最低位計亦即日反彈了近5%。
但政府借錢投資基建,對美國的房地產業務則有巨大好處;在當前貨幣政策已失效、亟待財政支出發力的時點,萬億美元基建亦順理成章,民主共和兩黨皆會同意。這樣的話,美國不再單純追求超低利率來刺激需求,改為政府加大支出來創造需求,代價是推高債息,這會令美企發債回購股份的模式被打破,受惠者由少數的華爾街、企業高管、富裕階層等,變為經濟需求升利好普羅大眾和中小企業,情况有如中國般「脫虛向實」。昨日銅價就一直保持強勢,螺紋鋼期貨大升5.27%,被中央高調整頓的煤炭、焦炭亦急跌後大幅回升。
如中國「脫虛向實」 資源股商品料受惠
短線最強勢的股份要數銅股。內地發力去產能、限產量,同時又刺激需求,近期銅庫存跌至低於10萬噸,市場憧憬會供不應求,銅價亦一舉突破重大阻力位每噸40000元大關。這個邏輯有點像煤炭,故昨日江西銅(0358)、五礦(1208)均逆市向好。但與煤炭不同,全球銅的供應主要來自智利,中國去產能有助短線價格上升,但影響力絕對比不上煤炭,未必能持續。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55&issue=20161110
大市料續慢牛 第二季非太淡基金倡低吸科技濠賭股
1 :
GS(14)@2017-04-05 23:44:09【本報訊】對沖基金第二季未敢太淡,逢低即買。本報訪問三位對沖基金經理,雖然未敢斷言港股「五窮六絕」會否應驗,但普遍相信首季料已見今年低位,今季即使回調,亦大有可能在二萬三水平見支持,大市「慢牛」格局未變,會趁跌市吸納科技、高檔消費、濠賭及銀行股等。記者:林靜
恒指上季由二萬二起步,緩步走上二萬四關樓上,全季埋單升9.6%,汽車、科技及內房股是大贏家,正通(1728)、IGG(799)及寶信(1293)首季股價倍升,雅居樂(3383)及碧桂園(2007)分別錄七成及六成進賬。展望第二季,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認為,港股今年低位已出現,在市場觀望歐洲局勢變化及中美關係變數下,未來兩月或陷悶局,但長線中港股「健康慢牛」預測未變,估全年計仍有機會升抵25000至26000點水平,若歐洲政局「老黎」,不排除「五窮六絕」今年不會出現。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少陽亦指,本月大市料橫行,全季看回吐機會大,但估計不會是顯著跌幅,或最多跌至約23000點水平,除非有重大事件出現,如中美關係的變化等。
黃國英:整體戰意仍高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同樣相信,港股低位已出現,但他認為資金或「沽一啲、買一啲」,股份表現或兩極化,但整體戰意仍高,今季開局向上機會大於向下,對於新一季他暫保持樂觀。按彭博數據,林少陽旗下基金上季錄10.8%進賬,單計三月則有4.1%回報。他表示,上季大市主要由個別指數重倉股領漲,中小股升幅跑輸,要緊貼大市升勢不容易,今季致勝關鍵之一在於追貼內地資金愛股,但要緊貼資金流向有難度。他傾向看好科技、商品相關類、高檔消費及濠賭股等,會趁大市回調時吸納,暫未擬考慮減倉。黃國英亦表示,美股方面會從科技及高檔品牌入手,港股則主要由全年業績中尋寶,未有特別看好板塊。他指,上季埋單旗下基金錄15%回報。
滙控建行長線可吸納
譚新強則認為,今季策略應為「持盈保泰,逢低必吸」,外圍的科技股、以及本地的優質銀行股如滙控(005)及建行(939)等,長線仍具吸納價值。但他補充指,中港股要避免「瘋牛」才可長升長有,關鍵在於內地改革走對路,以減稅及消費主導經濟,因此對於雄安新區概念,他不感興奮,認為以基建拉動的經濟,只會窒礙改革發展。另外,中港股假日後今復市,滬深港通重開,市場關注「習特會」結果、以及上月底起轉淡靜的北水會否轉活躍,從而帶動港股成交上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5/1998024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