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3 AppleDaily
| ||||||
鐵 達尼號97年前處女航撞冰山沉沒嘅最後生還者迪恩(Millvina Dean),在大前日與世長辭。當這艘號稱「永不沉沒」嘅郵輪撞向冰山時,迪恩只有兩個月大,當時船上貴賓正在飲酒唱歌跳舞傾偈,樂團正在演奏悠揚音樂, 同時亦有唔少賓客在房間瞓緊覺,結果這場驚世災難中,葬身於大海的罹難者竟達1517人,倖存獲救者則只有706人,而且多是老弱婦孺,當中體現唔少人性 之偉大。所謂意外,即係意料之外,最鍾意喺你毫無防範之時,殺你一個措手不及。今時的美國,與當年的鐵達尼號頗有相同之處,表面上都係極盡豪華穩如泰山, 原來都係不堪一擊。鐵達尼號用咗兩個幾鐘頭沉晒,美國又要苟延殘喘多久,才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呢?當前的金融危機,教人體會不少人性唯利是圖之醜惡。 睇實美國十年債息 美 國金融界在次按爆煲前,一片歌舞昇平,就算爆緊煲,美國政府同財金官員有如大合唱,統一口徑異口同聲叫大家唔使怕。到了今年,在狂印鈔票發債救市嘅環境 下,仍然有36間地區銀行及大量企業倒閉。當百年老店GM(General Motors)都已經變成另一家GM(Government Motors),仲有幾多人相信華府可以成功將車廠起死回生?也許投靠中國仍可有機會讓其借屍還魂,在陽間闖多一陣。隨着鐵達尼災難最後一位生還者過世, 我們已不能再找到第一身經歷之描述,最後的記憶會否從此消失,視乎人們對該段歷史的重視。究竟好了傷疤忘了痛嘅人有幾多,唔難統計,只要睇睇身邊次次股災 都有份嘅投資者有幾多,就可知「有賭未為輸」嘅威力。本月正值半年結,基金經理唔一定要刻意Mark-to-Market,尤其是能夠成功勝利大逃亡者, 更會黑心啲希望個市快啲回,可以有機會翻炒。6月凶險之處係大行報告紛陳,上周話地產股到價,本周可以再出報告看好;剔出確信買入,但係叫你繼續買,荷媽 金句「耳聽三分假,眼看未為真」,任你點相信建國60周年穩定會繼續壓倒一切,都要盯緊十年期債息,一旦衝破4厘就會好大鑊,資金有可能由股滙商品市場海 水倒流,唔識睇就望住近期弱不禁風嘅美元幾時出現回馬槍,資金始終有腳,而且不會永遠單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胡孟青 |
| ||||||
當缺工延燒中國華東,科技大老接 續拋出回台設廠、打造無人工廠的話題,缺工不再是科技大老的煩惱,而是所有想進入科技業的求職人才,與所有科技業投資人都應該研讀的課題。 撰文‧賴筱凡 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卻發生了一個大問題,讓多數電子業大老闆今年農曆過年都無法安心休假,那就是大陸缺工! 缺工的問題有多嚴重,從電子五哥給員工優惠出手越來越闊綽,就可以小見大。不僅仁寶年前就祭出抽汽車留人,年後為了獎勵績優員工;富士康更是大舉在山東省 煙台買下八百七十戶套房給績優員工,甚至連裝潢都有補助。 大陸缺工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早在去年十月,電子業還在出貨旺季時已嗅出端倪,在電子業紛紛從沿海拉長戰線進內陸時,就已傳出這樣的耳語: 「現在華東缺工很嚴重,聽說華碩薪水開到一千三(百元人民幣),都找不到工人。」說這句話的,是一家老牌科技廠的執行長,以前當地勞工的月薪一個月是人民 幣八百元,去年卻已悄悄漲破人民幣千元大關,出現捧著錢還找不到工人的窘境。 工資漲價,相對稀釋營業利益率缺工的情況從每家科技公司年終尾牙必談缺工,甚至逼得鏡頭大廠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在法說會上說出重話:「大陸缺工問題嚴重, 不得不考慮將新的生產線和廠區移回台灣。」因為缺工,讓大立光空看訂單湧入,卻受限產能沒法接,最後比較低階的VGA(三十萬畫素)訂單只好拱手讓人。 但大立光並不是受到這波衝擊最嚴重的,因為從花旗環球證券的推估,大立光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達一八.一%,但同樣是零組件廠的可成、閎暉和新日 興的勞動成本比率卻更高,分別達二七%、二一.七%和一六.五%,未來只要大陸工資每調漲一○%,閎暉的營業利益率就會被稀釋一一.四%,可成也會有八% 的影響。 即使是營業利益率水準相近的NB代工廠與EMS(專業電子代工)廠,也難以避免受到衝擊。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廣達、仁寶、緯創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約是一%,鴻海也只有三%,但勞力需求明顯多很多的鴻海,在工資每調漲一○%,營益率可 能因此衝擊七%,甚至摩根士丹利證券更指明,最直接的是連EPS(每股稅後純益)都會減少一到九%不等。 缺工已經讓科技業從上到下都拉警報,因為缺工讓零組件出不了貨,就出現零組件缺料問題,缺料就讓零組件價格墊高,代工廠的毛利更堪憂,導致最後的終端產品 出貨都有問題。 光從高盛證券報告來看,五大NB代工廠的出貨預估向下修正○.四到○.六%不等,影響的是宏碁、惠普等品牌廠今年的NB一哥之爭。 以工引資,﹁拓荒﹂條件十分優渥這些數據乍看之下有些驚人,因為缺工不再是電子廠大老闆要煩惱的問題,就連每個大小投資人都跟著擔憂。然而,這次大陸出現 缺工不再是短暫的議題,而是結構問題,這也讓台灣廠商紛紛忙著找解決之道。 跟中國政府關係好的,就忙著打點關係,因為可能一通電話,就能獲得當地政府載來一車車的工人,解決訂單出不了貨的燃眉之急,但內地城市要開發,內地省市政 府張著「大西部拓荒」的旗子,他們開出的條件更優惠,「我們『以工引資』,來內地設廠,先保證給你工人,再談租稅優惠。」廣西北海市副市長彭鳴達豪邁地 說,因廣西北海是二線城市中唯一靠海的城市,是通往東協最近的出海口。 但是,沒門路的廠商怎麼辦?大陸找不到工人,那就從台灣運過去。這樣的趨勢令人跌破眼鏡,一位大陸台廠供應鏈的主管透露,為了解決缺工問題,工人又搶手, 所以台廠開始從台灣找人,報到地點就直接設在大陸,食宿都由台廠負責。 只是這樣的情況聽在華碩人資副總張天寶耳裡,他笑了笑,「成本划得來嗎?」若把大陸勞工目前高漲到逼近人民幣兩千元的月薪,對比台灣作業員的月薪,確實有 成本差距,但當訂單出不了貨時,要賠的是更大筆的違約金,甚至是一家企業的商譽及來年的訂單,所以從台灣運工人到大陸上工的情況,就這樣應運而生。 這從求職網站上也能見微知著。過去在求職網站上,科技廠徵赴大陸工作的職缺,大部分都是主管階級,不管是工廠主管、業務主管也好,通篇都是主管階級的需求 為主。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打開求職網站,科技廠密密麻麻的職缺中,卻開始見到不少廠商在徵求作業員,職務需求直接挑明得到大陸工作,即使薪資不如以往赴陸主管 的高,卻成為求職市場的新活水,這樣的趨勢,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回台設廠,牽一髮動全身正因大陸勞動結構出現不均衡的問題,這也讓台灣的科技廠不得不開始思考解決之道。 最直接的就是調漲工資,只是調漲工資就得面臨成本增加問題,在每家科技廠紛紛舉行招工會之際,調漲工資可能還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大廠口袋深,沒有資金後盾 的小廠,怎麼付得出高額工資?這也是為什麼年後抽機車、給高額加班費等五花八門挽留勞工的舉動一一出籠。 此外,沿海缺工問題更加快了電子廠內移的動作,在惠普率先進入重慶設廠後,鴻海、廣達、英業達跟著搶進,偉創力、光寶都是緊接著要前進重慶的廠商。 內陸城市擁有的勞力後盾與租稅優惠,比沿海城市的投報率更高,於是,重慶、武漢、瀋陽等內地大城市與二線城市開始遍地開花,成為吸引科技業搶進的新投資天 堂。 為了進可攻、退可守,早些年前進越南設廠的台廠,金融海嘯喊卡停工的,也開始復工建廠,就為了防範一旦缺工之火燒不盡,還有同樣勞動成本也低廉的越南可退 守。 而部分廠商也開始調動,降低勞動力吃緊的華東地區產能,而是把訂單轉到華南或是華北工廠,甚至考慮大規模自動化,降低勞動成本,讓缺工問題不再成為台廠出 不了貨的夢魘。 至於回台灣設廠,在林耀英疾呼產能擠爆了之下,也成為台商心裡解決缺工的一個選項。 同樣需要大量勞力的機殼廠可成,也漾起回台的新漣漪,「誰不想回來?大立光想回來設廠,我們也想回來啊,但是仁寶、廣達不回來,我們的客戶都在那裡,回得 來嗎?」可成發言系統說,在中國找工人從兩、三天補齊,變成要一周才能找到人,大陸自由人力市場明顯出了問題,所以,回台灣設廠也可以是一個選項。 一個缺工問題,讓世界工廠的光環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快速開發下的隱憂,台灣科技廠要如何因應,則考驗著每位科技大老的智慧。 |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4248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帥亮五金製品廠老闆熊春走佬」。羊城晚報記者近日獲悉。據瞭解,這是目前佛山出現的首家倒閉的LED企業。
帥亮老闆走佬
11月10日,記者來到帥亮所在東村工業區。在一片荒地中,幾排二、三層樓高的廠房構成了這個小小的工業區。大部分工廠面積只有幾百平方米。一位帥亮 內部員工透露,帥亮之前主要生產傳統燈具,大約今年7、8月份,老闆拿到一筆LED訂單,於是開始向LED「轉型」,但是隨後訂單減少,出現了後來的場 景。
「這家企業6、7月份還在生產傳統燈具,到了8月份就轉型做了LED,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對於帥亮的倒閉,昭信董事長梁鳳儀直言「不可思議」!
「一個產品光是研發就需要一年半,怎麼可能一個月就能轉型」?!梁鳳儀說。梁鳳儀所在的昭信是佛山知名大型LED企業之一。「僅一個破壞性試驗,就需 要把路燈泡在水裡一個月,達到不滲透、不滅不破不掉才能拿到路上裝。一個月之間就轉型到LED產業,如何可能」?梁鳳儀說,她2006年開始考慮轉 型,2007年10月著手對LED產業進行調研、技術探討;2009年年初開始做樣板工程,及至2010年才開始全面鋪開生產。
倒閉暗潮洶湧
帥亮的「轉型」失敗絕非孤案。
「深圳很多LED企業是從電子企業轉過來的。看到LED有錢賺了,大家一窩蜂地跑過來。他們不講品質、沒有核心技術,這樣的企業不倒才怪」!11月9日,深圳皓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先生告訴記者。
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殿甫首次透露,根據他的調查,今年以來,深圳已有80多家LED企業破產或被清盤。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東莞、中山。「在東莞,我們也遇到類似情況。有些企業前兩個月還在和你打交道,但過兩個月就已經不見了」,皓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另一位負責人肖先生說。
中山市古鎮被譽為「中國燈飾之都」,LED大潮席捲而來,一夜間,古鎮幾乎家家都開始轉型做LED。「家家都在做,好像不做LED就落後了」,廣東省 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敦修告訴記者。但是,隨著今年國外訂單的萎縮,紅火的日子未能持續下去。有業內人士稱,今年以來,中山約有一成的LED企業倒閉。
| ||||||
五月二十四日,位於台北一○一、試營運兩個多禮拜的德克士炸雞正式開幕。頂新集團的兩位董事長皆出席慶賀,「二董」魏應交是台北一○一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四董」魏應行則是專門負責集團內的餐飲連鎖事業,兩人同時現身,可見得對德克士的重視。 尤其魏應行,更是難掩興奮之情,當天清晨六點就爬起來想致詞內容。魏應行對餐飲事業非常投入,而且本身就是美食愛好者,特別喜歡逛夜市、嘗小吃,來搜尋美食靈感。有時候晚上想到美食或新口味等,還會興奮得睡不著,並立刻打電話給研發人員,希望把想法或產品導入旗下餐飲事業,如德克士、康師傅牛肉麵、布列德麵包店,甚至是全家便利商店的熟食與便當等。 魏應行認為自己能結合事業和興趣,是很幸福的。但相較於在中國經營有成的德克士風光返台,喊出七年開一百零一家店,反觀關係企業味全旗下布列德麵包,在台經營六年仍虧損,目前正要移轉給頂新集團,由魏應行親自操刀。現就看這位愛好美食的董事長,如何發揮經營實力,讓布列德像德克士一樣賺錢,不再是「甜蜜的負擔」。 |
相關部門正指導籌建海上絲綢之路銀行,該行擬註冊資金人民幣50億元、私募1000億元投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沿岸相關項目,馬來西亞等多個東盟國家將參與該行建設。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開發銀行後,中國繼續推動構建地區投融資平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海上絲綢之路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是海上絲綢之路銀行建設的主要參與機構。據中證報報道,該基金管理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心計劃私募1000億元人民幣投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沿岸國家、地區、城市和企業相關項目,從中國到非洲沿海沿岸各國建設“中非海洋漁業合作基地”,包括在馬來西亞及馬六甲海峽沿岸建設碼頭港區與城市綜合體等項目。
即將召開的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推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相關政策,從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商貿物流、沿邊金融等方面推進與東盟國家合作。
今年7月15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議上,五國領導人簽署《福塔萊薩宣言》,決定成立開發銀行,並建立應急儲備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設在上海,這是上海成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最新里程碑。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中國主導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成立。中國與多國接洽,提議將亞投行註冊資本擴大一倍,增至1000億美元。
發展中國家存在極大的基建資金缺口,金磚開發銀行和亞投行都將能緩解這一資金問題。
雖然此前並非沒有國際金融機構總部並未落於最大出資國的先例,但中國仍是亞投行總部最有可能落戶的國家。
| ||||||
十四年前,日本軟體銀行社長孫正義,極力說服馬雲接受資金挹注,因為他在馬雲的眼神裡發現,「有一種動物的味道」。 而隨著阿里巴巴一路茁壯,敏感的主導權問題讓兩人展開枱面下的較勁。 撰文‧孫蓉萍 不管你喜不喜歡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社長孫正義,對於他的投資眼光,多數人只能自嘆弗如。因為中國阿里巴巴集團九月十九日將在紐約證交所掛牌,而出資超過三成的最大股東軟銀,十四年前投資的二十億日圓(約新台幣五.七億元),如今預估獲利將達到五兆日圓左右(約新台幣一.四兆元)。 軟銀的股價也因此水漲船高,九月十六日上漲三.九八%,收八六九八日圓,總市值則超過十兆日圓,僅次於豐田汽車,排名日本第二。且分析師認為,目前軟銀股價還未充分反映阿里巴巴的價值。 原本軟銀對阿里巴巴的出資比率為三四.一%,掛牌後阿里巴巴股權調整,比率降到三二.四%,投資報酬率仍可能高達二千五百倍。而十四年前的這項投資決策,孫正義只花了五分鐘。 時間拉回二○○○年初,孫正義回憶兩人結緣的場景:「當時我去中國,和二十家年輕企業面談,每家大約都談十分鐘;其中只有一家,我聽了五分鐘就決定投資,那就是阿里巴巴。剩下的五分鐘,換成我說服馬雲,請他一定要讓我投資。當時阿里巴巴營業額幾乎是零,還在負債中,也沒訂出商業計畫,可是我還是希望他務必要接受我的投資。」在這之前,馬雲已經被創投公司拒絕了三十八次。 孫正義是伯樂 沒看數字、簡報 就決定投資「我就是有一種預感,覺得馬雲會壓倒性地成長。他沒給我看數字,也沒有簡報資料,只透過談話,以及眼神交換,我就決定了。他的眼神,有一種動物的味道。」聽起來很玄,不過孫正義當年投資美國雅虎時(當時只有五名員工),也嗅到這種味道。一九九六年軟銀對美國雅虎出資比率曾高達三七%,九九年起陸續賣出,獲利逾二千五百億日圓。因此,日本人稱他為「天才投資家」、「煉金師」。 《今周刊》向軟銀詢問「孫正義是否會繼續持有股票」,軟銀的回答是:「目前正在緘默期,無法回答。」但孫正義在五月七日發布軟銀一三年度財報時曾提到阿里巴巴說:「IPO(首次公開發行)後也不打算賣股票。」他說:「當然不是永遠不賣,但是阿里巴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他強調阿里巴巴是非常特別的存在,因此軟銀旗下的企業約有一千三百家,但是孫正義親自當董事的企業,除了軟銀,只有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 隨著阿里巴巴愈來愈茁壯,兩家公司也在枱面下較勁。孫正義五月七日對於阿里巴巴的淨利和成交額表現非常滿意,第二天,軟銀的股價卻下跌。原來阿里巴巴在上市申請書中,限制軟銀的權限。 馬雲護主導權 刻意限制投票權 卻不撕破臉一般來說,只要有三三.三四%以上的投票權,就能在股東會上行使重要議案的否決權。軟銀對阿里巴巴卻沒有這個權利,因為上市申請書中規定:軟銀持股中超過三○%的部分,投票權交給一家由馬雲和蔡崇信掌管的股權信託公司。《東洋經濟週刊》指出,阿里巴巴前幹部甚至推測:「這次在美國掛牌,應該也希望藉機降低軟銀的影響力。」對馬雲來說,淘寶帶動阿里巴巴快速成長,半數以上股權卻由軟銀和雅虎掌握,實在是件麻煩事,於是他開始設法奪回主導權。例如他將支付寶的股權轉移到他自己出資的企業旗下,使得淘寶等網購業務和支付寶等金融業務,不論是組織面或資本關係面,都完全分離。 軟銀和雅虎自然不樂見自己的權益受損,於是三方協商後決定,收益抽成辦法為抽取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支付寶母公司)整體稅前盈餘的三七.五%,抽成範圍擴大到旗下其他事業,收益可望更高。看到阿里巴巴飛躍成長,大股東的想法也愈來愈複雜,開始動作不斷。 七月十五日,馬雲出席軟銀二○一四年世界大會,兩人在台上握手、擁抱,關係親密。孫正義雖有恩於馬雲,但兩人的關係,目前看來有點微妙。一般認為,或許阿里巴巴正在等一個擺脫軟銀的良機。 市場人士也正在密切關注孫正義的動態。短期內不賣的理由是,與其賣股票還要付企業稅,不如用股票當擔保來向金融機構貸款。當然這是阿里巴巴股票會上漲的情況下;如果成長趨緩,什麼時候賣都不奇怪。而且,有了大筆資金作後盾,孫正義極可能再出手收購企業,畢竟孫正義的字典裡,只寫了「收購」兩個字。 沒有軟銀 就沒有阿里巴巴——軟銀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關係2000年. 軟銀以20億日圓對剛成立的阿里巴巴出資3成以上2008年. 軟銀與阿里巴巴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2010年. 雅虎日本和淘寶合作,兩國消費者可以互相購買對方的商品2012年. 上述合作喊停2013年. 雅虎日本學習淘寶的商業模式2014年. 雅虎日本購物與支付寶合作 整理:孫蓉萍 |
58同城:四處的出擊,不得不的2.0 作者: Eastland 最近一年時間以來,58同城是最活躍的互聯網公司。獲得騰訊4億美元投資、收購安居客、參股e代駕、與宿敵趕集網合並……在5月8號“生日”當天,58同城發布了金融發展戰略及金融理財品牌——58錢櫃。同日,58同城還宣布了對中華英才網的收購。據姚勁波自己統計,58同城上市18個月,投資並購14家企業,投資總額達16.66億美元,差不多每個月對外投資1億美元。 姚勁波為何忙不叠地“布大局”、“打大仗”?與搜房、易車、前程無憂等垂直網站相比,58同城有無優勢? 先來看下58商業模式的基本面。 營收增長迅猛 58同城是國內最大分類信息網站,為本地商戶和消費者提供房屋、就業、二手物品交易等信息發布服務,“同城”二字由此而來。 58同城的營收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發布信息的商家貢獻的“會費”,二是網絡的廣告收入。兩項收入增長較為均衡,2014財年,58同城會員費和廣告費收入占比分別為52.5%和47.2%。 ![]() 推動會費收入增長的自然是會員數量。2010年、2011年,付費用戶分別為1.7萬和8.6萬。到2014年4季度,付費用戶數達60.5萬,戶均繳納65.8美元。 ![]() 不過,58同城付費用戶的增速卻呈振蕩回落,2014年Q4的環比增速僅為8%。 ![]() 網站的用戶不是來看新聞的,就是來找租房、招聘信息的。而付費會員不僅貢獻了營收,還給網站帶來了讀者要看的內容。2014年Q4獨立訪問用戶數達3億。有了流量,58同城順理成章地做起了變現生意,賺取不菲廣告的收入(模式與百度競價排名類似)。 2011年,58同城營收僅為1100萬美元,2014年達2.6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89%! ![]() 搜房、前程無憂等垂直網站的模式與58同程類似。它們的主要收入都包括兩個部分:首先由B端用戶(商家)付費發布信息;然後,用這些信息吸引C端用戶(網民),形成精準的流量(如求職、租房、買車),進而通過收取廣告費將流量變現。 與趕集合並效益被高估 58同城的流量生意看起來很妙,前提是B(商家)自動把信息發布到網站,C(用戶)自動上來瀏覽。世界著名的生活信息網站Craigslist就是這樣,員工不到40名,日均PV超過6億。 但中美國情差異註定了58同城不會有Craigslist的幸運:Cragslist是美國小業主自己上來註冊,58同城得雇用數千勤奮的地面銷售人員去“掃街”,一家一戶地推銷;美國人在網站發布的虛假信息不多,58同城要通過專設的信息審核部對每天數百萬條信息進行審核(從開始填寫信息到發布成功,要經過5道過濾,包括人工審核);美國用戶有問題可自行解決,大不了看看Q&A,中國會員要打電話,58同城只好跑到天津泰達建立了一個有500個座席的電話呼叫中心…… 在中國的國情下,58同城的增長策略就是一手在線上買流量,讓C光顧網站。另一手到線下“掃街”、“地推”從眾多B中發展、維護付費會員。 2C的營銷分為兩個部分:線上從百度等引擎購買流量,線下通過傳統媒體打廣告(例如請楊冪代言、每天在地鐵喊上百次:五~八~同~城~~~)。 2B的營銷費用則耗費於龐大的線下代理人團隊及呼叫中心等服務系統。 ![]() 2011年,市場營銷支出一度占到營收的241%。好比每賣一個10塊錢的肉夾饃,要花24.1元來宣傳、促銷、發獎品。媒體稱58同城“花錢買營收”一點沒錯,而且價錢高得離譜。 好在隨著營收的增長,雖然市場費用絕對值創下新高(2014年達1.8億美元),占營收的比例已縮減到68%。 ![]() 2012年,58同城發展並維護一家付費會員的成本為84美元/季度,而會員繳納的會費僅為79美元/季度;2013年,付費會員的成本、收益分別為48美元/季度和66美元/季度;2014年,會員發展、維護成本又上升到50美元/季度。 ![]() 與趕集合並後,壓縮2C、2B營銷費用的空間非常有限。 在線上,流量要向百度們買,而關鍵詞的價格不單單是趕集和58兩家抄高的。未來趕集不參與競價,搜房、易車、前程無憂等大小玩家不會讓58同城低價獲得“租房”、“買車”、“招聘”這些關鍵詞! 在線下,假如楊冪、謝娜各喊100次給兩家網站帶來的UV數都是100。讓楊冪一個人喊100次,給合並後的58、趕集帶來的UV絕不會是200。要保增長,廣告費就不能太省。 最後,通過地推團隊的人員優化、減少摩擦、價格戰,市場費用會有所下降。但商家還得一戶戶去談,會費要一單單去收,服務一刻也不能停。付費用戶規模不減,費用降不了多少。 總之,在1.0版的增長策略下,58同城已經沒多大潛力可挖,即便合並了趕集,營收增長、利潤增厚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趕不上“子集” 搜房網、安居客、易車網、汽車之家、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商業模式與58同城大同小異,只不過它們各自耕耘的垂直領域是58同城“勢力範圍”的“子集”。但“子集”們賺錢的本領卻高於58同城。 2014年,搜房、易車、前程無憂在垂直領域的營收分別為44億、25億和18億,而58同程在房產、汽車、招聘、家電、家政、休閑娛樂、婚慶攝影、搬家、團購、交友、寵物、周邊遊等十幾個領域統共取得的營收為16億。 ![]() 既然大家做的都是流量生意,58同城營收不趕不上“子集”還得從流量找原因。 根據Alexa數據,58同城、前程無憂、搜房、易車日均UV(獨立訪問數)排名分別為中國第76、135、161和6024名(以上均為月均值)。58同城日均PV(頁面瀏覽量)約5500萬,前程無憂約為3500萬、搜房網約為2200萬、易車約為50萬(以上均為月均值)。 可以看到,通過不惜代價的導流,58同城的流量已經壓了“子集”們一頭。營收收入不及子集的原因不外兩個:一是流量的質量(轉化率低),二是在變現潛力大的領域及地域流量不足。58同程把招聘、房產、汽車等各個領域的流量加起來才超過前程無憂和搜房,而且這些流量分散在全國各地,單單在招聘、房產領域和北、上、廣等重點地區,58同城流量則遠遠落後。 帶寬成本去哪兒了 還有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就是58同城帶寬成本超低。 網站的營收成本主要消耗在網站(帶寬、運維人員、設備折舊等)和內容兩個方面。2014年,58同城毛利潤率高達95%,而搜房、易車、前程無憂分別為79%。76%和73%。帶寬費用是營收成本的子集,毛利潤率高則營收成本低,意味著帶寬費用低。 ![]() 2014年,搜房營收折合人民幣43.6億,營收成本高達9億。搜房具有明顯的媒體屬性,而且自己采集房源的比重越來越大,營收成本高是自然的。但前程無憂基本沒有媒體屬性,營收僅比58同城高11.5%,但主要由帶寬和網站運維費用購成的營收成本卻比58同城高414%! 58同城的流量成本哪里去了?是由區域代理商分擔了?或是轉嫁給VIE結構中的其它實體? 被迫尋找增長策略2.0 58同城對增長策略1.0的局限性想必早有體會。所以,2013年10月上市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活動。 姚勁波總結說: “在汽車里面內部分化,我們投資了二手車,我們投資了最大的代駕公司‘e代駕’,我們投資收購了最大駕校的軟件‘駕校一點通’,也投資了P2P汽車平臺‘寶駕租車’;在房產領域,我們全資收購行業排名第二的網站‘安居客’,和58緊密結合以後,已經超越過去行業老大;我們還推出‘58到家’、‘樂家月嫂’、‘點到按摩’等新型的O2O本地的服務,把58到家自己的服務打包在一起,做中國互聯網公司提供到家服務最全,訂單量最大,口碑最好的平臺。” 截至2015年5月8日宣布收購中華英才網,58同城在18個月內投資16.7億美元並購了14家企業。 搜房、前程無憂、智聯招聘、易車、汽車之家等成功的垂直網站是從早期互聯網蠻荒的血海中拼殺出來的,正如將“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個做到極致那樣不容易。不擅廚藝的姚勁波開的是“啥都有”的“大食代”(不僅有八大菜系還法餐、意餐和印度菜),並花不少錢雇人到街上拉客。進來的客人雖多,但多半看看就走,即便坐下來也只點最便宜的菜。所以,58同城營收、利潤都不如那些名菜館。 按傳統觀念,開有八大菜系但什麽菜系都不拿手的餐館一定不會成功。但在互聯網時代則未必。姚勁波先是把“大食代”做大,菜不好吃、虧錢都不在乎,大到一定程度拿去上市。打通公募、私募融資渠道後,以股票加現金的方式收購擅長川菜的安居客、擅長魯菜的中華英才、擅長粵菜和駕校一點通…… 在可預見的未來,58同城的單項業務恐難超越每個細分領域最強的“子集”們。而且房產、汽車、招聘都是萬億級別的大市,足以孕育市值百億美元的平臺層垂直公司,搜房、易車、前程無憂會保持高昂的頭誌,捍衛各自在細分領域的王者地位。中國人信奉”寧為雞頭不為牛尾“,趕集、安居客、中華英才都是上市無望才忍氣吞聲、寄人籬下的,失意者們的集合會是一個成功的群體嗎? 不過,誰說複仇者聯盟沒有取勝的機會。從58同城近來高漲的股價看,投資人還是蠻有信心的。截至5月12日,58同城股價已升至78美元以上,市值近64億美元。 祝58系們好運。 ![]() 來源:虎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