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平安与富通谅解备忘录正式失效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16/110122318.html


备忘录约定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寿最高可以持有富通4.99%的股权




  【《财经网》综合报道】平安与富通的短暂联姻终告结束。
当地时间3月15日,富通集团(Fortis)发布公告称,2007年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下称平安)签订的谅解备忘录,已于3月13日正式失效。
2007年11月28日,平安与富通签署谅解备忘录,约定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寿,最高可以持有富通4.99%的股权,超过这一上限则需富通董事会的批准。平安集团执行董事、集团总经理张子欣以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加入富通董事会。
根据平安的公告,这笔投资折合人民币238.74亿元,资金来源是平安旗下寿险公司的保险资金。出于资产负债匹配和分散投资风险的考虑,平安将长达数十年固定利率保单的部分保费,购买了富通的股权。
2008年3月,平安公告将动用
资本金,以21.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富通资产管理公司50%股权。
不过,之后国际
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10月6日,平安表示,将对富通投资约157亿元的市值变动损失计入三季度的利润表。
2009年当地时间2月11日,富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主要内容为将其在比利时的银行业务75%股份股权,以及比利时保险业务10%股权出售给巴黎银行(BNP)。此前平安就已宣布,将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42

陳冲:中信金簽的不是普通備忘錄 一行小字 投下南山購併案震撼彈

2010-1-11  今周刊





從中信與中策簽訂備忘錄的隔天,陳冲罕見說重話開始,金管會對南山購併案的態度,越來越嚴峻。如今這份備忘錄最後的短短一行小字,更牽動金管會的敏感神經,也為這樁購併案再次投下震撼彈。

撰文‧劉俞青

近日,外資圈流傳一份報告,內容是日前中策集團與中信金簽署的互相投資的備忘錄(MOU)英文版全文,文中有一句:﹁This MOU is governed by English law and shall be interpreted and enforced in accordance with English law.﹂引發熱烈流傳;這個關鍵字眼,顯然金管會主委陳冲也注意到了,他說這份﹁備忘錄﹂的法律效力顯然不同於一般,而是必須﹁切實執行 (enforced)的﹂。金管會罕見地主動表態,讓這樁原本就風波不斷的南山人壽購併案,更添變數。

如果把這段文字翻譯成中文,在中信金去年十二月七日補充公告的重大訊息中,被翻譯為﹁本備忘錄以英國法律為準據法,並應依據英國法律解釋與執行﹂。

備忘錄卻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法界人士與外資圈一致地解讀,一般的備忘錄是一種簡單形式的條約,甚至於只是預約的效果,屬於一種暫時性質,必須等到本約簽訂之後,才有完整的法定效力。但很顯然,這次中信金與中策所簽署的備忘錄,不屬於這種﹁一般性﹂備忘錄。

這份備忘錄最後的短短一行小字,不但讓其法律效力大增,幾乎與一般正式合約無異,也為這樁購併案投下震撼彈。

一旦這紙﹁具法律效力﹂的備忘錄履約,會有什麼結果?根據備忘錄中最關鍵的內容,﹁三年之內,中信金應與中策協商,在雙方同意且法律許可之範圍內,使中策 得以增加對中信金之持股,到達『符合編制合併財務報表』之規定﹂,換句話說,中信金很可能在三年內,由於中策對其持有的股權持續攀高,最後成為香港中策的 子公司。

儘管中信金不止一次表示,此份備忘錄具有自動終止條款,﹁於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得經雙方協議延長),獲最終認股協議簽署之日(以先發生者為準),自 動終止﹂,也就是說,如果到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前,還不能順利轉賣三成股權給中信金,則合約自動終止。但金管會高層也提醒,別忘了備忘錄中也載明﹁雙方若有 合理預期雙邊投資無法於六月二十五日前完成,則雙方應另行協商其他可行之替代方案﹂,等於再開另一扇﹁延長賽﹂的門,雙方還是有機會繼續走下去的。

南山人壽這樁堪稱台灣金融史上最大的購併案,一路走來風波不斷,自從十月十三日宣布由台灣民眾幾乎沒有聽過的﹁博智金融團隊﹂得標後,才一個多月時間,十 一月十七日,原本出資八成的中策集團就宣布將在交割之後,轉讓其中三成股權給原本以為已經落選的中信金,在南山的股權尚未交割之前,雙方先簽下這紙合作備 忘錄,這個﹁尚未交割就轉賣﹂的大動作,引發外界對這樁交易更大的爭議。

不過,事情並未就此平息。首先雙方宣布簽署MOU的隔天,陳冲以高分貝公開說出:﹁金融機構負責人,說話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這是金管會罕見對單一購併案件發表重話。

緊接著在十二月上旬,金管會再次主動告知媒體,﹁備忘錄中有許多重要訊息都未公布,其重要的程度,甚至必須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才得以實行。﹂

金管會態度傾向﹁不過﹂

來自主管機關的壓力一波波湧來,中信金才在十二月七日,以補充公告的形式,將這份備忘錄全文公告出來,其中包括最關鍵的──中信金在三年之內,可能被中策編進合併財務報表一事。

金管會對香港上市公司──中策集團無法干預,只好頻頻將壓力施加在中信金身上。第一線的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承受壓力自然非常大,面對來自股東、金管會及中策的多方壓力,中信金壓低身段說:﹁雙方只是洽談合作備忘錄,尚待主管機關同意。﹂但金管會持續盯梢, 沒有鬆手的意思。

隔沒幾天,陳冲又繼續指出這紙備忘錄中言明具有法律約束力,必須切實執行,和一般的備忘錄大不相同。對此,中信金再度強調,一切依法行事,尊重主管機關的態度。

對整件備忘錄的簽署,陳冲甚至以﹁將軍帶頭衝,急著邀功﹂形容,將軍所指何人,可能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金管會的態度,似乎越來越嚴峻。

陳冲還強調,親自聽過簽署之前中信金召開董事會、和董事會之前獨立董事的會議錄音帶,確定中信金未將備忘錄中的關鍵性內容告知所有董事。

金管會罕見的強硬態度,一波接一波,中信金方面承受的壓力之重,不言而喻。而同一時間,金管會內部也開始傳出,這樁﹁史上僅見﹂的購併案,金管會透露出的態度,最後恐怕傾向﹁不過﹂。

這恐怕才是一開始的博智金融團隊,或是後來的中信金最不願面對的真相;當然,如果真的如此,金管會也要付出慘痛代價。尤其在近期美台關係越顯緊張之際,外 界不免質疑,光憑台灣的金管會,是否能推翻以美國政府為大股東的AIG集團總部所做的決定?因此,金管會走廊也傳出﹁最後陳冲可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之 說。

但無論如何,如果金管會的堅持把關態度,能讓整樁交易案越形透明,為南山人壽的四百萬保戶、三萬多名員工釐清新股東結構,讓公司治理更透明,終究才是台灣社會之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77

永豐金控設點金門、與中國工商銀簽備忘錄 搶灘人民幣 何壽川已搭好灘頭堡

2012-12-10  TWM
 
 

 

近幾年深耕大陸市場有成的永豐金控,不僅在今年十月率各金控之先拿到赴大陸子行的申請許可,在即將開放的人民幣業務上,也著墨甚深,其中大家長何壽川自然功不可沒,他要如何掌握未來人民幣商機?

撰文‧許瀞文

「金門與廈門,將是永豐金控未來布局大陸海西地區(包含廈門、江蘇、廣州等地)的前哨站。」十一月十五日,永豐銀行金門分行與永豐金控租賃分公司同步開幕,大家長何壽川親自到金門主持開幕典禮時宣布。

事實上,設點金門只是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大陸布局中的一小步。從金融海嘯後,何壽川便意識到世界一定需要新貨幣,除了美元、歐元外,人民幣勢將崛起。近幾年他帶著行內高階主管勤跑大陸,尤其和中國工商銀行的合作關係緊密,除了與工行簽下合作備忘錄(MOU)之外,各項業務的實質合作也陸續展開,尤其對永豐金控未來發展人民幣業務上,提供不小助益。

如近兩年永豐銀行強打兩岸美元一日通、兩岸人民幣一日通等,創下兩岸匯款最快速紀錄,都是和工行緊密合作的成果。

與工行建立緊密合作關係

讓金融業引頸企盼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雖然尚未正式上路,但枱面下各業者早已摩拳擦掌備戰。而這幾年深耕中國市場打下深厚人脈基礎的何壽川,更是在清算上路前為永豐金控打響第一炮,積極布局搶灘人民幣商機。

在人民幣商機正式登台前,何壽川特別接受本刊專訪,暢談未來永豐金控大陸策略,及台灣未來競爭優勢。他表示,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台灣絕對不能缺席,未來十年,將是台灣能否靠人民幣走向國際的重大契機。

攤開永豐金控布局中國的版圖,工行是極為重要的一步棋,也因此,何壽川小心維繫與工行的關係,尤其和工行董事長姜建清,也因何壽川本身對中華文化的素養與投資,在交流時更有加分作用,「姜董是我看過少數具有高度人文素養的銀行家。」何壽川認真地說。

日前姜建清拜訪台灣,何壽川帶著他到鶯歌欣賞陶瓷,姜建清看到店家老闆在陶瓷胚胎上彩繪,內行地詢問各項細節,問到連老闆都驚歎:「這真的是銀行董事長嗎?」何壽川也透露,目前行內正積極建置能與工行系統相容的中文匯兌平台,預計年底前能完成測試並上線。

他提到,銀行要做得成功,最基本的匯款必須做到「快、準、省錢」這三件事,工行的匯款平台遍布全球超過八十個國家,三百多個據點,而在中國境內也有超過一萬六千個據點,每年花超過七十億元人民幣維護,搭著工行的平台自然能便捷、省力,「就像人家建好高速公路,我們能開車使用一樣。」一位永豐銀行內部主管提到,雖然只是匯款的小動作,卻能看出企業最重要的金流,而永豐銀也能藉由這個平台和更多客戶互動,進而拓展業務,甚至能成為中小型銀行匯款的代理行。

建言發展T股以吸納資金

兩岸清算協議機制的建立,就像搭起一座貨幣的直通橋,不過,橋樑造好後,必須要有相關配套措施,讓全世界的人願意搭著這座橋,來繁榮一個區域。「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T股(泛指在大陸註冊的台商或大陸註冊的企業),將是台灣能否做好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關鍵。」他以香港為例。十年前,港股的總市值是台灣的一半,但現在卻是台灣的三.五倍;再仔細研究發現,H股(大陸國企股赴港掛牌稱為H股)及紅籌股占了港股市值的四五%,香港和台灣都在賺大陸財,而台灣比香港來得更有優勢。

何壽川解釋,台灣對大陸是貿易順差,每年有超過七百億美元(約四千五百億元人民幣)的流量自然回存,但香港卻是逆差;換言之,香港能在一年內快速累積超過五千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是因為政策支持。這麼多的人民幣回流,必須要有去處,而T股及相關金融商品,就是這些資金最好的出路。

何壽川的語重心長,有如暮鼓晨鐘,如果因此能對金融政策激起一絲效用,應是台灣金融業之福。

養生之道 吃飯、睡覺最重要多年前大病過一場的何壽川,現在格外重視身體健康,而他的養生之道就是做好吃飯、睡覺兩件事,「只有吃飯與睡覺是必須自己親身力行,別人怎麼都幫不了你。」何壽川笑著說。

他每餐的飲食蔬果類必須占七成以上,其他三成多來自海鮮,如果有肉類,也在一成以下;另外,蔬果要用鹼性的水洗過。對於一些明知不該吃的食物,何壽川也打趣地說,應該要練習欣賞,看到就等於吃到。

至於睡覺,何壽川表示,哪時入睡並不是重點,而是要睡得深沉,白天讓自己煩心的事,在這時也該放下。他說,父親何傳一直都沒有睡眠障礙,但叔叔卻經常難以入眠,為此父親還專程叫叔叔北上,看父親怎樣入睡,「一位88歲的看著90歲的人睡覺,那畫面實在有趣。」何壽川指出,自己在大病前也覺得自己是神,不會倦、不會餓,但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當你發現自己會疲勞、會餓想吃東西,才是正常的狀態,適度地讓自己休息、放下,才能走得長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98

商業模式備忘錄 Vince_Ou

http://xueqiu.com/1905227044/25543524
商業模式備忘錄
——Vince Ou


分析企業競爭力(看懂企業生意經)的三個維度:產品、管理團隊、商業模式。產品:產品價值、產品質量(KANO模型)、波特五力、波士頓矩陣、通用矩陣、SCP。管理團隊:對客戶價值的認識深度、對產品質量的執行力、對資源的控制廣度。商業模式:顛覆性(創新)、指數增長潛力(也與產品關係極大)、價值鏈。

商業模式定義。通俗地講,「就是企業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文縐縐地講,「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並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系統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

商業模式創新主要看點:1、是否重新定義了客戶群,使得客戶群(或市場)變大或變成利基市場。2、是否重新構建了交易結構,使得客戶支付門檻變低或支付手段更為快捷便利,或現金流流入環節和時間縮短。3、是否優化或縮短了原材料到產品到消費者的業務流程或物流流程,使得內部生產成本和(或)外部交易成本下降、企業利潤增加。

1、最基本最傳統的商業模式:「產-銷」模式。

最悠久,自人類農業經濟起就存在。最廣泛,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中廣泛存在。在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都屬於這種模式。「產-銷」模式的現金流環節較長(投入資金購建設備廠房,購買原材料,生產,銷售;資金回流),風險較大,稍有不虞則無法回本。

關於「產-銷」模式的「銷售」。專指「直銷」,指企業自行建立銷售系統,直接面對客戶銷售產品。一般,量精則直銷,量大則分銷。直銷創新案例:戴爾(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先收款後製造,類似房地產業的「賣樓花」,加速現金流運轉,加速投資回報)、安利(將銷售員工變為忠實客戶)。

該模式注意點:前期重大投入者或重資產模式者需有高毛利支撐,規避重資產低毛利模式。企業看點:具有較高壁壘的生產工藝、牢牢控制行業價值鏈中的最高一環、低成本運營、利用產品優勢擠佔供應商或客戶資金使得回報週期短。代表:行業龍頭企業。

2、「產-銷」模式的延伸模式(大部分為工業化革命後出現的模式)

(1)「研-產-銷」模式

現金流環節更長,風險更大,但有開闢藍海的可能性。企業看點:有高利潤的壟斷業務支持巨額研發費用、研發投入佔銷售額比例10%/大量新產品儲備、每年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總收入超過30%、重磅產品正在推出。代表:TESLA、康寧、華為等。

(2)「研-銷」模式

專注於價值最高的研發和銷售環節,外包自身價值最低的生產製造環節,提高整體利潤率。得益於全球化,可以將生產製造環節外包給全球範圍內成本最低(中國、東南亞、印度等)的加工企業。企業看點:研發能力爆強、成本低、牢牢控制銷售終端、客戶粘性大。代表:IBM、宜家等。

(3)專業研發模式

專注研發,不生產和銷售產品,而是靠授權或轉讓技術來獲得收入。多見於創新能力強的國家,如美國、德國、以色列;或多見於科研機構。企業規模一般偏小。

(4)加工製造模式

承接外部加工製造訂單,企業利潤率偏低但穩定。靠規模取勝。多見於生產製造成本低的地區。企業看點:規模效應、製造出來的產品質量異常穩定、強接單能力。注意人力成本的上升。代表:中國大部分製造企業、目前東南亞加工製造企業、鴻海(富士康)等。

(5)商貿模式(專業銷售)

亦是歷史悠久的基礎商業模式,從幾千年前的商貿集市小賣家到現代的沃爾瑪。不研發、不生產產品,只銷售產品。根據銷售產品數量及種類、銷售場所規模、銷售手段而細分各類商貿模式。由於物流技術、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該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

主要模式:批發、零售、專業賣場、超級市場。企業看點:對製造廠家的議價能力(包括資金的擠佔)、資金利用效率、物流運作效率。代表:招商銀行、分眾傳媒、屈臣氏、蘇寧、沃爾瑪。

(6)售後服務收費模式

價值鏈最大的環節在於售後服務環節,如汽車的後服務環節(保養、保險)。主要看點:產品用戶基數、客戶忠誠度,售後服務的重複性次數。代表:施樂、蘋果iTunes或APP、吉列。

3、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1)互聯網對傳統商業模式的創新

A、擴大了傳統企業的客戶群:傳統企業在線銷售。

B、豐富了產品交易,使得長尾市場興起,擴大了新興企業的市場:由於物流及場所的限制,超級市場只能賣幾萬或十幾萬類型產品,而網上交易平台的商品可以高達幾百萬,大量長尾商品可以實現交易從而帶來銷售額,如亞馬遜。

C、支付手段更加便利:在線銀行、支付寶。

D、商業管理軟件的大量運用,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順豐快遞。

E、etc

(2)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

A、收費產品模式

各種收費軟件和收費門戶網站,如微軟的Windows、殺毒軟件、盛大等遊戲軟件、51JOB等招聘網。產品使用者直接支付現金給公司。企業看點:用戶基數、用戶粘性。代表:微軟。

B、「免費產品-廣告」模式

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公司、新浪等門戶公司、騰訊QQ、Facebook。產品使用者不支付現金,廣告商家支付現金給公司。企業看點:用戶基數、用戶粘性。由於免費產品極易積累客戶,故此模式能極大威脅收費產品模式,如360對殺毒軟件的趕絕。代表:Google、騰訊、Facebook。

C、電子商務模式

互聯網商業平台(B2C,C2C,B2B)模式:阿里巴巴、淘寶、亞馬遜,由進駐商家繳納會費,類似實體超級市場。攜程、點評網模式:由商家支付佣金。

D、通訊分成模式

各類走流量的手機軟件。

4、商業模式Benchmarking

華為、三星、微軟、蘋果、IBM、亞馬遜、Google、星巴克、麥當勞、沃爾瑪、吉列、可口可樂、康寧、騰訊、招行、宜家、格力、淘寶、京東、戴爾、安利、LV、分眾傳媒、曼聯俱樂部、央視、萬達、攜程,etc。待續…

5、未來值得期望的商業模式

你來說說?

多說一句:不必過分關注商業模式,產品才是王道。產品做好了,才有較多可供選擇的商業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45

投資備忘(2014.04.04):格頓基金的初始投資組合構築完畢 sosme

http://xueqiu.com/2439489334/29011532
投資備忘(2014.04.04):格頓基金的初始投資組合構築完畢

股票        54.71%
可轉債     17.05%
純債劵     15.09%
現金        13.15%
單位淨值 1.01287

構築格頓基金「初始投資組合」的速度比我設想的更快一些(原來估計需要1年-2年時間),就我個人的投資體驗而言感覺目前是投資相對較好的時機:我們在A股藍籌、可轉債及純債三個資產類別上同時發現了具有吸引力的品種,我們不願意浪費這些機會建立完成了格頓的初始投資組合,未來的操作將進入再平衡或動態再平衡的階段,這裡簡單記錄些初始組合的特徵:

1、  這是一個相對平衡的投資組合:股票55%+債券及現金45%;

2、  這也是一個進攻性的投資組合:可轉債其實也是具有股權特徵的資產,初始組合的股權類或與股權類相關的配置比率達到71.76%(54.71%+17.05%);

3、  組合的平衡性能夠有效抵禦持續熊市的殺傷力並通過(動態)再平衡操作獲取更多的低位籌碼持續降低持股成本;組合的進攻性讓我們不會錯失牛市,雖然藍籌牛市什麼時候來我們不知道但假設它不存在也是愚蠢的,我希望格頓的初始組合就能夠具有跨越牛熊的特徵,結合目前的市場狀態設計的這個配置結構我經過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希望能夠達成目標,我們會保持對市場的持續關注並進行適度優化;

4、  再平衡或動態再平衡其實是很靈活的,我不會事前確定一些非常量化的確定性策略,但可以設想一些有趣的變化:

(1) 我們將告別頻繁操作的組合構築期,再平衡或動態再平衡是個長週期策略,我們會隨時對組合結構的變動進行關注,但除非極端狀態我們的操作可能至少是以「季度」或「年度」為單位,格頓基金從運作到今日仍沒有一單賣出的操作指令,我們是低頻投資者而不是高頻交易者;

(2) 股票的配置比率是50%-55%,目前我們會進行下限管控:當此比率跌破50%我們會強制性的恢復到50%或動態到52%甚至56%或60%的水平;

(3) 當股票+可轉債的配比超過75%的時候我們會進行上限管控,把它們的佔比強制性的恢復到75%或動態調整到72%甚至70%或65%的水平;

(4) 也許還有很多現在無法預料的變化,但萬變不離其中:因變而變、逆向而變、張弛有度。



投資備忘(2014.04.06):在格頓初始投資組合完成之時記錄下各個資產類別的一些特徵


1、  股票:目前仍持有11只股票都是「人見人愁」的藍籌類品種,根據我們的研究及市場變化未來我們可能會進行少部換股操作但股票的配置比率不會因此而改變,目前持有的三大重倉是中國建築、中集集團及國投電力,大家普遍認為格頓的風格是極度保守,其實格頓的選股策略還是很靈活的,我們不會自我設限禁錮視野,這三大重倉在我們的分析判斷中還不只是單純低估的價值品種更是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成長股,中建與國投具持續穩定的增長潛力、中集具有跳躍性或週期性的增長潛力,其實格頓還是具有「成長情節」的。這裡的建倉故事頗有趣:我個人實證在2013就曾以3.6-3.7左右的價格買入過中建而格頓能夠以3元以下的成本完成對中建的初始建倉確實沒有多少心理壓力,但中集與國投就不一樣,我們雖然在2000點左右的相對低位入市但中集卻在那個時段剛好創出了相對新高、國投基本窄幅波動沒有出現大的下跌,更糟糕的是我多年前就持有過國投初始成本在3元以下,忘記成本面對未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很難的,我確實經歷過反覆權衡才克服心理壓力完成了中集及國投的初始倉位,這個很有趣的心理變化值得記錄;

2、  可轉債:我們一共持有7個品種,按持倉大小依次是工行、中行、平安、石化、徐工、隧道及深機,除了平安的初始成本在面值以上(均價100.02)其它都在面值以下,這讓可轉債組合能夠受到債性的有效保護,格頓在金融類資產上的配置主要通過可轉債來完成,銀行股頗具爭議,似乎極度低估又似乎極度不確定,我們的研究也沒有明確的結論,幸運的是這類品種有可轉債這個非常適當的替代物,隨著後期在工行及平安上的持續增持,可轉債組合的初始純債收益率有所下降(3.5%-4.5%),總體溢價率不高(5%-8%);

3、  垃圾債:我們一共持有11個品種,三大重倉是云維債、毅昌債及南鋼債,我們在初始收益率15%以上的品種上開始建倉,未來可能還會增加品種,我們會保持持續的密切跟蹤,格頓希望在垃圾債或破產債券領域建立自己的相對優勢,這個部分可能是未來我們操作頻率較高的領域,我們會進行積極操作以求「短期-長期」及「收益-風險」的最佳匹配,出現極佳機會的時候我們對此類資產不會刻意的限制配置比率,如果未來某天這個部位的配比達到30%或更高希望我們的合夥人不要感覺詫異;

4、  現金:由於在可轉債及純債上分配的資金比我最初的計劃多一些,目前的現金配比僅僅13%左右,格頓組合的現金使用已到極限,這個13%左右的配置部位是格頓組合的戰略儲備我們不會輕易的把它打出去,關於現金這裡記錄下我的思考:

(1) 首先不會讓現金有絲毫閒置,目前的操作是將它們分成5份我們每天都會進行一次7天的逆回購交易,這有三個好處首先是我們每天都有現金回流可以隨時使用保持組合充沛的流動性;其次是7天逆回購但只承擔5天的交易費用能夠降低成本;再次能夠在週六週日的非交易日繼續產生回報,雖然總體收益微薄但我們不會放棄任何可以增值的機會;

(2) 戰略現金的動用時機:在市場出現極端狀態下才會使用,比如市場持續的大幅暴跌、特殊事件導致的異常波動等等,我們希望能夠在特別危機的時刻保持持續的應對能力;

(3) 戰略現金是不能輕易使用的,那麼常態化(動態)再平衡的現金來自哪裡呢?我們持有大量債券的派息或到期(我們的債券品種配置比較多的一個考量就是滾動操作,利息或到期在一年中相對均衡分配)、股票的紅利是組合中兩個內生現金的來源(這也是我們偏愛紅利股最重要的原因),我們會用內生現金來做為再平衡的工具;

(4) 格頓組合會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充沛的流動性,我們不願陷入僅僅因為需要現金而被迫進行操作的窘境,格頓畢竟是只開放式基金未來還將面臨合夥人贖回的現金需求,我們的現金管理未來可能還會進行適度調整。


投資備忘(2014/4/9)

1、  格頓股票組合與個人港股組合的比較:這是我個人經常性思考的問題,我「自以為是」是用同樣的投資策略或估值體系來選擇股票,但從兩個市場中選擇的股票特徵相差懸殊

(1) 格頓組合:主要是藍籌股,買入依據是好公司被定位成垃圾公司或普通公司的價格

(2) 港股組合:主要是垃圾股或普通股,買入依據是垃圾公司或普通公司被定位成老千的價格

其實我在選股之前並沒有刻意要在A股選擇藍籌或H股選擇普通小股,我歷來提醒自己選股以「價值-價格」的背離關係為基準突破所謂的行業、類型及盤大盤小等等的限制,雖然表面差異頗大但其內在的邏輯是一致的我也能夠非常坦然的面對這種巨大落差;秉承我一直提倡的靈活性與開放性原則我試圖尋求某種變化,比如在A股選擇某些小盤股或困境反轉類股或在H股選擇某些藍籌股,這樣其實更符合配置多樣化的原則,但就我個人體會在A股選擇某些小盤股或困境反轉類股的難度太大(這類投資需要較大的分散度需要尋求一批而不是某個標的),在這個市場除了藍籌股似乎其它個股都充滿泡沫無法讓我坦然;而在港股市場選擇某些藍籌股的可能性卻很大,未來我也許會對自己的港股組合會進行一定的調整,就這兩個市場的個人比較而言港股市場的成熟度確實更高一些。

2、  關於格頓實證:我設計格頓基金的一個初衷就是將個人實證進化到合夥實證,遙想12年之前我在無意識狀態下開始的個人實證也許開創了「個人投資、學習、進化」的一種新模式,12年的投資記錄與歷史沉澱應該得到尊重與傳承,我經過反覆權衡最終決定將格頓基金放在公共媒體(比如雪球)延續實證歷程,我最大的顧慮是這種做法可能會冒犯格頓基金的合夥人,畢竟這種公開透明的實證方式對合夥人利益構成潛在的威脅,如果我們的投資策略有效將吸引很多人模仿並導致我們的有效策略失效(這種擔心也許有些自以為是或自作多情),但有以下幾點考量我認為這種方式還是適當的:

(1)       我們的披露首先要符合監管當局的要求,另披露的時間與內容可控;

(2)       我們把自己放在公共媒體上接受大家的質疑與剖析,這其實也是一種外部監管,也是對合夥人利益的尊重;

(3)       我個人是在實證中成長起來的,我相信格頓也會在實證中逐步成長,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會接受大量的外部信息與外部評估,這對優化格頓的投資策略也是非常有益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39

李小鵬訪美頭兩日: 聽“茉莉花”、飆英文、簽備忘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506.html

李小鵬訪美頭兩日: 聽“茉莉花”、飆英文、簽備忘錄

一財網 下木 2015-06-17 13:00:00

李小鵬還以流利清晰的英文稱,兩國交往的關鍵是人民之間的親近,希望兩地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將友誼推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山西日報》昨日稱, 應美利國愛達荷、懷俄明兩州州長邀請,經中央批準,6月15日,山西省長李小鵬率省政府代表團赴美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

愛達荷州政府新聞秘書喬恩·海尼安(Jon Hanian)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李小鵬在15日抵達美國後,隨即前往愛達荷州州府所在地博伊西(Boise),當天日程滿滿。

州長放推曬合影

李小鵬本次訪問愛達荷州是參加山西與愛達荷州建立友好省州關系30周年慶和“山西日”,李小鵬稱希望以山西日活動為契機,建立兩省州更加密切的合作關系。

愛達荷州州長歐士傑(C.L.Butch Otter)在同日發布了一條Tweet稱:“今天見到山西省長並一起慶祝友好省州非常開心。”隨文配了一張他和李小鵬的合影。

本次慶祝活動中,李小鵬率領的山西代表團有山西省教育廳、商務廳等代表,愛達荷州方面則有愛達荷州教育、農業、商務部門及當地一些中文學校的代表出席。

在舉行了一系列歡迎儀式/簽署了備忘錄後,15日晚上,愛達荷副州長布萊德·里特爾(Brad Little)在博伊西市中心的錫安銀行大樓里,以州宴接待了李小鵬和其余山西代表團成員。

海尼安稱,據他所知,在結束了15日全部活動後,李小鵬一行在16日就離開了愛達荷州。

愛達荷州州長和李小鵬簽署合作備忘錄 攝影:愛達荷州州長辦公室

雙方在州長辦公室會晤 攝影:愛達荷州州長辦公室

愛達荷州州長發所推曬合影  攝影:愛達荷州州長辦公室

歡迎儀式唱“茉莉花”

海尼安稱,當日歐士傑和其他愛達荷州政府官員,在州長辦公室和州議會大廈一樓圓形大廳里正式接待了李小鵬和代表團其他成員。

在圓形大廳里的歡迎儀式上,愛達荷大學的學生合唱團唱了一首中國歌曲“茉莉花”,這是愛達荷大學學生們專門為李小鵬這次來訪準備的。李小鵬聽後表示“從歌聲中聽出了茉莉花的芳香,是友誼的芳香”。

歐士傑在歡迎致辭中稱,兩地友好關系發展30年以來,無論在規模還是深度上都日臻成熟。回首1985年兩地首次簽署友好協議時,合作關系還處於萌芽狀態。但到了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愛達荷州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愛達荷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額已經超過4.8億美元,我們還在尋求讓這種友好關系更進一步。”歐士傑說。

借鑒愛達荷轉型經驗

李小鵬在隨後的發言中引用了東晉葛洪的名言“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發表主旨講話時,也曾用這句話回應了“金磚褪色論”。

李小鵬稱,自1985年山西省和愛達荷州締結友好關系以來,兩省州不斷加強友好交往,至今已走過30年的歷程。雙方聯系日益緊密,友好事業不斷發展。

李小鵬還不忘向愛達荷推薦山西,稱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看山西”的美譽,也是煤炭生產大省,一年生產煤炭約10億噸,居全中國第二。

“當前山西人民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未來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李小鵬說。

愛達荷州農業主要生產馬鈴薯,一直有“馬鈴薯州”的稱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該州從“馬鈴薯州”成功轉型為高科技州,聚集了戴爾、惠普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公司,半導體、電子產品、環保設施等產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李小鵬稱愛達荷州在轉型發展方面創造了寶貴經驗,非常值得山西學習和借鑒。並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地在清潔能源、現代農業、文化旅遊、高新技術產業、教育合作交流等領域的合作。

李小鵬並邀請歐士傑作為愛達荷州州長盡快率團訪問山西,一起主持在山西的“愛達荷日”。

最後李小鵬還以流利清晰的英文稱,兩國交往的關鍵是人民之間的親近,希望兩地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將友誼推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簽署合作備忘錄

愛達荷州長辦公室告訴本報記者,歐士傑稱與李小鵬的本次會面非常愉快,更新了一系列的合作備忘錄,以繼續面向未來推動雙邊關系。

6月15日的慶祝活動上,歐士傑和李小鵬共同簽署了山西省與愛達荷州2015~2020年合作框架協議;愛達荷州商務部主任傑夫·薩耶爾(Jeff Sayer)和山西省旅遊業代表簽署了旅遊業合作備忘錄;愛達荷州教育委員會主席麥克·拉什(Mike Rush)和山西省教育廳廳長張文棟簽署了教育合作備忘錄。

此外,愛達荷州的主要幾所大學也都參與了備忘錄簽署。愛達荷州立大學和山西省省教育廳簽署了一項總體合作備忘錄;博伊西州立大學和山西五所大學分別簽署了總體合作備忘錄;路易斯克拉克州立大學和愛達荷大學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在歡迎儀式結束後,雙方還互贈了禮物並在州議會大廈門前臺階處合影留念。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17

*ST新梅與五大股東簽備忘錄 暫擱置內鬥求恢複上市

對峙三年的*ST新梅(600732.SH)新舊大股東,在距離退市五個月之際,終於有了暫時和解的動向。

7月25日晚間,這家掙紮在退市邊緣的房地產公司公告稱,為推動公司盡快回複上市,公司與五大股東達成共識,共同簽署了《*ST 新梅恢複上市 工作組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這五大股東分別與ST新梅組成甲、乙、丙、丁、戊方。甲方即上海興盛集團(下稱“興盛集團”)、乙方:上海開南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代表開南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下稱“開南方”)、丙方:第六大股東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及由北京長源投資有限公司(第九大股東)與長富匯銀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第十大股東 )組成的丁方。

“上市公司離退市實質性條件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時間,完成達到恢複上市法定條件或規定要求的任務非常繁重。為避免退市,各方自願設立恢複上市工作組,幫助並參與上市公司策劃恢複上市方案工作。”*ST新梅稱,目前恢複上市恢複上市為各方當前訴求重點,保持上市公司治理穩定符合當前恢複上市重點訴求。

對於如何恢複上市,*ST新梅則表示,選擇第三方優質資產推動上市公司重組是實現恢複上市是全體股東利益的最佳選擇。

為此,上述各方確認,實現恢複上市是最基本的目標,上述五方應在恢複上市工作組的 機制下共同努力,擱置爭議,確保這個目標得以實現;在此前提下,各方應積極推動專業機構加快擬訂上市公司包括與第三方資產重組等的一攬子恢複上市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ST新梅和各方還同意,邀請持股最大數量的個人股東陳慶桃(第五大股東)和其他持股數量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個人投資者王 譜康、範誌敏、羅建茁、蔣偉共 5 名作為個人股東代表觀察員,由專業機構和各方充分聽取其他股東意見。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註意到,興盛集團與開南方的法律糾紛仍在繼續。在無妨簽署備忘錄前夕,興盛集團在訴請限制舉牌方“開南幫”股東權利一審(6月30日)未獲法院支持的背景下,興盛集團又向上海市一中院遞交了上訴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90

深交所發布《變更公司名稱備忘錄》

為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的行為,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發展,針對個別上市公司迎合市場炒作變更公司名稱的情況,為避免誤導市場和投資者,日前,在總結監管實踐的基礎上,深交所制定發布了《變更公司名稱備忘錄》。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備忘錄秉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主要從變更公司名稱的總體原則、信息披露具體要求、實施程序等三個方面對上市公司變更名稱行為予以規範,並加強事中和事後監管。

上市公司根據經營及業務發展需要自主變更名稱,包括變更公司全稱或證券簡稱,備忘錄對上市公司自主變更公司全稱、證券簡稱的行為進行了規範。鑒於公司證券簡稱來源於公司全稱,備忘錄要求公司在披露變更公司全稱事項時即應遵守備忘錄的相關規定,公司變更全稱公告披露後即受到市場或媒體質疑的,深交所將要求公司作出解釋說明並披露,並視情況要求公司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及時進行事中、事後監管。

備忘錄規定上市公司應根據實際經營業務情況審慎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不得迎合市場炒作,利用變更名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並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名稱變更的原因及合理性、變更後公司名稱與公司主營業務的匹配性。對上市公司以業務轉型為由變更公司名稱,但業務轉型事項尚未正式開展、變更後名稱與公司主營業務不相關、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情形的,深交所將視情況采取發函問詢、要求公司向市場說明相關情況、要求公司自查是否存在內幕知情人交易並對其中異常交易行為進行分析調查、要求公司對不合規的證券簡稱予以糾正等監管措施。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交所將持續督促上市公司強化信息披露責任意識,維護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59

中日簽署備忘錄加強旅遊交流合作 要吸引東亞地區外遊客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24日在東京與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舉行會談,雙方就增進旅遊合作、擴大雙向往來規模等議題交換了意見,並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與日本國國土交通省關於進一步加強旅遊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大力推進多領域的旅遊合作:一是擴大雙向旅遊交流,推動地方交流、青少年交流、文化體育交流作為兩國間的“三座橋梁”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兩國間雙向旅遊交流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吸引東亞地區以外的遊客,在拓展目標市場、進行共同宣傳、促進產品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三是提升旅遊服務品質,為兩國遊客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適的旅遊體驗。四是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合作,聯合整治不合理低價遊、強迫遊客購物等影響旅遊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五是完善會晤機制,就兩國旅遊交流與合作中的重點議題進行磋商,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雙方一致認為,加強兩國旅遊領域內各項務實合作特別是通過擴大人員往來規模、加強旅遊宣傳力度,有助於加深兩國國民間的理解。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兩國旅遊交流與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76

秘魯人也愛“海淘” 菜鳥網絡與秘魯郵政簽署備忘錄

今日菜鳥網絡與秘魯郵政在杭州簽署備忘錄,雙方將在多項領域展開合作,以提升當地的物流服務與效率,從而大幅提升秘魯的電商購物體驗。

自2010年進入拉美市場伊始,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就獲得了當地消費者的青睞,在與菜鳥合作開通AliExpress無憂物流南美專線後,速賣通迅速成為秘魯、智利等拉美國家排名第一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這些國家的居民每年都會通過該平臺購買大量的中國商品。

隨著電商單量的大幅增加,物流運輸中環節多、效率低的問題逐漸成為拉美消費者的最大痛點,而通過與秘魯郵政的合作,菜鳥將與對方建立電子數據交換系統,並進行物流面單格式和信息的規範,實現對包裹信息的監控與跟蹤,從而提升海關清關、包裹投遞的效率。

同時,拉美地區的消費者也在積極參與雙十一等大型促銷活動,菜鳥將與秘魯郵政進一步溝通工作。此外,雙方還將建立新的物流專線,以此提高中國到秘魯的物流服務和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