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網絡服務行業毛利率連年上升 去年升至38.22%

http://news.imeigu.com/a/1335547500267.html

「真正能夠讓你投資賺大錢的公司,大部分都有相對偏高的利潤率,通常它們在業內有最高的利潤率。」投資大師菲利普·費雪在其著作《怎樣選擇成長股》中如是說。

縱觀2011年年報,在去年高通脹的背景之下,A股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普遍下降,在2278家具有可比數據的上市公司中,去年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的上市公司達1376家,佔比超過60%。

儘管如此,A 股上市公司中也仍然不乏「暴利」行業。食品飲料、房地產、餐飲旅遊和信息服務四大行業的毛利率仍然高達30%以上。

A股毛利率告急

「對於企業來說,2011年的日子並不比2008年好過。」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在去年的高通脹背景下,上市公司成本壓力驟升,也直接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業績。

這一點在毛利率指標上體現無遺。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08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為18.13%,之後,隨著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出,2009年上市公司業績回 暖,當年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上升到20.34%。但好景不長,2010年以來,上市公司毛利率逐年下降,2010年當年就下降到19.76%,而2011 年年報顯示,這一數據已經下降到了18.59%。而2012年一季報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更已經下降至18.18%。

從具體情況看,全部具有可比數據的2202家上市公司中,去年銷售毛利率同比出現下滑的上市公司共有1376家,佔比超過60%。

在23個申萬一級行業當中,就有15個行業拉響了毛利率下滑的警報。其中,毛利率下滑最大的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採掘、農林牧漁和化工,均下滑超過3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行業2011年的平均毛利率水平為19.55%,較上年同期的25.05%下滑了5.5個百分點,成為A股毛利率水平下滑最大的行業。從細 分行業數據來看,航運、港口和林業三個行業毛利率水平下滑最厲害,分別高達18.96個百分點、9.72個百分點和7.8個百分點。

近10年來,航運、港口行業毛利率持續下滑。申銀萬國在研究報告中就指出,港口行業的公共品屬性及交通運輸部指導下的定價模式,使得行業在下游需求疲弱、上游原材料和人力成本、財務成本上升的環境中較難以獲得毛利率提升的機會。

去年,通信設備行業也面臨了行業毛利率拐點。2007年至2010年,通信設備行業毛利率持續上升,2010年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達到29.84%。但在去年,行業毛利率大幅下滑至22.90%。結束了2007年以來毛利率上升的趨勢,行業拐點畢現。

德邦證券分析師李項峰就指出,受行業內的大量擴產和運營商集中採購的影響,通信設備行業毛利率拐點已經到來。「由於擴產具有一定的建設週期,2012年通信行業的產能依然會進一步擴張,供過於求的狀況進一步加劇。」李項峰稱。

八大行業毛利率回升

「伴隨通脹回落,成本壓力會逐步緩解,原來毛利受壓制的行業盈利能力將出現恢復,但由於需求還在回落,所以目前只能堅持需求穩定而毛利率將回升的行業配置。」招商證券分析師陳文招說。

經濟困境之下,哪些行業會脫穎而出呢?

陳文招指出,在2004年和2008年兩輪通脹下行週期中,毛利改善、需求穩定的行業主要有食品飲料、紡織服裝、輕工製造、醫藥生物、公用事業、商業貿易和餐飲旅遊等。

從2011年年報的情況看,這些行業的毛利率情況同樣不俗。

在A股上市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Wind數據統計顯示,23個申萬一級行業當中,仍然有8大行業去年毛利率水平獲得上升,分別是房地產、綜合、食品飲料、建築建材、有色金屬、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和金融服務。

細分行業裡面,毛利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園區開發行業,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從上年同期的35.95%上升到48.82%,毛利率水平大幅上升了12.87個百分點。

網絡服務行業毛利率則連年上升,2008年,該行業的平均毛利率水平只有29.11%,而到了去年,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就上升到了38.22%。其 中,百視通(600637.SH)毛利率顯著提高,與2010年相比,百視通的毛利率同比上升10.9個百分點至58.1%,主要原因在於高毛利的 IPTV業務收入佔比提升(2011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49.7%,IPTV業務毛利率為62.7%)。

餐飲旅遊、飲料製造和高速公路晉「暴利」前三

儘管去年不少上市公司面臨困難的經營環境,但是,仍然有一些行業朝氣蓬勃,令人咋舌的高毛利率水平之下,這些行業是否正處於最好的時光?

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申萬二級行業當中,行業平均銷售毛利率水平最高的行業分別是酒店、餐飲、飲料製造、高速公路和景點,毛利率水平均超過50%,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

「餐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國民經濟收入的提高,是受大勢推動所致。」群益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

根據Wind數據統計,餐飲旅遊行業2011年平均毛利率水平為36.07%,細分行業中,酒店行業毛利率達到68.08%,餐飲行業為60.89%,景點行業為50.64%,均進入申萬二級行業中毛利率前5名的行列當中。

「在原材料上漲的背景之下,餐飲旅遊行業受傷最小,因為行業轉嫁成本的能力較強,高毛利率的狀況還將繼續。」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指出,但是,傳統旅遊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雖然毛利率高,但是也應該注意看到其淨利潤率較低。

而對於行業的前景,東北證券分析師周思立指出,在業績驅動、政策利好和假日效應三駕馬車的拉動之下,餐飲旅遊行業景氣度上升,行業基本面良好。

飲料製造行業2011年平均毛利率水平達到58.24%,其中,葡萄酒和白酒行業的毛利率水平最高,分別達到72.38%和71.89%,從 2008年以來,在提價效應之下,這兩個細分行業的毛利率水平也是連年穩步上升。其中,白酒第一品牌貴州茅台(600519.SH)就以91.57%的毛 利率水平笑傲A股上市公司,躋身A股十大最「暴利」上市公司的行業。

高速公路行業的「暴利」也不容忽視,其2011年的平均毛利率水平達到55.05%,其中,最高的重慶路橋(600106.SH)毛利率甚至達到了9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0

香港人民幣黃金交易量升至去年三倍水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152

今年以來,香港人民幣黃金日均交易量已升至去年的三倍,因人民幣升至19年高點,幫助限制了珠寶商的風險。

彭博社報導,據香港金銀業貿易場(The Chinese Gold & Silver Exchange Society),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公斤條黃金合約的平均每日交易量為65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18億元。這一交易量也超出了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自2011年10月推出該合約時設定的49億元的目標。

由於香港尋求鞏固其作為主要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地位,人民幣市場和金融服務在香港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5月21日,人民幣兌美元觸及6.1305,為自1993年匯改以來的最高水平。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15日說:

人民幣升值,使得面向人民幣客戶的珠寶商們更願意買入人民幣計價金條,來最小化匯率風險。

本月人民幣升值了0.5%,是亞洲表現最好的貨幣。

德意志銀行大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Ma Jun 22日說,中國一年內可能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

張德熙說,人民幣交易區間擴大將刺激以人民幣計價黃金的交易和對沖。他還說,希望在深圳前海地區發展人民幣金銀貿易。

他還說:

儘管人民幣成交額已經超出目標,但我並不滿意。希望政府能夠在促進人民幣計價商品產品方面有更多努力,而不是太過關注於債券和股票。

對於未來金價走勢,張德熙說:

金價在每盎司1300美元水平仍有一些修正空間,但我認為在1280-1300美元區間有強勁支撐。對黃金的信心仍未恢復,但我相信金價將從第四季度起再次攀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96

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航海運費料升至2010年高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152

由於中國鐵礦石進口量激增創下紀錄,鐵礦石航海運費即將上漲至3年內新高,這也將促進日本郵船公司(Nippon Yusen)等大宗商品貨運公司的盈利增長。

克拉克森證券公司和波羅的海交易所統計的數據顯示,最大鐵礦石貨船Capesize的日差率(每日租金)預計將在第四季度達到平均28,875美元的水平,較現有水平將上漲14%。

6月以來,合同數量翻了三倍多,據彭博對分析師的調查預計,全球最大船舶運營商日本郵船公司的股價將在未來12個月中上漲7.4%。

過去三個月中,上海期貨交易所中用於建設的鋼筋鋼價格上漲了10%。7月,中國鐵礦石進口創下歷史新高,這標誌著中國經濟或正在增強。中國購買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海上運輸鐵礦石,是規模僅次於石油之後的大宗商品貨運。需求的激增正在緩解船運能力過剩的影響,也讓大型貨船Capesize重返盈利狀態。

Commodore研究公司總經理Jeffrey Landsberg表示,「中國還將繼續進口大量鐵礦石,中國強大的鋼材需求將為Capesize提供顯著的支持。」

據波羅的海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每日船運費已經翻了5倍多,達到25426美元。而Capesize需要這個數字達到14500美元就能夠實現收支平衡。

今年,管理著126支Capesize貨船的日本郵船公司股價已經飆漲了53%,分析師預計今後12個月該公司股價將上漲至每股329.85日元。

而據上海鋼之家信息公司的數據,截至9月6日當週,中國貿易商所持有的鋼材庫存已將下降至645萬噸,此前3月這一數據為1020萬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15

嘀嘀快的補貼戰升級:快的稱永遠高對手1塊,嘀嘀升至最高20塊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8/58735.html

昨日零點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攜10億元重磅出擊,“使用嘀嘀打車並選擇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單立減15 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所有城市的司機使用微信支付首單立獎50元。”當然快的打車也不甘寂寞,對外宣布從18日起升級補貼方案:使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掃碼支付的乘客每單返現11元。快的方面表示,其打車獎勵金額永遠會比同行高出一元錢。而i黑馬今日收到消息,嘀嘀打車宣布,從18日零時起,將開啟“遊戲補貼”模式,使用嘀嘀打車,並且微信支付車費,最高可獲得20元補貼。另有媒體報道稱,從下個星期起,打車用微信支付10次以上的用戶將獲得微信打飛機遊戲中相關道具,包括獅鷲戰機、8888枚金幣、200枚鉆石,以及核彈等。嘀嘀打車遊戲補貼”模式具體措施:1、乘客使用嘀嘀打車,並且使用微信支付車費,每次能隨機獲得12~20元不等高額補貼,每天3次。2、嘀嘀打車與騰訊遊戲聯手,將對每周使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車費10次以上的用戶,贈送時下最熱門微信遊戲“全民飛機大戰”中的高端戰機1架,未來一周將送出100萬架飛機。據嘀嘀打車運營副總裁張晶介紹,和騰訊遊戲合作贈送遊戲道具,是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的重頭戲。這次騰訊提供的是價值300鉆石、玩家可以永久擁有的獅鷲戰神,另附送8888金幣、200鉆石以及核彈、超狂熱驅動等遊戲裝備,整個裝備包總價值超過100元。今年1月初,嘀嘀和微信支付展開活動,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2月10日,雙方推出第二輪營銷,將返現額度減為5元;2月17日,嘀嘀打車恢複乘客補貼10元的政策。快的打車COO趙冬:“燒錢”補貼 沒有結束日期1月初,嘀嘀打車推出用戶補貼,快的打車很快跟進;2月初,嘀嘀打車降低對用戶補貼,快的打車宣布補貼繼續進行;這次,快的打車喊出“永遠比同行多1元”的口號。業內人士認為,似乎快的打車有意挑起了價格戰。為此,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話了快的打車COO(首席運營官)趙冬。NBD:為什麽突然增加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趙冬:不是突然增加,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策略。比如之前的免單人數,就是比競爭對手多。NBD:乘客和的哥雖然很歡迎,但是不理解打車軟件的盈利模式,這樣燒錢推廣,未來在哪里?趙冬:乘客和的哥理不理解不重要,關鍵是他們喜不喜歡。當然,我們也還是沒有太想清楚未來,但這是一個有價值的事,值得做。NBD:補貼燒錢,何時休?趙冬:沒有日期,看市場需要。NBD:推廣中最難的是什麽?觀念還是年齡?趙冬:如果的哥接受不了打車軟件,那肯定會被討論。從經濟規律來講,古老的生產方式效率很低,先進的生產方式效率高,這跟年齡沒多大關系。從上海來看,的哥大多數是45歲以上,但上海接受度很高。關鍵是是否願意做,不願意努力怎麽賺錢呢?NBD:如何看待競爭對手嘀嘀打車的策略?微信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趙冬:微信用戶量雖然很多,但我們用戶數比嘀嘀打車多很多,從百度指數、Appstore排名都說明這個問題。因為第三方打車體驗跟原生打車體驗有差距的,微信、支付寶都是輔助,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做好,打車軟件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競爭,關鍵是我們兩家的競爭。NBD:您認為何時才能改變傳統打車習慣?趙冬:什麽時候是頭,沒有預期。不過有些現象可以看出問題,比如打車軟件1月20到現在,Appstore下載排在前10名,改變非常迅速,對傳統的習慣影響非常巨大,我認為改變很快會到來。燒錢大戰始末2014年元旦,快的打車宣布,北京首次使用快的打車的新用戶將獲得30元的話費返還。活動持續一個月,預計總投入超過1億元。面對快的打車的來勢洶洶,嘀嘀打車終於使出“大招”。1月10日,嘀嘀推出補貼推廣活動: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的乘客,每一筆車費減免10元,且額外補貼10元給司機;同時,提供10000單免單,抽中的用戶車費全免。推出僅一周,嘀嘀打車的補貼金額已超過2000萬元。此舉被對手迅速跟進。1月20日,快的打車推出了幾乎同樣針對乘客、司機的雙向補貼政策。業內人士稱,打車軟件目前普遍處於“燒錢”階段,以補貼司機和乘客等方式來培育市場。1月22日,支付寶和快的打車聯合宣布再投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只要乘客用支付寶錢包付打車款,乘客每單獎勵10元,司機每單獎勵15元。2月10日,“嘀嘀打車”宣布結束微信支付返現10元優惠活動,另有消息稱,背靠阿里資金支撐的“快的打車”返現活動預計不久後也將告一段落。隨後,快的方面表示,在本次競爭中,快的在業務量和補貼力度上都明顯高於嘀嘀,這意味著快的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如今第三輪戰火重燃,昨日有消息稱首都機場已限制打車軟件的使用,不知這場打車戰爭還會持續多久?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i黑馬 | 編輯:kongmingming | 責編:孔明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46

快的打車補貼額度升至13元 騰訊阿里燒錢戰升級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204

打車軟件燒錢大戰繼續升級。

騰訊科技報導,為回應2月17日快的打車打出「快的打車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塊」每單立減11元,嘀嘀打車也在18日早間宣佈將補貼額度調高到12-20元之間。而18日下午15點,快的火速推出新補貼政策還擊。快的表示,原本定於18日開始的每單減免11元現在作廢,從18日下午15點開始,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最少給乘客減免13元,每天2次。按照「@支付寶」官微消息,每天的10001個免單大獎也提升到15000個。

「永遠比對手多補貼1塊錢,只要對手調整了,我們的政策就自動調整。」 快的強調。

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這兩款打車應用的燒錢戰在2013年燃起,於2014年年初癒加白熱化。

據《新京報》報導,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發起了乘客打車立減10元,司機補貼10元的活動。其對手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隨即跟進,1月21日快的打車也推出司機乘客返單10元的獎勵。

2月10日,嘀嘀打車第二輪營銷因補貼從每單10元降至5元被業內認為是放緩燒錢。快的打車則表示維持原有每單10元獎勵不變。

2月17日,嘀嘀打車宣佈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開始,對乘客、司機的獎勵從之前的5元重回10元。嘀嘀打車稱,總投入將高達10億元。

對此,17日下午,快的打車和支付寶立即回應,宣佈:「快的打車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塊」,2月18日0點起,乘客只要使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立減11元。

該口號一出,18日兩家燒錢戰再度升級。對於快的18日下午的最新政策回應,嘀嘀打車截至發稿尚未有新政策。

業內認為,表面上兩家目前是針對補貼金額「槓上了」,其實還是處於互聯網企業競爭常規的「搶地盤」階段。

據《新聞晨報》報導,看上去是打車軟件之間的一場鬥爭,背後卻是互聯網巨頭之間的一次角力。 「嘀嘀」打車2014年1月6日宣佈新一輪1億美元融資,騰訊是投資者之一。而「快的」打車2013年12月收購了上海打車軟件大黃蜂,阿里巴巴表示將聯合其他財務投資者進行持續投資,鞏固市場第一的位置。

背靠阿里騰訊兩棵大樹,嘀嘀快的放手肉搏。據瞭解,此前嘀嘀打車第一輪補貼(1月10日至2月9日)的補貼金額為4億元。嘀嘀打車宣佈第三輪營銷總金額達10億元。

不過,據《浙江日報》報導, 嘀嘀快的至今未分出勝負。不過,來自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快的」打車的市場份額為41.8%,居行業第一,「嘀嘀」打車39.1%,較第一僅差2個百分點。

「很多用戶司機都是衝著補貼去的,對軟件本身沒有什麼忠誠度。這也是燒錢策略退出市場後,打車軟件最應該擔心的問題。怎麼從誘之以利轉向理性補貼和培養用戶習慣,這才是打車軟件的長久之計。」業內專家表示。

據《京華時報》報導,互聯網分析人士孫傑指出,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背後分別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巨頭的競爭。但打車軟件目前都沒找到盈利模式,都是拿著投資人的錢在狂燒,目的就是短期內獲取大量用戶,改變全國市場的打車軟件格局,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因為只有最後佔據市場絕對地位的一方才能最終活下來,所以戰爭非常慘烈。一旦市場格局勝負分出,所有補貼勢必停止。打車軟件還是得回歸理性,回到做好產品和服務上來,尋找健康的商業模式才可持續。現在的價格戰,其實是雙方產品和服務差距太小導致。

據前述《新聞晨報》報導,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洪波表示,「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錢包的補貼活動,用戶要獲得補貼就需要綁定銀行卡,通過打車軟件,騰訊和阿里首先爭奪的是移動支付市場,培養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同時,「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主要瞄準一線城市的核心人群,這群用戶的價值很高,後續可以進行很多O2O(線上到線下)領域的嘗試。

洪波說,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沒有PC端清晰,PC時代,騰訊主要從娛樂遊戲賺錢、阿里巴巴主要瞄準電商服務、百度的商業模式是搜索,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業務交叉越來越多,衝突也會越來越多,不論是打車軟件等直接衝突,還是爭奪潛在收購對象的間接衝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62

澳大利亞痛苦指數升至六年新高 澳洲聯儲左右為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155

衡量失業率和通脹率的澳大利亞痛苦指數(misery index)升至9.0,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失業率和通脹率均維持高位,令澳洲聯儲面臨巨大挑戰:無法像其他大國那樣通過刺激措施解決就業市場疲乏。(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基於6月份和二季度失業率升至6%,通脹率同比增長3%,澳大利亞6月痛苦指數升至9.0,甚至高於澳洲聯儲寬松周期之初,將利率降至2.5%這一歷史地位時期。

2008年金融危機後,從美聯儲到歐洲央行都向經濟註入刺激措施,以解決就業市場的疲乏。不過澳大利亞的物價壓力限制了澳洲聯儲的選擇,令主席史蒂文斯幾乎沒有降息的空間。

加拿大皇家銀行澳大利亞經濟和固定收入分析主管Su-Lin Ong表示,澳洲聯儲降息的阻力頗高,他們很可能在外部驅動力缺失的情況下,按兵不動,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他們不會降息。

據彭博社掉期數據,交易員預計澳洲聯儲明年3月前再度降息的可能性為40%,並將此計入價格。不過今日澳元匯率基本未受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78

金融機構杠桿率升至78倍 美國真在去杠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06

2007-08年金融危機期間,投行的杠桿一下子成為華爾街人人自危的大問題,理由很簡單,大家都擔心賠錢。轉眼七年過去,華爾街是否吸取教訓謹慎對待杠桿了?

經濟資訊及分析供應商Mauldin Economics的首席投資策略師Grant Williams提供的底部圖表可見,美國大金融機構的杠桿比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由七年前的不足35倍躥升至78倍。

歷經七年大規模擴張資產負債表,今天的杠桿比率遠遠超過2008年幹倒全球金融系統的杠桿水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杠桿,金融危機,雷曼兄弟,美國

杠桿,金融危機,雷曼兄弟,美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15

油價末日模式:盧布重啟跌勢 俄羅斯違約風險升至六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6

國際油價昨日又創五年新低,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再度上演資本市場大跌:盧布兌美元跌破64;俄羅斯國債收益率回升至14%;俄羅斯股市重新考驗近期低位。同時俄羅斯違約風險劇增,體現債券風險擔保成本的信用違約互換(CDS)飆升。

自前日跌破每桶55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後,昨日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每桶51.5美元,再創五年新低,當日跌幅約3%。俄羅斯盧布兌美元一度跌至63.5左右,跌幅逾4%,聖誕節以來跌幅超過20%;俄羅斯股市持續走低;俄羅斯5年期CDS一度暴漲100個基點,漲至630基點,此後有所回落收報595基點,仍創2009年3月以來新高。

俄羅斯,盧布,油價,石油,CDS

俄羅斯,盧布,油價,石油,CDS

數據供應商Markit表示,630基點的CDS意味著,未來五年俄羅斯主權債務違約的概率達到32%,這是去年俄羅斯遭到西方制裁以來最高的違約概率。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目前俄羅斯通脹率在10%左右,國內許多食品已面臨短缺。經濟學家預計,國際油價繼續下跌將激化俄羅斯通脹形勢。經濟預測與建模服務企業Oxford Economics旗下中歐與東歐經濟學家Mikhail Liluashvili表示:

“如果油價跌至每桶45美元,甚至更低,俄羅斯央行將設法緩和匯率波動,可那還將導致盧布下挫,俄羅斯通脹率可能升至20%。”

俄羅斯央行此前幹預匯市就已付出極高代價。該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6日的兩周內,該央行外匯儲備減少260億美元,減速為去年3月爆發烏克蘭危機以來最快。

俄羅斯新聞頻道“今日俄羅斯”(RT)的報道指出,盧布大貶值對俄羅斯來說已經不算什麽新聞:去年12月15日和16日兩天,盧布對美元匯率大跌22%;1998年金融危機期間,那年8月17日一天內,盧布跌幅曾高達27%。

如“今日俄羅斯”下圖所示,過去100年里,每逢政權更叠發生革命,盧布就會來一次大貶值。前兩次盧布匯率暴跌分別在列寧建立蘇維埃和前蘇聯解體期間。

俄羅斯,盧布,油價,石油,CDS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8

互聯網外匯支付試點擴至全國 單筆網購限額升至5萬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44

今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發布,擴大2013年3月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等地的試點,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部分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允許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雙方提供外匯資金收付及結售匯服務。

據外管局網站發布,開展上述業務的相關通知即日生效,其主要內容包括:

1、提高單筆業務限額。網絡購物單筆交易限額由等值1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放寬支付機構開立外匯備付金賬戶戶數的限制。

2、規範試點流程。支付機構要取得試點資格,應先行到註冊地外匯局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

3、嚴格風險管理。要求支付機構嚴格履行交易真實性審核職責,留存相關信息5年備查,並及時準確報送相關業務數據和信息。外匯局將對試點業務開展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核查,進行審慎監管。

所謂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是指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小額電子商務交易雙方提供跨境互聯網支付所涉及的外匯資金集中收付及相關結售匯服務。開展該業務不僅可以擴大跨境人民幣的使用範圍,還將會為境內消費者在網上“海淘”帶來巨大的便利。

今日發布的通知將有助於擴展對跨境電商的支持。中國證券網報道認為,A股中跨境電商概念股華貿物流、海寧皮城、中國國旅、外運發展、重慶百貨等,近期可重點關註。

2013年3月,外管局下發《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決定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試點。同年9月,支付寶等1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資格。

Enfodesk易觀智庫去年11月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3季度》顯示,去年第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額達2.533萬億元,環比增長25.6%,擺脫了第二季度的增長低谷。當季支付寶錢包、拉卡拉和財付通分別以79.26%,7.49%和7.37%位居第三方移動支付業市場的前三位。

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支付,網購,電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96

美銀:日股今年有望升至兩萬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79

美國銀行(美銀)預計,到今年12月,日經225股指將升至20000點。這一結果與彭博去年12月對策略師和投資者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當時調查的預測中位值也是,到今年年底,日經225股指可能漲到20000點。去年12月30日以來,該指數已上漲2.9%。

日本股市,日本,日經225

彭博報道稱,美銀認為,2011年年末以來,日本股市回報率翻了一倍多,一些日本企業的所有者可能希望套現。美銀的日本資本市場負責人Reiko Hayashi本月2日接受采訪時稱:

“可能有更多以較低價位買入股票的企業保薦人拋售股票獲利。如果股市漲到18000-20000點,有些人會推升股市,然後逢高拋售持股。”

過去12個月,日元對美元匯率大跌15%。Hayashi認為,日本的企業必須考慮海外擴張和行業整合,因為國內增長機會在減少。今年日本企業並購相關的融資應該仍會強勁增長。除了募股融資,日本企業會更青睞銀行貸款,企業發債仍會增長有限。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的環境下,投資者都在觀察哪里適合投資,日本國內股市的前景並未“黯淡”。對美銀等機構而言,日本市場可能有相當一部分考慮募股的潛在客戶。

日本股市,日本,日元

上述報道提到,美銀的日本股市IPO承銷業務去年在所有外資行中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6.3%,僅次於占6.6%的高盛。去年日本國內排名最高的是十三年蟬聯第一的野村控股,其占有率達29.5%。美銀去年承銷的兩大業務是日本迪士尼和招聘企業Recruit Co.上市,兩公司IPO合計融資5323億日元(約合44億美元)。

雖然Hayashi對日本股市仍感樂觀,但海外投資者去年並未積極投身日股。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日經225股指期貨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凈空倉。去年12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報道稱:

繼前年創紀錄高的資金流入日本股市後,全球投資者去年幾乎沒有增持任何日股。去年流入日股的資金降至8980億日元,較前年大降94%,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單是去年4月一個月流入的資金就達到了去年全年的近三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