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0.html
這個下午由崗廈開始沿深南路經會展徒步至車公廟。但見人流熙來攘往、設計極富現代化的商廈林立在這個福田CBD,誰可想到十多年前這一帶地區只是一片爛地和工廠矣。在上世紀90年代有次Call某深圳電視機製造商的CFO,約了他在當時還是工廠區的車公廟中一個圍村食野味。當年食野味的玩法係先在大地揀野味,然後返回極簡陋的所謂VIP房一邊唱K一邊吃。當年有兩種野味食,其一是圍村大地各種背脊向天的奇珍異獸,其二是由媽咪帶上VIP房的大江南北囡囡。所有VIP房皆有廂房,酒客酒酣耳熱之後大抵順便帶囡囡往廂房促滕談心。第二天一條開給當年深圳「高科技」公司的Credit Line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傾成。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貨幣是真的,它叫美元。而全世界級的金融體制亦圍繞美元及其支付系統運動作。共匪可謂近代少有遠早於1971年Nixon Shock便玩印銀紙絕技的的政權。在解放前共匪蘇區,掌管財金的毛澤民和陳雲諸匪首便已經在沒有硬貨幣Back-up下印匪幣。當今共匪印銀人民幣的能力其實是建基在東風ICBM、一個近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奇蹟和不斷流入的美元。筆者斷然,全世界的貨幣匯率皆是緊盯美元的政經博奕的關係,而非什麼宏觀經濟因素,否則日元乃至人民幣也不會是在雙方財金官員中傾的問題。雖然中國行外匯管制,但在匯率上並非完全自主的。首先自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美元便透過貿易(經常帳)和FDI(資本帳)不斷流入。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也是其他國家央行)一定程度上行類似香港聯匯制度(分別是匯率是明Pegged在7.80還是一個心照不宣的Range),人行必須不斷印人民幣兌美元以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可接受的範圍。
由於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實質上有持續高速增長,加上天量美元流入和米帝的干預,人民幣才會出現愈印愈升的神話。這天在福田會展CBD附近看見數座新建成的什麼大型深圳大中華IFC商場航母因丟空多時而顯得破舊(試問Globally又可以容納得多少個IFC?),可見中國經濟放緩實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世界工廠這個神話已經破滅,美元流入中國金融體系下亦會放緩。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要不維持現有人民幣匯率甚至升值的神話,但這會令貨幣供應(如M2)放緩令國內銀根緊拙;要不為應付銀根緊拙而加印人民幣,但這誓必令人民幣匯價走軟。
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匯價已經由2013年2月21日的6.2403下跌至2013年7月5日的6.1324。筆者拙文《克強經濟學》指出2013年6月錢荒Shibor高企皆是人民幣銀根緊拙有關,當中跟年結時中國銀行業在Shibor市場拆入短錢以作粉飾門面之用和新一代共匪領導人重拾昔日朱鎔基總理緊縮政策的「克強經濟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亦是近月中國美元頭寸緊拙所致。加上在Abenomics下日元不斷貶值,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81

人民幣只升不貶的時代結束了2

2014-12-22  TCW

今年投資人民幣,恐怕要失望了!若今年最後兩週人民幣未大幅彈升,將是自二○○五年中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首次以貶值作收的一年。

十二月十五日,人民幣匯率創四個半月新低,來到一美元兌人民幣六.一九元。今年初人民幣曾大幅貶值,觸及六.二元大關,讓外匯交易員措手不及,近期這波大跌,又讓交易員想起年初的惡夢。

這惡夢看來會持續一陣子,因為矛盾的數據,讓人民幣匯率顯得撲朔迷離。

矛盾一:未隨陸股起漲。今年中國股市漲幅是全球主要股市第一名,但匯率不但沒有隨股市而上,反倒滑落至低點。

矛盾二:未跟貿易順差走強。中國才剛公布十一月貿易順差創單月歷史新高,龐大的結匯需求通常會支撐貨幣走強,但數字公布沒多久,人民幣續跌。

矛盾三:官方價與即期匯率脫鉤。人民銀行的中間價與即期匯率背離,官民不同調。人民銀行早上九點十五分公布人民幣匯價,稱為中間價,其在十二月十一日還掛出六.一一元,創九個半月新高,但即期匯率差距卻達一.一%。

股市熱,是內資炒作進口萎縮、降息加速貶值

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指出,這波走跌中間價與即期匯率間的差異首度擴大到一%,是自三月放寬人民幣盤中波動到二%以來,罕見的大跌幅。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認為,這一個月的走貶,反映了外資對中國內需成長放緩的擔憂,十一月的中國貿易順差創新高,其實並非出口大幅成長,而是進口萎縮。

攤出中國十一月的數據,出口總額雖然較去年同期成長四.七%,但成長幅度與去年相比少了八個百分點;進口總額比去年同期少六個百分點,十一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低於外界預期。外資懷疑,打貪、打房是否已影響占中國GDP五成的內需消費。

羅瑋認為,股市上漲沒帶動匯率升值,因為股市漲幅來自內資炒作,而非外資的推升。目前中國A股外資占比不到五%,影響有限。

中國無預警調降利率,資金寬鬆也成為這波人民幣貶值的壓力。而中國剛公布明年GDP成長目標為七%,是三年來首次調降,也為人民幣走軟吹起序曲。

日本東岳證券台灣代表李其展分析:人民幣匯率開盤價受政府影響,收盤價由市場決定。從人民銀行公布的中間價創十個月新高來看,人行想拉高行情,緩和人民幣跌勢,但顯然市場看空人民幣的力量,比人行拉高的力量還大。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穆正雍認為,有四股力量拉扯明年人民幣走勢:一為中國經濟放緩,貨幣會進一步寬鬆,刺激消費;二為美元到升息前都會持續走強,使人民幣相對弱勢,且人民幣升值會不利出口,這兩股力量會壓制匯率。

另有兩股看升的推力:一是中國正在開放資本市場讓資金流入,例如滬港通;二是基金經理人做為資金配置參考的指數MSCI,明年可能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所有指數型基金被迫得買進A股,有利人民幣升值。

但目前看來,壓力比推力強。中國開放資本市場速度緩慢,即便加入滬港通資金,上證指數外資占比不到五%,就算MSCI想納入A股,在很難買到A股情況下也不敢大幅拉高占比,目前預估初次納入A股占比約為○.六%,比起台灣占比一一.九%,差距頗遠。

幣值跌,仍有布局機會明年上半續跌,可分批買

國泰康利執行長康禮賢指出,中國為了讓經濟軟著陸,刺激內需成長,明年人民幣走弱可能性大增;羅瑋認為,或許等明年下半年內需成長改善,美國升息確定後,人民幣才有機會緩升到六.一。

李其展建議,這波人民幣緩貶是國人分批布局的機會。此波是人民幣兌美元走貶,兌新台幣依舊是升值,統計一年以來,人民幣兌新台幣升值了三.五四%,新台幣比人民幣跌更兇。

他認為,中國的高收益債或許是人民幣定存之外的好選擇,近期中國證券登記所頒布企業債券等級在AA以下限制其回購與質押,把債信不好的債券掃地出門,加上明年若降息,中國高收益債質量價格有機會走升。他也提醒,上半年人民幣是走弱,不急著一次買,宜分批布局。

只是投資人也須注意,二○○九年到二○一三年來,人民幣大多只升不跌的好日子已經告終。

被視為經濟政策風向球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兩個重點:促進內需與外需平衡、引資與對外投資平衡,促使人民幣不再只升不貶。

人民幣若只升值,會不利出口,更會讓熱錢湧入而套利,達不到「平衡」的目標,統計今年前十一個月,人民幣有五個月都是貶值,證明雙向波動已經是中國匯率政策的「新常態」。

不僅單邊升值不再,波動度也會增加,羅瑋觀察,近來人行在盤中干預匯價動作減少,今年三月放寬漲跌幅正是有意測試市場力量。

未來一年,市場與政府價格背離現象可能一再出現,在人行學會與市場共舞之前,這場官民拔河,將讓人民幣的匯價更波動,投資人也要更小心自己的荷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86

鳴鏡高懸:只升不跌共識已成

1 : GS(14)@2017-04-10 23:35:00

上周發文後,收到不少讀者的反饋,有提供更多打壓瘋漲的建議,也有很久沒通訊的朋友發短訊支持,並希望政府能當機立斷,減少民怨。當然也有反對聲音,甚至人身攻擊,指摘筆者阻人發達,強調筆者是以香港整體長遠福祉為依歸,個人及短線利益不在考慮之列,如果香港樓市能長升長有,筆者肯定是受益者之一。香港人不要奢望在任何其他世界角落,真正能得到和當地人同等的地位和尊重,請不要為短期私利,有意或無意間破壞我們能長遠安居樂業的家園。從朋友圈的行徑及專欄作家的評論,已可以見到一個趨勢,就是「只升不跌」的共識已經形成,市民對政府打壓樓市瘋漲的信心基本上已崩潰,因為過去幾年「信政府的人」,都已經有「現眼報」,政府對濫用首次置業優惠提問的反應,真的使不少朋友對政府的信心跌至冰點。另一個共識是全球各大國政府,為了保持短期經濟增長,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當經濟或資產市場出現些微不確定因素,便會搬龍門並出動「核子武器」,把它們拉回上升「正軌」,所以越來越多人相信最大槓桿(maximum leverage)及全數投資(fully invest)房地產是硬道理,並忍無可忍地追入,筆者不反對這邏輯,但現在才以這共識去入市真的是非常遲了(behind the curve)!美國已經開始管理市場對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預期,大家真的要控制風險。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0/19985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918

陳德霖:望樓市只升不跌不理性

1 : GS(14)@2017-10-09 03:20:14

【本報訊】樓市持續熾熱,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近期亦就此頻頻發言,他昨日出席《商台》節目時表示,暫未見本港樓市步入下行周期,還需觀察,惟強調若有人仍期望本港樓價只升不跌,是不理性看法。他重申倘樓市上行風險持續升溫,監管措施會繼續縮緊,意味不排除該局有需要時再推逆周期措施。


有股市及地緣政治風險

金管局至今已推8輪逆周期措施。陳德霖指,現時全球面對的金融經濟風險,來自股市及地緣政治兩方面,前者源於不少企業假設利息難升,後者則是市場假設不會出現軍事衝突,即使有地緣政治風險,也不會對市場構成很大影響,他認為這些假設本身已是風險。對於樓市,他重申若有人認為本港樓價只升不跌實屬不理性,「現在牛氣沖天,所有訊號都看不到,但大家要明白,資產市場有歷史以來都有周期性,升升跌跌是恒常。」金管局早前夥世銀旗下國際金融公司提供10億美元項目融資承諾,陳德霖指外滙基金過去投資基建以發達國家為主,但近年新興經濟體有很多機遇,包括一帶一路項目,故正與多個國家長線投資機構,物色基建項目進行投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1/201694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43

財經評論:只升不跌唔健康

1 : GS(14)@2018-01-22 06:24:58

最近多位基金經理、大行策略師、資深投資者都睇好港股今年表現。事實上,港股今年開局勢如破竹,筆者唔係分析師,無意探究大市仲可以走得幾遠,不過就覺得港股近來只升不跌嘅現象唔太健康。港股去年大漲,但參與嘅散戶唔多,市場仍然理性,未到人人皆股。不過自今年起,港股幾乎日日報捷,市場氣氛漸見亢奮。恒指上周三首次破頂當日,友人傳來手機截圖,發現當日iPhone app store內十大熱門搜尋入面竟然有三樣搜尋係同股票投資有關,反映連番升市下,連無留意開股票嘅市民都開始關注。如果大市往後繼續不斷上揚而無出現較為似樣嘅調整,散戶將更蜂擁入市,到時人人皆股反而會令港股牛市無咁「襟玩」。撇除市場氣氛,望一望恒指月線圖,大市紅盤高開,令恒指喺29997點至30028點之間出現裂口,據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分析,呢類月線圖嘅裂口係唔會唔補返嘅;另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講過,大市每年低位好多時都低過上一年嘅收市位(詳見本報本月8日及18日報道)。即係話,港股今年內好有可能會見一見二萬九或更低水平,如果大市往後繼續只升不跌,並走到某個高位先插返落嚟,相信到時唔少投資者都幾傷吓。大市升唔停,投資者亦會更貪心,令港股波幅增大,更加難玩。去年港股呈慢牛格局,投資者只需揀定好股buy and hold,在調整時趁低吸納就可享不俗回報。不過,今輪升市頗急,相信往後走勢將加快,亦更見波動,筆者不知道今年還是否適合buy and hold,但投資者需更關注短期市況波動、入市部署上更小心就應無懸念。記者:莫亦熙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2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