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註: | ||
初期增長 | 10.80% | |
最終增長 | 3.00% | |
折現率 | 25.90% | |
缺乏市場價值折讓 | 40.00% | |
淨收入 | 折現值 | |
Year 1 | 133,000,000 | 105,639,396 |
Year 2 | 147,364,000 | 92,969,381 |
Year 3 | 163,279,312 | 81,818,963 |
Year 4 | 180,913,478 | 72,005,887 |
Year 5 | 200,452,133 | 63,369,755 |
其餘年份折現值 | 875,336,825 | |
計及缺乏市場前估計價值 | 1,291,140,208 | |
估值 | 774,684,125 | |
不計其他年份估值 | 249,482,030 | |
相距(倍) | ||
估值: | 2,000,000,000 | 2.58 |
買價: | 1,500,000,000 | 1.94 |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0/3OMDAwMDE5ODI3OQ.html
TCL集团旗下主营彩电业务的TCL多媒体(1070.HK)业务持续下滑,董事长李东生终于再也坐不住了。
本报记者独家 获悉,TCL多媒体新一轮的管理架构调整近日已经结束,销售系统的5大业务中心已经被合并为中国业务中心和海外业务中心两部分,而后台的全球产品中心取 消,其职能被全球研发中心、全球制造中心、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分食”,回到了2004年7月其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前的状态。
而在架构调整的同时,TCL多媒体同时进行了三年内的第三次人事大变动,除了TCL集团高级副总裁赵忠尧接替于广辉出任CEO,于广辉转任COO外,其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一职已经在短短四个月内发生了四次变动,最新的接任者是刚刚重回TCL的原乐华事业部总经理杨斌。
管理架构三度调整
TCL 多媒体的管理架构,在过去三年已经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曾担任飞利浦集团高管的新加坡人梁耀荣在2007年出任TCL多媒体CEO后,将TCL多媒体的后 台架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后台的“供应链&战略采购”和“技术&项目&质量”两个新部门,并从飞利浦带来了多位高管。
2009月9日,梁耀荣两年任期到期离开后,原负责AV业务的总裁于广辉接替了其CEO的位置。此后,随着几位新加坡籍高管的离开,与于广辉多年共事的宋永红、黄继星等高管出任新组建的全球产品中心和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的主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架构调整主要集中在后台领域,却没有对销售系统的架构进行调整,延续了2004年7月并购汤姆逊彩电后四大业务中心的架构,即中国业务中心、欧洲业务中心、北美业务中心和新兴市场业务中心,外加策略OEM事业部,乐华事业部和家庭网络事业部。
2009年TCL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扭亏掩盖了一些问题,但随着2010年4月TCL多媒体业务出现亏损,内部矛盾开始显现出来。
李 东生告诉本报记者,“产品规划其实应该是由市场需求来倒推的,但是于广辉此前一直负责后台,其组建的全球产品中心对产品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这导致部分产 品偏离了市场需求,比如说2010年初我们规划LED产品线只有一条,而且定位高端,但LED液晶产品的市场需求却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所以我们要对产品中 心的策略进行调整。”
几个月前,TCL多媒体在任6年的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韩青以出国进修的名义选择了暂时离开,而李东生也开始决定对TCL多媒体的管理架构进行第三度调整。
在新一轮的调整中,刚刚成立一年的全球产品中心被取消,而其产品规划等职能并入全球制造中心,而采购和供应链协调的职能则并入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而部分研发职能则并入全球研发中心,该中心负责人由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杨福忠出任。
CEO易人后续
除 了对后台进行调整外,这次调整关键涉及销售系统。TCL多媒体有关人士表示,“随着策略OEM业务规模缩减、北美业务中心完成TCL自有品牌切换后规模大 减,欧洲业务中心受汇率影响出现亏损,而只有新兴市场业务中心表现出色,于是该中心总经理郝义被委以重任,让海外业务彻底扭亏。
然而在 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的人员安排上,李东生却遇到了麻烦。今年4月韩青离开后,TCL多媒体CEO于广辉兼任中国业务中心的总经理,由于CCFL液晶 电视的库存过高出现了亏损,中国业务中心的业绩今年5月开始恶化。今年7月郝义兼任了中国业务中心的总经理,但多年来在海外打拼,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的郝 义显然也不是最优选择。
赵忠尧接替于广辉出任CEO后,其开始寻找自己满意的中国业务中心的负责人,于是旧部杨斌被委以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的重任,而且马上要面临十一黄金周的首场恶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调整中,中国业务中心的职能回归了销售。此前强势的韩青,已将部分产品研发、规划等职能揽到自己手中。
TCL高管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TCL多媒体多年的人事变动中,除了外来的梁耀荣外,其他都是清一色的本土高管,但是从赵忠尧到胡秋生,到李东生本人兼任,到于广辉,现在又回到赵忠尧,其人事也完成了一轮循环。
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TCL高管团队的短缺问题。在这次TCL多媒体的调整后,作为救火队员的赵忠尧,一度兼任三大产业集团的CEO,即TCL泰科立电子集团、TCL家电集团和TCL多媒体。
“于广辉的辞职很突然,这是过渡期的人事安排。”李东生表示。
9月12日TCL集团委任原TCL多媒体全球采购中心总经理李玉国出任泰科立电子集团的CEO接替赵忠尧的位置,而TCL家电集团的CEO位置则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
有消息称,TCL家电正在酝酿引进战略投资者,从外部聘任CEO或将成为可能的选择。
李东生一直非常羡慕三星、松下等跨国公司拥有充足的有几十年国际化运营经验的高管团队,但是对于国际化真正起步只有6年时间的TCL来说,其眼前最大的瓶颈依然是人才,即便在最熟悉的中国市场,TCL现有团队中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领军人选,这让李东生颇为头痛。
按: 個人認為,其實他們在這隻股的玩法和嘉匯投資控股(8172,前衛科創業、寶利福、中國星投資)其實差不多。
這就是向下炒的精妙,我猜,老闆的目的應該和你想的差不多。
金利豐應是負責融資、協助分配貨源及計劃收購以賺取佣金,應該不負責炒作。
張先生應是他們的財務介紹的,但是否人頭,我是不清楚,也許被人騙了,應知道部分未來的計劃,並暫時當個大股東,以讓股價有一定的波動,順便也協助公司集資。
還有一些不知道底細的網友還天真地以為公司值得投資,我勸他們應該清醒一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925
argentneKing:
is it still worth to sell 764? the company have more cash than its total market capital at the current price.
greatsoup:
可能你真是唔知世途險惡,現金多是因為經常合併供股,並不派息而致。對於這些股,每股現金值多於股價,只是一個符號吧,一兩個deal,錢立刻就沒了。
argentneKing:
供股1供3供股,籌3.5億元, dividend 0.3億, even if we leave out the original assets on the books, 永恆 still have 3.5億元 cash on top of book value.
08-Sep-10 董事/最高行政人員 李雄偉 以每股HKD 0.400買入 218,960,000股
28-Jul-10 個人大股東 李月華 以每股HKD 0.400買入 879,960,951股
if someone come in and buy the company, can realise gain straight away (if they sell).
I agree, 世途險惡. but one day, they have tp find their way to make money on this stock.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23/LTN20100723644_C.pdf
可能你睇漏了這樣東西。假如這項生意的不值錢的呢?他們賺錢不是靠替公司增值,是靠騙公司的錢,利用低價購入一些要多年回本,還需要大量投資的項目,然後叫估值師高度重估,然後高價賣給公司,然後據為私有。
你可能還不明白他們的往績吧。十年股價圖已告訴你全部東西了。
李雄偉是8172的人,亦是中國星中人,該系的8130、8172也都表現和764一樣。
朱太是包銷商金利豐股東,不是她想增持的。7月28日披露就是這個原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28/LTN20100728824_C.pdf
你可能在外國回來,還是股齡短淺,不明白這些人可靠這些賺錢,不一定要分錢給股東才會賺到錢的。
argentneKing:
But 朱太 and her clients have 50.37% of the company, so 朱太 will have the controlling stake in the company, therefore 朱太 can decide what to do with the cash. However, if 朱太 is behind this Vietnam property transaction, then I have nothing else to say.
朱太 is powerful woman, she will not let the others take money off her like this unless she also benefit from it.
greatsoup:
我不知朱太有沒有持有股票,但是朱太持有的證券的公司有持有股票。
這個同系的公司前幾個月就是供了股,之後股價都是一跌如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00614/GLN20100614054_C.pdf
這一家,朱太的客戶都接了貨,結果呢,請你自己留意股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17/LTN20100317523_C.pdf
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女人,我知道,但是如果這是代表股價升的話,我無話可說。
例子還有大量,你還有甚麼東西證明呢?
argentneKing:
朱太持有的證券公司有持有股票 and have controlling stake (>50%). So if they are the 'JOHN' and decide to let the price slide after paying HKD 0.40 for it, its because they want to absorb more shares. I believe they deliberately become the 'John', as everyone will understand, who will 供三股 for a stock that's doing nothing. Also 朱太/金仔 have voting right to sack the board members. So if the board stays, it means 朱太/金仔 is part of the whole scheme of manipulating asset valuation and sell those overvalued assets to 764, which she then basically buy herself?
We know once in a year they will generate some news and sell off the shares to retail share holders, may be now they are just absorbing more shares to maximise their profits before they make their move. we know the simplest route for 朱太/金仔 to make money is to sell all the assets, payout all the cash as dividend and then sell the shell company without doing all those dodgy stuff. But 朱太/金仔 have a bigger plan to make more in the future.
Those other two examples you give me, potentially a similar plan as they are both done at a similar time period. we know if we look back further in history, once a year, all these stocks will have a huge rise before fading again.
greatsoup:
1. 朱太金仔唔只這幾個殼,他們的連繫人做莊不是這單才有,但不一定會升的,正如1166,你自己睇番就明白,是跌了9成幾,然後先升番兩三倍。
2. 這些交易搞個第三者唔難,他們一派人經常都會搞這些,關連交易和非關連交易中,前者大股東是不能投票的。
3. 他們炒股的事我知道,故事都一模一樣我都知,但是不一定會派息,我未見過除中國星系的同類公司會派息,最多之後一定會買件垃圾花光它,例子如剛才那兩家公司,還有一家叫做江山控股,他們手上都有兩三億現金,但最後都低價供股,所以不會益你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27/LTN20100427010_C.pdf
4. 我再想重申說一次,買這些股不一定會升,更多的是跌了七八成,供多幾次又合次,才來一次像樣的,但你的資金已貶值九成,就算能升幾倍,你最終也是輸的,所以為甚麼當初不買一些更好的?
5. 我非常肯定你是外國回來的或是未試過炒香港股票又或是新手,香港的平股自有平的理由,招數是你未試過這樣下流的,這隻是其中一隻吧。我早期都吃過不少這樣的招數,小心吧。
119.237.173.82:
請讓我獻醜,從另一角度看看它. 第一,你要了解它的“前”大股東X生是誰,您知道他是誰,就應有一些介心。
X生去年把股票賣了,作價是約0.6+,這個價比它的資產值(約$2, 供股前)低很多,他是大股東,難道他不知公司有多值錢嗎?您應想一想他為什麼要低價賣了他的股票。
現在試試想象一下這個故事有沒有可能。X生把股票賣了,是讓一些炒家玩一轉,他賣股後股價真的有些波動。但是他還是對公司有控制能力,最少公司的新主席是 長期跟他揾食的高級打工仔。過了幾個月,他要把公司拿回來,公司就公佈要大比例供股,股價向下跌,跌破供股價,當然無人供。
好了,先要新主席出面供了 20%。其餘就通過包銷商安排一班人認購了股份,那一班人其實都是原大股東的代理人。您可以想一想公司的現主席L生那里來9千萬認購股份,他只是高級打工 仔。
所以現在控制公司不是包銷商G仔的C 太,而是原來的大股東X生。C 太只是讓一些交易”正常化“,她們只是賺了佣金。
您可能會問為什麼X生(的代理人)用0.4供股,0.3至0.25 都賣。X 生出了$0.4, 先收了 $0.03 息,當他用0.3賣了1/3 股票,他就拿回了等于每供股股份的$0.1. 他現在的成本只是每股$0.27.
X生不出面,有很多好處,公司的交易就不是關聯交易,辦事就可以簡單得多。
他只要把一些不值錢的資產賣給公司,就可以把供股的$0.37(扣了股息)拿了出來。上面說過,他的成本只是$0.27, 他拿回$0.37,就賺了$0.1每股。他還有很多股票在手可以遲些好價時賣。
股價可升可跌,當不值錢的資產要減值,公司蝕錢,或要再次供股時,股價就會急跌。當然也可能會上升,但通常是短時間。正于湯兄說,可能股價先跌8/9成才回升1陪。當股價反彈時,有些散戶會賺到錢,但這是更多人蝕錢後的”擭利回吐“。
但無論股價升或跌,X生都是穩賺的。包銷商G仔的C 太只是X生的親密生意partner。不要對她有期望。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2/2036928.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郎振发自深圳、北京
TCL集团旗下家电业务和手机业务上市公司近日同时发布财报,在家电业务亏损严重时,手机业务却交上一份靓丽财报,其公司突破产品中高端市场,控制OEM比例的策略,也为制造类企业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策略。
“现在可以说陷入一个怪圈,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靠代工创营收,但为外资品牌代工的同时,这些外资品牌在很快地抢占市场。”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了目前家电类制造企业面临的尴尬现状。
决定家电业盈亏的OEM
TCL多媒体(01070,HK)财报显示,1~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0.9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5%;归属上市公司纯利亏损9.91亿港 元。巨亏的主要原因是集团集中清理旧款产品,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库存在第三季度已经清理完毕,也就是说,由此带来的跌损不会延续到第四季度。此外,OEM 订单的减少也是导致公司营收萎缩的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LCD电视机销量为519万台,同比下降6%,其中海外出货量下降 33.6%。“LCD产品销售的下降,主要是OEM策略的调整,以前我们有飞利浦的订单,今年订单确实减少了。”履新刚刚两个月的TCL多媒体总裁赵忠尧 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媒体报道,去年TCL的飞利浦OEM订单有170万台,但今年前三季度多媒体OEM总订单仅30多万台。
“我们以后会在国际市场积极寻求与各大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赵忠尧介绍,目前公司已经与东芝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还与互联网商亚马逊建立合作关系,为产品打入北美市场拓展渠道。
与此同时,TCL的手机业务OEM的良好发展,为集团前三季度盈利立下汗马功劳。TCL通讯(02618,HK)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股东纯利为 2.02亿港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海外市场销售同比大增160%至910万台。TCL通讯公司总裁郭爱平表示,主要是得益于与沃达丰等客户的合作。
实际上,OEM在诸多家电企业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康佳曾透露,上半年康佳75%的营收来自OEM。
外资抢占半壁江山
就在这些家电企业将OEM当作企业重要策略时,他们所代工的外资品牌抢占越来越多的国内市场。“十一”黄金周期间,索尼、东芝等外资彩电已连续两次降价,部分产品甚至低于国产品牌价格,抢占了国产彩电的市场份额。
一位国产彩电厂商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外资彩电企业之所以有底气降价,“原因之一是他们加大了代工比例,降低了成本。”
据DisplaySearch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的OEM供货比例达到32%,冠捷科技、富士康集团和伟视达分别以27%、15%和 1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电视OEM厂家前三甲。其中,彩电品牌厂家飞利浦和东芝的OEM比例已越过50%,索尼也已接近50%。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陆刃波对记者指出,为外资品牌OEM的毛利率不及自有品牌的一半。
TCL斥巨资建立华星光电8.5代生产线,似乎反映了集团的这一考量。“反观彩电产业发展,在数次转型中,能够取得领先的夏普、LG,都在上端有生产能力,整个行业洗牌的话,这些品牌仍然能够保持收益。”李东生表示。
郭爱平也认识到手机OEM导致的问题,“预计手机业务方面的OEM在未来会有所增长,但我们会控制在30%左右。我们因为收购阿尔卡特所获得的核心技术,使我们打通了大部分手机企业在全球销售中碰到的专利壁垒。”
家电专家刘步尘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TCL的亏损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对互联网电视的投入过大,但这块业务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
|
||||||
兩年前,啟碁執行長謝宏波在一次法說會中,提出啟碁核心競爭力為BMW時,很多人都聽不懂他在講什麼,電子業和寶馬汽車怎麼會扯上關係?原來這指的是啟碁事業布局的三大主軸, 更是營收爆發的原因。 撰文‧林宏文 在眾家廠商十月營收紛紛下滑之際,啟碁繳出驚人成績單,營收達三十億元,較去年成長一三八%;而且,這已是從七月起,連續四個月創新高。若與其他年營收在 二百億元上下的中大型企業相比較,能像啟碁一樣保持續航力,合併毛利率達一六%的公司,已是少之又少,啟碁為何能夠一路向前衝? 啟碁早期是宏碁集團成員,宏碁分家後劃歸緯創次集團,目前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同時擔任啟碁董事長,是緯創轉投資中獲利最好的公司之一。擔任啟碁執行長的謝宏波則相當低調,即使啟碁上市至今七年,他仍是極少數不曾接受過專訪的專業經理人。 許多法人都知道,謝宏波每次預測公司業績成長時,給的都是非常保守的數字。例如今年八月半年報公布時,謝宏波還預測,由於市場需求平穩,下半年營收較上半 年可能持平或者好一點,但不會有太大的成長。結果,這個﹁下半年難有大成長﹂的預測,很快就﹁跳票﹂了,因為啟碁營收不斷創新高,第三季較第二季還大幅成 長三成。 啟碁今年能夠大成長,主因是六大產品線中,有三個舊產品線持續大成長,另外三個新產品則從今年起大量出貨。前三項是汽車衛星接收器、家庭網路及無線模組、 傳統衛星接收器(LNB),後三者則是智慧型手機、雷射雕刻天線、同軸電纜多媒體設備(MoCA)。其中,舊產品事業成長率至少三成,新產品則以倍數逐月 往上跳。 其中,在智慧型手機部分,是啟碁快速成長的關鍵。早期啟碁是國內PHS手機主要生產廠,如今轉而開發智慧型手機,並幫聯想樂Phone獨家代工。這款號稱 ﹁中國人的iPhone﹂手機,是由啟碁與聯想一起開發,硬體規格不下於iPhone,且結合包括2G到3G,以及WiFi、GPS等七個無線頻段,技術 上相當困難。 根據聯想預估,樂Phone手機明年就可達一百萬支的出貨,預估啟碁今明年的出貨量可分別達四十萬及八十萬支,年成長率超過一倍。至於在舊汽車衛星接收器 產品項上,過去一年多由於北美兩大汽車衛星接收器廠商Sirius及XM已合併完成,此項產品還有六成以上的成長。另外,原本就是啟碁大客戶的 Direct TV,如今也採用MoCA等新產品,讓啟碁在數位家庭的產品線更加齊全。 兩年前,啟碁執行長謝宏波在一次法說會中,提出啟碁核心競爭力為BMW時,很多人都聽不懂他在講什麼,因為電子業和寶馬汽車怎麼會扯上關係?其實他所指的 BMW,就是寬頻(Broadband)、多媒體(Multi-media)以及無線(Wireless)等核心技術,如今啟碁發展都已完整齊備,並構成 今年大成長的主軸。兩年前謝宏波的話,如今終於讓投資人恍然大悟。 |
| ||||||
做錄影帶倒帶機的怡利電子,連虧兩年仍堅持要打入日本、德國汽車原廠;比竹科半導體廠、電子五哥還堅持、不放棄,撐十年演出蚵田旁的科技奇蹟。 撰文.呂國禎 彰化八卦山下,怡利電子的生產線正忙著裝配觸控式多功能影音導航主機,準備輸往日本愛知縣,再裝上日本豐田(Toyota)的高檔休旅車Land Cruiser,以約新台幣二五五萬元的售價賣往中東。 光供應這款高檔休旅車的需求,怡利電子每月出貨量約一千套,是當年投入影音導航主機第一筆訂單的二十倍;對怡利電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是,花了十年總算磨穿了銅牆鐵壁的第一道牆,打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日本豐田母廠標準配備供應鏈。 這個成就更勝如車燈製造大廠帝寶等售後件業者,因為怡利電的產品是跟著汽車一起出廠賣給消費者,而不是東西壞了,到了修車廠聽修車師傅建議更換的零件;特別是封閉的日本體系,根本不願意採用非日系血統的供應商。除此之外,日本本田、德國福斯、奧迪也採用怡利電的影音導航主機。 賺潮流財 從倒帶機改做免持聽筒暴紅回想當年決定投入汽車影音主機(汽車音響),怡利電總經理陳錫勳說:「台系汽車廠、供應商聽到之後大笑,接著問我們,你們是在開玩笑吧!」因為當年台灣能組裝汽車,卻無法生產汽車音響,當時的汽車音響,不是進口,就是具備外商背景的業者所生產,例如松下電器。 這也讓怡利電想做汽車DVD音響,變成小孩子玩大車的故事,並且一直流傳。在車廠眼中,怡利電就是射塑膠、做電子零配件的,是上不了枱面的B咖,甚至是C咖。 C咖翻身A咖這一條路足足走了十年。跟著陳錫勳走進怡利電EMC(電磁相容)、EMI(電磁干擾)實驗室,一堆泡綿拼裝而成的實驗室,有如科幻片的場景。這個實驗室花了一千萬元投資,要確保怡利電的產品不會產生電磁波,影響到車內其他電子系統。 這是打入汽車多功能影音導航主機的必要檢測,別的業者可能委外,但怡利電先自測確保品質;今年還準備投資第二套,因應未來切入日本豐田大眾化休旅車RAV4的訂單。 從被嘲笑小孩玩大車,到真正切入原廠體系,陳錫勳悟出第一個道理:不要被眼前的快錢迷惑,賺慢錢才能養出真正的能耐。在台灣,做零件、做代工富得快,毛利雖然微薄,但低價大量抓住趨勢就能賺大錢;反之,做系統的是笨蛋,因為那是日本或美國大廠的天下,怎麼輪也輪不到怡利電,但怡利電卻決定往系統領域走下去。 在陳錫勳眼中,賺快,遠比不上建立核心能耐與產品重要。從結果看,統一投顧研究員蔡爵丞說,怡利電走上一條對的道路,未來營收將可持續成長。 一九八三年成立於八卦山塑膠射出聚落的怡利電,是從生產倒帶機、攝錄影機變換帶起家。在一般家庭還是使用錄影播放機、卡帶式攝影機時代,影帶看完必須倒帶才能再從頭看起;攝影機卡帶與播放機尺寸則不相同,必須有一個變換帶才能整合在一起。 而當光碟機相繼問世,怡利電的市場也跟著消失了。對一家公司而言,命脈被科技的趨勢主導,自己賴以為生的市場,有可能一天之內完全消失,陳錫勳悟出第二個道理:不跑在趨勢之前,科技的整併早晚會消滅你。 九九年,怡利電推出「萬機通」,那是應用在車上的聲控免持聽筒,由於當年手機蓬勃發展,不同品牌手機只能用原廠的免持聽筒;但怡利電的萬機通能通用於所有的手機品牌、在不同車子上使用。產品推出之後一炮而紅,也讓怡利電衝大營收,累積上市的資格。 大膽轉型 跨入汽車影音苦戰四年但賺大錢時,陳錫勳卻思考,手機免持聽筒是跟著手機潮流而起的產品,但未來一定會因為科技發展,被其他功能所整併,萬機通的市場會消失,那時候怡利電怎麼辦?因此怡利電上市之後,開始思考未來出路。 也因為萬機通的汽車市場經驗,二○○四年,怡利電開始投入汽車影音系統;但一個做免持聽筒的業者,跨入汽車主系統的DVD音響,連台灣本土車廠也不願意使用怡利電的產品,花了兩年敲台灣福特汽車的大門,最後竟只能拿到每月五十台的訂單。 這一條路走到了○八年、○九年,怡利電連續出現兩年虧損,而且營收對比前一年度幾乎是腰斬,陳錫勳說,當時還曾經去研發出類似平價筆電的產品,打算轉型到3C領域,也曾經告訴老婆說:「夢想可能要結束了,要有心理準備過平凡的生活。」終於撐到○九年,福斯汽車開花結果了。陳錫勳說,○五年設立中國吉林省長春分公司,透過當地台商的關係,打進位於長春的一汽大眾,它是德國福斯汽車與中國一汽集團合資的公司。雖說挑戰德系的福斯汽車,但對方其實就是礙於人情關係,給了一些嘗試性的訂單,一個月出貨量也不過是五十到一百台。別說對於營收穫利有貢獻,就連研發費用也無法攤平,因為要攤平研發經費,必須達到一個月一千台才有機會。 但陳錫勳悟出的第三個道理:銅牆鐵壁要用磨的,總有一天能磨穿。訂單雖少但要持續耕耘,從○五年供貨給長春一汽大眾,訂單始終停留在每月三位數而已,卻產生了另一個效果,同屬福斯汽車體系的上海大眾,注意到了怡利電。 攻智慧車 打進高價車款與售後市場在中國,雖然一樣是福斯汽車體系,但因為合資夥伴不同,經營者也不同,長春一汽與上海大眾,實際上仍有互相比較與競爭關係。 英雄還要靠時勢,上海大眾決定下單給怡利電,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八年的金融海嘯之後,國際車廠考慮建立更多的供應鏈體系,以降低庫存與成本壓力。因此怡利電花了四年多耕耘長春一汽大眾,卻在上海大眾開花結果。 到了一二年,對上海大眾每月出貨量達到近五千台,怡利電的營收與獲利開始倒吃甘蔗;怡利電也用福斯的成績,再打開一汽豐田的大門,這是日本豐田與一汽集團合資的子公司,藉此打入豐田體系,接著挑戰日本豐田。雖然結果與原先預期的有些不同,但證明了陳錫勳的路是對的,即使是銅牆鐵壁,不停地撞,總有一天讓你撞開。 這條路有多難?在怡利電跨入汽車影音多媒體系統的同時,台灣電子五哥、竹科半導體集團也陸續跨入汽車電子市場,挾本身3C產業技術、供應鏈、集團資源,想打入汽車供應鏈;但十年過去了,這些公司很多已經放棄汽車影音多媒體系統,轉型到別的領域,例如曾經宣佈要跨入汽車音響的聯電集團子公司公信電子,現在主力產品仍是精簡型電腦、端點銷售系統(POS)。 怡利電則從一二年汽車影音多媒體開花結果後,開始推出抬頭顯示器、半自動停車、道路偏移偵測系統等智慧多功能設備,採雙路並進運用在高價車款,或打入售後市場。這一比較,才看出八卦山聚落的成績,上演的是蚵田旁的奇蹟。 但陳錫勳說,這十年只算打破第一道牆,接下來還希望能夠打破第二道牆,不僅是供應原廠配件,而是能夠參與車廠研發,成為緊密的合作夥伴,繼續挑戰國際汽車產業鏈的銅牆鐵壁。 怡利電 總經理:陳錫勳(左) 資本額:11.88億元 2013年營業額:32.87億元2013年EPS:3.01元汽車智慧型產品:抬頭顯示器、環視系統、半自動停車、道路偏移偵測系統、胎壓偵測系統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9 10:21 編輯 TCL多媒體(1070)15年一季度LCD電視出貨量表現良好 作者:候捷 一季度LCD電視銷量表現良好:15年第一季度LCD銷量同比增長8.8%至416萬臺,其中智能電視銷量大幅度增長63%至117萬臺。按地區來看,國內LCD銷量同比增長20.5%至217萬臺,海外則同比減少1.6%至199萬臺。智能電視激活用戶數量同比增長46.4%至102萬臺,截止三月底累積總激活用戶量為777萬臺。 智能電視銷量增速提升:一季度國內智能電視機銷量增長迅猛,同比增長52%至102萬臺,而去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只有24%。而智能電視在公司國內新增LCD電視銷量占比愈發提高,一季度占比達到47%,最新三月份的占比則達到51.5%,符合目前智能電視替代傳統非智能電視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未來智能電視機的滲透率有望繼續提升。 授出購股權,激勵管理層:公司在3月9日發公告,向有資格承受人授予共計4926萬股股份,約占當時已發行股本的3.7%(約為擴大後股本的3.6%)。行使價為4.6港元,相當於當日的收市價。在上述購股權中,管理層獲授予可認購約1482萬股股份,其中李東生、薄連明和郝義作為核心管理層分別獲得300萬、600萬和367萬股股份。該購股權和年度業績目標掛鉤,只有在達到業績目標的情況下,才可以在2017年1月份行使部分購股權。購股權的授出意在將管理層利益與公司掛鉤,激勵管理層及公司員工更好完成工作,從而一齊分享公司的成長所帶來的紅利。 近期多項政策利好房地產複蘇:今年以來政策已經出臺多項政策刺激處於疲軟的樓市,除了已經實行的降準降息,三月份五部委聯合發通知,將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二套房最低降至40%,而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也聯合發文,將售房免征營業稅的門檻從5年下調至2年。此次刺激力度超出市場預期,考慮到今年仍有幾次降息降準的預期和政府救樓市意圖明顯,作為和房地產相關性較高的黑電產業有望受益房地產複蘇。 提升目標價9.1港元,維持買入評級:用一個季度的銷量數字來判斷全年的走勢為時尚早,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公司目前處於良好複蘇的態勢。我們預計一季度的產品ASP、毛利率和費用率將會釋放改善的信號,但真正發力預計將會在下半年,其中包括下半年將增加服務的收入。綜合我們對公司今年業績大幅改善的預期和近期資金南下有望提升整體行業估值,我們提升公司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為9.1港元,較目前價格有25.8%的上漲空間,為2016年每股預測收益16.5倍市盈率,維持買入評級。 ![]() ![]() ![]() 來源:第一上海財經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