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境外“獵狐”解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220

境外追逃被重視與反腐的大環境有關,“只有把這些逃到國外的人抓回來,才能搞清楚後面是不是有官員涉嫌貪腐。”圖為新疆公安機關從境外帶回的經濟犯罪嫌疑人。 (CFP/圖)
“到東南亞國家追逃,最主要的就是發現線索;而到美加澳新等國追逃,則要提供更完整的證據鏈。”有時光一個引渡,需要的材料堆起來有一米高。
追逃行動組團隊中有經濟學博士、法律碩士,還有英國留學的海歸。
“在異國他鄉沒有執法權,一旦冒失行動,不但會遇到阻礙,還可能觸犯外事紀律,引起不必要的外交糾紛。”
2015年1月8日,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孟慶豐向媒體披露,歷時近半年的“獵狐2014”行動,共抓獲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680名,其中,緝捕歸案290名,投案自首390名。
此外,隨著一大批在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的歸案,若幹多年未結案的“斷頭案”將出現轉機,“狐貍”的背後是否還有“老虎”,也將水落石出。
這是中國第一次集中的海外追逃行動。2014年7月至12月底,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代號“獵狐2014”。公安部共向九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執法機關發出協查請求,派出七十余個境外緝捕組,抓獲的逃犯涉及69個國家和地區。
和在國內執法不同,中國警察在國外沒有執法權,不能攜帶武器,語言不通、法律有別。在完全有別於國內的陌生環境中,他們如何將290名藏匿國外的犯罪嫌疑人緝捕歸案,又是如何將390名在逃者勸回投案的呢?
沒有執法權的境外追逃
“進賭場了?賭了沒有?”
“進去了,也賭了。”
“贏了沒有?”
“贏了,大獲全勝。”
這段對話,發生在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劉冬與他手下警員武文之間。劉冬的另一個身份是公安部“獵狐2014”行動辦公室(以下簡稱“獵狐辦”)負責人,武文則是“獵狐”行動小組成員。按公安機關有關規定,警察嚴禁參與賭博,違者予以辭退,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不過,劉冬不但沒有處分坦言“進了賭場也賭了”的武文,反而表揚了他。
為了抓捕一名潛逃到烏幹達的犯罪嫌疑人,獲得線索的武文,化裝成賭客潛入當地賭場,並最終在烏幹達警察的協助下,成功將其抓獲。
“境外追逃,是以犯罪嫌疑人所在地的國家法律為規則的遊戲,我們遵循人家的法律開展追逃工作。中國警察不能在國外執法,不能攜帶武器,不能穿中國警服。”公安部經偵局一名追逃警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
武文進賭場追逃,正是遵循上述遊戲規則。根據獲得的線索,在逃者經常在烏幹達一家賭場出沒,但該賭場有持槍保鏢。手無寸鐵的武文和同事到達烏幹達後,通過中國大使館聯系了當地警察。但因為無法確定在逃者何時在賭場,兩名當地警察陪著武文蹲守數日後回家休息了。
烏幹達警察一走,武文就在賭場發現了在逃者,可兩名當地警察的手機無法接通。賭場內,持槍保鏢來回巡視,沒有執法權的武文和同事一旦動手,現場極可能遭受武裝保鏢的攻擊。
“在異國他鄉沒有執法權,一旦冒失行動,不但會遇到阻礙,還可能觸犯外事紀律,引起不必要的外交糾紛。”公安部“獵狐辦”一名工作人員總結說。
武文勸阻了幾度試圖出手的同事,兩人眼睜睜看著在逃者離去。
經使館協調,當地警察持槍陪同前往賭場。武文再次化裝成賭客進入賭場,確認在逃者正在賭場內後,烏幹達警察沖入將其抓獲。為防止武裝保鏢追擊,警察們事先偷偷將賭場門口保鏢們的車胎放了氣。
廣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參與境外追逃的警員陳毅,多次到泰國緝捕在逃人員。他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在可能有危險的地方,外國警察不會讓沒有執法權的中國警察沖在前面。
在最近破獲的一起網絡賭博和地下錢莊非法洗錢案中,陳毅和幾名同事進入泰國境內追逃。7名追逃對象,在一個上百畝的農莊內居住和作案。
“抓捕現場,泰國警察擔心會有槍戰,要求我們滯後,在他們控制住現場後才能進去。”陳毅說。
“出境追逃,具體執行是各國的執法部門。我們會通過使館或中國駐當地警務聯絡官聯系當地的執法部門。1984年,中國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後,國際刑警成為中國警察聯系各國執法部門的重要渠道。”劉冬介紹。
目前,中國與68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06項各類司法協助條約、與189個國家建立了警務合作關系、與93個國家簽署了檢務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公安部部長助理孟慶豐介紹,獵狐行動得到了境外執法機構、中國駐外使領館及警務聯絡官的支持。
一只貓的思鄉之情
“在境外追逃,一個重要工作方式就是‘以我為主’,就是在境外雖然我們中國警察沒有偵查權,但要主動引導所在國警察執行偵查、抓捕工作。”公安部“獵狐辦”一名警員介紹。
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劉冬介紹,境外追逃的基礎在國內,“如果沒有辦法掌握逃到哪去,就沒有頭緒。我們追逃的案子,立案單位在基層公安,比如一個地方的經偵支隊,甚至是縣區級的經偵大隊,他們總有辦法發現一些蹤跡,比如嫌疑人會跟哪些人聯系。我們基本確定方位之後,根據這些信息確定抓捕策略。”
廣東追逃警員陳毅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有些逃往境外的犯罪嫌疑人,舉家都在國外,與國內毫無往來,對這種人,就很難確認他們的具體方位,外國警察也無法協助抓捕。有些在逃者十分謹慎,即便與國內親屬往來,也很少透露自己方位。
不過,“獵狐”警員還是能通過蛛絲馬跡發現對手。一個在逃人員偶爾跟國內親友聯系,陳毅和同事們只知道其所在國家,但不知道具體方位,追逃一度無從下手。
這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喜愛養狗,有一天給家人傳了一張自己養的寵物狗的照片。得到這張照片的警員通過照片里的背景,最後確認了大概方位。
陳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確認大概位置後,他和其他警員飛赴該國,找到了在逃對象的居住地,並在當地警察的配合下將其抓獲。
公安部“獵狐辦”呂錚也記錄了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名在逃者藏匿在國外多年,無法確定其具體位置。他偶爾給國內親屬發一些照片,但照片里很難判斷出其所在位置。有一天,他拍了一張自己養的貓的照片發給某親屬,並給照片取了一個標題叫《一只貓的思鄉之情》。
藏匿國外的在逃人員,普遍會有思鄉之情。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劉冬介紹,很多逃到國外的犯罪嫌疑人,在國外境遇並不好,“很多在國內指點江山的人物,比如有個銀行的行長,跑出去後只能靠簡單勞動掙錢,給工地拉拉線之類的。而且因為是被通緝的逃犯,生活在恐懼中,想回國又怕回國。”
在這張照片上,貓正蹲在窗臺上俯視地面,而順著它目光所呈現的路燈、井蓋、斑馬線,追逃警員突然聯想起剛剛經過的某條街道的角落,最終成功定位了其居住所在並將其緝捕歸案。
除了要確定在逃者的方位,中國警察大多數時候還要向國外警察提供用該國語言撰寫的相關法律文書,以說服外國警察協助抓捕。
公安部“獵狐辦”警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追逃時與東南亞國家合作主要采用非法移民遣返的方式,“就是這個逃犯違反了該國的移民法,抓到之後遣返。”
“到東南亞國家追逃,最主要的就是發現線索;而到美加澳新等國追逃,則要提供更為完整的證據鏈。”劉冬介紹,有時候,光一個引渡,需要的材料堆起來有一米高。為此,追逃行動組團隊中有經濟學博士、法律碩士,還有英國留學的海歸。很多英語材料,是追逃警員自己完成的。
劉冬介紹,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華人多,逃犯容易隱藏,且一些國家對中國免簽,較容易入境,因此逃犯較為集中,是境外追逃的重點地區。
公安部部長助理孟慶豐介紹,“獵狐辦”先後向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老撾、緬甸、印尼等國派出三十余批次工作組,抓獲逃犯占緝捕總人數的34%。

廣東省公安廳與深圳市公安局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將兩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億元人民幣的犯罪嫌疑人從馬來西亞押解回國。 (中新社記者 鐘欣/圖)
“尊重各國的風俗和法律”
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向家述,最近的一次出國追逃,是帶著武漢特色的紀念品走的。他帶的是黃鶴樓形狀的名片夾,專門送給幫助抓捕逃犯的國外執法人員的,“很受歡迎,國外警察很喜歡”。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武漢市公安局經偵處一名處長曾出境追逃,“當時那個國家的警察完全不配合,最後處長空手回了”。
向家述親身感受到了一種變化,過去國外警察經常不配合,如今對方一般都會很配合。
“外國警察要我們幫忙的地方,越來越多了。我們去找他們,自然也就容易得到他們的幫助。”廣東追逃警員陳毅也認為,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讓境外追逃變得比過去容易了。
“尊重各國風俗和了解各國法律”,對追逃也很重要。“有些國家,賭博是重罪,如果在逃人員在該國賭博,很可能要被留在該國接受法律制裁,這樣就會影響我們把人帶回中國。”一名追逃警員介紹。
廣東追逃警員陳毅曾在泰國抓過一次逃犯,“抓捕時,現場是個化肥廠,化學味道很濃,我擔心有毒品。在這個國家,販毒是重罪,一旦發現毒品,在逃人員要玩命抵抗,當地警察也不會輕易把人交給我們。”
所幸完成抓捕後,陳毅在現場沒有發現毒品,當地警察順利把在逃人員移交給了他。
與充滿變數的境外緝捕相比,勸返自首風險小很多,且效果明顯。2014年10月,公安部聯合最高檢、最高法、外交部發布的一則通告,引得潛逃國外者排隊自首。通告表示,限期回國自首者,可以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
劉冬介紹,到了通告截止期的最後幾天,很多人打電話,幾乎是“排隊自首”,生怕趕不上時間。
湖北省雲夢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關念軍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該局沒有向國外派出一個警察,但從泰國勸回4名在逃人員,正是得益於上述通告。
“他們先派了一個人回來自首,試探通告里的承諾是否屬實。第一個人回來投案時,沒有到約定的武漢機場,而是飛到老家機場。後來她告訴我,是擔心回來被抓後見不到親屬,所以做好心理準備見丈夫女兒最後一面。”關念軍介紹。
最後,雲夢縣追逃辦按法律規定允許其取保候審,其他觀望的三名境外逃犯在最後期限前一周陸續回國投案。
山西有兩名犯罪嫌疑人逃到南非,在當地買了別墅,結果遭到當地黑社會威脅勒索,司機被殺。兩個人賣了別墅,又跑到東南亞,錢差不多花光了,國外待不下去。這次經過左思右想,最終回國自首。
“狐貍”背後是否有“老虎”
中國究竟有多少在逃人員逃往國外,一直是個謎。680人中有多少外逃貪官,也是輿論關註的一個重點。劉冬解釋,此次境外追逃的主要對象是公安機關立案的經濟犯罪嫌疑人,如傳銷、合同詐騙、非法集資等。
公安部部長助理孟慶豐公布的另一個數據,也引起了關註:半年抓獲的680名外逃者,是2013年全年抓獲數的4.5倍。
“過去,犯罪嫌疑人逃出國後,我們就沒辦法了,案子就停在那里了。”中部省份一名負責追逃的警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獵狐”可能讓諸多斷頭案出現轉機。
“這是第一次集中的境外追逃行動,過去一般是上報公安部協調國際刑警組織發紅色通報。”勸返4名境外逃犯的湖北省雲夢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關念軍說。
中國警察的“獵狐術”何以突然高明起來?一名負責境外追逃的警員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中央和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是關鍵,可整合利用的資源變多,人財物的投入也增多;國外官員也相應重視,溝通更順暢。”
2014年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提出,“不能讓國外成為一些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腐敗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此外,習近平也多次在外事活動中談及國際反腐敗合作、海外追逃追贓等話題。
“境外追逃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震懾犯罪分子,不要以為逃到國外就沒事了。雖然投入了一些人財物,但把境外在逃人員抓回來,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將未結的案子劃個句號,也給受害者一個交代,社會意義重大。”上述警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一些經濟犯罪嫌疑人逃到國外後,相關的官員會把責任全部推給外逃者。
公安部“獵狐辦”警員呂錚記錄了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名15年前因涉嫌貸款詐騙逃到加拿大的在逃人員,因該案另有2名涉案者分別是一家銀行副行長和一家國企的總經理,自覺替人背了黑鍋的他想回國自首又怕遭到報複,猶豫不決。
“你看國內新聞吧,現在國內正在全力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獵狐’行動也是配合中央反腐。現在是你回國澄清事實,讓相關人員承擔責任的最佳時刻。”在辦案警員的勸說下,該外逃者最終回國投案。
在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向家述看來,境外追逃被重視與反腐的大環境有關,“只有把這些逃到國外的人抓回來,才能搞清楚後面是不是有官員涉嫌貪腐。”
(應受訪者要求,武文、陳毅為化名)
那些被父母賣掉的孩子一起公安部督辦販嬰大案偵破之後的故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246

2014年11月13日下午,浙江海鹽。60多歲的福根(化名)抱著買來的孩子接受警方訊問,默默流淚。他的妻子和兒子都是智力殘疾,有著對孩子強烈的期待。但是,他忘記了觸犯法律需要承擔的代價。 (CFP/圖)
他們被“解救”出來了,卻失去了家。
他們的照片和個人信息,早就通過媒體公布到互聯網。幾年過去,沒有任何親人現身,要與他們團聚。
賣掉他們的,是他們的親生父母。
在各地社會福利機構,都存在許多這樣的孩子。卻少有人問津,他們被“解救”後的人生。
雲敏(化名)喜歡反鎖上門,將自己關在房間里。
對她而言,雖然門外是一群沒有任何殺傷力的孩子,其中還有一名智障兒童,但她還是不喜歡聽到保育員每天扯著脖子催促她學習的聲音。
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眼里,這個女孩顯得過分安靜。
從不多話,也不會像另外一些孩子一樣經常惹人生氣。當然,有時候難免“挨板子”。這種時候,她從不哭鬧,一句話也不說,頂多是眼里噙著淚水。
她寧願一個人在門內。
在這里,她和他們不一樣。她有過家庭,有過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哥哥。
開了門,她又和他們一樣,都是無父無母的孩子,甚或是刑事犯罪的受害人——在三年前公安部督辦的一起打擊拐賣兒童大案中,被從人販子、買家手中解救出來,又找不到親生父母的孩子。
公安部督辦的大案
她是被從一個叫梁正芬的中年婦女手中解救出來的。
那年,雲南省文山州人梁正芬46歲。當然這只是個估計,因為她從來沒有辦過身份證。自小沒讀書,19歲時由家里人包辦婚姻嫁了,生了兩男一女,也沒辦過結婚證。
大概30歲時,她被老鄉帶到千里之外的福建華安打工,就在當地又結了一次婚,同樣沒辦結婚證,生了個男孩。2011年初,她在幹活的山上遇到一個雲南口音的男人,稱他有兩個女兒,想把小女兒賣了;她剛好想收養一個女孩回家,就花了5000塊買了。回家後才發現:女孩說話不流利,眼睛有些斜視。
2012年,在公安部督辦“2011.12.29”特大拐賣兒童專案全國統一行動中,華安縣公安局逮捕了一批買賣兒童團夥,並從中解救出12名被拐兒童。雲敏就屬於其中之一。
警方迅速查清了她的來歷,把她從“新家”帶走,送到漳州社會福利院。一年後,福利院把她送到一戶城里人家寄養,但是因為無法融入新的家庭,一個學期結束後,她又被送回到福利院。
目前,雲敏所居住的這套房子,是漳州社會福利院院長謝俊波為他們特別組建的“模擬家庭”,一共有8個孩子,兩個保育員。年齡最大的雲敏得以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
在謝俊波看來,早前那戶寄養家庭各方面都很適合雲敏。領養人本身也是孤兒,被養母撫養長大。成家後,夫妻二人都算白領階層,養母家又緊鄰雲敏就讀的小學,方便照看孩子。
家里有一個智障的弟弟,因此那對夫婦希望能領養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孩。但也許,雲敏在這一點上有些讓他們失望。
因為沒上過學前班就讀一年級,雲敏的學習成績總是跟不上。除此之外,雲敏在前一個“養母”梁正芬家養成的一些習氣——如看到什麽零食就一口氣全部吃光,也讓他們看不慣,又難以糾正。雙方僵持到雲敏一年級第一學期結束,她就被接回福利院撫養了。如今,這對夫妻再也沒有來過福利院。
自那以後,雲敏變得愈發沈默了。謝俊波正打算送她去省會福州的另一戶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寄養。還不知會如何。
福利院的“臥底”
對雲敏更有感情的,反而是先前買下她的梁正芬夫婦。
不知哪兒泄露出去的消息,他們得知雲敏已回到福利院,今年又從一百多公里外的山里來看她。他們摟著她的肩膀,帶些吃的穿的給她,詢問她的學習狀況。
不過,畢竟隔了這麽久,孩子的記憶也淡了。她從不在別人面前提起他們。問起以前的事,以前的名字,以前的住所,都被她一句簡單的“不知道”所掩蓋了。
這也是在“2011.12.29”專案中,絕大部分被解救的孩子所面臨的困境。
一下子增加了12個孩子,本來以養老為主業的福利院立即面臨人手不夠的窘境,不得不面向社會招聘了幾位護工。孰料,其中一個被解救的孩子,與護工見面時,竟然抱著其中一個護工喊“媽媽”,福利院這才發現不對。一查,發現這個護工竟然是此前買下這個孩子的買主。她是特地來“臥底”的,只為了看孩子一眼。
一位辦案民警對南方周末記者講述:當時在公安局審訊,“真的像骨肉分離”。這些買下孩子的養父母舍不得,大哭大鬧,有人當場昏倒。
孩子到達福利院後,買家們也多次找來,希望能把孩子帶回去。其中一個孩子,甚至已經托關系上了當地的戶口,成為收養家庭的合法成員。
“很多事就是合情不合法,合法不一定合理啊。”謝俊波很無奈。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選擇收養家庭時,他們刻意避開了原先的買主們。“不能讓警察把孩子從買家那里帶走,交到福利院手上,我們又把孩子還回去吧。”
閩南人傳宗接代的觀念重。華安縣毗鄰安溪縣,同為鐵觀音產地,也都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在這里,由於氣候原因,茶葉生長周期相對較短,一年可產五季。
不乏雲南人來華安縣打工,也不乏安溪茶商來此采購茶葉。徐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只有一個女兒,一直想買個男孩,來華安縣購茶時碰上了一個雲南籍的中間人,便順理成章地買下了一個嬰兒。他連名字都已經替孩子取好,名叫“徐世穎”,視若掌上明珠;甚至找當地關系,為這個繈褓中的孩子上了戶口。
看到徐秋明高興地抱上了兒子,鄰居楊金鐵也想買個嬰兒,長大後給他有點癡呆的二兒子養老。後來通過互相介紹,買下了一個男嬰;還有更多的買主,或是無法生育,或是失獨家庭……他們都成了罪犯。
但對於這些買主,司法機關並沒有過度追究責任。他們並未阻撓辦案,也沒有虐待孩子。在辦案過程中也主動投案,所以均以從輕情節,判為緩刑。徐秋明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緩刑18個月,並罰款5000元。
當然,人財兩空是最終的結局。“徐世穎”被註銷戶口,送到福利院。
在孩子被送到福利院一段時間後,徐秋明還找過辦案民警。他說,去福利院看到孩子孤零零的,想接回來。警察們雖然動容,卻也沒有辦法。否則,豈不等於默許了買賣人口的事實?
“說是解救了這些孩子,可又好像不是。”一名參與辦案的民警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賣掉孩子的父母
其實,在2011年7月之前,當地政策上是允許被拐兒童在未找到親生父母的情況下,交由買方繼續撫養的。但為了打擊“買方市場”,在此之後,公安部規定,打拐解救又沒有找到親生父母的孩子,不得再送回買方家庭撫養,而應放在福利院中撫養。
按照規定,被拐賣的孩子在公安部門錄入DNA後,與丟失孩子的父母DNA進行比對後,就能相互配對,確定親子關系。但實際上,通過DNA數據庫被找回的孩子並不多。
此前,公安部和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09年到2011年全國開展的打拐專項行動中,共解救被拐兒童13284名。通過全國打拐DNA數據比對後,其中未找到親生父母的孩子約12100名。也就是說,只有不到10%找到了父母。
根據華安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林炎福的經驗,一般丟失孩子的父母都會來報案,如果是正常被拐賣的,那很快就能在DNA數據庫中找到。反之,“如果是父母親手賣掉孩子的,怎麽會來報案呢?那不是自投羅網?”
一種不忍面對的現實是:大多數被拐兒童,實際上是經父母同意被賣出的。
當年的媒體報道也已有統計:漳州市福利院累計接收的17名被拐兒童,有14個是被父母親手賣掉的。
在“2011.12.29”專案中,“貨源地”主要來自雲南廣南縣。這個縣位於滇、桂、黔三省交界地帶,是國家級貧困縣。林炎福記得,自己審訊過兩名親手賣掉孩子的父母:原因都源於一個字——窮。
2010年7月,廣南縣女子李仕芳在華安縣仙都鎮招山村的出租房誕下一名男嬰。而她的丈夫因為搶劫,早已鋃鐺入獄。在雲南老家已有兩個孩子的李仕芳,沒有能力一邊打工,一邊再撫養一個孩子。因此孩子一出生,她就委托弟弟聯系買家。
通過中間人介紹,最後這名剛出生二十多天的男嬰,被徐秋明以三萬五千元的價格買走,成了“徐世穎”。
幾個月後,李仕芳的老鄉、1988年出生的李富春有了一個身體不太健康的孩子。由於實在沒有能力為其繼續治療,李富春輾轉聯系上徐秋明,請求其幫忙將這個出生十多天的男嬰賣出。賣主就是徐秋明的老鄉楊金鐵。
被警方逮捕後,親手賣掉子女的李仕芳和李富春沒有一點悔過意識。審訊過程中,他們一直在強調,在雲南老家,誰家不要孩子就“送”出去、收點錢,是很常見的事。
“他們都蒙蒙的,不知道怎麽回事。”林炎福回憶,“在他們心里,完全沒有買賣孩子是違法的這種意識。”
當年,檢方共起訴了11名參與拐賣兒童的人員,包括李仕芳姐弟以及李富春。華安縣人民法院判決,認為李仕芳屬主犯,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但因當時她又有了身孕,而不得不緩刑處理。李富春也被判緩刑。而他們之後是否還會重蹈覆轍,無人能夠肯定。
被判得最重的,是那些應他們請求,也想賺點兒中間好處費的老鄉。這些沒有什麽文化的農民,自以為沒拐沒騙,結果成了“拐賣兒童團夥主犯”。其中一人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而賣掉雲敏的父母並未被警方認定為“以買賣為目的”,未被列入起訴的範圍。
而“買賣同罪”“人販子一律死刑”一類的呼聲,在這起現實的販嬰大案中,都顯得無所適從。
無論是警方還是民政部門,都完全不認可這兩個近日在網上走紅一時的概念。“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反而只會增大我們的工作難度。”一位民警說,只要有買孩子的需求,有賣孩子的需求,這種情況就無法杜絕。
按照過去慣常的做法,同雲敏情況類似的孩子們都可以返回到收買家庭繼續生活。但因為當時全國統一專案的打拐力度加大,他們只能被送往福利院。
而此一別,他們再也回不去了。他們是被“解救”出來了,也從此失去了家庭。
華安縣距離漳州市福利院大約1個多小時的車程。接他們的工作人員回憶,一路上氣氛很壓抑。雲敏沒有說話,偶爾有年紀小的孩子低聲抽泣。
他們的照片和個人信息,早就通過媒體公布到互聯網。如今3年過去,沒有任何親人現身,要與他們團聚。
世界的複雜性
目前,雲敏和正常孩子一樣在當地最好的小學讀書。
沒有人會知道,每天她聽到同學們談起父母時的感受。但也許,她已經從“閑言碎語”中明白,自己是被親生父母賣掉的。她曾堅定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不想找他們。”
她對“保育員阿姨”笑,對福利院的“弟弟妹妹”笑,對“院長伯伯”笑,卻也會低著頭沈下聲音說:“不喜歡這里,不想留下來了。”
就連院長謝俊波也覺得,“原先的買主肯定是孩子們最合適的收養家庭”。一是原先已經生活了好多年彼此已經熟悉,二是對方本來也願意撫養,有條件撫養這個孩子。
但讓很多福利院更頭痛的是,不僅原先買方家庭不得收養被拐兒童,其他正常家庭也無法收養他們。依據收養法,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且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或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才可以被收養。
而打拐解救回來的兒童並未在其中。因為他們既不屬於孤兒,也不屬於棄兒,因此陷入不能被領養的困境。甚至嚴格地講,那些被父母賣掉的孩子們,並非被“拐”兒童。
而在福利院生活的缺陷,顯而易見。這里,很難配置專業心理教師,而這又是他們最為需要的。
廣東省惠州市旅遊局長、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修訂收養法。在第四條前三項收養規定的後面,增加第(四)項:“被拐賣兒童被解救一年後仍找不到親生父母的,經公示後可通過合法手續,在國內辦理收養。收養後找到親生父母,親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解除收養關系”的規定。
為此,她在惠州做出的嘗試是,讓民政局、計生委、公安局、福利院一起參與進來,為孩子甄選收養家庭。
起初,幾個部門也互相推諉。“民政部門說公安沒結案,不是棄嬰;公安說已經到民政部了,應該由民政來負責。後來由幾個部門一起解決,就不會出現誰主要擔責的情況了。”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在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一些同樣被解救出來的孩子已經待了十幾年,有些已經超過了14歲這一收養法規定的最低被收養年齡。目前,社會福利中心也開始了對這些孩子的寄養、收養工作。
為何這一政策遲遲不能出臺?或許,也在於世界的複雜性。
“如果家長找到了孩子,他們可能更希望孩子是在社會機構中代養,而不願意被領養,因為孩子與收養家庭更容易產生感情,與親生父母會存在一定隔閡。”深圳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民政部對此沒有認可但也沒有否定。收養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也會有一定風險。”
畢竟,還是有一些孩子,是從幸福的家庭中被拐走、騙掉的。
現在,雲敏每天放學後回到的是福利院那間房間,沒有特別的裝飾,只有一張床,一個衣櫃,書櫃里淩亂地丟著一些書,還有一張小寫字臺,和一把坐久了會覺得硌的塑料椅子。
坐累了,她有時會像小孩子一樣認真地趴在地上寫作業。
自動鉛筆沒芯了,只能暫時借別人的木質鉛筆,寫一會兒用卷筆刀削一下鉛筆,動作稍顯笨拙。“筆頭尖點比較好寫”,偶爾,她也會這樣突然轉過頭,沖著你呵呵地笑。
證監會近期向公安部移送22起涉嫌犯罪案件(附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831.html
證監會近期向公安部移送22起涉嫌犯罪案件(附表)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8-28 19:13:00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28日表示,證監會近日向公安部集中移送22起涉嫌操縱市場、內部交易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犯罪案件。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28日表示,證監會近日向公安部集中移送22起涉嫌操縱市場、內部交易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犯罪案件。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證監會大力強化與公安部的執法合作,進一步加大協作配合的力度,共同開展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活動。在公安部的大力支持下,近期,證監會向公安部集中移送了22起涉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非法經營犯罪的案件。這是監管機關和公安機關緊密合作,依法嚴打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的一項重要舉措。加上此次移送的案件,今年以來,證監會正式啟動刑事移送程序的案件總數已達48起。
發言人介紹,這22起案件主要涉及當前市場條件下的突出違法典型案件,特別是涉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交易型案件:一是操縱市場案件,特別是利用市值管理等手段為掩護實施信息操縱的案件。相關違法主體與職業操盤手合謀操縱股價,通過上市公司“編題材、講故事”,操盤手同步在二級市場拉擡股價,刺激股價巨幅上揚,非法獲利數額巨大。二是內幕交易案件,共涉及案件7起。相關內幕交易情節嚴重,不少涉及證券從業人員。如某證券公司從業人員羅某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多家上市公司內幕信息,先後多次從事內幕交易,非法獲利;在相關內幕交易案件中,內幕信息知情人不僅自己從事內幕交易,還泄露內幕信息給親友,供其從事內幕交易,非法獲利。三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件,共涉及案件6起。證券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牟利仍然多發高發,有的案件交易金額巨大,非法獲利多達億元。四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及非法經營證券業務案件,共涉及案件6起。不少案件通過媒體以及股吧等網絡平臺編造、傳播公司並購重組虛假信息,影響股票價量後借機獲利。
上述案件類型多樣,違法主體身份各異,涉案資金規模較大,違法犯罪手法隱蔽,個案非法獲利巨大,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特別是對前期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違法違規活動開展嚴厲打擊,充分依托與公安機關建立的良好工作機制,有效發揮各自工作優勢,繼續加大重大案件移送力度,依法有效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附:證監會近期移送公安機關22起案件情況表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HTC董事長在美遭人詐騙 公安部開放登記e租寶案信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14/154230.shtml
導讀 : 昨天很多人表示“心疼雪姨”,原因是HTC董事長王雪紅在美國被詐騙4862萬,騙她的竟是自己的朋友!
大公司新聞
1.HTC董事長王雪紅被詐騙4862萬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傳在美國遭到教會人士詐騙740萬美金(約4862萬元),目前已在美國法院提出起訴。
據《世界日報》報導,加州執業律師蔡旌明受王雪紅之託,對常如武與李薇林夫婦兩人提告,控告兩人涉嫌詐騙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根據聯檢方資料指出,王雪紅捐給“基督之家第四家”約740萬美金,遭常如武與李薇林兩人挪作私用。兩人已在8日被捕,並以每人20萬美金保釋。
黑馬哥點評:跟網友一起心疼雪姨!
2.龔宇:愛奇藝將擇機在國內上市
2月13日消息,愛奇藝CEO龔宇發布內部信,表示:愛奇藝自籌建至今六年來,百度在資金和資源方面給予愛奇藝不可替代的支持和幫助。私有化實現之後,愛奇藝將尋求在合適時機國內上市。
黑馬哥點評:這是個一石二鳥的交易,百度甩了“包袱”,愛奇藝還有可能上市。
3.春節微信紅包收發321億次
2月13日消息,微信公布了猴年春節期間(除夕到初五)的紅包整體數據,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總計有5.16億人通過紅包與親朋好友分享節日歡樂。相較於羊年春節6天收發32.7億次,增長了近10倍。
4.外媒:4寸iPhone3月18日開賣
2月13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蘋果新品4寸iPhone會於3月18日正式開賣,即傳說中的3月15日蘋果新品發布會後的第三天,就可以買到今年的蘋果新品。除了新iPhone之外,iPad Air 3也會同期開賣。
此前有消息稱,蘋果將新款4寸iPhone命名為iPhone 5se。據此前媒體透露,iPhone 5se將會采用iPhone 6或是iPhone 6s中的一些技術和配置。該手機將采用A8應用處理器,配置了NFC,可以支持蘋果支付功能。
5.Apple Music付費用戶超千萬
2月13日消息,蘋果高管艾迪•庫伊和克雷格•費德里西近期接受了約翰•格拉伯披露了蘋果服務一些令人樂觀的數據,例如Apple Music和iCloud的用戶數情況。
蘋果高管表示,Apple Music的付費用戶數超過1100萬,而iCloud用戶數達到7.82億。這些用戶使用超過10億臺蘋果設備。
此外,iMessage每秒處理的消息數量超過20萬條,而iTunes和App Store每周處理的交易總數達到7.5億筆。
6.阿里已成Groupon第四大股東
2月13日消息,據外電報道,根據美國最大的團購網站Groupon周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文件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已買入該公司3300萬股普通股,成為其第四大股東。自四年多前上市以來,Groupon的市值已累計蒸發了86%。
文件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已持有Groupon 5.6%的股權。除去Groupon之外,阿里巴巴集團目前還持有美國網絡零售商Jet.com、增強現實公司Magic Leap、以及打車應用Lyft等公司的股份。券商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吉爾•盧瑞拉(Gil Luria)就此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對上述公司進行投資是該公司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向國際市場擴張業務時更多的了解美國市場。
7.三星應用盯上蘋果iOS平臺
2月13日消息,科技新聞網站BetaNews發布了澳大利亞移動應用服務公司Appster聯席CEO馬克•麥克唐納(Mark McDonald)的文章。文章指出,韓國三星電子針對iOS平臺打造應用是明智之舉,猶如在蘋果腹地安放了特洛伊木馬。
行業新聞
1.公安部開通非法集資信息平臺
2月13日消息,從公安部獲悉,公安部組織建設的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網站地址:ecidcwc.mps.gov.cn),即日起正式啟用,並首先對“e租寶”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的投資人開放(登記期限為2016年2月13日至2016年5月13日)。
據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為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投資人登記相關信息,便於投資人與公安機關溝通聯系,加快各地公安機關辦案進度,盡快查清案件事實和投資情況、依法統一處置涉案資產,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公安部組織建設了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該平臺具備身份和投資信息登記、登記註意事項信息發布等功能,今後還將用於公安機關公告的其他重大非法集資案件。
黑馬哥點評:關於e租寶的消息貌似總是在夜里發。
2.互聯網業數據分析人才最稀缺
2月14日消息,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平臺領英近日發布《2016年中國互聯網最熱職位人才報告》顯示,研發工程師、產品經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運營和數據分析是當下中國互聯網行業需求最旺盛的六類人才職位。報告基於領英平臺上約50萬的中國互聯網行業人才大數據分析得出。
據分析,上述六類熱門職位的人才當前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但是人才稀缺程度各有不同。其中研發工程師需求量最大,而數據分析人才最為稀缺。領英報告表明,數據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屬於高度稀缺。數據分析人才跳槽速度也最快,平均跳槽速度為19.8個月。
公安部整治網絡直播平臺:有平臺屢屢挑戰社會道德底線
27日,公安部網站發布消息,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近日召開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決定從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
公安部稱,為切實加強對網絡直播平臺的安全管理,依法打擊利用網絡直播平臺實施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凈化網絡環境,近日,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召開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決定從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
數據顯示,近年來,網絡直播發展迅速,用戶規模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境內各類網絡直播平臺已達150余家,用戶規模超過2億,一些大型網絡直播平臺註冊用戶過億、月活躍用戶超千萬,高峰時段部分“房間”用戶數可達數萬人。網絡直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突出的安全問題。一些網絡直播平臺傳播色情低俗信息,屢屢挑戰社會道德底線,個別網絡直播平臺存在色情表演、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網絡環境,危害社會公共秩序。
公安部表示,專項整治期間,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全面檢查網絡直播平臺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落實情況,指導網絡直播平臺全面清理各類違法有害信息,依法關停傳播違法信息的賬號、頻道,查處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網絡直播平臺。工作中,重點整治三類網絡直播平臺:一是群眾舉報、網絡曝光或網民反映問題集中的;二是涉嫌存在色情表演、聚眾賭博以及其他違法行為的;三是企業自身管理秩序混亂、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不落實的。同時,公安機關將監督指導網絡直播平臺加強安全管理,履行法定責任義務,嚴格落實違法信息防範處置以及網上案件線索發現報告等措施,推進網絡主播和管理員實名制、普通用戶手機註冊登記等安全管理制度,促進網絡直播平臺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還將與網絡直播平臺建立協同處置違法信息工作機制,對利用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散布淫穢色情、暴力、恐怖、教唆犯罪等違法信息,或組織色情表演、聚眾進行賭博、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堅決依法打擊,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公安部嚴打地下錢莊 今年涉案交易金額近2000億
據公安部網站17日報道,今年以來,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在全國繼續部署開展了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轉移贓款專項行動。據統計,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已破獲重大地下錢莊及洗錢案件15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0名,打掉地下錢莊窩點192個,涉案交易金額近2000億元人民幣。
經過公安機關近些年的持續打擊,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得到一定的遏制。但目前,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仍然猖獗,各地地下錢莊相互勾連加劇,涉 案地區蔓延擴散,隱蔽性越來越強。地下錢莊與各種犯罪活動交織,日益成為轉移各類犯罪贓款的通道。
今年6月20日至7月底,公安部經偵局組織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南、廣東、四川、甘肅等地公安經偵部門開展了新一波次集中打擊行動,集中破獲了 一批重大案件。同時,各地公安機關還深挖拓展,延伸發現了涉嫌騙取出口退稅等各類犯罪活動線索,正在抓緊開展偵查工作。
針對公安機關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不法分子作案手法也在不斷變化、升級,隱蔽性越來越強等特點,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保持對地下錢莊犯罪活動的嚴 打高壓態勢,積極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加強線索分析、研判和核查工作,發現涉嫌犯罪的,將果斷依法予以查處,切實維護國家金融管理秩 序和國家經濟安全。
同時,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通過合法、正規的金融渠道進行跨境匯款、匯兌等金融活動。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不但不受法律保 護,而且可能面臨財產損失和法律責任風險。
公安部部長郭聲琨:決不能讓上學錢被騙的悲劇屢屢發生
據公安部網站7日消息,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9月6日在上海調研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時強調,要以更加紮實的措施有效防範、精準打擊、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非接觸式、空間跨度大、智能化職業化專業化程度高、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等特點,上海市建設了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探索積累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實現了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即時接報、即時勸阻、即時凍結、即時打擊”。平臺自3月底試運行以來,已凍結涉案資金7900余萬元, 勸阻3.5萬余人次免遭電信網絡詐騙侵害。

9月6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在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調研。
郭聲琨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去年6月建立了23個部門參與的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加強國際執法合作,成功偵破了一大批案件,搗毀了一大批境外犯罪窩點,抓獲了一大批不法分子,為群眾挽回了一大批經濟損失,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是,他指出,要清醒看到,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然高發頻發,已經成為社會一大公害,特別是近期發生了多起大學生被詐騙案,引發社會高度關註,廣大群眾對此類犯罪活動深惡痛絕。各級公安機關和各有關部門要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持續加大依法打擊治理力度,全面落實綜 合防控措施,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
郭聲琨要求,要堅持關口前移,有效整合各部門力量資源,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切實強化事前預警、事中勸阻,努力減少案件發生。要完善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和第三方支付賬戶管理等制度,確保一旦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能夠快速響應、聯動處置,最大限度避免和挽回群眾財產損失,決不能讓群眾的“養老錢”、“救命錢”、“上學錢”被騙的悲劇屢屢發生。要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新動向、新特點,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提升打擊能力,著力 打好數據戰、整體戰、合成戰,持續推進國際執法合作,堅決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堅決把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郭聲琨強調,要強化源頭治理,依法查處違規出租電信線路、制作傳播改號軟件等行為,嚴格落實電話卡、銀行卡實名制,加強整治網上各類有害信息, 嚴厲打擊泄露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等活動,深入開展重點地區整治,切實堵塞監管漏洞。要加強整體設計和全國聯動,努力形成全國一體化防範打擊治理電信網 絡詐騙犯罪的格局,有效擠壓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空間,堅決切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深入開展防範宣傳,及時揭露不法分子 的犯罪伎倆,引導群眾“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切實提高防範意識和能力。
公安部推出網上身份證,住酒店、辦業務可以“刷臉”了
身份證要進入“刷臉時代”了!9月22日,未來網記者從2016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獲悉,目前公安部研發出與實體身份證唯一對應的“身份證網上副本”,有了“網上身份證”,以後住酒店、證券開戶等需要刷身份證的都可以直接刷臉。
研制網上身份證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未來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利用“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技術,為能在各個應用層實現互聯網上的“實名+實人+實證”的真實身份認證,多因子認證技術在保護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能夠解決“我就是我”的問題,有效的解決市民實名認證、人證合一的問題,讓市民在網上辦事變得更加可靠、安全。
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成為本屆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熱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需要網絡實名認證的場景越來越多,當人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人們手持的居民二代身份證存儲了許多重要的信息,如果不小心弄丟,又沒有及時掛失的話,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冒用身份,拿去做違法的事。
“身份證網上副本”的研發初衷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每個人可以在網上生成一本終身唯一編號的“身份證網上副本”,而在特制的讀取裝置上,“網上副本”能被讀取出來,以供核實市民身份。有了這張身份證網上副本後,今後辦理一些實名認證業務時即可“刷臉”,不用再攜帶實體身份證了。
未來網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廈門成為全國首個居民身份證網上應用落地城市。全市建立起統一身份實名認證體系,已有近70萬用戶實現了統一實名認證,體系中增加“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認證技術,居民需申請一次“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即可在將來做到全國範圍使用,既權威又方便。
“只要將身份證和終端機相連,後者自動采集身份證信息進行比對,再設置8位數的密碼,身份證網上副本就可以生成。”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事業部主任郭小波介紹,身份證網上副本具有加密標識,不會存儲任何隱私信息,可放心使用。根據所需求的保密程度高低,網上副本還可以增加居民的人像、指紋信息,提高安全性。
郭小波表示,這種“數據加密”性質的“網上二代證”在保護了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也解決了公民個人信息在互聯網上被“盜用”“冒用”問題。
“居民身份證上網以後會不會造成居民身份證信息的泄露丟失呢?”郭小波表示,這是很多網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保證不會在網上儲存、傳輸居民身份證的信息,只存在終端,不會存儲在雲端,也會保證卡體的安全。
公安部推出網上身份證 住酒店證券開戶等可直接“刷臉”
據未來網報道,從2016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獲悉,目前公安部研發出與實體身份證唯一對應的“身份證網上副本”,有了“網上身份證”,以後住酒店、證券開戶等需要刷身份證的都可以直接刷臉。
研制網上身份證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利用“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技術,為能在各個應用層實現互聯網上 的“實名+實人+實證”的真實身份認證,多因子認證技術在保護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能夠解決“我就是我”的問題,有效的解決市民實名認證、人證合一的問 題,讓市民在網上辦事變得更加可靠、安全。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需要網絡實名認證的場景越來越多,當人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人們手持的居民二代身份證存儲了許多重要的信息,如果不小心弄丟,又沒有及時掛失的話,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冒用身份,拿去做違法的事。
“身份證網上副本”的研發初衷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每個人可以在網上生成一本終身唯一編號的“身份證網上副本”,而在特制的讀取裝置上,“網上副本”能被讀取出來,以供核實市民身份。有了這張身份證網上副本後,今後辦理一些實名認證業務時即可“刷臉”,不用再攜帶實體身份證了。
而在今年5月,廈門成為全國首個居民身份證網上應用落地城市。全市建立起統一身份實名認證體系,已有近70萬用戶實現了統一實名認 證,體系中增加“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認證技術,居民需申請一次“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即可在將來做到全國範圍使用,既權威又方便。
“只要將身份證和終端機相連,後者自動采集身份證信息進行比對,再設置8位數的密碼,身份證網上副本就可以生成。”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事業部 主任郭小波介紹,身份證網上副本具有加密標識,不會存儲任何隱私信息,可放心使用。根據所需求的保密程度高低,網上副本還可以增加居民的人像、指紋信息, 提高安全性。
郭小波表示,這種“數據加密”性質的“網上二代證”在保護了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也解決了公民個人信息在互聯網上被“盜用”“冒用”問題。
此外,他還表示,居民身份證上網以後將不會造成居民身份證信息的泄露丟失,因為信息不會在網上儲存、傳輸居民身份證的信息,只存在終端,不會存儲在雲端,也會保證卡體的安全。
公安部:4月以來抓獲侵犯個人信息的行業“內鬼”270人
據公安部網站25日消息,自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累計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其中抓獲銀行、教育、電信、快遞、證券、電商網站等行業內部人員270余人,網絡黑客90余人,繳獲信息290余億條,清理違法有害信息42萬余條,關停網站、欄目近900個,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據悉,公安部對於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高度重視,近年來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對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進行了多次集中打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高發態勢。
但此類犯罪仍屢打不絕,並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動向:
一是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除了黑客入侵竊取、行業內部人員泄露、設立釣魚網站騙取之外,還出現了使用專門掃號軟件掃取密碼的不法團夥。
二是遭泄露的公民個人信息涉及領域廣泛,涉及金融、電信、教育、醫療、工商、房產、快遞等部門和行業共計40余類,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號及密碼等也成為犯罪分子交易的對象。
三是犯罪團夥反偵查意識強,犯罪嫌疑人依托QQ群、網站、黑客論壇等,使用網絡電話、虛假身份等進行聯絡,通過網銀轉賬或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相互交換、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四是對人民群眾的財產威脅更大,不法分子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販賣給電信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侵財犯罪團夥,人民群眾財產面臨直接威脅。
對此,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以打擊侵犯公民的個人基本信息和身份認證信息為重點,嚴厲打擊非法獲取、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不法分子,嚴厲打擊使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詐騙、盜竊、敲詐勒索等犯罪的人員,整治一批問題突出的網絡服務商,查處犯罪鏈條上的違法犯罪人員,最大限度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網絡盜竊、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
公安機關相繼破獲幾起重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公安機關相繼破獲了一批重大案件。四川綿陽公安偵破“5.2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查獲大量個人銀行征信報告,扣押作案電腦45臺、手持上網終端61部,銀行卡132張,涉案資金230余萬元。
江蘇無錫公安偵破“佳佳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邱某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包括黑客、行業內部人員、中間商等,查獲淘寶網、天貓網、京東網、當當網等網站買家個人信息6000余萬條。
山東菏澤公安打掉一個涉及數據源頭和中間商的上遊犯罪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包括22名中間商,以及7名行業內部人員,查扣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200余萬條,涉案資金500余萬元。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繼續對竊取、販賣、非法利用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同時,將重點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相關渠道,督促電商平臺、即時通訊平臺、社交網絡平臺等信息服務商以及擁有承載公民個人信息重要信息系統的各部門、各行業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大自查自糾力度,對自身系統和第三方應用進行全面排查;對銷售、傳播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站(網店)、網絡賬號、通訊聯絡號碼等繼續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予以關停、關閉。
同時,公安機關也提醒廣大群眾,要切實增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防止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侵害造成損失。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