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禁好奇,自十五年前從湖畔花園出發,“杭州佬”馬雲是如何走到了今天?(“杭州佬”是馬雲的自稱:9月16日,有傳言稱馬雲已落戶香港,馬雲則辟謠稱自己還是一個“杭州佬”。)
原因想必紛繁複雜,但其公關團隊的巨大作用一定是毋庸置疑的。阿里巴巴公關出身的王帥能成為集團CMO,公關出身的陶然能夠成為集團副總裁(目前已離職),足以說明其對公關的極度重視。
本文推薦兩篇文章,時值阿里上市的關鍵節點,揭秘馬雲帝國光環照耀背後的鮮為人知的“公關天團”。
文章1——阿里巴巴鮮為人知的公關秘史
馬雲有一位同鄉,名叫樊馨蔓,時任央視《東方時空》的紀錄片導演。這是馬雲一生中的“貴人”,也是馬雲戰略思維的某個重要拐點。
馬雲後來一直保持了與央視的密切關系,2004年獲得年度十大經濟人物,2006年,馬成為《贏在中國》總評委,不僅成功推廣了阿里巴巴平臺,而且一舉登上頂級企業家俱樂部。知情人士稱,實際上阿里巴巴內部早就在策劃此事,馬雲為此投入巨大。
砸錢進行媒體公關,是馬雲相當認可的一招。迄今為止,阿里巴巴的公關能力都令等閑之輩膽寒。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目前幾乎能動用全國幾乎所有主流媒體,中型活動請媒體通常上百家,大型活動譬如網商大會通常達到300家規模。阿里巴巴更全國主要媒體保持了密切的公關合作,一些合作項目動輒2000萬。
這僅僅是馬雲公關術的小兒科。真正的精華在他的顛覆性事件公關之中。
2000年,馬雲策劃了名動天下的《西湖論劍》,在互聯網冬天激起一片鷗鷺。
“從那時候開始,馬雲基本形成了強勢營銷+逆向營銷的公關模式,這兩板斧揮舞起來很要人命,第一個倒下的就是易趣Ebay。”有公關公司高層研究了幾乎所有阿里巴巴的營銷案例後說。
當時馬雲秘密研發淘寶,本身就是一種逆向營銷,以牽制易趣從C2C搶占馬雲的B2B市場。淘寶PK易趣這一戰役中,最經典的甚至不是免費殺手鐧,而是以輿論戰率先搶占制高點。
馬雲親自主政。他將還很弱小的淘寶直接定義為eBay的挑戰者,在eBay易趣辦公樓對面樹起了淘寶的廣告牌,聲稱“鯊魚在長江里是打不過鱷魚的”。剛開始,易趣並不以為然。
公關界的人士稱,當時在淘寶公關部的精心策劃下,eBay的種種缺陷在媒體和論壇上以加速度放大,作為配合,馬雲不失時機的出面點評,甚至為自己安排采訪計劃,並且與《福布斯》這樣的國外主流媒體互動。
而馬雲制造的瘋狂語言,比如“淘寶給eBay最後通牒”之類,極大煽動了用戶情緒,直至易趣崩潰。
值得註意的是,馬雲在這一戰就建立起了一套網絡輿論監控機制,隨時應對各大論壇、社區、門戶網站的信息。這一屢建奇功的團隊保留至今,內部稱“病毒營銷組”。阿里巴巴內部各大社區,稍有負面的帖子會被迅速刪除,甚至有些詞匯也是被屏蔽的譬如“假貨”。此外,一些賣家證實,淘寶的一些活動在給賣家資格的時候會要求賣家時候組織正面宣傳帖子。
這一年,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力壓市場部、研發部門等,獲得了CEO特別貢獻獎,這是阿里巴巴年度最高榮譽。
隨後被挑下馬的是奇虎的周鴻祎。當年周鴻祎不滿雅虎單飛做了奇虎,隨著一系列商業利益糾紛而爆發沖突。彼時的雅虎出人意料的貼出“大字報”,指責雅虎中國前總裁周鴻祎缺德,缺乏職業道德。此後一系列媒體跟進對周鴻祎口誅筆伐,交戰所使用的語言已經為業內不忍卒聽。
當當網總裁李國慶認為這就是一場攻心之戰,是阿里巴巴最擅長的策略——從心理上打垮對手。
攻心戰後來又被用到了攻擊B2B的直接競爭對手郭凡生的慧聰網和孫德良的網盛,尤其是前者。馬雲以著名的“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競爭對手”挑起罵戰,在高潮中回應:“盡管有多種渠道通過各種方式,幾次提出要求阿里巴巴公司收購慧聰國際的意向,但在此我們再次聲明……對於一家業績一年卻比一年差,虧損不斷擴大,缺乏創新,崇尚抄襲,不求誠信的企業,我們對這樣的企業沒有一點收購的興趣”,郭凡生認為這純屬謠言散布。
反客為主、制造新聞的能力淋漓盡致體現為阿里巴巴與騰訊的一戰。
2006年年中,淘寶網因違反“三年不收費”承諾,推出“招財進寶”而遭到用戶一直抵制。而騰訊的拍拍正好黃雀在後。這一幕,已經具備了當年淘寶顛覆eBay的條件。而淘寶采取的策略,至今令人回味。6月5日,一個聲稱騰訊拍拍雇某公關公司對淘寶網進行攻擊的帖子突然流傳於網上,在這個匿名的帖子中貼出了騰訊與該公關公司的合同內容。
隨後,淘寶網迅速展開道德譴責,從而引出一場混沌的輿論爭議。在這片混戰之中,馬雲順利的“出面向用戶致歉”。
馬雲的公關的集大成者,應當屬於雅巴之間的恩恩怨怨。
雅巴戀發生之時,馬雲宣布為收購雅虎中國,且收到10億美金的“嫁妝”,由此而一舉揚名。直到最近爆發雅巴之戰,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阿里巴巴被雅虎收購。
(節選自《理財周報:馬雲帝國內幕》,張慧宇)
文章2——阿里巴巴集團的公關彪悍在哪里?
互聯網業界流傳一句話:南阿里,北奇虎。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這兩家公司的公關出了名的彪悍。相比周鴻祎掛帥奇虎不同,阿里巴巴的公關體系很完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阿里巴巴的公關會如此彪悍。
從上至下,由內而外的公關體系
如果一家公司的公關做得好,那這家公司的老板肯定很重視。不管是北方的奇虎360,還是南方的阿里巴巴,在關鍵時刻當家人都會親自上陣。並且,公關人員的地位也會拔得比較高。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公關出身的王帥能成為集團CMO,公關出身的陶然能夠成為集團副總裁(目前已離職)。
當然,公關給阿里巴巴帶來很多甜頭。當年馬雲掀起的網絡創業熱潮,可以說是一場天大的公關秀。當年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並獲得10億美金的嫁妝,也是一個堪稱經典的公關案例。事實當然大家都知道,那是雅虎以雅虎中國加10億美金獲得阿里巴巴40%的股份。但在公關的運作下,讓阿里巴巴反客為主,成為這場收購的主角。不得不說,阿里將公關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這一切都得益於阿里巴巴從上到下的公關體系,從馬雲到一個普通的公關人員,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團隊,因而執行力非常的彪悍。就像“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盡管是馬雲在馬桶上憋出的一個名字,公關團隊也讓它成了時尚的代名詞。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強悍的執行力,就是因為有從上而下的體系。如果馬雲不足夠重視和配合的話,公關部顯然不能放開手腳大幹,也不會如此藐視一切。
是的。從一個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阿里的公關已經可以藐視一切。所以,他們在微博上動作的時候,可以肆無忌憚、無所顧忌。很多朋友說,阿里是一種“宗教式”的文化在驅動。我不贊成,也不反對。如果說阿里完全沒有這種文化,那顯然是有點說不過去。但如果說完全是這種文化,似乎又不完全是的。畢竟,目前沒有哪一個“宗教”能夠有如此完美和出色的公關能力和作風。
從上而下只是公關的基礎,由內而外才是高級階段。阿里巴巴集團有公關部,旗下的公司也有公關部。通常來說,很多集團的子公司的公關都是各自為戰。但阿里巴巴的公關部不同,他們是一個作戰整體。遇到大事的時候,子公司的公關部都統一到集團作戰,平日里也是彼此協同作戰,這也是阿里巴巴的公關為何如此彪悍。我敢說,國內沒有哪一個集團,子公司的公關部之間能夠並肩作戰。同在華東的盛大旗下的子公司都有公關部,但集團遇到事情的時候,子公司的公關部只是隔岸觀火。
公關,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對外的溝通。其實,公關是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外部公關,一個是內部公關。國內很多企業連外部公關都不重視,更不用說能夠重視內部公關。而阿里巴巴的公關部,不僅對外能做好,對內也能做好,這才是我認為彪悍之處。我相信,國內再找不出第二家這樣的公司來。就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徐潔雲說的那樣,如果阿里巴巴的公關部拆分出來,絕對是中國公關第一股。當然,第一股已經被藍色光標占了,第一彪悍股應該還是有希望。
先發制人,爭奪主動權和話語權
阿里巴巴與很多公司的公關風格不同,大多數公司都是喜歡捂,等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然後再出來收拾爛攤子。很多時候,企業的公關部形同虛設,因為他們都只能做馬後炮,根本不知道主動權在哪里,只有等事後出來擦屁股。可是,阿里巴巴就能先發制人,將主動權掌握在手中,並且爭取到了話語權。
作為一家大公司,肯定會有各種問題。對於很多公司來說,肯定是“家醜不能外揚”,這事能瞞就瞞住,瞞不住了就讓大家說去,大家說得差不多了也就算了。可是,時常還是會被人挖出來說。但阿里巴巴不一樣,大多是主動把話說出去,主動把家醜曝出去。如果有人去挖內幕,那一句話就可以噎死人:那都是我們自己說出去的,我們承認我們有問題,我們不回避問題,我們也在解決問題。
通常情況下,如果自己承認問題,再繼續拿出來說的話,就顯得有點站不住腳。就像前段時間,有媒體揭露淘寶的“內幕”,就被阿里巴巴的人在微博上批得體無完膚。確實,因為那都是阿里巴巴公關部的剩飯,在拿出來炒也挺惡心的。說到這里,就來說說阿里巴巴的話語權。在遇到很多指責的時候,阿里巴巴往往能夠迅速反客為主,掌握話語權。為何呢?因為阿里巴巴能讓你孤立無援。甚至可以說,阿里巴巴會舉全員之力,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你,並且沒有人站出來為你說話。不誇張的說,不要跟阿里巴巴作對,下場只有死路一條。試問,微博上跟阿里巴巴鬥的人幾個占到了便宜?
這風格有點類似於武俠小說中的場景,當然,馬雲是一個非常熱愛武俠小說的人,或許阿里巴巴的公關部是武俠精神在指導吧!就像同城的娃哈哈集團,就是毛主席思想指導。成功的人,或者成功的團隊,總是有一種精神在指引。這麽說來,阿里巴巴就是一個八大門派的結合體,在江湖上已經無人能敵了。不過,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當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無人能敵的時候,往往危機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當然,目前我也不知道危機在哪里,只是有一種不好的感覺。
8月14日淩晨,SMAP所屬公司傑尼斯(Johnny's)向各大媒體派發傳真,宣布SMAP將於2016年12月31日終止團體活動。聲明中寫道:“在年初的解散騷動過後,從2月到8月10日,我們花了半年多時間,和成員逐個甚至全體展開多次談話,給他們提出了許多發展建議。遺憾的是,數名成員一致表示,按照我們現在五個人的情況,恐怕再一起出席活動相當困難。”解散後,成員木村拓哉、中居正廣、草剪剛、香取慎吾、稻垣吾郎仍屬於傑尼斯事務所藝人,今後將專註solo活動。
SMAP為日本國民偶像團體,隸屬於日本傑尼斯事務所,現有木村拓哉、中居正廣、稻垣吾郎、香取慎吾、草彅剛五位成員。該組合於1988年4月組成,並在1991年9月9日以單曲CD《Can't Stop!!-LOVING-》正式出道。SMAP自出道以來,連續在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3個年代連續獲得日本最具權威的 “Oricon”公信榜專輯冠軍。主要代表作有《SHAKE》、《夜空ノムコウ(夜空的彼岸)》、《らいおんハート(Lion Heart)》、《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世界上唯一的花)》等。根據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JASRAC)統計, 《世界上唯一的花》當選日本30年內(1982~2011)最暢銷金曲。
除了流行樂壇外,SMAP多面發展。他們最初被大眾接納就受惠於綜藝節目《SMAP×SMAP》,該節目自1996年開播後一直是長盛不衰。香取慎吾《超級變變變》,中居正廣擔任連續5屆TBS奧運會主持。木村拓哉則以《悠長假期》、《戀愛世紀》、《美麗人生》等高收視劇集成為“日劇天王”,其他成員也各有擔綱主演的人氣劇集,草彅剛、中居正廣、香取慎吾都多次獲得過日劇學院賞,成為了日本藝能界的中流砥柱。
此前就曾傳出SMAP將於2016年,即其出道25周年宣布解散。1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SMAP的5名成員中的4名包括中居正廣、稻垣吾郎、草彅剛及香取慎吾決定共同進退,只有木村拓哉留下。 隨後1月17日,SMAP五名成員在富士臺綜藝節目《SMAP X SMAP》中向公眾致歉,並表示SMAP不會解散,將會以組合形式繼續活動。出人意料的是,這一傳言最終還是成真了。
而據媒體報道,若以2014年SMAP日本巡唱收入推算,當時動員百萬人次入場,如果今年照辦, 傑尼斯將可多掙90億日元 。除巡唱外,SMAP五人還共同代言7&I控股公司(旗下包括7-11便利店)及日本環球影城,如該組合解散, 傑尼斯亦需支付龐大的賠償金額。
天上的餡餅是掉給有準備的人,沒準備好的人接到的只是掉下來的陷阱。只有做良心生意,讓自己的品牌帶給每一位顧客應有的價值,才將成為微商行業長久發展的王牌。
來源 | 快刀三俠(ID:iyqkpd)
文 |
上帝想叫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號稱年回款100億的國內“第一大微商”摩能國際崩盤了,涉嫌詐騙100億,全國10萬代理面臨血本無歸,開始圍攻總部。最近,這條消息不脛而走,已經刷爆各大媒體屏幕,背後的摩能國際是什麽樣的一家公司呢?
從2015年成立至今,摩能國際利用“分級代理”的模式到全國各地巡回的開會洗腦,誘騙了幾十萬微商小白的加入,被騙的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一些微商甚至因此鬧得家破人亡。
在媒體的曝光下,摩能國際的創始人之一蔣德才被拋出水面:從草根創業起家,靠從事保健品銷售和電視購物行業,狂賺20 億元。而後又相繼涉足手機、微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曾經炒得火熱而後鎩羽而歸的明星品牌——“尼采”和“大可樂手機”,也都是出自於這撥人。
東方不亮西方亮,他在手機品牌上失意,卻在微商圈風光無兩。然而這次玩過火了。摩能國際的崩盤,註定會被無情的唾罵,以及市場的徹底拋棄。
● ● ●
轉戰微商,從0到100億
2016年3月8日晚,大可樂創始人丁秀洪在微博中發布了暫停大可樂手機業務的公告。至此,曾經野心勃勃的大可樂手機宣告失敗。
大可樂手機之死
作為手機行業中的“草根創業者”,大可樂和另一個草根代表——尼彩手機,兩個手機品牌的關系頗有淵源,它們有著共同的投資人蔣德才。
1998年,四川人蔣德才開始創業賣保健品。他在開創摩能國際之前一直從事保健品銷售和電視購物行業,掙了20 億元,同時他還從事手機無店鋪銷售業務。尼彩的掌控者盧洪波和蔣德才是20年之交的好友,兩人雖然均積累了不少的人脈渠道和資金,但他們並不想吃老本。
摩能國際董事長蔣德才
2010年,智能手機市場剛剛進入紅海,iPhone 4火爆的發售,直接刺激了兩人的神經。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進入手機行業,尼彩就此誕生。
此後的尼彩手機,以山寨蘋果外形和超低價流行於中國二三四線城市,但399元左右的價格帶來的則是“山寨機質量”和近乎不存在的“售後服務”。
2013年,有媒體相繼曝光尼彩手機店超過大半已經關店,之後尼彩便杳無音訊,目前網上也找不到任何關於尼彩生死存亡的相關新聞。
2012年6月27日,丁秀洪從網易離職,推出大可樂手機。但其後融資中,摩能國際的蔣德才赫然在列,並成為了大可樂的監事。
2014年12月,大可樂3開啟了手機眾籌模式,25分鐘籌得1600萬元,聲名鵲起。萬萬沒想到的是,大可樂3卻成為丁秀洪的夢魘。
據媒體報道,眾籌結束後,由於內存供應出現問題,大可樂3正常交付受阻。隨後,接連曝出質量問題。
此後,大可樂手機再無動作,未發布一款新品,甚至連手機諜照也未在社交網絡流出。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在保健品行業式微,手機行業碰壁後,蔣德才謀求改變。“小策略看對手,大策略看市場容量。”他反複強調這句話。
2015年,摩能國際進入微商,那時候因為央視的曝光,微商比較低谷,深陷信任危機。
據悉,現在摩能國際全國代理商人數已經超過了100萬,旗下共4個品牌,是第一家從0做到100億市值的,第一家擁有工業化獨立引流的微商企業。
資料顯示,摩能國際專註於女性健康、女性美妝的企業,趕上了微商流行的這兩年,以分級代理的形式發力微商,主打棒女郎、V-Show、水靈珠、俏天下4大系列產品,曾號稱年回款了100億,一舉成為國內“第一大微商”,更自稱國內移動電商和新微商中規模龐大、體系完善的領軍企業。
● ● ●
好人經濟,一觸即破的謊言
在我們撕開摩能國際醜陋的畫皮前,先看看它是靠什麽套路成功的。
曾有記者問蔣德才:“摩能國際的‘護城河’是什麽?”
“好人經濟。”蔣德才的回答看似言之鑿鑿,他說,“好產品、好模式、好服務和好人品,缺一不可,唯有這樣,才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做大做強。我們創立了健康化、持續化、規範化的新微商模式,和國際化企業合作打造高品質產品,建立了一支過硬的服務團隊,我們堅信人才是最重要的商業模式。摩能的成功其實就是‘好人經濟’:好產品,好模式,好服務,好人品的勝利,更是今天這個時代,‘人高於一切’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所創造的奇跡。”
然而,他一向自詡的“好人經濟”謊言在接受市場的大浪淘沙後,卻一觸即破。
就以主打的兩款產品而言,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這兩款產品的行為,就涉嫌多項違法。
棒女郎女神泡泡是由臺灣癮泉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的,由西安惠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由摩能國際旗下公司,北京棒女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銷售。
近兩年,黑龍江、四川、廣西等權威媒體都報道媒體曝光過摩能國際旗下棒女郎虛假宣傳、產品質量不達標、微商坑朋友的事。
據經國家質檢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依據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兩款衛生用品產品對白色念珠菌無抑菌作用,產品質量不達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可以依法退貨。外包裝采用不符合規範的繁體字說明,可以依法退貨。
更誇張的是,棒女郎抑菌凝膠產品沒有任何臺灣元素,但其廣告宣傳時聲稱:“棒女郎亞洲第一女性私護品牌。棒女郎誕生於2009年,是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臺灣女性私護實驗室合作,基於其核心科技傾力打造的新一代女性私護護理品牌……”
有證據顯示: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實際是在香港註冊的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10000元港幣,公司的全稱是:臺灣隱泉健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的唯一股東、唯一的董事成員是:萬定金,系內地貴州省遵義縣沙灣鎮建設村巖偏組村民。
該集團公司成員沒有臺灣企業、自然人。公司的日常聯系是一家香港公司:百利來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公司的地址:香港上環皇後大道中181號1501號。實際上是百利來公司地址。
因此,這個集團公司實際上是一個內地人在香港註冊的一家空殼公司——只有一個老板,沒有實際辦公地址、沒有員工的“集團”公司。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間,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棒女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惠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違反《廣告法》的有關規定,在互聯網和微信公眾號上制作網頁對公司的產品“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進行宣傳。其中虛假廣告詞有:
(1)女神泡泡牌紅潤抑菌液純植物萃取成分,不含藥物成分、化學成分;婦科凝膠是一種婦科外用藥品,針對女性陰道炎、宮頸炎和各種婦科炎癥的治療,主要針對包括: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混合性陰道炎、淋球菌感染、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
(2)2013年,“棒女郎”被中國臺灣女性私護用品工業協會評為“2013年度傑出品牌”和“中國臺灣日化行業(私護用品)十大品牌和創新品牌”稱號;
(3)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女性私護產品生產和研發基地,是中國知名一線國際品牌女性私護保養品的原料和技術供應商;
(4)棒女郎亞洲女性第一私護品牌;女神泡泡共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
這些行為涉嫌利用廣告對其產品及服務作虛假宣傳,誤導廣告受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情節嚴重,涉嫌構成虛假廣告罪。
微友“@終結者”更是在微信上發布消息,為了棒女郎代理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出資百萬聘請律師,堅決打贏維權戰。
此外,據“啃美妝”的爆料,多位微商代理告訴記者,摩能國際在各地召開峰會,把幾百人關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進行“洗腦培訓”,完全跟“傳銷”沒有任何區別。先是跟大家說,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來了,實體和工廠一定會倒閉,必須要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再就是介紹“成功的經驗”,誰加入摩能賺了多少錢,誰貸款做微商實現屌絲逆襲。
“上去介紹成功經驗的,爭著搶著打款的,其實都是安排好的托,就是為了讓小白們趕緊打款,跟過去傳銷的套路一樣一樣的。”一位級別較高的摩能微商代理透露,棒女郎玩的就是擊鼓傳花,只要忽悠到下一個人來接盤,那手上的錢才是真正賺到了的。如果沒有代理來接盤,貨就只能砸在手里了,這樣的產品本身市場不大。
據悉,摩能國際棒女郎一共分為7個級別,最高級別的“官方”要求打款600萬,往下分別是132萬元的“大核心”、22.2萬元的“小核心”、3.78萬元的“總代”、8250元的“一級”、3250元的“二級”和640元的“天使”。每一層級的拿貨價不同,要想獲得更大的差價,就必須不斷的往上升級。
這又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行為。
某微商打款記錄(來源:啃美妝)
● ● ●
妖魔化?“微商”的傳銷陰影
什麽是傳銷?雖然我國法律上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簡單點說,不以商品而以發展下線作為盈利模式的商業行為都可以視為傳銷。判斷傳銷行為是否成立的重要標誌就在於是否具有金字塔式的人員組織結構。
作家慕容雪村在專題報道《慕容雪村臥底傳銷23天》中,描述傳銷培訓“一群人擠在狹小的屋子里,大聲地呼喊著‘我要發財,科學致富的口號’”。
然而微商中的傳銷與傳統傳銷手段並不相同,一切活動都圍繞著網絡展開,上線和下線甚至沒有見過面。微商傳銷的隱蔽性讓代理們身處騙局之中,卻又沒有一點察覺。
相比傳統的傳銷,微商傳銷手段更加溫和,更加隱秘。在騰訊《關於整頓非法分銷模式行為》的公告中,從第一個“分銷模式依據下線銷售業績提成”的案例中可以明顯看出傳銷模式的本質,而第二個案例“以許諾收益等方式誘導用戶滾動發展人員”的迷惑性就大得多。
摩能國際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相關核心成員,以互聯網微信作為推廣平臺,以銷售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這兩款產品為名,要求代理購買一定數量的產品,從而取得“棒女郎代理資格”。並根據購買產品總金額、產品價格的不同順序,分別設置由高到低7個層次。
並且采用對各層次“代理商”許諾贈送數十名精準客戶、介紹不同層次代理商及數量給與不同金額的現金回饋,透過互聯網、電視新聞媒體等鋪天蓋地的虛假廣告宣傳,引誘、脅迫持續發展社會公眾購買產品並成為所謂“代理商”。
而那些想做微商的人,大多有快速發財的心理。想快速發財,又缺少鑒別力,自然容易被忽悠,很快便加入微營銷大軍,做起別人的下線,從野心勃勃的銷售者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使用者。勝利者總是那些身處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更多下線只能充當別人的炮灰。
要談微商傳銷,仍要探討傳銷的本質。
在筆者看來,《禁止傳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條對傳銷的定義是十分精練概要的:“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通俗地講,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組成層級團隊計酬”等要素就可認定為涉嫌傳銷。
有不少人認為“空手套白狼”才是傳銷,有實物商品銷售的便是直銷,營銷,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條例》第七條規定了: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也屬傳銷行為。
可見,即便有真實商品的認購,也不妨礙其是一種變相收取入門費用的形式。
從本質上來說,不以最終的消費者消費而是以發展下線作為盈利來源的商業行為都可以視為傳銷。
● ● ●
寫在最後:走出圍城
當下的微商江湖,一片浮躁,玩概念、玩思維、玩傳銷、玩情懷,就是不能老老實實把產品做好,做到貨真價實。因此大都一炮而紅,而後迅速衰敗。
善遊泳者,死於水,善用刀者,死於刀,善於營銷者,死於營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奉勸那些陷入“微傳銷”的創業者們:天上的餡餅是掉給有準備的人,沒準備好的人接到的只是掉下來的陷阱。只有做良心生意,賣好產品,不造假交易,不造假收入,讓自己的品牌帶給每一位顧客應有的價值,只有自己產品的安全可靠,才將成為微商行業長久發展的王牌。
附:摩能國際“詐騙天團”大揭密
摩能國際為何能在市場上興風作浪?這得歸功於蔣德才及其星光熠熠的“創業天團”。
第一號人物:蔣德才,摩能國際董事長。聲稱秉承“以人為本、厚德載物”的企業精神,不僅在電 視購物及通信行業取得了不菲成績,在商業模式上也有所創新。在他的引領下,2015年公司開始進軍微商領域,締造了“新微商”的移動電商新模式。
第二號人物,萬兵,摩能國際總裁。號稱擁有多年市場銷售的管理和運作經驗,歷任過貴州百花醫藥集團廣西分公司總經理,廣州白雲山藥業集團陳李濟藥廠市場總經理,尼彩科技集團銷售部總經理等。
第三號人物,姜汝祥,摩能國際首席戰略官。摩能國際的軍師。北大社會經濟學博士; CCTV《對話》、《商界名家》欄目長期嘉賓。美國《財富》、《哈佛商業評論》特約撰稿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歸國學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層經濟培訓中心副主任; 阿里巴巴、TCL、聯想集團等企業戰略顧問。
第四號人物,黨勝德,摩能國際副總裁。2003-2013年,在廣州摩能任職常務副總,負責全國 的營銷策劃,是很多爆品的幕後推手,被業界稱為“流量之王”。 2015年12月,加入北京摩能國際,任職副總裁,主管集團公司的營銷策劃。
第五號人物,黃子珊。數十萬女性微創業導師、微商金牌講師。她創立的o2o 團隊是目前中國微商界最大的團隊之一。曾經在1天內 創下億元銷售天量。被業界譽為“中國億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