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PO觀察 | 江西銀行赴港招股,美團謀“同股不同權”第二單

在美團醞釀赴港上市之時,傳統行業的IPO也沒有停下,江西銀行(01916.HK)6月13日開始招股,招股文件稱,江西銀行此次募資最多78億港元,而由於市況不佳,江西銀行此次找了5名基石投資者,大約占可供機構認購的國際配售部分60%。

招股文件顯示,江西銀行此次計劃發售11.7億H股,其中可供散戶認購的公開發售部分占7.5%,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國際發售部分占92.5%,每股招股價在5.94至6.66港元之間,募集資金在69.5億至77.9億港元之間。

目前,江西銀行已經與5名基石投資者簽訂認購協議,基石投資者已同意按發行價認購共4.91億美元的H股,如果發售價為5.94港元,基石投資者認購的金額將占到國際發售部分的59.98%,基石投資者包括Yango Investment Limited、Road Shine Developments Limited、Sinolending Fintech Company Limited、中華金融控股及富通保險。

江西銀行的5個基礎投資者中,Sinolending Fintech Company Limited是上海點融的戰略投資夥伴,專註於對點融在成長記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上下遊機會進行投資。江西銀行董事長兼執行董事陳曉明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未來與點融在業務上有合作的可能性,這將產生一定協同效應。

陳曉明稱,上市集資的資金將用來強化資本金,在利率市場化及更嚴格的監管下,江西銀行將進一步轉型,包括發展金融科技及零售銀行業務。

根據招股文件,江西銀行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94.52億元,凈利潤為29.15億元,江西銀行稱,未來的戰略目標是立足江西省、推進江西省與珠三角及長三角之間的經濟合作,成為一家協同高效、管理規範的城市商業銀行。

實際上,近日隨著全球消息不斷,香港股市波幅很大,對於新股的影響也不小,有市場人士稱,選擇此時上市應該多找一些機構投資者保駕護航,而到了下半年,利空消息出盡後,市場才會轉好。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稱,隨著美國第2季、3季經濟表現轉好,有望帶動香港股市重拾今年年初的升勢,恒生指數下半年也會有望回升。

而有市場人士透露,美團也即將赴港上市,美團最快將在6月底提交在香港上市的申請,擬集資約60億美元,預計在今年9月或10月正式掛牌,有望成為香港第二家采用“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企業。

資料顯示,美團去年10月完成40億美元的融資後,估值升至300億美元,當時吸引騰訊(00700.HK)、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加拿大養老金投資公司等星級資本參與。市場人士稱,美團正朝著市值600億美元的目標前進,也不排除發行CDR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75

我國領導人選舉臨近,龍鳳同股區不要貼敏感題材

1 : GS(14)@2012-11-10 19:18:09

國內朋友入唔到我地網站
2 : oman(1154)@2012-11-10 20:21:35

講吓沒有共產党就沒有新中國,得唔得? :)
3 : iniesta(1400)@2012-11-10 22:10:44

一向realforum都係僅有喺大6上到既香港foorum

10月中开始上唔到了
4 : GS(14)@2012-11-11 09:55:46

2樓提及
講吓沒有共產党就沒有新中國,得唔得? :)


國內網友向我反映,我有必要提一提的
5 : GS(14)@2012-11-11 09:56:03

3樓提及
一向realforum都係僅有喺大6上到既香港foorum
10月中开始上唔到了


其實用一些特別的方法行不行?
6 : 自動波人(1313)@2012-11-11 20:24:14

國內維穩行動真係犀利
7 : 普通會員(10409)@2012-11-11 21:42:09

5樓提及
3樓提及
一向realforum都係僅有喺大6上到既香港foorum
10月中开始上唔到了


其實用一些特別的方法行不行?


查 "翻墙" 或 "自由门" 看看~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 ... oAA&biw=400&bih=6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00

李小加:同股同權非普世真理

1 : GS(14)@2014-04-08 09:49: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8/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由阿里巴巴上市所引發的多重股權架構爭議,本已暫告一段落。不過,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再開腔,他在最新一篇小加日誌中指出「同股同權」在香港也並不是普世真理,保持現狀無益於市場中任何一方,呼籲社會一起討論多重股權架構的可行性。李小加再次挑起火頭,亦即時惹來不同聲音的反駁。


港核心價值是法治程序公義

李小加昨日在港交所發布了一篇長達4000字的日誌《我們問對問題了嗎?》開篇即批評外界早前提出的諸如是否應該為了迎合內地大公司的上市而改變同股同權制度的問題,是近乎口號式的是非題,並掩蓋了兩個更重要也更難回答的問題:到底什麼是香港市場的核心價值?我們能否在堅守核心價值的同時保持長遠競爭力?

李小加昨日主要提出3個新觀點。其一是,香港市場的核心價值是法治和程序公義,並非「同股同權」。其二是,同股同權在香港並未被絕對執行。例如,港交所本身就被豁免這一原則。由於港交所是香港證券市場的法定營運者,出於維護公眾利益的原因,無論香港政府是否擁有港交所股權,政府均有權任命港交所董事會主席及一半的非執行董事。李小加還提到,當牽涉到關連交易的投票權時,同股同權原則也經常被打破。

李小加的第三個觀點是,保持現狀並無益於目前香港市場中的任何一方,但它卻實實在在影響香港市場吸引新經濟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他指強烈反對多重股權架構的投資者本來就不會投資這類公司,因此無從談起如何保護這類投資者;但看好Google、facebook等多重股權架構公司的散戶卻需要「遠渡重洋」赴美投資,這類投資者本港監管者難言能夠保護他們。

港交所亦非同股同權

對於李小加提出的新三點,保障投資者協會會長呂志華批評是歪理。呂志華說,在目前的法治環境下仍常常有不公平發生,如何能再走回頭路。而李小加拿港交所作為同股不同權的例子,則是將牽涉到政治因素的特別機構和一般商業機構混為一談。他擔心,若果香港允許同股不同權架構,亦即大股東僅持小量股權即可控制公司的業務方向。他相信歷史將會重演,即不少上市公司會跟風申請,最終令投資者無從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59

阿里同股同權 爭議未了 陳茂峰

1 : GS(14)@2014-05-05 18:38:1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5/news/ec_ecq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已經決定到美國上市,但它提出的同股不同權安排,餘波未了。香港各持份者的立場,有擁護同股不同權的特殊處理,也有堅持股權平等。前者來自港交所和賣方的券商,後者是政府和監管機構,以及買方的機構投資者。

今天重提同股同權問題,有點開歷史倒車的味兒。曾幾何時,香港有多家老牌英資公司發行A、B股,B股面值是A股的n分之一(通常n=5或10),但投票權一樣。公司大股東通過大量持有B股,便控制了整家公司。這明顯是大股東欺負小股東的不平等安排。好不容易,香港聯合交易所在1989年12月修例,禁止上市公司發行新B股。今天市場上只剩太古有A、B股,成了歷史見證。


李小加挑戰同股同權 政府證監反對

據報章報道,港交所決定在6月就「股權結構改革」諮詢,收集公眾意見,爭取在今年內總結結果。如此姿態,擺明要挑戰同股同權,為新經濟企業上市開路。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4月7日的「小加網誌」撰文「我們問對問題了嗎?——關於香港市場核心價值的思考」,洋洋3000多字,提出「同股同權非普世價值」,質疑大眾對同股同權的執著。李小加的信息很明顯,就是香港應該為新經濟企業開綠燈,放棄同股同權。李小加不是孤軍作戰,不少香港證券從業員都支持李小加的主張。特區政府在今次事件,不是和港交所站在同一陣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多次強調,不會因為爭新股而拖低監管準則。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同股同權原則一向在港很重要,若為搶生意而給個別公司改變規矩,結果都是不好。

去年12月,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sociation)向會員發問卷,了解他們對同股不同權安排的意見。亞洲公司治理協會會員是機構投資者,回答問卷的54個會員來自世界各地,都有環球投資經驗,多在香港設辦公室,所管理的資金共達14萬億美元,實力不可小覷,其意見舉足輕重。這個調查的資料和發現,意義重大。

調查:倘容許特權 港股估值打折

在回答問卷的54家公司,沒有一家同意控股股東投票權有特權,所有公司都認為市場公平對待所有股東是非常重要,也沒有公司認同任何同股不同權的安排。85%回答問卷公司認為香港沒有需要更改上市守則來遷就不同股權安排,只有1家公司認為可以改例,7家沒有意見。如果阿里巴巴以特殊股權結構在香港上市,這些機構投資者認為阿里巴巴估值需要打折,平均折扣19%。如果香港股市容許上市公司股權有雙層結構或其他非常規結構安排,這些機構投資者認為香港市場整體估值需要打折,平均要求折扣13%。

港交所是上市公司,又兼有部分監管上市公司的職責,要擴大業務,又要保障投資者利益,兩個角色不易平衡。今次事件,港交所明顯傾向業務發展。亞洲公司治理協會的會員,是機構投資者,代表小股東利益。港交所和券商都非小股東代表。在同股同權問題上,小股東難以認同港交所的立場。

[email protected]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06

同股不同權 美國能 港不能

1 : GS(14)@2014-05-19 12:53:1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19/news/ec_ecq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準備在美國上市,陸續呈交上市文件,披露公司股權結構和經營狀。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團,業務規模遠遠拋離eBay和Amazon,是世界最大電商,集資規模隨時破紀錄(現時記錄是農行的221億美元),當然舉世矚目。


阿里巴巴的28名合伙人,包括馬雲和公司核心管理人,共持有12.5%股份。阿里巴巴的大股東軟銀持有34.4%,第二大股東雅虎持有22.6%,兩者都是財務投資者。公司上市後,兩個股東必定大幅減持、套現,馬雲他們合伙人又沒有財力把股份接過來,將來公司的股份肯定非常分散,萬一有企業狙擊手(corporate raider)挑戰他們管理人,要求換人、調整業務,他們的處境便很不妙,核心管理人在公司的地位就沒有保障。蘋果教主Steve Jobs曾經給自己創立的公司董事會炒魷魚,相信是阿里巴巴高管們的夢魘,也是提出合伙人股份特殊待遇的原因。

特殊投票權 馬雲發揮至極致

阿里要求合伙人持有的股票有特殊待遇,是馬雲老師活用諷刺共產主義烏托邦寓言故事Animal Farm這書的名句「All shares are equal, but some share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太有社會主義特色了。美國科技大款Google和facebook在上市前安排創始人和高管所持股份有特殊投票權,阿里巴巴是有樣學樣、只不過是變本加厲。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導師斯太林同志在《悼列寧》一文中說: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人。阿里巴巴這類科網公司的始創人,也認為自己像共產黨員一樣,是特殊材料製成。

阿里巴巴的同股同權爭議,核心問題是投資者利益保障和公司始創團隊利益的衝突。同股同權是果,不是因。在不犧牲投資者利益的大前提下,可以考慮調整同股同權或其它安排。於是大家要問:同股不同權,為什麼美國能,香港不能?

港投資者保障 遠遜美國

原因很簡單,美國的投資者地位高,公司治理水平高,信息公告要求嚴,投資者保障周全。香港雖然號稱國際金融中心,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信息公告要求卻不達國際水準,投資者保障不足。簡單如上市公司提供季度業績報告,到今天依然不能成事。更複雜的股東集體訴訟(class action),香港更是不可能出現。美國司法機構有權直接起訴上市公司和個人,香港卻要經過冗長程序。港交所借公眾諮詢來檢討同股同權問題,是個偽命題(現在政改的諮詢也是偽命題),回避了投資者保障的核心問題,容易借大多數人壓小數人。放寬上市要求是港交所、投資銀行、證券公司、財經媒體、公關公司等持份者所樂見,他們是潛在得益者,也是願意主動表達意見的群體。散戶投資者不一定懂得分析問題、了解利害,也多是沉默不表態,只有機構投資者會發表意見,但數量容易給潛在得益群體比下來。

回避投資者保障 諮詢枉然

今天投資市場全球化,對投資者來說,寧可阿里巴巴在監管嚴謹、資訊透明、司法齊全的地方上市,而非要求在投資者保障不足的地方上市。港交所需要檢討的,應該是進一步保障投資者利益、強化公司治理機制,而非如何延攬大企業到港上市。市場健全,那怕沒有公司找上門。要給同股同權開綠燈,要做的事多呢!

[email protected]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74

金發局倡鬆綁同股同權限制

1 : GS(14)@2014-06-19 19:37:3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9/news/eb_ebe1.htm


【明報專訊】金融發展局昨日發表60頁的《定位香港為國際首選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研究報告,建議本港改善新股上市程序及效率,在適當保障投資者前提下,容許不同股權結構企業來港上市;並建議檢討現行上市流程、回撥機制及基礎投資者規管等,同時亦希望可再評估公開存檔,即俗稱「安全港」的範圍,在保障透明度跟海外發行人機密間取得平衡。


金發局政策研究小組成員陳翊庭指出,報告並非針對阿里巴巴的同股不同權架構問題,只是認為上市條例應該增加彈性,接納不同法律架構的公司來港上市。此外,金發局亦建議檢討現時新股回撥機制,現時要求新股發售時最少一成須在港公開招股,九成配售,但公開招股超購時,最多可回撥至五成。而基礎投資者認購比例也可檢討。

港交所(0388)表示,歡迎金發局報告,也留意到相關建議。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則回應,贊成檢討新股上市安排,包括縮短首次上市的招股日程,但擔心檢討新股回撥及基礎投資者比例會剝削或減少散戶投資機會,亦不贊成將主板市場再分類,令散戶無法投資部分新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97

同股不同權 正式諮詢機會濃

1 : GS(14)@2014-12-01 12:38:1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欲以合伙人制度來港上市受阻,引發本港有關現行「同股同權」制度是否需要檢討的爭論。上周五(28日)由港交所(0388)提出的「股權架構改革」概念文件諮詢期屆滿,據本報了解,業界普遍對檢討現行制度的態度正面,或令港交所有更多籌碼展開正式的諮詢。


而一直傾向支持容許多重股權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之前就「股權架構改革」概念文件提出為期三個月諮詢,上周五諮詢期滿。有不願具名的中資券商高層向本報透露,據他所知,業內人士幾乎都贊成諮詢文件所提出檢討同股同權制度的建議。

中資券商:阿里事件反映港無能力調整

該高層指出,阿里到美國上市是「香港證券業的恥辱」,這意味「香港市場已死,已經無能力根據市場變化作出調整」,他覺得香港核心價值是法治,眼點應當是建立適當的保護機制,而不是拘泥在微枝末節上。

本地券商態度亦明顯較之前動搖,其中立法會前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稱,監管機構不應墨守成規,研究討論一些新制度可行性是合理做法。至於新制度是否一定適合香港,他覺得無論任何一種股權架構,投資總會有輸有贏,「就算是現行制度下,一些違規責任也未必做到全部公平」,所以「同股不同權」是否適合本港,最重要是能否訂定清晰的遊戲規則。

至於曾反對港交所接納阿里合伙人制的現任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其態度亦有轉變,他指不少投行界人士都表示對諮詢非常關心,認為可以探討在一定限制下給予不同股權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機會,例如以某些行業「先試先行」,見成效才再推下一步。

證券界人士「轉」 港交所短期勢諮詢

有中資投行高層表示,阿里上市時「風頭火勢」,不少業界人士都不願因支持多重股權架構而被攻擊,惟目前已事過境遷,不但投行界本已對多重股權抱開放態度,不少曾高調反對的證券界人士亦有「轉」象,相信港交所短期勢必會啟動正式諮詢。

不過,仍有業界人士對此抱有疑問,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覺得,本港實行已久的「同股同權」制度不能輕易改變,不應僅為了一兩單大型IPO而倉卒修例,若要實行多重股權架構,也應該先要有足夠配套配合,例如法律框架去保護相關的投資者,否則長遠會對香港金融發展不利。

明報記者 顧冷冰、陳子凌
2 : GS(14)@2014-12-01 12:38:5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b_eba2.htm



港科網暫無緣上市


2014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內地科網企業冒起,上市更呈百花齊放,如早期赴美IPO的百度、新浪,近至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和陌陌,就算是香港上市的騰訊(0700)、天鴿互動(1980)或科通芯城(0400),無論是同股同權或同股不同權,都尋找到自己的融資之路。


難獨力上市 等被收購

不過香港本地科網界似乎未可以獨力經營至上市的地步,雖然近幾年屢屢有新晉冒出,獨當一面,但談到獲取資金作進一步發展,則仍停留等待收購階段,本地科網企業成功上市的例子,至今未有。

例如上月剛獲內地社交網站人人網入股的香港客貨車網上電召平台GoGoVan,雖然因此獲得7800萬元資金去擴展市場,但最終能否踏足上市之路,目前仍然只是「計劃」階段。開發港產手機遊戲《神魔之塔》的Magic Feature亦然,獲雲遊(0484)以5.4億港元入股,只是最後因收購有機會違反台灣政府規定,要取消入股,改為合作研發手機遊戲。

Nanoleaf創始人:入股者或左右公司方針

而年初獲李嘉誠旗下私募基金維港投資入股的LED節能燈泡研發企業Nanoleaf,創始人朱嘉鈞則認為,科技公司起步時有融資機會,固然可以令發展步伐加快,但同時也可能會因入股者對回報的要求而左右了公司方針,所以他堅持公司的盈利或者上市是順其自然,最重要是不失創立原則與宗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27

同股不同權上市商會鬆口

1 : GS(14)@2014-12-08 19:31:5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8/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就「不同投票權架構」進行概念性諮詢,上月底已經完結。有份提交書面意見的上市公司商會,提議維持「同股同權」原則,只容許那些因為引入機構投資者後致管理層股權被攤薄、需採納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獲得財政司長及證監會批准後到創業板上市。商會主席辛定華表示,為保障投資者,當局宜設定「日落條款」,讓該等「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一定時間後轉回「同股同權」。


據本報了解,有在概念性諮詢時參與及給予意見的大投資銀行,多數贊成容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港上市。

上市公司商會之前一直反對同股不同權,但上周辛定華指出:「因為年輕一代喜歡創業,(資本市場)有需要給予他們機會。」

須財政司長證監事前審批

他認為香港公司法有空間讓「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上市,但是又需要維持「同股同權」原則,因此可以在無需另設平台下,讓設有「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符合一定條件及同意遵守保護投資者條款時,到創業板上市,這樣便可以提醒投資者需要小心處理。該等公司上市,事前更需要財政司長及證監會等官方機構批准後,才可進行。

遴選董事有別 需相應修訂

即使採用「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大多數為高科技公司,但是要界定哪些公司屬高科技公司會有一定困難,辛定華建議,監管當局給予「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時,改以該等公司的發展時間及階段,如在上市前一定時間,即如5至10年前,原創辦人股東持股因為引入私募基金致股權攤薄,令持股跌至如30%界線以下,作為給予「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許可的標準。具體門檻則由聯交所去決定。

但是因為容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做法有別當前企業管治守則需要委任提名委會員去遴選董事的做法,辛定華相信,這有需要作出相應修訂。

由於香港在保障投資者方面,沒有美國的集體訴訟權保護罩,辛定華指出,若要給予「同股不同權」公司的投資者保障,宜設定「日落條款」。

特定情下須轉成「同股同權」

他建議到一定時限後,如在上市後5至10年,便需要檢討,轉回「同股同權」,甚至解散合伙人制。同時在發起人持股超過或跌至某一門檻,如持股逾50%,或持股少於5%,便要轉回「同股同權」。特別是在持股跌至低位時,更要規範該等創辦人股東不能夠將股份轉售第三者。

明報記者 陳偉燊
2 : GS(14)@2014-12-08 19:33: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8/news/ec_ech2.htm



創板集資規模細 吸引力有限


2014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創業板自1999年創辦以來,曾經一度發揮讓新創辦企業籌集資金的功能,但是在科網泡沫爆破後,加上具相當規模及具質素的創業板公司陸續轉主板,令創業板變質。發展到近年,創業板變成「啤殼工場」,製造「殼公司」的樂園。上市公司商會拋出建議,讓採納「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到創業板公司上市,無疑為創業板添出路。但是有投資者組織認為,企業能夠在創業板集資的規模較細,相信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吸引力有限。


譚紹興:公司未必願意過來上市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若讓「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到創業板上市,問題不會太大,但是該等公司最終未必願意過來上市,原因是可供集資規模不大。且創業板市場亦愈來愈多公司轉到主板上市。

他認為,就算容許「同股不同權」的美國市場內,最近亦已經有基金界質疑,採納「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不熱中做好對投資者透明度,在企業管治表現亦非太好。美國已經有趨勢如此,香港應該在上市企業管治架構,實行「同股同權」,會對投資者較大保障。

現在創業板總成交金額介乎4億至7億元,到11月底止,總市值約1830.9億元;期間上市集資的17間創業板公司,大概集資12.74億元,明顯較主板為少,比去年全年的31.83億元大減;上市後的公司總集資額則為99.17億元,則較去年全年多出6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713

董事學會轉 接受「同股不同權」

1 : GS(14)@2014-12-10 18:24: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0/news/eb_ebd1.htm

【明報專訊】再有團體對「同股不同權」的進一步諮詢表示支持,香港董事學會新任主席賴顯榮昨日於頒獎禮時表示,已向港交所(0388)提交有關「同股同權」的諮詢建議,對「同股不同權」持開放態度。


賴顯榮指出,金融市場一直在轉變,但需先確保有機制保障小股東權益,包括教育小股東,讓他們理解所承受之風險、或引入條款制衡董事會之間權力等,但不認為「同股不同權」要限制於創業板才可使用。他又稱,「同股不同權」目前是美國獨有,但美國有其獨特背景,包括有集體訴訟權等,又指相比起美國,香港較多個人投資者,比較不了解有關制度。

建議多引專業及獨立董事

另外,他建議上市公司可以引入更多專業董事及獨立董事,取替目前大部分為家族董事的情,以提升公司之管治及注入新思維和知識,又建議董事會可以更多元化,包括引入不同技能界別的董事。

不過,香港董事學會前主席黃天祐今年中曾認為,無論是以微觀經濟,還是董事局制度去看,「同股不同權」都是一種倒退,又指雖然贊成就「同股不同權」作諮詢,覺得可收窄市場分歧,不過認為市場其實早已清晰表達意見,只是為諮詢而諮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734

小米擬棄港赴美上市港未接納同股不同權 又失千億「大刁」

1 : GS(14)@2015-02-09 08:52:40





■小米堅持要同股不同權,赴美國掛牌似乎成為唯一的出路。 設計圖片



【本報訊】小米或棄港赴美上市!已錯失阿里巴巴的港交所(388),很可能再因同股不同權問題未能食「米」。據來自小米內部消息指出,集團有機會加快籌組上市步伐,內部暫已決定以美國作上市首選地,曾主動叩門的深交所也亦只能吃閉門羹。消息人士直指小米無法選擇不接納雙重股權架構的香港。有市場人士認為,港交所遲遲未進行同股不同權的正式諮詢,小米跟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是無可厚非,本港今次或勢再失千億元IPO(首次公開招股)「大刁」。記者:馮健鏗 石永樂 吳永強


小米近年不斷傳出上市消息,但創辦人雷軍去年仍對外堅稱「五年不上市」。但有小米的內部人士近日向本報透露,由於資本市場對小米反應熱烈,內部正商討調整加快上市時間。但小米採用的是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像阿里巴巴一樣同股不同權,「注定我們要去海外上市,香港就不能嘛,只能去美國」。



周四赴美推介品牌

該消息人士又透露,深交所早前也曾主動向小米叩門,說服雷軍在A股上市,但最終也遭拒諸門外,原因是深交所現時也不接納同股不同權,又指雖然港交所就去年阿里上市而引發市場討論的「同股不同權」,極有機會展開正式諮詢,但相信「也沒那麼快完成」。據悉,港交所方面亦有與小米就上市一事接觸。小米堅持同股不同權,赴美掛牌似乎是唯一出路。但面對外國媒體一直狠評抄襲蘋果,疑似為上市鋪路的小米,將於二月十二日(本周四)到訪美國三藩市舉行媒體見面會。不過,有分析員指,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與國際部副總裁Hugo Barra,屆時將向美國媒體介紹小米品牌,以加大品牌在美國的知名度,「要擺脫The Apple of China(中國蘋果)的名字,才能在美國取得更高估值」。對於港交所或有意邀請小米來港上市,港交所發言人指,「上市推廣部門一向有與不同公司作接觸,不會評論與個別公司的接觸及對話內容」。





估值高達3,500億元

另外,本報亦有向小米多位高層查詢是否決定放棄赴港上市,惟在截稿前均未有回覆。事實上,雷軍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坦言科網企業棄港赴美背後,主要是香港不接受雙重股權架構,加上港交所的主板對盈利和收入設一定要求,自然對新興成長的科網企業造成壓力。難怪雷軍近三年先後將歡聚時代、迅雷及獵豹移動全數安排於美國上市。現時小米估值已達四百五十億美元(約三千五百億港元),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認為,小米加快上市步伐,很可能是看中智能手機的升級潮,指中國用戶越來越追求手機性能,加上內地今年很可能爆發換機潮,不少手機廠商藉以推出價格更高的手機,「新推出的小米Note也賣超過二千元」,反映以物超所值見稱的小米也看好手機升級浪潮。小米從未完整披露其合夥人架構,但根據小米去年底入股美的的公告披露,雷軍持有小米科技77.8%,不過公司發言人指「公告的是小米科技,小米科技只是小米公司其中一家子公司」,強調雷軍在小米科技的持股情況也不能代表他在整個小米公司的持股結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209/190348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