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格隆匯跟著大佬去布局”之五:中國消防五倍空間的邏輯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23

“格隆匯跟著大佬去布局”系列之五:中國消防(445)五倍空間的邏輯
作者: FrankPan


編者按:緊密跟蹤格隆匯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秘訣:最近格隆匯大俠挖掘的一批看幾倍空間的大牛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背後都有一個NB的大佬,比如:Tung挖掘的阿里雙雄背後有馬雲;吳越釣叟挖掘的華夏醫療(8143)背後有翁國亮、劉永好;左龍右鯉挖掘的酷派集團(2369)背後有周鴻祎;戍邊小兵挖掘的幸福控股(260)背後有中航工業與林左鳴;Chan挖掘的時富金融(510)背後有泛海集團的盧誌強。這就是所謂的:屌絲做新項目,叫創業,大佬做新項目,叫布局。實力強大的大佬的新項目布局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有備而來,且誌向高遠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跟著他們一起去布局呢?

本期港股那點事繼續分享“格隆匯跟著大佬去布局”系列的第五家公司:Frank Pan 挖掘的中國消防(445)。未來格隆匯將陸續推出之六、之七、之八……,我們相信這批公司一定會讓市場心潮澎湃,敬請關註。

很早就開始關註格隆匯,也長期看格隆匯的文章。最近牛市來了,發現格隆匯最近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票都有非常大的漲幅。回頭我仔細想了下,其中很多股票都符合若幹個特點。總結如下

    1)有著NB的股東

    2)公司幹凈,沒有複雜的業務

    3)都有著一個宏偉的故事

    4)公司市值小,啟動彈性大


最近看看港股,很多漲的大的都是這麽個邏輯,比如阿里雙雄,比如格隆匯上發的最近的一些公司。

其實港股小票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有很多屬於被市場邊緣化的股票,幾乎沒有人關註,成交量一度極度萎靡,稀疏的流動性這也導致了估值水平遲遲趴在地板上。幾十億的市值根本都無法進入基金的視野,外資則是更加不會去看它一眼,也就一些內資和散戶在那里玩來玩去。

熊市的時候,公司講的故事沒人信,業績做不實,沒有安全邊際,股價上不去,公司不好融資,所以很多本來可以借資本市場力量完成的項目就只好擱淺在那里。目前都說牛市來了,而牛市就不是一個尋找穩健業績和安全邊際的市場,是一個尋找夢想的市場。NB股東一般都會在牛市對旗下業務進行業務調整,所以跟著NB股東去布局,首先肯定不會騙你(出老千賺的都是小錢,人家不在乎,而且毀名聲)其次肯定會有不錯的收益。

基於以上邏輯,我給小夥伴們分享只最近關註中的票——中國消防(445)

我們先簡單了解下中國消防


中國消防是中國消防行業首家上市企業。主要生產與銷售消防車與消防設備。消防系統施工安裝,消防系統維護保養,買賣消防車及消費及救援設備以及經營酒店。

雖然公司14年營業收入比13年略微增長,但事實上公司已經連續虧損了6年,主要原因就是占公司收入60%的業務其實是不賺錢的。所以公司在積極謀求改變。

1)減肥——出售不賺錢的業務:公司已經出售了旗下三家附屬公司的全部股份,同時也已經簽訂了協議出售另外四家附屬公司(出售是中集賣齊格勒的先決條件,中國消防虧損幾個億出售,可見是多麽急迫的要甩掉這些燙手山芋)。出售的業務包含消防系統施工安裝,消防系統維護保養,買賣消防車及消費及救援設備以及經營酒店。最後留下的業務只有 生產與銷售消防車與消防設備。

2)抱大腿——中集集團 :發行新股來收購中集集團全資子公司齊格勒40%的股份,並引入中集集團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中集集團也順水推舟,可能計劃把中國消防納入旗下,把中集消防資產借殼上市。

在公司收購齊格勒40%的股份之後,會通過技術優勢大力開拓中國消防車中高端市場。

中國消防車中高端市場——一個絕對藍色的海洋

1)絕對數量不足

中國的消防車目前在數量存在很大的不足。目前中國現有消防車在2萬臺左右,完全不夠覆蓋現有人口增長。按照每個消防站配5臺消防車,保有量應該在5萬臺左右。目前消防車數量年均新增和更新2000多輛,按照目前的經濟和城市發展,應該增加到每年4000-5000臺左右。目前我國消防車生產企業只有30多家,年產500量以上的就只有幾家。

2)中高端更不足

另外車型結構也有很大的問題,低端泛濫(基本是卡車改裝下裝個水箱就當消防車在賣),中高端稀缺。目前我國水罐車占總量的60%以上,而特種車(除水罐、幹粉、泡沫以外的車輛)僅占10%,高端重型、高噴等車型嚴重不足。

以廣州省為例,高層建築物達8000多棟,而消防雲梯車僅有10多輛,大部分消防車水噴射高度只有30米(齊格勒60m),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大型城市較為普遍。而海南省現有高層建築3000多棟,大型石油化工企業近30家,但高噴消防車也只有8輛。

2009年的央視北配樓大火,2010年的上海高層公寓大火以及2011年的沈陽皇朝萬鑫酒店大火都造成了無可估量的巨大損失,這一處處的火災,也顯示了面對高層建築失火時的束手和無奈。

德國齊格勒消防車


Ziegler是中集集團去年底在德國收購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消防車及特殊用途機車、消防泵及其他消防設備的開發、生產及分銷。公司有120多年的歷史,是全球前五大消防及救援車輛及器材供應商,在德國的消防及救援車市場上排名第一。要不是三年前因為因為壟斷案件罰款破產,也不會賣給中集集團。其實制約中國中高端消防車最大的問題就是技術問題,而說到技術,齊格勒光“德國”這兩個字就能準確概括它的技術水平。

1)首先就是底盤

消防車的底盤必須選用通過性、穩定性好及發動機功率大的優質底盤。與國外消防車相比,國產消防車的底盤可選擇的範圍較小,多采用一般的國產載重汽車底盤,而非特為消防車專門設計的專用底盤。普通車的底盤沒有較大的儲備功率,也沒有足夠的強度。難以完成長時間、高負荷的滅火救援任務。 而中集集團在重型卡車上有著多年的耕耘,目前聯合卡車已經申請了國內消防車底盤,中集很明顯是希望利用自己聯合卡車的底盤結合Ziegler的技術,在消防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而且Ziegler目前用的沃爾沃底盤也不錯,沃爾沃的重卡也是很厲害的。

2)其次是水泵

在消防車上配備的各種消防裝備中,消防泵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目前國產消防泵普遍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驅動匹配設計不合理,導致消防泵的效率不能充分發揮。二是沒有很好解決水泵的潤滑系統。三是質量水平不高。 而齊格勒最NB的技術其實並不是汽車,而是水泵。100年前,齊格勒就是靠水泵和水帶起家的。

齊格勒目前已經在中國打開了市場

從最近的新聞報道上看,齊格勒已經開始在國內實現跨越式的進步。

2015年1月,齊格勒公司順利完成了廣西南寧市公安消防支隊17臺大型多功能城市主戰消防車的交付、培訓工作。這是自2013年中集集團並購德國齊格勒以來,該公司高端消防車首次批量進入中國市場。

2015年4月,福建古雷石化大火,齊格勒消防車已經完成了出場亮相,表現搶眼。

2015年5月,齊格勒消防車成功中標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機場消防車采購項目。同時成功中標廈門機場重型泡沫車項目。

由於目前我也不知道這些消防車賣多少錢,不大好估算齊格勒對公司的業績貢獻,但可以肯定的就是目前銷售情況很好,而且一旦業績出來了,股價也飛了。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中集集團這個未來NB的股東

1)專註特種卡車

中集集團在特種車輛上有著多年的耕耘,比如中集安瑞科(3899)生產的LNG車,比如聯合卡車生產的重卡,比如中集天達空港設備生產的機場設備車輛等。所以去搞消防特種車相信也是手到擒來。

飛機除冰車:

航空食品車

油罐車

骨架車

顆粒物料車

LPG罐車


2)445可能是中集未來的消防旗艦

2013年,中集香港與深圳特哥盟分別將其持有的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的70%和30%權益註入Pteris。作為對價,Pteris擬分別向中集香港和深圳特哥盟定向增發。完成後中集天達將實現借殼上市,而集團也將實現空港業務的整合。

這個動作和如今中集對中國消防做的動作如出一轍,未來中集可能會把齊格勒剩下60%的股權繼續註入中國消防。而中集很有可能通過中國消防這個平臺繼續做大中集在消防行業的布局,畢竟中集目前的業務場所:石油化工,機場,港口都需要大量的消防設備。而對於在車輛上有著先發優勢的中集,自然會從消防車輛上作為突入口。中集進入一個行業不會是拍拍腦袋決定的,一定是有著對該行業很深的了解。最後他進入一個領域,就會在一個領域做成老大,無論是集裝箱還是罐裝車,未來成為消防領域的老大不會僅僅是個夢。

最後文章開頭的牛股邏輯也通了。

    1)有著NB的股東


    中集集團,絕不會搞老千,而且做大做強消防產業的決心顯而易見。

   2)公司幹凈,沒有複雜的業務

    出售虧損業務,專註盈利業務

    3)都有著一個宏偉的故事

    13億中國人支撐出的消防車中高端藍海市場

    4)公司市值小,啟動彈性大

非常不幸的是在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中國消防突然發飆,漲了20%多,但其實漲過之後市值仍然只有24億。
而按照中國消防進入領域的市場空間,個人認為還有5倍空間,到100億市值是有可能的。收入只有目前445一半的堅瑞消防(300116)有50億市值,美國最大的泰科有1000億人民幣市值。別忘了,齊格勒在歐洲仍舊是有業務的,且主要業務都在歐洲,只是目前歐洲國家口袋緊而已。

總結來說,目前中國消防正如公司14年年報的第一句話形容的一樣“黎明前的黑暗!"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0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