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非洲規劃26國大自貿區 中企受益幾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848.html

非洲規劃26國大自貿區 中企受益幾何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6-14 11:02:00

整合之後的自貿區占整個非洲經濟總量的1/2,惠及人口超過6.25億

在非洲,由於固定寬帶建設落後,移動互聯網反倒發展相對較快,很多民眾都習慣使用移動互聯網

 

每年7月,東非大陸數百萬只動物會按時踏上遷徙之路,從坦桑尼亞進入肯尼亞,尋覓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場面蔚為壯觀。自由的遷徙讓動物獲得寶貴的生存資源,更好地繁衍生息。經濟亦然,貨物的自由流通也將帶給非洲經濟勃勃生機,而這樣的期待已漸漸接近現實。

10日,26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齊聚開羅非洲經濟峰會,簽署了大自由貿易區協定(TFTA),將非洲地區現有的三大自貿區——南部非洲開發共同體(SADC)、東非共同體(EAC)和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整合為一。整合之後的自貿區占整個非洲經濟總量的1/2,惠及人口超過6.25億。

協議稱,將通過塑造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來促進區域內貿易,提升投資水平和區域內基礎設施的發展。

落地尚早 近期影響有限

2014年,中國與非洲貿易額達到2218.8億美元,同比增長5.5%,創歷史新高。對於中國來說,擴大後的非洲自貿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將是不少在非中資企業要思考的問題。

中聯重科南非區域負責人張雪偉已經在非洲斷斷續續呆了4年,該公司主營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在阿爾及利亞、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尼日利亞都設有分公司,年銷售額增長率15%以上。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大自貿區的消息對中國來說絕對是個利好,但近期影響有限。

“這個26國大自貿區至少要2017年才可能協調好多方利益真正運作起來。對於中資企業來說,最大的好處在於市場的擴大和相應的政策優惠。”張雪偉稱。

據了解,10日達成的協議只是邁向非洲大自貿區的關鍵一步,該計劃還需要得到各成員國議會通過,這意味著自貿區真正開始運轉至少要等上2年。

張雪偉表示,在當地開展業務最大的阻礙是競爭無序化,而大自貿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

他說:“即將來非洲投資建廠的企業會更有信心,因為市場大了就不僅僅是單一一個國家。但現在協議還是框架性的。”

自貿區為中企“錦上添花”

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2013年《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白皮書,中國自2009年以來已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雙邊貿易規模逐年擴大,中國對非投資層次也不斷提升,超過2000家中企在非洲50多國進行投資。從合作領域來看,比重最大的是采礦業,占30%,其次是金融、建築和制造業,各占15%~19%。

另據安永最新發布的《2015年非洲吸引力調查》,中國2014年面向非洲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66.7%至61億美元,涉及投資項目32個,取代印度成為非洲的第七大投資方。投資領域主要為電信、傳媒和科技,占項目總數的1/3。

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手機品牌TECNO幾年前就瞄準了非洲快速成長的市場,在西非和東非分別以尼日利亞和肯尼亞作為集散地,覆蓋了非洲大部分國家,如今已成長為非洲市場三大手機品牌之一,市場占有率超過20%,廣告和產品在非洲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大自貿區對TECNO的經營來講是好事。自貿區擴大以後,區域之間的貨物流通範圍會加大,但具體要看通訊產品在自貿政策中占多大比例。”傳音控股市場總監劉俊傑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TECNO在原先的COMESA里面已經受益了,比如說,TECNO的第一家工廠建在埃塞俄比亞,COMESA對於出口的政策支持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現實好處了。2017年以後,利好肯定能更好地落地。”劉俊傑稱,TECNO在深圳和非洲都有設廠,現在非洲工廠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劉俊傑打了個比方:“我們本身就在織一個錦,而自貿區的來臨對我們來說就是錦上添花。” 傳音控股等許多布局非洲的中資企業多年來基本上都在悉心培育當地市場,經營品牌、口碑和企業信譽。

“我相信自貿區不光對TECNO,對中國和全球的企業都是好事情,肯定能讓經濟更加煥發活力,”劉俊傑稱,“水塘放在那兒了,所有的企業都是魚,在這個水塘里遊得好不好,這就是商業的基本邏輯了。”

不容忽視的障礙

1963年,象征非洲大陸政治經濟團結的非洲統一組織成立,該組織在2002年被非洲聯盟取代,期間陸陸續續成立各種區域性組織,各國間貿易總額增長了10倍有余,但由於發展基礎低,非洲總體貿易水平占世界貿易總量的份額仍十分有限,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十分迫切,不過障礙也是顯而易見。

“實際上,全非洲自貿區的概念已經提出很多年了,2013年非盟開了兩次峰會,都是談一體化的,但目前非洲的一體化程度總體來看還是處在一個很低的程度上,”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市場分割、交通不便、缺乏互聯互通一直是制約非洲經濟發展的障礙。

非洲大大小小的市場共同體和關稅同盟超過10個,基本上都是以簡化商品通關手續、減少征稅商品數量、統一稅收標準、消除貿易壁壘、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

劉鴻武表示,非洲經濟一體化的推進給中非經貿合作帶來更廣闊的空間,符合中非貿易大方向,但非洲的市場一體化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很多非洲國家和所處區域的市場一體化程度本身就很低,加上這些國家對自己國內經濟的管控和治理能力很弱,因此較難符合實現區域一體化的條件。

“最近幾年,非洲很多地區政局不穩定,也嚴重阻礙了非洲的一體化進程。此外,非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市場容量有限,物流體量很小,大規模的一體化缺乏內部推動力量,而且現在非洲投資來源很單一,每年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很大,融資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短期內實現區域一體化存在很多障礙。”劉鴻武稱。

也有聲音指出,大自貿區在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會對框架內較小的經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貿易開放之後,一些原本就缺乏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國家將難以和較發達經濟體競爭。

目前,非盟53個成員國之間對一體化進程的看法可以分為“激進派”和“緩進派”,有些大國比較積極地在主張,而一些較落後的國家更期待漸進式的發展。

“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是高度同構性的,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接近,資源物產相通,相互之間的開放度本來就不大,互補性也很弱。但總的來講,無論大小國家,一體化對所有國家都會帶來更多機會,只是各國的受益程度不一樣。”劉鴻武稱。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77

麥格理:到了買入中國大銀行的時候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956.html

麥格理:到了買入中國大銀行的時候了

第一財經日報 叢佳佳 2015-09-28 06:00:00

中國國有銀行股似乎一直沒什麽起色。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長很少,資產質量也不是十分良好。不久前公布的中報顯示,整個行業的盈利狀況幾乎是10年以來最差。四大行中也鮮見盈利的實質增長。

中國國有銀行股似乎一直沒什麽起色。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長很少,資產質量也不是十分良好。

不久前公布的中報顯示,整個行業的盈利狀況幾乎是10年以來最差。四大行中也鮮見盈利的實質增長。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凈利同比下降,即使是最有沖勁的招商銀行也只錄得1.6%的增長。

盡管如此,市場給中國銀行股的定價還是顯得太過絕望,如同世界末日將要來臨一樣。麥格理研究曾在6月的時候下調了該行業評級,而現在卻變得樂觀了不少。他們認為,2015年四季度宏觀經濟狀況會改善,這將有助於緩解現在這種像陷入危機一樣的緊張氣氛。

麥格理的觀點與里昂證券及其他信用評級機構的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9月早些時候,里昂證券研究稱中國的銀行股正在成為一個價值陷阱。盡管它們看起來很便宜,平均市凈率也不到1倍,但價值遊戲還是很可能會轉化為價值陷阱。

穆迪也對中國銀行業的信貸狀況表示出了更多的擔心,認為不良貸款問題可能比賬面上的情況更嚴重。

穆迪的報告中表明:“資產質量的壓力不僅僅存在於賬面增加的不良貸款率上,而且還有一些不良資產沒有加以嚴格的識別。例如,違約90天以上的貸款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而這些並未被計入不良貸款中。”

近日,標準普爾也因壞賬問題修正了對中國銀行業評級——從穩定至否定。

然而,麥格理方面卻認為自己的分析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認為壞賬問題已經在市場價格上反映出來了。

分析師馬修·史密斯認為:“保守假定13.4%的凈資產收益率,現在H股中的銀行股估值已經大幅低於行業公允價值27%。如果把這塊差價簡單歸結於不良貸款造成的影響(其實債券和影子銀行也同樣存在風險),那麽可以推導出6%的壞賬率。而如果把凈資產收益率的合理範圍放寬,我們覺得,市場正在按照6%~10%的壞賬率來給這些銀行股定價。”

而以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為例,其2015年的不良貸款率目標定為1.45%,盡管市場人士都覺得不可思議。

麥格理最看好的是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同時對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也給出了買入評級。對於風險偏好稍高的投資者,麥格理推薦了交通銀行。

此前,里昂證券對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都給出了賣出評級,給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弱於大盤”評級,維持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買入評級。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57

中國大音樂公司紮堆跳進韓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077.html

當韓國音樂組合BIGBANG中國演唱會門票炒到五位數,新晉國民老公韓星宋仲基中國粉絲見面會一票難求……我們知道,新一輪韓流已經席卷而來。而各大公司也已看到這一市場機遇並采取行動——中國三大音樂公司先後結盟韓國三大娛樂公司,韓流正以音樂為先鋒向中國娛樂產業全方位滲透。

5月29日,《第一財經日報》獲悉,騰訊與微影時代將投資韓國三大娛樂公司之一YGENTERTAINMENT(簡稱“YG娛樂”)。據騰訊方面透露,兩家將分別向YG娛樂註資3000萬美元和5500萬美元,獲得4.5%與8.2%的控股權,成為繼LVMH集團旗下的LCapital之後的第三、四大股東。事實上,除了騰訊外,阿里巴巴今年2月宣布以1.95億元收購SM公司4%的股份,海洋音樂也於今年2月宣布與韓國JYP娛樂簽署獨家音樂版權合作協議,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至此,中國三大音樂公司或其背後母公司均與韓國三大娛樂公司合作,一場發軔於音樂卻又訴諸整個娛樂產業的新一輪中韓合作浪潮掀起。

三大音樂集團入韓流

騰訊與YG娛樂的合作要追溯到2014年,2014年12月,YG與騰訊集團旗下QQ音樂達成獨家版權戰略合作,並啟動“中韓娛樂航母計劃”,即騰訊全平臺產品與YG明星娛樂資源將進一步整合聯動,攜手深化國際化正版版權戰略,打造“中韓娛樂航母”,提升韓國音樂在中國樂壇的分量,讓中國和韓國的娛樂產業進一步融合。據悉,通過雙方合作,讓韓國音樂組合BIGBANG紅遍中國。彼時的合作顯然為這次騰訊入股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阿里音樂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以及海洋音樂分別與SM、JYP合作,讓我們看到了本土音樂產業一場巨頭爭奪戰開啟。

中國音樂產業一直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大市場,但由於長期以來版權保護不力,音樂公司在盈利變現方面舉步維艱,對版權的購買也興趣不大,然而,隨著各大音樂公司對版權的重視,特別是去年國家出臺了版權保護政策,讓音樂產業開始出現新的整合,最終很早就開始囤積了大量音樂版權的三大公司QQ音樂、海洋音樂、阿里音樂成為國內音樂產業三巨頭。

“三巨頭”雖然各有擅長,但作為音樂產業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音樂版權。在華語音樂版權已經被瓜分殆盡,並且各家已經形成各自的護城河的時候,與中國文化相近的韓國音樂產業成為各家爭搶的目標。

韓國三大娛樂公司成為首選目標,在韓國,大大小小的娛樂公司有1000多家,除了SM、YG、JYP這三家,還有MBK、CUBE、Star-Empire、STARSHIP、FNC等,但這三家長期占據了韓國娛樂圈前三強,幾乎未變過,旗下擁有大量優秀的音樂藝人及音樂版權。以YG娛樂為例,該公司是韓國最大的娛樂公司之一,也是韓國擁有最多HipHop歌手的公司。成立至今,公司培養出BIGBANG、2NE1、WINNER、iKON、具惠善、劉仁娜等眾多知名歌手及演員,同時也陸續加入了一些已經出道幾年的歌手如PSY、Tablo、EpikHigh。很顯然,如果能夠與這三家韓國娛樂公司合作,將獲得大量音樂版權及藝人資源。

不只為“音樂”

雖然韓國三大娛樂公司與中國公司的合作中都重點強調音樂方面的合作,但中方的合作方除了海洋音樂外,其他兩家都是母公司出面合作,此次騰訊與YG的合作還拉上了微影時代。這也說明,這些合作不僅止於音樂產業,在整個泛娛樂產業,中韓都會開展深入合作。騰訊方面也表示,本次簽約使得之前的QQ音樂與YG娛樂的合作系更緊密,除了音樂之外,騰訊還希望與YG攜手開拓更多的娛樂領域。據悉,騰訊集團旗下除了QQ音樂外,還有騰訊視頻、企鵝影業等一系列娛樂公司。

事實上,韓國娛樂產業在造星、音樂影視內容制作等方面均具有較強實力,中國公司與韓國音樂公司合作不僅僅是為了購買一些音樂或者影視內容版權,能夠學到韓國如何培養、包裝藝人,如何生產娛樂內容是最終目的。

已經入股《太陽的後裔》制作方韓國NEW公司的華策影視董秘王叢就在其《韓娛經濟學》一書中感嘆:“到了必須要深入研究韓國娛樂產業的時候了!”王叢認為,中國娛樂產業現階段只是剛剛進入產業化運營不久,離成熟的產業業態和商業運營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急需向成熟國家的產業模式學習。

然而,相比好萊塢,韓國娛樂文化產業是現階段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最佳學習模板。王叢表示,首先,由於歷史原因,兩國文化價值觀高度一致;其次,韓國娛樂文化內容所帶動的旅遊、飲食、服飾、時尚等多方面衍生產業與中國的同類產業都有高度的相似性,可以直接借鑒學習;再次,中韓娛樂文化產業深度交流已經超過20年,已經打下較好的合作基礎;最後,兩國政府也積極鼓勵文化交流與合作,中韓自貿區的落地為兩國娛樂業合作提供了好的商業經營環境。

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向記者表示:“微觀方面,中國國內流動性相對充足,資產端缺乏優質資產,韓國娛樂文化產業企業股權是優質的投資、並購標的物;另一方面,中國是韓國文化產業急需的、全球最大的市場,帶有中國因素的韓國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不俗表現,故韓國相關企業主也正主動尋找適合的中國戰略投資者合作,葉榕投資近期經常接到相應的委托,目前正在推進其中一起交易。”

韓國娛樂資產價格處於低位也是重要原因。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表示:“中國的影視公司和互聯網文化公司(騰訊及其旗下的微影時代)投資韓國的公司,看中的是娛樂創意經驗、明星和合作帶來的市場占有率(中國的市場很大);另外,從我們的上市企業來看韓國的娛樂公司,對方的市值還是比較低的,合作投資也比較劃算。”

與此同時,對於韓國經紀公司來說,中資頻繁進場始終是利好消息。YG娛樂在聲明中表示:YG在過去的10年里維持了30%的年增長率,為了保持這一成績,拓展中國市場是勢在必行的任務,過去的1年里YG一直積極尋求適合的合作夥伴,終於和騰訊、微影時代成為合作同盟。

韓國公司也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YG對外就表示:今後將在中國創建合作公司,為YG旗下的藝人提供更多的中國活動機會,並在中國本土挖掘、培育新人,努力進軍中國娛樂市場。SM更是把招募中國練習生放在了更高的戰略地位,包括現今娛樂行業正當紅的吳亦凡、鹿晗、張藝興等“小鮮肉”最初都來自韓國偶像組合EXO。韓國娛樂公司也正在積極布局廣大中國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83

中國大公司猛投全球體育產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521.html

圍繞影視、手遊等進行一系列投資後,站在A股“風口浪尖”的暴風集團(300431.SZ,此前名為“暴風科技”)開始加速體育產業布局。

繼收購國際體育媒體服務公司MP&Silva 進軍體育產業之後,6月3日,暴風集團公告稱,與關聯方暴風鑫匯(天津)企業管理合夥企業等4家企業擬共同出資人民幣1億元設立暴風體育(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對於成立體育公司的原因,暴風集團稱是因為暴風的視頻用戶與體育用戶重合度較高。暴風集團方面人士對記者透露,暴風體育作為暴風集團的新業務將在本周正式亮相,屆時暴風集團CEO馮鑫將公布暴風體育的策略、布局和產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在政策催熱下,包括樂視、萬達、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紛紛布局體育產業。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蘇寧將收購國際米蘭俱樂部股權。6月5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蘇寧方面核實此事,對方並未透露具體消息。目前能確定的是,今天(6日)下午蘇寧將在南京就此事召開發布會。

暴風的體育版圖

公告顯示,暴風體育經營範圍主要是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無線數據終端的研發;體育運動項目經營;銷售電子產品、體育用品針紡織品、服裝、鞋、日用品、通訊設備、計算機、軟件及輔助設備,以及票務代理等。

暴風集團進軍體育產業的跡象,在今年公布第一季度業績時已初見端倪。當時馮鑫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透露了暴風科技未來一年要做的三項重要任務,其中有兩項都涉及了體育產業。

馮鑫曾對外表示,今年他個人主要的精力會放在體育方面的布局。

隨後馮鑫在體育產業方面的布局便逐步落地。今年5月24日,由暴風科技全資子公司暴風投資,與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聯合發起成立的上海浸鑫投資基金宣布,已經完成對國際體育媒體服務公司MP&Silva 65%股份的收購。

公開資料顯示,MP&Silva旗下運營的賽事包括2016年歐足聯、英超聯賽、西甲聯賽、意甲聯賽等在內的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多個全球賽事產權。

在暴風集團與MP & Silva簽署的《戰略合作備忘錄》中,雙方稱將在三方面展開合作:一是體育媒體權利的管理(包括從體育媒體權利持有者手中購買權利和上述權利整體或部分銷售給第三方); 二是與體育媒體版權管理相關的咨詢服務;三是贊助管理、體育項目和競賽相關的商業權利、數字產品編輯活動及體育項目和比賽的輸送媒介分銷,以及與體育媒體開發有關的補充性活動。

而結合暴風體育業務來看,截至目前,暴風圍繞體育產業鏈的布局包括了賽事版權、內容平臺、體育票務、體育活動、體育相關產品電商等多項業務。

“體育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行業,為用戶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內容和卓越體驗,無論線下還是線上,經久不衰。”馮鑫不久前這樣說道。

互聯網+體育風口

體育產業已然成為資本市場又一“風口”。

根據2014年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其中指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增加值2萬億元。”

國家體育總局今年5月份發布《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引導有實力的體育企業進行兼並、重組、上市,積極支持海外並購。

體育產業觀察人士楊文麒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政策利好下,資本的湧入對於足球產業全方位幫助都十分巨大,體育產業目前是市場絕對的風口。”

除了暴風集團,阿里巴巴、蘇寧、樂視、分眾等互聯網公司也紛紛紮進體育產業中,謀求更深層次布局,但各家模式不盡相同。騰訊、樂視主要以買體育賽事版權為主;而阿里最令人稱道的則是入股恒大足球俱樂部;萬達則將全球第二大體育市場營銷公司盈方體育、全球極限運動鐵人三項等優質資產收入囊中。

BAT三巨頭中,阿里巴巴在2014年以12億元入股恒大足球俱樂部,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旗下的雲鋒基金參與樂視體育的A+輪融資,還於去年9月成立體育集團;騰訊則以5億美元拿下NBA中國地區5年獨家網絡版權。

不同於阿里、騰訊,樂視體育則是由此前的體育新媒體平臺,到向體育全產業鏈的生態布局。

在樂視的體育產業鏈布局中,包括視頻內容平臺樂視體育、章魚TV,重金砸下海量體育賽事版權,投資體育產業的鳥巢樂視體育文化產業基金(樂體創投),足球俱樂部北京樂視國安隊,智能硬件如智能自行車、無人機,智能場館樂視體育生態中心,體育彩票章魚彩票,體育大數據搜達足球,樂視體育經紀公司、樂視體育海外業務以及體育票務等。

蘇寧除了全面接手原江蘇國信舜天足球俱樂部外,還在不久前入股創冰科技布局體育大數據產業。此前蘇寧方面透露,其體育布局包括足球俱樂部、體育媒體平臺、體育競技、體育培訓、賽事運營、版權影響、體育電商等產業鏈上下遊打造體育生態。

近日,有外媒消息稱蘇寧將收購國際米蘭俱樂部70%的股權。

分眾傳媒CEO江南春在不久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除了原有業務外,將把目光瞄準體育產業,逐步進入互聯網體育社交、體育節目制作發行、賽事運營等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16

海爾張瑞敏:傳統大企業不是帝國,帝國大到容易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9/157050.shtml

海爾張瑞敏:傳統大企業不是帝國,帝國大到容易倒
常皓靖 常皓靖

海爾張瑞敏:傳統大企業不是帝國,帝國大到容易倒

不做網就死亡

i黑馬訊6月27日,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召開,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出席並就“創新的生態系統”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張瑞敏表示,這16年來,海爾做的事是自我顛覆,把科層制等過去的東西都去掉了。海爾在進行做成網絡企業和無邊界的企業的探索。此外,張瑞敏還透露,海爾內部搭建了一個創業平臺,3000多個小微創業團隊里有接近200個獲得了風投投資。

以下為張瑞敏分享精選:

不做網就死亡

我這次參加達沃斯和上一次參加瑞士達沃斯隔了16年。瑞士達沃斯讓我們戰勝滿足感,重新來挑戰自我。我們回來就提了一句口號叫“不做網就死亡”,一定要把企業運用到互聯網里面去。這十幾年海爾幹的事就是自我顛覆,把過去的東西都去掉。

海爾在30多年前把不合格的東西砸毀,這個案例進了哈佛商學院的經典案例。今天我們不是砸冰箱而是砸組織。我們把海爾的科層制去掉了,把10000多名中層管理人員取消掉了。要麽你就在海爾平臺上創業,要麽你就離開,海爾變成了一個創業的平臺。

所有的海爾員工變成了三種人。第一種人叫平臺組,第二種人叫小微組,第三種人叫創客。哈佛商學院又把它寫成一個案例,叫做“海爾與用戶零距離”。

海爾原來是85000人,現在減去了20000多人,只剩下60000多人。另外整個組織變成了3000多個小微創業團隊,其中近200個獲得了風投投資。

海爾的兩點探索

矽谷有一個“雨林生態”,我覺得它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是可以碰撞出新的元素。第二個是矽谷不是帝國,帝國不是過去所說的企業大到不能倒,而是大到容易倒。簡單的說,我們做的是在傳統大企業企業內部搭建一個創業的平臺。

我覺得海爾有兩點探索。

第一,互聯網一定變成網絡的企業。企業不應該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組織,而應該是變成互聯網的結點。企業就像一臺電腦,如果連入互聯網則無所不能,反之則一事無成。所以企業必須把自我去掉,進到互聯網。我們有一句話是“世界就是我們的人力資源”,所有的人力資源都可以從網上得到。

第二,企業應該是無邊界的。過去我們是有邊界的,海爾的定位是一個生產家電的,而且我要把家電做到最好。現在無邊界怎麽做呢?第一步是把電器變成網器。過去買一個家電回家插上電就可以運作,現在回家之後產品必須可以上網,在網上交互形成用戶資源,而不僅僅是一臺產品。

可能有很多產品不是我生產的,但是用戶需要怎麽辦?我可以組織生態圈形成一個組織,雞蛋與我們沒有關系。但是我們有一個產業金融部門,把雞蛋的產業從制造的設備、從生產雞蛋到銷售全線連起來,而且把生產雞蛋變成資產的證券化,一下子產業就發展起來了。這不是原來海爾份內的事情,但是有用戶體驗就可以來做。

傳統時代,要麽擁有品牌,要麽給品牌打工。互聯網時代,要麽擁有平臺,要麽被平臺擁有。其實現在很多企業已經被電商擁有,沒有了自我。我們從無邊界達到的目標是使海爾打造成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平臺,變成一個有很多生態資源的生態圈,讓大家共贏。

讓多元文化在同一平臺上共存

按照美國的研究結論,70%收購失敗的原因是各個國家的文化很難融合。我們收購了日本三洋家電、新西蘭的派克,以及GE的家電。我們和別人最大的不同是沒有派任何人去,而是把當地管理人員的作用充分發揮起來。

我在瑞士洛桑商學院演講的時候,一位外國企業家問你們怎麽來解決不同問題之間的融合。當時我用德國的哲學家康姆德的話作為回答,“人生的目的不是工具,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日本人的文化是團隊精神。團隊精神現在的問題是只知道執行領導的命令,而不知道執行市場的命令。現在不叫與領導簽合同,而叫與市場簽合同。

GE現在12000多人,我們讓它接受我們“人單合一”的觀念,然後用這個模式按照美國的實際情況去改造。因為美國有美國的法律,美國工會非常的複雜。他們也覺得這是很大的挑戰,但是願意這麽做。我們希望兼並變成西餐里面的沙拉,有很多生菜在里面,但是調料是統一的。換句話說是在同一平臺上的多元文化共存。

傳統的大企業怎麽轉型是階段性重點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創新目前階段最重要的是傳統的大企業怎麽轉型。因為中國的經濟基礎,很大的一塊是靠傳統企業來支撐。但是傳統企業過去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做定牌的很多、做品牌的很少。

在互聯網時代,如果沒有轉成一個可以創造新市場機遇的環境,只是做定牌很難生存。現在互聯網時代大規模的定制已經顛覆了大規模的制造。如果制造不能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那麽企業連生存的余地都沒有!

張瑞敏 海爾 傳統企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439

台灣首家無人機 跨國搶智慧農業千億商機 航太夢起飛》經緯航太關鍵技術超越中國大疆

2016-08-01  TWM

當中國小米科技發表的無人機在網路直播中「墜機」,台灣的無人機大廠經緯航太早已完成無數次服務,包括高雄氣爆、新北石門外海貨輪擱淺等重大事件,都由經緯航出動無人機,傳回並分析災區影像。

七月底,經緯航剛取得馬來西亞油棕(終端產品為棕櫚油)客戶為期兩年、逾千萬元的大單,是台灣第一家把無人機服務跨出國際的企業。

掌握智慧核心技術

空拍20萬棵油棕 每棵精準編碼鏡頭來到馬來西亞,一望無際的上千公頃油棕林上方七百公尺處,一架和客機外觀一樣的經緯航定翼機,正依據衛星定位及遙感探測(RS,指在觀測距離外,記錄和檢測資料)技術,飛到定點瞬間拍下航照影像。

所有空拍資訊回傳地面主機,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再透過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分析,接著把一張張2D圖像轉化成3D立體模型,只要局部放大,便能看到二十萬棵油棕林中,每一棵油棕樹的分布、樹齡、生長情形,除藉此推估產能,還可替每棵油棕樹編碼,建立生產履歷,跨入「智慧農業」的精準生產管理系統。

「台灣要做巨型客機不太可能,卻能做出自己的無人機。」成長於「太空時代」、現年五十一歲的經緯航董事長羅正方,年輕時便有航太夢,赴美取得航太工程博士後回台,曾任台灣航太工業龍頭漢翔航空總經理,因看好無人機發展,選擇該領域創業。

無人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技術門檻很高。逢甲大學航太系副教授李永明指出,視距外操控的飛控、滯空時間與噴射機推進(指飛機發動機,功能類似汽車引擎)等無人飛行系統,都是要突破的核心技術。

多數無人機公司只專攻一項核心技術或外購系統,但羅正方從過去台灣經國號戰機生產經驗發現,若飛控電腦等關鍵核心系統掌握在別人手中,「不可能發展自己產業,只能做人家附屬。」因此他要挑戰系統整合,盡可能把自主技術抓在手裡。

羅正方除具備航太工程理論技術底子,還有漢翔等實務經驗,藉此掌握機體結構輕量化等技術,近五年,積極和全台超過十所大學航太相關系所產學合作,共同研發核心技術。

「經緯航是台灣技術含量最高的無人機公司。」李永明觀察。現在,經緯航除噴射機推進系統仍外購之外,全機自製率已達七成、更在台灣串起上百家供應商。

只不過,它會有今日的成績,是羅正方前前後後花了十二年,至少砸下上億元研發費用,才突破無人機的技術門檻。公司直到成立第十三年的今年,才可望第一次獲利。

瞄準經濟作物淘金

大馬只是起點,逐步飛進中泰越「無人機是會飛的機器人,重點不是飛,要幫你做事才會產生價值。」羅正方解釋,現階段無人機除了救災、探勘等商業應用外,一般會有隱私甚至反恐疑慮,「先從阻力最小的智慧農業著手,最不敏感。」所以當技術突破後,他選擇先從馬來西亞出口值最高、且大面積栽種的農作物油棕,切入台幣上千億元的全球智慧農業商機。

儘管羅正方初期只拿到單一馬來西亞客戶上千萬元的訂單,但他的企圖心遠不只如此,還盤算著在油棕領域打響知名度後,接下來要再讓自家無人機飛進越南咖啡、泰國稻米、橡膠和中國油菜等經濟作物領域淘金。

「台灣航太業去年產值逾九百億元,但中國光是一家大疆無人機就做到五百億元。」看好無人機的潛力,羅正方另闢蹊徑,先讓機器人飛起來,接著再朝世界舞台飛去。

定翼機

無人機分為兩大類。定翼機,機翼固定,類似民航機,需跑道起降,航程長,適合長距離拍攝;旋翼機,機翼旋轉,類似直升機,可垂直起降、使用較靈活。

經緯航太

成 立:2004年

董事長:羅正方

主要業務:定翼機、旋翼機等無人機軟硬體服務2015年營收:1.17億元

經緯航無人機致勝密碼

公司員工逾200人,其中一半是研發人員定翼型可飛700公尺高,滯空3.5小時旋翼型可飛60公尺高,滯空1小時,是中國大疆創新的4倍

撰文 / 萬年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21

亞馬遜中國大博弈 | 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8/158785.shtml

亞馬遜中國大博弈 | 黑馬薦文
張珺,宋瑋 張珺,宋瑋

亞馬遜中國大博弈 | 黑馬薦文

“你和其他合作方打交道可以強勢、可以弱勢,但和政府打交道,只有一種方式,就是要合規。”

推薦星級:★★★★

閱讀時長:23鐘

推薦理由:為了建造在中國開展雲計算服務所需的大型數據中心,亞馬遜在中國西部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運營商、合作方進行了一場長達四年的博弈和交鋒,他們每一個都是合作者,同時,每一個都坐在談判桌對面。亞馬遜行事強勢、不願妥協,中國政府希望亞馬遜變成一條鯰魚去攪動雲計算市場,但同時,要“把它關在筐子里”。本文系《財經》雜誌記者張珺、宋瑋對亞馬遜與中國政府這場漫長博弈的剖白,i黑馬推薦閱讀。內容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號LateNews by 小晚(ID:LateNews )。

經過四年的艱辛歷程,2016年9月7日,亞馬遜旗下雲計算服務平臺(Amazon Web Services,下稱AWS)宣布正式在中國商用。這家最早向世界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公司,將它的全球第十個數據中心選在了寧夏中衛市。今年7月起,裝有3.5萬臺服務器的集裝箱經由北京陸續進駐中衛,如無意外,亞馬遜AWS將最早在今年底全面向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亞馬遜AWS入華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其耗費了大量時間在選址以及與政府、運營商等的談判上,最終落戶中衛——一個距離北京1260公里,擁有112萬長住人口,人均GDP21604元,建市僅12年的西部新城。

“對於多數人來說,亞馬遜為什麽去中衛至今都是一個謎。”GartnerGroup首席分析師付宏星對《財經》記者說。

中衛是九曲黃河流經地,同時被戈壁和沙漠緊緊包圍,它是中國陸地的幾何重心,也是光纖網絡覆蓋全國的最優路徑選擇點。這里冬冷夏涼,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有利於降低大型數據中心的冷卻成本。

中衛市擁有12座風電站、38座光伏電站和全國最低的上網電價——0.36元/度,這些都給能耗大戶AWS提供了最直接的利益——據《紐約時報》調查估計,全球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用電功率達3000萬千瓦,大約相當於30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的供電功率。

而亞馬遜的口號之一,就是“做不可能的事情”。這家成立於1995年,總市值3605億美元的全球最大在線零售商(NASDAQ:AMZN),想盡辦法提高效率、分攤成本,他們借中衛市政府之力要來了極為豐厚的土地、稅收、帶寬、水電費等優惠政策,最終,他們成功了,並且遠不止於此。

當地政府希望將這里打造成中國的“鳳凰城”,過去20年間,美國鳳凰城利用充沛的電力與網絡資源發展雲計算產業,從沙漠小鎮成長為全美第六大都市。為了表示決心,中衛市政府將數據中心所在地命名為“中關村西部雲基地”,並為此治理沙漠、遷走墓地、修建公路,甚至將石頭鑿開,滴灌種植,以讓基地周圍長滿綠樹。

如今,這片土地矗立起三座占地3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新一代數據中心,而這僅僅是亞馬遜在中衛布局的十分之一工程。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劃,這里還將陸續建成全球各大企業的數據中心。

雲計算是IT歷史上最具變革性的技術之一,同時,其經濟效應巨大。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雲計算白皮書(2016年)》,2015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378億元人民幣,整體增速31.7%,2016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93.4億元人民幣。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政策標準處副處長黃業晶稱,“2015年雲計算帶動了上下遊的產業規模超過了3500億元。”

但從荒漠到雲基地,過程遠非一帆風順。亞馬遜AWS這四年來落地的艱難之處在於,其始終希望在約束性監管政策下,最大化自己的控制力。

據《財經》記者實地考察,亞馬遜AWS的服務器已全部搬入西部雲基地,目前仍在測試階段,外人無法進入。但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雲行業從業者表示,亞馬遜最終落地方式依然充滿變數。亞馬遜在北京與一家A股上市公司光環新網(300383.SZ)合作運營,但基於寧夏的基礎設施,亞馬遜AWS開展業務的模式、合作夥伴,均尚未確定。

“所有在國外被證明成功的商業模式一旦來到中國來就會經歷陣痛,它在中國遇到的問題將遠超它在世界其他地方所遇到的,無論政策管制還是本土狼的競爭,都是繞不過去的坎。”國內一家數據中心運營公司的高層告訴《財經》記者。

“驚心動魄,”中衛市市長萬新恒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回顧過去兩年多的歷程稱,“幾度都要流淚,西部創業的確艱辛。”

三角關系

強控制、零妥協的外資巨頭、承載西部轉型夢的中衛市政府、渴望獲得先進技術的雲基地公司,他們有著各自的訴求和野心,不斷試探、交鋒、小心翼翼地前進。

亞馬遜AWS最早於2006年推出,6年後亞馬遜AWS開始開拓中國市場。其負責全球戰略業務開發的員工Joe Minarik,孤身一人入華,與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和各大數據中心談判,希望為亞馬遜在中國落地雲業務找到一個最低的寬帶價格。據一位接近電信運營商的人士透露,他們四處爭取一個極低的價格,“最後砍到沒人願意理,碰了一鼻子灰”。

2012年適逢中國雲計算市場爆發前夜,同年擔任阿里雲雲計算業務總經理的陳金培公開演講稱,2012年是中國雲計算實踐的元年,阿里將從今年開始提供較為現實的服務。阿里雲目前占據國內公有雲市場最大的份額,是亞馬遜AWS在華的頭號對手。

作為一家對成本極其在意的公司,亞馬遜在甄選合作夥伴和合作地時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位與亞馬遜談過合作的雲服務提供商告訴《財經》記者,當年亞馬遜拿著一張清單,上面羅列了幾百項技術指標,與潛在合作方逐個約談,對方能做到的就畫勾,不能做到的畫叉,以此挑選出最符合亞馬遜“全球標準”的合作夥伴。

這種最大化攫取和篩選合作方精華的能力是亞馬遜日益強大的原因之一,但在中國,卻使得他們錯過了最好的入華時點。它的全球競爭對手微軟,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比它足足早了一年,正式商用早了一年半。直到2013年底,亞馬遜遇到了現中衛市市長萬新恒,事情才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萬新恒是寧夏中衛市轉型“雲天中衛”最大的推動者,他現年43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年輕的市長。2013年,他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一職調任中衛任常務副市長,2015年2月市人代會選舉為中衛市市長。

自調任中衛,萬新恒便積極推動亞馬遜的落地,萬新恒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據接近他的人士稱,其與劉強東、周鴻祎、雷軍等多位互聯網企業家都有過密切接觸。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中衛創造沙漠奇跡,證明西部是可以振興的。”萬新恒告訴《財經》記者。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這名市長像一位創業者一樣,經常淩晨和亞馬遜西雅圖總部開電話會,並多次奔赴北京,以推動項目落地。

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與北京市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寬帶資本旗下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雲基地)共同簽訂了四方框架協議,四方宣布共建寧夏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雲基地為承建方。

同一天,多家中國雲服務商紛紛下調雲服務價格。高調如阿里雲,其宣布全線產品進行降價,其中雲服務器(ECS)最高降幅近30%,開放存儲服務(OSS)降價甚至高達50%左右。可見本土對手對亞馬遜這個龐然大物的恐慌。

四方框架協議的簽訂被業界認為是亞馬遜AWS落地中國的標誌。但事實上,該協議只是表示“亞馬遜願意落地”,幾方就合作細節又耗時一年多談判才最終確定,談判內容包括網絡架構、P95計費、基礎設施相關費用、人才引進等。直到2015年3月,全部協議簽完,亞馬遜數據中心才正式在中衛市開工建設。此時距離當時四方首次公開露面已經過去了15個月。

萬新恒稱,亞馬遜對數據中心的建造極為嚴格。僅選址,亞馬遜就花了接近一年時間。亞馬遜有282項選址標準,包括地震報告、空氣影響、地形、土地規劃條件等,全部達標才可正式建設。

據一位接近亞馬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亞馬遜大基地的選擇主要有幾個目的:降低運營成本;保證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電費和寬帶成本。

對於多數雲服務提供商而言,大型雲基礎設施的投入期約在6年-8年,他們需要忍受漫長的虧損期,因此他們希望前期成本越低越好、越可控越好。據亞馬遜AWS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亞馬遜預計其在中國的雲業務大概要忍受長達八年的虧損。

多位在此次項目中與亞馬遜合作過的第三方人士向《財經》記者感嘆,亞馬遜是他們見過最嚴格、最強勢的共事者,他們堅持原則、不願妥協,用壓力來強化理念。

“他們向政府提出了很多對成本的硬性要求,比如電價要補貼到全國最低等,比如運營商的網絡價格、折扣,這些都寫進了協議。”最後,中衛市給雲基地的電價是以定價而非補貼的方式來實現,從當地本來就很低的0.43元-0.45元/度的電價基礎上,又降到了0.36元/度。

僅這一成本,加上寧夏獨特的自然風制冷,便可為亞馬遜一年節省近1億元。

同時,對於當年亞馬遜死磕不下的網絡帶寬價格,其也依靠當地政府出面和電信運營商談判以取得更好的價格。上述人士估計,如果以10萬臺服務器計,一年的網絡帶寬成本約在5億元人民幣左右,去寧夏,亞馬遜希望政府能幫它節省10%-20%。

對運營商來說,升級中衛市網絡並不能馬上有回報;對於政府而言,其希望亞馬遜先進駐,運營商自然會逐步降價;而亞馬遜則堅持,既然簽約了就必須做到,不做到便堅決不落地。三方僵持一年多時間。

萬新恒告訴《財經》記者,他花了一年時間和監管部門、電信聯通溝通,最後是高層出面取得了一致意見。最終,中國電信、聯通一起為中衛市開通了第一條雲計算信息高速公路,數據從中衛到北京單向時延不超過9毫秒。其中,僅網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和中衛市政府便補貼了1.9億元,可見推動決心之大。

“我們沒有五星級酒店,但我們有六星級服務的政府。”萬新恒告訴《財經》記者。他們甚至為此對政府運行了幾十年的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改革,比如審批事項由229項合並壓減為80項;取消行政審批收費;辦證時間從15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

除了強勢和謹慎,亞馬遜給中方留下的另一個印象是,非常冗長的溝通和決策流程。

“AWS是典型的總部集中化決策,多數事情都必須西雅圖總部來決策,北京和西雅圖整天開會,幾乎一天一個會。”一位和亞馬遜對接的人士認為,至少在AWS領域,亞馬遜是一家幾乎沒有本土化的公司。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談判後,2015年3月,亞馬遜數據中心才開工建設,七個月便迅速完工,這部分歸功於亞馬遜的合作方、數據中心承建方——寧夏西部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

寧夏西部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雲基地與中衛市政府於2013年10月共同出資成立,公司定位於成為全球領先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提供商,其董事長為寬帶資本董事長、亞信集團創始人、原網通創始人田溯寧。田溯寧被稱為“雲先生”,在過去幾年間,田溯寧一直大力推動中國雲計算業務的發展。在北京、上海、深圳創立了雲基地,投資孵化數十家雲計算企業,包括七牛雲存儲、天雲軟件等有影響力的雲計算企業。他曾多次發表公開演講稱堅信雲計算未來將成為中國新經濟的代名詞。

萬新恒看到了田溯寧的願景和推動雲計算在中國發展的決心,於是將其引進和亞馬遜合作。一位中衛市政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在與亞馬遜的協商中,雲基地承諾幫亞馬遜AWS代建“全球成本最低”的數據中心,並且建好後,將數據中心產權賣給亞馬遜AWS。與此同時,亞馬遜AWS選擇西部雲基地作為其在中衛的合作夥伴。

據《財經》了解,田溯寧領導的雲基地為數據中心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短短7個月時間內就將三座數據中心從無到有建起。而在第一期建設完工後,雲基地事實上超出了當時與亞馬遜商定的成本,其自己承擔了一部分虧損。

對於雲基地和田溯寧而言,一個項目的浮虧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在意的是在合作中學習亞馬遜先進的數據中心建造技術和雲計算技術。

“雲計算對中國下一代IT非常重要,我要立足本土創新,也要和國際結合,才能建設下一代中國生態系統。”田溯寧告訴《財經》記者。

而對於中衛市政府來說同樣如此。他們希望亞馬遜的落地吸引大量其他中國企業將雲服務遷移至中衛,同時,其爭取來的土地、稅收、水電價格、帶寬等優惠政策將會“普惠”至其他中國企業,最終讓中衛實現“鳳凰城之夢”。

而對於故事的主角亞馬遜,他們不願意妥協,同時強調強有力的控制。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對亞馬遜AWS的重要性。亞馬遜雲計算業務2016Q2營收28.86億美元,同比增長58.2%;運營利潤7.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5.4%。而亞馬遜公司整體運營利潤為13億美元,這意味著AWS貢獻了亞馬遜公司約55%的運營利潤,超過電商等其他業務的總和。

2013年,主管亞馬遜AWS業務的高級副總裁Andy Jassy曾表示,貝索斯和亞馬遜其他高管都相信,AWS未來將成為亞馬遜最大的業務。

“雲是整個西部崛起故事中最扣人心弦的一環,膽小鬼玩不起。”一位參與其中的人士稱。然而,所有的這一切,都隨著政策的調整而驟然生變。

政策突變

政府希望亞馬遜變成一條鯰魚去攪動這個市場,告訴大家什麽是好的雲服務,什麽是好的標準,然後讓中國的企業效仿。但同時,政府會“把它關在筐子里”。

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自2016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分類目錄把雲計算基礎設施納入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此業務屬於增值電信業務,為國家強監管領域。

這意味著,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外來資本只能作為技術合作方提供技術支持,不能參與實體運營,不能接觸客戶數據。業務經營方必須是內資有經營許可的公司,比如光環新網、雲基地、世紀互聯。

此次新政的發布讓亞馬遜AWS之前對中國雲業務所設計的落地計劃無法繼續實施。

在寧夏中衛開展雲基地建設的同時,從2014年起,亞馬遜AWS在中國的業務也開始“試探性”開展。其向中國企業提供“有限預覽”服務——這是亞馬遜AWS的獨創,意味著服務還處於測試階段,未提供商用。

最初,亞馬遜“有限預覽”的合作夥伴有兩家——光環新網(300383.SZ)、網宿科技(300017.SZ)。二者分別向亞馬遜AWS 提供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和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亞馬遜強調“無限的合作夥伴”,其從一開始就不準備通過綁定一家中國企業實現落地來提供商用。

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業內更認可的是微軟和世紀互聯(NASDAQ:VNET)的合作模式——微軟在“後方”,為軟件提供方和技術支持方,世紀互聯在“前端”,負責全部運營工作,雙方互相綁定、利益共享。

而亞馬遜則試圖采用一種更為取巧、也更為危險的做法,其將雲服務切成三部分,由亞馬遜自身、光環新網、網宿科技一起在“前端”為客戶提供服務。

一位接近光環新網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亞馬遜AWS並不希望客戶數據、軟件、服務器等在第三方手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其核心競爭力。

一位光環新網的高層告訴《財經》記者,無論對於世紀互聯還是光環新網而言,它們本質上都是充當“開發票的功能”。

亞馬遜AWS在過去幾年間陸續進駐了新加坡、東京、悉尼、首爾、孟買、愛爾蘭、法蘭克福等國家地區,但只有在中國,其采用了“有限預覽”這一特殊業務形式。

一位長期和亞馬遜AWS及監管部門打交道的人士表示,亞馬遜在中國落地艱難,正是因為其要按其全球統一標準在中國市場經營,而不是去適應中國市場目前的獨特性。“他們過去幾年花了很大力氣去做政府關系,他們始終認為自己可以搞定政府。”

接近微軟Azure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微軟希望建立一個經得住法規變化考驗的模式,因為這會讓他們處於更好的競爭狀態。

於是,當微軟、阿里雲、金山雲等公司在華積極拓展雲業務時,亞馬遜依然忙於與政府的博弈。其合作夥伴網宿科技在與亞馬遜合作一年後退出。上述人士透露,網宿退出原因有二:和亞馬遜AWS合作收益太低;其次,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他們不想長時間承擔政策風險。

但2015年底新規的出臺直接讓亞馬遜的努力落空。2016年5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亞馬遜AWS停業整改。8月,亞馬遜AWS通過與光環新網簽訂《運營協議》在北京落地,亞馬遜授權光環新網在北京及周邊地區提供並運營亞馬遜雲技術及相關服務,至此整改完成。

“AWS最終和光環新網的合作其實是AWS對中國市場的一次低頭。”上述人士說。

值得註意的是,亞馬遜AWS此次聯手光環新網,其雲服務只能實現北京及周邊區域的覆蓋,真正能讓亞馬遜AWS馳騁中國的,實際是它的“西部大工廠”。但在中衛,情況更為複雜。

據一位接近中衛市政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新規出來後,寧夏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和亞馬遜AWS談合作模式的合規性,亞馬遜AWS對此避而不談,相反,亞馬遜AWS催雲基地轉賣數據中心產權。

在雙方最初協議中,雲基地承諾幫亞馬遜AWS代建數據中心,以此作為條件,亞馬遜AWS承諾讓雲基地作為其在中衛的運營合作夥伴。然而目前亞馬遜在北京完成了整改,但是在中衛市,其依然希望可以在新規下迂回。

一位與亞馬遜合作過的人士表示,亞馬遜總部始終覺得,在中國,亞馬遜只需要一個白手套而非一個真正的合作夥伴。

“但微軟和世紀互聯這種合作方式真的成功嗎?”上述人士稱,微軟在中國雲業務和其全球產品相比,落後很多,原因在於這種特殊的合作方式讓其技術、運維的統一性不夠,也間接導致微軟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不及本土的阿里雲。

上述人士稱,亞馬遜AWS認為中國業務應采用亞馬遜全球通行的模式來運營,因為其全球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最高效的運營方式。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多番博弈本身並沒有錯,但不可否認,這次強行整改,將讓亞馬遜重新學習如何與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合作。

萬新恒則對《財經》記者表示,中衛市政府一直堅持“依法依規,可管可控”的合作底線。新規出來後,亞馬遜AWS出現“討價還價”的情形,但萬新恒表態:“我們寧可這個項目不要,也要按照中國新修改的法規執行。”

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亞馬遜AWS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企業,一方面,它所在領域特殊,涉及國家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出於產業培育的考慮,政府希望讓亞馬遜AWS進入中國,攪動這個市場。

“你和其他合作方打交道可以強勢、可以弱勢,但和政府打交道,只有一種方式,就是要合規。”上述人士稱。

田溯寧對《財經》記者表示,現階段把雲計算當作電信增值業務來監管,能否適應世界變化還不可知。另一位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告訴《財經》記者,監管政策的明確性和穩定性對這個新興產業極其重要。目前監管政策缺乏可操作的細則,同時,國家拿IDC牌照來監管雲服務,事實上是用舊有政策來監管新事物。

“如果監管政策始終不明朗、不清晰,對於亞馬遜這樣的外資企業而言,其在中國的投資必然出現回縮,就像微軟、谷歌一樣。而這個產業也會變得極其脆弱。”他說。

圓夢鳳凰城

“中衛市為亞馬遜爭取的所有條件,實際上是共享的,對於未來落戶中衛的其他中國企業來說,都是‘最惠國’待遇。”

“對於亞馬遜而言,最重要的是可以全部控制它的雲業務,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進入中國能夠落地。”一位接近亞馬遜的人士稱,亞馬遜基於寧夏基礎設施提供全面商用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進一步確定落地方式、合作方等等。

其目前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選擇的合作運營方是光環新網。但在全國範圍內,會選擇光環新網還是寧夏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尚未可知。

“本來亞馬遜可以按照協議與寧夏雲基地合作運營,但新規的落地,讓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一個更為聽話的合作方。”上述人士稱。

2016年8月1日,光環新網總經理楊宇航稱,在中國政策管理嚴格的體制下,如果亞馬遜有兩個主體在中國經營,肯定會有一些問題。

田溯寧對此不予表態。

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亞馬遜AWS原定於今年10月向全國開展業務,這一計劃會有所延遲。對此,亞馬遜AWS中國回複《財經》記者稱,“不方便答複。”

8月1日,楊宇航在回答分析師關於亞馬遜未來兩年具體業務規劃時表示,亞馬遜AWS暫時還沒有什麽指標,可能通過一年的運營下來,看看中國市場情況再做規劃。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亞馬遜AWS在中衛部署的三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已經建成。除了位於西部雲基地的一座(A3點),另兩座分別在中衛市的東南(D點)和西側(B3點)——這也是亞馬遜所獨有的運行模式。

普通數據中心是一個點,亞馬遜是三個點的布局,彼此相距32公里至42公里,以光纖直連,圍成一個近等邊三角形將中衛市嵌入其中。三個數據中心建造完全相同,便於分散存儲、互為備份和並行計算。這也是專為雲計算定制的新一代數據中心。

據中衛市政府提供的資料,亞馬遜AWS數據中心計劃投資150億元,周期五年,面積30萬平方米,容量40萬臺服務器。2015年工程共投資15億元,一期3.5萬臺服務器。五年內亞馬遜及其配套項目將產生多達773個-1553個就業機會和8億-15億美元的效益。

事實上,亞馬遜AWS和中衛的故事,影響範圍已超越交涉三方。不論從技術學習,還是政策優惠,亞馬遜AWS都客觀上為中國企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目前,在中衛市註冊雲計算及相關配套企業達140家。如微軟,一期計劃投資17億美元在中衛建設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投資25.9億元,建設總面積14萬平方米、規模1.6萬個機架的雲計算中心;中國聯通計劃投資14億元,建設擁有9300個機架的雲計算中心。

在中衛,由賽伯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譽成雲創就是和亞馬遜AWS一起發展起來的。

賽伯樂投資集團高級合夥人、譽成雲創董事長楊生浩告訴《財經》記者,早在2010年,賽伯樂就開始尋求投資一家企業做低成本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以降低中國雲計算基礎設施成本,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標的。直到2013年亞馬遜AWS宣布落戶中衛,其在數據中心選址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賽伯樂便“搭了個順風車”。

“亞馬遜作為全球雲計算巨頭帶來了雲計算基礎設施科學決策和建設的思想。” 楊生浩說。

他認為,過去中國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很粗放,且多為小規模機房,集中在北上廣地區。對比美國數據中心,布局與人口密度並無直接關系,科學選址、降低成本、大規模才是關鍵。

目前,譽成雲創已成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美利雲的控股子公司,致力於為以BAT為代表的國內大型政企客戶,定制並出租高能效、低成本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為奇虎360建設了2座大型數據中心,同時,譽成雲創在中衛還有6座數據中心正在籌備中。

楊生浩稱,博弈很久的中衛數據中心網絡帶寬問題終於2016年4月解決,奇虎360已完成網絡實測。“亞馬遜爭取的條件,實際上是共享的,是‘最惠國’待遇。”

中衛市緊鄰沙漠,世世代代難逃風沙的侵襲。“中衛曾創造人類逼退騰格里沙漠20公里的奇跡,開辟出了一片綠洲。”中衛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海清告訴《財經》記者,對於雲業務而言,他們的魄力也是一樣。據中衛市政府稱,在中衛建設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可把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壓到現在一半以下,運行成本壓到現在的40%以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這個行業從虧損走向盈利。

在科技業,一個常見的說法是:人們往往高估今後兩年的形勢,而低估未來十年的結果。很多科技人士相信,一旦雲計算進入實用,世界的計算基礎環境會變得像現在的電力網絡環境一樣普通。“企業應學會取舍一些基本功能,才能把主業經營得更好。這是一場雙贏遊戲。”上述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告訴《財經》記者。

田溯寧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這次亞馬遜AWS的落地對於整個中國市場意義重大,它既讓跨國企業重新認識中國,又讓本土企業可以學習創新經驗,同時,對於中國監管部門,也是進一步明確、完善監管法規的時機。

“過去幾年,外資在中國是一個收縮的狀態。同時,國家信息安全從未提到如此一個戰略高度。在數據、基礎設施這些敏感領域,強調網絡安全確實不為過,但如何去界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所應從事的行業,這也是監管部門要思考的。”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對亞馬遜而言,創新業務和政策之間的鴻溝往往需要通過很多努力才能填補,但如果因此就錯失中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大潮,那麽遭受損失的就遠不止騰格里沙漠綠洲上的那幾處數據中心了。

亞馬遜 雲計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50

亞馬遜中國大博弈 | 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8/158785.shtml

亞馬遜中國大博弈 | 黑馬薦文
張珺,宋瑋 張珺,宋瑋

亞馬遜中國大博弈 | 黑馬薦文

“你和其他合作方打交道可以強勢、可以弱勢,但和政府打交道,只有一種方式,就是要合規。”

推薦星級:★★★★

閱讀時長:23鐘

推薦理由:為了建造在中國開展雲計算服務所需的大型數據中心,亞馬遜在中國西部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運營商、合作方進行了一場長達四年的博弈和交鋒,他們每一個都是合作者,同時,每一個都坐在談判桌對面。亞馬遜行事強勢、不願妥協,中國政府希望亞馬遜變成一條鯰魚去攪動雲計算市場,但同時,要“把它關在筐子里”。本文系《財經》雜誌記者張珺、宋瑋對亞馬遜與中國政府這場漫長博弈的剖白,i黑馬推薦閱讀。內容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號LateNews by 小晚(ID:LateNews )。

經過四年的艱辛歷程,2016年9月7日,亞馬遜旗下雲計算服務平臺(Amazon Web Services,下稱AWS)宣布正式在中國商用。這家最早向世界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公司,將它的全球第十個數據中心選在了寧夏中衛市。今年7月起,裝有3.5萬臺服務器的集裝箱經由北京陸續進駐中衛,如無意外,亞馬遜AWS將最早在今年底全面向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亞馬遜AWS入華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其耗費了大量時間在選址以及與政府、運營商等的談判上,最終落戶中衛——一個距離北京1260公里,擁有112萬長住人口,人均GDP21604元,建市僅12年的西部新城。

“對於多數人來說,亞馬遜為什麽去中衛至今都是一個謎。”GartnerGroup首席分析師付宏星對《財經》記者說。

中衛是九曲黃河流經地,同時被戈壁和沙漠緊緊包圍,它是中國陸地的幾何重心,也是光纖網絡覆蓋全國的最優路徑選擇點。這里冬冷夏涼,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有利於降低大型數據中心的冷卻成本。

中衛市擁有12座風電站、38座光伏電站和全國最低的上網電價——0.36元/度,這些都給能耗大戶AWS提供了最直接的利益——據《紐約時報》調查估計,全球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用電功率達3000萬千瓦,大約相當於30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的供電功率。

而亞馬遜的口號之一,就是“做不可能的事情”。這家成立於1995年,總市值3605億美元的全球最大在線零售商(NASDAQ:AMZN),想盡辦法提高效率、分攤成本,他們借中衛市政府之力要來了極為豐厚的土地、稅收、帶寬、水電費等優惠政策,最終,他們成功了,並且遠不止於此。

當地政府希望將這里打造成中國的“鳳凰城”,過去20年間,美國鳳凰城利用充沛的電力與網絡資源發展雲計算產業,從沙漠小鎮成長為全美第六大都市。為了表示決心,中衛市政府將數據中心所在地命名為“中關村西部雲基地”,並為此治理沙漠、遷走墓地、修建公路,甚至將石頭鑿開,滴灌種植,以讓基地周圍長滿綠樹。

如今,這片土地矗立起三座占地3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新一代數據中心,而這僅僅是亞馬遜在中衛布局的十分之一工程。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劃,這里還將陸續建成全球各大企業的數據中心。

雲計算是IT歷史上最具變革性的技術之一,同時,其經濟效應巨大。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雲計算白皮書(2016年)》,2015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378億元人民幣,整體增速31.7%,2016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93.4億元人民幣。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政策標準處副處長黃業晶稱,“2015年雲計算帶動了上下遊的產業規模超過了3500億元。”

但從荒漠到雲基地,過程遠非一帆風順。亞馬遜AWS這四年來落地的艱難之處在於,其始終希望在約束性監管政策下,最大化自己的控制力。

據《財經》記者實地考察,亞馬遜AWS的服務器已全部搬入西部雲基地,目前仍在測試階段,外人無法進入。但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雲行業從業者表示,亞馬遜最終落地方式依然充滿變數。亞馬遜在北京與一家A股上市公司光環新網(300383.SZ)合作運營,但基於寧夏的基礎設施,亞馬遜AWS開展業務的模式、合作夥伴,均尚未確定。

“所有在國外被證明成功的商業模式一旦來到中國來就會經歷陣痛,它在中國遇到的問題將遠超它在世界其他地方所遇到的,無論政策管制還是本土狼的競爭,都是繞不過去的坎。”國內一家數據中心運營公司的高層告訴《財經》記者。

“驚心動魄,”中衛市市長萬新恒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回顧過去兩年多的歷程稱,“幾度都要流淚,西部創業的確艱辛。”

三角關系

強控制、零妥協的外資巨頭、承載西部轉型夢的中衛市政府、渴望獲得先進技術的雲基地公司,他們有著各自的訴求和野心,不斷試探、交鋒、小心翼翼地前進。

亞馬遜AWS最早於2006年推出,6年後亞馬遜AWS開始開拓中國市場。其負責全球戰略業務開發的員工Joe Minarik,孤身一人入華,與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和各大數據中心談判,希望為亞馬遜在中國落地雲業務找到一個最低的寬帶價格。據一位接近電信運營商的人士透露,他們四處爭取一個極低的價格,“最後砍到沒人願意理,碰了一鼻子灰”。

2012年適逢中國雲計算市場爆發前夜,同年擔任阿里雲雲計算業務總經理的陳金培公開演講稱,2012年是中國雲計算實踐的元年,阿里將從今年開始提供較為現實的服務。阿里雲目前占據國內公有雲市場最大的份額,是亞馬遜AWS在華的頭號對手。

作為一家對成本極其在意的公司,亞馬遜在甄選合作夥伴和合作地時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位與亞馬遜談過合作的雲服務提供商告訴《財經》記者,當年亞馬遜拿著一張清單,上面羅列了幾百項技術指標,與潛在合作方逐個約談,對方能做到的就畫勾,不能做到的畫叉,以此挑選出最符合亞馬遜“全球標準”的合作夥伴。

這種最大化攫取和篩選合作方精華的能力是亞馬遜日益強大的原因之一,但在中國,卻使得他們錯過了最好的入華時點。它的全球競爭對手微軟,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比它足足早了一年,正式商用早了一年半。直到2013年底,亞馬遜遇到了現中衛市市長萬新恒,事情才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萬新恒是寧夏中衛市轉型“雲天中衛”最大的推動者,他現年43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年輕的市長。2013年,他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一職調任中衛任常務副市長,2015年2月市人代會選舉為中衛市市長。

自調任中衛,萬新恒便積極推動亞馬遜的落地,萬新恒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據接近他的人士稱,其與劉強東、周鴻祎、雷軍等多位互聯網企業家都有過密切接觸。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中衛創造沙漠奇跡,證明西部是可以振興的。”萬新恒告訴《財經》記者。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這名市長像一位創業者一樣,經常淩晨和亞馬遜西雅圖總部開電話會,並多次奔赴北京,以推動項目落地。

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與北京市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寬帶資本旗下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雲基地)共同簽訂了四方框架協議,四方宣布共建寧夏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雲基地為承建方。

同一天,多家中國雲服務商紛紛下調雲服務價格。高調如阿里雲,其宣布全線產品進行降價,其中雲服務器(ECS)最高降幅近30%,開放存儲服務(OSS)降價甚至高達50%左右。可見本土對手對亞馬遜這個龐然大物的恐慌。

四方框架協議的簽訂被業界認為是亞馬遜AWS落地中國的標誌。但事實上,該協議只是表示“亞馬遜願意落地”,幾方就合作細節又耗時一年多談判才最終確定,談判內容包括網絡架構、P95計費、基礎設施相關費用、人才引進等。直到2015年3月,全部協議簽完,亞馬遜數據中心才正式在中衛市開工建設。此時距離當時四方首次公開露面已經過去了15個月。

萬新恒稱,亞馬遜對數據中心的建造極為嚴格。僅選址,亞馬遜就花了接近一年時間。亞馬遜有282項選址標準,包括地震報告、空氣影響、地形、土地規劃條件等,全部達標才可正式建設。

據一位接近亞馬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亞馬遜大基地的選擇主要有幾個目的:降低運營成本;保證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電費和寬帶成本。

對於多數雲服務提供商而言,大型雲基礎設施的投入期約在6年-8年,他們需要忍受漫長的虧損期,因此他們希望前期成本越低越好、越可控越好。據亞馬遜AWS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亞馬遜預計其在中國的雲業務大概要忍受長達八年的虧損。

多位在此次項目中與亞馬遜合作過的第三方人士向《財經》記者感嘆,亞馬遜是他們見過最嚴格、最強勢的共事者,他們堅持原則、不願妥協,用壓力來強化理念。

“他們向政府提出了很多對成本的硬性要求,比如電價要補貼到全國最低等,比如運營商的網絡價格、折扣,這些都寫進了協議。”最後,中衛市給雲基地的電價是以定價而非補貼的方式來實現,從當地本來就很低的0.43元-0.45元/度的電價基礎上,又降到了0.36元/度。

僅這一成本,加上寧夏獨特的自然風制冷,便可為亞馬遜一年節省近1億元。

同時,對於當年亞馬遜死磕不下的網絡帶寬價格,其也依靠當地政府出面和電信運營商談判以取得更好的價格。上述人士估計,如果以10萬臺服務器計,一年的網絡帶寬成本約在5億元人民幣左右,去寧夏,亞馬遜希望政府能幫它節省10%-20%。

對運營商來說,升級中衛市網絡並不能馬上有回報;對於政府而言,其希望亞馬遜先進駐,運營商自然會逐步降價;而亞馬遜則堅持,既然簽約了就必須做到,不做到便堅決不落地。三方僵持一年多時間。

萬新恒告訴《財經》記者,他花了一年時間和監管部門、電信聯通溝通,最後是高層出面取得了一致意見。最終,中國電信、聯通一起為中衛市開通了第一條雲計算信息高速公路,數據從中衛到北京單向時延不超過9毫秒。其中,僅網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和中衛市政府便補貼了1.9億元,可見推動決心之大。

“我們沒有五星級酒店,但我們有六星級服務的政府。”萬新恒告訴《財經》記者。他們甚至為此對政府運行了幾十年的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改革,比如審批事項由229項合並壓減為80項;取消行政審批收費;辦證時間從15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

除了強勢和謹慎,亞馬遜給中方留下的另一個印象是,非常冗長的溝通和決策流程。

“AWS是典型的總部集中化決策,多數事情都必須西雅圖總部來決策,北京和西雅圖整天開會,幾乎一天一個會。”一位和亞馬遜對接的人士認為,至少在AWS領域,亞馬遜是一家幾乎沒有本土化的公司。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談判後,2015年3月,亞馬遜數據中心才開工建設,七個月便迅速完工,這部分歸功於亞馬遜的合作方、數據中心承建方——寧夏西部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

寧夏西部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雲基地與中衛市政府於2013年10月共同出資成立,公司定位於成為全球領先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提供商,其董事長為寬帶資本董事長、亞信集團創始人、原網通創始人田溯寧。田溯寧被稱為“雲先生”,在過去幾年間,田溯寧一直大力推動中國雲計算業務的發展。在北京、上海、深圳創立了雲基地,投資孵化數十家雲計算企業,包括七牛雲存儲、天雲軟件等有影響力的雲計算企業。他曾多次發表公開演講稱堅信雲計算未來將成為中國新經濟的代名詞。

萬新恒看到了田溯寧的願景和推動雲計算在中國發展的決心,於是將其引進和亞馬遜合作。一位中衛市政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在與亞馬遜的協商中,雲基地承諾幫亞馬遜AWS代建“全球成本最低”的數據中心,並且建好後,將數據中心產權賣給亞馬遜AWS。與此同時,亞馬遜AWS選擇西部雲基地作為其在中衛的合作夥伴。

據《財經》了解,田溯寧領導的雲基地為數據中心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短短7個月時間內就將三座數據中心從無到有建起。而在第一期建設完工後,雲基地事實上超出了當時與亞馬遜商定的成本,其自己承擔了一部分虧損。

對於雲基地和田溯寧而言,一個項目的浮虧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在意的是在合作中學習亞馬遜先進的數據中心建造技術和雲計算技術。

“雲計算對中國下一代IT非常重要,我要立足本土創新,也要和國際結合,才能建設下一代中國生態系統。”田溯寧告訴《財經》記者。

而對於中衛市政府來說同樣如此。他們希望亞馬遜的落地吸引大量其他中國企業將雲服務遷移至中衛,同時,其爭取來的土地、稅收、水電價格、帶寬等優惠政策將會“普惠”至其他中國企業,最終讓中衛實現“鳳凰城之夢”。

而對於故事的主角亞馬遜,他們不願意妥協,同時強調強有力的控制。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對亞馬遜AWS的重要性。亞馬遜雲計算業務2016Q2營收28.86億美元,同比增長58.2%;運營利潤7.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5.4%。而亞馬遜公司整體運營利潤為13億美元,這意味著AWS貢獻了亞馬遜公司約55%的運營利潤,超過電商等其他業務的總和。

2013年,主管亞馬遜AWS業務的高級副總裁Andy Jassy曾表示,貝索斯和亞馬遜其他高管都相信,AWS未來將成為亞馬遜最大的業務。

“雲是整個西部崛起故事中最扣人心弦的一環,膽小鬼玩不起。”一位參與其中的人士稱。然而,所有的這一切,都隨著政策的調整而驟然生變。

政策突變

政府希望亞馬遜變成一條鯰魚去攪動這個市場,告訴大家什麽是好的雲服務,什麽是好的標準,然後讓中國的企業效仿。但同時,政府會“把它關在筐子里”。

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自2016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分類目錄把雲計算基礎設施納入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此業務屬於增值電信業務,為國家強監管領域。

這意味著,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外來資本只能作為技術合作方提供技術支持,不能參與實體運營,不能接觸客戶數據。業務經營方必須是內資有經營許可的公司,比如光環新網、雲基地、世紀互聯。

此次新政的發布讓亞馬遜AWS之前對中國雲業務所設計的落地計劃無法繼續實施。

在寧夏中衛開展雲基地建設的同時,從2014年起,亞馬遜AWS在中國的業務也開始“試探性”開展。其向中國企業提供“有限預覽”服務——這是亞馬遜AWS的獨創,意味著服務還處於測試階段,未提供商用。

最初,亞馬遜“有限預覽”的合作夥伴有兩家——光環新網(300383.SZ)、網宿科技(300017.SZ)。二者分別向亞馬遜AWS 提供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和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亞馬遜強調“無限的合作夥伴”,其從一開始就不準備通過綁定一家中國企業實現落地來提供商用。

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業內更認可的是微軟和世紀互聯(NASDAQ:VNET)的合作模式——微軟在“後方”,為軟件提供方和技術支持方,世紀互聯在“前端”,負責全部運營工作,雙方互相綁定、利益共享。

而亞馬遜則試圖采用一種更為取巧、也更為危險的做法,其將雲服務切成三部分,由亞馬遜自身、光環新網、網宿科技一起在“前端”為客戶提供服務。

一位接近光環新網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亞馬遜AWS並不希望客戶數據、軟件、服務器等在第三方手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其核心競爭力。

一位光環新網的高層告訴《財經》記者,無論對於世紀互聯還是光環新網而言,它們本質上都是充當“開發票的功能”。

亞馬遜AWS在過去幾年間陸續進駐了新加坡、東京、悉尼、首爾、孟買、愛爾蘭、法蘭克福等國家地區,但只有在中國,其采用了“有限預覽”這一特殊業務形式。

一位長期和亞馬遜AWS及監管部門打交道的人士表示,亞馬遜在中國落地艱難,正是因為其要按其全球統一標準在中國市場經營,而不是去適應中國市場目前的獨特性。“他們過去幾年花了很大力氣去做政府關系,他們始終認為自己可以搞定政府。”

接近微軟Azure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微軟希望建立一個經得住法規變化考驗的模式,因為這會讓他們處於更好的競爭狀態。

於是,當微軟、阿里雲、金山雲等公司在華積極拓展雲業務時,亞馬遜依然忙於與政府的博弈。其合作夥伴網宿科技在與亞馬遜合作一年後退出。上述人士透露,網宿退出原因有二:和亞馬遜AWS合作收益太低;其次,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他們不想長時間承擔政策風險。

但2015年底新規的出臺直接讓亞馬遜的努力落空。2016年5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亞馬遜AWS停業整改。8月,亞馬遜AWS通過與光環新網簽訂《運營協議》在北京落地,亞馬遜授權光環新網在北京及周邊地區提供並運營亞馬遜雲技術及相關服務,至此整改完成。

“AWS最終和光環新網的合作其實是AWS對中國市場的一次低頭。”上述人士說。

值得註意的是,亞馬遜AWS此次聯手光環新網,其雲服務只能實現北京及周邊區域的覆蓋,真正能讓亞馬遜AWS馳騁中國的,實際是它的“西部大工廠”。但在中衛,情況更為複雜。

據一位接近中衛市政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新規出來後,寧夏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和亞馬遜AWS談合作模式的合規性,亞馬遜AWS對此避而不談,相反,亞馬遜AWS催雲基地轉賣數據中心產權。

在雙方最初協議中,雲基地承諾幫亞馬遜AWS代建數據中心,以此作為條件,亞馬遜AWS承諾讓雲基地作為其在中衛的運營合作夥伴。然而目前亞馬遜在北京完成了整改,但是在中衛市,其依然希望可以在新規下迂回。

一位與亞馬遜合作過的人士表示,亞馬遜總部始終覺得,在中國,亞馬遜只需要一個白手套而非一個真正的合作夥伴。

“但微軟和世紀互聯這種合作方式真的成功嗎?”上述人士稱,微軟在中國雲業務和其全球產品相比,落後很多,原因在於這種特殊的合作方式讓其技術、運維的統一性不夠,也間接導致微軟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不及本土的阿里雲。

上述人士稱,亞馬遜AWS認為中國業務應采用亞馬遜全球通行的模式來運營,因為其全球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最高效的運營方式。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多番博弈本身並沒有錯,但不可否認,這次強行整改,將讓亞馬遜重新學習如何與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合作。

萬新恒則對《財經》記者表示,中衛市政府一直堅持“依法依規,可管可控”的合作底線。新規出來後,亞馬遜AWS出現“討價還價”的情形,但萬新恒表態:“我們寧可這個項目不要,也要按照中國新修改的法規執行。”

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亞馬遜AWS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企業,一方面,它所在領域特殊,涉及國家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出於產業培育的考慮,政府希望讓亞馬遜AWS進入中國,攪動這個市場。

“你和其他合作方打交道可以強勢、可以弱勢,但和政府打交道,只有一種方式,就是要合規。”上述人士稱。

田溯寧對《財經》記者表示,現階段把雲計算當作電信增值業務來監管,能否適應世界變化還不可知。另一位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告訴《財經》記者,監管政策的明確性和穩定性對這個新興產業極其重要。目前監管政策缺乏可操作的細則,同時,國家拿IDC牌照來監管雲服務,事實上是用舊有政策來監管新事物。

“如果監管政策始終不明朗、不清晰,對於亞馬遜這樣的外資企業而言,其在中國的投資必然出現回縮,就像微軟、谷歌一樣。而這個產業也會變得極其脆弱。”他說。

圓夢鳳凰城

“中衛市為亞馬遜爭取的所有條件,實際上是共享的,對於未來落戶中衛的其他中國企業來說,都是‘最惠國’待遇。”

“對於亞馬遜而言,最重要的是可以全部控制它的雲業務,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進入中國能夠落地。”一位接近亞馬遜的人士稱,亞馬遜基於寧夏基礎設施提供全面商用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進一步確定落地方式、合作方等等。

其目前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選擇的合作運營方是光環新網。但在全國範圍內,會選擇光環新網還是寧夏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尚未可知。

“本來亞馬遜可以按照協議與寧夏雲基地合作運營,但新規的落地,讓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一個更為聽話的合作方。”上述人士稱。

2016年8月1日,光環新網總經理楊宇航稱,在中國政策管理嚴格的體制下,如果亞馬遜有兩個主體在中國經營,肯定會有一些問題。

田溯寧對此不予表態。

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亞馬遜AWS原定於今年10月向全國開展業務,這一計劃會有所延遲。對此,亞馬遜AWS中國回複《財經》記者稱,“不方便答複。”

8月1日,楊宇航在回答分析師關於亞馬遜未來兩年具體業務規劃時表示,亞馬遜AWS暫時還沒有什麽指標,可能通過一年的運營下來,看看中國市場情況再做規劃。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亞馬遜AWS在中衛部署的三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已經建成。除了位於西部雲基地的一座(A3點),另兩座分別在中衛市的東南(D點)和西側(B3點)——這也是亞馬遜所獨有的運行模式。

普通數據中心是一個點,亞馬遜是三個點的布局,彼此相距32公里至42公里,以光纖直連,圍成一個近等邊三角形將中衛市嵌入其中。三個數據中心建造完全相同,便於分散存儲、互為備份和並行計算。這也是專為雲計算定制的新一代數據中心。

據中衛市政府提供的資料,亞馬遜AWS數據中心計劃投資150億元,周期五年,面積30萬平方米,容量40萬臺服務器。2015年工程共投資15億元,一期3.5萬臺服務器。五年內亞馬遜及其配套項目將產生多達773個-1553個就業機會和8億-15億美元的效益。

事實上,亞馬遜AWS和中衛的故事,影響範圍已超越交涉三方。不論從技術學習,還是政策優惠,亞馬遜AWS都客觀上為中國企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目前,在中衛市註冊雲計算及相關配套企業達140家。如微軟,一期計劃投資17億美元在中衛建設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投資25.9億元,建設總面積14萬平方米、規模1.6萬個機架的雲計算中心;中國聯通計劃投資14億元,建設擁有9300個機架的雲計算中心。

在中衛,由賽伯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譽成雲創就是和亞馬遜AWS一起發展起來的。

賽伯樂投資集團高級合夥人、譽成雲創董事長楊生浩告訴《財經》記者,早在2010年,賽伯樂就開始尋求投資一家企業做低成本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以降低中國雲計算基礎設施成本,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標的。直到2013年亞馬遜AWS宣布落戶中衛,其在數據中心選址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賽伯樂便“搭了個順風車”。

“亞馬遜作為全球雲計算巨頭帶來了雲計算基礎設施科學決策和建設的思想。” 楊生浩說。

他認為,過去中國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很粗放,且多為小規模機房,集中在北上廣地區。對比美國數據中心,布局與人口密度並無直接關系,科學選址、降低成本、大規模才是關鍵。

目前,譽成雲創已成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美利雲的控股子公司,致力於為以BAT為代表的國內大型政企客戶,定制並出租高能效、低成本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為奇虎360建設了2座大型數據中心,同時,譽成雲創在中衛還有6座數據中心正在籌備中。

楊生浩稱,博弈很久的中衛數據中心網絡帶寬問題終於2016年4月解決,奇虎360已完成網絡實測。“亞馬遜爭取的條件,實際上是共享的,是‘最惠國’待遇。”

中衛市緊鄰沙漠,世世代代難逃風沙的侵襲。“中衛曾創造人類逼退騰格里沙漠20公里的奇跡,開辟出了一片綠洲。”中衛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海清告訴《財經》記者,對於雲業務而言,他們的魄力也是一樣。據中衛市政府稱,在中衛建設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可把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壓到現在一半以下,運行成本壓到現在的40%以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這個行業從虧損走向盈利。

在科技業,一個常見的說法是:人們往往高估今後兩年的形勢,而低估未來十年的結果。很多科技人士相信,一旦雲計算進入實用,世界的計算基礎環境會變得像現在的電力網絡環境一樣普通。“企業應學會取舍一些基本功能,才能把主業經營得更好。這是一場雙贏遊戲。”上述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告訴《財經》記者。

田溯寧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這次亞馬遜AWS的落地對於整個中國市場意義重大,它既讓跨國企業重新認識中國,又讓本土企業可以學習創新經驗,同時,對於中國監管部門,也是進一步明確、完善監管法規的時機。

“過去幾年,外資在中國是一個收縮的狀態。同時,國家信息安全從未提到如此一個戰略高度。在數據、基礎設施這些敏感領域,強調網絡安全確實不為過,但如何去界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所應從事的行業,這也是監管部門要思考的。”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對亞馬遜而言,創新業務和政策之間的鴻溝往往需要通過很多努力才能填補,但如果因此就錯失中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大潮,那麽遭受損失的就遠不止騰格里沙漠綠洲上的那幾處數據中心了。

亞馬遜 雲計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52

第一財經哈佛醫學論壇:誰領中國大健康產業未來

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健康產業將面臨廣闊的前景。

10月19日,“第一財經哈佛醫學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哈佛醫學院的資深教授們,以及醫療行業負責人共同探討、分享了國內外大健康醫療產業的機遇和挑戰,為醫療產業的發展趨勢提供了建設性的借鑒。

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

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大健康是一個涵蓋醫藥、器械、醫院等多方面的概念,作為一家專業的財經類媒體,將繼續在該領域做細做深,為業內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務。”

上海美華婦兒醫院是一家專註於婦產科服務的醫院,成立一年多來,從營業額、嬰兒分娩量數量、盈利額等指標來看,都呈現25%左右的增長。

婦產科大夫出身的上海美華醫療集團董事長郭雨橋告訴本報記者:“未來10年,醫療行業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社會變革時代,總會出現3種人:引領潮流的人,順應潮流的人和逆潮流而動的人。而美華要做的是前者。”這註定是一種破壞性的重建的過程。而在這一解構-重構的過程中,除政策外,還需要重要因素因素:自由執業、醫生集團、互聯網、商業保險等。

私立醫院要做引領者,那麽公立醫院呢?

第一財經日報執行總編輯楊宇東(左一)與美華醫療集團董事長郭雨橋對話

目前,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正在進行一項大數據項目,對100萬+孕婦進行孕產期超聲,建立病歷大數據並對其進行分析,構建孕產期胎兒生長發育曲線模型等。對於精準醫療及大數據對未來醫療健康模式有很大影響。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告訴記者:“以前病例標準是采樣,過去定義標準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從小樣本數據推斷出整體樣本,這樣做不合適。而大數據的加入,可以使得數據更接近於真實。”

中國以5%的GDP來對13億人口的醫療需求進行保障,如今,全國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進入20世紀,受眾需求不斷變化,醫療體制或醫療模式也在不斷變化,現在政策最需要保障的就是全國高水平合格醫療人才的培養。”複旦大學副校長兼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表示。

私立醫院是進入20世紀才大肆出現的事物,醫生集團的模式更是近幾年才出現。

圓桌會議

隨著政策和大環境的寬松,行業的流動性增加。段濤表示,“我們醫院就是搭好平臺,讓英雄有用武之地。平臺模式向所有人開放,既對像張強醫生集團這樣的醫生開放,也對像平安健康險這樣的機構開放。未來一定是資源整合的時代,而不是自己顧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對此,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表示認同,一個正常的醫療生態包括三個因素:醫療機構,醫生,保險。三者既相互支援,也相互制約郭醫生要做的是把平臺做好,而我們要做的是把服務做好。我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就像是“戀愛關系”,各自表現得都特別好,受惠的是患者。一方獨大就會有問題,一定要保持住一個平衡。中國公立醫院存在的問題是醫院獨大,另外兩方的動力就不足。

平安健康險總經理毛偉標笑稱,醫療機構是服務方,保險是付費方,我們雙方的合作關鍵在於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利益平衡點,為病患提供優質服務。

對於醫藥行業投資人而言,把握未來方向尤為關鍵。金浦醫療創始人吉冬梅認為:“醫生創業首先要找到那片“藍海”。創業者需要具備堅持不懈的學習、善於擁抱變化、吸引優秀人次等特質。”

伴隨著“十三五”規劃和 “健康中國”等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的啟動,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已然進入全新階段。健康中國的內涵,不僅是確保人民身體健康,更是涵蓋健康環境、健康經濟、健康社會在內的大健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13

全國大範圍寒潮來襲 未來三天北京將進入“速凍模式”

21日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中央氣象臺11月21日06時發布寒潮橙色預警

預計,受寒潮影響,21日至24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自北向南先後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平均氣溫將普遍下降6~10℃,其中,華北東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漢、江南大部、華南北部以及四川東部、重慶東部、貴州中東部等地氣溫將下降12~14℃,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湖南中西部、廣西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伴有4~6級偏北風,東部和南部海區風力有7~9級。

11月24日淩晨,華北平原北部最低氣溫將達到-10℃左右,最低溫度0℃線將位於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將達到4~8℃。

另據新華社消息,近日北京氣溫將現"斷崖式"下跌,未來三天北京將進入"冰窖模式"。今天午後起,北京的降雪將逐漸結束,雪霽,北風迅速接班,達到四級左右,陣風六七級,刮到身上將刺骨寒冷。同時,本周氣溫下跌分外“狠絕”,呈現“斷崖式”下跌,本周的日平均氣溫將全部在0℃以下,十足十地開啟“冰窖模式”。 具體來看,本周二白天最高氣溫-3℃,夜間最低氣溫-11℃,為最冷一天。下周三和周四也不遑多讓,最高氣溫都是-2℃,最低氣溫均為-10℃。下周二、三的日平均氣溫僅有-7℃和-8℃。本周最低氣溫可能會接近或跌破歷史同期的最低氣溫。

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過程降溫預報圖

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過程最低氣溫預報圖

預計,21日08時至23日08時,甘肅東部、寧夏、陜西、華北大部、黃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南北部和西部、江漢以及四川東部、重慶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出現8~10℃降溫,其中,黃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江漢東部和北部以及河北東南部、湖南北部等地局地降溫超過12℃。上述地區伴有4~6級偏北風。23日淩晨,最低溫度0℃線將位於江漢南部至江淮北部一帶,華北平原最低氣溫將達到-6~-12℃。

防禦指南:

1、人員要註意添衣保暖;在生產上做好對大風降溫天氣的防禦準備;

2、門窗、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大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 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3、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通知戶外作業人員註意安全;

4、留意有關媒體報道大風降溫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進一步措施;

5、交通、公安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道路結冰應對準備工作。

此外,中央氣象臺11月21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雪藍色預警

預計,21日08時至22日08時,河北東南部、山東西北部、山西東南部和中部偏南地區、陜西中部、甘肅隴東南部及南疆西部山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其中,南疆西部山區的局部地區有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2~5厘米,局地可達8厘米以上。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的應急工作;

2.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當加強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3.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將戶外牲畜趕入棚圈餵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