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資取態決定港股前景 施慧雅

1 : GS(14)@2012-12-03 23:40: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當前面對的經濟機遇不少,但本地的政治和社會方面卻存在不少隱憂,不能掉以輕心。基本上,本港在政治和社會上的不少矛盾,若不能徹底解決,相信問題會不斷湧現。事實上,特首梁振英僭建事件似乎愈鬧愈大,慧雅也不知道這事件最後會怎樣收科,只覺得這事件也相當具戲劇性,同時也反映了不少問題。無論這事情最後怎樣終結,相信在跟覑的日子,香港在政治和社會上的問題會持續出現,這可能未必是大部分港人希望見到的。但願這是慧雅的過慮。
中國領導人駕馭經濟能力高
想深一層,政治事件都是複雜費神的,慧雅覺得還是經濟和投資的世界來得比較簡單。基本上,慧雅認為現時大巿仍在醞釀向上衝,港股後市的發展,很視乎海外資金對香港的取態會是怎樣。以慧雅之見,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外資對中國的態度會是怎麼。慧雅的觀察是,外資對中國看淡已有好一段時間,但中國似乎自其一套方法去管理其經濟,雖然它曾多次險象環生,但最後往往都能混過去。外國人擔心的,未必一定適用。
套用不少外國的標準看中國,會覺得這是一個巨大泡沫,不可能持續,但這情持續了已有好一段時間,中國可能有其生存的方法,而它可以做到的東西,有很多在外國是不可思議的。基本上,中國是半封閉的,它能把問題壓下去的能力很高,國內的行政指令亦覑實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做到很多事。當然,缺乏巿場信號作指引,令中國很容易出現問題,中國幸運的地方似乎是,近年多位在國內主管經濟的人物,都能對這制度有一定的駕馭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00

外資基金取態 成港股未來一大關鍵 施慧雅

1 : GS(14)@2013-05-04 12:39: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筆者提到,港股近日出現一些轉變,與此息息相關的,可能是環球經濟和股市出現的變化。環球經濟在近日出現的最大變化,相信是日圓的顯著下挫,以日本政府與央行似乎不惜一切地大印銀紙來刺激經濟。究竟這事情的發展有否牽涉政治因素,美日兩國事前有沒有一些協議,我們當然不得而知。不過,說近日有關事情的發展,對美國有一定好處,應是可以成立。

政治因素或不利中港股市

值得留意的是,若果以上事情的發展牽涉政治因素,應該不利中國。毋疑,日本這個國家和社會有不少問題,要持續復甦並不容易。不過,這個國家的國民儲蓄甚豐,以及它沒有什麼國外人的債,亦是事實。當然,日本是亞洲區的大國,它的經濟出現改善,相信對整個亞太區的經濟也有一定好處。但從政治的角度看,日本再次崛起,相信對中國有一定的威脅成分。無論如何,在投資市場中,現時出現的情,是日本股受眾多資金追捧,香港和中國是相對落後,相比其他亞洲國家,香港亦顯得遜色。這多少是反映覑,現時不少美國人不大信任中國,以致投資中港股票的基金沒怎麼上升,若有基金經理要顯著加重中港股票的投資,他/她相信要面對不少質詢。

無論如何,若今回事情的發展是牽涉政治因素,我們似乎值得深思,中國是否值得考慮應否儘量把主導權拿回,以及避免中港的資產市場出現大問題,令「老外」的負面預期逐漸演變成事實。以筆者之見,外資基金的取態,會是港股未來的一大關鍵。

施慧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98

儲局取態明朗 6月加息預期急升溫

1 : GS(14)@2016-05-21 12:56:01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上次4月份議息後,未有表明屬意何時加息,但最新發布的會議紀要,卻顯示當局取態,指出如果經濟增長進程理想,則以6月加息為合適時機,語氣明顯較為肯定。在聯儲局會議紀要公布後,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已由日前的14%,急增至34%。



據會議紀要內指出,委員會認為近期就業市場環境持續向好,通脹亦正邁向2%的目標,加上市場預期未來數月消費者開支會逐步增加,令委員會認為6月適合加息。

7月加息機會?C至56%

不過,過往委員常就加息時機而意見分歧,上月議息會議亦不例外。根據會議紀要,有部分委員憂慮,英國脫歐公投及中國外匯政策,或會波及金融市場,甚至認為有下行風險。但亦有委員較為「鷹派」,認為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已較年初時收窄,加上就業市場符合委員會目標上限,通脹亦預料今年內能達到目標,故取態較為進取,認為4月份已經適宜加息。

隨?聯儲局取態逐漸明顯,市場預期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亦突然提高。自會議紀要公布後,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的7月份加息機會率亦由約30%升至56%。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0/news/eb_ebb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54

市場觀望美日政策取態 耶倫年會發言前 港股升勢料暫緩

1 : GS(14)@2016-08-21 07:37:21

【明報專訊】環球股市有回調迹象,美股在高位已見明顯回軟,港股更在上周後期濠賭股跌勢加劇下率先回軟;加上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將於周五在環球央行年會上發言,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又表示有充分機會去討論擴大量寬政策,投資者觀望氣氛濃厚,部分基金或正部署換馬,料本周初港股反覆徘徊,近期的升勢將暫且放緩

明報記者 溫婉婷

連續多周上揚的美股高位回吐,三大指數周五晚均見跌。隔晚標普500指數收報2183點,下跌0.14%,全周累跌0.01%;道指收報18552點,下跌0.24%,全周累跌0.13%;納指則跌0.03%至5238點,全周累升0.1%。

港股ADR上周五與美股背馳

此前,港股方面,周五當日濠賭股率先領跌,永利澳門(1128)及金沙中國(1928)股價單日分別跌5.69%及4.09%,港股亦見回軟。不過港股ADR走勢則與美股稍為背馳,在銀行股東亞銀行(0023)及匯控(0005)ADR力撐下,分別較港股收市升4.2%及0.6%,加上股王騰訊(0700)亦升0.5%,恒指才微升11點,報22,948點,未帶來太大啟示,但是反映投資者態度觀望。

時富﹕料基金於23400點沽貨

時富金融優越投資服務部顧問黎永良表示,隨着深港通正式開綠燈,不少基金似有沽貨行動,紛紛轉向其他板塊以候低吸納,預計港股會稍微回軟。他續指,恒指從20000餘點升至23000點,未曾喘息,預計升至23400點時,不少基金也會紛紛沽貨。部分基金更已在深港通宣布開通之前入市追入的金融及證券,待港交所(0388)宣布開通後馬上沽貨獲利,並轉戰環保、軍事工業及高科技股等其他升幅較少股份,預計出現「炒股不炒市」的格局。

他又預計。恒指會反覆徘徊於22300點至23400點,主要視乎美國會否加息等因素影響。

他相信,在臨近深港通正式開通之前方會再現炒風,原因是深港通有別於滬港通,不光只有藍籌股,亦包括恒生小型股指數及波幅較大的細價股;加上香港市場不設停板機制,股價可以大起大落,他直言將會「更刺激,適合高風險投機者」。

康宏﹕短期內房及博彩股較佳

康證及康宏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則表示,儘管上周四的成交量甚大,但恒指卻出現拉鋸情况,而非一面倒往上升,反映接力炒上的力度較弱,部分主題股更出現獲利回吐。不過,他估計此波升浪尚未完結,首個目標為23500點,甚至有機會再往上升;即使回調或低見22600點,他仍然有信心後市會再升,估計短期內地產及博彩股表現較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89&issue=20160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661

企業難開戶 金管局籲予彈性 業界:最終視乎銀行取態

1 : GS(14)@2016-09-09 05:17:33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出現不少企業難以在銀行開戶個案,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當局已於昨日向業界發通函釐定開戶原則,及關注迴避風險的問題,要求業界檢視現有的做法及措施,並作出調整。不過,有業界人士稱,做法實際成效,需視乎銀行管理層取態。

明報記者 溫婉婷

阮國恒表示,由於近年關於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國際標準逐步收緊,令認可機構加強相關的管控措施,包括對新客戶的客戶盡職審查程序,甚至出現迴避風險的情况。故此,當局昨特向銀行業界發通函,闡釋「風險為本」的監管原則,如何應用到開戶申請和現有客戶的盡職審查措施上。

此外,投資推廣處亦於2個月前推出一份清單,供有意向境外中小企業及初創企業提供開戶服務的銀行加入,再將清單轉介予上述企業。目前已有逾20間銀行已加入名單,但匯豐及渣打銀行暫不在此列;而當局亦會考慮向公眾公開名單。

設「神秘客戶」測試銀行

他續稱,金管局已於今年4月起與銀行業界接觸,發現僅有1至2間國際銀行開戶成功比率低於行業水平,並非整體現象;他又強調,不成功開戶比率已有改善,有銀行的開戶時間已縮短至兩周至一個月左右。當局表示,未來會通過「神秘客戶」等方式以檢測銀行有否遵守通函原則。

此外,阮國恒稱,留意到外國有服務供應商(KYCU)協助客戶向銀行開戶,部分甚至進行客戶盡職審查,費用由銀行承擔;而當局正認真研究是否需要引入香港。

初創企業無法來港做生意

有美資及中資銀行的前線從業員表示,樂見金管局發出通函提醒銀行於處理開戶申請時不宜過份嚴謹;但認為,其實金管局不時發出指引,最終成效仍取決於銀行高層有否跟隨。他們又稱,曾接觸不少境外中小企、初創企業因被拒開戶而無法來港做生意,認為銀行高層毋須過分緊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85&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