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小股民為什麼更喜歡選擇優質的成長股? 路過十八次

http://xueqiu.com/3004708315/24253065
寫在中小板,特別是創業板指數在大行情撲朔迷離,另類走強的時候,難免有高點唱高套人的嫌疑。

我想雪球經常在「打仗」,關於價值投資和偽價值投資,關於大藍籌和小公司,關於成長和偽成長,關於金融和非金融。經常各路人馬討論的不亦樂乎,好看的是,雪球也匯聚著越來越多的聲音。

初來雪球,滿屏的都是銀行,白酒,熱門的總是那幾個先期來的大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各色人物均陸續抵達,好戲不斷。

以此,本文所說的只是一種現象的表述,對所涉及個股不具有絕對的參考價值,也不能作為各位依此買入的建議。

首先我表明我的立場,我是不太樂意投資國內A股的大藍籌的。不管他們跌到什麼位置,因為同期只要大藍籌跌,市場上的中小盤公司肯定也有跟跌和錯殺的標的,在大藍籌被拋棄影響指數的同時,一些小盤股同樣也具備合理的低位買點。

大藍籌之所以說是大,是因為他們基本已經長大成型,無可非議,大藍籌具備很好且穩定的營收和業務規模,也同時存在很多可控的安全邊際,遇到大事件還有很好的化險為夷的能力,只要公司不犯錯,在他們的軌跡上還能遇見未來的收益。對於喜歡穩定的,可預見的收益的投資人而言,把握低估的階段合理配置,給予時間同樣也會有斬獲。投資大藍籌,如果合理把握買點會比單純去存銀行要划算的多,對於很多風險厭惡者,也不追求過高收益的,配置大藍籌,是不二的選擇。

而小公司,由於小,自然有長大的機會,只要公司經營把握住了未來的主流和趨勢,利用合理的經營手段,也會慢慢成長為大公司,但需要明確的是,企業從小到大的成長之路,充滿了荊棘,很多企業在成長的路上,要麼夭折,要麼迷失了方向。這種公司不甚枚舉,A股市場上也不缺失敗的案例。同時由於A股市場造假之風盛行,財務造假,利潤造假,消息造假等等,讓投資路上充滿了腥風血雨和各種悲劇。

但我想說的是,小不是美,大不是美,由小到大才是美。

我一般是這麼定義成長股的:
1、相比目前市值,有市值繼續增大的可能和必然;
2、相比目前業務規模,有繼續擴大的可能和必然。

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大藍籌,市值極度低估的時候,它們似乎有具備了成長股的投資屬性,而很多小公司,當確認我們看到的未來是可以做強做大的藍海的時候,它也具備了成長股的屬性。但有時候,我更青睞第一和第二點同時具備的標的。

這裡我說說為什麼我不太樂意購買大藍籌,因為我沒辦法判斷此刻它們的市值是否已經是市場可以承受的階段,因為隨著流通股本的增多以及股價的上升,需要更多的資金和籌碼的鎖定才能讓這個上升的槓桿一直保持,而他們的業務規模,達到目前這種比較大的基數的時候,未來的空間是否還有。

而從交易原則上說,簡單點理解,當籌碼交易到一定階段,每日換手都會比較固定,如果股價要在更高的價位交易形成股價上漲,則代表需要更多的資金。而很多大藍籌,有些是有龐大的可比群體,諸如銀行股,保險股,券商股。而且它們之間的業務類型大體相差不大,所以,它們之間又形成了彼此的牽制,所以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標的中,往往是流通股本小的活躍,流通股本大的比較呆滯。而除非你是龐大的產業資本,大機構,大資金,否則配置這些標的,也都只是跟著整個大行情而飄蕩。而一旦市場缺乏流動性,這些標的每天的走勢就是心電圖般的微小波動。

當然,大藍籌也會長得更大。譬如說中國石化,我想這個是01年上市至今大藍籌中,業務壟斷性比較強的一個標的,從01年上市到現在,我們復權看,這個公司用了13年的時間,從上市之初的4.6開盤價計算,到目前復權價格9.14,也就是剛好翻倍的幅度。也就是說他用了將近12年的時間,市值翻倍了。當然,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在07年大牛市的時候,它也還漲了許多,但我們把時間定格到現在來說,用12年的時間,守一個股翻倍,是幸福還是不幸,這樣的收益對於你來說是滿足還是不滿足?如果你是當成一個定投的標的,這樣的結果你滿意麼?

如果你是想10年之後擁有某個程度的財富效果,目前很多大藍籌可能也具備10年再翻倍的機會,因為他們足夠低估,不管是市盈率還是市淨率。所以,如果我要等十年才翻倍的股,而且比較穩的,我會選擇大藍籌,而且是當成定投的標的,目前的價位每個月都值得把收入拿出來一些,我只要等到翻倍就賣出,這個可以作為一種養老規划來執行,安全又有效。

所以,如果你現金流穩定,目前吃喝也不愁,後續養老想更好,又不願意承擔風險,目前的大藍籌真的具備價值!!

而對於很多小股民,十萬八萬放進來就是要博一博的。請原諒他們看不上大藍籌,因為正如上面所說的,你要他等個十年八年可能才有翻倍的機會的時候(特別是大藍籌越往上漲,翻倍的幾率就更小),你讓他們怎麼跟著你不愁吃喝的心態去守候這個價值?

投資大藍籌的會罵炒題材的就是想一夜暴富,確實一夜暴富這種心態非常不好。但殊不知,正是中小股民財富甚少,才需要博取更大收益才能實現後續財務的自由和生活品質的提升。而更大的收益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風險。這個世界沒有說風險很小,而收益很豐滿的餡餅存在。

而成長股,中小市值股,從10億20億,膨脹到20億~40億就翻倍了,而金融銀行,我們看看大藍籌,不上千億的市值你都不好意思說它是藍籌。而2000億到4000億,需要增加2000億,你說市場什麼時候流動性再如07年那般寬裕的時候,說這個機會很大,估計還算是可行。而民生銀行年初從7元飆升到15元,平安銀行從12元飆升到24元,我想已經是市場足夠給臉的非常規性行情,別以為那樣的狀態會持續很久。現在再度回落之後,短時間內還有勇氣和底氣回到高位麼?

我想沒有人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大藍籌,自古都是需要時間來堆積漲幅,消化籌碼。除非資金流通足夠寬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跟進,現在,這一切,都缺。

而從最近大半年,中小板,創業板的大漲,逆勢漲,順勢更漲,是不是就是正常?我想也不算正常,也可以說是正常,正常的時候在經濟轉型的檔口,很多小公司被當成未來的「棟樑」來炒作,雖然他們中大部分不可能成為未來的「棟樑」,但市場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只能去做這種無法選擇的選擇。

經濟要轉型,出了很多規劃,戰略,扶持的方向,而這些本來就是歷史性的機遇,天朝很多行業都是政府鼎力的時候得以發展和狀大,而很多又順應了歷史,時代的潮流而得以發展。

我們不想去提中小板那些歷史漲幅十倍,幾十倍的股,應該不少,萬科現在的大藍籌,也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從小公司開始,在歷史大浪潮裡得以存活和壯大,當然,期間倒閉覆滅的房地產公司也無數。

要在中小板裡找能由小變大的公司,介入的關鍵在於,市值10億~20億,不超過40億,目前主營健康,未來行業方向明確,有核心技術,且能在國際上領先或者順應國際潮流,產品不會隨意被取代,都是值得我們去等待的。如果很多只是所謂的熱點,不建議盲目跟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67

李學凌:沒必要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23587.html

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沒有必要

創業者應該避開該領域的絕對壟斷者,做好一些顛覆式創新的準備,創新的形式可能是特別極端,特別草根,只有一小撮用戶很喜歡即可,甚至大部分的人看起來都不怎麼喜歡。

成功真的都是偶然的,失敗倒是一種必然,大部分人的成功不是個人能力有多麼強,而是正好遇到一個很好的趨勢,「勢」將人推上了個人能力本不可能達到的地步。與其觀察成功公司的案例,不如多去探討一些公司失敗的案例。

任何行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苦逼」,關鍵在於是不是自己所熱愛的,工作本身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就跟吃飯睡覺是一樣的,如果我不工作一定會崩潰。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隨便去一家公司都能賺錢,沒有必要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所謂的「工作經驗」。

歡聚時代的下一步佈局

在線教育是未來重點攻堅的領域。國內教育產業已經到了行業洗牌的階段,目前市場被行業內的幾家巨頭公司牢牢把控,很多用戶的真實訴求被忽視了,而且這些訴求已經充分暴露出來,產業現狀勢必要被一種新興的力量所顛覆。

我個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用戶體驗者,自己一直在學英語,發現線下的一些體驗不適合目前的市場需求,去特定課室的模式在空間、時間上都不適合現在碎片化時代的要求。到現在英語還講得很爛,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所謂的「工作經驗」,沒有必要。其實我耗費了大量時間在學英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需要調整。

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可能讓自己孩子天天趴在電腦前面,家長希望他快樂,在這方面缺少用戶需求,在線教育應該偏重培訓性質,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是無法解構這個社會的。

如何培養互聯網企業的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絕對不能是溫室的花朵,必須要經過實戰磨礪。在創業的過程中,大多數團隊的產品經理根本沒有經過訓練就上任,一定要進行一些「演習」,活躍產品經理的思維。我們選擇一些公司根本不會進入的領域,比如做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網的產品,讓10 個產品經理設計方案打敗大眾點評網,10個方案中進行排序,計入他們平時的績效考量當中。

我更偏重讓幾名產品經理聚在一起PK,讓他們自己進行腦力激盪。PK 練習就是不死亡不殺傷,但把素質練起來,如果兩名產品經理都特別強悍,實力相當,「火拚」就雙方一定會死得很慘,大家會在中間的地帶進行會商,會商過程所反饋的信息往往最為重要。

(怎麼看待自己股權的稀釋)如果創始人的股份太高,有50%、60% 甚至70%,在我看來這個企業比較危險,會造成創始人的剛愎自用,是人就難免會犯錯誤,如果沒有制度性的約束容易走向滅亡。一個優秀的創始人在上市之後大概持有10%-30% 的股份,比較利於企業未來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49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被曝鼓吹信仰:喜歡員工加班到死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05823.html
月末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開始了一場絕密旅行。他秘密前往印度孟買。這裡不像絕佳的汽車市場,沒有紅綠燈等交通標誌,大街上不時有幾頭母牛踱步。在一幢名為孟買屋(Bombay House)、始建於1924年殖民主義風格的辦公樓內,尹同躍見到了塔塔集團(Tata Group)董事長拉坦·塔塔(Ratan Tata)。這裡佈置極為樸素,來訪者只須通過金屬探測器即可進入狹小擁擠的接待大廳,四樓則是不事張揚的拉坦·塔塔的辦公室。其白色牆壁上掛著巨幅抽象畫,落地窗外則種滿了植物。

印度「工業界的甘地」拉坦·塔塔曾在康奈爾大學和哈佛大學接受過教育,見多識廣。他是菲亞特公司(Fiat)董事,與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首席執行官傑夫·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交往甚密。儘管印度的汽車時代尚未到來,但這並不妨礙拉坦·塔塔成為一名狂熱的汽車迷。尹同躍與拉坦·塔塔惺惺相惜。令尹同躍心生敬畏的企業家還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任正非、大眾汽車董事長費迪南德-皮耶(Ferdinand Piech)、豐田汽車前任社長豐田章一郎。「這些人都是拿生命換企業,拿生命賭一個企業。」尹同躍對《環球企業家》說。

在尹同躍看來,拉坦·塔塔亦在此列,他完全是犧牲小我的一個人。「他沒有物質追求,不像中國人,特別是有點錢在外面找小老婆。他一輩子沒家,住的就是70平米的小公寓。現在70多歲了還天天上班,給工人高工資,連流浪狗都可以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我跟他特別談得來。」尹同躍說。

院子裡擺滿了時下印度塔塔的產品,總數多達十餘款,尹試駕了幾乎所有的產品。事後,他對拉坦·塔塔直言不諱的說:「若在中國,做這些產品的工程師的嘴巴肯定要被打的。」他感嘆說:「太爛了,比奇瑞爛多了。」

拉坦·塔塔對他的曾祖父在1868年創建的這家企業進行了成功的改造。2011至2012財年,塔塔集團總收入為1000.9億美元,其中58%來自於海外業務。印度的汽車市場不大,只有中國的六分之一,但增速和中國一樣快。他希望將塔塔汽車公司(Tata Motors)從一家地區性公司轉變為全球巨頭。為此,他大膽下注。首先,以Nano吸引不斷增長的印度中產階級拋棄他們的兩輪車或三輪小摩托;其次,在經濟危機期間,塔塔汽車以23億美平收購身陷囹圄的豪華車品牌捷豹(Jaguar)和路虎,如今捷豹和路虎如今貢獻了塔塔汽車75%的營業利潤。第三則是進軍中間層。為此拉坦·塔塔曾招聘歐美高管來經營其新的全球化企業,但此舉並不成功。新團隊並不關心當下,只關心未來。

這些外來者多認為舊產品不值得革新或維護,而應集中所有資源研發新品,但殘酷的是產品革新需要數年時間,如此導致的結果是「青黃不接,老產品也沒人管,新產品又出不來,市場份額大跌」。

尹同躍對此感同身受。奇瑞的產品線之紊亂一度令人頭疼不已,缺乏拳頭產品,多是一大堆坊間所稱的「歪瓜裂棗」。雖然奇瑞直到2011年還以64.3萬輛的數字保持自主品牌銷量冠軍,但基本上還是老產品當道。更不堪的是寒酸的利潤。其單車淨利潤不到一百元。

陌路

對尹同躍而言,奇瑞業績已然觸底。根據麥格理證券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分析,奇瑞2012年汽車銷量約為55萬輛,較上年下降13%。但競爭對手越發強悍:後來居上的長城汽車[微博]幾乎以多出奇瑞近10萬輛的表現成為新晉的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銷量之王。之前的十年,這個頭銜只屬於奇瑞。

過去兩年,尹一直在制定重組計劃,以克服妨礙自主品牌的發展瓶頸與國外廠商合資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得益於規模經濟、產品優勢、質量控制、營銷資源,而奇瑞無法坐享便利。尹同躍亦並未能改變奇瑞既有營銷模式經銷商喜歡集中力量去銷售好賣的車型,而很少理會難銷的車型或新車型。這一致命短板進而影響奇瑞的多品牌戰略,最終造成QQ的「一枝獨秀」。若剔除QQ的銷量,奇瑞其他車型的銷量均極不如人意。受困於此,在行業整體上升的狀況下,奇瑞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歷史最差成績單半年銷量僅為22萬輛,市場份額則從5%下滑至不足3%,位居四大自主品牌末席。

「我曾經說過奇瑞哪怕跌出前十也要轉型。這句話說是很輕鬆,壓力是巨大的,真跌出前十我天天都在火上烤,但是我不敢把我在火上烤的感受告訴給弟兄們,我說我還好。」尹同躍說。早在2007年,尹同躍就曾意識到上述模式必須終結。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門檻低,切蛋糕的刀越來越多,而天花板卻沒有突破。我可能是中國做轎車最早的一批人之一,快30年了。做了這麼多年,我們現在才敢說會做汽車。」尹同躍說。在尹看來,中國市場共分為四類:入門級市場、價格市場、溢價市場、豪華市場。入門級市場不斷縮小,而豪華市場卻在不斷增加,在市場上,奇瑞並未捕捉到這一趨勢。奇瑞以往的造車模式非常簡單,即找一個非常能幹的人,給一千人,做一款車。這些人會找一堆車研究結構,做出樣車再做試驗,試驗好了就去賣。而其中最大的誤區在於以市場換技術。尹同躍認為,技術很大的一塊是體系技術,而非片面理解為發動機、變速箱、零部件等。「給我們一堆瑞士表的圖紙到中國來做,我們也做不了瑞士表。」尹同躍說。

一度作為汽車業的模範生,從賣出第一輛車,到年銷量超過30萬輛,奇瑞僅花了五年時間,依靠多款明星車型,奇瑞銷量一騎絕塵。「當時覺得做汽車原來如此簡單,賺錢也這麼簡單,感覺飄飄然。其實我們之前還是很膚淺的一個團隊,至少我是很膚淺的一個人。今天那些工程師,明天就是部門總經理了,實際上中間沒有過渡期。」尹同躍最終未能延續奇蹟。2007年至2009年,奇瑞汽車利潤總額分別為14.30億元、3.14億元和0.72億元,而這三年它獲得的政府補助為2.85億元、4.70億元和6.33億元。

2008年,尹同躍一度縮減產品線,他收穫的教訓是「沒有很好的理解什麼是體系,什麼是市場,也不知道我們幹這個產品賣給誰,都是在為自己而做車。」奇瑞曾一度推出了多品牌戰略,以瑞麟、威麟兩個品牌開拓中高端市場,挽救公司利潤。但最終難敵粗放增長的誘惑,很快奇瑞推出數十款新車衝擊銷量,最多時齊頭並進的研發項目多達140個。但這些產品並無本質改變,品牌區隔亦不明顯,轉型宣告失利。尹同躍總結稱 「奇瑞謀劃了多個品牌,並做一堆產品,買好的供應商的東西,以為貴的東西就是好的品牌,實際上是不對的。前些年,奇瑞更多的專注於技術的開發,但最終發現技術並不能為企業的品牌貢獻什麼。」一個致命的打擊是花費重金的瑞麒G6並未一炮而紅。這款高技術的車擁有諸多高性能指標,例如越級配備10個安全氣囊,空調打開從50度到25度僅需要8分鐘的時間。奇瑞一度認為將車做大,引進好的國外供應商,就能做品牌,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沒有體系支持。儘管我們開始買了一堆鮑魚、大蝦,我們沒有做成一個大餐出來。」尹同躍對《環球企業家》說。

這種局面持續到2010年北京車展才得以改觀。安徽省常務副省長詹夏來發現同行表面上都差不多逆向研發使得奇瑞車型看上去琳瑯滿目,但卻毫無競爭力。車展結束後,正值五一假期,詹在公司內部召開了數天反思會。「反思就互相攻擊,攻擊的體無完膚。我是當家人,自然不能逃避責任。」尹同躍說。

最猛烈的攻擊指向尹同躍。尹發現奇瑞缺少一種集體決策的機制和戰略決策能力,而憑藉自己的力量,奇瑞不得不啟動外部招聘,並借諮詢公司重新梳理公司戰略。最為急迫的是重塑質量。為了追求質量,尹同躍力主建立「質量室」售後人員從呼叫中心將一些用戶不滿意和責罵全部錄下來,然後放給奇瑞所有的幹部和員工去聽。尹同躍亦是旁聽者之一,「一些人罵服務,一些罵產品質量,一些人罵反應速度,不一而足」。尹同躍說,「我們不能選擇用戶,所以必須要接受批評。」

在尹同躍看來,奇瑞做了三件與眾不同的的事情:第一是過去別人做合資時,奇瑞在做自主。第二件是做了觀致這種與眾不同的合資企業。在尹同躍看來,市場換技術實際上並沒有換來什麼東西,只換來市場的擴大、零部件體系的建立、一批人的成長。合資企業主要是圍繞製造與銷售兩端,而更前的品牌、產品如何開發、產品跟用戶之間的關聯度是什麼、品牌是怎麼定位的,市場是怎麼定位的,用戶是怎麼找的。什麼是品牌,什麼是質量,什麼是體系,什麼是流程,什麼是標準。「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別人也不願意讓我們知道。所以我們做汽車,就是在瞎子摸象,一直在摸。」尹同躍說。第三件是選擇做體系。

轉機出現在2007年,尹同躍結識以色列集團董事長伊丹·奧菲爾(Idan Ofer),後者認定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尹同躍坦言最初對奧菲爾並不信任。「我說你拿兩億美金放我桌子上面,我讓他給現金。別到時候我費那麼大勁跟他談,沒錢怎麼辦。他真拿兩億美元,放在我們的監管帳戶上面。」尹同躍說。

兩人的共識是觀致汽車的誕生以色列人出錢,利用中國的成本要素、中國的目標市場、德國的管理團隊,做成日本車,以韓國價格出售。奧菲爾帶領德國團隊研究後發現這個商業模式從邏輯上是通的,之後德國工程師在奇瑞工廠調研,後來發現不行,原因是「奇瑞沒有體系」。尹為此大下賭注,雙方的投資金額高達12億美元。令尹大吃一驚的是觀致流水一般的花錢速度第一輛車開發費用達50個億。

最大的成本在於搭設架構。2009年,尹同躍在上海參加觀致評審會。以往做評審,設計人員都會告知每款車的不同設計風格,而這一次卻行事迥異。尹同躍發現每一款車都有圖片,牆上全是人的圖片,這些圖片花費不菲。他沒抱怨花錢太多,因為自己不是很懂。「後來我問為什麼?他們告訴我,他們是什麼品牌,產品是要賣給用戶的,必須要清楚產品賣給誰,然後要掌握他們的心裡狀態、生活狀態,必須要研究人的行為,全部人的行為,把中國人、外國人分成很多種,他們的購買能力,他們的生活圈,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尹同躍說。

他總結說觀致的開發過程是把各環節變成片段。「我們幹一個事情的時候,就像做飯,做飯是全包了。他們是切菜的負責切菜,專人負責炒菜的,倒油的,放鹽的。」

觀致令奇瑞告別了淺嚐輒止的研發階段。一個感觸是「在西方,做發動機的專門做發動機,做發動機缸蓋的會專門做缸蓋,會非常專業。而中國人個個都是大師,但做任何事情都很淺,再往深就不行了。」

尹同躍最終發現癥結在於「沒有平台化,沒有共享」。以汽車油箱的開發為例,最初奇瑞按車型及車身空間進行特殊開發,如此導致郵箱品種不僅多,而且每次均需重複投入和驗證,而現在奇瑞開始推行一個油箱件在多款車型共用。這樣好處在於訂貨量較大,質量穩定,零部件供應商也比較喜歡,且僅需一次性投入和驗證。

「日本是看不見的地方是通用的,看得見的是有差異化的。現在大眾做的更好,它的儀表放的位置都一樣,但是奇瑞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奇瑞汽車電子研究院院長胡紅星解釋說。

缺乏這兩點導致奇瑞一輛成本為十萬元的車就只能賣十萬元。如果平台化整合,價格就能更便宜。這種整合包括模塊化、標準化和規模化,這些都是奇瑞急需的。奇瑞亦繼續動態管理的能力,從質量,到開發、製造、銷售等整個流程莫不如此。

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正向研發的標準流程應該是研究人的行為,然後定位品牌,清晰目標用戶定位和公司戰略定位。公司首先應明確戰略想幹什麼,銷量是多少,出口還是面向國內,然後是公司的資源匹配和平衡,最終統一品牌的形象、質量、性能、成本、銷售價格等目標,在此之後才開始分解發動機及變速箱等零部件性能,最終實現汽車定位、性能與目標。

這些都是奇瑞以往所忽略的。「我們過去就像井岡山一個團隊,我是井岡山的游擊隊隊長,這些人歸我管,管吃喝拉撒睡,我登高一呼這些人都聽我的。現在不是這些人都變成海陸空了,而指揮的人並不管所有,需要飛機過來,炮火過來。平台開發團隊就組織這些力量。聽到別人吵,而這些人卻不歸我管,這是一個理念轉變,是很艱難的事情。」尹同躍說。

但如此一來,奇瑞需承受的代價是慢正向開發週期是逆行研發的十倍以上。但好處猶在。以往逆向研發後做各種驗證試驗但總會出現問題,奇瑞工程師百思不得其解,仍無法解決問題。最常見的即是異響,解決了一個部位的問題,其他問題又接踵而至。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性能缺失例如若整車保證油耗,動力性就會被稀釋掉;噪音降低後,製造成本就會攀升。奇瑞亦無法複製QQ式的成功,其難度在於奇瑞並無設計流程體系,也並未針對此建立解決體系的數據庫。

尹同躍現在的做法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新體系下正向研發。另一方面禁絕抄襲,把老的關鍵的產品在新體系下重走一遍,然後保持低成本結構和原有目標客戶群。理想的狀態是新產品介入到新客戶,老產品還在入門級市場,新產品進入到價值市場,與合資企業競爭,抓住如此兩塊的目標市場,奇瑞的市場可以擴大很多。

尹同躍為奇瑞引入新的頂層設計。即整個公司圍繞著產品、研發、採購、製造、銷售等架構,對用戶及公司戰略實施戰略管理,其次是產品管理,圍繞如何把產品做對,把產品做好,實施組織架構與流程架構。「這些東西做完以後,我們才有可能把東西做好。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從計劃經濟過來,總是追求大,然後追求好。其實追求好然後你不知不覺就大了。我們先追求大,然後就追求沒了。」尹同躍說。

對逆向研發取而代之的是正向「V字型」開發。它強調軟件開發的協作和速度,將軟件實現和驗證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保證較高的軟件質量情況下縮短開發週期。「原來奇瑞產品技術指標是非常領先的,但沒有足夠的品牌和整車應用的話,作為動力總成是沒有價值的。現在我們更多的是結合品牌定和顧客需求。」奇瑞汽車發動機公司總經理馮武堂解釋說。以噪聲為例,自主品牌的一般水準是48分貝,依靠外部力量能達到的極限是44分貝。而德國車水準通常是39分貝,而奇瑞亦有能力實現這一切。為了提升操控穩定性,奇瑞曾進行「迷路實驗」。即高速車輛一邊結冰,一邊不結冰,摩擦係數不同的情況下踩剎車,汽車如何避免甩尾。

尹同躍希望複製雷克薩斯在北美的成功,即先把東西往高的做,以積極的價格進入市場,再逐步的抬價。尹同躍也曾為觀致一擲千金而疑惑過「花了那麼多錢,最後能收回來嗎?」但在國外參展給了尹同躍巨大的信心,例如在日內瓦車展圍觀者絡繹不絕,媒體及競爭對手均給予很高評價,一些歐洲經銷商紛紛要求做觀致的代理商,而在國內尹曾擔心沒人願意投資4S店。結果,他發現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觀致「現在做著做著變成寶馬了,做成德國人的品質了,那是不是要賣成日本車的價錢?」一個可參照的成長範例是奧迪,依靠奧迪100、奧迪A6,現在奧迪由此得以成為與寶馬、奔馳並駕齊驅的豪華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56

招商銀行配股路演答問(摘自中國證券網) 做自己喜歡的-WJ

http://xueqiu.com/8542771814/24966047
遊客82849:上半年招行同業資產尤其是買入返售項目增長很快,請問下半年招行在同業業務上的策略是怎樣的,6月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後,招行是否有意壓縮同業資產?

答 招商銀行李浩:招行在下半年同業業務的策略仍然保持上半年的一致,即發展和風險平衡,預計下半年同業資產業務在全年制定的預算目標之內。

遊客82369:田行長,您好!您認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衝擊會有多大?如現在有很多活期寶,對銀行的活期存款好像已經有很大的衝擊,還有各種的P2P的小貸公司,都對銀行產生巨大的影響,加上利率市場化,銀行的冬天是不是已來臨?招商該如何應對?

答 招商銀行田惠宇: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衝擊: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的競爭優勢,紛紛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成為了商業銀行跨界的競爭對手;同時,互聯網金融也促使商業銀行在商業模式、運營機制、經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互聯網領域的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的技術創新將對商業銀行在收入結構、業務創新等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
關於招行如何應對,我行將抓住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加速推進金融互聯網的建設,將客戶金融需求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數據分析挖掘,將互聯網打造成客戶拓展、服務和經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平台,打造我行新的競爭優勢。
1. 加快推進金融互聯網服務,將銀行各項業務和服務都移到互聯網上,大幅降低運營成本,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銀行服務;
2. 探索推進金融互聯網建設,通過流程再造,創設基於互聯網的新型經營模式和創新產品,為我行創造新的盈利模式和利潤增長點;
3. 招行具體舉措方面:今年3月末,招行正式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這是商業銀行借助移動互聯渠道展開服務的創新之舉;7月2日,招行推出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銀行」,「微信銀行」的服務範圍從單一信用卡服務拓展為集借記卡、信用卡業務為一體的全客群綜合服務平台;微信銀行推出之後引起強烈反響,客戶好評如潮;未來,招行還將與互聯網企業緊密合作,通過類似「微信銀行」的移動互聯渠道實現更多功能,比如:不去網點櫃檯,用手機與招行服務人員視頻通話,即可辦理業務等,讓我們共同期待。

問 遊客81918:招行是否開始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準備工作?目前進展如何?預計何時完成發行?具體方式和規模如何?

答 招商銀行李浩:n 我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已向銀監會正式申報,目前正在密切跟進審批進展,獲批後可立即開展發行階段工作。
n 本次資產證券化在基礎資產選擇方面考慮了一定程度的中小企業貸款,產品設計採用傳統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模式,發行規模大約30億元。

問 遊客81645:招行這次調整高管層是基於何種考慮?

答 招商銀行傅育寧:您好,招商銀行這次高層調整是實現新老接替的一次正常安排,董事會充分考慮了繼承人的能力、品德以及團隊的優勢互補。調整後的內外反映是好的。謝謝!

問 遊客81868:請介紹招行的成本收入比?

答 招商銀行李浩:n 上半年指標情況:上半年,集團口徑成本收入比(含稅)37.75%,同比下降0.93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不含營業稅)31.34%,同比下降0.79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下降,一方面是營業收入保持穩步增長,另一方面營業費用增長較慢,業務費用控制取得成效,在繼續加大IT類成本、銀行卡成本等戰略性投入的情況下,業務費用整體列支低於時間進度,同時新建機構建設和開業進度也低於預期。下半年,我行將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預計成本收入比較去年同期將有所下降。
n 成本收入比高於同業的原因及未來趨勢:主要與我行零售業務佔比較高有關;未來,由於我行專業型網點建設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場地費用、運營費用會有所增長,但我行將通過控制各區域及網點的裝修與配置標準、縮減營業網點面積等措施確保將成本控制在合理區間。

問 遊客83516:田行長,招行銀行網點數量一直沒有增加,招行在增加網點數量上面有何計劃?

答 招商銀行田惠宇:您好!今年上半年,我行新增網點20家,其中有6家境內分行獲准開業;另有1家海外分行(新加坡分行)獲准籌建。2013年下半年,我行將強化在重點區域的發展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繼續深度開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三大地區市場,積極推動二級分行和縣域支行的建設,擴大同城支行和自助設備在城區的覆蓋面。
招行的網上銀行、遠程銀行、自助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比較領先,這種領先優勢還需要進一步擴大。但是,電子渠道並不可能完全替代物理網點。目前,我行正在制定五年網點建設規劃及配套措施,未來幾年將努力加快網點建設。
網點建設帶來的成本問題是短期內將導致成本上升,對成本收入比指標帶來一定影響,但網點建設是一項戰略性投入,儘管影響噹期收益,但對招行的可持續發展和戰略定位有重大意義,因此,一方面我們將科學佈局網點,儘量提高未來的產出水平;另一方面,調整費用支出結構,如少建大樓、多建網點;少建綜合性大網點、多建專業化小網點等。

問 遊客81634:如何解讀李克強總理最新講話精神?怎樣看待「金十條」對銀行業的影響?招行將如何應對新的宏觀經濟和銀行業環境變化?

答 招商銀行傅育寧:您好,宏觀調控新思路:不再「一刀切」地穩增長或者調結構,而是統籌施策,審時度勢,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設置上下限(上限是防通脹,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GDP增長7.5%,經濟增長底線為7%);同時,也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金融十條」對銀行業的影響:從短期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擴大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等政策可能加劇銀行業競爭,壓縮商業銀行盈利空間;但從中長期看,「金融十條」有助於商業銀行明確戰略調整方向,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對招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對整體銀行業而言,不僅影響商業銀行的業務擴張和資產定價能力,壓縮盈利空間,而且對風險管理能力提出較大的挑戰。對招行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堅持效益、質量、規模相協調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二次轉型」,積極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和客戶結構,大力發展「兩小」業務,提高大中優質客戶拓展力度,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佔比,深化管理變革促進管理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改造,強化成本管理,不斷提升資本效率和股本回報。謝謝!

遊客81802:2013年上半年NIM環比下行的原因,以及對全年NIM走勢的預測?

答 招商銀行李浩:n NIM現狀:2013年上半年,我行銀行口徑NIM為2.96%,比上年末下降14BP,比上年下半年下降6BP。2013年上半年,我行集團口徑NIM為2.89%,比上年末下降14BP,比上年下半年下降5BP。
n 上半年NIM下行原因:主要是2012年兩次降息後,按揭貸款於今年年初集中重定價,加之上半年外幣貸款增長較快,全折一般性貸款收益率下降,拉低NIM約18BP;另一方面,受人民幣存款持續重定價,主動負債佔比下降的影響,存款成本率下降,拉升NIM約5BP;此外,受益於創新型同業資產業務的快速發展,同業業務利差擴大,拉升NIM約6BP。
n 全年NIM走勢預測:在保持現行利率不變的前提下,我行2013年淨息差將繼續維持平穩。兩小貸款佔比不斷提升,以及創新型融資業務的擴張,均將對NIM的穩定提供支撐;但考慮到利差相對較窄的同業業務和外幣業務持續增長,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或將延續,正負因素互相沖抵,預計全年NIM較上半年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問 遊客81794:2013年上半年集團口徑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較2012年末增長12.4%,增幅慢於部分同業(如民生、興業等)的原因?

答 招商銀行李浩:n2010年之前,除個別年份外,我行盈利增幅曾連續位居同業前列。但2010年以來盈利增長在同業中的排位逐漸下滑。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n一是風險偏好不同導致生息資產規模有所放緩。長期以來我行一貫堅持效益、規模、質量協調發展,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特別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內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金融市場不確定明顯增大,順應形勢,我行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和資本內生能力,這使得我行資產業務擴張和淨利息收入增長有所減緩。

n二是資產負債結構差異使得淨息差降幅相對較高。我行長期以來資產負債結構方面呈現鮮明的資產利率敏感性特徵,該結構在升息週期利於盈利增長,而降息週期不利盈利增長,儘管主動採取了多種措施降低利率風險,但去年央行連續兩次降息仍對淨息差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和同業競爭加劇、存款成本上升加之降息重定價因素,導致我行淨息差比上年末下降14BP。但整體來看,我行上半年淨息差絕對水平仍具有領先優勢。

n三是零售業務作為戰略致使成本收入比依然偏高。近年來,我行持續加強成本管理,成本收入比趨於下降,今年上半年我行成本收入比(不含營業稅)31.64%,同比下降0.62個百分點,但與同業相比,仍相對較高。成本收入比較高主要與我行零售業務佔比較高有關。

n四是表外業務開展比較謹慎。最近幾年,受金融脫媒深化和利率市場化加快步伐等影響,部分銀行類信貸資產為主的表外業務發展迅速。與之相比,我行上述業務增長相對緩慢,也影響了盈利的增長。

遊客81808:介紹2013年上半年招行存貸款情況?

答 招商銀行李浩:n貸款數據:上半年,全行折人民幣自營貸款餘額19,248.27億元,較年初增幅9.3%,同比增加412.48億元。其中:折人民幣對公貸款餘額11,288.69億元,佔自營貸款比重58.6%;零售貸款餘額7,376.47億元,佔自營貸款比重38.3%;票據融資餘額583.11億元,佔自營貸款比重3.0%。貸款期限方面,半年末短期貸款佔境內公司貸款的66.5%。

n新增貸款投向:

對公貸款,從區域分佈看,珠三角及海西、總行(含小貸中心)、西部地區的規模增長最明顯,分別為248億元、247億元和219億元;東北地區規模增長相對緩慢(137億元)。從行業分佈看,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交通運輸業仍位居前三,年增量角度,除批發零售業( 597億元)和製造業( 286億元)增長明顯外,建築行業規模增長排名第三( 56億元),交通運輸業餘額則有所萎縮(-59億元)。

零售貸款,按借款人行業類別區分,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製造業和居民服務業,這與本行業務相關,尤其小微貸款集中於批發零售和製造業的特徵更明顯。

截至2013年半年末存量貸款中,無貸款需從表外轉至表內。

n存款數據:6月末全行折人民幣自營存款餘額27,018.3億元,較年初增幅10.7%,同比增加275.2億元;其中,活期存款佔比52.19%,比年初略降0.24個百分點。存款穩步增長的原因:主要受1-4月外匯佔款持續多增、貨幣市場流動性相對寬鬆,以及我行實施客群差異化經營策略、完善存款考核機制、和大力拓展新興存款來源等因素影響。存款活期佔比下降主要是受利率市場化以及上年降息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定期存款佔比趨於上升,活期存款佔比有所下降,特別是對公活期存款佔比下降較多,比年初下降1.11個百分點。後續我行將在推動存款增長的過程中,繼續採取多種措施保持活期低成本的優勢。

問 遊客82425:本人持有招行多年,主要看重招行優質的零售客戶基礎,和穩健的經營風格.田行掌舵後,是否會更多強調對公業務,以及分行業務的更多積極進取? 如此, 如何與招行一貫的優勢,文化做平衡?

答 招商銀行田惠宇:招商銀行將繼續堅持效益、規模和質量的均衡發展,大中小均衡發展的策略。一方面繼續保持和發揚包括零售業務在內的傳統業務的各項優勢業務,另一方面要培育我們新的競爭優勢。
對於部分已形成明顯競爭優勢的批發業務,如現金管理、國際業務、金融市場、跨境金融等,要繼續主動創新求變,保持同業領先地位;針對批發大中型優質客戶,我們將加快打造具有招行特色的服務模式,努力提升綜合服務水平與能力。

問 遊客81900:請介紹招行信用卡2013年上半年的業務發展及行業排名情況?

答 招商銀行田惠宇:截至6月底,我行信用卡累計發卡4,768萬張,流通卡數2,344萬張。上半年,我行實現信用卡利息收入38.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13%;信用卡非利息業務收入34.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42%。流通卡每卡月平均交易額3,064元,信用卡循環餘額佔比33.17%,較上年末提升1.44個百分比。從我行掌握的內部數據來看,我行信用卡交易份額在信用卡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處於市場領先地位。與此同時,2013年上半年我行信用卡境外刷卡交易額同比增長32.88%,境外刷卡金額繼續保持同業第一。

問 遊客85362:李行長,介紹一下上半年貴行自主開發的理財產品的發展情況吧?

答 招商銀行李浩:2013年上半年,我行各類理財產品發行規模25,048億元,6月末餘額4723億元,主要投向:債券、同業資產、權益類資產、衍生工具及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等標的。

問 遊客82813:您好,請問招商銀行會學習民生銀行進行事業部制改革嗎?

答 招商銀行傅育寧:您好!招商銀行正在進行以客戶為中心和提高效率為目標的流程改造,進一步理順條線和區域的管理關係。不會簡單推行以事業部為目標的架構調整。謝謝!

問 遊客81613:招行的資本充足率目標是多少?

答 招商銀行田惠宇:您好!根據我行董事會通過的中期資本規劃(2011年修訂),至2015年,我行的資本管理目標是:一、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9.5%和總資本充足率達到11.5%;二、以資本約束為前提,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三、以提升資本回報為目標,增強盈利能力。

遊客81727:田行長上任後已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請您談談對招行優勢和劣勢的看法,未來將如何揚長補短?

答 招商銀行田惠宇:您好!我感覺招行在以下幾個方面,已初步形成了明顯的優勢:

第一個是「因您而變」的理念優勢。未來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服務水平的競爭,銀行的競爭力主要體現為客戶服務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招行「因您而變」的經營理念,無疑走到了同業的前面,只要我們能夠踐行好這一理念,招行未來必定會走得更高、更好。

第二個是獨具特色的結構優勢。在業務結構方面,零售業務佔比較高,儲蓄存款餘額佔客戶存款總額比重,和零售貸款餘額佔客戶貸款總額比重均位居同業前列。兩小業務佔比快速提升。部分批發業務優勢較為明顯,如現金管理、國際業務、金融市場、跨境金融等均處於同業領先地位。在客戶結構方面,零售中高端客戶佔比較高。零售基礎客群質量較高,招行零售客戶中城市白領、大學生較多,這些客戶都是我們未來潛在的中高端客戶。在收入結構方面,零售盈利貢獻佔比較高,上半年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稅前利潤121億元,利潤貢獻度為36.7%;非利息收入佔比持續提升,上半年實現非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淨收入比重26.12%,其中零售銀行業務實現非利息淨收入佔比48.3%。

第三,我們擁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在關乎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上具備比較優勢。招行的人才隊伍呈現年輕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特徵,這支充滿活力、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是招行積累的寶貴財富,也是招行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公司治理結構規範並有特點,招行實行嚴格意義上的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負責制,為招行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規則運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與此同時,我們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大中客戶經營水平有待提高,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能力亟待增強;小企業的服務與管理效率尚需提高,綜合回報水平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對公負債業務尚未形成長效的存款穩定增長機制,對公資產業務尚未形成體系化的優勢,內生能力體系建設任重道遠;與國有銀行相比,招行的網點數量還相對較少,這對我們日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零售銀行的領先優勢可能帶來一定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89

黃章為什麼喜歡罵雷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175.html

有人問他對雷軍的看法

J.Wong:我並不怕他,只是噁心他。

雷軍推出紅米

J.Wong:也許更低下限才更引得關注,也許更無底線才更可能出位,成功往往需要不擇手段。但這不是我的追求,喜歡重口味的同學請你看清楚這是魅族論壇,請不要和蒼蠅一樣在此嗡嗡作響,哥想拍死你。

小米3發佈

J.Wong:「買小米3的都是無腦屌絲」

小米推出Wifi共享功能

J.Wong:我就是這樣的上當的,不是我曾經教他,他懂個屁做手機。

……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黃章是如此地在意著雷軍。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糾葛?引起黃章如此強烈的情感,排除」黃章可能對雷軍包含愛慕之情,像個小女生一樣吸引他注意」這個動機之外,黃章如此不爽雷軍應該有以下原因:

1.雷軍曾經「拋棄」過黃章

黃章有句話是這麼罵雷軍的「我就是這樣的上當的,不是我曾經教他,他懂個屁做手機」,這句話背後藏著一段故事。當年雷軍決心開始追逐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時候,有考察過魅族,並準備入股魅族,在這期間雷軍與黃章討論了很長時間,但是雙方意見不能統一,還鬧出了矛盾,具體什麼矛盾雙方都沒有對外說明,反正這樁沒有完成的交易讓黃章很生氣,經常罵雷軍盜取商業機密,是個大騙子。

也許雷軍只是當時想做手機,與魅族接觸了一下,發現意見不合,自己做手機也不難,就自己幹了。但以黃章如此桀驁的性格,雷軍居然投資自己不成,還做了和魅族定位差不多的手機,不爽是必然的。

2.既生黃何生雷

說雷軍玩期貨,黃章也是喜歡玩期貨的主,魅族M8手機2007年年初就炒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曝光」一下,2008年10月才放出公測機,出售時,當初看起來牛哄哄的硬件,成本也就沒有當初那麼高了。這招也是後來小米屢試不爽的。

說到手機粉絲營銷,黃章才是鼻祖。早在他做MP3時期,他就號召用戶去各個論壇發帖,讓用戶憑藉發帖鏈接在購買mp3時得到一定的實惠,當年水軍概念還未成型,黃章已經組織自己的用戶去成為自己最早的水軍。而後在開始做魅族手機時,黃章也開始打造自己的粉絲論壇,在魅族M9發售時,黃章甚至故意只在有限的幾家店發售,造成排隊擁堵,產生魅族熱銷的新聞。後來的小米,營銷手法本質與魅族相同。

甚至Show硬件參數的手法,兩人手法都一樣,當年黃章在《微型計算機》雜誌做廣告,就標榜魅族的MP3用了誰家的優質芯片,採用了優良的做工。現在的雷軍,也喜歡炫耀自己手機的「四核」與Fashion的外形。

黃章與雷軍,採用了相同的方式在做手機,但雷軍無疑在商業上的天賦,以及社會資源上更勝一籌。

3.小米vs魅族:這天下只能獨大一家

合作不成,或許只是讓黃章「不爽」雷軍而已,但是當小米開始蠶食本來屬於魅族的地盤之後,黃章已經開始對雷軍恨得「咬牙切齒了」。

小米與魅族無論在手機概念,或是在用戶定位上都沒有太大區別,購買者都是追求高性價比的年輕群體。小米走的路與魅族何其相似,高配低價,強調用戶體驗,自己做系統,粉絲營銷……

可惜,中國不需要兩家相同的手機廠商。可以想像,如果當初雷軍投資了魅族,亦或是小米沒有出現,那麼魅族才應該是市值100億美金那一家手機廠商。雷軍把本來屬於黃章的成功給「截胡」了,你讓他怎麼能不恨。

雷軍解構了黃章的那一套手機玩法,然後根據自己豐富的資源,組合出了一套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玩法,最終迸發出了無比巨大的能量,成為中國手機廠商的霸主。相同的市場裡只可能存在一家霸主,小米的出現讓魅族在銷量上潰不成軍,年輕群體想起「性價比高,用戶體驗好」的手機不再是魅族,而變成了小米。魅族被邊緣化了,而氣急敗壞的黃章也在發表了幾篇謾罵帖子後淡出管理層,只參與新產品的研發。

黃章本有可能成為更加偉大的人物,站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巔峰,但現在這個名字是雷軍。現在隱居起來喝茶種菜的黃章,他的偏執本可能得到更多的崇拜,但現在看起來只像是失意的氣急敗壞。從某些方面看,也可以說雷軍奪走了黃章的夢想,這麼說來,黃章應該會罵雷軍一輩子……

我想起電影《硅谷海盜》裡那段互相指責

「你偷走了我的東西!」

「我沒有,我們都有一個好鄰居,你拿走了電視機,卻不許我拿走音響?!」

他們的「鄰居」和學習對象,應該都是蘋果。他們都憧憬著成為喬布斯,有著相同的信仰和創業理念,他們本來可以成為要好的朋友,他們也確實有過這麼一段時光,據說,當時黃章在魅族的辦公室裡,專門在冰箱裡凍著雷軍愛喝的可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47

創投經理分享的簡報技巧:我不喜歡 PPT,我要看你怎麼 DEMO 產品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058.html

對很多人來說,簡報是每天必備的工作項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跟觀眾說明想法、產品、概念,甚至讓他們喜歡、購買自己的產品是一個非常重要能力。

本文作者 Brad Feld 是創投 Foundry Group 的經理人,他將分享對於好簡報的認知與定義,讓大家知道何謂成功可以吸引人的簡報,讓創投可以馬上決定要投資。(以下文字以作者第一人稱撰寫)

不愛冗長介紹和廢話

除了聽取簡報外,我每天也都要向其他人簡報,簡報佔了我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不喜歡看到 PowerPoint 的模版、冗長的介紹詞;我喜歡看到簡報者跟他產品互動、操作的過程。總而言之,少廢話、切中要點是我所期待的簡報型態。

誰說簡報只能用 ppt

還記得有一次拜訪一家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 3D 印刷公司 MakerBot,我花了 15 分鐘才從工廠門口走進辦公室,在過程中看到他們打印的產品與機器,讓我在還沒有跟 MakerBot 的人碰面前,我就瞭解 3D打印到底是什麼一回事,以及他的發展潛能。

對我來說,這樣的簡報方式簡單、特別也達成讓我瞭解產品的目標,更順利完成合作案。

好產品 + 不會介紹=賣不出去

接著,分享一家我們投資已久,專精於空間運算的公司 Oblong,他們製作的 Mezzanine 產品,可以提供使用者多工運作平台,有效增加會議、研發效率,相當具有前瞻性、發展與銷售潛力(有點像電影關鍵報告裡面的屏幕與電腦設備),連我們公司每天都在使用。

即便產品推出時的介紹簡報表現的相當精采,但 30 分鐘實在有點長、抽象、沒有重點,因此也稍稍影響產品銷售,所以我便不斷要求他們改進其產品簡報。請他們在表現產品特色之餘,讓簡報更吸引人,也才有了之後的 5 分鐘的簡報版本。

幾個月前,Oblong 舉辦了一場銷售會議,報告公司整年度的營運狀況等。他們改進了簡報方式,開始 5 分鐘的示範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更只用一張簡報就傳達 Oblong 想在會議上發佈的訊息。

簡報上明確指出 Mezzanine 的三項核心技術,讓人看完以後不禁產生「我也要一台」的想法。也因為會議有個好開頭,成功引起與會者興趣與注意力,讓接下來程序進行更為順利。

一開始的黃金五分鐘

好的簡報技巧就如同開發一項產品,要不斷思索如何滿足使用者需求。傳統只做產品演示、功能介紹的簡報方式已經過時了。我所期待的是,聽到有人一開始對我說,我即將幫你解決一個你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問題!先引發我興趣,接著我將讓你有 30 分鐘表現的機會。

一開始的五分鐘最重要,如何抓住對方眼球、吸引興趣,將會是成功的重要關鍵!

重點複習

1. 不囉嗦!切中要點、簡單明了

2. 重視使用者需求

3. 把握開頭 5 分鐘先發制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94

企業家們喜歡講故事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1/3114037.html
業家們都喜歡講故事,尤其是自己的創業故事,說到動情處,都要忍不住掉眼淚。老百姓們也喜歡聽企業家講故事,尤其是那些「屌絲逆襲」的勵志故事,聽到動情處,也要忍不住掉眼淚。大家都過得不容易,按理說「人艱不拆」,不過聽多了形形色色的故事,我還是忍不住要吐個槽,拆一拆那些企業家的故事,尤其是那些都開始寫傳記的企業家的故事。

傳記是對一個人的畢生總結,一個好的傳記應該是經過周密訪談,歷時多年才寫成的。《喬布斯傳》就是一本很好的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是一個非常資深的媒體人,他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採訪了喬布斯身邊的各種人——包括他的家人、同事和同行,還有他的對手,然後通過反覆交叉求證,從而得以完整和相對客觀地呈現一個完整的喬布斯。即便如此,他也只能說儘可能真實地還原喬布斯的一生,這樣的傳記是可信的。

但在中國,大多數的企業家的傳記不是這麼寫的。大多數傳記的寫作流程是這樣的:作者和傳主聊了多少個小時,然後結合一些公開資料,幾個月就寫成一本書。敬業一點的作者會有一些對同行和同事做一些訪談,但總的來說這種觀察和描述是相對單緯度的。這種傳記有很強的公關色彩,很多企業家之所以願意寫傳記,也是希望能留下一些名聲。他們很少有勇氣其直面自己的所有過去,會有意無意地修飾自己的人生,這也是人之常情。

曾經看到一本首富的傳記,寫了他在五歲的時候看到一群螞蟻在搬家,然後作者就說企業家的雄才大略在五歲時就看出來了。我當時就在想,這不是在扯淡麼?!中國的歷史有個傳統,一個人只要做成了一點事情,他在出生的時候往往就是天有異象、電閃雷鳴……或者像金正恩那樣,兩歲的時候就會打槍,三歲的時候就會駕駛汽車之類的。在中國,很多傳記的作者往往都在美化作者,缺乏對傳主客觀全面的描述,很難完整地呈現傳主的經歷和思想。

很多傳記故事往往只有開頭和高潮,卻沒有過程和低谷。其實,一個人成功路上一定是有低谷的,只不過那些企業家不說罷了,就像心頭的一道傷疤一樣。創業就像穿過一個漫長的隧道,你心中有一個信念,但是你看不到光明,你必須不斷地往前走,中間經歷了很多煎熬和掙扎,後來見到了一束光,你成功了,這是大多數真實的創業故事。

但是,很多傳記文章中間看不到過程的艱辛,看不到內心的掙扎和糾結,我們看到只是一個開頭和結尾,沒有看到過程。其實真正的故事,過程中間才是最有魅力的,但是一方面這些人不會說,因為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很多作者也沒有足夠耐心去問,當然這些故事都是單緯度的。如果說一個人只是說他講自己的故事,因為人都是有侷限性的,他往往看到的是他自己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他倒不是非常撒謊,其實人嘛總歸是有侷限性,所以這個時候,這種所謂的傳記,往往就缺乏了真實性的考慮。

還有一個誤區是媒體屬性決定的。媒體就像一盞探光燈,在茫茫黑夜之中可能站著一百個人,這時候一個探光燈打過去,照到了某一個人。這個人當時已經成功了,然後媒體就開始給他們總結:這個人為什麼能成功呢?它去搜索他所有的背景資料,還有他的一些言論,然後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過去做過一件什麼事,說過什麼話。反正一個人要是成功了,以前做的任何事都是對的,其實不過是一種事後總結罷了。

真實的版本是:當媒體在描述一個人的成功時,必定有99個跟他同樣的努力,同樣勤奮,天分也差不多,但就是運氣差一點這樣的創業者。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因為他們失敗了,媒體的探光燈照不到他們的頭上。這也是媒體的悲哀,因為它照到的只是成功者,當然有時候也有失敗者的案例,但這種案例也是根據媒體的需要來選擇的。單個來看,即便這些故事完全真實,但是這種個案的真實,又能多大程度上反映作為一個群體的真實呢?

創業像登山一樣,一開始可能有100個人登山,然後半山腰的時候發現只有10個人在繼續登,然後繼續登,快到山頂的時候可能只有兩三個還在攀登,其他人都已經退出了,或者掉下去了,最後才有一到兩個人成功登頂。這時候媒體的話筒伸到他面前,請問你是怎麼成功的?這個人侃侃而談,然後媒體會把這個故事包裝給讀者。讀者也需要這種故事,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也從中獲得激勵。企業家、媒體和讀者達成某種默契,他們各取所需,共同塑造了我們通常看到的創業故事。

有一個知名的經理人寫過一本暢銷書:《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一個道德上有瑕疵的經理人算不算成功?這個問題可謂見仁見智。但我想說的是,認為某個人的成功可以複製,這是天大的謊言。沒有人的成功可以複製,每個人的道路都是與眾不同的,你可以向他人學習他的成功經驗,但你永遠無法複製別人的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因此千萬不要去模仿別人,走自己的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43

藍色光標許志平:我們最喜歡買透明的公司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8/56446.html

藍色光標上市是敢到了一個合適的時候,我們上市到現在三年多。利用創業板、上市的手段,三年多差不多利潤漲到了原來十倍,人員漲到原來四倍,市值漲到原來的七倍。相對來說算比較好的。

2005年、2006年的時候,中國財務制度有了一個革命性的改變:套用了國際會計準則,其中有兩個準則對我們的併購有非常非常大的影響。第一個財務準則叫公允價值準則,也就是DCF估值法——未來現金流折現,就是差不多要脫離淨資產估值了。第二個財務準則叫商譽減值測試,不攤銷。過去商譽和淨資產估值差不多,比如1000萬元的案子,給你十倍的估值,我買了你這個公司,除了淨資產有1500萬元之外,我大概還有800多萬元的商譽,這些分七年攤銷,跟1000萬利潤一溝通,誰併購誰倒霉。這兩個變化使得2011年以後創業板的併購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門的事情,現在創業板其實就是一個併購板。

對於各位創業者來說,做公司有三個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種是獨立IPO。第二類就是準備賣給上市公司。第三種出路,我們做的公司就是為了把它做大,既不想上市,也不想賣給別人,這三者思路完全不同。

我們基本喜歡的公司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是這個公司要透明。很多創業公司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透明,這個東西沒法給,或者自己講不明白。所以我們所有的要求,第一個是要透明。第二個這個東西要可傳遞。這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中間還是要有無窮多的磨合。第三個我們要搞均衡,我們到底買不買你這個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208

成功人士清早喜歡讀什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947

成功人士更喜歡抓緊時間,去年華爾街見聞分享過前紐約市市長、彭博公司的創始人邁克爾·彭博(Michael Bloomberg)的觀點: 我的經驗是,你得給自己制造運氣。越賣力工作,運氣就會越好。 我一直努力做到早上第一個來上班、晚上最後一個離開,請假請得最少,離開辦公桌去洗手間或者吃午飯的時間也花得最少。 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即使取得相當成就,一些名人也會擠出清晨時間了解資訊。Business Insider總結了以下十多位成功人士的閱讀習慣,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把寶貴的晨光用來了解哪些媒體的信息。當然,有些也並不僅限於清早閱讀,但都能體現這些名人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1、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一天從多家美國全國及地方新聞報道開始。 “股神”巴菲特2007年接受采訪時透露,他早上會讀《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今日美國》(USA Today)、《奧馬哈世界先驅報》(Omaha World-Herald)和《美國銀行家》(American Banker)。 這份清單可分量夠足的。 2、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清早貢獻給《經濟學人》(Economist)。 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問起早上喜歡讀什麽,巴菲特的老拍檔芒格回答得很簡單:“《經濟學人》。” 3、奧巴馬早上讀一些美國全國性的報紙、一兩個博客和一些雜誌。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2年在《滾石》(Rolling Stone)采訪時透露,他每天早上會讀《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而且,奧巴馬是《時代》雜誌一些專欄作家的忠實讀者,他也喜歡讀《紐約客》(New Yorker)、《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和知名博客作者Andrew Sullivan的文章。 4、比爾·蓋茨(Bill Gates)讀全國性的報紙和每天的新聞聚合內容。 微軟的奠基人蓋茨每天收取範圍廣泛的新聞聚合內容,由他任董事、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會向他推送一些要聞報道。 蓋茨也會讀《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的封面。 5、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Jeffrey Immelt用自己的一套獨特方式讀新聞。 Immelt 2005年這樣告訴Fast Company雜誌: 我通常從位於中央部分的版面開始看《華爾街日報》,然後會讀《金融時報》,快速瀏覽金融時報指數(FTIndex)和第二版。 接下來我會看《紐約時報》,只看商業報道,其他的放在一邊。看《今日美國》我會先看體育版,再看商業版,接著是生活版。 最後我會讀《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第六頁,接著是它的少量商業報道。 6、前百事可樂首席執行官Steve Reinemund讀《達拉斯新聞早報》(Dallas Morning News)和多份全國早報。 Starwinar.com報道,Reinemund每天清晨5點30分起床,然後就下樓讀一些報紙。 Reinemund會瀏覽《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還有《達拉斯新聞早報》。 7、星巴克創始人Howard Schultz二十五年來始終保留著清早讀報的習慣。 2006年,Schultz告訴CNNMoney,他每天早上5點到5點30分起床,然後泡咖啡、讀三份報紙:《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 對Schultz來說,這個讀報的習慣肯定有好處,否則他也不會堅持了二十多年。 8、維珍美國航空公司(Virgin America)首席執行官David Cush讀五份報紙,做運動時聽體育新聞。 Cush向美聯社透露,他在美國西海岸時間清早4點15分起床,發送電子郵件,與東海岸的人通話。 然後他邊做運動邊聽達拉斯的體育廣播,再讀一些日報,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和《金融時報》。 9、前谷歌企業業務Google Enterprise總裁、Upstart首席執行官Dave Girouard用Nexus 7手機讀《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最近還在讀英國政治家邱吉爾的一些演講稿。 Girouard告訴Business Insider,他是邱吉爾演講的鐵桿粉絲,最近在讀一部邱吉爾最佳演講文集Never Give In! The Best of Winston Churchill's Speeches。 新聞方面,Girouard選擇瀏覽《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 10、Buzzfeed創始人、首席執行官Jonah Peretti坐地鐵時讀《紐約時報》的商業版或者體育版,他妻子會保存好其他內容。 接受《連線》采訪時,Peretti透露自己每天早上8點30分左右起床,上班的路上他會讀《紐約時報》商業版或體育版。 他也會看紐約時報的雜誌內容,在添了一對雙胞胎以後,他就沒空看訂閱的《紐約客》和《經濟學人》了。 和許多年輕一代領導者一樣,Peretti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Twitter和Facebook。 11、在選舉年,美國總統選情分析預測網站FiveThirtyEight主編Nate Silver會查看Twitter、搜索引擎Memeorandum和Real Clear Politics。 Silver告訴《連線》,每逢選舉年,他習慣在早上喝咖啡以前先查看Twitter、Memeorandum和Real Clear Politics。 如果沒發生什麽大事,他可能稍微打個盹,然後看一看《大西洋月刊》、Marginal Revolution和Andrew Sullivan的博客。 12、NBC首席白宮報道記者Chuck Todd在Twitter上查看美國各州的至少一家大報。 Todd告訴AdWeek,每天早上4點30分到5點起床,先看一些郵件,然後登錄Twitter查看各地報紙的主流報道。 Todd說: Twitter是21世紀的通訊社。我記得自己第一次接觸到美聯社的50個州通訊報道,那是1992年,還從沒有那樣的東西。 現在Twitter就是那樣,我已經能建立自己的政治和國際時事新聞報道網。 除了Twitter,Todd還在iPad上讀《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 13、雖然為電視臺工作,但福克斯新聞主播Shepard Smith的主要信息渠道是《紐約郵報》和《紐約時報》。 Smith向AdWeek透露,每天早上他首先會訪問《紐約郵報》和《紐約時報》的網站,然後再瀏覽The Daily Beast和SportsGrid,有時會看看Buzzfeed。 最後,他會看一些當天報道涉及的相關網站,包括許多地方報紙。 Smith認為,避免信息泛濫是一項持久戰。 他這樣打比方: 如果媒體算是食物,我會變成大胖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32

隨你喜歡 i乜都好!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5/i.html
根據Apple (AAPL:US)的年度和季度報告,2014年第二季銷售美金456.46億元,同比上升4.69%。毛利率37.50%上升至39.32%,而每股季度盈利11.69美元,同比上升15.06%。四大產品iPhone、iPad、Mac和iPod分別售出43.72百萬部(同比上升16.83%)、16.35百萬部(同比下跌16.05%)、4.14百萬部(同比上升4.66%)、2.76百萬部(同比下跌50.99%),而銷售金額分別是美金260.64億元(同比上升13.54%)、美金76.10億元(同比下跌12.99%)、美金55.19億元(同比上升1.32%)、美金4.61億元(同比下跌52.08%)。至於iTunes和周邊產品銷售金額分別是美金43.73億元(同比上升11.16%)和美金14.19億元(同比上升2.90%)。 
自上市以來,Apple (AAPL:US)大概經歷了三次產品轉型期,分別是最初的Mac,之後是2001年推出的音樂平台iTunes和iPod,以及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稍後於2013年推出的iPad。嚴格來說,Apple (AAPL:US)股價真正起飛是大概於2001年推出iTunes和iPod替其打開一條以iTunes為音樂和軟件銷售主打平台的生路。根據2007年至2013年數據可見,每股盈利由2007年的4.04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44.64美金下跌至2013年的40.03美金,年複合增長46.56%。期內iPhone銷售由1.39百萬部上升至150.26百萬部(年複合增長118.28%),金額由美金6.30億元上升至美金912.79億元(年複合增長129.18%),佔總銷售比率由2.56%上升至53.41%。值得留意的是iTunes,期內銷售金額由佔總銷售比率由10.16輕微下跌至9.39%。
其他產品表現相對「乏善足陳」,期內Mac由7.05百萬部上升至16.34百萬部(年複合增長15.04%),iPod由51.63百萬部下跌至26.38百萬部。而iPad於2010年剛推時7.46百萬部上升至71.03百萬部,但2014年第二季銷售顯示其増長似乎已經見頂。 
以地區分佈計,Apple (AAPL:US)四大市場分別是美洲、歐洲、大中華和日本,以2013年計分別佔總銷售比率為36.71%、22.16%、14.87%、7.87%。以2014年第二季銷售計,大中華和日本是增長亮點。 
近日中國人氣手機小米進軍台灣,筆者相信未來在大中華乃至全國的低檔智能手機可能會是中國國產機的天下,但在高端的智能手機中,除了三星電子(005930:KS)外,Apple (AAPL:US)的iPhone仍穩坐高端智能手機的一席位。以近年各產品走勢可見,iPhone和iTunes將會是其盈利增長的來源,筆者相信Apple (AAPL:US)的iTunes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拓展這個網上銷售台,iTunes會否是蘋果的第四春?!也許未來由iTunes開始衍生的新產品會是iFinance、iMedicine、iWife、iPet、iStudy、iDream、iCar、i二奶、總之隨你喜歡i乜都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