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大學生上街反日
1 :
GS(14)@2010-10-17 10:51:5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562072
官方新華社昨發英文稿報道事件,指陝西省的西安、四川省的成都、河南省的鄭州和浙江省的杭州市民,應網上號召,舉行反日示威活動。其中成都超過 2,000人聚集市中心廣場,高唱國歌、大叫「保 衞釣魚台」等口號遊行;西安有數千大學生高舉「抵制日貨」等標語示威;鄭州有數千人舉行反日集會。報道稱,遊行秩序良好,沒有發生衝突;報道未透露杭州示威詳情。內地官方中文媒體則無報道事件。
西安有警車開路
今次示威,與上月 18日、中國民間在全國掀起的反日浪潮不同。上次反日示威一開始即受當局打壓,這次不但多個城市同時爆發,並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其中規模最大的西安還有警車開路;內地新浪網更允許網民在微博上轉播事件。
有參加遊行的大學生接受網民查詢時坦言,示威活動「由學生會組織」;而內地大學學生會均有官方背景。
有網民透露,西安的遊行昨午 2時開始,大學生舉着五星紅旗和「加油中國」等標語,遊行往市中心。有示威貨車掛上紅標語,上書「強烈要求中日斷交」、「同禽獸國交往是和諧社會最大恥辱」,以及「鏟平小日本」、「保 衞釣魚台」等。遊行人龍長達數公里,前有警車開道。抵市中心南門鐘樓時有兩萬多人,令該市主要幹道南大街徹底癱瘓。
至下午 4時,當地公安開始清場,但示威者不肯離去。有示威者突然衝擊路旁的商店,包括台資體育用品店美津濃( Mizuno)、台資服裝店湯尼駿士( Tony Jeans)等。示威者砸爛玻璃門,將店內衣物拖出焚燒;有示威者還用水樽襲擊警車。至傍晚 6時許,防暴警察才將學生們驅散,並一路護送離城回校,事件中有多人被拘。
日資商店受衝擊
成都官方昨發通告稱,包括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南民大、四川大學、西南交大、西南財大、四川師大等約 200學生,在春熙路香檳廣場聚集遊行,吸引約兩千多人參加。遊行隊伍打出「還我釣魚島」、「抵制日貨」等橫額,高叫口號,引起群眾圍觀,造成交通阻塞,經疏導後遊行隊伍於 3時半散離,沒有發生衝突。
但當地消息及網絡圖片等顯示,成都反日示威規模多達兩萬多人,其間有青年衝擊大型日資超市伊藤洋華堂春熙店,以及相鄰的伊勢丹百貨公司,他們投擲物件,打破櫥窗,公安拉起封鎖線戒備,兩間百貨事後暫停營業。示威者的橫額寫上「收回硫球」、「解放冲繩」、「打倒小日本!」等字句;當局出動過千武警及防暴車、裝甲車驅散,多名示威者被捕。
此外,河南省會鄭州市,亦有數千名大學生在二七廣場舉行反日集會遊行。
少時Sunny反日言論掀日韓網民罵戰
1 :
GS(14)@2015-03-02 08:41:47
■Sunny近年頻頻與隊友去日本開騷賺日圓,昨日發表疑似反日的留言引起日本網民不滿。
出道八年的韓國天團少女時代(少時),二O一O年在韓國走紅後開始攻日,在日本出碟及開騷賺日圓,去年底更一償所願,首次在東京巨蛋開騷,當時所有成員也表現興奮。不過,賺日圓的少時卻不時被指有反日立場,適逢昨日是紀念韓國獨立精神的三一節,少時成員Sunny在網上公開一張韓國國旗的照片後,即引起日本網民的不滿,掀起日韓罵戰。
昨日是韓國國民用來紀念於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發起的反日運動的三一節。三一節為朝鮮日治時期的一次韓國獨立運動,是韓國近現代史規模最大的全民性的反日救國運動,也被稱為「三一起義」及「三一獨立運動」等。當年,韓國獨立人士在漢城(今首爾)塔洞公園宣讀《獨立宣言書》,向世界宣佈韓國的獨立,引發京城和其他多地民眾的大規模反日遊行示威和武裝起義。而昨日不少韓星為展示自己的愛國心,都在網上公開有關韓國國旗的照片,少時成員Sunny亦在Instagram公開一張韓國太極旗的照片,更留言表示:「忘記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
■Sunny昨日上載韓國國旗相,表示自己的愛國心。
昭賢
■昭賢亦公開一個小型國旗手機配飾,來紀念三一節。
不滿食兩家茶禮
Sunny在Instagram公開國旗相後,立即獲韓國網民激讚,短短七小時就獲近十三萬人讚好,留言表示:「姐姐是最好的,大韓民國萬歲!」大讚Sunny愛國,不過有部份日本網民就表現反感,並留言:「難道這不是反日發言嗎?」亦有日本網民指摘少時一直積極攻日,頻頻在日本開騷賺日圓,現在卻發表疑似反日立場的留言,不滿少時「食兩家茶禮」的做法,並用日文留言:「要用這樣的心態在日本活動嗎?」、「不要再來日本了!」不過韓國網民就力撐指Sunny的文字未有提到日本,暗示日本粉絲不要對號入座,又指三一節對韓國人來說是個重要的紀念日,不覺得有問題,日、韓粉絲一直在網上互罵。另外,女團4MINUTE成員昭賢,昨日亦於Instagram公開一張手拎韓國國旗造型的手機裝飾相,留言:「今日是三一節,不要忘記!」此外,4MINUTE的師兄團BEAST成員梁耀燮昨日亦在twitter留言叫大家不要忘記三一節。 撰文:梁雯迪
【Sunny留言】
中譯:「忘記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
【粉絲回應】
韓粉絲中譯:
kjy971229:你們不好好思考一下你們所做的行動,甚至又不是對你們說的話,為何要發火...喜歡K-pop,而且看到自己喜歡的歌手以一個國家的國民身份寫下少少的留言就發火及辱罵等,日本人們請好好反省
minstaglam:我愛你,Sunny
snsdshop123:喂,輻射猴子...不要欺騙自己了。日粉絲中譯:
ruutomee:如果你要在日本賺錢就不要在這裏寫這樣的留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02/19059773
日裔遺孀被反日者針對乒乓國手墓遭噴黑
1 :
GS(14)@2016-08-21 08:10:48■佐佐木敦子在莊則棟墓前捧着丈夫遺照。
內地人「反日愛國」殃及中國已故乒乓球國手莊則棟。莊的日裔妻子佐佐木敦子近日為夫掃墓時,赫見墓碑金字被噴黑,她惟有親自重新粉飾,並交代墓園幫忙留意,「再有類似情況請幫重新描金」。事件或為當地反日民眾所為,針對莊的日籍妻子。網民轟噴漆者是「紅衞兵、義和團」。而莊與妻子昔日的感人故事,再度引起關注。
■莊則棟的墓碑被噴黑。
新華社攝記唐師曾近日在博客透露,8月17日中國傳統祭鬼日,莊則棟遺孀佐佐木敦子帶着兩名弟弟佐佐木隆、佐佐木進,以及莊生前好友等人,到京郊昌平鳳凰山陵園莊則棟墓地掃墓時發現,丈夫墓碑下端被黑油漆噴塗,其中「愛妻佐佐木敦子敬立」幾個原本金色的文字被噴黑覆蓋。她於是借來金粉親自將「愛妻」兩字重描,但因其不善描字,其他字則委託陵園人員幫忙。佐佐木敦子和家人又囑託陵園看管人員「幫忙留意,如果再看到類似情況,務必請幫忙重新描金」。有隨行的當地記者猜測,可能是因佐佐木敦子的日本人的身份,引發這一宗事件,直指噴黑者「太過份了」。知情者指,那些反日者「真沒必要,佐佐木敦子已經變成中國人了,她是有身份證,拿中國護照的」。但據報道,佐佐木雖有中國身份證,卻因沒法參加社會保險,生活不便,平時大部份時間都居住在日本;每年清明節以及「莊則棟杯國際青少年乒乓球賽」時回中國,只要在北京便會去陵園祭掃,此是首見墓碑被噴黑。
網民斥破壞者懦夫
鳳凰山陵園工作人員表示,對莊則棟墓碑被噴黑一事不知情,因墓園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去陵園,無特殊限制。莊2013年初去世,同年10月13日骨灰正式安葬;墓碑上有莊打乒乓球的人形雕塑,下有莊的名字及出生去世日期,還嵌有一個象徵乒乓球的圓球,但無莊的照片。佐佐木敦子親自於太行山選擇了一塊黑色花崗岩,作為丈夫的墓碑。事件引內地網民熱議,怒轟噴油漆者是「懦夫」,並稱莊則棟是民族英雄,「我們懷念他」;網民又熱議莊則棟和佐佐木敦子的愛情故事,「日本夫人對他的忠貞,驚天地,泣神鬼」。新浪博客/北青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21/19744540
【讀書好】為何愛國必定反日?
1 :
GS(14)@2017-10-09 03:31:50【文化籽:讀書好】「支那」稱呼被視為辱華,是因為這是近代日本人對中國大陸的稱呼,而中國人要愛國,就必須反日,既然反日,怎能用「支那」稱呼中國呢?好了,大家有否想過,為何愛國必須反日?有人說因為中日近代爆發過兩次戰爭,所以要反日。環顧世界,近代爆發過戰爭的國家、民族多的是,為何沒有聽過愛法必須仇德、愛美必須仇英呢?
今天介紹日本學者岡本隆司《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以淺白的文字,回顧中日近代糾纏不清的關係。作者認為共產黨在八九年六四後,為加強控制提高對政權向心力,於是煽動愛國情緒,而「反日」就被當作是其中一個手段。江澤民時代開始的反日教育宣傳,廿多年後,成功培育出一整代愛國憤青。
現代化角力
但愛國反日並非源於中共,只是他們手到拿來,利用這現成方便就手的政治工具。中日仇恨是東亞近代史的主軸,潛伏的仇日意識,一經煽惑,足以星火燎原。作者分析自十八世紀以降中日兩國的歷史發展,掀開反日深層結構。當時東亞秩序受到西方勢力入侵的衝擊,由於中日之間政治、社會及經濟結構的差異,對於這衝擊產生了不同的反應。大清表面上是天下帝國,但王權對社會控制力弱,中間的士紳階層才是實際控制者,作者以幕未學者勝海舟的觀察入手,他認為大清皇帝只像個代管人,「支那人將一國的天子與代管人一視同仁,只要對地主無損害,無論換了多少代管人也無妨。」他認為這種國家不能打仗,因國家與社會處於游離狀態。相反江戶時代的日本,統治者需要尋求社會團體的支持合作,統治與被統治者關係密切。在經濟方面,中國由於官府放任,不介入民間經濟,同樣中間團體起重要作用,政經關係分離。日本幕府直接在幕後控制,政經之間二合為一。正由於條件差別,大清是個軟結構,可自我調整吸納西方衝擊,保持原有政治秩序不變。但日本的硬結構,一旦遭遇千年未遇之變局,認識到西方的先進,就全國上下推動維新。
還是體制問題
今天我們為了愛國教育需要,突出了鴉片戰爭的重要性,但實情是戰爭並沒有改變中國,雖然開始與列強締結條約,貿易方面出現買辦,上海取代了廣州,但制度結構依然故我。日本黑船來航,衝擊力比大清弱,但卻動搖了幕府鎖國體制,簽署條約及貿易令舊體制不能維持,產生混亂,這時日本精英明白必須徹底改變,建立一個名為日本的主權國家,重新整合政治、經濟、社會。日本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是國家現代化的一環。相反大清洋務運動,則是督撫重權的環境下,試圖將軍事現代化,上下離心。真正認識日本威脅的是李鴻章,他認為日本比英俄更危,「誠為中國永遠大患。」於是大力推動北洋海軍建設。李之所以視日為大敵,不是憑空臆測,而是目睹明治維新後舉國上下君民一心進行西化,反觀中國仍為體用問題糾纏不休。一八八九年李去信駐日公使,討論中日鐵路建設,指日本以民間集股方式,中國則無法取信人民,進行集股,只能官府出資。李鴻章知日,所以盡量避免外交關係破裂,但最後亦因朝鮮問題開戰,甲午戰爭,成為近代愛國反日的起點。經過日俄戰爭,一次大戰、五四運動、第二次中日戰爭,兩國在現代化進程及角逐東亞新秩序領導地位上較勁,日本一直領先,直至二戰美國掉下原子彈投降。這段慘痛歷史,本來問題出自中國落伍的體制,無法切合工業文明時代,孫中山那一代見日本成功,於是以日為師,所以他們才要革命,他們心目中的愛國不是口號反日,而是建立一個真正現代化的國家,實現上下一心、全國一體。今天共產黨放棄了制度現代化革新,以民族主義、偉大民族復興來創造上下一心,於是愛國自然就等於反日。
李鴻章最先體會到日本現代化的成功,視之為心腹大患。
幕未藩士勝海舟認為中華王朝不濟,是社會力量未能發揮出來的結果。
撰文:劉細良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9/2016700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