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機器之心GMIS 2017:重磅嘉賓探討AI產業應用及社會價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2/163401.shtml
直擊機器之心GMIS 2017:重磅嘉賓探討AI產業應用及社會價值
黑君
2017-06-02 16:23
5月28日,由機器之心 SYNCED 主辦的 2017 全球機器智能峰會(GMIS 2017)進入第二天,嘉賓們繼續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進行了解讀,同時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的產業應用及社會價值。
5月28日,由機器之心 SYNCED 主辦的 2017 全球機器智能峰會(GMIS 2017)進入第二天,嘉賓們繼續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進行了解讀,同時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的產業應用及社會價值。與此同時,備受期待的“人機大戰”環節也在當天上演,將峰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當晚,隨著全球化榜單AI00的公布及頒獎晚宴的舉行,GMIS2017——這場聚焦人工智能的頂級行業盛宴圓滿落幕。無論是峰會議程、嘉賓量級還是影響力,均贏得了與會者們的一致認可。
28日當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系統中心創始人&計算機科學教授Stuart Russell在開場演講中剖析了人工智能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和難題。 隨後,第四範式聯合創始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楊強、上海交大教授&思必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俞凱分別解讀了遷移學習研究及邁向智能認知型對話交互。
Stuart Russell
除針對不同領域的技術分享外,各路產業明星還詳盡解構了其在人工智能時代所實踐的產業創新,展示了AI技術在不同場景中的巨大價值。其中,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事業群總裁胡郁在會上發表了“人工智能+共創新世界”的主題演講,分享了科大訊飛將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醫療與法院兩個垂直領域的經驗。而螞蟻金服VP&首席數據科學家漆遠則分享了“金融生活領域的 AI 平臺建立及應用”。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人工智能的產品與應用”Session中,拍醫拍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楊瓊還帶領大家展開了一場關於《人工智能+醫療——噱頭,還是未來》的探討。
漆遠
在當天的焦點環節——“人機大戰”中,搜狗問答機器人“汪仔”同人類戰隊展開了五輪激烈角逐,從短時間內速記、專業詞匯量多的文章、口音識別、中英文混合記錄及繞口令等維度進行PK,每一項挑戰都是語音識別領域目前內較難攻克的技術點。此前在江蘇衛視《一站到底》舞臺中表現優異的“汪仔”再次展現出神勇一面,而作為速記精英的人類選手也不遑多讓,緊張精彩的對戰使得現場掌聲不斷。
當天峰會的另一大亮點來自於“全球化”。在28日下午專門設置的“人工智能全球化”Session中,百度副總裁&百度風投CEO劉維、聯想之星 Comet Labs 管理合夥人 Saman Farid 和 Jean-SebastienCournoyer(Co-funder and Investment Committee Advisor at Element AI)等多位嘉賓各抒己見,圍繞“人工智能全球化”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除此之外,機器之心「AI00」頒獎晚宴也在28日晚舉行,包括英特爾、亞馬遜、NVIDIA、微軟、騰訊和百度在內的20余家全球上榜企業代表在會上進行了公開展示並接受頒獎。海外嘉賓雲集、全球化主題Session及全球化榜單AI00的公布,使GMIS2017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峰會”。在越來越多人工智能領域內機構需要在研究、應用場景、數據和資本等層面開展全球化探索的當下,GMIS 2017的價值與意義將更加凸顯。
作為一場融合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頂級盛會,GMIS2017涵蓋了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的多個方面,充分展現了AI產業的未來方向和機會。與此同時,主辦方機器之心SYNCED 在 GMIS 2017上公布了更多的全球化內容產品及業務,為國內人工智能產業服務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當前,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技術革命正在掀起,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一次全新的變革與發展的開端,在此背景下,GMIS2017無疑將成為2017年度人工智能領域的標誌性事件。
[本文作者黑君,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GMIS
AI
機器之心
贊(...)
分享到:
這些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負責人,今天成為上海市委書記的座談嘉賓!
“中小型科技企業是最具發展潛力、最具成長性的創新群體,是上海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市委書記李強今天下午(5月10日)在主持召開中小型科技企業座談會時說,當前,上海正按照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希望中小型科技企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上海這片熱土上茁壯成長,我們將一視同仁為各類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上海願為中小型科技企業鼓勁加油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願為中小型科技企業鼓勁加油,也非常希望聽到大家的意見想法。”座談會上,李強開門見山,同在座中小型科技企業代表坦誠交流,令與會者備受鼓舞。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陳海波、上海曼恒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周清會、上海熱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比恩、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朱瓏、上海寒武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陳天石、上海優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季昕華、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譚黎敏、上海流利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王翌等企業負責人先後發言,暢所欲言,就完善人才服務政策、優化科技創新舉措、倡導弘揚創業精神、搭建中外青年創業者交流平臺、消除隱形壁壘、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創新產業發展基金運作模式、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等談了自己的想法建議。
推動更多企業家在上海綻放光彩、施展抱負
李強邊聽邊記,不時就關心的問題同大家進行熱烈交流。他說,中小型科技企業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事關上海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持續推進創新,這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也是企業長盛不衰的源泉。要充分發揮科技型企業的特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更好實現創新發展。要更加註重品牌建設,瞄準世界前沿,創造行業標桿,把自己的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閃亮。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把“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融入其中,推動更多企業家在上海綻放光彩、施展抱負。
營造公平制度環境、良好生態環境
李強強調,要堅持不懈優化營商環境,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摸清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堵點”,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精準的服務。進一步加強制度供給,在營造公平的制度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上下更大功夫,讓中小型科技企業更好更快地成長為“參天大樹”。
上海將全力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座談會前,李強和市領導周波、諸葛宇傑來到上海曼恒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實地調研。兩家公司分別專註於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領域,在自主創新研發方面已有不俗業績。市領導詳細聽取企業總體情況介紹,察看最新研發成果,並就企業下一步發展作了具體了解。在同企業創業研發團隊交流時,李強說,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新興產業不斷出現,企業抓住機遇就可能快速崛起。很高興看到大家在上海成功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也十分看好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希望繼續秉持開拓創新精神,以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深耕各自產業領域,更好推動應用場景落地,上海將全力支持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湯文亮會客室」嘉賓施永青:泡沫軃泡沫 樓市水浸
1 :
GS(14)@2015-10-13 02:37: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2/news/eb_ebh1.htm
【明報專訊】樓價指數高位徘徊(圖1),卻已開始見到新盤銷情降溫,而二手交投更被形容「衰過SARS時期」,前周35屋苑成交僅24宗,是「十‧一」黃金周有紀錄以來最少(圖2),市場也不斷出現劈價、劈租,甚至撻訂個案,這是否反映樓市已經轉勢?《明報》財經皇牌節目「湯文亮會客室」最新一集邀請了代理界翹楚、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與管理近400億元市值物業、發表「細價樓爆煲論」而掀起一時熱話的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博士,一起就香港樓市及經濟進行了一場激辯。
广告
˙湯: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施:中原集團創辦人 施永青
˙陸:《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 陸振球
湯、陸:樓市近日成交極淡靜,有人說差過SARS,施先生2008年曾講過樓市進入冰河時期,現在股市自高位也大跌數千點,樓市會否再進入冰河時期?
施:我當時不止講樓市,還談及全球經濟都進入冰河時期。金融海嘯暴露出整個世界的經濟問題,其實好多都未解決,救市只是搵一個泡沫代替另一個泡沫,全球都叫做用QE(量化寬鬆)頂住先,所以你不會覺得經濟真的像冰河時期,但我認為問題會陸陸續續暴露出來,拖住經濟不容易有太美好的時光。
陸:好似香港樓價永遠免疫,永遠不跌?
施:因為錢多,央行印這麼多錢出來,鈔票增加速度快過你起樓的速度,每呎樓宇分到的銀紙多了,自然樓價就會升。這無關購買力脫節,樓價確與普通人的購買力是脫節,但現時的樓並非只賣給普通人,樓同時具備使用價值及投資價值,投資者的錢無出路,便去買樓。
陸:但細價樓以自住為主,湯博士早前亦發表細價樓爆煲論,你又點睇?
湯:我的細價樓爆煲論,只是建議不夠實力的買家睇定鱓,不要覑急買,無叫人賣樓。你可以隨時買,量力而為,或者量力而不為。我同意施先生的觀點——冰河時期,但今次屬於物業代理的冰河時期,不是樓市的冰河時期。
代理行業進入冰河時期
施:我們這個行業確是冰河時期,但還有好多人漏夜趕科場,有新資金加入。
陸:近排見到減價,甚至有人形容劈價,而且租金都減,租金反映真正用家需求,你怎樣看?
施:一兩個交易,又或一兩個案例就說樓價跌、大幅劈價?你看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這個不是長官指定指數,而是客觀成交統計,統計出來不見得跌很多,所以劈價只是個別案例。當真的出現很多成交價都跌價了,才會成個指數下跌,我同意現在樓市是沒有以前那麼好,價錢出現微調的機會存在,但我不見得樓價會插水式下跌,有投行說樓價會跌三成,我相信將來出現不出奇,但短期內在香港不見得有這種可能。
劈價僅個別案例 不代表整體市
陸:1997至2003年樓價跌七成,大家都記憶猶新,今時今日與1997年有何不同?
湯:我覺得目前與當年分別是借貸水平,當時業主借貸比率好高,八、九成也不出奇。目前借貸比率低,借貸比率普遍低於三成。當時有很多銀主盤,好多銀行收回銀主盤後的策略是賣得就賣,我們估計當時樓價跌七成,三成是因為拋售銀主盤,四成才是自然調整。
施:現時除了借貸情沒那麼嚴重之外,還有一個好重要因素是,現在有額外印花稅,短期轉讓要交稅,所以我覺得令炒家絕舻。有人還說炒家炒高樓價,但你去市場看看,哪裏有炒家?有的只是湯先生一樣的長期投資者。沒炒家,市場沒那麼敏感,一家人住了進去就沒那麼輕易賣。1997年不同,一個人獱好多貨,只夠錢支付首期,第二期都付不起,必須賣樓才可以頂得住。這些人五時花六時變,即是朝早睇好,下午聽到另一些消息就放售。但現在市場以用家為主,不是那麼容易賣。
湯:施先生,你說沒有炒家,我不是太同意……
施:問題是你如何定義(炒家),若3年後才轉手的都算炒家?
湯:所以你應該說得更精準一點,因為額印稅,好多人以個人名義買細價樓後要等3年才會賣樓;但假設持貨期內樓價上升三成,付三成首期已對本對利(即付三成首期,樓價升三成已賺一倍),這些算不算炒家?
施:一般短期轉讓才算是炒家,持有3年,政府都沒有向他徵稅,不算是炒家。
施:現在有人說投資者都要打擊,樓市若沒人炒沒人投資是否好事呢?只有社會主義才會如此。
湯:我幾個月前有本新書叫做《玫瑰玫瑰我愛你》,即是種葡萄的,也會種玫瑰,如果細菌入侵葡萄園,玫瑰會先死,可作為防備,所以玫瑰是有其功用的。我覺得炒家便如葡萄園的玫瑰,對市場有預警作用。
施﹕金融中心就是靠炒家支撐,紐約、倫敦若把炒家趕絕,我擔保他們金融業都搞不下去了。
湯:我認為額印並非打擊炒家,而是迫炒家從良!
陸:剛才施先生提過,個別一兩宗劈價劈租成交不代表大市市,樓價指數才是真象。但有人質疑樓價指數是否有局限性,例如最近陳茂波局長說樓價指數有滯後,個別「特殊成交」,應是指偏高或偏低的成交,亦會影響指數,如何解讀?
施: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全世界更新得最頻密的,每星期出一次,該數據與土地註冊處最後計算出來亦♣合,correlation(相關性)是很足夠的,你不能說它不能反映市。我們統計時斬頭斬尾,最高、最低當特殊案例,這些案例不納入指數。陳局長可能不了解情,我覺得指數反映情有一兩個禮拜滯後,因為同事報上成交後,要睇一至兩個禮拜,避免讓一兩千元訂金影響指數,簽正式買賣合約後有關交易始會計入指數。
湯:我問過曾淵滄,他說分一個星期及一個月的,一個月的指數,即3月才出1月的數據。我看過每月及每周的數據差了4點,亦都好穩定。既然有誤差,即刻做調整會否好些?因為每月統計是土地註冊處登記的數據,更有說服力。
施:若統計方式有問題,我們會調整,但統計出來的結果不可以調整,否則人們覺得你造假。兩個數據有不同是正常的,因為每周數據是用中原數據,但已佔市場逾20%交投,已有代表性。
陸:個別交易取消後無計過,會不會有影響?
施:我們有幾十個成分屋苑,一兩個的個案影響不大,即使微整亦好微好微,無甚影響。
陸:你說只差一兩個星期,但即使是同步指標,亦無預測性。有沒有樓市領先指標可供參考?例如,股市表現快過樓市6至9個月,可作為領先指標?
施:一定不對,股市波動一定大過樓市。樓市周期相對較長,因為生產期較長,供應不足的問題短時間都解決不了,所以樓價升個不停,而股票卻可隨時印給你。
明報記者 葉創成筆錄
2 :
GS(14)@2015-10-13 02:38: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2/news/eb_ebh2.htm
「近年減持物業 買股票」
2015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陸:湯先生有好多舖,怎樣看目前市道?
湯:2012年好多人說樓價跌,但當時集團旗下寫字樓商舖豪宅全部租出,零空置。但去年我們與租客傾租約有困難,所以我去年有決定,親自與大租客傾,與舊租的租金大約平手或加3%至5%,便全部續約。因為租客知道今年市道如何,簽約一般三加二,即是5年租約,他們今年可以趁市淡裝修,再睇未來幾年。
施:這便是有先見之明。
湯:影響樓價的最大因素不是供應及利息,而是經濟。若經濟好,加息或供應多都頂得住。目前不利因素已浮現,自由行少了……QE(量化寬鬆)如出雙糧,但人們已經大花筒慣了,用QE找數,但環球經濟其實不太好,所以金銀銅鐵錫都跌價。
施:因為內地經濟不好,減少對原材料需求。
湯:鮑魚又跌,青邊鮑又跌。我覺得一般人不理解為何經濟差可以令樓價跌,跟他們說加息及供應因素,才會認同。
施:普通人最緊要份工,有工做就不怕。
陸:本港70萬人從事零售業或旅遊相關行業,連大好友林奮強都驚第四季香港經濟會衰退。
施:經濟衰退我唔敢包,但明年加人工肯定不理想。今年全年計經濟仍有些許增長,第四季增幅會似有實無。
陸:林奮強說2009至2014年港人收入升33%,樓價焉能不升?若人工升幅放緩,樓價也不會升到「把把聲」啦。
施:我不覺得(樓價)與人工升幅有很大關係,目前(樓市)是由貨幣泡沫、而非地產泡沫帶動,地產泡沫是貨幣泡沫造成的。
陸:要講樓市部署,湯先生說過「逢三退一」,何解?
湯:我說的是個人投資策略,我每年會拿出公司所有物業的數據出來,然後搵10%租金不濟或空置率高的物業出來,囑同事今年要賣走這些樓。這是十件退一件的策略。
施:即是減持質素較差的,換入較好的。
湯:因為市道好的時候,比較差的物業亦走到貨,所以我提出逢三退一,去年市這麼好,大家為何不逢三退一,將比較差的物業放走?
施:市差時才知甚麼是差的物業!
湯:也不一定,例如低層便是較差的物業。另外,逢三退一亦是做生意方法,做生意講求靈活,要在市場有買有賣,市場才會活。我們退回這些物業出去,市場才有新物業拿番出來,逢三退一對市場的影響便是這樣。另外,我讀過施永青的四三二一投資策略,基本上我是同意的。但我覺得升市容易做,跌市比較難,跌市怎麼辦呢?
股市跌反而掃貨
施:我管理自己財富會定下比例,每隔一段時間均會買賣相關資產,以維持這比例。目前的比例是四三二一,是進攻型,當經濟好的時間適合,即是四成物業,三成股票、兩成現金或債券、一成黃金。為什麼呢?四成係樓,因為我做此行,我熟悉,亦覺得樓容易管理,所以四成物業;三成股票因為看好經濟,生意有得做,買中好公司好股票會升,但股票不易玩,並非所有人應持有這麼高比例的股票;兩成現金或債券,收入穩定的。持有一成黃金,因為我驚貨幣系統出事,若真的話,持有黃金起碼渣都有得剩。
現在出現的情是股票大跌,好多人見到股票跌便賣貨,不夠膽獱得多,我的情不同,股票跌,我物業比例由四成漸漸升至五六成,便沽物業買入股票。我唔係得個講字,這幾年我是不斷沽物業。有些人話我對短期表現不好的資產愈跌愈買很奇怪,但這樣做的話,資產配置才可達到自己想要的比例。例如黃金本來佔組合一成,早前跌至半成,我便增持黃金至佔資產組合一成。而且有時賣樓是有困難的,所以不可以等最高位才賣。在高位分批減持,可避免像有些人邊瓣旺便買邊瓣,結果獱得最多是見頂時,一賴№就好傷,樓亦是如此,往往持有太多樓便是見頂時。
陸:著名投資者麥嘉華建議上述資產各自獱25%。
施:那麼他是不知道做甚麼好,失方向。
湯:同意。
陸:若其他資產看跌,會否獱多點現金?例如提高至20%?
通縮倘來臨 Cash is king
施:若通縮來臨,cash is king(現金為王),因為通縮你買甚麼都死。
湯:現在我覺得也是cash is king,一則一旦被銀行追數可頂得住,二則等物業跌價後可趁低吸納。
施:即是你認為是通縮,所以你獱多點cash?
湯:Cash佔兩成。
施:那麼,如果計入樓宇的負債,差不多沒有cash。
湯:同意。我們的樓借兩成錢,但股票不多,1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