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巴巴入股微博報導推動新浪股價大漲10%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959

原文 2012年11月19日 12:41

阿里巴巴或入股新浪微博 各取所需

多家國內媒體及互聯網行業人士爆出消息稱,阿里巴巴投資新浪微博基本塵埃落定,已「接近或達成投資入股協議」。

騰訊網科技中心前總監程苓峰17日在其博客中提及

估計阿里佔新浪微博15%-20%的股份,新浪微博估值20-30億美金。

新浪微博已從新浪門戶剝離,成為一家獨立公司。據稱有6%是管理層持股,有4%是可發送的期權,10%是員工持股。總計20%。另一說法稱管理層和員工共同持股15%,大部分由核心管理層持有。

這意味著阿里的投資最高可達6億美元。

雙方聯姻,各取所需。

新浪方面

1、很缺錢,外加微博增長日顯疲態

新浪股價從歷史最高點的142美元迅速跌落至目前的45美元,市值也由80億的峰值跌至目前的30.11億美元。

據新浪最新財報顯示,截止2012年9月30日,微博用戶數量已達4.24億,但平均每天活躍用戶僅為4230萬,活躍用戶僅佔用戶總量的10%左右。收入方面,新浪微博廣告收入約2000萬美元,僅佔新浪廣告收入的16%。

2、即將推出針對Promote Feed廣告系統,但自身缺乏中小企業客戶資源及技術儲備

騰訊報導

新浪CEO曹國偉表示:「將在第四季度末推出完整的Promote Feed廣告系統,中小企業可能更加頻繁地使用這個系統,這是自助投放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僅是中小企業,還包括普通用戶、企業、已經註冊微博賬戶的在線商家。

但中小企業是我們這個廣告系統的主要目標。但是我認為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集聚這些營收源。」

目前擁有這個資源的兩大家是百度和阿里。

行業人士程苓峰分析

微博商業化也需要支付渠道。目前擁有這個渠道的,阿里支付寶是第一,騰訊財付通是第二。但騰訊是新浪最大對手。

 

阿里巴巴方面

1、騰訊是新浪和阿里巴巴共同的對手。

對阿里巴巴來說,騰訊是唯一擁有C2C、B2C、商城、支付、O2O、大流量、社會化入口的全架構以及整合優勢的公司。

2、馬云的SNS情結和自身社會化產品失敗。

一財一篇報導提到

2009年,被視為「大淘寶」用戶平台的SNS產品「淘江湖」上線了。

但時間證明,「淘江湖」成了阿里巴巴在社會化嘗試中的第一個失敗。這種脫離商品買賣交易關係而打造的用戶平台,讓面對SNS產品滿天飛的用戶覺得用處並不大,在經歷幾次改版後,在阿里內部也已無人提及。

3、美麗說、蘑菇街這類導購網站,憑藉更高的轉化率,正在削薄淘寶的廣告收入,重構賣家和淘寶平台的地位關係。

2011年,淘寶網的平均轉化率不到1%,而美麗說、蘑菇街的轉化率在7%-8%,新浪微博也有4%左右。

賣家開始放棄昂貴的淘寶廣告平台,轉投性價比更高的導購類網站或新浪微博。

一財上述報導中提及

據一名來自阿里內部的人士透露,今年二季度,馬云在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出,美麗說、蘑菇街這樣的導購網站要予以控制,並要防止外部流量過多集中在某幾家上。

而今年5月,阿里方面曾與蘑菇街展開過收購洽談,但隨後又因為價格等其他因素不了了之。而蘑菇街的最大競爭對手美麗說,也已被騰訊收入囊下。

這次或將達成的投資,加上新浪此前與360、人人達成戰略合作,被外界解讀為「騰訊三大對手已經聯合起來」。

消息傳出後,騰訊控股(00700)逆市向下,現跌1.85%報243.6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32

殼身價大漲,轉手收益過億 「殼掮客」瞄準香港創業板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6/2ONDA2XzU3OTE2OA.html

隨著內地各種融資平台的收緊,一群香港「殼」掮客,瞄準了期待上市融資的內地企業。

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公佈的數據,目前,在審待發公司共有792家,此外兩市還有91家過會待發公司,上市排隊的公司數量超過800家。同時,一位中資券商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許多希望上市融資的內地企業紛紛到香港尋找「買殼上市」的方法,尋求境外融資之路。

12月6日,香港創業板公司聯夢活力(8100.HK)落實向騰訊(0700.HK)及IDG旗下多間公司,以總代價超過5.48億港元,購入Apperience的50.5%股權。Apperience將以聯夢活力為殼,以「借殼上市」形式,將Apperience股權注入聯夢活力中。

「相比主板的殼,創業板的殼價格更便宜,因此,許多內地中小企更青睞選擇創業板的殼。目前,香港創業板已經成為『殼區』。」據上述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因而,市場上一多了些物色和培養優質殼的企業。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創業板成交量不大,融資功能不好,目前許多創業板企業也需要「另謀出路」,而「賣殼」是好方法之一。12月6日,香港創業板日成交量僅為2.39億港元。

另外, 艾迪企業上市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主席許夏雄亦告訴記者,最近,每個月平均都會有2個或以上企業向其咨訊借殼上市的事。但許夏雄認為,「借殼上市」中間蘊藏著許多財務和法律的風險,即便是培養殼的企業也可能惹上麻煩。投資者和希望購買殼的企業需要在充分瞭解並衡量風險的情況下,才能做出買殼的決定。

超高收益

培養一個殼能賺多少錢?

上述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培養一個公司項目上香港創業板的顯性成本大概是2000萬至3000萬港元。「2010年的時候,一個創業板殼的價格大概是1.2億港元,目前大概是1.8億港元左右。」

用一兩年的時間和兩三千萬港元的資金,一轉手,淨利潤高達1.5億港元,這筆生意看起來不錯。

許夏雄說,如果一家企業是以「買殼」為目的去上市,不符合港交所《上市規則》對上市的監管。按規定,港交所會要求擬上市公司提供財務報表,而申請人在上市前兩個財政年度淨現金流入合計不能少於2000萬港元,並在上市前24個月內,擁有活躍的單一核心主營業務交易記錄,公司在業務建設方面有實質進展等條件。當然,上市條件不僅限於上述,創業板上市需通過整套上市審批流程。

「一般選殼至少是兩方或以上的合作。」一位幫助企業「借殼上市」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我們會首先和一些有融資需要,但是企業體量和概念並不太大的企業接觸。它們一般有融資需求,但是沒法在主板上市,又擔心在創業板沒法融到足夠的資金。上市是一筆需花費大量資金的交易,因此,我們會為這些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做兩手準備:如果融大量資金,自然皆大歡喜;若不能,則幫助將該企業的上市地位打包成殼賣出去。」因此,「培養殼」常常是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並非所有企業都能符合被選擇作為培養殼的對象。許夏雄說,殼必須乾淨,才能賣個好價錢。目前,創業板的殼價格在幾百萬至2億港元不等。被培養的殼需要股權集中,產權清晰且法律糾紛少等。

掮客運作鏈條

通常情況下,等待買家購買並非一個「守株待兔」的過程,殼掮客,是其中較為關鍵的一環。

張曉(化名)是一名內地LED照明企業生產商A的負責人,該公司目前仍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和訂單接收,但長遠來看,企業的擴張需要融資。在內地融資方式有限的情況下,他找到了香港一位幫助企業「借殼上市」的李軍(化名)。李軍在香港找到了另一家做A公司利用其在境外設立的企業對B公司提出控股權收購。但香港法律規定,在企業「借殼上市」後兩年時間內,不可改變被收購公司的核心業務,亦不可將收購方的資產注入。

李軍告訴記者,這時,他幫助A公司將所有的業務訂單都交給B公司做,並由B公司接收企業盈利,大概一兩年後,B公司即可以達到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條件,並將其轉至主板上市,增發融資。「該方式開闢了一條上市融資的新方式,並無須經過收購過程。」他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94

石油市場發展史(中):現貨市場導致油價大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299

伴隨著石油現貨市場的成長,與自由流動石油相關的價格發現過程相聯繫的金融投機活動也發展起來了。石油期貨市場的流動性得到了改善,市場的風險評估能力也出現了進步。

與紐約時報文章的預測相反,石油現貨市場的出現,其實具有一個令人滿意和穩定的反饋循環效應。現貨市場的流動性越大,越多買家希望他們支付的價格與現貨價格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希望建立一個長期來說更有競爭力的定價體系,而不是固定長期價格——長期價格過去傾向於高估了石油價格。(雖然上世紀90年代現貨市場的其它發展,可能對石油市場的穩定產生了影響。)

WTI原油價格長期走勢: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西方石油運營企業開始利用金融延伸品對衝來替代長期合約,其中BP是先行者之一。這樣,石油期貨的流動性就進一步增加了。

另一方面,歐佩克的成員國大部分都轉向了現貨市場銷售——它們對金融衍生品有畏懼心態,而只會偶爾簽訂長期合約。

整體來看,現貨市場所有東西都很好,繁榮了好幾年時間。期貨市場的流動性也進一步改善。成交量上升。石油生產企業擔心油價下行的風險,消費者擔心油價上漲的風險,而投機者則賭博——哪一方的擔憂更甚。

然而,一些事情開始「不守規矩地」出現了變化。很難指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石油現貨價格明顯開始上漲,而漲速在加快。

以下的一些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全球經濟增長和來自亞洲的需求增加,大宗商品金融化和指數化的崛起,洲際交易所的崛起,石油峰值理論的重新流行,船期布倫特原油(Dated Brent)交易量的萎縮,還有更重要的是,五大產油國產量在2004年左右出現了瓶頸。

而且,2001-2004年,為了應對科技股泡沫的爆破,美聯儲把利率下調至接近零的水平,極低的利率水平也可能影響了油價。如下圖所示,美國聯邦基金有效利率的歷史走勢:

在這段時間裡,很明顯石油生產企業是幾乎沒有動力去更替現有供應或增加產量,因為油價不足以抵消更高的成本,它們也沒有長期合約鎖定未來的收益。實際上,在那段時間裡直到2004年,歐佩克曾制訂明確目標促使美國的原油庫存保持低位。

當利率開始上升,石油生產企業希望吸引資本和廉價融資就變得更難了。投資於原油生產回報的波動性一般是很大的,但只要把資金存入銀行或投資現有的大宗商品,就能更容易地實現穩定的回報。

總之,石油生產企業有足夠的動力等到油價明顯處於更高水平時,才會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活動。石油生產企業公佈儲備替代比率的把戲就能很好地證明,最明顯了莫過於殼牌和它高估的儲備了。

一方面,投資者希望知道企業有穩固的替代比率,另一方面,高油價——源於全球不足的可替代儲備,意味著石油生產企業能在短期獲取更多的利潤。而投資者真正希望的是,能通過長期合約鎖定高油價。

但真正有趣的事情是,雖然全世界都在談論石油峰值理論和石油儲備高估的問題,但在2004年前,市場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當油價上漲,最重要和流動性最好的現貨市場基準,布倫特和WTI原油市場都開始向期貨溢價的形態發展。

(下圖分別實現了布倫特和WTI的歷史走勢,在最下方的指標中,藍線處於綠色水平線以下,說明市場處於期貨溢價的狀態)

所以,雖然一些石油生產商(主要是歐佩克)盡力控制供應,但建立庫存的活動受到期貨溢價曲線的鼓動,快速增加。這毫無疑問,更多是格林斯潘在2004年6月啟動加息週期的一個徵兆,而不是真的出現任何石油供應過剩。

在某種意義上說,利率對市場來說是不夠高的,這就鼓勵了石油生產商中介通過另外的方法兌現回報——主要是通過建立對沖的庫存,這個過程最終將使它們能「又吃又要」。一方面可以獲得生產活動的現金流,另一方面通過保持現貨市場緊缺,進而刺激油價上漲來獲取獲利的機會——因為「鎖定的」庫存是不會出現在現貨市場上的。

實際上,直到2007年年末,庫存才開始消失——這個時點剛好與伯南克2007年9月降息和期貨溢價的消退相吻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92

QFII 推動A股大漲?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k4p8.html
上週,某記者問我,"市場普遍認為,中國政府大力增加RQFII和QFII的額度會推動A股大漲。你怎麼看?"

張化橋:你知道過去一百年,美歐和日本的 RQFII 和 QFII 的額度分別是多少嗎?

記者:不知道。

張:他們從來不搞這種浪費時間的島國遊戲。

記者:你的意思是?

張: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是你不能強迫它喝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06

中國上半年商品房銷售大漲 下半年或面臨壓力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9938

中國統計局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514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7%,增速較1-5月份回落6.9個百分點。有媒體指出,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措施並未能阻擋投資者購房的步伐。

數據還顯示,在1-6月份:

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0.4%,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31.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8.3%。商品房銷售額33376億元,增長43.2%,增速比1-5月份回落9.6個百分點;住宅銷售額增長46.0%,辦公樓銷售額增長45.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20.5%。

從地區來看,在1-6月份:

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261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9.4個百分點;銷售額20989億元,增長48.5%,增速回落12.2個百分點。

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2754萬平方米,增長29.1%,增速回落7.3個百分點;銷售額6158億元,增長40.3%,增速回落10.0個百分點。

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2569萬平方米,增長20.6%,增速回落2.2個百分點;銷售額6229億元,增長29.9%,增速回落2.5個百分點。

數據還顯示,截至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3731萬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807萬平方米。其中:

住宅待售面積增加506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2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114萬平方米。

彭博社根據統計局的數據計算後指出,中國6月份商品房銷售額月率增長24%,創下年內最大月率漲幅,且幾乎為1月和2月兩個月交易額的總和。商品房銷售的激增暗示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措施並未能阻擋投資者購房的步伐。

儘管6月份商品房銷售額激增,但聯昌國際駐香港房地產市場分析師胡繼中表示:

抵押貸款或開發商貸款審批時間的延長將給商品房銷售帶來衝擊,因此,信貸緊縮將在下半年給房地產開發商帶來壓力。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表示:

(房價)上漲城市的個數還比較多,環比價格漲幅雖然收窄,但是還在上漲,所以這說明房地產調控的壓力還是比較大,後期還是需要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加強房地產的調控。

中國統計局上午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速放緩至7.5%,此舉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983

$Facebook(FB)$ 盤後大漲17%,二季報超預期,移動端貢獻營收將突破50% 李妍

http://xueqiu.com/8689584849/24552531
1)二季度營收及利潤超預期

Facebook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3%,至18.1億美元。不包括一次性項目在內,第二季度利潤為4.88億美元,或每股19美分。根據彭博社統計,分析師平均預計,Facebook第二季度每股利潤為14美分,營收為16.2億美元。

第二季度,Facebook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3.33億美元,或每股13美分。而去年同期為淨虧損1.57億美元,或每股8美分。

埃伯斯曼表示,由於效率提升以及一些計劃中採購的時機,Facebook將今年的資本支出預期下調至16億美元,低於此前預計的18.8億美元。

2)移動端貢獻營收將突破50%

查看原圖
扎克伯格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移動業務對Facebook總營收的貢獻很快將突破50%。第二季度,Facebook移動業務用戶數同比增長51%,至8.19億。Facebook的用戶總數為11.5億,高於第一季度的11.1億。

  Facebook首席財務官大衛·埃伯斯曼(David Ebersman)表示:「這一季度業績有力地證明,我們正有效地向移動業務轉移。我們所做的所有投資已獲得成效。」

  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預計,Facebook在今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3%,高於去年的5.4%。不過,Facebook仍遠遠落後於谷歌。eMarketer預計谷歌今年在這一市場的份額將達到56%。
 
3)每日活躍用戶數增長

 扎克伯格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61%的Facebook用戶每天都會訪問該網站。儘管Facebook管理層此前預計這一數字將會下降,但實際上仍保持了上升勢頭。

  扎克伯格表示:「隨著我們的增長,一些非科技愛好者加入,我一直預計每日活躍用戶數與每月活躍用戶數的比例將下降。但實際情況剛好相反。」

  第二季度,Facebook來自用戶支付的營收,包括遊戲中虛擬商品銷售收入,達到2.14億美元,同比增長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892

經濟回暖及衍生品扭虧,伯克希爾哈撒韋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大漲46%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23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週五公佈季報顯示,受益於汽車保險,能源和鐵路等需求回升以及投資和衍生品收益,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6%。

財報顯示,二季度淨利潤45.4億美元,折合每一份A類股2763美元,這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1億美元,合每一份A類股1882美元的業績。之前的市場調查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期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季度會有每一份A類股2163.63美元的淨利業績。

截至6月30日為止,伯克希爾每股賬面價值為12.29萬美元,比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每股賬面價值增長7.6%。

伯克希爾二季度收入是446.9億美元,同比增長16%,顯示名下的超過80家子公司有運作良好。其中,二季度保險承保營收為5.3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6.19億美元;保險投資收入為11.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1.4億美元。第二季度來自於非保險業務(包括鐵路、公用事業和能源業務等)的營業收入為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增長7.8%。

而有意思的是,二季度,伯克希爾在被巴菲特稱為「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衍生品上獲益豐厚。伯克希爾一直出售全球股值的看跌期權,包括標普500,FTSE100,Euro Stoxx 50和日經225指數。

二季度伯克希爾的這些期權的價值提高了3.9億美元,去年同期則是有11.7億美元的相關虧損。當然,這些都是賬面盈虧,因為伯克希爾將一直將其持有至到期。

伯克希爾的財報寫道:

股指看跌期權合約是基於四大主要股指的歐式期權。未來如果合同到期時,其基準指數低於合約觸發點位,那伯克希爾需要支付差額。伯克希爾在所出售的這些期權開始日已經獲得了全額期權價格,因此沒有任何對手方風險。伯克希爾自2008年2月以來再未出售過新的期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68

華為大漲薪

2013-08-12  NCW
 
 

 

華為不再瞄準中興、愛立信,要與穀歌、百度、蘋果搶人◎ 本刊記者 覃敏 文最近, “你溝了嗎?”成為總部位於廣東深圳的全球通訊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基層員工們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之一。

一名去年入職華為終端公司的員工對財新記者解釋, “你溝了嗎” ,實際上問的是上級領導有沒有找你溝通過漲薪問題。據他介紹,華為正在普遍上調基層員工起薪,他認識的一名13級員工,上半年績效為B+,工資漲了35%。

華為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向財新記者證實,目前,華為各部門正在一對一地與13-14級基層員工進行漲薪溝通,大多數員工的漲薪將在8月收入中得到體現。華為將員工級別劃分為13-23級,剛畢業學生進去是13級,每年按績效評定是否升級,一般兩年可升一級。

在通信行業持續已久的冬天里,華為的競爭對手們都在裁員、減少產品線、控制成本,華為為何如此大張旗鼓地進行漲薪?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場簡 單的華為與基層員工主動分享公司收益的盛宴,而是華為在“內部動力不足” 、“外部人才難搶”雙重壓力下做出的選擇——華為薪酬改革來了。

醞釀漲薪

“對於一個大型企業來說,薪酬政策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像華為這 樣大規模給基層漲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薪酬政策變革,內部至少討論了半年,只是一直等待合適的時機拋出。 ”通信和互聯網行業獵頭公司 offercome 合伙人魏小康告訴財新記者。他曾為華為、上海貝爾等企業四處挖人。

7月29日,距離華為公佈年中財報 剛剛五天,華為官方正式向媒體確認,啓動新一輪漲薪計劃。此輪漲薪,華為將投入超過10億元用于13級 -14級員工的加薪,各部門平均漲幅在25%-30%左右,具體漲薪額度與個人績效有關。

與此同時,華為大幅上調2014年新招應屆生起薪:本科畢業生起薪將從以往的6500元(一線城市稅前)上調至9000元以上,碩士畢業生將從8000元上調至10000元以上。優秀畢業生的起薪還可以不同程度的上浮。

“這個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華為上半年保持高增長的業績,足以成為支撐它漲薪的理由。這體現在華為對上半年財報的處理上,它對應收賬款、壞賬處理、可能的風險等會計核算採用了相對樂觀的態度。 ”德國電信國際咨詢公司咨詢總監方紅剛表示。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138億元,同比增長10.8%。

預計2013年度淨利潤率在7%-8%左右。

雖然華為沒有公佈上半年淨利潤,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春波指出,豐年之下讓員工共享利益是華為一貫的管理原則,據他透露,華為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43億元,幾乎達到2012年全年的90%。吳春波長期擔任華為的管理顧問,曾參與華為管理總則——《華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

除了遠勝競爭對手的成績單,華為在此時提出漲薪,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它的同城競爭對手中興,華為漲薪幾乎遮去了中興股權激勵計劃的風頭。

實際上,早在7月中旬,中興還在籌備股權激勵政策之際,通信人家園論壇就流傳出一份涉及華為薪酬政策變革的文件。這份文件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名義簽發,要求調整13-14級員工的薪酬激勵政策,通過“高工資、 低獎金、控制配股”來增加薪酬的剛性,降低彈性。但在人們求證這份文件真實性的時候,華為保持了沉默。

7月22日,中興通訊(000063.SZ)公佈了2013年上半年的業績單,並宣佈針對1531名骨幹員工實施10320萬股股權激勵計劃。隨後,華為漲薪計劃出爐,在大規模普調基層員工薪資與重賞高層骨幹的強烈對比下,中興試圖穩定人心的股權激勵計劃遭到諸多詬病。

“華為都快把中興逼瘋了。今年上半年,華為從中興挖了不少人,又在這個時間點提加薪,無疑讓中興雪上加霜。 ”中興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現在中興的員工估計只有五六萬人,差不多是華為的三分之一。

壓力下的抉擇

提及漲薪的原因,華為在給財新記者的書面回複中表示,目前,華為基層員工工資的競爭力不足,此次漲薪是為了提高基層員工薪資在業界的競爭力。

魏小康介紹說,在此之前,華為給 予應屆生的薪酬一般為七八千元,而愛立信、諾西、三星等跨國企業給予應屆生的薪酬達到八九千元,偶爾能夠達到1萬元, “華為的工作強度要超過愛立信等跨國公司,但薪酬要低” 。

以上述華為終端公司員工為例,他2012年8月碩士畢業進入華為深圳總部,月薪稅前8000元,扣稅及保險後約為 6500元。華為並不提供房屋補貼等其他福利,他每月花費在房租、交通等方面的日常開銷約為3500元,剩下3000元存款。而他要面對的是每天早9點至晚21 點的工作,周末也需要經常性加班,幾乎沒有多少個人的生活時間。

與此同時,互聯網行業薪資一路上揚。魏小康介紹,國外的互聯網企業譬如穀歌、facebook 去年以年薪10萬美元給北大、清華、中科院等高校應屆畢業生髮了上百個 offer。國內譬如完美世界、網易遊戲這類互聯網遊戲公司開出的年薪達到40萬元,即便中規中矩的百度、阿里,去年開出的薪資也能達到每年20萬元。

隨著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的發展,銀行、運營商等大型企業的 IT 部門對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雖然它們提供的薪酬與華為差不多,但由於福利較好、工作較輕鬆,也能分流一部分人才。 “現在,通信、IT、互聯網類人才的薪酬已經普遍提升,華為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薪酬政策,完成每年的招聘計劃將越來越困難。 ” 在魏小康看來,基於市場行情,華為到了不得不漲薪的時候。漲薪之後,華為的薪資水平在通信行業里可以排到前列,但放在整個 TMT(即科技、媒體與通信)類的大盤子里仍只能算中等水平。

除了外部環境的變化,華為顯然考慮得更多。華為中國區的一名招聘經理告訴財新記者,華為已經意識到股權對於基層員工的激勵作用在減弱,正在考慮優化股權激勵。未來對基層員工來說,工資將占大頭,配股可能會減少。

“實際上,華為基層員工配股很少,工作兩三年,多的話可配1萬 -2萬股,按照近兩年每股1.4元 -1.5元的分紅水平,每年的分紅收益大概兩三萬元,吸引力有限;而員工需要花費很大一筆現金去購買股份,按照5.4元 / 股淨資產計算,大概需要5萬 -10萬元,在取消內部貸款的情況下,以華為基層員工的薪資水平計,購買壓力很大。 ”一位華為中層管理者介紹。

相較于基層員工,在華為工作十多年的18級以上員工薪資結構迥然不同。

“這批老員工工資一年可能只有30萬,但股票分紅、獎金合起來近百萬。基層員工與中高層員工薪資之間的巨大落差使華為股權激勵機制面臨危機。 ”上述華為中層管理者說。

華為高層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危機。

去年10月25日,華為總裁辦簽發致全體員工郵件——《我們眼中的管理問題 (第二季) 》 ,重點摘錄了華為員工反映的飽和股票、股票退出、股票降價等一系列問題。

方紅剛認為,不管華為對這種危機做出怎樣的判斷,可以肯定的是,在華為的薪酬結構體系里,存在著 “新老員工兩張皮”的現象,華為需要進行深度薪酬政策改革,此次給基層員工加薪只是開始。

為大擴張埋單

在內外部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薪酬政策調整,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華為在為未來的業務擴張提前埋單。

華為一直馬不停蹄地進行業務擴張。即便近年來整個通信設備市場投資趨緩,華為也未像同行們那樣實施聚焦策略,反倒趁著對手整合轉型的契機,憑借豐富的產品組合,在歐洲、亞非、拉美等市場全面出擊,逐步蠶食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如今,這家在2009年尚以1491億元銷售收入位列全球第二的通信設備商已經一舉超越愛立信,成為銷售收入、淨利潤雙雙排名第一的通信設備巨頭。它的員工規模也由2009年的9.5萬人發展到如今的15.5萬人,超過當下愛立信11 萬人的員工規模。不過,華為擴張的步伐並未停滯在通信設備行業老大的位置上。吳春波表示,未來五年,華為仍將保持擴張態 勢,相應地,它的人力資源政策也會適時做出調整。

從華為今年4月公佈的五年發展目標來看,2013年 -2017年,華為銷售收入要保持10% 的復合增長率,其中,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收入占比將分別由2012年的73%、5%、22% 轉變為60%、15%、25%。

“在通信設備市場格局初定、利潤率下降的今天,華為的野心已經不止于這個行業,它正在朝ICT(信息通訊技術)產業轉型。 ”方紅剛分析,從華為現在的發展路徑來看,它將依靠運營商業務即傳統的通信設備業務提供穩定的現金流,盡力支持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尤其是終端業務的發展。

華為確實將終端業務視為長遠的戰略方向。據透露,終端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僅為43億美元,堪堪實現盈利但華為仍大手筆地在東莞購地1900畝 計劃為終端公司建立一個類似深圳總部的研發基地。

上述華為終端公司員工也一再告訴財新記者,明年,華為將在終端領域有大動作——這個動作不是簡單的打造電商渠道或推出某款明星產品,而是一個全盤的戰略規劃。不過他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

方紅剛認為,終端市場最講究的是“產品、市場、客戶、品牌”四輪驅動華為正在朝這四個方向同時發力,譬如在產品側推出全球最薄、速度最快的手機,在渠道側自建體驗店,在品牌側斥資2億美元構建全球品牌體系, “發展勢頭很猛,未來打破蘋果、三星的利潤壟 斷也不是沒有可能” 。

至於企業業務,通過2012年對全集團資源進行的騰挪轉換,目前,華為的企業業務已初步形成IP、IT、數據通信三大業務領域,並在金融、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取得突破。華為希望今年企業業務銷售額達到27億美元,同比增長45%左右。

“實際上,對於華為來說,如果僅僅是3G 向4G 的業務升級,很多的技術人才都可以共享,並不需要特別擔心人才儲備問題。但是,企業業務、終端業務與傳統通信設備業務需要的人才不一樣,華為意欲擴張這兩塊業務,就需要新鮮力量幫助自己再創業。 ”方紅剛分析, “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瞄準的已經不再是中興、愛立信等企業,它要做的是和穀歌、百度、蘋果、IBM、思科等IT、互聯網企業搶人才。 ”中國每年產出的信息通訊技術類應屆畢業生不下百萬,但真正能夠符合這些企業要求、可以幹活的人才並不多。

據魏小康測算,在北京,各大企業招聘的通信、IT、計算機、互聯網人才主要來自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及中科院這幾所院校。這幾所院校每年輸出的畢業生合計約7000人,其中,國際互聯網企業發出的頂級 offer 約100人左右,騰訊、百度、阿里等互聯網企業約占兩三千人,各大銀行的IT、軟件開發部門約占1000人,三大運營商還要搶走近千人。

由此可見,華為面臨的人才競爭相當激烈,當前的薪酬調整只是為未來的業務擴張鋪下了一條可見的路,未來,華為可能走得更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59

美債問題現轉機 股市受影響大漲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036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眾議院共和黨議員10月10日開始討論共和黨提出的將政府借款權限延長6周時間的建議。媒體分析認為,這顯示令美國面臨債務危機風險的預算僵局出現新的鬆動跡象。

美國財政部此前表示,財政部為避免債務違約改採取的非常規措施只能維持到10月17日,美國債務上限必須在本月上調,否則財政部屆時將無法支付所有的賬單。此外,由於國會兩黨尚未解決新財年的預算分歧,美國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自10月1日開始關閉。

新的建議由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John Boehner)提出,該建議將把美國政府的借款權限延長至11月22日,且不附帶共和黨以前要求附帶的減赤舉措。

有議員表示,奧巴馬對該方案沒有表示贊成或拒絕。

據悉,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會面後,雙方立場仍未改變,奧巴馬仍堅持要求共和黨在討論調整債務上限話題前讓聯邦政府「開門」。

而共和黨方面已開始起草提案,建議在三個月內聯邦政府重新開始運作,並調高債務上限。這一途徑更接近奧巴馬此前開出的結束僵局的條件。10月8日,奧巴馬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會若能通過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政府撥款議案和債務上限法案,即使是短期的,他也願意在此之後與共和黨人就醫改、政府開支和財政赤字等問題展開協商。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House Budget Committee)主席保羅•瑞安(Paul Ryan)表示,雙方將在11日繼續磋商。

新華網報導,白宮發言人卡尼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稱,奧巴馬很高興共和黨人能意識到債務違約是不可取的,這是個令人鼓舞的信號,但奧巴馬希望債務上限調高的時限越長越好。

由於看到了美國政府化解債務違約風險的可能,美國股市大幅上漲。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股10月10日大漲,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攀升323.09點,至15126.07點,漲幅2.2%。

此外,《華爾街日報》聯合國家廣播公司(Wall Street Journal/NBC News)的調查發現,53%的美國人指責共和黨導致政府關門,指責奧巴馬的佔31%。共和黨的形象降至1989年該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對共和黨持負面看法的人比持正面看法的人多一倍以上。

據前述新華網報導,美國金融服務機構FTN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洛表示:「現在球踢到了奧巴馬那邊。如果他同意談判,那麼債務上限可能被提高到足夠在未來一兩個月內避免債務違約。或者,奧巴馬可能重申在談判前要求眾議院通過一個短期的持續決議並延長債務上限。但不論哪種方式,看到僵局出現一些進展是令人鼓舞的。」

而美國勞工部10月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政府關門和加利福尼亞州計算機系統升級影響,在截至10月5日的一週裡,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加6.6萬至37.4萬,達到今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06

旅遊搜索引擎「去哪兒」上市首日大漲89% 百度入股兩年賺14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119
本週五,國內旅遊搜索引擎「去哪兒」(qunar.com)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開盤價為28.35美元,較15美元的發行價上漲89%;收盤價為28.40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9.33%。

此次赴美上市,去哪兒網按照3股普通股折算1股ADS(美國存托股份),增量發行34,761,571股普通股,約合1158.7萬股ADS,佔上市後去哪兒網總股本的10.3%。上市前去哪兒網總股本303,344,804股(普通股),上市後去哪兒網總股本338,106,375股(普通股)。

如果按照28.40美元的收盤價計算,去哪兒網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32億美元,是週五藝龍市值7.23億美元的4.4倍,相當於週五攜程市值71.3億美元的44.9%。去哪兒網是中國眾多的在線旅遊網站裡面的後起之秀,這款「旅遊搜索引擎」的強勢崛起讓很多老牌的在線旅遊服務商(OTA)倍感壓力,其中就包括同樣在美上市的藝龍和攜程。

2011年6月百度首次出資3.06億美元購買去哪兒網的股份,再加上後續購買的股份,上市前百度共持有去哪兒網61.05%的股份,週五這筆股份投資已經價值17.53億美元,百度僅僅入股兩年就賺到了14億美元,讓人不能不佩服李彥宏的眼光和財力。

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上市前持股7.23%,目前身價超過了2億美元,去哪兒網管理層上市前合計持股23.37%,目前這些股份價值6.71億美元。

除了財大氣粗的百度之外,另外兩家慧眼識珠的機構投資者同樣賺得盆滿缽滿,Forlongwiz Holdings上市前持股7.17%,上市後股份價值2.06億美元。金沙江創投(GSR funds)上市前持股6.27%,上市後股份價值1.8億美元。下圖是去哪兒網上市後股份稀釋和投票權稀釋情況一覽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