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堅定的反對者”將陸續退出美聯儲 鷹派全面示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56

美聯儲著名的鷹派人物——費城聯儲主席Charles Plosser將在2015年3月卸任。

在其在任的8年時間里,Plosser經常與美聯儲同僚的意見相左,他的退休也將打破FOMC當前對於利率設定的平衡狀態。Plosser今年具有投票權。

除了Plosser,美聯儲的另一位鷹派人物——達拉斯聯儲主席Richard Fisher也將在明年4月卸任,這些都將令美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弱化。

在美聯儲內部,支持緊縮的貨幣政策、極為關心通脹的一派被稱為鷹派,在上述兩位委員離任後,鷹派陣營就只剩下里士滿聯儲的Jeffrey Lacker和堪薩斯城聯儲的Esther George。而擁有投票權的就只有Lacker一位高官。

以下是投資與金融服務顧問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總結的鷹派鴿派格局圖:

2015us-fed-doves-vs-hawks,w_640

美聯儲主席耶倫評價稱,Plosser是美聯儲系統中非常有見解且具有專註力的領導與同僚。

他在7月和9月的FOMC會議上都投了反對票,原因是不贊成美聯儲在10月結束QE後依然將低利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盡管Plosser在美聯儲中屬於少數派,但是他強勢推動聯儲采用了規則導向的政策,即在針對經濟數據做出回應前釋放出清晰的信號,此外還包括透明化的溝通策略。

Plosser也給美聯儲帶來了諸多改變,例如聯儲采納2%的通脹目標,以及在公布預測時增加更多的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97

“普京反對者”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涅姆佐夫中槍身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65

20150228Russiaoppositonleader

一位資深的俄羅斯反政府領導人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上圖左)昨日在莫斯科市中心中槍身亡,他的助理稱這起事件是一場政治謀殺。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譴責這起謀殺。據俄塔社報道,普京稱射殺涅姆佐夫是有預謀的,是一種“挑釁”。

俄羅斯內政部的女發言人稱,昨日涅姆佐夫走過克里姆林宮南面Moskva河上的一座橋,兇犯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中連續開槍,他身中四槍遇害。中新網援引外媒消息稱,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對涅姆佐夫開了至少七、八槍,四槍擊中其後背。

涅姆佐夫現年55歲,上世紀90年代葉利欽任俄羅斯總統時,他曾任第一副總理,目前常組織街頭遊行,揭露官員貪腐,是俄羅斯政壇一位資深的反對派領袖。BBC報道稱,在近期的一次采訪中,涅姆佐夫曾表示,很害怕普京會殺害他,因為他反對烏克蘭戰爭。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按計劃,兩天後的本周日,反政府人士將舉行抗議政府釀成國內經濟危機和普京參與烏克蘭戰爭的示威活動,他們稱其為“反危機遊行”,預計將吸引逾萬人參與。涅姆佐夫生前在Twitter上發的最後一貼(下圖)還在呼籲人們參加反戰遊行。

20150227_nemtsov1

《金融時報》報道稱,涅姆佐夫的助理Ilya Yashin指這次槍殺是政治謀殺,因為他正準備在有關東烏克蘭戰爭的報道中展示俄羅斯士兵參戰的證據。俄羅斯政府此前一直否認派兵支援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反政府獨立武裝。

普京的發言人Dmitry Peskov表示,普京稱這次事件是“兇殘的謀殺”,它“具備所有預謀兇殺的特征,純屬挑釁。”普京已下令調查此兇案,親自負責此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93

羅姆尼有望出任國務卿,中途何以跳出大量反對者

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不計前嫌”考慮提名他最嚴厲的批評者——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為國務卿之後,共和黨內有多位重量級人士紛紛表示,羅姆尼不適合被提名為新一任的美國國務卿。

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和2016年共和黨總統大選候選人哈克比(Mike Huckabee)等共和黨人在周三表示,羅姆尼缺乏代表特朗普所主張的那種“強硬的,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精神”。

“我能想出至少20個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觀點相當的人。”金里奇說。

哈克比和金里奇的共同觀點是,羅姆尼的主要問題還在於,他在競選期間對特朗普所進行的“竭盡一切可能的抨擊,不僅是在政策方面,更主要是對特朗普的個性和品德方面所進行的攻擊”。哈克比更是指出,這也將引發關於羅姆尼對本屆政府忠誠度的質疑,更會冒犯那些在競選中對特朗普一直忠心耿耿的選民們。

羅姆尼的“外交幹預者”VS特朗普的“美國不應該當世界警察”

“羅姆尼會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務卿人選。”得克薩斯州共和黨主席鮑肯(Tom Pauken)表示,“羅姆尼的外交政策觀點同特朗普的完全沖突,並且他也會把錯誤的人選帶進國務院。選擇他能夠給特朗普帶來的傷害會比好處多得多,並且會釋放完全錯誤的信號。”

作為共和黨傳統外交理念“幹預理論”捍衛者的羅姆尼,基本沒有對特朗普的“美國第一”的“改革派”外交理論核心做過任何評論,只是一再批評特朗普在外交領域缺乏經驗和常識。

“羅姆尼會重新啟用那些讓我們卷入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和主張海外戰爭的‘好戰派’分子。”美國前駐瑞士大使維特利(Faith Whittlesey)表示,“他將徹底摧毀一切特朗普所主張的‘美國不應該去當世界警察’外交理念的支持者們。”

特朗普提名羅姆尼會是政治正確的決定?

共和黨政治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挑選羅姆尼會為特朗普內閣廣納共和黨內賢良人士打開一扇大門,也會打消很多人對進入特朗普內閣的疑慮,即“連羅姆尼和他都能握手言和,其中必定有可取之處或者可取之人”。

“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不喜歡(提名羅姆尼),但特朗普的這個舉動會發出一個非常強硬的信號,就是特朗普在挑選內閣成員的時候只挑選最合適和最優秀的。”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策略專家格瑞文(Partrick Griffin)表示,“羅姆尼身上所具備的穩重、嚴謹和總是有備而來的品質,能為特朗普內閣帶來巨大的可信度,我想特朗普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但是,也有共和黨策略專家稱,對於新內閣需要“穩定並給人安全感”來說,羅姆尼無疑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但是,羅姆尼同特朗普之間仍然存在兩個嚴重的障礙:一個是特朗普是否真正信任羅姆尼可以為他推進外交綱領,另外就是兩人在對待俄羅斯的問題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特朗普主張改善同俄羅斯的關系,而羅姆尼則一直主張對俄羅斯強硬。

“如果這兩個障礙可以克服,那麽羅姆尼確實有很大幾率成為國務卿。”共和黨策略人士奧康奈爾(Ford O’Connell)表示,“對特朗普來說,忠誠固然重要,但是你不會對所有人都知根知底,有的時候,你只能去選擇那些最合適的人為你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94

黃鼠狼守雞棚?特朗普讓清潔能源反對者管環保局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又做出了一項頗具爭議的任命:俄克拉荷馬州總檢察長斯考特·普魯伊特(Scott Pruitt)出任環境保護局局長。

當地時間周三,特朗普前競選經理康威(Kellyanne Conway)表示:“普魯伊特總檢察長履歷完美,擔任俄克拉荷馬州總檢察長期間表現優異;在這個職位上,我們有不少符合條件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對他們進行了面試,最終敲定了普魯伊特總檢察長;現在我們都非常期待聽證會的到來。”

這一任命迅速引發了民主黨人和自由派團體的抗議,原因是:這名新任命的環保局局長曾經長期起訴環保局,且對清潔能源持否定立場。

美國媒體分析認為,此舉是特朗普政府意在推翻奧巴馬有關氣候變化遺產的一個信號。

普魯伊特也是特朗普內閣中第三位所持立場與所任命的管理機構使命背道而馳的成員。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大力推行社會安全保障網絡項目和公平住房計劃,然而特朗普提名部長、外科醫生卡爾森卻曾對這些項目表達過“厭惡”。被提名為教育部長的德沃斯積極推動“私立學校教育券”項目,批評人士認為,該項目將削弱處於政府核心地位的公立學校制度。

氣候變化否定者

今年5月,普魯伊特發表文章稱,有關人類活動是否造成了地球變暖的爭論“遠沒有定論”。但事實上,絕大多數氣候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是真實存在的,人類活動造成了氣候變化。

普魯伊特一直譴責環保局嚴重高估了能源公司造成的空氣汙染,可以算是化石能源產業的同盟。他曾和其他一些州的檢查總長共同起訴環保局的“清潔能源計劃”。該計劃由奧巴馬政府大力推行,旨在減少美國發電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普魯伊特還起訴了環保局最新發布的一項旨在減少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甲烷排放的法規。

在自己的LinkedIn頁面上,普魯伊特還驕傲地自稱是“環保局激進項目的領先反對者”。

即將上任的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表示,在提名確認階段,普魯伊特“將不得不回答許多難以回答的問題”。

舒默稱,普魯伊特“不願意接受有關氣候變化的事實或科學,此舉無疑是將自己和美國人民——以及現實——隔絕了開來。”

自由派團體也表達了對普魯伊特任命的抗議,並表示後者將無益於針對能源公司的種種規管努力。

“讓普魯伊特管理環保局就好像是讓狐貍去守衛雞棚。在過去,他一次又一次地犧牲了公眾健康,充實了大型汙染源公司的錢袋子。”“保護選民聯盟”(League of Conservation Voters)總裁卡賓斯基(Gene Karpinski)表示。

特朗普氣候立場究竟為何?

提名普魯伊特出任環保局局長也讓特朗普政府在環境議題上的立場更加不明朗。

在競選總統前,特朗普也是一名氣候科學否定者,他認為,人類活動引發全球變暖的理論是一場騙局,“目的是為了讓美國制造業不具備競爭力”。

但勝選後的特朗普卻改了口。他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人類活動和全球變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並表示,清潔水源於他而言非常重要。

近日,特朗普還與前副總統戈爾會面,後者親自為當選總統“講授”了氣候變化。

特朗普的種種舉措,讓外界對其環保立場充滿疑惑,盡管他本人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自己對氣候變化的問題持“開放態度”,但這次的環保局長任命仍舊加劇了環保團體對他的不信任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81

挺特朗普遊行中遭遇反對者,棍棒相見竟打掉大牙

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數十個城市發生遊行,特朗普的支持者走上街頭表明立場,而在加州伯克利,一些對立的觀點在遊行隊伍中引發暴力沖突。

當天的遊行被稱為“March 4 Trump”,這個名字一語雙關,既提到了遊行日期為3月4日,又表明遊行的目的是針對特朗普。全美共有49座城市的特朗普支持者上街遊行。

在伯克利的一處公園,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竟然拿起棍棒大打出手,特朗普支持者甚至用胡椒噴霧襲擊對方,而身著防暴設備的警察就在一邊待命。

這場沖突發生在一群約200、300人的混雜支持者和反對者的遊行人群中。據報道,沖突導致3人受傷,其中一人的牙被打掉,警方拘捕了5人。

據了解,這次的“挺特朗普遊行”規模遠不及此前1月底那場反對特朗普遊行。在很多城鎮,遊行隊伍不過上百人,在一些地方,這些支持者的聲勢還不及他們在遊行途中遇上的特朗普反對者們。

盡管當天的大部分遊行為和平集會,但除了伯克利,在明尼蘇達州和田納西州的首府聖保羅和納什維爾,同樣發生了小規模的肢體沖突。

在特朗普經常回去過周末的、位於佛羅里達的馬爾拉戈(Mar-a-Lago)高爾夫俱樂部所在的棕櫚灘,遊行隊伍“攔”住了特朗普的車隊,特朗普於是下車同支持者揮手致意,而不遠處的一夥反對者示威則被攔在路邊。

就在2月2日,同樣在伯克利,由於反對朗普移民行政令,加上反對美國另類右派(alt-right)代言人、英國籍記者米洛·揚諾普洛斯到該校演講,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近千名學生聚集在該校一棟建築樓前激烈抗議,示威者砸碎大樓玻璃、推倒警用防護欄,並向現場警察扔石頭和燃燒物,為此警方動用了煙霧彈和橡皮彈以維持秩序。

美國的很多城市或者大學都有意識形態的差別,伯克利,包括伯克利大學,就是典型的左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31

英倡孕婦誕下畸胎捐器官反對者斥貶嬰兒成「備用零件」

1 : GS(14)@2016-03-08 00:08:21

嬰兒不幸地因嚴重先天性缺陷夭折,做父母的心痛不已,很少會想及捐贈器官遺愛人間。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正研究幫助決定繼續懷問題胎兒的孕婦,在嬰兒夭折後捐出已發育完全的器官,支持者認為有助大幅增加器官捐贈者數目,但反對者認為做法似將嬰兒貶低成「備用零件」,易令公眾對器官捐贈反感。


英國NHS的新建議是由移植外科醫生,日前在一個醫療研討會上提出,特別提到先天無腦無脊髓畸形(anencephaly,俗稱「無腦症」)胎兒。目前,英國每年約有230個「無腦症」胎兒的母親會選擇墮胎,只有十多個會生出來。NHS相信若建議獲採納,可以令英國現時不足兩個月大的器官捐贈者數目,由過去兩年約11個,大幅躍升至每年約100個。胎兒一般在12周大就能在產檢中查看出是否有缺陷,若發現問題會導致嬰兒存活率極低,大部份孕婦都會選擇終止懷孕,但仍有小部份人,可能基於信仰及情感等考慮,決定繼續懷孕並將寶寶誕下。



摘「新鮮」器官有助成功移植

建議認為在這些情況下,醫生可以就嬰兒夭折後捐贈器官給予意見,因為雖然嬰兒的腦部發育不全,但心、肝、肺、腎等器官仍是成熟完整。在一些已獲同意的個案中,嬰兒證實腦死亡後,醫護人員更可用儀器人工維持他們的心跳,再摘取「新鮮」器官,令移植更易成功。
NHS打算教育職員及助產士有關嬰兒器官捐贈的潛在可能,讓他們意識到這些器官「是可被移植的,不只用得着,而且很耐用」;血液暨移植中心部門已經成立專門委員會,亦已委任護士,幫助協調職員如何向家長們講解如此敏感的議題。當局強調除非孕婦主動接觸NHS器官捐贈服務,否則NHS不會主動向孕婦談及這些建議。



捐贈作誘因鼓勵懷孕「可惡」

建議在英國醫學界引起激烈辯論。聖瑪麗大學生物倫理總監斯坦默斯(Trevor Stammers)指出,若然醫生用器官捐贈作為誘因去鼓勵孕婦繼續懷孕,將是「可惡」,甚至好比「食屍者所為」,概念就似將嬰兒貶成一種集合各種可能零件的工具,毫不尊重生命,「我知道這些器官有拯救其他生命的潛能,但將要付出多大的人道代價」?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醫生布賴利爾(Joe Brierley)則提醒並強調,「這絕不應該成為說服孕婦繼續懷孕的理由」,但「讓這些家庭得到相關最佳資訊,十分重要」,醫生作為專業人士的角色,就是為當事人所作的決定給予支持。英國現時約有7,000人輪候器官移植,但每天約有三人因等不及而死亡,布賴利爾對這個增加器官捐贈者的方法表示歡迎。英國《星期日郵報》/《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4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18

建制派斥反對者為黃衞兵

1 : GS(14)@2017-01-07 07:05:34

■陸頌雄(左)昨在立會外接收支持建故宮館團體的請願信。



【本報訊】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博物館引起外界爭議,立法會內會上多名建制派議員為港版故宮護航。工聯會勞工界議員陸頌雄大讚建故宮館可吸引有質素、水準的旅客,可以振興旅遊業,形容「故宮文化院出『雞』,馬會出『豉油』,香港政府只是出『碟』」,斥反對者為「黃衞兵」,逢中必反。


蔣麗芸倡到故宮考察


民建聯蔣麗芸直指對香港建故宮館「歡迎、驚喜、讚賞」,又大讚林鄭「簽咗個故宮博物館返嚟,咁艱難嘅事亦能成真」。她更建議政府安排全體議員到北京故宮考察,林鄭回應時失笑,稱可以積極認真考慮。勞工界陸頌雄則指出,香港旅遊發展如果只依靠購物,很單一,大讚故宮館可吸引有質素、水準的旅客訪港,為旅遊發展打了一支重要強心針,「係畫龍點睛,體現西九文化區中西薈萃」。陸又稱建故宮館不涉用公帑,公眾也無爭議,「今次係中央或故宮文化院出『雞』,將裏面國寶級文物(借出),馬會出『豉油』,出咗35億元去興建,我哋香港政府只是出『碟』」。他批評個別人士因政治立場反對,「歷史上有慘痛嘅歷史經驗,就係文革時期,以往有紅衞兵摧漽中華文化,香港今日正正有一班黃衞兵,就是逢中必反……置香港市民意願於不顧」。經民聯林健鋒更稱,港版故宮最終是香港人得益,「呢個機會好多地方、好多國內唔同省市都希望爭取到呢個機會,我哋係第一個得到」。■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7/198890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701

梁家傑叫反對者「向港人解釋」

1 : GS(14)@2017-03-05 09:25:04

【特稿】民主派選委表面上就特首選舉中投票達成共識,但其實對全投曾俊華還是胡國興仍有暗湧。據了解仍有挺胡選委堅持,胡的政綱較貼近民主派,不肯綑綁投曾俊華,但有民主派選委認為,若民主派不團結,令港人失望,應自己出來向其選民解釋及接受問責。


指不團結會遭選民問責


專業議政郭榮鏗雖指,民主派選委同意按民意決定,全投一名特首候選人,但據悉仍有民主派選委堅持反對集中投票,認為首輪投票目標為拉低林鄭得票至少於601票,所以就算各自投票給曾、胡也沒有分別。亦有民主派選委認為,若北京欽點了林鄭的話,民主派全投曾俊華亦無用;若北京不欽點,即使林鄭在首輪投票中不能當選,第二輪投票亦會勝出,所以全投曾俊華亦無用。但有民主派選委指,若民主派不集中支持曾,「有人話投胡官好、有人又話投曾俊華好」,民意就會分散,「變相益咗林鄭同曾嘅民望拉近,等林鄭唔單止贏小圈子選舉,連民望都贏」。法律界選委、公民黨主席梁家傑則在社交網站引述一名民主派選委言論,指民主派選委團結支持一人,「就算輸咗,下次我哋(在選委會)會有400票、500票」,若民主派選委「唔團結散收收」,下次選委一定不會有300票。梁形容有關言論「擲地有聲」,叫不欲全投一名特首候選人的民主派選委「自己出來向其選民和香港人解釋,接受政治問責吧!」■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5/199481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