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毅夫談中國經濟持續6年下滑:外部性、周期性因素相當大

中國2015年GDP增速為6.9%,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下滑。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麽?中國經濟下滑的底部在哪里?

12月18日,在第一屆國家發展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林毅夫教授談到了這些問題。

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持續六年下滑,有相當大的因素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引起的。

在演講中,林毅夫通過對一些金磚國家、亞洲國家、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的對比分析,來全面地看全球經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他指出,中國2010年時GDP增長速度是10.6%,2015年時下降至6.9%。但巴西在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7.5%,2015年增長速度是-3.8%。俄羅斯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4.5%,2015年增長速度-3.7%。發達國家中的美國在2015年的經濟增速也只有2.4%。

因此,林毅夫強調,“這些是所謂高收入、高表現的經濟體,我們一般講的內部存在的這些體制機制問題他們都沒有,但表現完全一樣,並且比我們還糟。分析下來肯定是共同的外部性的因素,共同的周期性因素。”

此外,林毅夫還表示,世界經濟的整體疲軟影響了中國的出口。“從1979年到2014年,我們的出口增長每年是達到16.4%,2015年的時候我們的出口不僅沒增長,而且還下滑了2.8%。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出口增長下滑了7.7%。這種狀況下當然影響到我們的經濟增長。”

林毅夫總結,中國經濟經濟聯系六年持續下滑,今年經濟從6.9%降到6.7%,有相當大的因素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引起的。

林毅夫發表演講

以下為林毅夫演講部分實錄:

談中國經濟發展,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大家最關心的一個題目是我們能不能實現“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在2016年到2020年間,每年平均增長6.5%以上。

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增長6.5%,跟我們改革開放以後,從1979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增長9.7%來比,已經向下調整了30%。照理說這個調整的幅度也不小,應該余地還是比較大,實現起來照理說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可是大家為什麽心里還沒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從2010年以後,每年逐年下滑。2015年的增長速度是6.9%,這是從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而且這也是從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次連續六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過去講說平均每年9.7%的增長,當然每年之間都有波動,但是一般說經濟下滑兩年,最多三年,經濟增長就會回升。

那麽從2010年到2015年已經連續下滑了六年,今年2016年前三季度的增長速度是6.7%,比6.9%又下滑了0.2個百分點。2016年現在看來增長的速度也就是在6.7%,還是繼續下滑。

這種狀況下,中國經濟下滑的底部在哪里,會不會突破“十三五”規劃所講的6.5%?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為什麽從2010年以後,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是逐年下滑的,它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大家談得非常多,中國作為一個轉型中國家,一個發展中國家肯定有不少自己內部的問題,這些內部的問題包括我們的經濟體制,比如說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還相當高,國有企業一般表現還欠佳,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我們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們是一個轉型中國家,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到位,固然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但是有很多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既然市場沒有完全發揮作用,資源配置就會有問題,因此有人認為這是我們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另外最近談的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這也是切實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就要付出代價。有人也認為這是我們連續第七年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都實實在在存在,也影響到我們的經濟績效,但是要看中國經濟就必須像今天論壇的主題,全球變革下來看中國經濟。因為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照匯率計算。

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來計算,今天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同時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影響世界,但同樣也更重要的世界經濟發展的狀況也會深深影響中國。

在分析中國經濟從2010年以後逐年下滑的時候,我們要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經濟表現怎麽樣。比如說在世界上跟我們同等發達國家的金磚國家,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10.6%,2015年的增長速度是6.9%,但是巴西在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7.5%,2015年增長速度是-3.8%,跟我們一樣下滑,下滑的幅度比我們還深。

俄羅斯,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4.5%,2015年增長速度-3.7%,跟我們一樣下滑,下滑的幅度比我們深。另外一個金磚國家印度,印度2010年的時候10.3%,跟我們的10.6%在同一個水平,2015年的時候他的增長速度7.6%,比我們的6.9%好像高一點,但是他同樣是從10.3%降到7.6%,態勢跟我們完全一樣。

而且看印度2015年的7.6%的增長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兩點因素,第一點就是他在2012年的時候經濟下滑的幅度比我們深,我們2012年的時候是從2010年的10.6%降到7.7%,印度則是從10.3%降到5.1%,這有所謂觸底反彈的因素存在。

第二個是印度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調整了國民統計的方法,這個調整讓印度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提高一個百分點。如果把這兩個因素考慮進去的話,那麽印度在2015年的增長速度也是在7%以下,跟我們完全一樣。

這些金磚國家不存在我們所謂國有企業比重太高的問題,他們有的本來就是市場經濟,像印度、巴西,有的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已經進行了徹底的市場經濟,他也不存在我們國內的這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但是他的經濟表現跟我們完全一樣,甚至比我們還糟。

那必然有共同的外部性的問題,共同的周期性的問題。要證明我的觀點最好的是看東亞這些所謂高收入、高表現的經濟體。

我們一般講的內部存在的這些體制機制問題高表現的經濟體都沒有,但表現完全一樣,並且比我們還增。分析下來肯定是共同的外部性的因素,共同的周期性因素。

其實只要一分析,只要我們放眼世界也並不難理解,因為從2008年的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爆發以後,在世界經濟比重還超過一半的這些發達國家,他們的經濟還沒完全複蘇

歐盟在2015年的時候增長速度只有1.3%,比3%到3.5%低了兩個多百分點。日本固然有安倍經濟學想複蘇日本的經濟,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他的增長速度只有0.5%。在經濟增長速度慢的狀況下,他的失業率就維持在高位,家庭的收入增長就緩慢,消費增長就恢複疲軟。

那這些發達國家他還是世界需求的主要來源,因此整個世界需求疲軟。在發達國家當中,美國的經濟表現似乎比較好,但2015年的時候他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只有2.4%。美國的失業率似乎狀況也比較好,現在達到跟危機之前的水平大約相當的4.9%。

但是在考慮美國失業率的時候了解美國怎麽統計失業率,美國是一個勞動者如果失掉就業,有一個月的時間不去找工作,這樣的勞動者就算退出勞動力市場,他就不在失業統計內。因此要了解美國的就業狀況還要另外一個指標的參考,就是勞動參與率。

目前美國適齡勞動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比危機前低3個百分點,這些人他是有勞動能力的,但他為什麽不找工作?因為找不到工作,幹脆就不去找了。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美國現在的失業率同樣是處在歷史高位的8%到9%之間。在這種狀況,家庭的收入增長,從各種統計指標來看,跟危機之前比較起來的話基本沒分別。

而且我們知道這次的危機在美國爆發,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負債過重。在危機發生以後家庭為了修補平衡表,他在收入不增長的情況下還要省錢還債,因此這種情況下他的消費就非常疲軟。

這些發達國家的消費疲軟導致整個世界需求疲軟,我們知道在危機之前世界貿易的增長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兩倍以上,但在危機爆發以後世界的經濟增長率放緩,但是現在世界的貿易增長率比世界經濟的增長率還低。

這當然就影響到每個像中國、像其他金磚國家,還有東亞,這些高收入、高表現,但是出口比較重的經濟體的出口。那我們知道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三個組成部分當中的一項。以我們國家來講,從1979年到2014年,我們的出口增長每年是達到16.4%,2015年的時候我們的出口不僅沒增長,而且還下滑了2.8%。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出口增長下滑了7.7%。這種狀況下當然影響到我們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投資增長,投資增長大家知道在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每個國家都采取了一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啟動需求、創造就業、穩定經濟。

我們國內有4萬億,但是其他國家同樣是有或多或少的積極財政政策來支持投資,來啟動需求,來穩定經濟。但是這些積極財政政策支持的項目,經過五年、六年、七年都已經過去了,但是國際經濟還沒複蘇。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新的積極財政政策支持的投資項目,那當然投資增長也必然下滑。以我們國家的例子來說,在“十一五”規劃期間2006年到2010年之間,我們平均每年的投資增長是25.5%。在“十二五”期間2011年到2015年期間,平均每年的投資增長是18.8%,下降了7個百分點,而且在“十二五”期間是越往後下降的越多。

這種狀況下經濟增長當然會受到影響。在這種狀況下,拉動我們經濟增長的主要是靠消費增長,我們國內的消費增長狀況還比較好,是因為我們的就業狀況好,家庭收入增長的狀況也比較好。

以去年為例,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是6.9%,家庭收入的增長是7.5%,高了0.6個百分點。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消費增長維持在8%左右,這也就讓我們的經濟增長去年還能夠達到6.9%,其他國家他出口下滑的情形跟我們一樣,投資下滑的情形跟我們一樣,那收入增長比我們差,消費下滑的幅度比我們大多了,所以他們的經濟表現就比我們差很多。

從這些因素來講,六年的經濟持續下滑,以及到今年經濟還從6.9%降到6.7%,有相當大的因素是這些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引起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88

官方回應四季度外貿小幅增長:外部環境有緩慢改善跡象

2016年第四季度,我國外貿明顯向好,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進出口、出口、進口值分別增長3.8%、0.3%和8.7%。對此,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在發布會上表示,第四季度我國外貿小幅增長,有三點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得益於一系列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外部環境有改善的跡象,出口企業新增訂單指數回升明顯,國內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帶動大宗商品進口量持續增加。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答記者問

黃頌平表示,2014年以來,國務院陸續出臺了10多個外貿穩增長的文件,相關部門也持續完善了相關配套措施,這些都為我國外貿穩定發展、優質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比如去年9月,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加工貿易業務審批。11月,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出臺公告,將機電、成品油等重要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等,這些政策措施都非常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對促進外貿穩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於全球的經濟形勢,黃頌平指出,總體來看,2016年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全球貿易萎縮,但部分指標在緩慢改善。比如從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制造業經理人指數來看,美國、歐盟、日本這一指標四季度各月都保持在榮枯線上方,12月份達到階段性新高。新興市場中,俄羅斯、印度等也保持在榮枯線上方。而反映全球貿易活躍程度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也從2016年2月初的歷史低點開始反彈。11月11日回升至1045,連續16個月以來首次突破1000點。

同時,根據海關總署對3000家外貿出口企業的月度網絡問卷調查數據顯示,6月以來,出口企業新增訂單指數明顯回升。12月升至41.9,為201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印證了外部市場確實呈現出緩慢改善的跡象。

此外,他指出,進口價格跌勢趨緩同步推動進口值增長。2016年國內經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等政策作用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帶動了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比如我國鐵礦石、原油、銅等商品的進口量保持增長。

與此同時,進口價格跌幅繼續收窄。2016年,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下跌2.1%,比前三季度收窄了3.2個百分點,其中鐵礦石進口均價同比跌幅比前三季度收窄8.1個百分點,原油收窄7.3個百分點,煤收窄14.7個百分點,銅收窄5.9個百分點。盡管進口價格仍然是拖累我國進口值增長的主要因素,但進口價格跌幅的收窄也助推了全年進口增速浮出水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38

外部風險加大 提振內需要有非常規手段

自2016年唐納德·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及當選以來,關於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及中美貿易戰的傳言就如同“狼來了”一樣,被反複提及。時至今日,“狼”比任何時候都更靠近我們。

實際上,中美貨物貿易逆差長期存在,但在目前才如此激化,一方面是逆差數量較大,另一方面是雙方互補貿易結構中競爭成分的增加。圖1顯示了中美貿易逆差的構成,基本可見,中高端機電設備,而非一般生活消費品,越來越成為美國對華逆差的主要貢獻因素。可以預見,中美貿易戰不論以何種形式收場,中國未來的出口環境總體上會繼續面臨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壓力。這是因為隨著中國制造能力升級,其與貿易夥伴競爭關系可能進一步凸顯。根據全球貿易預警組織(Global Trade Alert)的數據,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機至2018年3月,中國受到他國有害貿易幹預共3886起,位居各國之首。在一定程度上講,隨著中國外貿規模的擴大及在生產鏈條的往上延伸,面臨高漲的貿易保護主義有一定必然性。

貿易緊張對短期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壓力

2017年中國GDP增速為6.9%。雖然高於2016年,但從GDP增速構成看,凈出口貢獻了0.6個百分點,這是過去五年來最高的(圖2)。而扣除凈出口後,由內需拉動的經濟增速在2017年為6.3%,是1997年以來的最低值。考慮到2017年凈出口的較高基數,2018年凈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不容樂觀。

今年3月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GDP增速目標為6.5%左右。如果中美貿易形勢持續惡化,實現這個目標有一定壓力。這是由於美國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對美出口占到中國總出口的19%。

深化內需調整具有迫切性

基於以上考慮,過多依靠外需來支持經濟增長,對於中國這樣龐大的新興市場國家並不現實。“危”中有“機”,借此壓力,加快內需調整有利於促進經濟長遠穩定增長。一旦調整較為順利,則未來中國經濟應對外部更大沖擊的能力將會得到提升。關於內需調整,實際上這是我國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作者希望從內外需結合的視角,提出以下三方面考慮:

一、減少服務貿易逆差,以此彌補貨物貿易順差下降及資金外流的壓力。

從經常項目盈余看,中國自2008年以來就呈現逐步下降態勢,主要包括兩個原因,一是貨物貿易順差減少,另一個是服務貿易尤其是旅遊逆差大量增加,如2017年中國出境旅遊赤字為225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8個百分點(圖3)。

中國出境遊自2009年以來呈現爆發性增長,從根本上看,這與人均收入提升有關。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出境遊客增幅超全球遊客增幅,因此中國遊客數量在全球遊客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從2000年的1.5%增至2016年的9.3%(圖4)。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出境遊客支出以更快速度增長,在全球支出份額從2000年的2.6%增至2016年的19.2%(圖4),達到2600億美元(約1.7萬億人民幣)。

隨著人均收入進一步提升,預期出境人數及支出勢必會進一步增加。按有關預測,到2022年中國出境遊客相比2016年將翻番,年總支出有望達到4000億~5000億美元。

總的來看,中國出境遊支出增長反映中國人均收入的提升,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境外旅遊超常規增長也值得反思:是否可以將部分境外旅遊消費引導回國內?這在當前及未來貨物貿易面臨下降壓力的情況下尤其值得重視。

根據測算,以2016年為例,假設中國出境遊客支出在全球占比從19.2%降至9.3%,即與中國出境遊客人數在全球占比相等,並把省下的海外旅遊支出用於國內旅遊,則可最多增加1.2%的GDP。當然,這種假設在實際中難以完全實現,但通過下調淡季國內景點門票、充分發揮高鐵網絡及大力提升旅遊市場服務質量等,還是會對擴大國內旅遊支出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同時,境外旅遊支出放緩有利於減輕對外匯資金的需求壓力,這對穩定人民幣匯率也能發揮一定作用。

另外,鑒於當前多數國家重視發展旅遊產業,對國外遊客增加免簽,中國對此不能忽視,尤其是應加大對中高收入國家遊客的免簽力度,從增加入境旅遊收入來減少旅遊赤字及促進國內消費。

二、適度增加投資的方向:進一步支持住房剛需與擴大棚戶區改造以及加大環境治理投入。

若全面貿易戰爆發,假定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20%,則中國對外總出口因此會下降4%,這仍低於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外貿下降17%的情境。因此,貿易戰情況下出臺類似2009年的大規模刺激計劃沒有必要,但一定力度與投資有關的調整還是可以考慮。在堅持發展房地產市場以“房住不炒”為原則的情況下,針對剛需(家庭唯一一套住房購買)應適度放松限制,但同時仍需堅持對多套及投機性住房的管理措施。

另外,加強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力度,既是住房保障及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也利於帶動投資與消費。目前來看,中國政府制定2018~2020年棚改套數是1500萬套,其中2018年為580萬套,建議適當提升為:2018年650萬套,2019~2020年各500萬套。按此計算,2018年將新增棚改投資1600億元,相當於0.2個百分點的GDP。另外,適當加大在環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既是客觀需要,也可起到增加投資及穩增長的作用。

三、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穩定內需與應對外部沖擊。

適當提高財政政策寬松程度,減少對受沖擊企業及就業的影響。

2016~2017年財政赤字率均相當於GDP的2.9%。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赤字率在2.6%,當時的考慮是“調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財政增收有基礎,也為宏觀調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間”。鑒於外貿形勢的變化,可考慮在實際中將赤字率目標提升到過去兩年2.9%的水平,一是適度增加支出,加大對可能受到沖擊行業的再就業支持,增加對棚改及環境治理的投入;二是繼續對中小企業減稅,支持其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貨幣政策保持靈活性

目前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管理流動性及資本流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面對貿易緊張局勢對匯率、資本流動及市場心理的影響,需繼續保持靈活的貨幣政策,包括進一步消除金融體系的隱患及增強其韌性,按照市場化原則適當增強匯率靈活性,繼續實施一定的逆周期調節措施等。

加速產業調整步伐

一是大力提升消費品的品質及升級。居民海外消費的主要部分是購買相對國內產品品質更好的生活用品,這反映出部分國內生活用品(尤其是化妝品、奶粉、保健品等)的短板,導致大量消費力流向海外。因此對消費品品質的升級及完善,應提升到不低於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視程度,盡快制定全面的中國消費品升級發展規劃。

二是繼續去過剩產能進程。過剩產能是導致利潤下降及壓低出口價格的一個原因,也是貿易爭端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是建立全覆蓋的商品產銷信息平臺,增加內部銷售及循環能力。作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中國已經擁有最為全面的制造產銷體系。考慮到出口面對較為嚴峻的形勢,可將進出口企業的需求更好匹配起來,通過建立全覆蓋的商品產銷信息平臺,以內需來轉移及消化部分出口商品。

[作者系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高級經濟學家,僅代表個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47

網文行業競爭升級:閱文加速外部作家合作轉型IP開發平臺

隨著網文行業競爭升級以及各家對全產業鏈布局不斷深入,讓平臺升級進階成為網文巨頭們下一個戰略。

5月16日,網文巨頭閱文集團宣布與作家江南達成合作,閱文集團將與江南旗下靈龍文化共同合作、孵化開發IP。此外,江南亦獨家授權閱文集團在全球範圍內享有其全部已發行作品的電子版權。此次合作可以看出,閱文集團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平臺的原生內容,轉而加速向外部尋找優質內容,並且,隨著閱文、中文在線等網文公司走向資本市場,全產業開發能力逐步完善,開始吸納外部IP,向IP開發平臺發展。可以預見,下一步打造IP開發平臺成為幾大網文巨頭的重要布局。

據悉,包括《龍族》系列、《九州·縹緲錄》系列、《上海堡壘》等在內,江南全部已發行作品在全球範圍內的電子版權已獨家授予閱文集團。事實上,閱文集團雖然作為國內原創網文平臺,產出了大量熱門IP,但隨著發展深入,閱文集團亟需從外部獲得更多IP,以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閱文集團引進外部版權戰略也正在加速。

除了此次與江南的合作外,閱文集團已陸續引入《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暮光之城》等世界級著作,以及《羋月傳》《芳華》《人民的名義》等現象級IP原著。

當然,引入外部版權僅僅是第一步,打造IP開發平臺才是閱文等網文巨頭下一步發展重點。事實上,此前,幾大實力較強的網文公司都在加速IP全產業鏈開發的步伐,而隨著開發模式逐漸成熟,將模式開放,在自家平臺自產IP之外尋找更多優質IP進行開發成為下一步網文巨頭發展重點。

閱文方面向第一財經透露:“此次江南與閱文的深度合作將不僅限於在線閱讀領域,更計劃在IP開發領域協力探索,樹立明星作家IP價值新標桿,實現作品運營及個人品牌的雙突破。憑借平臺優勢以及’IP共營合夥人‘制度的逐步成熟完善,閱文集團將與靈龍文化共同探索、孵化,實現更多優秀作品的多領域開發。”

不僅閱文,中文在線方面也向記者表示,正在與外部作家加速合作進行全產業鏈開發。根據中文在線財報,2017年度中文在線新增重點衍生權IP:海巖的《殺人動機》、石鐘山的《天下父母》、《天下姐妹》、《犧牲1937》/周德東的《羅布泊之咒》、東野圭吾的《美麗的兇器》、《風雪追擊》等。

對於閱文集團的戰略布局,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朱悅表示:“作為網文平臺的領先者,閱文擁有足夠的資本在培育自己簽約作家的同時在外部尋求已經成名的作家進行合作,並以此打造更多的成功IP,完善閱文對於自己產業鏈拓展的布局。另一方面,從本質上來說,讀者對於網文行業關註主要是來自於對於作者的喜愛和追捧。某種程度上,網文行業正像同樣熱門的直播行業,對於頭部主播的持續投入,以及小主播的齊頭並進才是穩固行業領先地位的制勝關鍵,也更能夠鎖定閱文對於行業競爭的優勢。”

不過,在快速發展的網文行業,網文巨頭能否很好吸納外部IP並成功進行一體化開發呢?

對此,朱悅表示:“作為IP產業中較為前端的網文,從投入上來說是最低的,也能夠擁有最基石的忠實粉絲,高轉化率的原作粉絲,很容易在IP深化改編的時候持續帶來熱度和流量。而另一方面,最需要關註的依舊是IP質量,以及後期改編的效果。無論是千篇一律的低質量作品,還是劇情被大幅修改,對於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培育的IP都將是致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15

重磅 | 奇瑞汽車擬以不低於200億元引入外部投資者

雖然此前奇瑞方面已單方否認了股權出售事宜,但奇瑞內部已經就此事達成共識。

第一財經記者29日傍晚了解到,在今天下午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汽車”)內部召開的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奇瑞股權轉讓的決議已經獲得全票通過。奇瑞擬以不低於200億元現金註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資者,增資擴股入股奇瑞汽車。

這也就意味著,此前坊間傳言並被奇瑞否認的“寶能集團擬出資250-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並非空穴來風。另有消息顯示,希望入股奇瑞的並非僅有寶能一家,還包括複星國際(00656.HK)、鼎輝投資和正道集團的董事會主席仰融等。不過,在奇瑞內部職工大會上,並沒有具體的投資人細節露出。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今年3月13日,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經以9.78億元的認繳金額,完成了對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控股股東)22.86%的股權收購,成為奇瑞汽車的第三大股東。由此,奇瑞控股註冊資本由原來的33億元增加至42.784億元。

在此之前,奇瑞控股的股權結構為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蕪湖建投”)占52%股權,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蕪湖瑞創投資”)占48%股權,而蕪湖瑞創的主要持有人為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占股87.52%,也就是說,此前尹同躍在奇瑞控股的持股比重約為32.39%。

在華泰資管進入後,蕪湖建投的持股比例降至40.1%,蕪湖瑞創投資持股比例變更為37.02%。由於蕪湖市國資委持有蕪湖建投100%股權,因此奇瑞控股實際控制人仍是蕪湖市國資委。因此,無論是奇瑞方面還是華泰證券方面都沒有就此發布聲明。

內部消息稱,在本次職工代表大會後,奇瑞汽車將授權管理層與投資方開展增資擴股正式談判。不過,按照流程,由於奇瑞有國資背景,未來關於股權轉讓的相關信息,應該還是會通過公開掛牌來進行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02

發改委:近期A股調整更多源於外部沖擊而非基本面變化

6月1日,發改委微博發文指出,國內A股市場下跌並非孤立事件,全球股市同時下跌幾乎更早一步,主要經濟體市場都被波及,且從下跌順序來看,美歐日在前、中國在後。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同步調整源於多重市場因素疊加導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是股市平穩健康運行的定心丸。

以下為全文:

近期A股調整更多源於外部沖擊而非基本面變化

5月30日,上證指數下跌2.53%,深成指下跌2.35%,創業板下跌2.67%,其中已經五連陰的上證指數創出年內新低,兩市近3000只股票下跌。國內A股市場下跌並非孤立事件,全球股市同時下跌幾乎更早一步,主要經濟體市場都被波及,且從下跌順序來看,美歐日在前、中國在後。此輪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調整源於多重市場因素疊加,既有中美貿易摩擦再起波瀾、意大利政局動蕩、短期避險情緒濃厚、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外流加劇等外部原因,也有我國債市信用債違約增多導致的風險偏好下降等內部原因,但總體來看外部因素明顯強於內部因素,並且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上市公司盈利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並沒有發生改變,股市短期有跌也有漲,5月31日,A股出現明顯反彈,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1.78%、1.88%和1.01%,市場避險情緒明顯緩和。

一、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同步調整源於多重市場因素疊加導致

第一,中美貿易摩擦再度發酵加重市場避險情緒。5月29日,美國白宮正式發布《關於采取措施保護國內科技和知識產權免受中國歧視性和制約性貿易的聲明》,宣布將加強對中國在美國科技領域投資限制,就知識產權保護訴諸WTO,以及對中國在美出口的價值500億美元的貨物征收25%的關稅。中美兩國就雙邊經貿措施發表聯合聲明僅十天,美方出爾反爾、意外變臉超出市場預期。這一超預期的影響首先體現在美國股市,5月29日,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金融股領跌,其中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跌幅分別達到1.58%、0.5%和1.16%,其中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均創一個多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恐慌指數VIX刷新三周高點,收盤上漲28.74%。

第二,意大利政治風險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意大利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與極右翼的北方聯盟將組閣,這使意大利可能在今年9月提前大選。兩大極端政黨如果獲得支持,意大利會出現一個反對歐元和擴張財政的政府,從而破壞歐元區的穩定。在此背景下,意大利國債利率大幅飆升、股市持續暴跌,意大利10年國債收益率達到3.178%,5月份上升了140BP,違約風險快速加大,並開始沖擊歐洲股票市場,5月29-30日,英德法等歐洲股市出現了明顯的調整,此後沖擊影響快速從歐美傳遞至亞太市場,香港市場和國內A市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

第三,全球避險情緒增加,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資本外逃壓力。今年以來,隨著美元走強、美債利率上升,新興市場面臨資本外逃、本國貨幣貶值的壓力,4-5月份,阿根廷、巴西及土耳其等國均出現股市、債市、匯市大幅震蕩。同時,美聯儲貨幣政策加息預期帶動美元步入升值周期,歐、日和許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寬松的政策空間變窄。這一系列因素加大了金融資本從估值水平已經很高的市場撤出的意願。加之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導致美元匯率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的波動,放大了全球股市快速下調的壓力,同步下跌隨之產生。

第四,從全球股市運行情況看,市場自身普遍存在較大調整壓力。2017年的全球股市牛氣沖天,美股、港股等指標性股指都直線上揚,而進入2018年,市場一改單邊走勢,開始震蕩回調,這種持續上漲之後或早或晚地出現快速回調是市場規律起作用。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股市自2009年以來已經持續了近9年的牛市,自底部以來,美國納斯達克、印度孟買SENSEX、德國DAX、美國標普500、日本日經225指數累計漲幅分別達到408%、312%、298%、282%、243%。從這些國家股市波動過程看,經歷了多倍增長後,股市調整是一個必然趨勢,一旦出現某個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影響因素或是有重大超預期因素時,就會導致市場出現同步劇烈調整。

當然,除了以上共性原因外,我國A股市場下跌也有金融嚴監管形勢下的各方處於調整適應期、近期企業違約事件增多影響市場情緒等內部原因,但總體來看外部因素明顯強於內部因素。

二、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是股市平穩健康運行的定心丸

第一,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從生產端來看,工業利潤增速大幅回升,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21.9%,較3月份回升18.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持續改善,粗鋼產量回升,5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產量增速8.1%,較4月的3.4%大幅回升。5月前25天六大集團發電耗煤增速19.4%,較4月明顯回升。汽車、鋼鐵、水泥等行業開工均在回升。從需求端來看,房地產投資逐步回暖,1-4月住宅開發等房地產投資增長10.3%。民間投資增速明顯提升,1-4月民間投資增長8.4%,已超過總投資增速。消費總體平穩,近期有短暫回落,但預計未來將有回升。從價格走勢來看,5月以來油價、煤價持續回升,截止目前,5月港口期貨生資價格環漲1%,PPI同比漲幅回升。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內涵也正在發生顯著變化,經濟結構在改善,增長質量在提升,內生動力在增強。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與韌性在增強。主要體現在: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培育形成,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顯著高於工業平均增速,相關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將為經濟增長註入新動力;體制機制環境更加優化,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提速,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增強,全面加強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有利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與創造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積極進展,進一步消除了發展中的隱患。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不斷創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問題采取預調微調措施,既有利於熨平經濟周期,還避免留下“後遺癥”,將為結構調整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回旋余地,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

第三,國際社會也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發展充滿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月30日結束對中國的2018年度第四條款磋商訪問,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在訪問結束後發表聲明稱,中國經濟表現良好,改革取得很大進展,IMF將中國2018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調高至6.6%。此外,A股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也取得重大突破,6月1日,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一事將正式生效,共有233家A股大盤股公司入圍。未來將有更多外資通過滬港通、深港通、QFII、RQFII布局A股,MSCI預計,5%的納入權重將帶來近22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將長期利好A股。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將持續向好發展,不僅不會出現重大風險,相反,隨著金融開放和各項改革措施作用不斷發揮,將在國際社會中形成“經濟穩得住、政策有空間、改革在推進”的“中國預期”,也將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起到重要穩定作用。(作者:李世剛、曹玉瑾,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96

業績不佳又逢外部環境動蕩,兩地科技股紛紛跌下神壇

科技股最近在二級市場的日子不太好過。8月15日,A股三大指數均大幅下挫,跌幅超過2%,其中創業板指單日大跌2.63%,跌去近40點後最新收盤指數為1478.51,再度失守1500點。

港股恒生指數今天也表現不佳,單日跌幅1.55%,收盤指數27323.59點,未能守住27500點關口。其中科技股表現不佳,多只科技股出現在近兩天跌幅榜前列。今晚發布中期業績的“股王”騰訊控股股價也沒能撐住,繼昨天下跌3.435%後今天再度下跌3.61%,報收336港元,股價創今年新低。

兩地科技股走低,市場人士認為有外部環境因素也有個股業績不佳帶累大盤的原因。平安大華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李化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創業板和成長科技股下跌,主要是新能源、自動化、消費電子等硬件公司的基本面低於預期。

博大金融控股非執行主席溫天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環球貿易摩擦對世界科技產品的需求有壓抑的作用,對科技類股份未來的前景有負面影響,另外個股業績影響科技股走低也是事實,很多投資者給包括騰訊在內的科技類股份高估值,現在科技股的業績達不到預期,導致整體估值重估。

港股科技股輪番下挫

外圍環境波動又遇上業績發布期整體表現不及預期,近日港股科技股整體出現下跌趨勢,多只昔日明星股股價低迷甚至破發。今天收盤後映客下跌13.18%,金蝶國際下跌12.06%,神州租車下跌10.97%,美圖公司下跌8.79%,閱文集團下跌5.4%,小米集團下跌5.01%,跌幅均在港股前列。

昨天多只科技股同樣表現不佳,舜宇光學科技大跌24.11%,金山軟件下跌18.84%,閱文集團下跌17.01%,映客下跌13.39%,市場一片慘淡。

李化松認為,成長科技股的大跌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消費電子創新周期進入低谷,需求增速低於預期,而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產能釋放增加供給,使得整體盈利低於預期;二是受貿易摩擦和政策支持力度低於預期影響,新能源產業鏈基本面低於預期;三是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行影響,高端裝備制造業基本面低於預期。

不過他指出,成長股也有分化,以雲計算、醫療服務為代表的相關公司表現較好,美國市場的科技股主要在雲計算領域,所以納斯達克指數表現較好。

外部環境的壓抑也使得科技股表現不佳。溫天納表示,貿易摩擦、關稅原因壓抑了對世界科技產品的需求,導致市場情況不佳,大家對於科技類股份未來的前景不看好。

李化松認為,港股最近除了受部分科技公司業績低於預期影響之外,人民幣貶值、貿易摩擦等宏觀不確定因素也對投資者風險偏好造成負面影響。短期可能仍處於震蕩消化負面因素階段,長期看好中國優秀企業成長空間,港股市場估值更有優勢。

此外,“股王”騰訊的股價對港股影響舉足輕重,近期騰訊股價的連續下跌帶累恒生指數。騰訊從上周五開始經歷了四連跌,最新收盤價僅336港元。8月15日晚騰訊業績一出,立刻有港股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情況不妙”。

溫天納表示,香港市場中科技類股份騰訊是權重股,它對港股市場有直接影響。騰訊股價壓力比較大主要是業績因素,現在內地新的政策不利於手遊業務的開拓,對互聯網企業特別是類似騰訊背景的企業有比較大的影響,所以投資者基本上采取觀望態度。

內地創業板:泡沫基本消除?

內地創業板迎來兩連跌後,今天重新跌破1500點,2.63%的跌幅是三大指數跌幅之首,651只個股下跌,智雲股份、延江股份跌停,醫療衛生、水泥、保險、白酒等多個板塊跌幅超過3%。

創業板指今年二季度以來一路走低,從4月初的年度高點1900跌至1500點以下,市場情緒十分低落。李化松認為,“對於創業板指數,我們覺得會持續分化,以人工智能、雲計算、新能源為代表的領域中優質的成長龍頭公司仍有巨大成長空間,而大部分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公司因為估值不便宜將會表現較差。短期由於外部宏觀不確定因素較多,可能仍處於震蕩狀態。”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創業板的低迷是市場情緒不佳的反應,基本面並沒有變化。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經理蔡誌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受市場情緒影響,創業板指遭受調整,但其基本面並無變化。

蔡誌偉指出,創業板指100家成分股的中報預告已於7月中旬披露完畢,中報整體業績增速為12.8%,中報增速相比一季報有所回落,但創業板指成分股增速中位數為25%,持平一季度增速中位數。從歷史上看,創業板指中報業績平均占全年業績的42%,考慮到部分存在重大風險的個股將較高概率被調出成份股,推算2018年創業板指凈利同比增速為15%左右,總體盈利水平將從2017年四季度的-39.7%穩步回升至創業板指的歷史平均增速,盈利趨勢總體向好。

蔡誌偉認為,創業板指經過長達3年的調整後,當前估值PE(TTM)為35倍,低於歷史均值PE(TTM),已回落至2012年創業板大牛市啟動前相當水平。創業板的泡沫已基本消除。前瞻地看,創業板指以季度的頻率調整成份股,部分存在重大風險的個股將較高概率在年內被調出成份股,若今年創業板指增長15%,則到年底創業板指2018年PE將降為30多倍,應該說創業板指當前位置已經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22

澳門博彩(0880) :何家的爭產問題是外部問題

1 : GS(14)@2011-01-29 18:10:1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125337_C.pdf
謹此提述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於2011年1月24日發出有關Lanceford股權架構變動之公告(「該公告」)以及南華早報於今天刊發之一則報導,內容關於本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何博士於Lanceford股權架構變動之情況(「該報導」)。除於本公告另有定義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公告所定義者具有相同涵義。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澄清,澳娛透過其99.99%附屬公司STDM – 投資有限公司為本公司之控股股東,於2011年1月21日持有55.702%權益。於Lanceford安排後,Lanceford仍然為澳娛單一最大股東並擁有31.655%澳娛股份,而餘下68.345%澳娛股份由澳娛多位其他股東持有。鑒於Lanceford僅為澳娛(即本公司控股股東)其中一位股東,以及事實上不論是Lanceford安排或於該報導所述之事宜,Lanceford最終擁有權歸屬於何博士及何博士家庭成員,本公司仍然認為Lanceford股份架構於何博士及其家庭成員間之變動對於本公司之整體擁有權並無重大影響,而本公司管理或策略性方向亦將無重大變動。

董事會知悉該報導之內容及亦已獲通知何博士對Lanceford 安排有所爭議,而何博士現正尋求方法以解決該等事宜。於Lanceford 安排前,Lanceford 由何博士實益擁有及何博士以其名義持有澳娛4.839%股份。本公司會於適當時候就此事宜作進一步公佈,儘管Lanceford 安排乃何博士家庭各成員所需解決之事宜,董事會認為並不會直接影響本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