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地價差拉大 中小銀行紮堆想回A股

在多家中小銀行紮堆赴港上市後,兩地估值日趨加大的情況下,這些銀行又開始紮堆回歸A股市場,目前已經有8家銀行宣布回歸A股的計劃,市場人士稱,除了拓寬融資渠道,目前境外融資成本逐步升高也是各家銀行考慮回歸的因素之一。

目前,內地有19家銀行在香港上市,包括五大行、5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其中,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錦州銀行、鄭州銀行和青島銀行等7家城商行、重慶農商行1家農商行均提出了擬回歸A股,進行“A+H”上市。

22日,青島銀行董事長兼執行董事郭少泉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申請回A股上市不代表會退出香港市場,回歸A股上市將令青島銀行在內地的發展更具動力,他認為A股和H股是兩個不同的市場,該行在H股上市後,提升了銀行的國際形象,也有助於了解國際金融市場規則,而因此未來會保持“A+H”股的狀況經營。

同日,重慶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李映軍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回歸A股主要是基於資本補充的考慮,如果可以真正回歸A股,可以拓寬融資渠道,目前該行一切正在有序推進中,但預計正式登陸A股還需要2年時間。

比富達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目前A股的估值普遍比H股更高,尤其是銀行股更為明顯,由於香港投資者與國際投資者對於內地銀行的不良貸款及壞賬都心有芥蒂,這是令這類銀行股回歸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A股和H股上市的銀行中,截至8月22日收盤,A股對H股的溢價依舊非常明顯,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H股對A股的折讓都很高,分別是-32%、-23%、-21%、-16%、-14.5%、-11.4%。

實際上,在香港市場不論是大行還是中小銀行,都還處在“破 ”(股價低於每股賬面凈值)的階段,即便是A股對H股溢價最低的工商銀行,其截至8月22日的股價4.96港元,也低於每股賬面凈值大約1.22%,而A股對H股溢價最高的中信銀行,其截至8月22日的股價比每股賬面凈值低了25%,但在A股市場,中信銀行的市凈率大約達到0.96,證明“破凈”程度比H股好不少。

野村證券稱,內地自從8月份開始加快淘汰過剩產能,貨幣政策將保持謹慎,相信下半年將是內地銀行股的轉折點,有機會迎來結構性估值重估。不過,野村證券還是傾向有強勁資本及嚴格風險管理的銀行,主要因為這些銀行有能力承擔壞賬,預計未來工行及建行的市凈率,在1年內可由目前的0.7倍至0.8倍,重返至1倍水平。

林嘉麒稱,除了估值的考慮,不少銀行回歸A股的原因還有境外融資成本的提高,目前不少內地銀行股在香港的融資手段是發行美元債券,隨著近期人民幣的貶值,對於發行債券的企業來說匯率的損失比較大,加上債券本身的利率,融資成本基本超過了內地的融資成本。所以不論青島銀行還是重慶銀行都公開稱,回歸A股是為了拓寬其融資通道。

與此同時,還是有很多銀行尋求在港股上市,8月16日,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就向港交所上傳了招股資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計劃登陸港股,有媒體報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集資規模高達100億美元,將於本月25日進行上市聆訊,是近兩年來全球規模最大的上市計劃。

不過,回歸A股的路並非一帆風順,等待時間久以及所需文件不同,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今年1月,哈爾濱銀行就因“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而被中止審查。而重慶銀行則稱,登陸A股最快要等兩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