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聰明啤打始創人 授穩贏大市秘笈

1 : GS(14)@2016-03-16 15:31:03

2016-03-12 iM

號稱能打敗大市的聰明啤打(Smart Beta),在短短十多年間由寂寂無聞的新概念,變為炙手可熱的投資工具,市場規模暴增至數萬億港元,各大基金公司、投資機構紛紛推出相關產品,這一切,或可由一位移居美國的台灣人許仲翔說起。

近年聰明啤打市場規模可謂幾何級數式上升,相關資產由2009年的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左右,增至今年初的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晨星數據反映,目前美國的聰明啤打ETF,已佔整個ETF市場超過兩成。

科網泡沫 啟發新型概念

對許仲翔來說,這幾年事業發展之快,實在令他始料不及。

事情要由千禧年的科網股泡沫說起,年少時隨父母遷美的台灣彰化人許仲翔,其時已是一名博士生,專門研究資產配置,他的好友Rob Arnott正替一家紐約大型退休金做投資規劃,受法規所限,此基金必須百分百投資在指數基金等被動式投資。Arnott當時已發覺很不尋常,因為在退休基金的組合中,本來只有約8%屬科技股,但由於科網股愈升愈瘋狂,佔組合比例擴至三成多,於資產配置而言根本不合理。退休基金的管理層卻說:「沒法子,我們一定要跟隨指數。」結果一如Arnott所料,科網股泡沫爆破,退休金也損失慘重。

「於是Arnott找我聊天,我們在想,傳統指數根本沒有資產配置的概念,例如標普中的思科系統(Cisco),假設本來只佔指數2%,即使股價升了3倍後,佔比大增,指數投資者都不能將之賣走套利。於是我們想,有沒有可能開發一種新的指數呢?後來便延伸出Fundamental Indexing這個概念。」

2002年,許仲翔與Rob Arnott共同成立Research Affiliates,發表了一大批研究報告,當中的Fundamental Indexing概念,顛覆了傳統的指數合成方法。

抽取因子 以權重求回報

傳統而言,各地所用的主流指數,都是以市值大小來加權,恒生指數正是一例,最大的成分股如騰訊控股(00700)及滙豐控股(00005),佔比分別達10%及8%,相反,部分成分股的權重或不足1%。傳統的指數有何問題?「問題可大了,標普指數有500隻成分股,有人會以為,不論是按市值加權,或等值加權,兩者表現應該都差不多吧?實際上卻差天共地!投資組合取得的額外報酬中,通常有八成都是因為權重的分別,這證明了揀股的貢獻較少,權重才關鍵。」

許仲翔於是從學界入手,抽取幾個普遍獲學術研究支持的『因子』,包括價值投資、趨勢投資、低波幅投資、小型股投資等,重新建構一系列指數,稱這些新式指數可以持續跑贏舊式指數,並到處發表,結果引來了指數巨擘富時(FTSE)的垂青。自此,許仲翔可謂正式踏上青雲路。

Research Affiliates跟富時簽了獨家合約,推出一連串富時RAFI(Research Affiliates Fundamental Indexing)指數系列,許笑指,在此之前,市場根本沒有聰明啤打這回事,「最多只有平均權重法,但流動性有很大問題,很多機構都不會用。」聰明啤打的概念雖由許仲翔跟夥伴發展而成,名稱卻是由顧問公司韜睿惠悅(Towers Watson)發揚光大。

「當時韜睿惠悅的團隊做了很多研究,結論是聰明啤打不單合理,更建議客戶將一半的被動投資都轉為聰明啤打!這個推薦太顛覆性,於是市場中人個個也跟着研究,令聰明啤打有爆炸式增長。」

經過十數年發展,如今利用Research Affiliates發展的指數基金及ETF,相關資產的規模高達1,560億美元,客戶由主權基金、指數公司到基金公司也有,許仲翔認為原因很簡單,聰明啤打的確能打敗大市,賺取額外回報(Alpha)。

簡而言之,聰明啤打是選擇一些因素,如價值投資策略的市盈率、負債率、派息率來建構指數,旨在跑贏大市。問題是決定用甚麼因素、不用甚麼因素,不也是一種個人判斷嗎?

許仲翔指,這正是市場的最大疑問。「市面上,主流跟非主流的因素,加起來分分鐘有兩三百個,如何從中挑一些因子出來、又如何轉換,這就跟揀股很類似,所以我覺得大家對聰明啤打有點過度追捧。」他指,聰明啤打絕非魔術,也不是黑箱創作。在五花八門的因子中,獲得學界普遍認同的,大概不會超過5、6個,如果投資者能以低成本投資,理論上在長綫都可以跑贏大市。

只求好賣 產品良莠不齊

憑這種新發明,許仲翔曾兩度奪得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夏普(William Sharpe)命名的William Sharpe Award,以表揚他對指數的創見及貢獻。有趣的是,夏普曾公開抨擊聰明啤打:「聰明啤打這種東西令我作嘔!」指數基金之父的John Bogle同樣以一句「愚蠢」來評價。這些重量級人物不欣賞聰明啤打,許仲翔卻深表明白。

「我想,令他們反感的是很多新開發的聰明啤打產品沒有甚麼學術研究支撑,組成方法不好,純粹是因為賣得好才推出市面,費用又高,結果有點像劣幣驅逐良幣。」近年大量湧現的高息聰明啤打ETF正是一例,本來歷史數據反映高息投資的回報不錯,「但當大家都一窩蜂地搶,股息率由4%掉到2%,這時候去買,意義就不大。很多ETF都只是基於好賣而推出,令原有的概念也蒙污。」

Research Affiliates旗下的指數,不也會面對同一問題嗎?他指某程度上也認同,「所以你在哪一個點買入,也是一大關鍵。入市時機正確,3年就能見功,但入市時機差,可能要10年才見功。我最近發了一篇文章,指如果你投資的策略,在最近3年的表現都很好的話,那未來3年表現可能會不好,因為太多人去買就會變貴,並非加碼的時機。這時反而可以留意一些表現低沉的策略,因為理論上,主流的幾種策略在長綫都會跑出,假如在短綫表現落後,則表示之後有機會迎來更大的上升空間。」

聰明啤打 長短綫表現懸殊

許仲翔指聰明啤打能打敗大市,事實是否如此?本欄以Research Affiliates網頁的資料做統計,發現其40隻左右的RAFI指數之中,大部分在長綫都能打敗相關的基準指數,當中以一系列低波幅、小型股及商品指數策略的表現最佳,例如FTSE RAFI所有國家低波幅指數,其3年、5年及10年年度化回報都打敗MSCI所有國家指數,截至2月29日,其10年年度回報達6.85%,優於相關基準的4.1%,同時其年度波幅僅13.5%,低於相關指數的16.9%,成功做到高回報、低波幅。

但RAFI指數的短期表現只屬一般,3年內能打敗基準的RAFI指數不足一半。而RAFI新興市場指數的近年表現,更往往遜於大市。許仲翔表示,本來聰明啤打最應套用在新興市場,「理論上愈多零售投資者參與、愈多人為錯誤及愈不具效率的市場,聰明啤打就愈會取得好表現。但過去兩年市場純粹追逐單一趨勢,你買中Amazon或Apple便賺大錢,任何價值投資法都落後大市。」但他指,新興市場只是落後3年時間左右,不足以否定聰明啤打的地位。

他特別提到,RAFI指數在中國跟中證指數公司合作,針對中國這些新興市場,他們在組成指數時,會把國企為主、政府角色等因素都考慮其中,「一些沒有流動性的企業,更要小心。拿美國的指數組成方法套用在中國,是很幼稚的做法。」

iKnowledge:何謂聰明啤打?

投資市場主要分兩大派別,一派相信市場有效說,認為資產的市場價值已完全反映出所有相關消息,因此相信指數或ETF等被動式管理,賺取與市場同步的啤打(Beta)。

另一派別則認為市場並非完全有效,資產價格有可能存在錯配,因此希望憑一己之力或藉基金經理的幫忙,以選股等主動式管理,來取得比傳統指數更高的額外回報(Alpha)。

聰明啤打的出現,似乎打破了兩者的界限,一方面,聰明啤打是以一個或多個「因素」(例如市盈率、負債率等),旨在取得Alpha;另一方面,聰明啤打只是以市值以外的方式將指數成分股加權,並不涉及任何個人喜好或情緒,故保留了被動投資的特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94

【2016香港勁揪】玩啤打機整蛋糕 他們都是世界冠軍

1 : GS(14)@2016-12-31 10:18:34

傅家俊近日在蘇格蘭桌球公開賽,連勝對手八局奪冠。



2016年香港有不少開心事,「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日本女子凱琳賽奪金;8月跳繩隊代表周永樂,在世界跳繩錦標賽以「零失誤」力壓五連冠澳洲選手,贏得香港首面個人花式賽金牌;最近,傅家俊更在蘇格蘭桌球公開賽,連勝對手八局奪冠。香港運動員的確不是垃圾,為港爭光的又何只這幾位?

運動員奪金為港爭光


保齡球男將張彧?,於本年度「亞洲城市錦標賽」奪得個人賽冠軍。出色的運動員還有陳翔志,如果你有留意搶包山,或者會記得他。他做不成包王,卻贏得國際攀岩賽的冠軍。下年搶包山,他的確值得大家看高一線呢!


藝術人才輩出糕餅音樂攝影樣樣精


27歲的Moei Ng帶住一個以「中國燈籠」為主題的蛋糕,到英國參加國際蛋糕比賽。最終於100位世界各地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贏得金獎。她的蛋糕美得好多明星都捧場,例如謝安琪和陳瀅等等。音樂人才一樣不少,香港步操樂團珀珈斯樂團,今年遠赴美國參加國際賽,憑印有「九龍皇帝」書法的戰鼓和各人出色表現勇奪冠軍。好多中學合唱團都今年衝出香港,如協恩中學、九龍華仁書院和瑪利曼中學,他們分別在斯洛伐克、加拿大以及匈牙利奪國際賽冠軍,位位都是音樂界人才。最後,不得不提攝影界明日之星袁斯樂,他於今年初以一幅香港夜景照片,獲得國家地理攝影大賽青年組冠軍。他經常上載照片到facebook,大家不妨去欣賞一下香港美景。


年輕人打機揸機打出一片天


講到天份,香港也有很多打機玩遊戲的人才。幾乎人人都會玩啤牌,但葉朗就玩啤牌玩到奪獎了。他在博雅國際撲克大賽打低世界各地300位選手,成為全場冠軍。講打機,2016最潮一定有LOL。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同學代表香港,參加《英雄聯盟》「國際大學冠軍賽」,以2比1打贏中國代表贏得總冠軍。所以說只要堅持,真是行行出狀元。除了LOL,今年還興起玩無人機,10月香港舉行了首屆無人機室內競速大賽,吸引了比利時和美國等海外飛手參賽。最後由「機齡」只得年半的香港飛手梁嘉棋,力壓眾多飛手奪冠,為港爭光。香港勁人多得不能盡錄,2017年香港人繼續加油!記者:黃凱婷


跳繩代表隊周永樂,以「零失誤」力壓五連冠澳洲選手,贏得香港首面個人花式賽金牌。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凱琳賽奪金。香港運動員的確不是垃圾,為港爭光的又何止這幾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31/19882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46

「聰明啤打」A股ETF周二掛牌

1 : GS(14)@2017-10-29 22:21:58

【明報專訊】去年剛成立的ETF公司Premia Partners,本周將推出首批產品,包括兩隻A股ETF,分別投資在傳統行業及新經濟行業。該公司稱,這批產品將分別追蹤兩隻財新旗下追蹤利用「聰明啤打」(Smart Beta)投資策略的指數,預料基金表現將優於追蹤傳統指數的ETF。

表現料勝追蹤傳統指數ETF

兩隻ETF分別為「Premia中證財新中國基石經濟ETF」(2803)及「Premia中證財新中國新經濟ETF」(3173),將在本周二(24日)掛牌。Premia Partners合伙人兼聯席首席投資官賴子健(圖)表示,兩隻ETF以中證的指數為基準,而指數的編寫採用財新銳聯提供的投資策略,會透過不同的準則篩選股份,例如新經濟ETF所追蹤的指數,會先列出一系列新經濟股份,再透過收入、盈利、研究投入、現金水平、市值及流通量等篩選,最後以增長潛力釐定佔指數的權重。

他續稱,這種方式較一般只以市值定權重的指數更佳,更能捕捉其潛在升幅。以基石經濟ETF為例,過往平均表現較中證300指數平均高8%,新經濟ETF亦較深圳創業板的回報更高。

目前本港已有不少A股ETF,但成交較高的只集中於幾隻,例如南方A50(2822)及安碩A50(2823)。賴子健認為,本港A股ETF市場太單一化,儘管數目多,但不少是追蹤同一指數。據他了解,不少機構投資者均希望有不同類型的產品,該行的首批產品主打「聰明啤打」,而且收費定於不超過0.5%,較市場一般約1%為低。

賴子健表示,明年還會陸續推出投資亞洲市場的ETF,構思中有股票亦有債券,甚至有多元資產的,以照顧不同投資者的需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36&issue=20171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03

聰明啤打A股ETF 明港掛牌搶市場

1 : GS(14)@2017-10-29 23:30:39

【本報訊】兩隻多元因子「聰明啤打」(smart beta)A股ETF明在港掛牌。去年成立的Premia Partners瞄準「聰明啤打」ETF(指數買賣基金)市場,推出追蹤傳統板塊的中證財新中國基石經濟ETF(2803)及追蹤新經濟板塊的中證財新中國新經濟ETF(3173),兩隻ETF百分百使用滬港通及深港通交易A股,更擬以低於同業的0.5%總費率上限搶佔市場。


避免高買低賣股份

傳統ETF所追蹤的指數是按成份股市值加權計算,鑑於指數中價格較大的成份股市值亦會越高,ETF對其持貨自然亦較多,問題是這會衍生出高買低賣的問題。至於「聰明啤打」ETF則可避開上述問題,因所追蹤的指數建構時並非單純看股份市值,而是已考慮到其他股份篩選及比重調整準則,如高價值、低波幅等因子,更會透過這些因子選出較佳的成份股,以達到讓指數跑贏大市之目的。
Premia Partners合夥人兼聯合首席投資官賴子健解釋,個別因子會在某些時期跑贏或跑輸,因此與單一因子ETF比較,多元因子ETF的好處是,即使其中一個因子跑輸,其他因子亦可補足,使多元因子ETF整體表現在不同時期較一致。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3/201918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10

鄧普頓首推 聰明啤打MPF基金

1 : GS(14)@2017-12-03 18:10:24

【明報專訊】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宣布,推出市場上首隻強積金港股聰明啤打(Smart Beta)策略,為一名強積金投資經理提供獨有及定制的選股系統。其多元資產投資方案團隊副總裁周文輝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現時強積金基金多數是全主動或全被動型,故希望為業界提供多一項選擇。

該聰明啤打策略會以富時強積金香港指數為基礎,選股方式有40%視乎股票的質素、40%視乎價值、10%視乎動力,其餘10%視乎該股是否低波幅。所謂「質素」,主要是指其股本回報率(ROE)、盈利持續能力、現金投資回報及槓桿比率,而「價值」則指該股的股息率,及市帳率或市盈率。

選股40%視乎股票質素

周文輝稱,該策略會跟隨富時強積金香港指數,每半年才檢討一次組合,避免出現頻繁買賣,較為適合強積金投資;同一時間,又不會完全跟蹤該指數,而是容許有較大追蹤誤差,以讓基金跑贏該基準指數。

他解釋指,現時富時強積金香港指數有超過270隻成分股,但他們的策略是用上述的選股模型,選出最好的25%股票,而且個股權重不會完全跟隨該指數。他透露,以此模型計算,在2009年至今年上半年,基金的上漲獲利比率(upside capture)是105%,即指數上升時,跑贏指數5%,而下跌防禦比率(downside capture)僅89%,即指數若下跌100%,該基金只跌89%。而下跌防禦比率在金融海嘯期間,更只有85%。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68&issue=20171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