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被曝含致癌化学物质 霸王CEO:洗发水大都含有二恶烷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15/1116582.shtml


 “后来我也经过证实他们确实是中药的,而且没有那种化学成分。”这段由影视巨星成龙在代言霸王洗发水时说的广告词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昨日(7月14 日)香港有媒体的报道突然曝出,素有 “中药世家”之称的霸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
昨日下午,霸王集团申请在港交所临时停牌,并发表声 明承认产品含有二恶烷,但“所含的微量二恶烷远低于世界安全指引,绝对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霸王公司首席执行官万玉华对外界回应称,全行业大部分洗 发水均有该物质 (二恶烷)。
“中药”霸王原料目录现二恶烷
昨日香港媒体发表文章《霸王致癌》,指出霸王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 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三种产品在经过香港公证所化验后,均含有被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面对媒体的质疑,霸王公司首席执行官万玉华承认二恶烷在原料上出 现,但其表示全行业大部分洗发水均有,并强调含量少对人体无害。
据了解,二恶烷主要用作溶剂、乳化剂、去垢剂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液 体,稍有香味,微毒。二恶烷对皮肤、眼部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并可能对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急性中毒时可能导致死亡。
“霸王用祖传配方 做他们的洗发水,我自己用过,用到现在还在用,我跟大家一样是喜欢自然天然的东西。”成龙在霸王洗发水广告里将霸王产品称为自然、天然产品,可如今却被指 出含有化学致癌物质二恶烷。消费者张小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使用霸王产品有两年多,一直以为是纯天然产品,如今对于其中含有二恶烷表示十分惊 讶。张小姐认为成龙代言的广告有虚假宣传之嫌。
广东省化妆品标准与检测中心检验科一位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妆品中,尤其是洗浴产品都会用到 表面活性剂;生产表面活性剂时,二恶烷作为分解时的副产物,可能被添加到化妆品当中。
洗发水行业的“三聚氰胺”?
霸王昨日发表的正式 声明称,欧盟及美国地区也允许含有此物质(二恶烷),规定成品含量的标准为20ppm(mg/kg)以内为安全,原料含量在100ppm以内为安全。根据 上述媒体提及,其送检的三种霸王产品二恶烷含量为10ppm。
前述广东省化妆品标准与检测中心检验科李姓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对于化妆品中所含二恶烷确实没有一个规定的量,“《化妆品卫生规范》禁用物质成分表中,二恶烷作为禁用物质在其列。但是禁用物 质二恶烷不可能会添加进去,而是由其他原料的应用带入其中,会有少量存在。但是这个量,国家并没有规定成品当中一定要低于多少。”
广东日化商 会秘书长余雪玲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目前以美国和欧盟(标准)为参考,但也就只是参考。”
然而,洗发水里含二恶烷就不可避 免吗?广东省化妆品标准与检测中心检验科李姓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之前检测的洗发水产品中所含二恶烷还是有低于检测线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洗发水不含二恶烷”。该负责人表示,该检测线是进出口 检验检疫局发布的SN/T标准,其检测线具体为2.5ppm。如果纯度比较高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将二恶烷控制得很低,“但是很多企业考虑到成本未必会选择这 样高品质的表面活性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表示,化妆品中含微量二恶烷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是这个“微量”到底需要达到多少才会对 人体造成伤害,目前却没有标准。
中国科学研究院负责有机化学的一位研究员给出一组数据,人吸入最小中毒浓度为5500ppm;人经口吃入 500ppm会致死,相当于一个60千克的成年人吃入30克。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霸王股价早盘低开低走,至下午2时30分霸王紧急停牌,股价 跌14%,报5.05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49

美多種保健品被查出含有害成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3581.html

美多種保健品被查出含有害成分

一財網 申明雅 2015-02-08 12:41:00

銀杏葉片:沒有發現銀杏葉成分,檢測到蔥(大蒜)、大米、雲杉及蘆筍;人參片:沒有發現人參成分,檢測到大蒜以及大米;大蒜片,沒有發現大蒜成分,檢測到棕櫚、龍血樹、小麥及大米……

 

當你興高采烈地買上一大堆“美國制造”的保健品準備回家饋贈親友時,如果看到這些檢測內容:“銀杏葉片:沒有發現銀杏葉成分,檢測到蔥(大蒜)、大米、雲杉及蘆筍;人參片:沒有發現人參成分,檢測到大蒜以及大米;大蒜片,沒有發現大蒜成分,檢測到棕櫚、龍血樹、小麥及大米……”你是否會大呼坑爹?

據《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報道,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調查報告指控GNC、Target、Walgreens和沃爾瑪四大零售商欺騙性地出售具有潛在危害的植物維生素補充劑,並要求他們停止銷售這些保健品。報告稱,其中部分草本成分寫於標簽上,但許多潛在易過敏的草本成分並未標明於標簽。

產品成分誇大其辭或未現標簽

抽檢測試以DNA技術進行,即通過尋找每個生物獨特的短序列DNA,以便研究人員確定產品包含的植物及動物成分,然後借助電子數據庫快速識別並分析出產品獨特的基因成分。

在被抽檢的四大零售商中,Walgreens出售的且最受歡迎的人參片,其廣告稱該片劑能“增強耐力和生命力”,但里面僅檢測到大蒜粉和大米;沃爾瑪出售的銀杏葉聲稱能提高記憶力,里面卻只有蘿蔔粉和小麥粉,而標簽上卻說它沒有小麥或引發部分使用者過敏的面筋;Target被抽檢的植物產品中,3種添加劑都未含有標簽中的成分,卻含有米粉、豆粉及野生胡蘿蔔粉;著名保健品銷售商GNC,其保健片劑中含有對過敏病人有危險的豆粉和花生粉。

此次,沃爾瑪的抽檢結果最差:6種保健品都含有廣告標明成分之外的物質。Target在這幾家抽檢的店中表現稍好,保健品標識的誤導部分最少——6種產品中,一種呈不合格陽性,兩種含標簽成分以外的物質,剩下3種產品測試均呈陰性。

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彼得•科恩(Pieter Cohen)是一名保健品安全用藥方面的專家。他稱這一測試結果實在太差,讓人難以接受。他說制造過程可能會破壞部分DNA成分,以致出現為無效測試;另一方面,如果數據是精確的,“這將導致一場令人難以置信、毀滅性的商業訴訟。”

紐約州執法部門對這些大型零售商及藥品連鎖店發出信函,指出其出售產品的標簽具有誤導性。紐約州總檢察長埃里克•施耐德曼(Eric T.Schneiderman)說:“保健品標簽錯誤、有害及虛假廣告都屬於非法範疇。這也給紐約家庭帶來了不可預測的風險,尤其是那些隱藏有過敏成分的添加劑。”他要求這四大零售商立即停售被抽查的產品,並提供生產商從生產到加工及檢測的詳細信息,解釋質量把控措施。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已針對某些含有危險成分的添加劑發起調查。

誰在使用保健品

《華盛頓郵報》稱,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瘋狂地使用膳食補充劑,他們通過保健品來尋求健康及減肥。2013年,全美保健品的銷售額達到130億美元。

如果研究人員深究保健品成分,結果將更令人擔憂。2012年,研究人員從檢察長調查報告中發現20%的減肥及免疫系統膳食補充劑存在非法宣傳療效的現象。

一年後,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2004~2012年間,有237次膳食補充劑被召回事件——比例占FDA第一類藥物召回率的一半以上,這也意味著保健品所含物質可能導致死亡,或產生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10月,《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被召回的含有危險違禁藥物的保健品在6個月後市面上仍有銷售。

保健品行業代表認為,任何問題產品都是由行業邊緣的少數幾家公司產生的。但紐約州此次調查特別針對全美藥店品牌及零售巨頭,這表明問題普遍存在。

為什麽監管缺失?

一直以來,公眾誤認為美國保健品與藥品一樣受到FDA的嚴格監督。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得從1994年的一項聯邦法律說起。

根據1994年的聯邦法律,與處方藥不同的是,保健品在投入市場前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以證明使用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FDA要求各保健品公司確認自家產品安全且標簽成分準確即可。從本質上說,這要求各公司嚴格自律。

2007年以後,聯邦對保健品行業的監管有所收緊。保健品制造商要求在15天內向FDA隨時報告消費者使用後出現的嚴重醫學反應(無論是住院或是死亡)。2008~2011年,FDA收到了超過6000份報告。美國國會政府問責局(GovernmentAccountability Office)認為這一數量可能偏低,因為部分消費者出現不良反應後是向中毒控制中心報告,而並非FDA。

2012年,一篇發表於《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的論文警告稱,保健品行業監管的缺失可能導致“不良事件”發生。在過去的5年中,問題保健品曾引發腎功能衰竭、肝炎等問題。同年,美國衛生部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保健品聲稱的成分及功效往往缺乏科學依據,建議FDA“明確法律職權範疇,以審查保健品聲稱的成分和功效”,即保健品同藥品一樣,需經嚴格審查。

2012年,法案得以修正,保健品生產商被要求向FDA註冊保健產品,標註產品詳細成分。此次,檢察長報告建議FDA通過立法獲得監督權,以擴大有限的產品監督範圍。

營養理事協會(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一個營養膳食補充劑制造商聯盟通常會阻止監管層面對行業至關重要的研究。例如,他們說美國醫學雜誌協會稱,最新調查標明絕大多數召回產品都下架了。該組織將紐約州首席檢察官的此次調查稱為“公共衛生旗號下的作秀”,並稱此次調查所遵循的方法存有缺陷。

產品是否下架

為應對此次調查,Walgreens表示,盡管只有紐約州要求下架部分產品,但他們將在全國範圍內下架問題產品。沃爾瑪表示將聯系保健品供應商,以“采取適當行動”。GNC的發言人則表示公司將“全面”配合紐約州總檢察長的工作,但仍堅持其所有產品“經過有效驗證並廣泛測試”。Target則並未做出回應。

記者走訪了沃爾瑪、GNC、Walgreens及Target,發現截至2月7日,除Walgreens已將問題產品全部下架外,其他幾家零售商依然正常銷售這些抽檢產品。在芝加哥市中心的Target,鋸棕櫚(Saw Palmetto)赫然在列。當記者問正在往貨架上貨的工作人員是否知曉部分保健品抽檢不合格時,對方表示自己並不關心,也沒有接到上面的下架通知。她稱,貨架上暫時空缺的產品並非下架,其他分店或許有貨。GNC在網上推出了“買一件,第二件產品半價”的促銷活動。但不少人在論壇上表示對其產品質量持懷疑態度。

抽檢結果不能解釋為何許多保健品並未包含標簽所註成分,但卻含未註明成分。紐約州常務副總檢察長馬蒂•麥克(Marty Mack)稱,現在是輪到該行業來說明這些保健品里包含些什麽的時候了。

編輯:應民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60

寶潔紙尿褲涉嫌含有毒物質 韓國已開展調查

據韓聯社報道,因涉嫌含有有毒化學物質,韓國政府3日開始對美國寶潔公司生產的紙尿褲進行安全性調查。

在法國媒體報道稱寶潔紙尿褲含有二噁英後,韓國技術和標準局啟動了這項調查。

一名韓國技術和標準局官員表示,“我們將會調查相關產品是否含有有毒化學物質,如果確含有,究竟有多危險。”

該官員稱,目前只對排放到大氣中的有毒二噁英有檢測標準,對於商品中的二噁英檢測標準,只能進行磋商。

韓國技術和標準局將隨機抽取市場上售賣的這款紙尿褲進行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19

研究稱美國三分一快餐包裝含有可能致癌物PFAS

針對美國快餐包裝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三分一的快餐包裝含有一種名為PFAS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可能對人體有害,甚至增加患癌的風險。

據中新網報道,PFAS的全稱為“多聚氟烷基與全氟烷基物質”(polyfluoroalkyl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可用於制造防汙、防水、防粘的包裝材料。在人體與動物身上進行的許多研究發現,這種氟化成分與罹患特定癌癥風險上升、荷爾蒙問題、高膽固醇、過度肥胖癥以及免疫抑制等疾病存在關聯。

麻省牛頓市“寂靜春天研究所”(Silent Spring Institute)2月1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總體數據顯示,在會接觸到快餐食物的包裝紙中,46%對PFAS的檢測呈陽性,其中三文治與漢堡包占38%、面包與甜品占56%、得州-墨西哥食品占57%。

報告主要作者夏德說:“我們發現三文治、漢堡包、曲奇餅或糕點所用的包裝紙或口袋,將近50%含氟化學物,裝薯條或其他煎炸食物的紙盒也有20%含這個成分。”

專家認為,不吃快餐是降低接觸PFAS的方法之一,以蠟質紙取代防油紙包裝食物是另一個解決辦法。

這份報告是以美國27家連鎖快餐店的400多個包裝紙、紙盒或飲料杯為檢測樣本。他們未能就人體與食品包裝上的化學物的接觸頻率進行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71

旗下紙尿褲含有毒物質?寶潔回應所涉產品未在中國銷售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06/1073916.html

001-002.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王敏傑 每經編輯 陳俊傑

2月4日,新華社援引韓國媒體(韓聯社)的報道稱,因涉嫌含有有毒物質,韓國政府2月3日開始對寶潔生產的紙尿褲進行安全性調查。據稱,這是在法國媒體稱寶潔紙尿褲含有二噁英後,韓國技術和標準局才啟動了這項調查。

“關於近期法國及韓國媒體的紙尿褲檢測報道一事,我司非常重視,也關註事情進展……”針對前述事項,2月5日,寶潔旗下紙尿褲品牌幫寶適(Pampers)中國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來了聲明。其表示,報道中涉及的產品在中國沒有銷售。

所涉產品國內無銷售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今年1月底,《歐洲時報》援引法新社消息稱,1月24日發行的《6000萬消費者雜誌》對商家銷售的12款嬰兒尿布進行了檢測,發現大多數有“疑似或被證實有毒”物質殘留。其中,幫寶適推出的“BabyDry”款尿布含有兩種可能致癌的滅蟲劑殘留,以及可能幹擾荷爾蒙系統的二噁英和呋喃。

韓聯社的報道指出,韓國政府的調查,目的是為了確定寶潔紙尿褲含二噁英情況是否屬實,且如果確含有二噁英成分,究竟有多危險。報道顯示,韓國技術和標準局將隨機抽取市場上售賣的這款紙尿褲做調查。韓國技術和標準局一名官員稱,目前只對排放到大氣中的有毒二噁英有檢測標準,對於商品中的二噁英檢測標準,只能進行磋商。

自1961年上市以來,寶潔公司生產的幫寶適品牌紙尿褲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銷售,且知名度較高。因而涉嫌含有二噁英的消息備受市場關註,一些使用幫寶適產品的消費者更是存在疑惑甚至產生了恐慌。

中略資本合夥人高劍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中國市場,幫寶適已然成為尿不濕市場的主要品牌,和日本的花王類似,兩者的定位均相對偏高端。

不過,截至目前,韓國政府的前述調查還未有進一步的情況公布。而對於法國和韓國媒體的相應報道,幫寶適中國方面迅速反應發出了一份聲明,稱其長期與知名兒科醫生、小兒皮膚科醫生以及安全專家合作,從而確保其所選用的材料對寶寶是安全無害的。“中國幫寶適產品為本土生產或日本進口,嚴格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報道中涉及的產品在中國沒有銷售。”

幫寶適並非首次遭質疑

這並非寶潔旗下的紙尿褲首次被質疑存在質量等問題。

早在2010年,寶潔公司因幫寶適紙尿褲可能導致嬰幼兒皮膚問題遭美國消費者起訴。2015年8月,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英國利物浦的一名5個月大的孩子被幫寶適紙尿褲內的金屬劃傷。

最近的一次,在去年10月25日,法國媒體《巴黎人報》刊文稱,法國市場的“幫寶適”紙尿褲成分中含致癌物多環芳香烴(PAH)。此後,幫寶適法國發表聲明稱這一報道內容嚴重失實,並強調幫寶適產品中沒有添加多環芳烴。當時,幫寶適中國方面也指出,中國市場銷售的所有幫寶適產品均沒有添加多環芳烴。

對於此次紙尿褲涉嫌含有二噁英一事,有業內人士猜測,有毒物質可能來自生產時使用的溶劑和化學方法以及用以漂白纖維素的產品等。

那麽,幫寶適方面針對此事的具體說法是什麽?相應產品是否會下架?2月5日下午,幫寶適中國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做出了更多具體回應。

“法國檢測結果中所顯示的在紙尿褲產品中的(二噁英)含量遠遠低於在牛奶、水果、食品等被歐盟法規許可並對人體健康安全無害的產品中的含量。其中一些物質是在水果蔬菜中自然存在的。”幫寶適中國方面指出。其另表示,由於涉及到整個行業,Groupe Hygiene,法國一家代表一次性使用衛生、健康和清潔用品包括衛生紙以及吸收性衛生用品制造商的專業工會組織,已經采取行動解決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恐慌,他們已確認報道中涉及的紙尿褲是絕對安全的。

基於此,北大縱橫合夥人陶文盛告訴記者,此次事件對於寶潔旗下幫寶適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影響並不大。“寶潔在中國占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此次並不涉及中國市場銷售產品。”

陶文盛表示,相比國際市場,目前國內市場紙尿褲的行業標準算不上高。盡管隨著競爭加劇,生產企業不得不擡高標準,但這僅是部分情況。在他看來,紙尿褲市場的亂象到現在仍舊存在,未來,中高端紙尿褲市場仍舊會被幫寶適、花王等國際品牌占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