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纸浆价创十年新高 林纸一体化公司受益显著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313/20100313020207270.html


每经记者  马宇飞

        因占全球商品纸浆产能8%的智利遭受地震,国际纸浆价格近期大幅攀升。据了解,3月9日美国市场NBSK价格已达到900美元/吨,超过了2008年7月份892美元/吨的前期高点,为近十年来的新高。

        在国际纸浆价格暴涨的刺激下,本周国内纸浆价格出现大幅跳高向上的走势。仅3月9日和10日两天国内纸浆价格便上涨700~1000元/吨,涨幅高达10%~15%。业内人士指出,此番纸浆价格短期暴涨的幅度属近年罕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和收集到的券商观点普遍认为,受纸浆价格大涨影响,拥有上游林业资源的A股上市公司将因此获得显著的投资机会。

智利地震“震”飞纸浆价

        国 信证券数据显示,3月9日,全球主要市场木浆价格较前周均上涨了2.2%~2.6%。其中美国市场NBSK的价格已达到900美元/吨,超出了2008年 7月份的最高价892美元/吨,为近十年来的新高。此外,欧洲市场木浆也已非常接近2008年高点,并有望于近期创出新高。

        受 此影响,本周国内浆价大幅跳高开盘,涨幅高达700~1000元/吨(10%~15%)。以山东市场为例,3月8日银星、北木和凯利普等公司的纸浆每吨价 格分别为6700元、6800元和6700元,至3月10日已分别飙升至7400元、7800元和7600元。

        国信证券研究员李世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此次浆价飙升的触发因素,是占全球商品浆产能8%的智利遭受地震引发实质性的产业影响。

        据了解,智利拥有两个世界级的浆厂——Arauco和CMPC,其中Arauco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浆厂。两浆厂商品浆产能分别为272.5万吨和172万吨,合计444.5万吨。

        不 过,李世新也表示,实际上在智利地震前全球木浆的供给已是持续偏紧,这次地震只是起到催化作用。“我认为浆价上涨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具体的上涨空 间不好判断。”他预计,由于产能增长不足,在2012年前全球木浆将保持总体偏紧的态势,这将对纸浆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从 目前来看,全球除中国外基本没有新的木浆产能增加报告,而国内的增量主要是今年将投产的亚太森博100万吨阔叶浆和计划明年投产的湛江晨鸣70万吨桉木浆 生产线。而从需求上看,中国旺盛的需求已成为全球纸浆生产商的福音,并可能继续保持;发达地区的纸业需求则在缓慢复苏,有望成为潜在的需求动力。”李世新 对记者分析道。

林业资源成看点

        另一方面,随着纸浆价不断走高,铜版纸、白板纸等多数品种的价格在进入3月份后也出现一定上升。

        资料表明,国内铜版纸部分品牌价格在上周有所上涨,其中华夏太阳上涨5.7%、大宇上涨1.5%;此外白板纸的涨势较为明显,国内造纸龙头玖龙的涨幅达到5.9%;相对而言,新闻纸的价格有所回落。

        针 对浆价与纸价齐升的情形,李世新表示,尽管终端的纸价在提升,但原材料纸浆的价格涨得更快,没有上游林业资源无法做林纸一体化的公司在这过程中并不受益。 “纸价上涨只是因原料价格上涨而转嫁成本压力,实际上造纸公司还得涨幅大一点才能转嫁得了;但林纸一体化的公司锁定了原料成本,上涨的全部是利润。”

        对于A股中的造纸公司,李世新认为林纸一体化的岳阳纸业可能较多受益。

        无独有偶,招商证券也在近期研报中推荐拥有上游林业资源的公司,维持对岳阳纸业、太阳纸业和博汇纸业等个股的推荐评级。

        记 者注意到,岳阳纸业筹划已久的配股收购资产已经到了冲关阶段,配股资金将收购包括骏泰浆纸100%股权及30多万亩原料林等。湘财证券认为,截至2009 年底,岳阳纸业的制浆能力超过80万吨,自给率已经达到100%;若公司后续配股顺利进行,将在此基础上至少再增加40万吨制浆产能,公司的林浆资源逐步 成为其核心优势。

新闻纸景气回升

        除了看好林纸一体化公司外,机构对处于景气阶段回升的新闻纸以及品种景气将继续上升的包装纸同样看好。

        深圳某券商轻工行业研究员表示,造纸行业在2010年将面临纸种景气度的分化,如去年景气度较高的铜版纸、白板纸等品种,或在今年下半年出现景气下滑的趋势,并且逐渐加重。而另一方面,去年景气度恢复稍晚的新闻纸和工业包装纸也存在潜在的上涨空间。

        李世新也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新闻纸的景气正在度过2009年二季度谷底后逐步回升,并将于今明两年登顶,对应的华泰股份在今年值得看好。此外,工业包装纸受出口增长拉动较强也将向景气高位运行。

        中 金公司的报告同样认为,2010年随着出口实现正增长和国内消费继续繁荣,包装纸的景气度会继续上升。同时,由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对包装纸行 业打击重大,大多数厂商都推迟了当时的扩产计划,新产能释放最快也要在2010年年底,因此预计2010年包装纸行业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而看好主营 包装纸的造纸企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96

鋅價創6年新低 中金嶺南等10廠抱團減產50萬噸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1-22/964325.html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鋅價持續下跌創新低,生產就意味著虧損,冶煉企業不得不抱團取暖減少供給,且減產量相當於國內精煉鋅年產量10%,短期內有提振作用,但效果仍然取決於抱團企業的實際減產行動和消費端積極變化。

每經記者 胡飛軍

近日,在鋅價創6年來新低之際,中國鋅行業冶煉企業中金嶺南(000060,SZ)和株冶集團(600961,SH)等10家骨幹企業達成共識,計劃減少2016年精煉鋅產量50萬噸,同時采取其他措施去產能。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鋅價持續下跌創新低,生產就意味著虧損,冶煉企業不得不抱團取暖減少供給,且減產量相當於國內精煉鋅年產量10%,短期內有提振作用,但效果仍然取決於抱團企業的實際減產行動和消費端積極變化。

 

擬聯合減產50萬噸

11月20日,中國鋅行業骨幹企業代表在上海召開鋅產業形勢分析座談會,經過討論後達成共識,向全行業倡議,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避免產能過剩,計劃減少2016年精煉鋅產量50萬噸的決定,成為繼稀土行業之後第二個倡議限產保價的金屬行業。

參會企業認為,目前的市場價格水平已脫離行業基本面,造成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對中國鋅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損害。與會企業商定,計劃減少2016年精煉鋅產量50萬噸,同時還將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切實維護企業和行業利益,力爭從供應側逐步改善供需關系。

上述企業包括株冶集團、中金嶺南、馳宏鋅鍺(600497,SH)、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冶煉鉛鋅行業大型企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精煉鋅累計產量為582.7萬噸,同比增長7%,上述減產量占到國內精煉鋅產量約10%。

"這些都是鋅行業內冶煉廠,事情的由來就是大宗商品,尤其是鋅價一直處於下跌狀態,跌幅非常明顯,在自身產成品價格不斷下跌,冶煉廠就著急了。"知悉該事件的卓創資訊鉛鋅分析師邊彬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要是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的,希望企業聯合采取一些措施,保住鋅價不再下跌。"

東方財富通終端數據顯示,滬鋅主力(期貨ZNM)11月20日收盤價格為12470元/噸,創下2009年以來的6年內新低。今年以來滬鋅主力開盤價格為16710元/噸,而截至11月20日,滬鋅主力收盤價格為12470元/噸,較年初下跌25.37%。

海通證券分析師鐘奇在其最新研報中表示,當前鋅價是大宗商品整體低迷的一個縮影,6年多來的不斷下挫,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較2007年時已經"腰斬",甚至更低。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鉛鋅分會原秘書長、現任株冶集團和馳宏鋅鍺獨立董事的趙翠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市場價格脫離行業基本面之下,企業的聯合減產有利於改善供需關系,促進鋅行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虧損壓力大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不健康的供求關系,使得壓縮供給端變得迫在眉睫,減產短期內有利於鋅價的穩定,從而緩解鋅冶煉企業業績壓力。

邊彬彬表示,鋅冶煉產品成本在13500元/噸~14000元/噸,目前現貨價格在13000元/噸左右,"早就跌破成本價格了,生產就虧損,尤其是生產成本大的國企,虧損更嚴重。"

以株冶集團為例,今年以來業績由盈轉虧,甚至呈現虧損逐季增大之勢。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28億元,同比下降9.10%;凈利潤則虧損4.72億元,同比虧損擴大,上年同期公司虧損4682.16萬元,並預計2015年全年凈利潤可能虧損。

至於此次聯合減產的後期效果,邊彬彬認為,短期內有提振作用,但造成鋅價長期不振根源是消費端以及進口鋅產品沖擊,"減產還在倡議階段,後期要看冶煉企業的切實行動。"

鐘奇則認為,如果減產措施逐步落地,降低50萬噸鋅產能對於國內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減產規模將接近國內年產量10%,短期內對於鋅價的支撐是會很明顯的。

鐘奇進一步分析稱,鋅冶煉廠商對於鋅價的穩定回升的需求的非常迫切,如正在籌劃定向增發的馳宏鋅鍺,作為礦山的配套融資,公司需要引入資金用於支付交易對價、礦山擴產、歸還銀行貸款等,所以非常積極參與本次減產行動,以期穩定鋅價,提振行業景氣度。

 
  • 每日經濟新聞
  • 趙橋
  • 胡飛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86

市場急凍》陸訂單掉六成、電池價創新低 小英拱熱太陽能股 下半年恐進寒冬

2016-07-18  TCW

新能源政策加持,又搭上中國補助,讓太陽能股「吸熱」多時,然而,隨對岸政策與景氣循環,太陽能可能再走上虧損老路。

一項政策,對一個產業的股價有多大激勵,看太陽能就知道。

五月二十日小英政府上台,太陽能股在前四天就開始大漲(見第四十二頁表),茂迪、新日光等太陽能股漲幅都至少約六%,益通漲幅更超過二四%,即使英國脫歐後,不少個股股價慘兮兮,太陽能股依然耀眼發光。

不意外,小英政府上台的首要任務,就是推動太陽能。新能源政策規畫未來十年,每年都要增設兩GW(吉瓦,即十億瓦)太陽能發電量,藉以替代核四廠。太陽能成為新政府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無怪乎買盤在總統上任前就湧入太陽能股。

何況,打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太陽能廠的表現一直不俗,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成長率更是令人驚豔,綠 能、昇陽光電、昱晶等廠,成長率都超過三成以上,茂 迪更是成長超過九成。群益證券分析師陳執中指出,太陽能廠過去多半是「上冷下熱」,今年上半年業績滾燙狀況,頗為少見。

台灣太陽能產業在上半年表現精 彩,主要拜中國市場所賜。

集邦科技綠能事業處分析師林嫣容指出,台灣太陽能電池出貨量約有七成到中國市場,而今年六月底前中國的太陽能補助即將到期,因此各地出現一波搶裝熱潮,讓台灣太陽能廠訂單接到手軟。

「政策激勵」加上「營收亮眼」的雙渦輪,讓太陽能股價一片紅通通,似乎前景光明,但你不知道的是,太陽能產業下半年可能將迎接史上最冷酷的寒冬。

危機一:上半年產能過剩 電池跌價,賣一片虧一片

中國太陽能補助政策結束,是太陽能產業凜冬將至的關鍵原因。中國今年新增太陽能電站的目標是一八.一GW,但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約七成的目標量,下半年需求量只剩三成。換句話說,中國政府沒有新補貼政策出台的話,太陽能廠來自中國的訂單或將比上半年掉六成。

但上半年太旺,太陽能廠幾乎是產能全開,結果供過於求。集邦科技調查顯示,太陽能電池每瓦電池片價格跌到〇.二六五美元,創下史上新低,可能將跌破廠商的現金成本(註:指人工、間接費用等須用現金支付的成本),再跌下去,廠商就是「賣一片、虧一片」。

如果景氣反轉,價格走跌,太陽能廠要不就是賠錢大拍賣,多少換點現金:要不就是降低稼動率(衡量設備使用狀況指標,指設備實際運作時間占可負荷時間比率),但營收、毛利也會隨之減少,無論走哪一條路,太陽能產業恐怕都得走上虧損的老路。

危機二:失0.1%優勢 明年陸廠將趕上研發差距

短空就在眼前,長空也山雨欲來。台灣太陽能廠跟陸廠比,向來拚「質」不拚「量」。 綠能投資人關係處資深經理陳婷婷指出,台廠和陸廠的轉換效率差距是〇.一%到〇. 二%,為了維持這「〇.一%」的優勢,台廠必須繼續投入研發,不讓對手趕上。

但根據集邦科技估計,二〇一五年,台廠和陸廠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分別為一七.八%和一七.七%,但到二〇一七年,台廠和陸廠的轉換效率會一起達到一八· 二%,兩者連這「〇.一%」差距都不復存在。

另外:雖然新政府做多太陽能產業,但這項政策不容易落實,因為沒有土地。陳執中表示,台灣要推動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需要大片的土地,「但(台灣政府)要收購地不太容易。」林嫣容並指出,政策發酵還需要一到兩年時 間,而且若以每年兩GW的產能目標,只占台灣太陽能廠年產能的一成五,不足以提振整個產業。

類股投資注意: 需求若減,跌價從下游開始

觀察太陽能產業接下來的起落,得先了解這個產業特色。

第一,太陽能是一個高度仰賴政府補貼政策的產業,因為有補助,才能帶動裝機需求。

「如果今年下半年中國會推出額外的補貼計畫,那太陽能第四季的狀況可能就會比較好,」陳執中表示,否則需求沒有如預期拉起來,「各廠清手上庫存是很恐怖的。」

第二,太陽能是下游牽動上游的產業。簡單來說,如果需求不振,先從系統廠跌價,再一路向上,從模組廠、電池片廠、到上游的矽晶圓廠,價格跟著跌,所以假設電池片廠先跌價,矽晶圓廠大約再一個月才會跟著反映。

雖然太陽能下半年難熬,但不是每一個太陽能相關產業,都會跟著「慘」。

舉例而言,太陽能材料導電漿廠碩禾,雖然難免受到需求低迷、銀價高漲牽連,股價近來不振,但因為已是全球前四大廠,而且導電漿技術門檻高,陸廠短時間難以切入,中期面吾反而相對有競爭力。

如果你手上持有太陽能股,接下來你得格外留意謹慎:但若你沒有買進太陽能股,跟隨政府對太陽能政策的動態,你或許就能抓住太陽能從谷底翻揚的機會。

撰文者馬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74

廣州樓市“調控月”土地收金195億元 樓面價創新高

據中新網報道,3月廣州樓市調控“連發兩彈”,卻也未能阻擋房企拿地熱情。據廣州房天下媒體中心6日發布的監控統計,3月份,廣州成交18宗地,總成交金額為1953486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去年3月上漲837%,環比今年2月上漲323%。最高樓面價創下新高,達到5.5萬元/平方米。

3月份,廣州市分別在17日和30日連續發布兩輪樓市調控新政,從“認房又認貸”到疊加“限售”,力度一次比一次大。但從新房成交量來看,“連發兩彈”成效似乎不大。廣州房王數據中心最新監控數據顯示,3月廣州成交16288套,環比2月翻了1.3倍,同比去年3月大幅增長58.34%,成交均價環比、同比均有所上漲。

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土地市場上。3月份成交的18宗地中,有住宅用地7宗,商業用地成交1宗,工業用地成交8宗,其他用地2宗。總成交面積為839239平方米,同比去年3月增長184%,環比今年2月下降46%。其中7宗住宅用地收金1856626萬元,占全市土地成交金額的95%,遠超其他類型土地。

其中,在3月29日競拍的海珠區石崗路住宅地塊,拍出了迄今為止廣州最高樓面價,每平方米達55437元,打破了在去年11月份由白雲新城地塊保持的4.5萬元樓面價。參與該地塊競拍的房地產企業多達24家,包括保利地產、越秀地產、雅居樂地產、華潤置地等知名房企。歷經182輪報價角逐後,最終被時代地產收入囊中。此外,廣州遠郊增城區樓面價均價也突破了2萬元/平方米。

房地產專家龍斌表示,這些出讓地塊周邊一手二手房價乃至整體市場價格走高,是大概率事件。“這無疑給今年樓市調控出了個難題,政府調控加碼將是今年的懸念和看點”。但他也表示,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在目前樓市調控漸嚴的環境下,高地價項目風險不容低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36

2017年商品房銷售量價創新高 房地產行業整合加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1/1185313.html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2017年商品房銷售量價刷新中國樓市記錄。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首破16億平方米,達16940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7%;商品房銷售額也首次突破13萬億元,達133701億元,增長13.7%。在商品房銷售創新高的背後,是全國百強房企憑借品牌、城市布局以及投資能力優勢,銷售業績錄得大幅增長。

近期各標桿房企陸續公布2017年全年銷售業績,各大開發商的排序已落定。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底,銷售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房企數量增至17家。其中,碧桂園、萬科和恒大三家龍頭房企的銷售金額均突破5000億元,分列前三:碧桂園全年累計完成銷售金額5500.1億元,同比增長78%。萬科和恒大分別實現銷售金額5239億元和5131億元,分列第二、第三位。

除三大龍頭房企外,融創、保利、綠地、中海、龍湖、華夏幸福、華潤、綠城、金地、新城、招商、旭輝、世茂和泰禾的業績規模也突破了千億元。至此,2017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17家,超過2016年的12家。其中,龍湖、新城、招商蛇口、綠城、旭輝、世茂和泰禾為新晉,而2016年還在千億房企俱樂部的大連萬達,由於大力度進行“去房地產化”轉型,跌出千億陣營。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百強房企的業績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祥生地產以超過200%的業績增長率“加冕”增速最快的開發商。“2017年祥生總銷售金額達619.6億元,僅用3年就將銷售額從100億元大幅提高到600多億元。”祥生控股集團總裁趙紅衛說。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相信2018: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分析稱,“2017年三線及以下城市樓市成交量在全國銷售總量中占比超過60%。因此,掘金三四線樓市是百強房企2017年的重要議題,多數開發商重點布局的是一線城市需求外溢的三四線城市,以及有特色小鎮概念支撐的三四線城市。三四線樓市成交火爆成就了標桿房企的靚麗業績。”

“不少開發商認為三四線城市風險大,趁著一輪行情‘割韭菜’,這是對城鎮化的片面理解;還有些開發商認為庫存高的城市沒活力,地價貴於房價就認為未來房價還會漲,仍對住宅產品的叠代存在惰性。”祥生集團副總裁陳弘倪認為,開發商應從“造好房子”轉型為“造好生活”。

丁祖昱表示,2017年在各地調控持續加碼的政策環境下,行業份額集中度更強,向大型品牌房企靠攏,中小房企生存空間日益逼仄。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已占據房地產市場的“半壁江山”:前100強房企的市場集中度高達55.5%,比2016年同期增加10.7個百分點。其中,前10強的市場集中度達24.1%,較2016年提升5個百分點。

“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元是一個里程碑。”丁祖昱認為,“未來標桿房企的數量將越來越少,但是房企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為了能夠繼續“留在牌桌上”,目前未躋身千億軍團的前50強企業均提出將在2018年沖擊千億大關。在“千億計劃”的刺激下,標桿房企正積極增加土地儲備規模。

鉅派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倪建達在“易居沃頓第六期研修班”上表示,在房地產行業,很多企業都是用現有和未來的資本購買資產,然後把這些資產在未來出售形成利潤。未來百強房企之間發生收並購的概率將不斷增大。中小房地產商若不想被大企業收購,出路要麽是聯合體量相近的企業做整合,要麽是依靠金融企業,這樣雖然可能失去對公司的控股權,但不會失去行業話語權。

(來源: 新華網 記者 鄭鈞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18

超級富豪聚居 飛鵝山呎價創高峯 燈芯絨大王 3.88億賣大宅

1 : GS(14)@2011-09-21 22:50: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28080
可能有其他原因...

【本報訊】儘管銀行調升按息,惟資金繼續追捧超級豪宅,「天價」成交再現。富豪聚居的飛鵝山,由燈芯絨大王江達可持有的飛鵝山道 10號大屋,新近獲九龍塘屋主張美玉以 3.88億元購入,以現有 1萬方呎大屋計算,樓面呎價達 3.73萬元,成飛鵝山上銀碼及呎價最貴交易,打破 3年前同由江氏持有的飛鵝山道 11號,樓面呎價 3.5萬元紀錄,成區內新指標。 記者:湯家明
2 : GS(14)@2011-09-21 22:50:5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28081
屬九龍半山區的飛鵝山,乃本港傳統豪宅地之一。整個地段以獨立屋或低密度住宅為主,由於私隱度高,備受城中富豪及廠家追捧。

陸東持有飛鵝山莊

在飛鵝山先後持有物業的知名富豪眾多,單是飛鵝山莊已名人雲集,如金牌證券分析師陸東、英皇( 163)主席楊受成胞弟楊超成、服務店 Extravaganza老闆朱國南。大家樂( 341)集團主席陳裕光則持有飛鵝花園雙號屋。前華基泰主席黃創山於 97年更斥 1.3億元購入現時明華園,目前保留兩幢自用,其餘獨立屋出租。
「零食大王」四洲集團戴德豐則持有飛鵝山道 9號(圖),鄰居還有飛鵝山大業主之稱的思捷( 330)前主席邢李㷧及息影女星林青霞。藝人則有汪明荃、影星任達華與名模琦琦夫婦、蘇志威及劉小慧、練馬師告東尼等。
3 : 龍生(798)@2011-09-23 18:28:27

富者越富.....
4 : Sunny^_^(11601)@2011-09-23 22:20:31

貧者更貧
5 : GS(14)@2011-09-24 10:50:36

我覺得是間廠唔得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20

天璽貨尾呎價創園景新高

1 : GS(14)@2016-07-17 15:38:36

【本報訊】豪宅市道醞釀轉熱,昔日深受內地買家追捧的尖沙嘴九龍站豪宅天璽,陳年貨尾亦以高價售出,一個園景單位以呎價近4.7萬元售出,創下整個九龍站豪宅園景單位呎價新高。



內地客連購兩伙皓畋

據成交紀錄冊顯示,九龍站天璽剛錄一宗一手貨成交,皇鑽璽73樓B室,實用面積1,118方呎,望九龍站內園,有指成交價5,250.79萬元,實用呎價達46,966元,創下整個九龍站豪宅園景單位呎價新高。單位屬新地(016)一手貨,是次沽售打破樓上75樓B室紀錄,面積同為1,118方呎,去年12月汪姓買家斥資5,113.24萬元買入,當時呎價45,735元。另嘉里(683)何文田皓畋獲內地客大手購入兩伙,為1座21樓A、B室,面積分別為505及681方呎,合共1,186方呎,成交價2,626.61萬元,呎價22,147元。豐泰地產西半山敦皓加推12伙,售價由3,077.9萬至4,895.7萬元,呎價30,717至38,125元。同時調整個別單位定價,將20樓D1室加價近2%,但22樓C室卻減價約5.5%。明天開售的長沙灣尚都,收逾1,000票,超額7倍。西貢逸瓏海滙僅收逾60票,仍未獲足額認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6/19697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14

嘉湖呎價創今年新高

1 : GS(14)@2016-08-09 07:25:26

【本報訊】單是一個星期,跌得快升得快的天水圍嘉湖山莊,一日內誕下2個今年新高紀錄,美湖居2房以362.8萬元易手,呎價衝上8,227元後,隨即被景湖居2房以呎價8,281元成交打破今年新高紀錄。



兩房戶呎售$8,281

嘉湖山莊今年兩房曾經賣不足300萬元,然而最新卻反彈超過100萬元。消息稱,美湖居7座中層F室,實用441方呎,剛以362.8萬元沽出,呎價8,227元。呎價比今年7月底,同屬美湖居的4座中層F室,面積441方呎,以361萬元成交,呎價8,186元還要高。該單位刷新紀錄後,同日再錄景湖居6座高層F室,面積442方呎,獲買家以366萬元買入,呎價再創高峯,衝上8,281元,一日先後刷新2項高價紀錄。中原地產何鑫表示,入伙2年的粉嶺逸峯錄反價成交,為3座中層G室,實用461方呎,業主原開價約480萬元,日前有買家洽購,隨即反價10萬元,以490萬元獲承接,呎價10,629元。原業主於2013年以376萬元買入單位,持貨3年即轉手,賬面獲利約114萬元,單位升值約30%。另將軍澳慧安園與凶宅同層戶,實用351方呎,以406萬元成交,僅比市價平5.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9/197285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056

嘉湖兩房呎價創今年新高

1 : GS(14)@2016-09-01 06:18:02

【本報訊】樓價指數回升,二手量價齊升。中原地產表示,十大屋苑8月份錄得296宗成交,按月上升5.7%,成交量連升三個月,創近19個月新高。同時,指標上車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兩房剛促成今年新高成交。事實上,嘉湖山莊兩房單位呎價近期頻頻創新高,8月錄得近60宗成交,較7月增加近三成,成交量屬今年單月次高,平均呎價拉高至7,950元,按月上升3.9%,重返去年8月水平。美聯黎燦強表示,美湖居3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441方呎,以372萬元易手,實用呎價8,435元,繼上周同類單位錄得每方呎8,415元後,再創屋苑兩房呎價今年新高。原業主是於1998年7月以170萬元購入,持貨逾18年,現獲利202萬元離場,升值1.2倍。至於交投量急升的大型屋苑包括荔枝角美孚新邨及東涌映灣園,兩者於8月分別錄38及23宗成交,按月分別急增逾五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1/197562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71

荃灣立坊呎價創新高敵唔過SSD要倒蝕

1 : GS(14)@2017-09-17 17:37:25

美聯物業朱恒朗表示,該行近日促成一宗荃灣立坊高層開放式單位成交,單位為高層1室,開放式間隔,實用面積244方呎,享山景,今年3月放盤開價420萬元,至6月時同區有新盤開售曾一度反價至約440萬元,直至近日落實以433.8萬元沽出,呎價達17,779元,料創屋苑呎價歷史新高,成交價及呎價均追上九龍新型屋苑細單位。資料顯示,不過,原業主為投資者,2015年3月以約398萬元購入上址收租,由於持貨不足3年,若計及10%「SSD」,賬面蝕近8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5/201538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