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亨炒股跟唔跟?
1 :
GS(14)@2012-01-07 13:56: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60742
本港城中富豪如李兆基、鄭裕彤愛買別人的股,但他們當中不乏自戀者。每逢港股經歷大跌市後,股價跌得越殘時,就是一眾富豪自戀狂最勁時候──即是用私己錢買自己公司股票。去年,最愛自己,要算是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動用了 14億元買長實( 001)股份,其次為曾有亞洲股神稱號的四叔李兆基。
記者:陳偉燊、張活儀、石永樂

陸叔:地產股仍值博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陸叔)則表示,下任特首未必維持「強硬」的房屋政策,預期樓市不會大跌,加上過去兩年地產股並無上升,今年地產股有一定值博率。他同樣首選新地,因其土地儲備豐厚,且不少屬於低密度的用地,陸叔次選亦揀長實,皆因集團密密推盤,能維持良好的現金流。陸叔又指,弱市隻隻股價都跌,大股東只是抱著「買自己股票好過買人哋嘅股票」心態增持,因此其增持不一定代表股價上升。
除有樓賣外,亦都要參考富豪投資路線圖。翻查李嘉誠過去幾年增持長實股份的紀錄,便會發現李嘉誠其實在過去三年,每年都會在第四季,明顯大手增持股份。反而 2008年 9月中旬雷曼兄弟爆煲後三個月,李嘉誠只出手數次,只增持 42.8萬股而已。直到 2009年 9月開始,即雷曼爆煲一周年,李嘉城始在短短四個月,在市場大手吸入 2913.4萬股,入貨價介乎 93.644至 101.605元。這不單高於今年第四季的平均每股入貨價 93.54元,若要依大股東的增持動向作為買賣股份參考,更有可能失準兼中伏。
客運燃油附加費去年跌八成 港油價「跟升唔跟跌」 僅減4%
1 :
GS(14)@2016-01-18 15:53: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國際油價頹勢難改,紐約期油自去年全年下跌29.7%,今年至今再跌兩成。油價大幅回落,理應受惠的本港零售汽柴油價格,卻依舊延續過往「跟升唔跟跌」趨勢,5家油商去年全年汽油零售平均價格跌幅僅約4%,以至的士協會也大呻零售油價「加快減慢」,相反本港航空業客運燃油附加費跌幅,同期卻已超過八成。
明報記者 尉奕陽、廖毅然
紐約期油於去年初一度下行,隨後反彈至高位每桶61.43美元,惟此後續瀉,上周五更跌穿每桶30元,報每桶29.42美元。反觀本港5家油商,去年上半年汽油售價在跟隨國際油價漲至每升14.89元後,就未出現大幅下調,僅在個別幾日減價1.6%。去年年底,五間油商零售汽油價格仍為每升14.14元,較去年初的14.76元未有明顯跌幅。
的士協會:加快減慢 未反映進口價
加德士母公司雪佛龍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汽油零售價格主要取決於進口成品油價而非原油價格,須考慮一系列經營成本。香港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則表示,現時本港燃油零售價一定未有反映到其進口價格,燃油售價「加快減慢」,又指運輸業已曾多次向政府投訴多次,惟最終都被政府一拖再拖。
相較跌幅較小的汽油售價,航空公司所徵收客運燃油附加費,去年則大幅削減,長途燃油費由年初566元下調至112元,短途費亦由129元下調至25元,兩者跌幅均逾八成。本港民航處表示,審批客運燃油附加費申請時,會考慮航空公司因航空燃油價格變動而受影響的經營成本和巿場情况等,並考慮附加費水平是否合理。民航處稱會繼續留意國際間有關燃油附加費的動向,適時審視燃油附加費政策。
民航處:適時審視燃油附加費政策
對於燃油零售成本價高企,吳坤成直言有問題,油商或有策略互相壟斷,政府應做好把關責任。早前競爭委員會也表示,正進行一項本港汽車燃油價格市場調查,並會在第一季度公布進展。而截至截稿止,除雪佛龍否認有反競爭行為外,埃索與蜆殼均未回覆。
2 :
GS(14)@2016-01-18 15:53:5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c_eca2.htm
購石油ETF能源基金摸底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隨着油價大跌,有市場人士指,近日期油買賣再度活躍,主要是買跌為主。另亦有不少投資者部署買石油ETF、能源基金或石油股,準備在油價再跌時摸底。
盛寶金融(香港)私人投資服務主管梁志恒表示,油價下跌風險仍在,不少投資者做期貨空倉,以紐約期油的買賣最活躍。他又指,油價續跌而令風險日增,紐約商品交易所的保證金由每張3000美元增至4400美元,由現時買一張合約(等於1000桶油),即3萬美元,達到6.8倍槓桿。他表示,投資者多數炒即月期油,多以看跌為主。
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則表示,美國WTI油價ETF(USO)亦很受投資者歡迎,因直接與紐約期油掛鈎。本港投資者普遍透過銀行即可投資,例如在該行開設財富管理戶口,最少50美元便可買到該ETF。但由於油價大跌,該ETF近1年回報下跌52%。
除了直接買賣期油或投資與油價掛鈎ETF外,澳國銀行財富管理投資總監陳俊文指出,石油股亦值得關注,因為有不少被超賣。他指出,不少油股從近年高峰下跌六至七成,而石油服務或設備股跌幅更甚,普遍達八成。雖然油企盈利短期內不佳,但跌至如此便宜,若長線投資可以考慮。
3 :
GS(14)@2016-01-18 15:54: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c_eca3.htm
中東主權基金 拋貨套現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油價跌跌不休,最受影響的是產油為主的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去年因油價大跌,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其股市昨晚一度跌逾7%,反映對油價下跌的憂慮。事實上,市場憂慮不只是沙特,阿聯酉、卡塔爾等中東國家亦被視為高危,它們的主權財富基金有機會拋售資產以套現。
曾為本港新股常客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指出,以往油價高企,中東資金泛濫,不少新股上市時都愛找這批主權財富基金入股,不少對冲基金的資金亦來自中東國家。而油價大跌後中東國家出現財政危機,適逢環球股市都被拋售,相信賣家正是中東資金。
以中港股票為例,卡塔爾投資局及科威特投資局的名字最常見。當年農行(1288)上市,兩者分別以28億美元及8億美元入股。現時卡塔爾投資局仍持有13.88股權,它亦是港燈(2638)、嘉能可(0805)及利福(1212)的主要股東。科威特投資局則是大連萬達(3669)的主要投資者,據彭博數據,它亦持有匯控(0005)的股權。
趣BLOG BLOG:李小加3億all in港交所你跟唔跟!
1 :
GS(14)@2018-01-22 05:20:44■李小加擁港交所近100萬股,市值接近3億元。資料圖片
過去幾日,收到很多戰友問,港交所(388)現價可以買嗎?在此一併解答。記得由去年初已叫網友分注入,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寧揀更好選擇,對我而言,由平均價220元坐落的貨底,就算到了今日達到初步目標300元,亦一股未沽。
擁近百萬股
如果去年港股主角是騰訊(700),今年就是港交所。騰訊去年股價升一倍,港交所今年在北水帶旺成交、H股全流通憧憬、同股不同權即將實現下,何解不能重演騰訊去年的絕技。很多人以為我講388中線目標388元是開玩笑,但好認真講,388元只是時間問題,快則上半年達標,也不會驚訝。對港交所最有信心的人,心目中只有一個,就是行政總裁(CEO)李小加。自2010年正式上任CEO,李小加每年除穩定獲取約二千萬元董事酬金,過去四個年度,每年亦獲取約二千萬元以股份支付酬金。自2010年開始,李小加每年平均獲取逾十萬股港交所股份。而最重要是,到去年底止,他一股也沒有沽,累積股份數目接近100萬股,以上周四收市價297.6元計,市值接近3億元。如果是家族生意,CEO只揸不沽可以理解,但作為一個私營機構,李小加CEO身份其實只是打工性質,沽出股份袋袋平安,反而是很合理的動作,八年間只儲不沽,我諗來諗去,只有一個原因,不是公司給你信心,而是國家給你任務,而這個任務一旦完成,就是十倍歸還的時刻。沒錯,中港由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相繼互聯互通,繼而計劃中的ETF通、同股不同權、H股全流通,以至在港推A股期貨及衍生工具,中港兩地平台整合的藍圖,其實已經由李小加「劇透」了。北水湧港,是大勢所趨,港股的話語權,亦漸由中資主導。絕對的信心,建基於背後有最高的指示。三億all in港交所,對沒成本的李小加而言,有贏無輸。至於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股榮
http://fb.com/stockwing1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1/202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