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節能 意馬國際絕地重生 解構股壇兩大高手財技
1 :
GS(14)@2010-08-01 23:51:142010-7-21 EW
李寧入股快意節能(8032),梁伯韜夥鍾楚義拯救意馬(0585),是今年上半年財經市場兩宗矚目的收購,前者藉李寧招牌,刺激股價節節上揚,後者將瀕臨破產的意馬起死回生,市值翻了幾番,兩項收購均展現財技高手教人歎為觀止的技巧。
兩家公司幕後的財技高手,均有能力將公司點鐵成金,他們的高超財務技巧背後更重要是有一套永不言敗的理念。
快橋王李華倫
意節能原稱大中華科技,有「股壇壞老爺」之稱的禹銘(已易名為新工,編號0666)前主席馮永祥及董事總經理馮耀輝,兩人於○九年入股,轉營環保業務;今年引入李寧成為大股東,股價三個月內上升達四倍,升幅之急及高,教市場人士嘖嘖稱奇。
整項收購背後的軍師是馮耀輝的徒弟李華倫,李現任新工主席,過去十年來,策劃過多宗買賣,包括力阻當時任太平洋興業(已易名為新時代,編號0166)主席的蔣麗莉出售公司股權、以一仙狙擊中巴(0026),以及藉清盤繞過法規達到私有化南太電子(已私化及除牌)目的。李華倫予人印象是深懂在證券法則上鑽空子,遊走於法規之間,雖離經叛道,卻又合乎法規要求,出奇制勝,教對手徒呼奈何。
何事皆可能
橋固然重要,但單單靠橋並不足夠,談到他的財技,李華倫不以為然,反而更重視背後的信念:「最重要有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Everything is possible(任何事也有可能),是他工作的精神指導:「行內許多人也有挺多的計謀或想法,偏偏他們沒有堅持,稍為碰壁就言退;我就不一樣,度橋遇到阻撓,我會嘗試衝過去。」「做事千萬別因有人話唔得就算數,不要人云亦云,難道別人話兩句就氣餒?我不會認同,更絕對不會因為別人說唔得就放棄。你要去諗,要分析,要去突破。」確實,當年為南太電子進行私有化,因未獲足夠票數支持而被否決,換了別人,早就放棄,或等一年後再捲土重來(證監會守則規定私有化失敗後,一年內不可以進行)。然而,要等一年實在太長久,李華倫沒有因此而束手待斃,反之不斷鑽營,終被他想到自動清盤這一妙着(清盤所需支持票數較私有化為低),雖然外界批評,卻完全合法,監管機構亦無可奈何。
財技如獨孤九劍
由於長期與證監機構交手,對於交易所的條例法規,李華倫可說滾瓜爛熟,但他認為太熟不一定是好事:「你太熟悉規條,就容易被規條影響判斷,容易有偏差。我深信在熟悉規條後,你要放棄固有概念,然後才可以在規條中鑽,找出當中的問題。」金庸武俠小說中,《笑傲江湖》內的絕世劍術獨孤九劍破盡天下武功,其精粹就是學懂獨孤九劍後,再將超卓的劍招渾忘得一乾二淨,你才可以發揮出超凡入聖的劍術,以無招勝有招,將劍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想不到財技高手的訣要,跟獨孤九劍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深深慶幸自己跟了一位好師傅馮耀輝,減少碰釘子的機會:「我一加入新鴻基證券,馮生已經獨當一面,跟了位好師傅,給我很多啟發。而且,當年隨馮生出出入入,那些大人物見過我,知道我是誰,對自己後來工作也有莫大幫助。」
快意節能三部曲
在財經市場打滾多年,經歷大大小小戰役,要數到最滿意一仗,李華倫想也不想,首選快意節能:「快意節能好像拍電影三部曲,首集由馮生從前大中華科技大股東手上買下來,續集是將節能項目注入,第三集引李寧入股,往後股價即接連上揚。可以說愈拍愈勁,一集比一集精采。」過程中碰過不少困難,收購時停牌整整一個月,當中的樽頸是被質問為何快意股價在兩毫二,李寧的作價卻是七仙三,差距實在太大,表面看好像佔了便宜。監管機構一定會問:「點解價錢咁平,點解要作價七仙三?」「說實在,李寧願意入股,以他的名氣、人脈及在商界的成就,他本身就是一件寶貴的資產,為公司帶來價值,所以作價較低我們也可接受。經過一輪解畫,最終落實以一角二作價收購。」談到這宗交易,李華倫愈說愈起勁:「整項交易最難能可貴的是於買賣完成後,確實為股東創富,股價拾級而上,並不是那些炒股,升了幾倍後就突然散下來。事實上,快意節能原大股東沒有沽貨,所有新發股份也落在李寧手上,街貨不會因而驟增,股價因而可以穩定下來。」財技高手也有挫折之時,○二年一仙收購中巴,雖然失敗而回,卻迫使大股東顏氏家族大派高息,收購縱未完功,已為股東帶來可觀的股息。想起那一場戰役,李華倫仍有遺憾:「當年有中間人找我,說可以解決,但我們自視過高,也不希望靠別人,所以一口拒絕。事後回想,我們也確實太自我,其實試試由他作中間人也無妨。」要數土炮財技猛人,絕對少不了「紅籌之父」梁伯韜一份。
現身兼意馬國際(0585)主席及私募基金CVC大中華區主席的梁伯韜,玩得最爐火純青的財技,莫過於炮製一個又一個「概念」,讓股民如癡如醉,炒個不易樂乎。他最新的代表作,非意馬莫屬。
今年二月,梁伯韜夥拍資本策略(497)主席鍾楚義,從「上海姑爺」羅康瑞及「股壇高手」洪錦標手上,接過陷入財困的意馬爛攤子。二人以總成本約三億二千萬,分別認購意馬的新股和認股權,悉數行使後合共取得五成九擴大後股本,每股平均成本僅需七點三四仙。
意馬變「癲馬」
與此同時,梁伯韜要求意馬將現有股份「十合一」,再按「一供四」比例供股,供股價較當時股價大幅折讓九成,集資一億零八百萬元。散戶若果在意馬復牌後追入,供股後的平均總成本高達三角二點六仙,足足貴梁伯韜三倍有多!
梁鍾兩大財技高手入股,刺激意馬復牌後猶如脫韁「癲馬」急升,皆因散戶憧憬二人必有後着。梁伯韜果然不負眾望,概念一個緊接一個,首先大談當炒的「三網融合」和「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意馬包裝準備發展大中華動畫市場食「大茶飯」;繼而暗示長實(001)主席李嘉誠或會入股。
其後他以CVC主席身份,出席新鴻基公司(086)記者會時,突然「自爆」已加入中信泰富(267)前主席榮智健的私人投資旗艦隆源企業,出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市場即時憧憬榮智健借殼意馬東山再起。
三大概念
勁賺百億
「國策概念」、「李嘉誠入股概念」和「榮智健借殼概念」為意馬火上加油,除權後股價短短四日炒高六倍。按完成重組後發行的總股數計算,意馬的市值一度高達一百七十八億。散戶固然炒得瘋狂,梁伯韜和鍾楚義更是賺個盤滿缽滿,以二人最終持有的股數和入股成本計算,兩個月內帳面狂賺過百億,回報超過三十倍!
善玩概念的梁伯韜深明熱潮一退,意馬股價隨時打回原形。對於意馬股價暴升,他說:「這些不過是紙上富貴!」既然是帳面富貴,套現落袋方才實際。梁鍾二人趁供股上板前貨源歸邊,以每股四角大手減持約一成八股份,套現約四億,閃電收回成本封了蝕本門,同時仍然掌握意馬的控股權,可說立於不敗之地。
高追的散戶目送意馬股價拾級而下,走避不及者紛紛被蟹綁。
紅籌概念煞食
老一輩股民不會忘記令梁伯韜聲名鵲起的「紅籌股熱」。八十年代末梁跟前戰友杜煇廉創辦百富勤,得到一班大孖沙鼎力支持,包括李嘉誠、榮智健、合和(0054)主席胡應湘和已故「股壇大俠」香植球。這些超級富豪人脈,成為梁伯韜日後最重要的資產。
在九三年到九四年初,以及九六年初到九七年十月,百富勤先後兩次炮製紅籌熱潮。梁伯韜趁投資者憧憬內地經濟高增長,回歸後紅籌股可獲母公司注資,分別推出「中國概念」、「買殼概念」、「分拆概念」、「注資概念」和「省市窗口概念」,每次都掀起一片熱炒狂潮,招招見利。
在梁伯韜的包裝下,百富勤成功保薦多隻紅籌股,包括中信泰富、粵海投資(0270)、越秀投資(0123)、香港中旅(0308)、北京控股(0392)和上海實業(0363)等。百富勤一度成為日本以外亞太區最大的投資銀行,梁伯韜亦變成名噪一時的「紅籌之父」。
轉戰細價股
做慣大「刁」的梁伯韜去年加盟全球五大私募基金之一CVC後,先後與多隻細價股扯上關係,包括鴻興(450)、自然美(157)、奧思(1161)及新鴻基公司等。今年上半年港股「炒股唔炒市」,擁有當炒概念的細價股被輪流炒起,「梁伯韜入股」亦成為細價股的熱炒概念。若然把握到上車落車的時機,回報遠較藍籌國企股和味。可見梁伯韜「概念之王」當之無愧!
梁伯韜財技史
2010年 入股財困的意馬國際。借「國策概念」、「李嘉誠入股概念」和「榮智健借殼概念」大幅炒起,高峰時兩個月帳面勁賺過百億。
2009年 加盟私募基金CVC後,與多隻細價股扯上關係,包括鴻興(450)和奧思(1161)等,股價一度被大幅炒高。
2000-2002 時任花旗環球金融亞洲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先後借科網概念和生科概念,成功保薦Tom集團(2383)和長江生命科技(775)上市。
1996-1997 97年市場熱炒回歸概念,由梁伯韜保薦的北控(392)錄得1276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逾2,000億,刷新多項新股記錄。
1993-1994 梁伯韜看好改革開放後的內地資本市場,帶領百富勤成為首家進駐上海的外資投行。第一單「刁」是保薦上海石化(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