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聯合海外網購平臺洋碼頭,在京發布了《2015跨境網購消費報告》。據尼爾森電商研究總監李莉介紹,報告選取了北上廣和七座省會城市做樣本,主要對跨境網購的人群進行分析。
什麽樣的人在買什麽樣的東西
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在海外跨境購物?他們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征:第一,學歷非常高,幾乎72%都是本科以上;第二,家庭月收入在整體居民中間的水平比較高,平均家庭月收入達到1.35萬。這兩個特征支撐了他們有能力,也有足夠的眼界選購海外的商品,提高生活品質。
到底網購的時候,買國內的商品跟買海外的商品有什麽不一樣。《報告》選取了兩個指標,一個是網購頻次,另一個是每次花費。雖然跨境網購的頻次低於國內網購的頻次,但是平均每一單的客單價都超過了1200塊錢,遠遠高於在國內購物的水平。
到底什麽樣的品類是用戶願意去跨境網購的呢?一直被普遍認為是標品的保健類和母嬰類,在整體排序中卻處於中等偏下的位置,這些品類,特殊階段的人群才會比較高頻的購買。整體來看,服裝、化妝品、背包、鞋子等產品才是海外購物人群大部分選擇的品類。
值得註意的是,從整體來看,跨境網購消費者對於不同商品品類的購買意願百分比差距並不大。據分析師表示,這意味著跨境購物成熟度正在提高,人們對於跨境購物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和多樣化,而不僅僅局限於傳統母嬰、美妝、保健三大品類。
什麽樣的關註催生什麽樣的服務
另外被業界和投資人關註的是,在海外網購過程中,消費者最關註什麽因素。
據《報告》顯示,一方面是對產品的要求,消費者希望買到的海外商品質量有保障,是海外正品。另外一個是物流方面,一是運費合理,二是商品能順利通過海關。
什麽樣的關註因素自然會催生什麽樣的服務要求。數據樣本中,用戶中超過三成的人最希望的就是提供“海外直郵”;其次是能直接提供國內退換貨服務;還有就是希望海購平臺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保稅發貨等等。
尼爾森電商研究總監李莉表示,2015年是跨境網商井噴的一年,各種類型專業做跨境網購的電商雲集,希望通過這份報告解讀出消費者對於網購有什麽樣的期待,希望什麽樣的服務和方式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值得註意的是,海外購物的核心人群,集中在80、90後的人群中,性別分布上面女性占到80%。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張光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ayPal和調研公司Ipsos18日發布第二屆全球跨境貿易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網購消費者海淘的比例上升了9個百分點。此外,美國和日本消費者對於跨境購物的意願最低,而愛爾蘭、奧地利和以色列消費者的意願最高。
中國全球消費大躍進
這項研究調查針對消費者的在線及跨境購物習慣,涉及29個國家的2300多名消費者。
上述報告顯示,35%的中國網購消費者2015年曾以海淘方式購買商品,而2014年這一比例為26%。這意味著更多中國消費者正在進入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其持續增長的購買力將吸引多方關註。
“海淘”是近年來興起的網購消費潮流,指消費者不依賴代購商家,直接去國(境)外網購淘貨。 根據此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跨境電商調查分析報告》,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不過上述報告也顯示,中國網購消費者人口的總體增長有限。在過去12個月中有81%的成年網民有網購消費,同比上升了僅一個百分點。
美國出口熱,進口遇冷
和PayPal去年的調研結果一致,“美國制造”在全世界繼續保持影響力。本次調研過程中,25%受訪者表示在過去十二個月曾從美國網站購物。排名第2和第3的是中國和英國,分別有19%和14%的受訪者表示從這兩個國家的網站購物。
然而,美國消費者很少跨境購物。在過去12個月中, 美國網購消費者中從其他國家網站購物的比例為22%,僅高於日本。日本的跨境網購比例最低,為12%。
而最活躍的跨境網購消費者來自愛爾蘭、奧地利和以色列,過去12個月在本國網購消費者中的占比分別高達86%、85%、79%。
在大多數地區,服裝是跨境消費最多的商品,尤其是在東歐。在這一地區,服裝在跨境商品中的比例高達54%。在北美,這一數字最低,但是比例仍然高達42%。
本次調研也顯示,有16%的網購支出在智能手機上完成。在尼日利亞,這一比例翻了一倍多,為37.8%,緊跟其後的是中國和阿聯酋,這一數字分別為34%和31%。
而在移動端購物比例最低的是法國、荷蘭和阿根廷,分別是7%、7%和9%。
成本是關鍵
Paypal本次調研結果也顯示,購買海外商品的成本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73%的跨境消費者把價格優勢列為跨境購買的原因,其他重要因素還包括能夠買到本國買不到的商品以及發現新奇有趣的商品等。
運費對於跨境消費者來說,仍然至關重要。幾乎有一半網購消費者表示,如果免運費會讓他們更願意從其他國家網站購物。
由於轉運的費用比國際直郵便宜,此次調研中40%的跨境消費者在跨境網購時使用轉運地址或服務。
PayPal全球商戶與跨境貿易總監Melissa O’Malley說:“通過揭示全球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我們的調研報告幫助更多的企業把握新的全球貿易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被“408跨境稅收新政”這枚大石子激起陣陣漣漪的跨境電商湖面在今年上半年呈現出哪些特點?洋碼頭最新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海淘消費報告》顯示,個性化需求在海淘族中已顯露無疑,在奶粉、化妝品、保健品這個“跨境電商三大件”之外,像澳大利亞蜂巢等富有當地特色的商品在跨境電商中暢銷;上半年,二三線城市的購買增長率超過了一線城市。
從土耳其的神燈、羊毛地毯、阿聯酋的夾心無花果、椰棗、瑞典的波羅的海琥珀到日本手工鐵鑄壺、泰國乳膠枕、印尼燕窩,再到澳大利亞蜂巢、歐洲老古董蜜蠟和馬來西亞豆蔻油等,除了海外購物品類中常見的護膚美妝、服飾鞋包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產品都能在海外買手的小倉庫里找到。
在洋碼頭買手發布的商品中,除了面膜、保溫杯、尿布、驅蚊水、保健品等標品爆款商品,限量、小眾款甚至全球首發的新品也同樣受到追捧。比如洛杉磯小眾品牌Clare V.包袋、瑞士設計師品牌Axel Arigato小白鞋、火遍Instagram的Memobottle“書水杯”等。輕奢品牌Coach和Disney聯手推出的1941跨界合作款手袋,6月17日全球首發,買手當日上線該商品後10分鐘內即售罄。
該趨勢下,自營型跨境電商也在通過加速海外品牌合作拓展品類。不久前,日本樂天入駐網易考拉,前期上線的大多是當地的“爆款”,采取國內保稅倉發貨。接下來對於那些個性化的長尾商品,將會選擇日本發貨、直郵中國。另一頭的天貓國際,從歐美奢侈品到麥德龍零售賣場,加快海外招商成為去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眼下這個近乎全民直播的時代,內容生產無論來自消費者、海外買手,還是電商平臺編輯,直播化的內容營銷都已經成為跨境電商下一個潮流。主推境外買手的洋碼頭和自營模式的小紅書,內容導購均是各自App上的重頭戲之一。面向國內市場的淘寶平臺,由網紅驅動的交易額也愈發可觀。網易CEO丁磊不定期地在網易考拉上撰寫的“三石哥的私物精選”就是內容營銷形式。對於購買境外潮流商品,達人推薦顯得更為重要。
一線城市仍是引領這輪跨境消費升級的主力。據該報告統計,北京上半年人均海外金額為5654元,排在各城市之首。二三線城市已經展現出旺盛的海淘熱情。該報告將洋碼頭2016上半年數據和去年同期對比發現,2016上半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海購增速的占比較去年同期上漲77.57%,二線城市上漲84.32%,而三線城市增速更為明顯,達到108.65%。
城市細分上,北京人、上海人的海購消費傾向一線國際大牌,Prada、蘭蔻和Gucci成上海人最愛,而北京人則偏愛Clinie、Bally和MK;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深圳則低調許多,廣州人偏愛輕奢運動品,Adidas、Coach和Nike賣得最好,而深圳人則最愛韓國護膚品牌Whoo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